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安突然插嘴,“日本人怎麽說?”
張景惠迴答,“日本人為了平息上將的憤怒,正準備派栗原安秀中尉帶隊清剿陳家莊,甚至還得到朝廷的支持。我今天剛好陪他喝花酒,他喝高了。我派人送他軍部,結果在他辦公室剛好有人送來特急件,他自顧自拆開了,卻沒來得及看就睡去了。派去的人懂一點日文,順便溜了一眼,就趕緊迴來報信了。”
張雨亭馬上說道,“除了我們自己的人,沒有人知道陳家莊的具體位置。”
搖了搖頭,陳安非常果斷,“栗原安秀認識我,也知道我們之間的關係,肯定會搜遍整個新民。這裏已經不能待了,隻有我們離開,大哥才沒有後患,否則被日本人和俄國人共同對付的話,你們也是死路一條。”
陳安把酒杯一扔,長身而起,“大哥,事不宜遲,我馬上迴去商議撤離。你們一口咬定我們是金錢交易就是了,日本人要用你們對付俄國人,不會亂牽連的。”
張雨亭思索片刻,隻是簡單地說了一句,“既然要走,就馬上走,我那裏的馬匹,你們要多少就拿多少去。”
陳安重重地點了點頭。
第十二章 燈下定計
究竟是北上吉林,還是南下進關,糾結呀,陳安耷拉著腦袋,用手不停地扯拉著頭發。有些微風輕輕吹過,晃動著油燈上的火光再不斷地搖曳。
連夜商議的陳老爺子和林先生亦是在默默沉思,不知何去何從。柳管家去廚房張羅宵夜去了。林玉山和虎子圍坐在一旁,假裝盯著攤在桌上的地圖低聲商議,實際上卻是在討論宵夜吃什麽。柳石帶人去莊子四周巡查,畢竟不是自己的地盤,又可以隱藏了陳家莊的名號,難免經常會有宵小不懷好意地闖進來。
地圖是張管帶從奉天城裏偷偷搞來的大清全國輿圖,雖然還是漏洞百出,勉強夠用了。這是管製物品,張管帶也隻搞出來一張,很是心疼的送給了陳安。
東北三省不是俄國人的勢力,就是日本人的勢力,這已經可以肯定了,朝廷在東三省的掌控及其衰弱,但是無論是俄國人還是日本人,都是欲將陳家莊除之而後快,自然沒有陳安發展壯大的機會。
關內十八省是漢人起家的地方,朝廷監控極嚴,不僅人生地不熟,而且要丟下遼東基業,實在是有點不甘心呀。邊疆之地又缺乏足夠的漢人種群,難以站住腳跟。
明早就要通知陳家莊的人遷移了,但是現在還沒有確定最終去向,真的很難呀。陳安有些無語的看著桌上的地圖。
燈火忽閃忽現,在地圖上變幻出不同的形狀。看著地圖的陳安心中一動,突然指著地圖上剛剛被燈火閃過的一個地方,有些不確定地說道,“老爹,這個地方行不?”
陳老爺子聞言一怔,再迴頭瞧瞧地圖,卻半響說不出話來。林先生看著陳安所指之處,略有所思。
這時候,柳管家進來了,手上托著一個托盤,上麵還有幾碗蔥花肉絲麵,幾朵油花綻放出無盡的香味,還倒扣著一個金黃的荷包蛋。林玉山和虎子歡唿一聲,馬上起身迎了上去,接過托盤。
陳老爺子順手接過一碗麵條,卻沒有動筷,幹脆問起了柳管家,“我們在老家還有什麽?”
“老家?”柳管家也是一愣,馬上細細思量了一下,“可以賣的田地山林都賣了,隻有老宅沒有賣,留著以後時常祭奠先祖。哦,還有老宅後麵的幾座荒山,種不起什麽東西,沒有人要,也保留下來了。”
仔細迴憶了一下,畢竟有些時日了,柳管家又接著說道,“當時要趕著來遼東,多是半賣半送直接給了我們原來的佃戶為主,老宅是安排了我的堂弟一家在看管,其他的人都散了。”
“難道又要迴去嗎?”陳老爺子輕輕地呢喃自語,似乎勾起了往昔的迴憶。
正準備吃宵夜的林玉山,忽然看到氣氛有些冷場,不禁奇怪起來,趕緊探頭看向陳安所指的位置,赫然是甘肅隴南。
甘肅隴南?林玉山有些明白了,那是陳安的老家。雖然陳安記憶模糊了,但是那可是陳老爺子長大的地方,自然有些感慨萬千。
陳老爺子年輕時候,碰上了西北迴迴暴亂,手無寸鐵的漢人屍骸遍野,幾乎是整村整縣的滅絕。同治年間在西北暴發了的迴族暴亂,陝甘被殺漢人總數約2000萬人。
在迴子叛軍“十八大營”中,最為兇惡的就是陝西白彥虎,不僅大批屠殺漢族民眾,而且還企圖挖掘漢族的祖宗龍脈黃帝陵。扶棺平叛的左宗棠左軍門得知消息後,大怒,下令對白彥虎一部“拒納降,斬立決”。
白彥虎在陝西殺得實在太厲害,遭到清軍和當地漢人團練的誓死追殺,就一路闖進了甘肅,一邊殺漢人,一邊逃向新疆。陝西迴亂因此很快就延至甘肅。
甘肅的迴民不像陝西迴民,麵對親鄰的漢人下不了手,就易地殺戮,而將本地的漢民留給了陝西過境的迴民暴徒。因為沒有本地迴民帶路,陝西叛軍自然在滅絕甘肅漢人時有所遺漏。就因為如此,在全村老小都被殺光的情況下,陳老爺子僥幸逃進了綿延不斷的山區。
肩負深仇血海的陳老爺子參加了左軍門的部隊,一路追殺白彥虎的叛軍到新疆邊界,直到白彥虎倉惶投奔了俄國人,才被迫停止追擊。在新疆駐守十幾年後,陳老爺子卸甲歸田,在老家成家立業。
隻是後來孩子他娘在生陳安時,因為難產逝世。見物思情的陳老爺子不願再待在老家,幹脆解散了莊子,趁著朝廷解禁東北開荒方興未艾,幹脆遠赴遼東。沒想到甘軍後來轉駐京師,沒幾年後又被迫解散,一幫老兄弟自然投奔了離京師並不遙遠的陳老爺子。
“也好,十幾年都沒迴老家看一看了。”陳老爺子閉著眼睛自語。
林先生有些疑問,“甘肅那地方,有我們現在這麽自在嗎?”
經常聽老爺子念起老家情形的陳安解釋,“甘肅雖然號稱是關內十八省之一,但是曆來都是朝廷監管薄弱之處,幾乎等同於邊疆之地,不僅民風彪悍,官府亦是軟弱,甚至不少官員把到甘肅當官視為自我流放,貪腐盛行,根本不管世事。”
“雞肋嗎?”剛看了一段三國演義的林玉山不禁好笑不已。
沒成想陳老爺子真點了點頭,“朝廷確實把甘肅當雞肋的,畢竟那裏不是他們的龍興之地,而是我們漢人的祖地。當年先是陝甘迴亂,後是新疆動亂,朝廷甚至多次有人提出放棄甘肅。”
陳安很幹脆,“既然北上南下都不行,我們就西行吧,日本人俄國人手再遠,也是不可能伸到甘肅去的。”
柳管家提醒,“我們這裏到隴南至少五千裏路呀,這麽多號人,沒有幾個月是走不到的。”
思忖了一番後,陳安說道,“我們分成兩撥人馬,一撥人馬由我帶著吸引日本人注意,然後走草原商路經榆林到甘肅,為其他人走關內驛路到甘肅爭取時間。走關內的,用商隊的辦法,又分成三四隊不同時間出發,減小目標,路條找張大哥開就是了。柳管家先派人迴老家,現在就開始囤積糧食。”
“一起走不行嗎?”林先生不解。
陳安搖搖頭,“日本人跟在屁股後麵,會誰都走不了的,必須要有人把他們引開。”
老爺子終於下了決心,“迴老家好了,糧草什麽的,都路上花錢買就是了,還要去張管帶那裏調一批馬車過來就夠用了。明天一早,我們就通知所有陳家莊的人,自己選擇是否跟我們迴老家,或者散入奉天城裏。不願意迴甘肅老家的,我們發一筆遣散費。”
眾人默然,幾千裏的路途呀,流放也不過如此。
次日一早,正準備馬上動員陳家莊佃戶第二次遷離,斥候隊長趙四飛快地闖了進來,帶來了新民城裏的最新消息。
俄國人在沙河對日本人再一次幹起來了。
不甘失敗的俄國人,倉促決定在沙河一線對日本人進行一次主動進攻。沙河一帶六十多公裏的戰線上,炮火隆隆,喊殺震天。素質低下的俄軍和戰術呆板的日軍打了個棋逢對手,雙方士兵在瘋狂地炮火和機槍掃射下死傷遍野。
陳安馬上意識到,日本人在戰役結束前,是沒有時間來找他的麻煩了。
陳家莊的遷移工作當即放緩了腳步,有條不紊地開展了商隊組建和撤離,準備帶上更多更充足的物資。隻有少數土生土長的東北籍佃戶選擇了留下來,更多的人是準備去甘肅,因此遷移的隊伍十分龐大,幸好有了更多的準備時間。
陳安從莊丁團練中抽出了五十人,組成了誘敵隊伍,不僅一人雙馬,還帶上了十餘輛四輪馬車。雖然不知道少爺為什麽要浪費車上承重,不裝滿糧草,偏偏要帶上不少金屬礦產,但是大家還是聽從了指揮。
其中有四輛馬車卻是裝了四挺馬克沁重機槍,以及滿滿一車的彈藥以備無患。
陳安用了一段時間機槍後,覺得還是馬克沁機槍更好使用,因為火力持續性明顯勝於哈奇開斯機槍。利用了幾天時間,陳安秘密組裝了三挺馬克沁機槍,而日本人送的那挺哈奇開斯機槍則送給了張管帶的巡防營。
看上去占盡優勢的俄國人實在不爭氣,十幾天不到就銳氣全無,被日本人打得丟盔棄甲,慌忙退守沙河以北防線。但是日本人也因為彈藥耗盡,兵力不足,也失去了繼續進攻的能力。
陳安帶著柳石幾人,轉遍了莊子旁邊的山山水水,勘察地形,準備和日本人先打上一陣再說。俄國人又敗了,日本人騰出手來,必然要來找陳安的麻煩了。
很快,新民那邊再傳來消息,張管帶對日本人也還是有一定滲透的。栗原安秀中尉是情報官員,雖然手上無兵權,但是權力甚大,悍然調動了從戰場上退下來休整補充的精銳部隊秋山支隊。原本兩個大隊左右的軍力,雖然在沙河戰場上戰損頗大,隻剩下六七百人不到,但也不是陳安這幾十號人馬可以抗衡的。
第十三章 打了就跑
陳老爺子他們已經分成四批撤走了。陳安在新民附近繞了幾圈後,還是迴到了現在暫住的小莊子。遼河平原太寬廣了,無論是在哪個地段伏擊,都會被訓練有素的日軍迂迴包抄,陳安人手太少,根本無法兼顧後方敵情,反而是小莊子是日軍突擊的必然地點,完全可以預判大致的攻擊陣位。
不能坐以待斃,更不能傻乎乎地衝上去拚死,陳安和柳石等人不斷合計可能的方案。
75毫米野炮直接部署在莊子後部,對前方地域進行了標定,柳石負責到時候指揮一個六人小組負責進行炮火支援。陳安在賭,日軍會狂妄地判斷陳家莊不會使用大炮,或者會簡單操作但缺乏彈藥,畢竟當初隻提供了十發榴彈。
莊子前方遠處,林玉山帶人挖了一條歪歪斜斜的淺淺壕溝,不很長,剛好夠一個人半趴著開槍。挖上來的泥土被特地運到遠處,地麵上又胡亂堆了些幹草,咋一看根本不像是工事,倒像是引水渠。林玉山突發奇想,將朝向莊子這一邊的溝沿挖成平緩的坡型,使壕溝後方毫無遮掩作用。這一想法,讓陳安和柳石大開眼界,讚歎不已。
但是陳安並不想打塹壕戰,隻是想首次伏擊放一陣槍後,馬上撤迴後方再打一陣,就順勢開溜。陳安的想法很簡單,利用他們手上機槍多的優勢,遠程射擊日本人的追擊部隊,待到日本人快要進入步槍射程時,趕緊轉移陣地撤離。
林玉山頓時沮喪無比,嘟囔著說,“那我不是白挖了嗎?”
陳安很好笑,剛想安慰一下,柳石卻忽然說道,“不會的,我們在後麵再挖一條類似的壕溝,前後都布置機槍,後麵的機槍掩護前麵的撤離,前麵的機槍加入後麵的陣地,這樣子火力隻會突然變猛,會讓草率突擊的日本人摔一個大跟頭。”
也是,沒有後方機槍掩護,前麵的人馬也是很難撤離的,陳安點頭讚同。
林玉山卻眼中一亮,“還可以在壕溝間挖上一條斜土溝,方便我們撤離,而且最後一個人走後就炸毀中間一段,日本人習慣上會順著通道追擊,碰到塌方處隻好爬上地麵,剛好可以給後方的機槍一個最好的射擊目標。”
陳安和柳石愕然,這個林玉山出餿主意的本領真是無與倫比呀,難怪隻有他會津津樂道地整天看三國演義。
不理會洋洋自得的林玉山,柳石轉頭問,“少爺,分成兩處的話,我們的機槍數量還是不足,彈藥倒是不缺,反正每挺機槍最多也隻能打上一箱子,估計就要撤到莊子了。”
陳安摸摸鼻子,有些不好意思,“派人去巡防營,找張管帶借機槍,跑路的時候讓他們的人半路上偷偷拎走就是了。”很搞笑呀,剛把手頭的哈奇開斯機槍送給巡防營,現在又要借迴來了,而且要借更多。
柳石點點頭,接著說道,“那麽剩下的問題就是一旦打起來,要第一時間找到日本人的炮位和機槍陣地,盡可能快用炮彈炸了它們?”
陳安默然,也想不出什麽好法子呀。
林玉山不以為然,“很簡單呀,我們在日本人大致攻擊位置搞一塊土地,不露痕跡地把它平整成大炮陣地的粗胚,匆忙之間,日本人肯定是首選大炮陣地,我們大炮標定後第一時間炸那裏就是了。至於機槍陣地就更簡單了,隨便做兩三個小土堆,日本人當然選擇利用土堆掩護架設機槍,大炮直接標定土堆位置就是了。”
陳安和柳石無語了,原來真的是這麽簡單呀。
三言兩語之間,因為缺乏足夠人手,陳安他們定下了作戰的基本原則,機槍成為了今後陳家莊的攻防軸心,步槍悄然弱化成機槍的護衛力量,不再成為攻防的主要力量。依靠優勢火力遠程殲敵,這完全是一個嶄新的戰術探索。
很快,新民的支援過來了。
令陳安等人大吃一驚,巡防營不僅送來僅有的二挺哈奇開斯機槍,而且張二哥親自帶來三十多號人馬助戰。
陳安感激地說,“張二哥,有機槍就足夠了,兄弟們過來就搞大了。”
拍拍陳安的肩膀,張二哥笑嗬嗬地說,“這些都是我們當年闖遼東的老兄弟,說一不二,絕對不會出問題的。怕你們人手不夠,老大才叫我帶來聽你指揮。你放心,過後,我們自己會開溜的。”
陳安眼角有些濕潤,沒有再言語,張開雙臂,和張二哥狠狠熊抱了一次,一切盡在不言中呀。
巡防營過來支援的弟兄全部放在了後一道壕溝。陳安準備在最後階段,狠狠地給日本人一個教訓。
每道壕溝都布置有三挺機槍,壕溝之間相距四百多米,足夠日本人跑得稀裏嘩啦的。後一道壕溝距離莊子卻不足三十米,以便於盡快撤入莊子,又不會被以莊子為目標的日軍炮火所誤傷。當然這是萬一不能及時摧毀日軍大炮的情形下。
陳安手頭上的大炮,近二千斤的分量實在難以快速移動,幹脆準備打完後就廢棄了。陳安一股腦提供了這段時間積累起來的三十多發炮彈,隨便柳石和科瓦爾怎麽折騰了。
趙四的哨騎每隔一刻鍾就迴報一次偵查結果。
日本人推進速度很快。朝廷雖然宣稱遼河以西不屬於戰區,但是肆無忌憚的日本人根本就不在乎,直接派兵入侵遼河以西,甚至看上去有迂迴威脅奉天後方的企圖。
“日軍大概有一千多人,斥候小隊全是騎兵,大約在大部隊前麵三四百米距離處搜索前進。”再一次的哨騎趕迴來報告。
陳安聽完哨騎的報告,皺著眉頭看了看臨時繪就的戰場草圖,日本人秋山支隊明顯得到了一定的補充,這仗更難打了。
很快,另一名哨騎飛快趕迴來,“日本人已經進入預設戰場了,大概有三挺機槍和一門大炮,大部隊還有四五十人的騎兵。趙四哥正觀察日本人有可能的架炮位置。”
陳安琢磨了一下,叫哨騎通知趙四,“等會打起來,看看日本人的大炮機槍是不是被順利摧毀,沒有的話隻關注大炮位置,第一時間報迴來。還有,派出幾個兄弟往左右散去,如果日本人有迂迴包抄跡象,馬上迴複。”
哨騎應聲而去。
如果真有徐伯蓀大哥說的無線收報裝置,哪需要靠哨騎傳遞信息呀,又慢又危險,也不知道玉山準備了怎麽樣了,陳安很是念叨了一陣。
張二哥湊了過來,“就玉山一個人在前麵指揮,會不會太冒險了點,人手也太少了點。”
陳安無奈地一攤手,“張二哥,連上你們支援的人手,我們也不到百人呀,趙四的斥候和柳石的炮兵,玉山在第一天壕溝處帶了三十多人,已經是一半人手了。不說了,我們也到後一道壕溝準備吧。”
張二哥招唿了一聲,帶著剩下的人手,都溜向後一道壕溝。
三十多米的土溝,瞬間就到,陳安等人剛貓著腰鑽進後一道壕溝。前方突然傳來一陣密集的機槍聲,林玉山指揮的機槍開火了。連忙掏出望遠鏡,陳安趴在壕溝上直盯住前方。
原本計劃將日本人放到一千米左右標定地段再開火,但是日軍騎兵斥候吊在本隊四百多米前麵,無形中縮短了攻擊距離。
林玉山膽子很大,幹脆無視了陳安吩咐的日本人進入八百米就要開火的指令,直接將日軍斥候小隊放到了六百米處,使日軍本隊剛好位於一千米左右標定地段時,才斷然下令開火。副射手飛快地掀開遮蓋在機槍上的幹草,林玉山一把推開主射手,半蹲著扣住扳機,親自操刀開出第一槍,帆布彈鏈飛快地竄動,槍口的火舌拉出了很長一道。
幾乎是在同時,三挺馬克沁機槍都響了,連續不斷的子彈瘋狂地掃出了三個扇麵,猝不及防的日軍斥候小隊連人帶馬紛紛倒地,水連珠步槍清脆的槍聲也很快響起,盡可能為機槍小組提供掩護。
日軍斥候驟然遇到如此猛烈的機槍掃射,死傷慘重,兇性大發,竟然絲毫沒有退迴本隊的打算,完全不計傷亡,瘋狂地向壕溝衝擊。最後一名騎兵赫然衝擊到百多米處,才被密集的水連珠擊中倒地。
雙方都是目瞪口呆,就那麽一下子,一個齊裝滿員的騎兵小隊就沒了。
遠處的日軍本隊突然喧嘩起來,無數聲“板載”嚎叫,正緊急布置防禦陣地的日軍步兵,忍不住放棄防守,準備突擊了。
看著騎兵斥候決死衝擊,林玉山驚出了一聲冷汗,放得太近了,如果是上百名騎兵散兵線衝擊,還真有可能被殺入壕溝。
張景惠迴答,“日本人為了平息上將的憤怒,正準備派栗原安秀中尉帶隊清剿陳家莊,甚至還得到朝廷的支持。我今天剛好陪他喝花酒,他喝高了。我派人送他軍部,結果在他辦公室剛好有人送來特急件,他自顧自拆開了,卻沒來得及看就睡去了。派去的人懂一點日文,順便溜了一眼,就趕緊迴來報信了。”
張雨亭馬上說道,“除了我們自己的人,沒有人知道陳家莊的具體位置。”
搖了搖頭,陳安非常果斷,“栗原安秀認識我,也知道我們之間的關係,肯定會搜遍整個新民。這裏已經不能待了,隻有我們離開,大哥才沒有後患,否則被日本人和俄國人共同對付的話,你們也是死路一條。”
陳安把酒杯一扔,長身而起,“大哥,事不宜遲,我馬上迴去商議撤離。你們一口咬定我們是金錢交易就是了,日本人要用你們對付俄國人,不會亂牽連的。”
張雨亭思索片刻,隻是簡單地說了一句,“既然要走,就馬上走,我那裏的馬匹,你們要多少就拿多少去。”
陳安重重地點了點頭。
第十二章 燈下定計
究竟是北上吉林,還是南下進關,糾結呀,陳安耷拉著腦袋,用手不停地扯拉著頭發。有些微風輕輕吹過,晃動著油燈上的火光再不斷地搖曳。
連夜商議的陳老爺子和林先生亦是在默默沉思,不知何去何從。柳管家去廚房張羅宵夜去了。林玉山和虎子圍坐在一旁,假裝盯著攤在桌上的地圖低聲商議,實際上卻是在討論宵夜吃什麽。柳石帶人去莊子四周巡查,畢竟不是自己的地盤,又可以隱藏了陳家莊的名號,難免經常會有宵小不懷好意地闖進來。
地圖是張管帶從奉天城裏偷偷搞來的大清全國輿圖,雖然還是漏洞百出,勉強夠用了。這是管製物品,張管帶也隻搞出來一張,很是心疼的送給了陳安。
東北三省不是俄國人的勢力,就是日本人的勢力,這已經可以肯定了,朝廷在東三省的掌控及其衰弱,但是無論是俄國人還是日本人,都是欲將陳家莊除之而後快,自然沒有陳安發展壯大的機會。
關內十八省是漢人起家的地方,朝廷監控極嚴,不僅人生地不熟,而且要丟下遼東基業,實在是有點不甘心呀。邊疆之地又缺乏足夠的漢人種群,難以站住腳跟。
明早就要通知陳家莊的人遷移了,但是現在還沒有確定最終去向,真的很難呀。陳安有些無語的看著桌上的地圖。
燈火忽閃忽現,在地圖上變幻出不同的形狀。看著地圖的陳安心中一動,突然指著地圖上剛剛被燈火閃過的一個地方,有些不確定地說道,“老爹,這個地方行不?”
陳老爺子聞言一怔,再迴頭瞧瞧地圖,卻半響說不出話來。林先生看著陳安所指之處,略有所思。
這時候,柳管家進來了,手上托著一個托盤,上麵還有幾碗蔥花肉絲麵,幾朵油花綻放出無盡的香味,還倒扣著一個金黃的荷包蛋。林玉山和虎子歡唿一聲,馬上起身迎了上去,接過托盤。
陳老爺子順手接過一碗麵條,卻沒有動筷,幹脆問起了柳管家,“我們在老家還有什麽?”
“老家?”柳管家也是一愣,馬上細細思量了一下,“可以賣的田地山林都賣了,隻有老宅沒有賣,留著以後時常祭奠先祖。哦,還有老宅後麵的幾座荒山,種不起什麽東西,沒有人要,也保留下來了。”
仔細迴憶了一下,畢竟有些時日了,柳管家又接著說道,“當時要趕著來遼東,多是半賣半送直接給了我們原來的佃戶為主,老宅是安排了我的堂弟一家在看管,其他的人都散了。”
“難道又要迴去嗎?”陳老爺子輕輕地呢喃自語,似乎勾起了往昔的迴憶。
正準備吃宵夜的林玉山,忽然看到氣氛有些冷場,不禁奇怪起來,趕緊探頭看向陳安所指的位置,赫然是甘肅隴南。
甘肅隴南?林玉山有些明白了,那是陳安的老家。雖然陳安記憶模糊了,但是那可是陳老爺子長大的地方,自然有些感慨萬千。
陳老爺子年輕時候,碰上了西北迴迴暴亂,手無寸鐵的漢人屍骸遍野,幾乎是整村整縣的滅絕。同治年間在西北暴發了的迴族暴亂,陝甘被殺漢人總數約2000萬人。
在迴子叛軍“十八大營”中,最為兇惡的就是陝西白彥虎,不僅大批屠殺漢族民眾,而且還企圖挖掘漢族的祖宗龍脈黃帝陵。扶棺平叛的左宗棠左軍門得知消息後,大怒,下令對白彥虎一部“拒納降,斬立決”。
白彥虎在陝西殺得實在太厲害,遭到清軍和當地漢人團練的誓死追殺,就一路闖進了甘肅,一邊殺漢人,一邊逃向新疆。陝西迴亂因此很快就延至甘肅。
甘肅的迴民不像陝西迴民,麵對親鄰的漢人下不了手,就易地殺戮,而將本地的漢民留給了陝西過境的迴民暴徒。因為沒有本地迴民帶路,陝西叛軍自然在滅絕甘肅漢人時有所遺漏。就因為如此,在全村老小都被殺光的情況下,陳老爺子僥幸逃進了綿延不斷的山區。
肩負深仇血海的陳老爺子參加了左軍門的部隊,一路追殺白彥虎的叛軍到新疆邊界,直到白彥虎倉惶投奔了俄國人,才被迫停止追擊。在新疆駐守十幾年後,陳老爺子卸甲歸田,在老家成家立業。
隻是後來孩子他娘在生陳安時,因為難產逝世。見物思情的陳老爺子不願再待在老家,幹脆解散了莊子,趁著朝廷解禁東北開荒方興未艾,幹脆遠赴遼東。沒想到甘軍後來轉駐京師,沒幾年後又被迫解散,一幫老兄弟自然投奔了離京師並不遙遠的陳老爺子。
“也好,十幾年都沒迴老家看一看了。”陳老爺子閉著眼睛自語。
林先生有些疑問,“甘肅那地方,有我們現在這麽自在嗎?”
經常聽老爺子念起老家情形的陳安解釋,“甘肅雖然號稱是關內十八省之一,但是曆來都是朝廷監管薄弱之處,幾乎等同於邊疆之地,不僅民風彪悍,官府亦是軟弱,甚至不少官員把到甘肅當官視為自我流放,貪腐盛行,根本不管世事。”
“雞肋嗎?”剛看了一段三國演義的林玉山不禁好笑不已。
沒成想陳老爺子真點了點頭,“朝廷確實把甘肅當雞肋的,畢竟那裏不是他們的龍興之地,而是我們漢人的祖地。當年先是陝甘迴亂,後是新疆動亂,朝廷甚至多次有人提出放棄甘肅。”
陳安很幹脆,“既然北上南下都不行,我們就西行吧,日本人俄國人手再遠,也是不可能伸到甘肅去的。”
柳管家提醒,“我們這裏到隴南至少五千裏路呀,這麽多號人,沒有幾個月是走不到的。”
思忖了一番後,陳安說道,“我們分成兩撥人馬,一撥人馬由我帶著吸引日本人注意,然後走草原商路經榆林到甘肅,為其他人走關內驛路到甘肅爭取時間。走關內的,用商隊的辦法,又分成三四隊不同時間出發,減小目標,路條找張大哥開就是了。柳管家先派人迴老家,現在就開始囤積糧食。”
“一起走不行嗎?”林先生不解。
陳安搖搖頭,“日本人跟在屁股後麵,會誰都走不了的,必須要有人把他們引開。”
老爺子終於下了決心,“迴老家好了,糧草什麽的,都路上花錢買就是了,還要去張管帶那裏調一批馬車過來就夠用了。明天一早,我們就通知所有陳家莊的人,自己選擇是否跟我們迴老家,或者散入奉天城裏。不願意迴甘肅老家的,我們發一筆遣散費。”
眾人默然,幾千裏的路途呀,流放也不過如此。
次日一早,正準備馬上動員陳家莊佃戶第二次遷離,斥候隊長趙四飛快地闖了進來,帶來了新民城裏的最新消息。
俄國人在沙河對日本人再一次幹起來了。
不甘失敗的俄國人,倉促決定在沙河一線對日本人進行一次主動進攻。沙河一帶六十多公裏的戰線上,炮火隆隆,喊殺震天。素質低下的俄軍和戰術呆板的日軍打了個棋逢對手,雙方士兵在瘋狂地炮火和機槍掃射下死傷遍野。
陳安馬上意識到,日本人在戰役結束前,是沒有時間來找他的麻煩了。
陳家莊的遷移工作當即放緩了腳步,有條不紊地開展了商隊組建和撤離,準備帶上更多更充足的物資。隻有少數土生土長的東北籍佃戶選擇了留下來,更多的人是準備去甘肅,因此遷移的隊伍十分龐大,幸好有了更多的準備時間。
陳安從莊丁團練中抽出了五十人,組成了誘敵隊伍,不僅一人雙馬,還帶上了十餘輛四輪馬車。雖然不知道少爺為什麽要浪費車上承重,不裝滿糧草,偏偏要帶上不少金屬礦產,但是大家還是聽從了指揮。
其中有四輛馬車卻是裝了四挺馬克沁重機槍,以及滿滿一車的彈藥以備無患。
陳安用了一段時間機槍後,覺得還是馬克沁機槍更好使用,因為火力持續性明顯勝於哈奇開斯機槍。利用了幾天時間,陳安秘密組裝了三挺馬克沁機槍,而日本人送的那挺哈奇開斯機槍則送給了張管帶的巡防營。
看上去占盡優勢的俄國人實在不爭氣,十幾天不到就銳氣全無,被日本人打得丟盔棄甲,慌忙退守沙河以北防線。但是日本人也因為彈藥耗盡,兵力不足,也失去了繼續進攻的能力。
陳安帶著柳石幾人,轉遍了莊子旁邊的山山水水,勘察地形,準備和日本人先打上一陣再說。俄國人又敗了,日本人騰出手來,必然要來找陳安的麻煩了。
很快,新民那邊再傳來消息,張管帶對日本人也還是有一定滲透的。栗原安秀中尉是情報官員,雖然手上無兵權,但是權力甚大,悍然調動了從戰場上退下來休整補充的精銳部隊秋山支隊。原本兩個大隊左右的軍力,雖然在沙河戰場上戰損頗大,隻剩下六七百人不到,但也不是陳安這幾十號人馬可以抗衡的。
第十三章 打了就跑
陳老爺子他們已經分成四批撤走了。陳安在新民附近繞了幾圈後,還是迴到了現在暫住的小莊子。遼河平原太寬廣了,無論是在哪個地段伏擊,都會被訓練有素的日軍迂迴包抄,陳安人手太少,根本無法兼顧後方敵情,反而是小莊子是日軍突擊的必然地點,完全可以預判大致的攻擊陣位。
不能坐以待斃,更不能傻乎乎地衝上去拚死,陳安和柳石等人不斷合計可能的方案。
75毫米野炮直接部署在莊子後部,對前方地域進行了標定,柳石負責到時候指揮一個六人小組負責進行炮火支援。陳安在賭,日軍會狂妄地判斷陳家莊不會使用大炮,或者會簡單操作但缺乏彈藥,畢竟當初隻提供了十發榴彈。
莊子前方遠處,林玉山帶人挖了一條歪歪斜斜的淺淺壕溝,不很長,剛好夠一個人半趴著開槍。挖上來的泥土被特地運到遠處,地麵上又胡亂堆了些幹草,咋一看根本不像是工事,倒像是引水渠。林玉山突發奇想,將朝向莊子這一邊的溝沿挖成平緩的坡型,使壕溝後方毫無遮掩作用。這一想法,讓陳安和柳石大開眼界,讚歎不已。
但是陳安並不想打塹壕戰,隻是想首次伏擊放一陣槍後,馬上撤迴後方再打一陣,就順勢開溜。陳安的想法很簡單,利用他們手上機槍多的優勢,遠程射擊日本人的追擊部隊,待到日本人快要進入步槍射程時,趕緊轉移陣地撤離。
林玉山頓時沮喪無比,嘟囔著說,“那我不是白挖了嗎?”
陳安很好笑,剛想安慰一下,柳石卻忽然說道,“不會的,我們在後麵再挖一條類似的壕溝,前後都布置機槍,後麵的機槍掩護前麵的撤離,前麵的機槍加入後麵的陣地,這樣子火力隻會突然變猛,會讓草率突擊的日本人摔一個大跟頭。”
也是,沒有後方機槍掩護,前麵的人馬也是很難撤離的,陳安點頭讚同。
林玉山卻眼中一亮,“還可以在壕溝間挖上一條斜土溝,方便我們撤離,而且最後一個人走後就炸毀中間一段,日本人習慣上會順著通道追擊,碰到塌方處隻好爬上地麵,剛好可以給後方的機槍一個最好的射擊目標。”
陳安和柳石愕然,這個林玉山出餿主意的本領真是無與倫比呀,難怪隻有他會津津樂道地整天看三國演義。
不理會洋洋自得的林玉山,柳石轉頭問,“少爺,分成兩處的話,我們的機槍數量還是不足,彈藥倒是不缺,反正每挺機槍最多也隻能打上一箱子,估計就要撤到莊子了。”
陳安摸摸鼻子,有些不好意思,“派人去巡防營,找張管帶借機槍,跑路的時候讓他們的人半路上偷偷拎走就是了。”很搞笑呀,剛把手頭的哈奇開斯機槍送給巡防營,現在又要借迴來了,而且要借更多。
柳石點點頭,接著說道,“那麽剩下的問題就是一旦打起來,要第一時間找到日本人的炮位和機槍陣地,盡可能快用炮彈炸了它們?”
陳安默然,也想不出什麽好法子呀。
林玉山不以為然,“很簡單呀,我們在日本人大致攻擊位置搞一塊土地,不露痕跡地把它平整成大炮陣地的粗胚,匆忙之間,日本人肯定是首選大炮陣地,我們大炮標定後第一時間炸那裏就是了。至於機槍陣地就更簡單了,隨便做兩三個小土堆,日本人當然選擇利用土堆掩護架設機槍,大炮直接標定土堆位置就是了。”
陳安和柳石無語了,原來真的是這麽簡單呀。
三言兩語之間,因為缺乏足夠人手,陳安他們定下了作戰的基本原則,機槍成為了今後陳家莊的攻防軸心,步槍悄然弱化成機槍的護衛力量,不再成為攻防的主要力量。依靠優勢火力遠程殲敵,這完全是一個嶄新的戰術探索。
很快,新民的支援過來了。
令陳安等人大吃一驚,巡防營不僅送來僅有的二挺哈奇開斯機槍,而且張二哥親自帶來三十多號人馬助戰。
陳安感激地說,“張二哥,有機槍就足夠了,兄弟們過來就搞大了。”
拍拍陳安的肩膀,張二哥笑嗬嗬地說,“這些都是我們當年闖遼東的老兄弟,說一不二,絕對不會出問題的。怕你們人手不夠,老大才叫我帶來聽你指揮。你放心,過後,我們自己會開溜的。”
陳安眼角有些濕潤,沒有再言語,張開雙臂,和張二哥狠狠熊抱了一次,一切盡在不言中呀。
巡防營過來支援的弟兄全部放在了後一道壕溝。陳安準備在最後階段,狠狠地給日本人一個教訓。
每道壕溝都布置有三挺機槍,壕溝之間相距四百多米,足夠日本人跑得稀裏嘩啦的。後一道壕溝距離莊子卻不足三十米,以便於盡快撤入莊子,又不會被以莊子為目標的日軍炮火所誤傷。當然這是萬一不能及時摧毀日軍大炮的情形下。
陳安手頭上的大炮,近二千斤的分量實在難以快速移動,幹脆準備打完後就廢棄了。陳安一股腦提供了這段時間積累起來的三十多發炮彈,隨便柳石和科瓦爾怎麽折騰了。
趙四的哨騎每隔一刻鍾就迴報一次偵查結果。
日本人推進速度很快。朝廷雖然宣稱遼河以西不屬於戰區,但是肆無忌憚的日本人根本就不在乎,直接派兵入侵遼河以西,甚至看上去有迂迴威脅奉天後方的企圖。
“日軍大概有一千多人,斥候小隊全是騎兵,大約在大部隊前麵三四百米距離處搜索前進。”再一次的哨騎趕迴來報告。
陳安聽完哨騎的報告,皺著眉頭看了看臨時繪就的戰場草圖,日本人秋山支隊明顯得到了一定的補充,這仗更難打了。
很快,另一名哨騎飛快趕迴來,“日本人已經進入預設戰場了,大概有三挺機槍和一門大炮,大部隊還有四五十人的騎兵。趙四哥正觀察日本人有可能的架炮位置。”
陳安琢磨了一下,叫哨騎通知趙四,“等會打起來,看看日本人的大炮機槍是不是被順利摧毀,沒有的話隻關注大炮位置,第一時間報迴來。還有,派出幾個兄弟往左右散去,如果日本人有迂迴包抄跡象,馬上迴複。”
哨騎應聲而去。
如果真有徐伯蓀大哥說的無線收報裝置,哪需要靠哨騎傳遞信息呀,又慢又危險,也不知道玉山準備了怎麽樣了,陳安很是念叨了一陣。
張二哥湊了過來,“就玉山一個人在前麵指揮,會不會太冒險了點,人手也太少了點。”
陳安無奈地一攤手,“張二哥,連上你們支援的人手,我們也不到百人呀,趙四的斥候和柳石的炮兵,玉山在第一天壕溝處帶了三十多人,已經是一半人手了。不說了,我們也到後一道壕溝準備吧。”
張二哥招唿了一聲,帶著剩下的人手,都溜向後一道壕溝。
三十多米的土溝,瞬間就到,陳安等人剛貓著腰鑽進後一道壕溝。前方突然傳來一陣密集的機槍聲,林玉山指揮的機槍開火了。連忙掏出望遠鏡,陳安趴在壕溝上直盯住前方。
原本計劃將日本人放到一千米左右標定地段再開火,但是日軍騎兵斥候吊在本隊四百多米前麵,無形中縮短了攻擊距離。
林玉山膽子很大,幹脆無視了陳安吩咐的日本人進入八百米就要開火的指令,直接將日軍斥候小隊放到了六百米處,使日軍本隊剛好位於一千米左右標定地段時,才斷然下令開火。副射手飛快地掀開遮蓋在機槍上的幹草,林玉山一把推開主射手,半蹲著扣住扳機,親自操刀開出第一槍,帆布彈鏈飛快地竄動,槍口的火舌拉出了很長一道。
幾乎是在同時,三挺馬克沁機槍都響了,連續不斷的子彈瘋狂地掃出了三個扇麵,猝不及防的日軍斥候小隊連人帶馬紛紛倒地,水連珠步槍清脆的槍聲也很快響起,盡可能為機槍小組提供掩護。
日軍斥候驟然遇到如此猛烈的機槍掃射,死傷慘重,兇性大發,竟然絲毫沒有退迴本隊的打算,完全不計傷亡,瘋狂地向壕溝衝擊。最後一名騎兵赫然衝擊到百多米處,才被密集的水連珠擊中倒地。
雙方都是目瞪口呆,就那麽一下子,一個齊裝滿員的騎兵小隊就沒了。
遠處的日軍本隊突然喧嘩起來,無數聲“板載”嚎叫,正緊急布置防禦陣地的日軍步兵,忍不住放棄防守,準備突擊了。
看著騎兵斥候決死衝擊,林玉山驚出了一聲冷汗,放得太近了,如果是上百名騎兵散兵線衝擊,還真有可能被殺入壕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