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零四年八、九月份,市郵協籌辦國慶郵展,期間,市郵協副會長李偉、副秘書長玉蓮與天浩談及市郵協籌備出版《集郵文選》、並籌建文稿征集小組等事宜。

    隨後,李偉在談及天浩的郵文數量和質量時,對天浩說“你完全可以出版一本個人集郵文集。”並表示將大力支持天浩出版個人集郵文集。

    天浩說:“還沒想過個人要出書,文章質量,資金都有問題。”

    李偉對天浩說:“你寫的大多數文章我都看過,質量數量都不錯,完全可以結集出版。”

    經大家勸說,天浩開始有些動心,對大家的支持也有些感動。

    國慶節期間,天浩全麵清理了那幾年來所寫作的集郵文章,共有各類郵文一百餘篇,大多數是已經發表過或是全國、省、市郵協學術征文,計約三十餘萬字,數量是不少,如果結集出版個人集郵文集似乎還欠點什麽。

    天浩自我感覺郵文涉及麵還不夠廣泛,需增加一些內容方可出版。

    節後上班,天浩加緊擴展郵文涉及麵的寫作,又增加了數篇文章,準備出版一本個人集郵文集。有時在省郵協開學術會議,其他市郵協學術委員問及天浩所在郵協集郵文選何時出版時總是難以啟齒。

    最終促成天浩出書的是在一次郵協會議上,市老年集郵協會會長張永康在會上宣布:“明年市老年郵協一定要為天浩同誌出版一本個人郵文專集,由市老年郵協‘出資’出版,前提是要署市老年郵協名稱。”

    天浩當時雖然還不到參加老年郵協的年齡,由於他的郵集、郵文多,又是市郵協副秘書長、還有省郵協學術委員的頭銜,所以,隻要是當地郵協的活動,都會讓天浩參加,天浩也樂於參加。

    天浩同意並讚成張會長意見,表示:如果市老年郵協出資出版,本人同意署市老年郵協名稱,但要求市老年郵協全部出資出版,與會人員也表示了熱情支持,天浩很受鼓舞。

    到了年底,市老年集郵協會召開年度工作總結會,張永康會長在工作報告中說:“郵文達到二十萬字的郵協會員,老年郵協可‘資助’其出版個人集郵文集。”

    張會長還安排天浩在會議上發言。

    天浩說:“老年郵協對我的厚愛,讓我感到很受教育;很受感動;很受鼓舞,我將努力寫作,爭取早日出書,出一本好書。”

    天浩對“資助”一說心中沒底,不知到底能資助多少,如果資助太少,還是認為個人出資出書沒必要,既是如此,天浩就不是很想出這本書了。

    盡管如此,天浩出書的準備工作還在繼續進行。

    要出書當然首先得起個書名,近些時除準備書稿外,關於書的名稱更是讓天浩日思夜想。一般來說,集郵書籍要體現集郵書籍的特色,那就是書名要有一個“郵”字,另根據集郵書籍的潛規則,書名還應盡量體現地方特色。比如省、市郵協出版的郵書叫《湖北集郵文選》,個人出的郵書叫《郵海浪花》、《鄉野郵話》等等。

    天浩想:書名要體現地方特點,一般取書名可以當地曆史、風光、名勝,著名物產等作為書名的主語,於是,天浩就想到了家鄉的淦河、溫泉、竹海等。並分別取了《天浩集郵文集》、《淦水郵情》、《泉山郵話》、《竹鄉郵話》、《竹海郵情》、《溫泉郵聲》、《探密郵海》等書名,經仔細認真的斟酌和多方征求意見,最後,天浩決定選用《淦水郵情》作為書名。

    淦河是天浩家鄉的母親河,是家鄉的標誌,奔流的淦河千百年來靜靜地淌過鹹寧的原野,使鹹寧這塊神奇的沃土充滿著無限生機。千百年來淦河深情地述說著鹹寧厚重的曆史;激昂地吟唱著鹹寧激揚的文化。今天淦河又驕傲地歡唿著鹹寧蓬勃的經濟,並一路高歌,把鹹寧底蘊厚重的曆史文化、欣欣向榮的蓬勃經濟注入長江,帶到大洋,灑向世界。

    況且《淦水郵情》這個書名還沒人用過,在全國也不會與別人的郵書重名,遂決定用此名稱,至此,書名確定。

    經過近半年的緊張籌備,書稿終於送印刷廠。

    出版一本書不容易,天浩想著還是要請中國集郵界的名人題個辭,寫個序,以擴大書的影響和銷售量,集郵的人都有這樣的要求。天浩分別給全國集郵聯劉平源會長寫信,請他為淦水郵情題寫書名,給省郵協副會長馬林寫信,請他為淦水郵情寫序。

    下午剛上班。

    單位收發員送來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會長劉平源先生為《淦水郵情》題寫書名的掛號信。劉會長共寫了兩幅,橫向、縱向字體各一幅,對劉會長為作者的周到考慮而感動,並將題字複印數份。

    同時還收到省郵協副會長馬林先生寄給天浩的迴信,信中馬會長誠懇地向天浩說明了他最近很忙,作序一事似有難處。

    “天浩先生:函悉。大作即將付梓,可喜可賀。囑為作序,本不應推辭,但近期手頭事多,很忙,也都是欠下的文債,得趕急還,估計到五月都抽不出空。六月估計要參與組織全國最佳郵票頒獎活動,也難有空閑。您若趕急,最好另請人寫,我這裏可能要到六月中旬前後方可騰出手來,很對不起,主要是怕誤您的書出版,故不能應了下來。”馬林2005、3、15、

    馬會長是大忙人,雖說未能為書作序,百忙之中能給天浩迴信,也很感激。

    馬會長太忙,不能為天浩的書寫序,天浩本來想自己寫序,經與省郵協梁主任商議,梁主任認為:“還是請當地郵協的人寫個序好點,畢竟你是當地郵協會員,書出版了還得要大家認可與宣傳。”梁主任考慮周到,說得在理,天浩通過市郵協,請劉忠民會長寫序,其實序天浩自己已經寫好,隻是簽名而已。天浩找到市郵協,同意請劉會長寫序。

    上午剛上班,市郵協副秘書長玉蓮來電話,告知天浩,市郵協會長劉忠民先生為《淦水郵情》序言的簽名已簽好叫他去取迴來。

    在市郵協,天浩告知玉蓮,《淦水郵情》一切均已準備妥當,近日可將書稿送印刷廠排版印刷,她很支持。

    至此,天浩真的體味到寫書容易出書難。

    一難,署名問題。天浩的這本《淦水郵情》是個人專著,署上“天浩著”不就行了嗎?不行,因為這本書是集郵專著,天浩是郵協會員,要考慮郵協的作用,其他郵協讚助了天浩出書,出了錢當然就要求署名,天經地義,但是,如果署了讚助郵協的名,其他郵協又如何擺得平。

    二難,出書過程中對涉及到的人答謝措辭與排名問題。寫一本書一個人即可,因為寫作過程中既不能張揚,別人也幫不上忙,書寫成後要出版了,對於在寫作過程中關心、支持、幫助過作者寫作的人,在前言與後記中不能連名也不提人家一下吧?當然要提,怎麽提,順序怎麽排,措辭怎麽寫,誰的作用大,誰的作用小,著急去吧,到時搞提大家不開心,那就叫自作自受。

    三難是書名由誰來題寫,序言由誰來作,如果要題辭,請什麽人寫,人家願不願意寫,寫了後怎麽排列先後?天浩感到這些關係太難處理,搞不好把人都得罪了。幹脆除書名外,其他都不要,這樣也許還會好些,因為大家都不沾邊,天浩當時真是有這種想法。

    天浩的書還在印刷廠沒出來,市郵協秘書長玉蓮來電話,通知天浩:二零零五年全國最佳郵票評選活動在武漢舉行,省郵協同時舉辦集郵展覽和集郵文獻展覽,市郵協將《淦水郵情》作為參展文獻已上報湖北省郵協,要求天浩在展出前把書印刷出來並送市郵協,以便送展,天浩當然同意,也很高興。

    二零零五年四月三十日,《淦水郵情》成書,下午印刷廠送書到天浩家中,至此《淦水郵情》出版印刷完成,發行開始。

    上午,市郵協副會長李偉給作者來電話,詢問書出版情況。

    李問:“天浩,你的書出版了嗎?”

    天浩:“書已印好,已於四月三十日下午拉迴來了。”

    李說:“在合適的時候市郵協準備為《淦水郵情》舉行一個首發式。”

    天浩:“這個事情還是低調一點好,不必搞首發式了吧。”

    李說:“書出版前是你個人的事情,搞個活動就是郵協的事,畢竟這是鹹寧的第一本個人集郵文集,搞個活動還是必要的。”並要求天浩在首發式前不要將書發出,否則沒有新鮮感,天浩同意,也很受鼓舞。

    過了幾天,李偉來天浩辦會室拿走一本書,還是說準備為《淦水郵情》搞一個首發式。

    沈立誠、王應福給天浩來電話:“我們找到市郵協,要求為《淦水郵情》搞一個首發式或是其他活動形式,以示慶賀。”

    天浩:“非常感謝倆位,對於我來說,搞不搞首發式無所謂,不過郵協從工作出發搞一個也行。”

    當天下午,天浩到市郵協與玉蓮秘書長協商《淦水郵情》首發式有關事誼。

    她有些不高興地跟天浩說:“你的什麽事情我總是最後一個知道。”並問天浩:“是不是沈、王二人叫你來的。”

    天浩:“是的,但沈、王二老不是我叫他們來說這事的,他們是出於一個集郵者的熱心,來找你的。”

    天浩還說:“我作為這本書的作者,出版過程中我認為該跟你們說的事我都及時跟你們說了,書也是四月三十日下午才拉迴家的。今天是我們五一節後第一天上班,上午已經電話告訴了你,我認為我沒有失禮的地方。作為我個人隻是想把這個事搞得低調一點,但是,作為集郵者出了這樣一本書,其它的事應當郵協考慮,因為你們是郵協,這本書也是一本集郵書籍。”

    玉蓮說:“首發式對我來說是可搞可不搞的事。”

    天浩:“對於我來說也無所謂,搞不搞首發式,那你就看著辦吧。”

    天浩還對玉蓮說:“李偉曾對我說:出書前是你個人的事,書出了以後就是郵協的事了,還是要搞個活動,這畢竟是鹹寧集郵界的一件大事,所以,我來找你說一下,不然你又會說我不跟你通報。”

    玉蓮說:“我得到的信息不是這樣的。”

    天浩問:“那是什麽信息。”

    玉蓮不語。

    天浩:“既然是這樣那就不必搞首發式了。”說完欲離開市郵協。

    玉蓮又說:“你要搞那就搞一下吧。”

    天浩:“不是我要搞,如果我今天不來說這個事,你們又會說是我自已不搞,我不把話你們說。”

    經過商洽,最後決定五月十二日上午九時在市郵政局會議室舉行首發式,並製作一個橫幅:“天浩《淦水郵情》首發式”。

    上午,市郵協玉蓮電話通知天浩:“我們最近很忙,首發式不搞了。”叫天浩自己搞一個家庭聚會,以答謝幫助出書的人,天浩問:“為什麽昨天說搞今天又不搞了?”玉蓮不置可否。

    為什麽有此變化,令天浩有些不解。

    下午,天浩與市老年郵協沈立誠通電話:“由於種種原因,我不想搞首發式了。”

    沈老認為:“還是要搞一個首發式為好。”並叫天浩:“再與李偉聯係,因為李以前一直是同意搞首發式的。”

    天浩聽從沈的意見,與李電話聯係,李也表示:“要搞一個首發式,但我最近很忙,要到下周才能有時間。”天浩認為這裏邊有問題,但不知問題出在哪裏。

    天浩再跟沈老通電話,談市郵協及李、玉蓮對首發式的態度變化:“為什麽以前那麽熱情,現在又不同意搞首發式了。”

    天浩分析了一些原因;“是不是市郵協還未出集郵文集,我個人先出了書,他們感覺沒麵子;還有是不是在書的前言與後記中把他們的作用寫得不夠突出。”

    沈老:“我們分析,你以前出的書或寫的文章都是與他們共同署名,這次沒有與他們共同署名他們是否有意見?溫泉的郵友也都有這種觀點。”

    天浩茅塞頓開。

    天浩對沈老說;“以前他們多次表示過要與我共同來搞這本書,但沒想到是想共同署名,我也認為他們想共同署名的可能性很大,但這是不可思議的事。以前出的書如《集郵史》,或是某篇文章共同署名,其性質不一樣,那是以協會的名義,或是我從大局出發,作為集郵者支持郵協工作。《淦水郵情》完全是個人的創作作品,他們從未參與過這本書的任何創作。出版、印刷過程中也沒有給於作者任何幫助,書成以後他們要求署名,那我是不會同意的。”

    沈老:“任何人也不會同意,郵友也不會同意。”

    天浩感慨:天下竟真就有這樣不可思議的事情,作為集郵者他的各種活動應該是雙向的,郵協應當無條件支持。

    好事多磨,下午,天浩辦公室的電話響了,玉蓮通知:“天浩,明天上午八時三十分在郵局大會議室舉行《淦水郵情》首發式,你把書帶一些過來好發給參會的人吧。”

    天浩:“好的,那謝謝你們,我明天準時到會。”

    首發式如期舉行,參加首發式的人員有:作者天浩、市郵協副會長李偉、市郵協副秘書長玉蓮、林衛衛、市老年郵協副會長沈立誠、王應福,市老年郵協副秘書長宋蜀山、市郵協理事張青華、李本甲、邱佐華、陳路平、胡華平、夏大華等人參加首發式。

    玉蓮首先發言:“今天我們市郵協開會,為天浩的集郵專著《淦水郵情》舉行首發式,這是我市的第一本個人集郵專著,值得慶賀,下麵請李偉會長主持首發式。”

    李偉:“天浩的集郵專著《淦水郵情》出版發行了,這是我們鹹寧集郵界的一件大事和一件喜事,也是鹹寧集郵研究的重大成果,值得慶賀。今天,我們在這裏為天浩的書舉行首發式。天浩的這本書有很高的理論水平,以前,我看過許多的集郵專著,大多數是郵票評述和一些集郵的隨感隨想,還有的就是一些記錄集郵的人和事,這本書比較係統地研究了集郵的各種理論,確實不錯。在集郵界,就是在全國或是省市集郵界,能寫出這樣有理論有研究的文章和書的人不多,這本書的寫作隻有幾年的時間,不簡單。

    天浩寫集郵文章的曆史我比較了解,他的文章寫得多,也寫得好。他的這本書,去年國慶郵展期間,我們商量準備出版《鹹寧集郵文選》時,我就叫他出個人集郵專著,當時他還說不想出書。

    這本書的水平很高,理論性強,對我們鹹寧的集郵有很大觸動,就是在全國集郵界也是有名氣的,這本書對鹹寧的集郵是一個提高,也是一個促進。這本書的美中不足是沒有搞正規出版書號,當時我叫天浩搞香港的書號,你沒有找我。總之,這本書很不錯,下麵請大家對天浩的書發表一些看法,座談一下,下麵請大家發言。”

    王應福:“天浩的集郵專著《淦水郵情》出版了,我表示祝賀。這本書的理論水平很高,提出了中國集郵界一些新的集郵理論,比如關於集郵文化形成標誌的研究,以前隻是研究集郵文化,還沒有人研究集郵文化的形成標誌,作者可以說是中國第一個提出這種觀點的人,那篇文章中有論點,有論據,論證充分,我是比較讚成書中的這個觀點的。

    其次,是關於郵票價值的研究,現在集郵的人多,對郵票價值的研究恐怕還沒有多少人,天浩同誌在這方麵研究得很深很透,書中還有許多新的理論,新的觀點值得我們學習研究。這本書是我市的第一本個人集郵專著,值得慶賀,再次表示祝賀,也希望天浩同誌今後繼續寫出更多更好的書,為集郵事業作出貢獻。”

    陳路平:“天浩同誌的這本專著我剛才看了一下,的確不錯,這是對集郵文化的一個提高。這本書的出版對我本人的感觸很深,參加郵協以來,對集郵的研究不多,通過天浩專家的這本書,按我們學院的行話來講,有了專著就可以評教授職稱了。市郵協可以在這本書的基礎上做些宣傳,進一步推廣鹹寧集郵,使鹹寧的集郵走向全國。

    這本書的出版與時代、與集郵文化的發展同步,書中的許多文章,許多觀點本人認為很好,糾正了中國集郵文化的方向,讓集郵文化為中國文化作出貢獻。這本書的出版,沒有長期的知識積累那是寫不出來的,可以看出天浩同誌的寫作功底很深,文化底蘊也很深,我迴去後還要多看多學。積極參與集郵活動,積累集郵知識。

    這本二十五萬字的專著代表了他一生的心血,這本書也把我市的集郵文化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我市應大力宣傳,這樣有利於提高本市的集郵水平。我對這本書的感受很多也很深。迴去以後要認真學習研究,總之一名話表示祝賀。”

    胡華平:“首先,我要向天浩同誌表示祝賀,文章不是每個人都能隨便寫的,何況是一本這麽厚的專著。這本書聚集了天浩同誌多年的心血,剛才看了一下,這本書的水平很高,在省內集郵界這樣高水平的專著還不多,內容也很豐富,對我市集郵界來說是一件大喜事,對我市集郵水平的提高是一個促進。本人集郵也有多年了,但是不求進取,看了這本書是一個很大的教益,也是一個很大的提高,作為一個老師,我從這本書中受到了教育,迴去後要很好的研讀,一定對我的集郵水平有提高。這本書在理論上的突破和提高,開創了我市集郵專著的先河,帶動了、觸動了、壯大了、提高了我市的集郵水平,表示祝賀。”

    宋蜀山:“今天參加這個首發式很受教育,也很受鼓舞,天浩同誌在集郵學術研究上出了成果,出了書,這是集郵界的一件大事,也是一件喜事。這充分說明我市的集郵在全國是不落後的。我們以前也出過集郵史和集郵文選,但那是集體的成果,這本書是天浩同誌個人的研究成果,出一本書我知道那是很不容易的事,這本書在集郵理論研究方麵,就是在全國也不落後,也是有很大影響的。

    市郵協今天搞的這個首發式,說明對這本書的重視,天浩同誌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也希望天浩同誌更加努力,今後還有可能再出兩本甚至三本這樣的集郵研究專著,這也是我們的期盼。看了這本書以後可以提高自已的集郵水平,與天浩同誌相比,我差遠了,今後要很好的向他學習,迴去後要仔細學習閱讀,這本書確實不簡單,表示熱列祝賀。這本書的出版有力推動了鹹寧集郵的發展。”

    沈立誠:“天浩同誌的這本書我是先學為快,天浩在後記中說我們是這本書的審校,那不敢當,但天浩同誌非要說是審校。

    對這本書我有幾點感想:

    一是有一種親切感。書名起得好,叫“淦水郵情”,慣穿了鹹寧,突出了家鄉,是家鄉的標誌,把家鄉的標誌又增加了一個。我到本市工作生活的時間很長,這裏是我們的第二故鄉,所以,看到這本書就有種親切感。

    要說集郵,目前鹹寧的水平在全國還排不上號,出了這本書對鹹寧的集郵文化是個推動,也是個促進,為提高鹹寧在全國集郵界的地位增加了份量。以前我們也出過二本集郵方麵的書,但書名叫“桂鄉”、叫“集郵史”,這本書叫“淦水”,看了這本書就象看到了淦河水,就憑書名也會讓外地的人對鹹寧刮目相看。

    二是天浩同誌對集郵事業的這份執著也讓我感動。他在書中自稱集郵、寫文章是“玩”,但是,這種玩也要本事,否則是玩不好的,象天浩同誌這種對集郵事業執著的玩就要提倡,玩就要玩好,沒有對事業的這種執著是寫不出這本書來的。也許有人會對書中的一些觀點提出一些看法,如果是好意的建議,歡迎,如果有人故意說些不三不四的話,那就請他也寫一本這樣的書我們看看,因為隻有這樣執著的玩才能玩出成績,玩出成果,否則一事無成。

    通過這些年的集郵我感到集郵的人視野開闊,心胸開朗。從天浩同誌出版這本書的過程看,集郵人的品質都很高尚,天浩同誌更是如此。

    三是要好好學習天浩的這本專著,提高郵識,提高集郵水平。市郵協計劃出版集郵文選,我認為是一件好事,這樣可以把鹹寧的集郵水平推向一個新的階段,今天的首發式,表明市郵協對集郵的關心和支持。市老年郵協辦《太乙郵壇》也得到了市郵協的支持,今天在這裏也一並表示感謝。”

    參加首發式的其他人也都發言,表示祝賀;認真學習;很受鼓舞;很受鞭策等等。天浩的書出版了,首發式也舉行了,發行工作開始。

    就在天浩出版發行《淦水郵情》的時候,接全國集郵聯文件通知,他的論文《論社區集郵文化的普及與拓展》入選《2005中國集郵論壇》論文集,並通知天浩到重慶參加中國集郵論壇。參會期間,天浩將他的集郵專著《淦水郵情》帶到論壇會場上發行,得到很高評價,有的郵協或個人紛紛訂書,或交換,或購買,或要求作者贈送,無論如何這本書能得到中國集郵界的認可,的確是一件讓天浩高興的事。

    天浩收到《淦水郵情》出版後的第一張訂單,湖北黃石集郵協會的衛平主任來信,信中告訴天浩:“佳作已啟,拜讀後感慨萬千,感謝象你這樣的作者為集郵事業作出的貢獻。”提出要訂閱天浩的書十本,發給黃石集郵協會的常務理事們閱讀。

    天浩的這本集郵專著發向全國:中國郵票博物館;全國集郵聯;各省市郵協都有收藏。天浩還向市圖書館、報社、檔案館等地方贈送了他的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摧不垮的堅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黃天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黃天浩並收藏摧不垮的堅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