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條在耐火磚砌成的溝槽裏慢慢冷卻,鐵匠俞朝勤在旁邊急得要死。這溝槽是按照劉遙隨意設定的數據製造的排水溝一樣的直槽,鋼水在裏麵凝固之後,不僅沒有被分割為一個一個的鋼錠,還過於尺寸過於粗大,根本無法整跟拿起來。俞朝勤本來想趁鋼條還在紅熱軟化的時候截成合用的長度,可是手中隻有兩個打製小件工具用的鐵鉗,根本拿不動這30厘米直徑,10多米長的鋼條。眾人有心想一起動手,才發現除了剛才挑出來的幾件鋼火不錯的刀具,手邊幾乎都找不到大件的鐵器,全變成眼前紅熱的鋼條了。
俞朝勤是縣城第一鐵匠高手俞朝富的遠房親戚。據說因為隻是旁支,所以手藝都隻學了個八九成,關鍵的地方沒有學到。既然手藝不精,架子就不大,高管家一請就帶著全家老小搬來。早早就在爐子旁邊搭好了鐵匠棚子,榔頭鐵砧一應俱全,現在正指揮老婆孩子和徒弟去石碌河裏挑水來冷卻鋼條,剛才看熱鬧的人群也紛紛去拿來木盆木桶,幫忙挑水澆在鋼條上,弄出一片呲呲冒起的白色蒸汽。
好不容易等到鋼條冷下來,俞朝勤急忙招唿大家幫忙抬起來放到鐵砧上,想要從中間截斷。沒想到這鋼條硬得驚人,俞家珍藏的鋼鏨子敲禿敲彎,也沒能鏨進去幾分。看到這一幕,俞朝勤的眼睛在剛剛響起的敲打聲中放起光來。
劉遙俞朝勤的神色,就知道今天的實驗算是成功了。鐵匠鋪子裏這份混亂一時半會也搞不好,抬頭看看天也暗下來了,便讓梅先卓給大家張羅晚飯,爭取今天試打幾件鐮刀、鋸子和斧頭,就離開了大家。
劉宅在自由山的頂上,有最好的視野。劉遙站在門口,望著火紅的夕陽把石碌河右岸的田地鍍成金色,而工業區裏的鐵匠鋪子已經隱藏在山丘的陰影裏,爐子裏的火苗和打鐵濺起的火星都清晰可見。鐵匠鋪子裏熱鬧非凡,梅先卓等人也在,現在他們正在吃著梅夫人帶來的飯食,簡直就像開party一樣。
劉遙默默地坐在門前的石頭上看著這一切,姚英端過來一杯茶,沉靜地站在旁邊。良久,問道:“你不去跟他們一起熱鬧熱鬧?”
“不了。我還是喜歡跟你們一起。來,我們一起吃飯。”
晚飯後,劉遙迴到梅宅,正在埋頭寫著什麽,就見梅先卓手裏拿著的一把斧子和一把鐮刀領著一群人衝了進來,滿臉都是喜色,大聲喊著:“劉先生!那都是好鋼啊!”
鐮刀和斧子一點都不起眼,渾身剛打好的鐵器特有的那種發青的暗灰色,刃口上都是缺口,但是大家的目光都停留在上麵,就像看珍寶一樣。
劉遙有點沒反應過來,問道:“這些缺口是怎麽迴事?”
“砍的!要試鋼火麽。砍壞了多少刀斧啊。”孫正剛迴答道。
“俞師傅呢?他怎麽說?”
“還在打鋸子。那個東西一個齒一個齒的,難搞。他說是沒見過這麽好的鋼。還說這個鋼最好是隻做刃口,要不然太浪費。”大概是激動的原因,平時沉默寡言的孫正剛現在口齒流利得很。
錢三補了一句:“俞師傅還說了,這個鋼太硬,難打,出活會慢。”
“他搬來的時候,我說給他5個人手,他還不肯,怕是被學了技術去。要我說,他那個技術本來就沒學精,值什麽錢!我這就讓他把徒弟帶起來!”梅先卓難得不沉穩一次,抓轉身就往外走。
“不急不急,咱們現在還真沒多少人手可以給他了。”劉遙一把拉住梅先卓,又緩緩說道:“剛才我一個人想了很久,發現自己還是錯了。我要做的項目很多,許多事情我知道個理論,卻不了解實際細節。很多事情都考慮不周。”
“我覺得你做得很好啊。什麽地方考慮不周?”趙恩重緩緩地問道。
“你看,鐵水流出來的地方,應該做出一格一格的,這樣鐵水冷卻後會形成一個個的鐵錠,很方便拿起來。而且事情總是互相牽製的,你們看,由於築壩的事情拖延,整個自由山的房屋沒法使用,那麽多村民在工業區的窩棚裏,還要住很久。他們今天看熱鬧差點出事,這些是我造成的,也是我沒有考慮到加以防範的。”劉遙無奈地說。
“哈哈!你也太相信你自己的那個叫做什麽來著?規劃?我說你咋一個人跑了,也不跟我們一起打鐵。”梅先卓搞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大聲笑了起來。“你呢,萬事開頭難。千頭萬緒,難免有考慮不周的地方。而我們呢,很多事情以前別說沒做過,見都沒見過。所以也幫不上你什麽。但是現在各個項目逐漸做起來,我們都了解一些了,不都在逐漸入手了麽?”
梅先卓指著孫正剛說:“種地的事情,孫正剛現在可是一把好手。你教給他的方法,他都學得七七八八,而且正在教給村子裏所有人。”
轉過身,指著趙世祿,梅先卓又道:“趙氏建築公司,現在也是名不虛傳。而且我還聽說,他們已經能夠搞那個,叫做預算的東西,下個月要多少人手多少物資,都清清楚楚。”
梅先卓走到桌子邊坐下,接著說:“說到預算,王帶喜和她帶著的幾個小女孩,真是非常不錯。我想要了解什麽數字,一問便知:現在有多少人,男多少女多少,勞動力有多少,到下個秋收之前要吃多少糧食,咱們是有富餘還是有缺口。這些事情,都是以前不能想象的。這些都是你帶給大家的。”
眾人不說話,都看著劉遙。
“是。我也許應該把全部事情都拿出來跟大家一起商量。現在不是我一個人會思考這些問題了,大家都越來越有辦法。來,我們這就商量一下將來的打算。”劉遙振奮地說。
眾人連連點頭,紛紛在餐桌邊坐下,姚英張羅著擺上茶杯茶碗。劉滿和劉則二人見人多熱鬧,也湊過來在旁邊玩耍。
趙世祿率先發言:“先生最擔心的是大壩的事情,對吧。現在石碌河已經改道,原來河道上的大壩已經抬高到離目標水位隻有不到5米,再有十天,大壩就可完成。”
“大壩裏麵還要填土麽?”梅先卓問道。
“不需要了。這個大壩完全由石塊和水泥築成,不需填土,所以工程進度很快。”趙世祿迴答到。
劉滿在悄悄扯了扯爸爸的袖子,輕聲問道:“那架水渠還要多久呢?”
趙世祿聽到了,輕聲笑道:“水渠總共需要一個月,現在已經在架了,估計一個月後,自由山上就可以通水了。”
劉滿高興地叫了一聲,急忙捂住嘴,跑了出去。
趙恩重接著說道:“唐作相那邊的開山進度可觀,炸出來的石頭不僅供給水壩,也有一部分已經運到荒地上,隻待這裏水壩進度完成,就去那邊築堤。估計工程需要六個月。”
“這個太慢了。我們還要增加人手。如果在開春前不做好河提,春汛以來,不僅工程要拖到夏訊結束後,一年的時間會浪費掉,而且未完工的河堤可能會被春汛衝垮。”梅先卓搖搖頭說道。
“先生,我們可以想辦法找人來幫忙築堤,自由山上能住上萬人。根據王帶喜的計算,我們現在的田裏打出的糧食,包括鹽田裏的出產都拿來買糧食,可以養活這五千人。隻是,我們要這些人來幹什麽呢?”孫正剛提出了自己的問題。
“都是寶貝呀!”俞朝勤走了進來,手裏拿著一把歪歪扭扭的鋸子。他團團做了個揖,說到:“這一爐好鋼,價值連城啊。這麽好的鋼材,都是做刀鋒的刃材啊,一斤能換三十斤鐵!靠這個爐子,就能養活全村人!”
眾人接過鋸子,有趣找來木頭試了試,都對它的鋒利讚賞有加。鬧騰了一陣,才想起剛才的話題,接著又問,要這麽多人做什麽?
“好問題。我們要幹什麽呢?”劉遙站起來說:“我們要采礦煉鋼!這石碌河上遊就有鐵礦,我能把它挖出來練成鋼!做出武器!我做的刀槍可以刺穿現在所有的盔甲,我做的盔甲現在的刀劍都無法擊穿。”
在眾人的一片驚歎聲中,梅先卓輕聲問道:“然後呢?”
“然後我們就不可戰勝了。我們可以慢慢把周圍的村子都管理起來,讓大家過上好日子。孩子都有書讀,每天都有早餐,每天都能吃肉,衙役不欺壓,買賣公平,出入有寬敞的道路,有醫院治病……”
“不是應該打到瓊州府去,樹起旗幟來麽?”趙如山輕聲接了一句。
“不,隻有別人欺負我們,我們才打仗。我們不會主動打別人。”劉遙堅定地說。
梅先卓最先明白過來:被人欺負就要打仗,那不就是自立為王了?隻是他知道有些事情不能說太明白,於是抬頭說道:“現在有了這麽好的鋼材,我們可以更快實現先生的計劃了,來,我們來規劃一下,誰去把王帶喜叫來。”
“我去!”劉滿在院子裏應了一聲,飛快地跑了出去。
東錢湖邊的東海艦隊指揮部裏,應對小組更加壯大,已經完全占領了原來屬於司令部的那幢三層小樓。
一層是外聯部,跟外國政府、軍隊和研究機構的合作與扯皮都在這裏,各種膚色和軍裝的人在這裏進進出出。這個樓層實際上也成為各國研究機構的辦公場所,每個主要國家都在這裏有幾個房間。客人在這裏可以隨意出入,然而除非受到邀請,他們不能去二層的科研部和三層的策略小組。
通過兩個憲兵把手的樓梯走到二樓,推開沉重的隔音大門,就可以看到科研部裏熱火朝天的局麵。各種儀器塞滿了空間,儀器的縫隙裏又塞滿了人。雜亂不堪的人馬實際上屬於兩個部分,分別是信息部和物理部。信息部又分為曆史、自然和事件三個小組,分別觀察和紀錄人文曆史的資料、自然環境的資料和劉遙一家發生的事件。物理部顧名思義,就是要從物理上搞明白球體的原理,先期目標是突破屏蔽,設法與劉遙一家所在的世界建立起聯係;遠景目標則是通過研究球體來獲得先進的知識,帶動科技的發展。科研部裏也有一些外國人是身影,畢竟這是全球共同麵對的特殊事務,各國都在積極開展合作。隻不過大家也都知道,各國都有自己的小算盤,不會把所有的信息都公開。
三樓的狀況和二樓截然不同,安靜而空曠的房間裏隻擺了幾個長條桌,一麵牆壁整麵都是顯示屏,對麵的牆壁是整麵的深灰色玻璃板,讓在裏麵的十來個人可以隨時寫寫畫畫。現在玻璃板上麵已經有一個複雜的表格,紀錄著劉遙的糧食儲備、人力資源和物資等信息,旁邊再用不同的顏色標誌著狀況良好或者情況危險等信息。一個人正在上麵飛速的寫著數字,幾個人或坐或站看著這些數字沉思,一個做輔助工作的戰士正拿著移動鍵盤將數字錄入計算機。
實際上三個樓層的人都知道,一樓的工作最實際,打交道的是實實在在的外軍和外國政府,討論的是信息交換技術合作這些實際的事情。二樓的工作開始虛無縹緲起來,信息部還算好,不斷獲得新的發現,填補了一個又一個空白。物理部根本就是一籌莫展,毫無頭緒。而三樓的工作則完全是閉門造車,那些策略不僅對這個世界沒有任何意義,對那個世界也因為無法傳遞信息而也沒有任何意義。就像現在,雖然房間裏為了是否要開始開采鐵礦分成兩撥,討論熱烈得就要打起來了,最終無論任何結果都隻能束之高閣,等著劉遙蒙對這個最佳時點,或者更大可能的情況是,蒙錯。
張衛坐在房間的一個角落,對滿屋子的吵鬧視而不見,沉默地看著眼前的屏幕上的一行紅字:“11月前啟動鐵礦開采將使糧食短缺,導致崩潰”。
?
俞朝勤是縣城第一鐵匠高手俞朝富的遠房親戚。據說因為隻是旁支,所以手藝都隻學了個八九成,關鍵的地方沒有學到。既然手藝不精,架子就不大,高管家一請就帶著全家老小搬來。早早就在爐子旁邊搭好了鐵匠棚子,榔頭鐵砧一應俱全,現在正指揮老婆孩子和徒弟去石碌河裏挑水來冷卻鋼條,剛才看熱鬧的人群也紛紛去拿來木盆木桶,幫忙挑水澆在鋼條上,弄出一片呲呲冒起的白色蒸汽。
好不容易等到鋼條冷下來,俞朝勤急忙招唿大家幫忙抬起來放到鐵砧上,想要從中間截斷。沒想到這鋼條硬得驚人,俞家珍藏的鋼鏨子敲禿敲彎,也沒能鏨進去幾分。看到這一幕,俞朝勤的眼睛在剛剛響起的敲打聲中放起光來。
劉遙俞朝勤的神色,就知道今天的實驗算是成功了。鐵匠鋪子裏這份混亂一時半會也搞不好,抬頭看看天也暗下來了,便讓梅先卓給大家張羅晚飯,爭取今天試打幾件鐮刀、鋸子和斧頭,就離開了大家。
劉宅在自由山的頂上,有最好的視野。劉遙站在門口,望著火紅的夕陽把石碌河右岸的田地鍍成金色,而工業區裏的鐵匠鋪子已經隱藏在山丘的陰影裏,爐子裏的火苗和打鐵濺起的火星都清晰可見。鐵匠鋪子裏熱鬧非凡,梅先卓等人也在,現在他們正在吃著梅夫人帶來的飯食,簡直就像開party一樣。
劉遙默默地坐在門前的石頭上看著這一切,姚英端過來一杯茶,沉靜地站在旁邊。良久,問道:“你不去跟他們一起熱鬧熱鬧?”
“不了。我還是喜歡跟你們一起。來,我們一起吃飯。”
晚飯後,劉遙迴到梅宅,正在埋頭寫著什麽,就見梅先卓手裏拿著的一把斧子和一把鐮刀領著一群人衝了進來,滿臉都是喜色,大聲喊著:“劉先生!那都是好鋼啊!”
鐮刀和斧子一點都不起眼,渾身剛打好的鐵器特有的那種發青的暗灰色,刃口上都是缺口,但是大家的目光都停留在上麵,就像看珍寶一樣。
劉遙有點沒反應過來,問道:“這些缺口是怎麽迴事?”
“砍的!要試鋼火麽。砍壞了多少刀斧啊。”孫正剛迴答道。
“俞師傅呢?他怎麽說?”
“還在打鋸子。那個東西一個齒一個齒的,難搞。他說是沒見過這麽好的鋼。還說這個鋼最好是隻做刃口,要不然太浪費。”大概是激動的原因,平時沉默寡言的孫正剛現在口齒流利得很。
錢三補了一句:“俞師傅還說了,這個鋼太硬,難打,出活會慢。”
“他搬來的時候,我說給他5個人手,他還不肯,怕是被學了技術去。要我說,他那個技術本來就沒學精,值什麽錢!我這就讓他把徒弟帶起來!”梅先卓難得不沉穩一次,抓轉身就往外走。
“不急不急,咱們現在還真沒多少人手可以給他了。”劉遙一把拉住梅先卓,又緩緩說道:“剛才我一個人想了很久,發現自己還是錯了。我要做的項目很多,許多事情我知道個理論,卻不了解實際細節。很多事情都考慮不周。”
“我覺得你做得很好啊。什麽地方考慮不周?”趙恩重緩緩地問道。
“你看,鐵水流出來的地方,應該做出一格一格的,這樣鐵水冷卻後會形成一個個的鐵錠,很方便拿起來。而且事情總是互相牽製的,你們看,由於築壩的事情拖延,整個自由山的房屋沒法使用,那麽多村民在工業區的窩棚裏,還要住很久。他們今天看熱鬧差點出事,這些是我造成的,也是我沒有考慮到加以防範的。”劉遙無奈地說。
“哈哈!你也太相信你自己的那個叫做什麽來著?規劃?我說你咋一個人跑了,也不跟我們一起打鐵。”梅先卓搞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大聲笑了起來。“你呢,萬事開頭難。千頭萬緒,難免有考慮不周的地方。而我們呢,很多事情以前別說沒做過,見都沒見過。所以也幫不上你什麽。但是現在各個項目逐漸做起來,我們都了解一些了,不都在逐漸入手了麽?”
梅先卓指著孫正剛說:“種地的事情,孫正剛現在可是一把好手。你教給他的方法,他都學得七七八八,而且正在教給村子裏所有人。”
轉過身,指著趙世祿,梅先卓又道:“趙氏建築公司,現在也是名不虛傳。而且我還聽說,他們已經能夠搞那個,叫做預算的東西,下個月要多少人手多少物資,都清清楚楚。”
梅先卓走到桌子邊坐下,接著說:“說到預算,王帶喜和她帶著的幾個小女孩,真是非常不錯。我想要了解什麽數字,一問便知:現在有多少人,男多少女多少,勞動力有多少,到下個秋收之前要吃多少糧食,咱們是有富餘還是有缺口。這些事情,都是以前不能想象的。這些都是你帶給大家的。”
眾人不說話,都看著劉遙。
“是。我也許應該把全部事情都拿出來跟大家一起商量。現在不是我一個人會思考這些問題了,大家都越來越有辦法。來,我們這就商量一下將來的打算。”劉遙振奮地說。
眾人連連點頭,紛紛在餐桌邊坐下,姚英張羅著擺上茶杯茶碗。劉滿和劉則二人見人多熱鬧,也湊過來在旁邊玩耍。
趙世祿率先發言:“先生最擔心的是大壩的事情,對吧。現在石碌河已經改道,原來河道上的大壩已經抬高到離目標水位隻有不到5米,再有十天,大壩就可完成。”
“大壩裏麵還要填土麽?”梅先卓問道。
“不需要了。這個大壩完全由石塊和水泥築成,不需填土,所以工程進度很快。”趙世祿迴答到。
劉滿在悄悄扯了扯爸爸的袖子,輕聲問道:“那架水渠還要多久呢?”
趙世祿聽到了,輕聲笑道:“水渠總共需要一個月,現在已經在架了,估計一個月後,自由山上就可以通水了。”
劉滿高興地叫了一聲,急忙捂住嘴,跑了出去。
趙恩重接著說道:“唐作相那邊的開山進度可觀,炸出來的石頭不僅供給水壩,也有一部分已經運到荒地上,隻待這裏水壩進度完成,就去那邊築堤。估計工程需要六個月。”
“這個太慢了。我們還要增加人手。如果在開春前不做好河提,春汛以來,不僅工程要拖到夏訊結束後,一年的時間會浪費掉,而且未完工的河堤可能會被春汛衝垮。”梅先卓搖搖頭說道。
“先生,我們可以想辦法找人來幫忙築堤,自由山上能住上萬人。根據王帶喜的計算,我們現在的田裏打出的糧食,包括鹽田裏的出產都拿來買糧食,可以養活這五千人。隻是,我們要這些人來幹什麽呢?”孫正剛提出了自己的問題。
“都是寶貝呀!”俞朝勤走了進來,手裏拿著一把歪歪扭扭的鋸子。他團團做了個揖,說到:“這一爐好鋼,價值連城啊。這麽好的鋼材,都是做刀鋒的刃材啊,一斤能換三十斤鐵!靠這個爐子,就能養活全村人!”
眾人接過鋸子,有趣找來木頭試了試,都對它的鋒利讚賞有加。鬧騰了一陣,才想起剛才的話題,接著又問,要這麽多人做什麽?
“好問題。我們要幹什麽呢?”劉遙站起來說:“我們要采礦煉鋼!這石碌河上遊就有鐵礦,我能把它挖出來練成鋼!做出武器!我做的刀槍可以刺穿現在所有的盔甲,我做的盔甲現在的刀劍都無法擊穿。”
在眾人的一片驚歎聲中,梅先卓輕聲問道:“然後呢?”
“然後我們就不可戰勝了。我們可以慢慢把周圍的村子都管理起來,讓大家過上好日子。孩子都有書讀,每天都有早餐,每天都能吃肉,衙役不欺壓,買賣公平,出入有寬敞的道路,有醫院治病……”
“不是應該打到瓊州府去,樹起旗幟來麽?”趙如山輕聲接了一句。
“不,隻有別人欺負我們,我們才打仗。我們不會主動打別人。”劉遙堅定地說。
梅先卓最先明白過來:被人欺負就要打仗,那不就是自立為王了?隻是他知道有些事情不能說太明白,於是抬頭說道:“現在有了這麽好的鋼材,我們可以更快實現先生的計劃了,來,我們來規劃一下,誰去把王帶喜叫來。”
“我去!”劉滿在院子裏應了一聲,飛快地跑了出去。
東錢湖邊的東海艦隊指揮部裏,應對小組更加壯大,已經完全占領了原來屬於司令部的那幢三層小樓。
一層是外聯部,跟外國政府、軍隊和研究機構的合作與扯皮都在這裏,各種膚色和軍裝的人在這裏進進出出。這個樓層實際上也成為各國研究機構的辦公場所,每個主要國家都在這裏有幾個房間。客人在這裏可以隨意出入,然而除非受到邀請,他們不能去二層的科研部和三層的策略小組。
通過兩個憲兵把手的樓梯走到二樓,推開沉重的隔音大門,就可以看到科研部裏熱火朝天的局麵。各種儀器塞滿了空間,儀器的縫隙裏又塞滿了人。雜亂不堪的人馬實際上屬於兩個部分,分別是信息部和物理部。信息部又分為曆史、自然和事件三個小組,分別觀察和紀錄人文曆史的資料、自然環境的資料和劉遙一家發生的事件。物理部顧名思義,就是要從物理上搞明白球體的原理,先期目標是突破屏蔽,設法與劉遙一家所在的世界建立起聯係;遠景目標則是通過研究球體來獲得先進的知識,帶動科技的發展。科研部裏也有一些外國人是身影,畢竟這是全球共同麵對的特殊事務,各國都在積極開展合作。隻不過大家也都知道,各國都有自己的小算盤,不會把所有的信息都公開。
三樓的狀況和二樓截然不同,安靜而空曠的房間裏隻擺了幾個長條桌,一麵牆壁整麵都是顯示屏,對麵的牆壁是整麵的深灰色玻璃板,讓在裏麵的十來個人可以隨時寫寫畫畫。現在玻璃板上麵已經有一個複雜的表格,紀錄著劉遙的糧食儲備、人力資源和物資等信息,旁邊再用不同的顏色標誌著狀況良好或者情況危險等信息。一個人正在上麵飛速的寫著數字,幾個人或坐或站看著這些數字沉思,一個做輔助工作的戰士正拿著移動鍵盤將數字錄入計算機。
實際上三個樓層的人都知道,一樓的工作最實際,打交道的是實實在在的外軍和外國政府,討論的是信息交換技術合作這些實際的事情。二樓的工作開始虛無縹緲起來,信息部還算好,不斷獲得新的發現,填補了一個又一個空白。物理部根本就是一籌莫展,毫無頭緒。而三樓的工作則完全是閉門造車,那些策略不僅對這個世界沒有任何意義,對那個世界也因為無法傳遞信息而也沒有任何意義。就像現在,雖然房間裏為了是否要開始開采鐵礦分成兩撥,討論熱烈得就要打起來了,最終無論任何結果都隻能束之高閣,等著劉遙蒙對這個最佳時點,或者更大可能的情況是,蒙錯。
張衛坐在房間的一個角落,對滿屋子的吵鬧視而不見,沉默地看著眼前的屏幕上的一行紅字:“11月前啟動鐵礦開采將使糧食短缺,導致崩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