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木器作坊的幾位,劉遙跑到臥室抽出卷軸,翻找了一陣子,埋頭抄了幾個智商測試題交給張道鬆去做。小夥子拿到題目問了幾個問題都是關於不明白的概念,諸如立方體或者自然數之類。幾個提名不懂的地方一並問完,小夥子便低下頭做起來。劉遙見張道鬆做得飛快,急忙又迴到臥室,卷軸還攤在床上,劉遙順著剛才抄題目的地方又抄了幾道題,一出來就看到劉滿已經和這孩子在聊天。張道鬆接過新抄的幾道題目,又飛快地做好了。劉遙這才有時間把所有題目都對了下答案,竟然全部都做對了。
劉遙壓抑著心裏的激動,在張道鬆身邊坐下問道:“道鬆,你家裏祖上是幹啥的?”劉滿搶著說:“他們家世代務農。記得爺爺說過多年前祖先是從大陸上過來的,後來打仗的時候搶了個黎人女人做了老婆,就在詹州定居下來了。”張道鬆在旁邊憨笑著點點頭說道:“是這樣。我們家祖上挺多都是黎人。”。劉遙笑笑對劉滿說:“又沒問你。道鬆,那你怎麽離開家了呢?”
“五十畝水田。”張道鬆平淡地說:“縣裏有人看上了我家開墾的水田,說我們強占黎人的田土,要收繳了去。還說要想拿迴這五十畝田,就要服徭役,送一百斤糧食到南京。”劉滿聽了說:“一百斤糧食,不多啊。”張道鬆看了一眼劉滿,沒有迴答她,接著說道:“我們一家跟縣官去理論,結果爹娘當場被打死。衙門裏說我們一家在縣裏的造冊算是熟黎,打死了也沒人過問。那時我還小,沒人注意我,所以我跑出來了。”
“你還有沒有其它兄弟姐妹了?”劉遙動容地問道。
“沒有。我爺爺就我爹一個兒子,我爹有些遠房兄弟,都在漢人住的地方。平時走動很少。我爹就我一個兒子,我也沒有姐妹。”
這個世界的人看慣了生死,張道鬆說起自己家裏的血海深仇,並沒有多少激動的深色,倒是父女二人久久說不出話來,良久,劉遙才感慨地說道:“哦,還好你這個獨苗跑出來了。”
劉滿也迴過神來問到:“那麽說你們家是在黎人住的地方開墾了五十畝水田。”
“我們家跟我表弟住的村子就隔了一條小河。那個村子都是漢人。們家這張桌子抬上去,都可以在那條河上當橋了。”
“道鬆,以我對大明律和咱們瓊州的了解,你家可能是在黎區。那條小河,很可能就是界限。”劉遙輕聲說道:“黎區不算大明疆土,黎人的田畝不可掠奪。黎人不服徭役,隻需納貢賦,繳納稻米和土特產如鹿皮、藤條等。隻有漢人才要服徭役。”
“可是我們是漢人。”張道鬆聲音大了起來。
“如果是漢人,就不能在縣衙門裏當場打死。當然,就算是黎人也不能打死。任何人都應該審判過才能處死。”劉遙聲音越發低微。
“先生,這個不能這樣不能那樣,是誰規定的?”張道鬆急切地問道。
劉遙沉吟了一下,迴答道:“一群人,都會有個統治。在黎區是分硐的,一個硐有個首領。首領可以決定硐裏的任何事情,但是所有的黎人並沒有統一的領袖,首領之間有事都是互相商量。”張道鬆點點頭。劉遙指了指書架上的大明律目錄,讓劉滿拿過來,接著說道:“在漢人這裏,一州一縣,都沒有真正的首領。縣令和知府,都執行大明的律法。我們漢人,實際上,是認為自己是明國人的所有的人,包括漢人和別的人,例如你剛才說的熟黎,都聽大明皇帝的。皇帝找人製定了律法,再找人來按照律法行事,全國也都服從這個律法。”
劉遙接過女兒捧來的厚厚的一本大明律,輕輕放在桌上,按著它說:“這,就是那個規定了明國人什麽事情可以做什麽事情不可以做的律法。這厚厚一本還隻是目錄,正文有幾十本。這是我從縣裏借來的,就借了這一本目錄。”
“先生,我要學習律法。”張道鬆堅定地說。
劉遙猶豫了一下,說道:“道鬆,實際上我覺得你更適合學習數學。律法很重要,但是律法並不能幫助我們。就像你們一家去縣裏理論,沒有人會給你們看律法,也沒有人幫助你們在律法裏找到對你們有利的條款。就是說法律這東西,目前你學會了也沒什麽用處,但是數學在現在可以幫助到我們。”
“什麽是數學?就是王帶喜他們整天在弄的數字?”
“那是數學的一部分。還有些東西,更加複雜,也更加有用。例如你來解一下這個題目:想出一個算法,可以算一段數字的連續相加,例如從1加到100,或者從275加到387。”劉遙給出了一個當初讓數學界高斯大放異彩的題目。張道鬆一手按著大明律,一手又在空中劃動,陷入了沉思。
劉遙抽空對女兒說:“你還記得我們從這裏走到石碌港花了多少時間嗎?”劉滿點點頭:“小半天,而且我們走得很艱難。”
“那隻是一段35公裏左右的距離。如果你要跨越上千公裏,一路上都是差不多那樣的道路,而且沿途沒有足夠多的餐館和酒店,很多時候你得自己解決吃住。”。
“那不是要走一個多月?還得帶上很多銀子買糧食。總不能自己再拉一百斤路上吃。”劉滿才意識到送一百斤糧食到南京在那個時空是多麽可怕的一個任務。
張道鬆沒有被談話影響,他拿過紙筆計算起來,不時抬頭瞟一眼大明律。劉遙帶著女兒走出會議室,去看看中午有什麽可以吃的。姚英已經去了醫院,幫忙做家務的人在發明數學公式,隻能自己搞飯吃。
火剛剛點燃,張道鬆就走進廚房,連說:“先生,我來燒火。”這本來是他的任務。劉遙抬起頭說:“你別忙,先去把那個解題的事情做好。”張道鬆接過火鉗說:“我做好了。就是頭數加尾數的結果,乘上這一串數字的個數,再減去一半。”
劉滿驚叫起來。劉遙也喜出望外地拍著張道鬆的肩膀:“道鬆,你確實在數學方麵有天賦的。”
張道鬆幾下就把火燒得很旺,抬起頭來問道:“這好像也沒啥用。平時也沒有什麽地方用得到這麽連續的相加。就算有,拿一個算盤加幾下,也會很快的。”想了一下,接著又說:“這個解法確實是很快,比算盤快很多。不過這個題目本身就沒啥用。”
劉遙點點頭說:“這個題目確實是沒啥用的。但是數學是一個很複雜的體係,你學會它以後,它可以在很多地方有用。例如我們將來要造大炮......”
“什麽時候?”劉滿和張道鬆同時問道。劉遙笑笑說:“現在還不知道。不過過完年就要籌劃起來了。造好大炮以後,就要算多遠的目標大炮的炮口要抬起多高才能打到。”
張道鬆想了想,站起來說:“先生,你造好大炮之後,是不是會在自由山執行一套律法?”劉遙笑笑,反問道:“這大炮和律法有什麽關係呢?”
“如果我有一隊大炮跟著,又懂大明律,在縣衙門裏就可以跟人理論了。”張道鬆很明確地說。
“如果你有一隊大炮跟著,你還要跟人講律法麽?直接讓縣令按照你說的做好了。或者,你幹脆去做縣令好了。”劉遙認真地假設起來。
“先生,那樣我會忙不過來,整天都要看著別人有沒有在做對我不利的事情。我希望大家都按照律法行事,我就可以帶著一隊大炮迴家,去做我想做的事情。”
“例如哪些事情呢?”劉遙饒有興致地問道。
“種田,還有......那個數學。解題的方法想出來的時候,還是很高興的。能算大炮的打法,應該也能算別的,可以做很多事情吧。”張道鬆神往地說。
“是的,可以做非常多的事情。橋梁和房屋該怎麽造,子彈裏麵該放多少火藥,到後來,甚至能夠算天氣。能計算明天下雨還是出太陽,台風啥時候來,有多大。不過到這一天需要很多知識,需要一整套人馬和設備,我不知道你我這輩子是不是能看到。”
張道鬆毫不猶豫地相信了這一切,眼睛閃閃發亮地問道:“先生,我們的孩子能看到嗎?”
“能。我肯定。”
“先生,我來學數學。”張道鬆堅定地說,又迴頭看了一眼大明律,說:“也要學律法。它也很有用。”
劉滿拖著爸爸走到一邊說:“爸,我們把卷軸的數學部分給他看吧。以前都是我們自己抄一遍再讓人轉抄,我覺得意義不大。”劉遙沉思了一下說:“不僅是數學部分,其它部分也公開出來。我以前不公開,是怕別人覺得我們是另類。現在也不怕這個了。好的,咱們把卷軸拿出來,讓你的第二排的孩子開足馬力抄!”
張恆低著頭走路,一直很遺憾沒能把張道鬆從劉遙家叫出來多問幾句。剛才在劉宅的時候,他抓緊時間了解到這小夥子隻是恰好今天輪到他值班而已。“這來打雜的孩子怎麽就可以大模大樣地坐上會議桌畫起圖來了呢?”張恆非常羨慕這個機會,可是自己又不能也去做打雜的。自己也不是沒有試過創造機會,經常做小玩具送去劉遙家裏就是一個方法,可是每次都是簡單聊幾句作坊裏的事情就沒話了。
“這次小家夥是遇上了剛好在研究子彈的事情。運氣好。下次我去他家,得在他姓劉的研究啥事情的時候……那他啥時候,研究啥事情呢?”張恆琢磨起來。
“想啥呢?在想那三百兩銀子?”錢二見張恆一直低頭琢磨,拍了一下他肩膀打趣道。
“我在想,這張道鬆為啥就有機會來拿這三百兩銀子。”張恆說出了自己在琢磨的一部分事情。他知道最安全的撒謊就是說出一部分實話,而且這樣撒謊的效率還很高。
“咱們跟先生在一起做事也不短了,咱們都知道,先生非常清楚大方向,但是他也有很多小的方麵不清楚,需要解決的問題很多。這次那小子剛好遇到了唄。不過這小子不錯,馬上就能想到更容易操作的方法……”錢二沉浸到自己的思緒中沒有注意到張恆完全沒參與到自己的說話中來。
張恆在琢磨:“這啥時候才能遇到劉遙要解決問題呢?咱也很注意找機會了,給他那個兒子送玩具不就是找機會多接觸麽?可是沒次都隨口聊聊作坊的事情就坐罷了……”
錢二還在喋喋不休:“你說這個子彈吧,也就剛出現的事情,咋就給他張小子遇到了呢?他可好,一個人拿三百兩!”
張恆隨口應道:“可不是,平時那麽多問題,他都不來想辦法,這個值錢的問題他就來了。”
錢二突然停下腳步:“平時的問題也值錢,隻是我們都沒有去解決,都是先生在想辦法。”
張恆張著嘴看了看自己的夥伴,說不出話來。是啊,平時自己都覺得沒有辦法可想,都是等著先生說出辦法,自己無非琢磨一下怎麽去做出來。這要是自己想出辦法,趁送玩具的時候說出來……“專門去說也行啊!”張恆不由得說出了聲。
“專門說啥?”錢二奇怪地扭頭看著張恆。
“專門……專門去說我們的試驗結果,那個,就不用等先生來問了。”張恆結結巴巴地把話說圓了。錢二沒有察覺異樣,大聲說道:“那是當然。這個事情你多操心,記錄要做好,結果出來就去找先生報告。”
迴到自己家裏,張恆吃飯也沒胃口,坐在門口琢磨起來。劉先生那裏,不用擔心被訓斥,也不會覺得自己無能或者笨。有啥事先生總是和人商量,讓大家一起想辦法。這跟衙門裏完全不一樣。王縣令總是自己想辦法,總是訓斥人。想到衙門,張恆摸了摸屁股下的椅子,說出了聲:“至少可以坐踏實了。”他想到在衙門坐半邊屁股的情形,在劉宅可不會這樣。想到這裏,張恆很快做了個決定:“明天就去縣裏找王縣令,報告一下這個槍的事情。我倒要看看,究竟是什麽原因,讓一個完全沒有官威的人,一個跟王縣令完全無法比的人,可以做出那麽多事情來。”
劉遙壓抑著心裏的激動,在張道鬆身邊坐下問道:“道鬆,你家裏祖上是幹啥的?”劉滿搶著說:“他們家世代務農。記得爺爺說過多年前祖先是從大陸上過來的,後來打仗的時候搶了個黎人女人做了老婆,就在詹州定居下來了。”張道鬆在旁邊憨笑著點點頭說道:“是這樣。我們家祖上挺多都是黎人。”。劉遙笑笑對劉滿說:“又沒問你。道鬆,那你怎麽離開家了呢?”
“五十畝水田。”張道鬆平淡地說:“縣裏有人看上了我家開墾的水田,說我們強占黎人的田土,要收繳了去。還說要想拿迴這五十畝田,就要服徭役,送一百斤糧食到南京。”劉滿聽了說:“一百斤糧食,不多啊。”張道鬆看了一眼劉滿,沒有迴答她,接著說道:“我們一家跟縣官去理論,結果爹娘當場被打死。衙門裏說我們一家在縣裏的造冊算是熟黎,打死了也沒人過問。那時我還小,沒人注意我,所以我跑出來了。”
“你還有沒有其它兄弟姐妹了?”劉遙動容地問道。
“沒有。我爺爺就我爹一個兒子,我爹有些遠房兄弟,都在漢人住的地方。平時走動很少。我爹就我一個兒子,我也沒有姐妹。”
這個世界的人看慣了生死,張道鬆說起自己家裏的血海深仇,並沒有多少激動的深色,倒是父女二人久久說不出話來,良久,劉遙才感慨地說道:“哦,還好你這個獨苗跑出來了。”
劉滿也迴過神來問到:“那麽說你們家是在黎人住的地方開墾了五十畝水田。”
“我們家跟我表弟住的村子就隔了一條小河。那個村子都是漢人。們家這張桌子抬上去,都可以在那條河上當橋了。”
“道鬆,以我對大明律和咱們瓊州的了解,你家可能是在黎區。那條小河,很可能就是界限。”劉遙輕聲說道:“黎區不算大明疆土,黎人的田畝不可掠奪。黎人不服徭役,隻需納貢賦,繳納稻米和土特產如鹿皮、藤條等。隻有漢人才要服徭役。”
“可是我們是漢人。”張道鬆聲音大了起來。
“如果是漢人,就不能在縣衙門裏當場打死。當然,就算是黎人也不能打死。任何人都應該審判過才能處死。”劉遙聲音越發低微。
“先生,這個不能這樣不能那樣,是誰規定的?”張道鬆急切地問道。
劉遙沉吟了一下,迴答道:“一群人,都會有個統治。在黎區是分硐的,一個硐有個首領。首領可以決定硐裏的任何事情,但是所有的黎人並沒有統一的領袖,首領之間有事都是互相商量。”張道鬆點點頭。劉遙指了指書架上的大明律目錄,讓劉滿拿過來,接著說道:“在漢人這裏,一州一縣,都沒有真正的首領。縣令和知府,都執行大明的律法。我們漢人,實際上,是認為自己是明國人的所有的人,包括漢人和別的人,例如你剛才說的熟黎,都聽大明皇帝的。皇帝找人製定了律法,再找人來按照律法行事,全國也都服從這個律法。”
劉遙接過女兒捧來的厚厚的一本大明律,輕輕放在桌上,按著它說:“這,就是那個規定了明國人什麽事情可以做什麽事情不可以做的律法。這厚厚一本還隻是目錄,正文有幾十本。這是我從縣裏借來的,就借了這一本目錄。”
“先生,我要學習律法。”張道鬆堅定地說。
劉遙猶豫了一下,說道:“道鬆,實際上我覺得你更適合學習數學。律法很重要,但是律法並不能幫助我們。就像你們一家去縣裏理論,沒有人會給你們看律法,也沒有人幫助你們在律法裏找到對你們有利的條款。就是說法律這東西,目前你學會了也沒什麽用處,但是數學在現在可以幫助到我們。”
“什麽是數學?就是王帶喜他們整天在弄的數字?”
“那是數學的一部分。還有些東西,更加複雜,也更加有用。例如你來解一下這個題目:想出一個算法,可以算一段數字的連續相加,例如從1加到100,或者從275加到387。”劉遙給出了一個當初讓數學界高斯大放異彩的題目。張道鬆一手按著大明律,一手又在空中劃動,陷入了沉思。
劉遙抽空對女兒說:“你還記得我們從這裏走到石碌港花了多少時間嗎?”劉滿點點頭:“小半天,而且我們走得很艱難。”
“那隻是一段35公裏左右的距離。如果你要跨越上千公裏,一路上都是差不多那樣的道路,而且沿途沒有足夠多的餐館和酒店,很多時候你得自己解決吃住。”。
“那不是要走一個多月?還得帶上很多銀子買糧食。總不能自己再拉一百斤路上吃。”劉滿才意識到送一百斤糧食到南京在那個時空是多麽可怕的一個任務。
張道鬆沒有被談話影響,他拿過紙筆計算起來,不時抬頭瞟一眼大明律。劉遙帶著女兒走出會議室,去看看中午有什麽可以吃的。姚英已經去了醫院,幫忙做家務的人在發明數學公式,隻能自己搞飯吃。
火剛剛點燃,張道鬆就走進廚房,連說:“先生,我來燒火。”這本來是他的任務。劉遙抬起頭說:“你別忙,先去把那個解題的事情做好。”張道鬆接過火鉗說:“我做好了。就是頭數加尾數的結果,乘上這一串數字的個數,再減去一半。”
劉滿驚叫起來。劉遙也喜出望外地拍著張道鬆的肩膀:“道鬆,你確實在數學方麵有天賦的。”
張道鬆幾下就把火燒得很旺,抬起頭來問道:“這好像也沒啥用。平時也沒有什麽地方用得到這麽連續的相加。就算有,拿一個算盤加幾下,也會很快的。”想了一下,接著又說:“這個解法確實是很快,比算盤快很多。不過這個題目本身就沒啥用。”
劉遙點點頭說:“這個題目確實是沒啥用的。但是數學是一個很複雜的體係,你學會它以後,它可以在很多地方有用。例如我們將來要造大炮......”
“什麽時候?”劉滿和張道鬆同時問道。劉遙笑笑說:“現在還不知道。不過過完年就要籌劃起來了。造好大炮以後,就要算多遠的目標大炮的炮口要抬起多高才能打到。”
張道鬆想了想,站起來說:“先生,你造好大炮之後,是不是會在自由山執行一套律法?”劉遙笑笑,反問道:“這大炮和律法有什麽關係呢?”
“如果我有一隊大炮跟著,又懂大明律,在縣衙門裏就可以跟人理論了。”張道鬆很明確地說。
“如果你有一隊大炮跟著,你還要跟人講律法麽?直接讓縣令按照你說的做好了。或者,你幹脆去做縣令好了。”劉遙認真地假設起來。
“先生,那樣我會忙不過來,整天都要看著別人有沒有在做對我不利的事情。我希望大家都按照律法行事,我就可以帶著一隊大炮迴家,去做我想做的事情。”
“例如哪些事情呢?”劉遙饒有興致地問道。
“種田,還有......那個數學。解題的方法想出來的時候,還是很高興的。能算大炮的打法,應該也能算別的,可以做很多事情吧。”張道鬆神往地說。
“是的,可以做非常多的事情。橋梁和房屋該怎麽造,子彈裏麵該放多少火藥,到後來,甚至能夠算天氣。能計算明天下雨還是出太陽,台風啥時候來,有多大。不過到這一天需要很多知識,需要一整套人馬和設備,我不知道你我這輩子是不是能看到。”
張道鬆毫不猶豫地相信了這一切,眼睛閃閃發亮地問道:“先生,我們的孩子能看到嗎?”
“能。我肯定。”
“先生,我來學數學。”張道鬆堅定地說,又迴頭看了一眼大明律,說:“也要學律法。它也很有用。”
劉滿拖著爸爸走到一邊說:“爸,我們把卷軸的數學部分給他看吧。以前都是我們自己抄一遍再讓人轉抄,我覺得意義不大。”劉遙沉思了一下說:“不僅是數學部分,其它部分也公開出來。我以前不公開,是怕別人覺得我們是另類。現在也不怕這個了。好的,咱們把卷軸拿出來,讓你的第二排的孩子開足馬力抄!”
張恆低著頭走路,一直很遺憾沒能把張道鬆從劉遙家叫出來多問幾句。剛才在劉宅的時候,他抓緊時間了解到這小夥子隻是恰好今天輪到他值班而已。“這來打雜的孩子怎麽就可以大模大樣地坐上會議桌畫起圖來了呢?”張恆非常羨慕這個機會,可是自己又不能也去做打雜的。自己也不是沒有試過創造機會,經常做小玩具送去劉遙家裏就是一個方法,可是每次都是簡單聊幾句作坊裏的事情就沒話了。
“這次小家夥是遇上了剛好在研究子彈的事情。運氣好。下次我去他家,得在他姓劉的研究啥事情的時候……那他啥時候,研究啥事情呢?”張恆琢磨起來。
“想啥呢?在想那三百兩銀子?”錢二見張恆一直低頭琢磨,拍了一下他肩膀打趣道。
“我在想,這張道鬆為啥就有機會來拿這三百兩銀子。”張恆說出了自己在琢磨的一部分事情。他知道最安全的撒謊就是說出一部分實話,而且這樣撒謊的效率還很高。
“咱們跟先生在一起做事也不短了,咱們都知道,先生非常清楚大方向,但是他也有很多小的方麵不清楚,需要解決的問題很多。這次那小子剛好遇到了唄。不過這小子不錯,馬上就能想到更容易操作的方法……”錢二沉浸到自己的思緒中沒有注意到張恆完全沒參與到自己的說話中來。
張恆在琢磨:“這啥時候才能遇到劉遙要解決問題呢?咱也很注意找機會了,給他那個兒子送玩具不就是找機會多接觸麽?可是沒次都隨口聊聊作坊的事情就坐罷了……”
錢二還在喋喋不休:“你說這個子彈吧,也就剛出現的事情,咋就給他張小子遇到了呢?他可好,一個人拿三百兩!”
張恆隨口應道:“可不是,平時那麽多問題,他都不來想辦法,這個值錢的問題他就來了。”
錢二突然停下腳步:“平時的問題也值錢,隻是我們都沒有去解決,都是先生在想辦法。”
張恆張著嘴看了看自己的夥伴,說不出話來。是啊,平時自己都覺得沒有辦法可想,都是等著先生說出辦法,自己無非琢磨一下怎麽去做出來。這要是自己想出辦法,趁送玩具的時候說出來……“專門去說也行啊!”張恆不由得說出了聲。
“專門說啥?”錢二奇怪地扭頭看著張恆。
“專門……專門去說我們的試驗結果,那個,就不用等先生來問了。”張恆結結巴巴地把話說圓了。錢二沒有察覺異樣,大聲說道:“那是當然。這個事情你多操心,記錄要做好,結果出來就去找先生報告。”
迴到自己家裏,張恆吃飯也沒胃口,坐在門口琢磨起來。劉先生那裏,不用擔心被訓斥,也不會覺得自己無能或者笨。有啥事先生總是和人商量,讓大家一起想辦法。這跟衙門裏完全不一樣。王縣令總是自己想辦法,總是訓斥人。想到衙門,張恆摸了摸屁股下的椅子,說出了聲:“至少可以坐踏實了。”他想到在衙門坐半邊屁股的情形,在劉宅可不會這樣。想到這裏,張恆很快做了個決定:“明天就去縣裏找王縣令,報告一下這個槍的事情。我倒要看看,究竟是什麽原因,讓一個完全沒有官威的人,一個跟王縣令完全無法比的人,可以做出那麽多事情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