當一代帝王成就了他的霸業的時候,他接下來思考的就是如何保持這一權力和如何使它不斷地擴大。然而隋朝的改革雖然相當成功,但隋朝也犯了和秦朝一樣的錯誤,那就是大型工程太多了,對外的征服戰爭也實施得早了些,再加上這麽大動作的改革肯定會有不小的社會矛盾,這三者同時作用,別說隋朝,任何朝都承受不了。
其實農耕時期的一些大工程,在後世看來也是規模不小,比如隋朝建造宮殿、修建大運河等,這些工程相當於後世的修建奧運場館、南水北調。在後世,這些個工程雖然也大,但主要依靠機械力量去做,並且有專業的建築承包商,經濟基礎也不是農耕時期可比,而在秦、隋的農耕文明時期,這樣龐大的工程就非得征調幾十萬、上百萬人才行,這對農耕文明來說是個沉重的負擔,這麽多的勞動力全都去修工程了,農業生產必然要受到影響。而且,這不僅僅是直接修工程的人,還要有配套服務,因此,一個宮殿工地上假設有十萬人的話,那麽後勤、原料、運輸、管理等就有幾倍的人在為其服務。因此,一個大工程的牽涉麵很廣、很深,往往是牽動整個國家的。
隋朝滅亡的兩大直接導火索就是兩項:一個是龐大的工程,一個是對外戰爭。隋煬帝曾三次遠征高句麗,而且失敗了——這裏也看出,秦朝是以統一六國為完成統一大業,而隋朝則不滿足於統一中國本部,而是謀求向外擴展,將朝鮮半島納入中國範疇。當然,更準確點說,應該是把朝鮮半島歸屬中國固定下來,或者叫做收複朝鮮半島,因為在公元前108年,漢武帝就在朝鮮半島設立了樂浪郡和帶方郡兩個行政機構,朝鮮半島大部分就歸屬這兩郡管轄,在東漢末年,也就是三國時期,由於軍閥混戰而給了中國邊疆和周邊地區鬧獨立的機會,朝鮮半島也就是在這時候分離出去的,高句麗在313年終止了樂浪郡和帶方郡的行政管轄權。
因此在李曜看來,隋朝是一個升級版的秦朝,但隋朝不如秦朝的是,它沒能將中國的統治圈成功擴大。隋統一中國後顯然認為自己負有更大的使命,就是將中國傳統的統治圈再次擴大,並穩定下來。除了秦漢朝時期的統治地域外,隋朝顯然認為可以將周圍一些小國或者原番薯地納入中國直接統治之下,變成中國的一個個行政區。《隋書》、《資治通鑒》這些裏表露的思想就很明白,隋朝不僅僅是想征服高句麗,而是在向四麵八方擴張。在南方,大業元年一月,隋煬帝就任命劉方為罐州道行軍總管,征服越南。占領交趾(今河內)後,接著劉方就進軍林邑,也就是越南南方地區。劉方和部將寧長真兵分兩路,寧長真率領步兵和騎兵從陸路攻擊,他自己率領艦隊從海路前進,然後在海口登陸。當時林邑王曾在闍黎江設防堵截,沒成功,當隋軍渡河之後又在南岸進行一次決戰,並且使用了東南亞地區慣用的戰術,即使用戰象,但這些大象被隋軍的弓弩一陣射擊之後掉頭衝垮了自己的部隊,結果,林邑王再次戰敗,這場戰役很像是在印度河曾發生過的幾場戰役,似乎已經形成了一個定式:使用大象作戰的一方,經常會被自己的大象衝垮。但東南亞地區的人似乎一直沒有總結出這個危險。劉方率領的隋軍此後連戰連捷,最終占領整個林邑王國。攻占林邑,是中國曆史上除元朝時期外,陸軍攻擊的最南位置(明鄭和海軍還曾在東南亞島國作戰)。
其實,征交趾應該是一次收複行動,因為越南北部在曆史上早在秦統一六國之時就順便被一起統一了。公元前111年,漢武帝也滅了南越,建立交趾行政區。但越南和中國很多邊疆地帶一樣,都曾有過多次征服又多次反叛的經曆,征服本身就是一個反複的過程,征服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幾次征服幾次反叛這都是常有的事,尤其是要將某地長期歸屬,就需要相當長的時間來培養被征服地區的歸屬感。
也就是在劉方進軍越南的時候,即大業元年,北方的契丹人習慣性地又來劫掠,地點是營州。隋煬帝一點沒猶豫,立刻下詔命令韋雲起與突厥啟民可汗一起率領突厥兩萬騎兵征討契丹。與漢武帝聲勢浩大而又戰果平平的對匈戰爭不同,韋雲起與啟民可汗來了一次漂亮的突襲就解決了問題。因契丹與突厥本來都是遊牧民族,此時關係尚好,因此突厥騎兵的出現並未引起契丹人的警覺,所以,在黎明時分發起的突然襲擊一舉摧毀了契丹人。隋朝這一戰役打得比曆史上任何一次北伐戰爭都幹脆利索,漢武帝如果知道此事不知是否會感到羞愧。
在南征北伐之後,隋朝在東麵的大海上也同樣有所作為,大業三年,隋煬帝派朱寬下海探路,看看大海裏有哪些還沒被征服的國家,結果發現了琉球,就抓了一個人,拿著他的盔甲返迴。於是在曆史上,《隋書》中就有了《琉球傳》,這時琉球還被稱為“琉虯”。隋煬帝於是來了一次先禮後兵,先派人去招降,琉球拒絕了,隋煬帝又命令組建遠征艦隊,這場遠征打得也很順利,幾次戰鬥下來就占領了琉球。李曜知道此事的時候還頗為驚訝,心道:原來中國也不是從來沒有“海洋精神”的?
在解決琉球的第二年,即大業四年,隋煬帝又把目光轉向了西域。這次隋煬帝命令他的愛將薛世雄再次和突厥啟民可汗合作,一起出兵西域。但啟民可汗卻未能出兵,薛世雄於是單獨出玉門關,與征服契丹一樣,薛世雄也是以一次漂亮的突襲一舉占領伊吾城,並在漢朝伊吾城旁另建了一座新伊吾城,設伊吾郡,開始行使行政管轄權。伊吾城和柔遠城此後成為中央政權在西域的兩大戰略支撐點。
但在後期隋煬帝征高麗卻失敗了,高麗國將隋軍陣亡者屍體築為京觀,631年唐太宗派遣使者到高麗交涉,拆毀京觀,收拾隋軍骸骨,祭而葬之。什麽是“京觀”?就是戰爭中戰勝一方會將戰敗一方陣亡士兵的屍體堆積在大道的兩旁,堆築起來,再覆土夯實,於是一場戰爭過後,大道兩旁就會多出很多“金字塔”,以炫耀武功。高麗國就將陣亡的隋朝士兵屍體築成京觀炫耀勝利。由於戰爭失敗和大工程積累矛盾,最終使得積壓已久的底層怒火爆發。
想到這些,李曜隻好對李巨川道:“曆史上任何一次改革都必然會激化出很多矛盾,所以,改革的前提是要有充分的穩定能力,一旦矛盾出現,要有能力應對,否則,輕則改革失敗,重則國家傾覆。某以為,所謂改革,無非便是一場利益的重新分配,因此,利益被削減的人自然要鬧事。秦朝的改革之所以能完成,是因為有秦朝統一六國強大的威勢,無論是秦朝內部還是被征服土地都明白,無法與強大的秦軍對抗,但秦朝的改革雖然得以完成,改革中所積累的矛盾,征服戰爭龐大的需求,統一後巨大的各項工程,沒有一絲柔性的嚴苛律法,這些都使得社會底層積聚了太多的怒火,於是當始皇帝一死,再沒有一個人能壓住民間怒火,我等後人雖然時常假設,若公子扶蘇即位為帝則將如何如何,然而某以為即便真是扶蘇即位,隻要不改變整個秦朝的統治宗旨,恐怕也同樣會出現六國再叛的情形。而前朝的改革、戰爭和工程也導致了同樣的後果,但煬帝卻不是始皇,所以他根本就壓製不住民間和官宦隊伍中的反對力量,一旦軍事上受到挫折,這些反對者就紛紛冒頭,而當狼煙遍地,煬帝仍不思悔改之後,我朝高祖也就不得不起兵反抗,最終推翻暴-政。至於為何漢唐沿襲舊製反而能綿延數百年,那不過是因為……壞人已經被秦、隋做了,因此漢也好,我們大唐也罷,都不過是摘了前朝種下的大桃子。”
李巨川微微有些錯愕,遲疑道:“竟是如此?”
“當然不止如此。”李曜道:“譬如前朝與我朝,正是因為前朝亡於苛政,因此高祖定鼎天下之後,對草原十八部處處忍讓,不惜稱臣納貢多年。是高祖心無大誌?非也,隻是實力不濟,隻能忍辱負重,休養生息以待來日罷了。高祖隱忍八年不說,以太宗皇帝之天縱英才,即位後不也照樣隱忍三年,待時機成熟,這才以李衛公為帥,克複定襄,抵定漠北,成就天可汗偉業!是以,先生應當知曉,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低頭十年,隻為來日……抬頭再見!”
李巨川忽然眯起眼睛:“當日蒲帥在代州,莫非也是低頭十年,隻為與那二人抬頭相見麽?若是如此,蒲帥早已達到目的,真是可喜可賀。”
李曜未料到李巨川會忽然提到此處,不過他的反應速度一向很快,當下不屑地一笑:“似那二人,也配被我視為大敵?”至於李巨川為何知道代州之事,李曜根本想都懶得去想——他既然連代北李家的身世都弄得這麽清楚,自己與那兩位所謂的兄長之間有些什麽齟齬,又如何能夠不知?
“他二人自然不配。”李巨川嗬嗬一笑:“不過當日蒲帥年不及冠弱,居然便已心存天下,並不將此二人當作對手,當真是令人驚歎。隻是某卻不知,蒲帥之誌向,究竟有多大?”
李曜避開他逼人的眼神,哂然一笑:“某也奇怪,下己先生對某之誌向如此好奇,究竟是希望聽見某如何迴答呢?”
李巨川眼中閃過一絲決絕,鏗鏘發聲:“我望蒲帥存九鼎之誌,一掃天下頹風,再定漠北,蕩平吐蕃,克複西域,重振我中華上邦聲威!”
李曜心中大叫一聲:“果然!”但麵上卻偏偏不動聲色,反而平靜地問道:“若欲重振中華上邦聲威,則必對外開戰,而對外開戰,總要死我百姓、廢我錢糧,先生因為百姓可以安居樂業而至華州,為何此時又希望朝廷對外動武?”
李巨川毫不遲疑:“若蒲帥露天而眠,身側虎狼環視,試問,可能高枕安睡?”
李曜哈哈一笑,還未答話,李巨川已然接著:“貞觀十九年,太宗出征高句麗,出征前,太宗謂左右曰:‘今天下大定,唯遼東未賓,後嗣因士馬盛強,謀臣導以征討,喪亂方始,朕故自取之,不遺後世憂也。’可見即便太宗皇帝這般聖主,亦不能容忍身側虎狼,恐其為後世之憂。然威服四方,則必然為四方諸夷所敬。且正如蒲帥方才所言,欲威服四方,必先治內,低頭十年,才換得來日抬頭再見。某言重振上邦聲威,也自是慮及於此。”
李曜慢慢收起了笑容,看著李巨川,冷冷地道:“身為臣子,以上言論字字誅心,死罪!”
李巨川麵色微微一變,卻又立刻笑了起來,道:“某既敢直言,便不畏屈死。”
李曜寒聲道:“李巨川,我敬你進士出身,又心懷百姓,肯為一方桑梓來輔庸碌,今日準你留下遺言,並……選一個死法。”
李巨川果然並不畏懼,反而放聲一笑,才道:“如此多謝蒲帥,請蒲帥在某死後,將某雙眼挖出,嵌於大明宮宮城門口。至於如何死法,卻是隨意。”
李曜見他夷然不懼,也不禁有些佩服,節度使有天子節旌在手,顓誅殺,生滅予奪,自己若真要殺他,而且是以大逆之罪名而殺,天下誰也說不出個不字來。然而即便如此,李巨川仍麵不改色,看來是真將生死置之度外了。
李曜微微一笑,看不出喜怒,淡淡地道:“昔日伍子胥死前,要吳王夫差將其雙眼置於東城城門之上,欲觀吳國之滅。而今你李下己欲將雙眼置於大明宮門之上,卻是欲觀何事啊?”
李巨川拱手道:“無他,欲觀蒲帥何時入主大明宮而已。”
李曜霍然起身,朗聲大笑,親自走下主席,請李巨川落座,輕拍其肩道:“下己先生,此事恐怕還早得很,您這雙眼睛,若今日便先掛在上頭,孤單的時日實在太長了些,不如仍暫記你處……至於你所要的看那一幕,怕也非是某一人獨自可成。”
李巨川卻不坐了,翻個身爬出來,匍匐於地,行了個大禮:“若使明公不棄,仆願追隨明公,為此事之達成參謀讚畫。”
李曜先是眼角露出一絲笑容,繼而放聲一笑,一邊扶他起來,一邊道:“若得下己先生輔佐,某大事可期矣!”
李巨川雖然順著李曜的意思站了起來,但卻忙道:“明公才絕當世,仆豈敢當先生之稱,還請明公直唿某名便是。”
李曜大搖其頭:“豈能如此不敬。”
李巨川堅持,李曜推辭,最終還是按照當下的習慣,稱其表字。
寒暄罷了,李巨川興致有些高,問道:“今既得明主垂顧,敢不竭心盡力?隻是在此之前,仆須知曉明公下一步作何打算,還請明公告之。”
李曜笑道:“依你之見,某下一步該當如何打算?”
李巨川猶豫了一下,仍是問道:“仆今日來歸,有一事按說不當詳問,隻是若要迴答明公此問,則又不得不問……”
李曜笑著擺手:“有事要問那便問吧。”
李巨川正色道:“不知明公此來,領兵多少,戰力如何?”
此事可算是軍事機密了,但李曜卻毫不猶豫迴答:“戰兵不足四萬,戰力隻合‘尚可’。”
李巨川微微詫異:“才四萬戰兵?”他有些遲疑地道:“不瞞明公,即便華州城中,亦有四萬餘戰兵……平日乃有三萬,此前同州戰敗,敗兵亦來了華州,因此有此之數。若明公此刻出征,兵馬四萬不到,豈非拿下華州也頗有礙難?”
李曜淡淡一笑:“某三千騎兵便可攻破汴州外城,更可拿下東都洛陽,如今某步騎近四萬,莫說區區華州,便是長安為賊人占據,某亦可將之收複。再有,當日王行瑜張揚跋扈,自詡天下強藩,某領萬餘軍,先破梨園寨,再可邠州城,哪一處不是一戰而捷?華州……莫非便能例外?”
李巨川這才想起,眼前這位李蒲帥帶兵,除了蒲津渡大戰之外,曆來有以寡克眾的“傳統”,如果說汴州之戰怎麽看都有些神異,那麽他襲洛陽、破梨園、克邠州,這總是實打實的硬仗,還真都是以劣勢兵力攻克堅城。這要說來,隻能是他對攻城別有所長,舍此無有解釋。那麽他說他這四萬不到的戰兵足以攻克華州,自然就不是什麽大話,而是實有所恃了。
當下李巨川便點頭認可,但卻又問:“如此蒲帥攻城足有把握,卻不知若與鳳翔兵野戰,卻有幾成勝算?”
李曜道:“鳳翔地廣而人不足,我料李茂貞手下各軍合計不會超過二十萬之眾,就以二十萬計,則這二十萬南須防備王建,北要提防黨項,即便吐蕃示弱不足為懼,其所能用之兵,至多也不過十萬,若以十萬而論,某至少可說……無懼。”
“好!”李巨川雙手一拍,猛擊一掌,亢奮道:“如此說來,關中無憂!某意明公可以先取華州,迎奉天子迴鑾長安,而後得其詔命,討伐李茂貞!不過,鳳翔無須拿下,隻須拿下鄜坊、邠寧二鎮,此戰便是大功告成!”
李曜微微眯眼:“為何?”
李巨川反問道:“若是明公拿下整個鳳翔諸鎮,是交還天子呢,還是交予晉王?”
李曜嗬嗬一笑:“邠州得而複失,前車之鑒不遠,某恐天子握不住這關中諸鎮,屆時還是交予晉王處置為宜。”
李巨川又問:“交予晉王,於明公何益?於明公大業何益?”
李曜默然不語,半晌才問:“那若拿下鄜坊、邠州二鎮,難道便於某有益了?”
李巨川頜首道:“不錯,若隻拿鄜坊、邠州,加上同華,乃是三鎮之地,則於明公大大有利。”
李曜微微眯起眼睛:“益從何來?”
李巨川笑道:“同華地狹,明公拿下之後,可以先與晉王商議,請晉王上疏,將同華並入河中,其理由十分簡單……同華並入河中,則潼關天險便在河中之手,以明公雄才,坐控潼關,則朱溫再強,亦難入關中半步,明公則可立潼關而望陝虢,使朱溫如芒在背。某料晉王既視汴帥如死敵,其仇不共戴天,但凡能使朱溫不喜之事,晉王必然歡喜,必然準允!而如此一來,明公平白得了同華之地,坐擁潼關天險,西可震懾長安,東可鉗製汴梁,進退皆宜,攻守自如,如何不益?”
李曜哈哈一笑:“正是英雄所見略同,某意也是如此。那麽,鄜坊、邠州,又於某何益?須知晉王雖然信重於某,卻未必肯將此二鎮亦交予某手,使我獨掌三鎮……實則四鎮。”
李巨川露出一絲狡黠,嘿嘿笑道:“某聞李存信、李存孝二人事發之後,晉王軍中年輕一輩除了明公之外,當屬李存審、李嗣昭、李嗣源三人功勞最大,能力最強,鄜坊、邠州二鎮,北挨黨項,南臨鳳翔,非名帥大將不可鎮之。如今某觀晉王軍中,可以鎮守此二鎮者,除此三人外,便隻有周德威,而周德威更有可能坐鎮邢洺,如此一來,鄜坊、邠寧二鎮之節帥,多半便要從李存審、李嗣昭、李嗣源三人中選出,這三人……某聞都是明公好友,此二鎮交予他們,於明公莫非不算益處?”
李曜微微蹙眉:“你此言之意,莫非要某與晉王分權?某雖與此三人交好,然則若要與晉王決裂,恐怕他三人亦不會幫某。”
李巨川稍微有些意外,但卻搖頭道:“倒也無須與晉王決裂,晉王兵威天下,明公正可借其勢而養己銳,然則晉王自小南征北戰,必然身有暗疾,未必……咳,未必長久。而晉王一旦不在,晉王之位傳與何人,便自難說。若然晉王並未傳位明公,那便必是傳位其親兒存勖,存勖年幼,豈能服眾?以明公威望卓著,戰功顯赫,諸將能不以明公馬首是瞻?屆時……便好辦了,隻須……”
李曜忽然伸手製止,打斷道:“此事便說到此處,不必多言了。”
李巨川微微一怔,繼而明白過來,點頭道:“是,明公,仆饒舌了,還請明公勿怪。”
李曜不接這個話茬,反而問道:“你方才這些話,說得都有道理,隻是卻忘了一處地方未說。”
李巨川笑了笑,反問道:“明公說的,可是長安?”
李曜看著他,也微微一笑,顯然是默認了。
李巨川便道:“長安,國之京畿,天子所居,自然不能由明公親自掌控,否則,便是那中外物議,也對明公頗為不利,實乃自傷羽翼之敗舉,明公當世人傑,豈能為之?”
李曜淡淡一笑:“如此,則該如何?”
李巨川看似成竹在胸,拱手笑道:“明公可還記得方才仆初來之時曾說的……神策之事?”
李曜微微揚眉:“你意……?”
李巨川嘿嘿一笑:“掌控長安,先要掌控神策;掌控神策,先要掌控宦官。明公若有勝兵駐紮同華,如此兵威之下,找幾個聽話的宦官,想是不難。”
第211章 掌控四鎮(二)
我發現我格外的後知後覺,剛才發現得了幾張月票,才想起又是新的一月了。在此感謝suyouan、蜉蝣特兩位書友的月票。
------------------------------
李巨川嘿嘿一笑:“掌控長安,先要掌控神策;掌控神策,先要掌控宦官。明公若有勝兵駐紮同華,如此兵威之下,找幾個聽話的宦官,想是不難。”
李曜不置可否,卻道:“某聞官家最近心情焦慮,動輒遷怒身邊的宮女宦官,可有此事?”
李巨川不知李曜為何忽然轉過話頭,但也隻能迴答:“有所耳聞,不知其詳。”
“如此說來,宦官們對於官家最近的情緒,怕是頗有些不滿……對此,你可曾留意?”李曜又問。
“這個……”李巨川微微遲疑:“若說宦官對官家的不滿,說句誅心的話,那是早已有之。今上自登大寶,一直信重南衙,慎防北司,神策二軍(左右)皆生怨氣,而後便發生了楊複恭之事,如此,樞密使及左右中尉對官家如何能有愛戴?”
李曜微微點頭。李曄在原先的曆史中,死後被稱為昭宗,根據諡法來說,容儀恭美曰昭,昭德有勞曰昭,聖聞周達曰昭,顯然昭宗的昭字,是褒諡,溢美之詞。但在李曜看來,李曄是大唐實際上的亡國-之君,雖然單從個人能力和理想上來說,對比他之前的幾個皇帝,還算是個明君。
李曄的施政特點,除了重道抑佛之外,最出名的就是對宦官專政和藩鎮割據等問題采取積極應對,朝政上以宰相為重,因為李曄的施政方法和武宗的會昌之政有很大相似之處,因而史書稱李曄有會昌遺風。但是會昌之政之所以在武宗時期能取得很大成效則是因為晚唐和唐未局勢的不同。晚唐時期大唐中央政權不管是從氣數、時局、實力上都要遠遠優於唐未。因而會昌之政在晚唐時期可以獲得施展和取得成效,而唐未時期大唐中央政權從氣數、時局、實力上都已陷入崩潰,因而李曄的這種政策不但沒能挽救大唐的滅亡,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大唐的崩潰。
比如藩鎮割據問題:武宗時期平定藩鎮的戰役中大多是利用藩鎮打藩鎮,並且最終獲利的是以武宗為首的中央政權,而和武宗聯合藩鎮們除了要幫武宗白打工外還要幫武宗買單。李曄一開始也是抱著利用藩鎮打藩鎮的思想,但是因為時局的潰爛,往往都會變成藩鎮們利用李曄排斥異己,最後得利的也是和李曄聯合的藩鎮,而李曄這個皇帝則是幫藩鎮們白打工加買單。
武宗時期重用以李德裕為首的宰相班底也連帶提高了中書省的權力,宦官北司的權力也相應被削弱。而李曄時期的宰相們,好一點的都被害死了,剩下的庸相們加在一起再乘以二恐怕也頂不上半個李德裕——準確的說自會昌之後大唐再也未出過真正意義上的名相。大唐自黃巢之亂後宦官權力也一度達到鼎峰,雖然迅速衰落,但同時南衙也一並衰落,相對來說以朝臣為首的南衙和中書省也無力抗衡北司。因此以宰相為重的政策在李曄當政時期效果並不令人滿意。
再如李曜剛才動問的宦官問題。大唐在黃巢之亂前,皇帝對於宦官集團中仍有一定的影響力和控製力,在位的皇帝能力還算不錯的話,一般都不會被宦官控製,也能執掌朝政,地方藩鎮的實力也不能對中央政權構成致命危脅,宦官也未完全掌控朝政大權,這也為削宦創造了可能,但在大中時宣宗對會昌之政進行全麵清算,也連帶廢除了武宗的削宦政策時,大唐就已經喪失了最後一次削宦良機。並且黃巢之亂後大唐與宦官集團已連為一體,兩者互相依存,宦官需要靠著大唐這麵旗幟繼續享受榮華富貴,而大唐則要依靠宦官手中的權力——神策軍——苟延殘喘。所以李曄的削宦行動也隻是加速大唐滅亡而己。
不過總的來說,李曜雖然對李曄的施政方法不敢苟同,但是卻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比較同情他,畢竟李曄即位時,大唐基本上已經是無藥可救,就算李曄施政得當也隻是能讓大唐多苟延殘喘一些年而已。甚至偶爾李曜會想,如果自己當初穿越成了李曄,又是不是有能力將大唐挽救迴來。答案是不知道。
因此聽了李巨川的話,李曜點頭,微微歎息一下,道:“如此說來,此時某還不便控製神策。”
李巨川奇道:“不便?”他有些質疑意味地道:“此時明公大軍兵臨城下,今後更可屯兵同華,虎視長安,無論南衙抑或北司,未得明公眼色,誰敢胡亂言行?此時控製神策,稍候則向晉王推薦李存審、李嗣昭或李嗣源為鄜坊、邠寧二鎮節帥,如此長安便被明公半圍,鸞台政令,皆出蒲州,豈不是好?倘若錯過今日,何其可惜?”
李曜點頭道:“好,自然是好,不過錯過今日,卻未見得可惜。”
李巨川更是疑惑,問道:“明公此言何解?”
李曜高深莫測地笑了一笑:“你隻須知道,任何不滿,任何怨氣,即便單獨去看,都是極小,然而累計多了,卻總歸是要爆發的。”
李巨川見他如此,沉吟片刻,忽然一驚,急問道:“明公以為,樞密及左右中尉遲早要廢君再立?”
李曜也吃了一驚,此事的確是曆史上曾經有過的,他也正是因為如此才會堅持不在這個時候掌握神策,以免到時候魚沒偷到,反惹一身腥,但李巨川僅僅聽自己這麽一說便能猜到這點,看來曆史上李巨川的能力絕非史書中所表現的那一點。不過也難怪,若非真有能耐,讓敬翔感到威脅,敬翔又怎會慫恿朱溫將李巨川殺掉?
當然這件事,如果李曜現在就承認,那等將來真個發生,他就“多智近妖”了,他並不希望給人這種感覺,也不希望自己被過度神話,因而隻能迴答:“正如你所言,官家自登大寶,便信重南衙而壓製北司,而後又出現了楊複恭之事,由此便可看出陛下對宦官們的態度如何,宦官們對此必然也是心知肚明的……倘若你是樞密使或者左右中尉,你會如何想?更何況,官家登基之後這些年,朝廷諸事不順,官家性子也日漸暴躁,動輒遷怒身邊宦官宮女,弄得宮中人人自危,樞密使及左右中尉難道便沒有感覺到危險?既然危險,一不做二不休也就不奇怪了……下己公可以迴想一下,這些年官家、宦官以及中書門下之間的關係。”
李巨川心中雖驚,卻也忍不住擔憂起來。其實在他心中,天子李曄高大威猛、身材魁梧、舉止端莊、行為得體、眉宇間英氣逼人,的確頗具帝王龍鳳之相。
他迴想了一下,這三者之間的關係,的確如李曜所言。當日李曄即位後,麵對人心惶然、百廢待興的時局,清醒地認識到當務之急是穩定浮動的民心,取得朝野上下的大力支持。
為了扭轉曆代奢靡的習俗,厲行節儉,李曄曾經對楊複恭說道:“我沒有什麽德行,能夠登上皇位全靠愛卿的大力扶持,今後在生活上不應太奢華,應以節儉示天下。”懿宗和僖宗在世時,每天都要換一套新衣,還要求太常寺每天獻一首新曲,到了昭宗時都免掉了,同時還省去了一些不必要的開支。
李曄的誌向在於恢複祖宗舊業,因而十分重視對人才的選拔。對於人才正如他自己所說,晝思“名實相符之士,藝文具美之人”,夜則“夢寐英賢”,他破格提拔了一批才能之人,想以此扭轉僖宗以來朝廷號令不振、皇室地位日漸低落的局麵。他還為僖宗朝的一些無辜身死的官員平反、贈官,對僖宗朝受過田令孜迫害的官員加以優撫,以此收攏人心。
李曄也注意到了宗教在政治上的作用,於是大力提倡道教,同時也重視儒學,以期扭轉晚唐世俗崇佛的風氣。本朝為李氏宗廟,奉太上老君李聃為遠祖,受上命而治天下,故以道教為國教。在儒、釋、道三教之中,道教被列為三教之首。
道者,或玄或氣,或丹鼎或符籙,皆以致學仙道、修達真性為旨歸,故而服餌煉氣以求長生,不免為其中之一流。本朝士人率性自然,不為世俗拘礙,好神仙方術,亦是言人人殊之理。
其實農耕時期的一些大工程,在後世看來也是規模不小,比如隋朝建造宮殿、修建大運河等,這些工程相當於後世的修建奧運場館、南水北調。在後世,這些個工程雖然也大,但主要依靠機械力量去做,並且有專業的建築承包商,經濟基礎也不是農耕時期可比,而在秦、隋的農耕文明時期,這樣龐大的工程就非得征調幾十萬、上百萬人才行,這對農耕文明來說是個沉重的負擔,這麽多的勞動力全都去修工程了,農業生產必然要受到影響。而且,這不僅僅是直接修工程的人,還要有配套服務,因此,一個宮殿工地上假設有十萬人的話,那麽後勤、原料、運輸、管理等就有幾倍的人在為其服務。因此,一個大工程的牽涉麵很廣、很深,往往是牽動整個國家的。
隋朝滅亡的兩大直接導火索就是兩項:一個是龐大的工程,一個是對外戰爭。隋煬帝曾三次遠征高句麗,而且失敗了——這裏也看出,秦朝是以統一六國為完成統一大業,而隋朝則不滿足於統一中國本部,而是謀求向外擴展,將朝鮮半島納入中國範疇。當然,更準確點說,應該是把朝鮮半島歸屬中國固定下來,或者叫做收複朝鮮半島,因為在公元前108年,漢武帝就在朝鮮半島設立了樂浪郡和帶方郡兩個行政機構,朝鮮半島大部分就歸屬這兩郡管轄,在東漢末年,也就是三國時期,由於軍閥混戰而給了中國邊疆和周邊地區鬧獨立的機會,朝鮮半島也就是在這時候分離出去的,高句麗在313年終止了樂浪郡和帶方郡的行政管轄權。
因此在李曜看來,隋朝是一個升級版的秦朝,但隋朝不如秦朝的是,它沒能將中國的統治圈成功擴大。隋統一中國後顯然認為自己負有更大的使命,就是將中國傳統的統治圈再次擴大,並穩定下來。除了秦漢朝時期的統治地域外,隋朝顯然認為可以將周圍一些小國或者原番薯地納入中國直接統治之下,變成中國的一個個行政區。《隋書》、《資治通鑒》這些裏表露的思想就很明白,隋朝不僅僅是想征服高句麗,而是在向四麵八方擴張。在南方,大業元年一月,隋煬帝就任命劉方為罐州道行軍總管,征服越南。占領交趾(今河內)後,接著劉方就進軍林邑,也就是越南南方地區。劉方和部將寧長真兵分兩路,寧長真率領步兵和騎兵從陸路攻擊,他自己率領艦隊從海路前進,然後在海口登陸。當時林邑王曾在闍黎江設防堵截,沒成功,當隋軍渡河之後又在南岸進行一次決戰,並且使用了東南亞地區慣用的戰術,即使用戰象,但這些大象被隋軍的弓弩一陣射擊之後掉頭衝垮了自己的部隊,結果,林邑王再次戰敗,這場戰役很像是在印度河曾發生過的幾場戰役,似乎已經形成了一個定式:使用大象作戰的一方,經常會被自己的大象衝垮。但東南亞地區的人似乎一直沒有總結出這個危險。劉方率領的隋軍此後連戰連捷,最終占領整個林邑王國。攻占林邑,是中國曆史上除元朝時期外,陸軍攻擊的最南位置(明鄭和海軍還曾在東南亞島國作戰)。
其實,征交趾應該是一次收複行動,因為越南北部在曆史上早在秦統一六國之時就順便被一起統一了。公元前111年,漢武帝也滅了南越,建立交趾行政區。但越南和中國很多邊疆地帶一樣,都曾有過多次征服又多次反叛的經曆,征服本身就是一個反複的過程,征服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幾次征服幾次反叛這都是常有的事,尤其是要將某地長期歸屬,就需要相當長的時間來培養被征服地區的歸屬感。
也就是在劉方進軍越南的時候,即大業元年,北方的契丹人習慣性地又來劫掠,地點是營州。隋煬帝一點沒猶豫,立刻下詔命令韋雲起與突厥啟民可汗一起率領突厥兩萬騎兵征討契丹。與漢武帝聲勢浩大而又戰果平平的對匈戰爭不同,韋雲起與啟民可汗來了一次漂亮的突襲就解決了問題。因契丹與突厥本來都是遊牧民族,此時關係尚好,因此突厥騎兵的出現並未引起契丹人的警覺,所以,在黎明時分發起的突然襲擊一舉摧毀了契丹人。隋朝這一戰役打得比曆史上任何一次北伐戰爭都幹脆利索,漢武帝如果知道此事不知是否會感到羞愧。
在南征北伐之後,隋朝在東麵的大海上也同樣有所作為,大業三年,隋煬帝派朱寬下海探路,看看大海裏有哪些還沒被征服的國家,結果發現了琉球,就抓了一個人,拿著他的盔甲返迴。於是在曆史上,《隋書》中就有了《琉球傳》,這時琉球還被稱為“琉虯”。隋煬帝於是來了一次先禮後兵,先派人去招降,琉球拒絕了,隋煬帝又命令組建遠征艦隊,這場遠征打得也很順利,幾次戰鬥下來就占領了琉球。李曜知道此事的時候還頗為驚訝,心道:原來中國也不是從來沒有“海洋精神”的?
在解決琉球的第二年,即大業四年,隋煬帝又把目光轉向了西域。這次隋煬帝命令他的愛將薛世雄再次和突厥啟民可汗合作,一起出兵西域。但啟民可汗卻未能出兵,薛世雄於是單獨出玉門關,與征服契丹一樣,薛世雄也是以一次漂亮的突襲一舉占領伊吾城,並在漢朝伊吾城旁另建了一座新伊吾城,設伊吾郡,開始行使行政管轄權。伊吾城和柔遠城此後成為中央政權在西域的兩大戰略支撐點。
但在後期隋煬帝征高麗卻失敗了,高麗國將隋軍陣亡者屍體築為京觀,631年唐太宗派遣使者到高麗交涉,拆毀京觀,收拾隋軍骸骨,祭而葬之。什麽是“京觀”?就是戰爭中戰勝一方會將戰敗一方陣亡士兵的屍體堆積在大道的兩旁,堆築起來,再覆土夯實,於是一場戰爭過後,大道兩旁就會多出很多“金字塔”,以炫耀武功。高麗國就將陣亡的隋朝士兵屍體築成京觀炫耀勝利。由於戰爭失敗和大工程積累矛盾,最終使得積壓已久的底層怒火爆發。
想到這些,李曜隻好對李巨川道:“曆史上任何一次改革都必然會激化出很多矛盾,所以,改革的前提是要有充分的穩定能力,一旦矛盾出現,要有能力應對,否則,輕則改革失敗,重則國家傾覆。某以為,所謂改革,無非便是一場利益的重新分配,因此,利益被削減的人自然要鬧事。秦朝的改革之所以能完成,是因為有秦朝統一六國強大的威勢,無論是秦朝內部還是被征服土地都明白,無法與強大的秦軍對抗,但秦朝的改革雖然得以完成,改革中所積累的矛盾,征服戰爭龐大的需求,統一後巨大的各項工程,沒有一絲柔性的嚴苛律法,這些都使得社會底層積聚了太多的怒火,於是當始皇帝一死,再沒有一個人能壓住民間怒火,我等後人雖然時常假設,若公子扶蘇即位為帝則將如何如何,然而某以為即便真是扶蘇即位,隻要不改變整個秦朝的統治宗旨,恐怕也同樣會出現六國再叛的情形。而前朝的改革、戰爭和工程也導致了同樣的後果,但煬帝卻不是始皇,所以他根本就壓製不住民間和官宦隊伍中的反對力量,一旦軍事上受到挫折,這些反對者就紛紛冒頭,而當狼煙遍地,煬帝仍不思悔改之後,我朝高祖也就不得不起兵反抗,最終推翻暴-政。至於為何漢唐沿襲舊製反而能綿延數百年,那不過是因為……壞人已經被秦、隋做了,因此漢也好,我們大唐也罷,都不過是摘了前朝種下的大桃子。”
李巨川微微有些錯愕,遲疑道:“竟是如此?”
“當然不止如此。”李曜道:“譬如前朝與我朝,正是因為前朝亡於苛政,因此高祖定鼎天下之後,對草原十八部處處忍讓,不惜稱臣納貢多年。是高祖心無大誌?非也,隻是實力不濟,隻能忍辱負重,休養生息以待來日罷了。高祖隱忍八年不說,以太宗皇帝之天縱英才,即位後不也照樣隱忍三年,待時機成熟,這才以李衛公為帥,克複定襄,抵定漠北,成就天可汗偉業!是以,先生應當知曉,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低頭十年,隻為來日……抬頭再見!”
李巨川忽然眯起眼睛:“當日蒲帥在代州,莫非也是低頭十年,隻為與那二人抬頭相見麽?若是如此,蒲帥早已達到目的,真是可喜可賀。”
李曜未料到李巨川會忽然提到此處,不過他的反應速度一向很快,當下不屑地一笑:“似那二人,也配被我視為大敵?”至於李巨川為何知道代州之事,李曜根本想都懶得去想——他既然連代北李家的身世都弄得這麽清楚,自己與那兩位所謂的兄長之間有些什麽齟齬,又如何能夠不知?
“他二人自然不配。”李巨川嗬嗬一笑:“不過當日蒲帥年不及冠弱,居然便已心存天下,並不將此二人當作對手,當真是令人驚歎。隻是某卻不知,蒲帥之誌向,究竟有多大?”
李曜避開他逼人的眼神,哂然一笑:“某也奇怪,下己先生對某之誌向如此好奇,究竟是希望聽見某如何迴答呢?”
李巨川眼中閃過一絲決絕,鏗鏘發聲:“我望蒲帥存九鼎之誌,一掃天下頹風,再定漠北,蕩平吐蕃,克複西域,重振我中華上邦聲威!”
李曜心中大叫一聲:“果然!”但麵上卻偏偏不動聲色,反而平靜地問道:“若欲重振中華上邦聲威,則必對外開戰,而對外開戰,總要死我百姓、廢我錢糧,先生因為百姓可以安居樂業而至華州,為何此時又希望朝廷對外動武?”
李巨川毫不遲疑:“若蒲帥露天而眠,身側虎狼環視,試問,可能高枕安睡?”
李曜哈哈一笑,還未答話,李巨川已然接著:“貞觀十九年,太宗出征高句麗,出征前,太宗謂左右曰:‘今天下大定,唯遼東未賓,後嗣因士馬盛強,謀臣導以征討,喪亂方始,朕故自取之,不遺後世憂也。’可見即便太宗皇帝這般聖主,亦不能容忍身側虎狼,恐其為後世之憂。然威服四方,則必然為四方諸夷所敬。且正如蒲帥方才所言,欲威服四方,必先治內,低頭十年,才換得來日抬頭再見。某言重振上邦聲威,也自是慮及於此。”
李曜慢慢收起了笑容,看著李巨川,冷冷地道:“身為臣子,以上言論字字誅心,死罪!”
李巨川麵色微微一變,卻又立刻笑了起來,道:“某既敢直言,便不畏屈死。”
李曜寒聲道:“李巨川,我敬你進士出身,又心懷百姓,肯為一方桑梓來輔庸碌,今日準你留下遺言,並……選一個死法。”
李巨川果然並不畏懼,反而放聲一笑,才道:“如此多謝蒲帥,請蒲帥在某死後,將某雙眼挖出,嵌於大明宮宮城門口。至於如何死法,卻是隨意。”
李曜見他夷然不懼,也不禁有些佩服,節度使有天子節旌在手,顓誅殺,生滅予奪,自己若真要殺他,而且是以大逆之罪名而殺,天下誰也說不出個不字來。然而即便如此,李巨川仍麵不改色,看來是真將生死置之度外了。
李曜微微一笑,看不出喜怒,淡淡地道:“昔日伍子胥死前,要吳王夫差將其雙眼置於東城城門之上,欲觀吳國之滅。而今你李下己欲將雙眼置於大明宮門之上,卻是欲觀何事啊?”
李巨川拱手道:“無他,欲觀蒲帥何時入主大明宮而已。”
李曜霍然起身,朗聲大笑,親自走下主席,請李巨川落座,輕拍其肩道:“下己先生,此事恐怕還早得很,您這雙眼睛,若今日便先掛在上頭,孤單的時日實在太長了些,不如仍暫記你處……至於你所要的看那一幕,怕也非是某一人獨自可成。”
李巨川卻不坐了,翻個身爬出來,匍匐於地,行了個大禮:“若使明公不棄,仆願追隨明公,為此事之達成參謀讚畫。”
李曜先是眼角露出一絲笑容,繼而放聲一笑,一邊扶他起來,一邊道:“若得下己先生輔佐,某大事可期矣!”
李巨川雖然順著李曜的意思站了起來,但卻忙道:“明公才絕當世,仆豈敢當先生之稱,還請明公直唿某名便是。”
李曜大搖其頭:“豈能如此不敬。”
李巨川堅持,李曜推辭,最終還是按照當下的習慣,稱其表字。
寒暄罷了,李巨川興致有些高,問道:“今既得明主垂顧,敢不竭心盡力?隻是在此之前,仆須知曉明公下一步作何打算,還請明公告之。”
李曜笑道:“依你之見,某下一步該當如何打算?”
李巨川猶豫了一下,仍是問道:“仆今日來歸,有一事按說不當詳問,隻是若要迴答明公此問,則又不得不問……”
李曜笑著擺手:“有事要問那便問吧。”
李巨川正色道:“不知明公此來,領兵多少,戰力如何?”
此事可算是軍事機密了,但李曜卻毫不猶豫迴答:“戰兵不足四萬,戰力隻合‘尚可’。”
李巨川微微詫異:“才四萬戰兵?”他有些遲疑地道:“不瞞明公,即便華州城中,亦有四萬餘戰兵……平日乃有三萬,此前同州戰敗,敗兵亦來了華州,因此有此之數。若明公此刻出征,兵馬四萬不到,豈非拿下華州也頗有礙難?”
李曜淡淡一笑:“某三千騎兵便可攻破汴州外城,更可拿下東都洛陽,如今某步騎近四萬,莫說區區華州,便是長安為賊人占據,某亦可將之收複。再有,當日王行瑜張揚跋扈,自詡天下強藩,某領萬餘軍,先破梨園寨,再可邠州城,哪一處不是一戰而捷?華州……莫非便能例外?”
李巨川這才想起,眼前這位李蒲帥帶兵,除了蒲津渡大戰之外,曆來有以寡克眾的“傳統”,如果說汴州之戰怎麽看都有些神異,那麽他襲洛陽、破梨園、克邠州,這總是實打實的硬仗,還真都是以劣勢兵力攻克堅城。這要說來,隻能是他對攻城別有所長,舍此無有解釋。那麽他說他這四萬不到的戰兵足以攻克華州,自然就不是什麽大話,而是實有所恃了。
當下李巨川便點頭認可,但卻又問:“如此蒲帥攻城足有把握,卻不知若與鳳翔兵野戰,卻有幾成勝算?”
李曜道:“鳳翔地廣而人不足,我料李茂貞手下各軍合計不會超過二十萬之眾,就以二十萬計,則這二十萬南須防備王建,北要提防黨項,即便吐蕃示弱不足為懼,其所能用之兵,至多也不過十萬,若以十萬而論,某至少可說……無懼。”
“好!”李巨川雙手一拍,猛擊一掌,亢奮道:“如此說來,關中無憂!某意明公可以先取華州,迎奉天子迴鑾長安,而後得其詔命,討伐李茂貞!不過,鳳翔無須拿下,隻須拿下鄜坊、邠寧二鎮,此戰便是大功告成!”
李曜微微眯眼:“為何?”
李巨川反問道:“若是明公拿下整個鳳翔諸鎮,是交還天子呢,還是交予晉王?”
李曜嗬嗬一笑:“邠州得而複失,前車之鑒不遠,某恐天子握不住這關中諸鎮,屆時還是交予晉王處置為宜。”
李巨川又問:“交予晉王,於明公何益?於明公大業何益?”
李曜默然不語,半晌才問:“那若拿下鄜坊、邠州二鎮,難道便於某有益了?”
李巨川頜首道:“不錯,若隻拿鄜坊、邠州,加上同華,乃是三鎮之地,則於明公大大有利。”
李曜微微眯起眼睛:“益從何來?”
李巨川笑道:“同華地狹,明公拿下之後,可以先與晉王商議,請晉王上疏,將同華並入河中,其理由十分簡單……同華並入河中,則潼關天險便在河中之手,以明公雄才,坐控潼關,則朱溫再強,亦難入關中半步,明公則可立潼關而望陝虢,使朱溫如芒在背。某料晉王既視汴帥如死敵,其仇不共戴天,但凡能使朱溫不喜之事,晉王必然歡喜,必然準允!而如此一來,明公平白得了同華之地,坐擁潼關天險,西可震懾長安,東可鉗製汴梁,進退皆宜,攻守自如,如何不益?”
李曜哈哈一笑:“正是英雄所見略同,某意也是如此。那麽,鄜坊、邠州,又於某何益?須知晉王雖然信重於某,卻未必肯將此二鎮亦交予某手,使我獨掌三鎮……實則四鎮。”
李巨川露出一絲狡黠,嘿嘿笑道:“某聞李存信、李存孝二人事發之後,晉王軍中年輕一輩除了明公之外,當屬李存審、李嗣昭、李嗣源三人功勞最大,能力最強,鄜坊、邠州二鎮,北挨黨項,南臨鳳翔,非名帥大將不可鎮之。如今某觀晉王軍中,可以鎮守此二鎮者,除此三人外,便隻有周德威,而周德威更有可能坐鎮邢洺,如此一來,鄜坊、邠寧二鎮之節帥,多半便要從李存審、李嗣昭、李嗣源三人中選出,這三人……某聞都是明公好友,此二鎮交予他們,於明公莫非不算益處?”
李曜微微蹙眉:“你此言之意,莫非要某與晉王分權?某雖與此三人交好,然則若要與晉王決裂,恐怕他三人亦不會幫某。”
李巨川稍微有些意外,但卻搖頭道:“倒也無須與晉王決裂,晉王兵威天下,明公正可借其勢而養己銳,然則晉王自小南征北戰,必然身有暗疾,未必……咳,未必長久。而晉王一旦不在,晉王之位傳與何人,便自難說。若然晉王並未傳位明公,那便必是傳位其親兒存勖,存勖年幼,豈能服眾?以明公威望卓著,戰功顯赫,諸將能不以明公馬首是瞻?屆時……便好辦了,隻須……”
李曜忽然伸手製止,打斷道:“此事便說到此處,不必多言了。”
李巨川微微一怔,繼而明白過來,點頭道:“是,明公,仆饒舌了,還請明公勿怪。”
李曜不接這個話茬,反而問道:“你方才這些話,說得都有道理,隻是卻忘了一處地方未說。”
李巨川笑了笑,反問道:“明公說的,可是長安?”
李曜看著他,也微微一笑,顯然是默認了。
李巨川便道:“長安,國之京畿,天子所居,自然不能由明公親自掌控,否則,便是那中外物議,也對明公頗為不利,實乃自傷羽翼之敗舉,明公當世人傑,豈能為之?”
李曜淡淡一笑:“如此,則該如何?”
李巨川看似成竹在胸,拱手笑道:“明公可還記得方才仆初來之時曾說的……神策之事?”
李曜微微揚眉:“你意……?”
李巨川嘿嘿一笑:“掌控長安,先要掌控神策;掌控神策,先要掌控宦官。明公若有勝兵駐紮同華,如此兵威之下,找幾個聽話的宦官,想是不難。”
第211章 掌控四鎮(二)
我發現我格外的後知後覺,剛才發現得了幾張月票,才想起又是新的一月了。在此感謝suyouan、蜉蝣特兩位書友的月票。
------------------------------
李巨川嘿嘿一笑:“掌控長安,先要掌控神策;掌控神策,先要掌控宦官。明公若有勝兵駐紮同華,如此兵威之下,找幾個聽話的宦官,想是不難。”
李曜不置可否,卻道:“某聞官家最近心情焦慮,動輒遷怒身邊的宮女宦官,可有此事?”
李巨川不知李曜為何忽然轉過話頭,但也隻能迴答:“有所耳聞,不知其詳。”
“如此說來,宦官們對於官家最近的情緒,怕是頗有些不滿……對此,你可曾留意?”李曜又問。
“這個……”李巨川微微遲疑:“若說宦官對官家的不滿,說句誅心的話,那是早已有之。今上自登大寶,一直信重南衙,慎防北司,神策二軍(左右)皆生怨氣,而後便發生了楊複恭之事,如此,樞密使及左右中尉對官家如何能有愛戴?”
李曜微微點頭。李曄在原先的曆史中,死後被稱為昭宗,根據諡法來說,容儀恭美曰昭,昭德有勞曰昭,聖聞周達曰昭,顯然昭宗的昭字,是褒諡,溢美之詞。但在李曜看來,李曄是大唐實際上的亡國-之君,雖然單從個人能力和理想上來說,對比他之前的幾個皇帝,還算是個明君。
李曄的施政特點,除了重道抑佛之外,最出名的就是對宦官專政和藩鎮割據等問題采取積極應對,朝政上以宰相為重,因為李曄的施政方法和武宗的會昌之政有很大相似之處,因而史書稱李曄有會昌遺風。但是會昌之政之所以在武宗時期能取得很大成效則是因為晚唐和唐未局勢的不同。晚唐時期大唐中央政權不管是從氣數、時局、實力上都要遠遠優於唐未。因而會昌之政在晚唐時期可以獲得施展和取得成效,而唐未時期大唐中央政權從氣數、時局、實力上都已陷入崩潰,因而李曄的這種政策不但沒能挽救大唐的滅亡,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大唐的崩潰。
比如藩鎮割據問題:武宗時期平定藩鎮的戰役中大多是利用藩鎮打藩鎮,並且最終獲利的是以武宗為首的中央政權,而和武宗聯合藩鎮們除了要幫武宗白打工外還要幫武宗買單。李曄一開始也是抱著利用藩鎮打藩鎮的思想,但是因為時局的潰爛,往往都會變成藩鎮們利用李曄排斥異己,最後得利的也是和李曄聯合的藩鎮,而李曄這個皇帝則是幫藩鎮們白打工加買單。
武宗時期重用以李德裕為首的宰相班底也連帶提高了中書省的權力,宦官北司的權力也相應被削弱。而李曄時期的宰相們,好一點的都被害死了,剩下的庸相們加在一起再乘以二恐怕也頂不上半個李德裕——準確的說自會昌之後大唐再也未出過真正意義上的名相。大唐自黃巢之亂後宦官權力也一度達到鼎峰,雖然迅速衰落,但同時南衙也一並衰落,相對來說以朝臣為首的南衙和中書省也無力抗衡北司。因此以宰相為重的政策在李曄當政時期效果並不令人滿意。
再如李曜剛才動問的宦官問題。大唐在黃巢之亂前,皇帝對於宦官集團中仍有一定的影響力和控製力,在位的皇帝能力還算不錯的話,一般都不會被宦官控製,也能執掌朝政,地方藩鎮的實力也不能對中央政權構成致命危脅,宦官也未完全掌控朝政大權,這也為削宦創造了可能,但在大中時宣宗對會昌之政進行全麵清算,也連帶廢除了武宗的削宦政策時,大唐就已經喪失了最後一次削宦良機。並且黃巢之亂後大唐與宦官集團已連為一體,兩者互相依存,宦官需要靠著大唐這麵旗幟繼續享受榮華富貴,而大唐則要依靠宦官手中的權力——神策軍——苟延殘喘。所以李曄的削宦行動也隻是加速大唐滅亡而己。
不過總的來說,李曜雖然對李曄的施政方法不敢苟同,但是卻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比較同情他,畢竟李曄即位時,大唐基本上已經是無藥可救,就算李曄施政得當也隻是能讓大唐多苟延殘喘一些年而已。甚至偶爾李曜會想,如果自己當初穿越成了李曄,又是不是有能力將大唐挽救迴來。答案是不知道。
因此聽了李巨川的話,李曜點頭,微微歎息一下,道:“如此說來,此時某還不便控製神策。”
李巨川奇道:“不便?”他有些質疑意味地道:“此時明公大軍兵臨城下,今後更可屯兵同華,虎視長安,無論南衙抑或北司,未得明公眼色,誰敢胡亂言行?此時控製神策,稍候則向晉王推薦李存審、李嗣昭或李嗣源為鄜坊、邠寧二鎮節帥,如此長安便被明公半圍,鸞台政令,皆出蒲州,豈不是好?倘若錯過今日,何其可惜?”
李曜點頭道:“好,自然是好,不過錯過今日,卻未見得可惜。”
李巨川更是疑惑,問道:“明公此言何解?”
李曜高深莫測地笑了一笑:“你隻須知道,任何不滿,任何怨氣,即便單獨去看,都是極小,然而累計多了,卻總歸是要爆發的。”
李巨川見他如此,沉吟片刻,忽然一驚,急問道:“明公以為,樞密及左右中尉遲早要廢君再立?”
李曜也吃了一驚,此事的確是曆史上曾經有過的,他也正是因為如此才會堅持不在這個時候掌握神策,以免到時候魚沒偷到,反惹一身腥,但李巨川僅僅聽自己這麽一說便能猜到這點,看來曆史上李巨川的能力絕非史書中所表現的那一點。不過也難怪,若非真有能耐,讓敬翔感到威脅,敬翔又怎會慫恿朱溫將李巨川殺掉?
當然這件事,如果李曜現在就承認,那等將來真個發生,他就“多智近妖”了,他並不希望給人這種感覺,也不希望自己被過度神話,因而隻能迴答:“正如你所言,官家自登大寶,便信重南衙而壓製北司,而後又出現了楊複恭之事,由此便可看出陛下對宦官們的態度如何,宦官們對此必然也是心知肚明的……倘若你是樞密使或者左右中尉,你會如何想?更何況,官家登基之後這些年,朝廷諸事不順,官家性子也日漸暴躁,動輒遷怒身邊宦官宮女,弄得宮中人人自危,樞密使及左右中尉難道便沒有感覺到危險?既然危險,一不做二不休也就不奇怪了……下己公可以迴想一下,這些年官家、宦官以及中書門下之間的關係。”
李巨川心中雖驚,卻也忍不住擔憂起來。其實在他心中,天子李曄高大威猛、身材魁梧、舉止端莊、行為得體、眉宇間英氣逼人,的確頗具帝王龍鳳之相。
他迴想了一下,這三者之間的關係,的確如李曜所言。當日李曄即位後,麵對人心惶然、百廢待興的時局,清醒地認識到當務之急是穩定浮動的民心,取得朝野上下的大力支持。
為了扭轉曆代奢靡的習俗,厲行節儉,李曄曾經對楊複恭說道:“我沒有什麽德行,能夠登上皇位全靠愛卿的大力扶持,今後在生活上不應太奢華,應以節儉示天下。”懿宗和僖宗在世時,每天都要換一套新衣,還要求太常寺每天獻一首新曲,到了昭宗時都免掉了,同時還省去了一些不必要的開支。
李曄的誌向在於恢複祖宗舊業,因而十分重視對人才的選拔。對於人才正如他自己所說,晝思“名實相符之士,藝文具美之人”,夜則“夢寐英賢”,他破格提拔了一批才能之人,想以此扭轉僖宗以來朝廷號令不振、皇室地位日漸低落的局麵。他還為僖宗朝的一些無辜身死的官員平反、贈官,對僖宗朝受過田令孜迫害的官員加以優撫,以此收攏人心。
李曄也注意到了宗教在政治上的作用,於是大力提倡道教,同時也重視儒學,以期扭轉晚唐世俗崇佛的風氣。本朝為李氏宗廟,奉太上老君李聃為遠祖,受上命而治天下,故以道教為國教。在儒、釋、道三教之中,道教被列為三教之首。
道者,或玄或氣,或丹鼎或符籙,皆以致學仙道、修達真性為旨歸,故而服餌煉氣以求長生,不免為其中之一流。本朝士人率性自然,不為世俗拘礙,好神仙方術,亦是言人人殊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