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幾個月,天浩的父親從“牛棚”迴到家裏。
天浩的母親不在了,平時,習慣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父親顯得很不適應。那時天浩還小,他母親在世時很少做家務活,這時家裏所有的家務都落到了他的身上,天浩感到有些力不從心,不會燒飯做菜,不會洗衣,不會料理家中的一切。而且,心情特別不好,想媽媽,恨父親,還要帶著弟弟,最讓天浩不能自拔的是對母親去世,所背負的深深的自責心理。
麵對淩亂的家,天浩的父親對一切都束手無策,這時便有“好心”的人們為天浩的父親尋找對象,由於一切都不能適應,天浩的父親也急不可耐地想建立新家,天浩的父親本來對母親也無太深厚的感情,他在生活方麵的依賴,也促使他想盡快成立新的家庭。
天浩當然不願意父親這麽快就建立新家,也不能接受他的父親這麽快就把他的母親忘了,天浩更是害怕父親組成新家庭後對他們兄弟二人更加不好。
天浩想起了母親臨走前對他說的話:“有朝一日,如果我不在了,你父親會很快建立一個新的家庭,對你父親並沒有什麽,隻是苦了你們兄弟二個”,天浩當時真的並不明白母親說這話的意思和後果。
很快,天浩的父親同幾個女人分別見了麵,各自談到了以前的家庭情況,有幾個女人不滿意,是因為有天浩兄弟二人,這是當然,人家是想來當太太的,又不是來當保姆的。還有的嫌天浩兄弟是男孩子,怕他們兄弟二人長大成人以後對她不好。給人的感覺不是在談婚姻,好像是在談一樁買賣,在做一筆交易,各自考慮的是自己在這場婚姻中會占據那些有利條件,如何才能製約對方,等等。
那些時天浩變得特別敏感,也特別留意父親的行蹤,有時甚至跟蹤他的父親。隻要家裏來人,他以為都是來說媒的,對他們都表現出厭煩情緒,不歡迎他們。其實,有許多人是來串門,來看看他們,人都是有同情的心的,這個世界上好人還是多。
經過一個階段的挑選,天浩的父親在十分無奈的情形下選擇了那個後來成為天浩繼母的女人,現在看來,天浩的父親當時那種急切的心情,完全可用“慌不擇妻”來形容。也許真的是天意,天浩的父親又找了一個沒有文化的女人,她比天浩的父親年齡要小許多,有一雙兒女,都很小,最小的才一歲多,她的前夫因公去世。在後來的生活中,天浩父子了解到她為人很刻薄,不善言談,視錢如命。
天浩的母親去世五個月另二十九天,也就是一九六七年十二月十九日,那個女人走進了天浩的家,走進了天浩的生活,從此,天浩的的家便再一次永久地失去了往日的寧靜和溫馨。
當時,天浩尚小,根本不懂得也不能理解他父親的想法和做法,為什麽要選擇這個女人,是父親低能?不是,他是有文化的人,無論從外貌還是人品上來看,天浩的父親可算是標準男人。過去,天浩的父親同他的母親雖然文化上有差異,但從外貌氣質上看,大家公認天浩的父母十分的般配,盡管如此天浩的父親還是看不起他的母親。那麽,如今的這個繼母,他又看上的是什麽呢?讓天浩百思不得其解。隻能說這是天意,他父親一生隻能有這樣的妻子,也隻能說明天浩的父親經過一係列人生的巨變,變得完全沒有了自己的個性。
天浩的父親與繼母結婚時,為了讓天浩接受那個女人,也對天浩講過他要成立新家的想法,天浩表示堅決不同意,那是因為天浩太小,不懂得一個男人沒有家,一個家庭沒有女人的苦衷,他隻是一味地懷念他的母親,一味地要求他的父親不要再成家,一味地責怪他的父親這麽快就忘記了自己的母親。
對於天浩的父親來說,成立新的家庭是一定的,為了讓天浩在思想上能通過,天浩的父親就讓他的大伯父來跟他說這件事。天浩由於受了母親的影響,現在母親不在了,所以,對母親的話就銘心刻骨的記著,天浩對伯父說:“我媽媽去世這麽短的時間他就急著要成家,他太對不起我的媽媽了,我不同意他結婚。”說到傷心處天浩聲淚俱下,便撲到大伯父懷裏失聲痛哭,盡情的發泄著心中不滿和委屈,發泄著對父親的怨恨,發泄著對母親深深的思念,並哀求大伯父阻止父親成家。大伯父見天浩態度如此堅決,對此事的反應如此強烈,也不好再說什麽,拉著他的手默默的看著天浩,雙淚橫流,他覺得天浩太可憐了,什麽話也沒說,走了。那幾天,天浩的父親再也不跟他說什麽,並在單位裏為他們兄弟倆找了一間小屋,讓他和天州搬出去。
天浩不但失去了母親,同時也失去了父親,失去了家。不知道有多少次,天浩一個人偷偷跑迴老家,站在母親的墳前,向母親默默的訴說著他的思念和委屈。想到傷心處,天浩就對著蒼天痛哭,邊哭邊喊:“老天爺,你對我不公啊。”每當此時,天浩就有些怨恨母親,天浩在心裏想:“媽媽,你怎麽就這樣狠心拋下我們走了,你覺得跟父親過不下去,可以離開他,我們一定會跟著你,等我們長大了,你不就有依靠了嗎?你既然把我們帶到這個世界上來,就應當對我們負起碼的責任,我和弟弟還沒有成人啊,你是解脫了,我們兄弟怎麽辦啊,媽媽。”
天浩的父親終於要成家了。到了父親結婚的那一天,天浩決定到母親的墳上去,他要去賠伴母親,雖然母親再也聽不到他的訴說,但是,在母親的墳前天浩可以盡情的流淚,盡情的訴說,他知道母親是不會怪他的。天浩的母親生前總是教育他的孩子們:“男孩子,要堅強,要有責任心,對家庭、對社會都應如此,對工作、對生活要有堅忉不拔的精神。”在這樣的時刻,天浩做不到這些。當時,天浩還天真地想,如果母親沒有死,無論她在天涯海角, 他都會去把她找迴來,麵對母親的墳墓,天浩知道她的母親永遠地躺在這裏。母親就在天浩的心裏,永遠在他的心裏。
經過精神與思想極端的痛苦與折磨以後,天浩還得迴到現實的生活中,以他自己理解的程度和所能做到的方式,去搏擊生活,抗爭生活,天浩開始相信命運,而且認為他的命運不好。
為了給母親爭氣,為了弟弟天州,也為了自己,天浩決心要好好生活下去,做生活的強者,去改變自己的命運。天浩從他的母親那裏繼承了一種最可貴的品質,那就是:苦難摧不垮的堅強。
天浩的父親成了新家後,很長時間,無論是思想上,還是在感情上,天浩都不能接受另一個女人走進他的家,成為他的繼母,取代他母親的位置,在天浩的心目中,母親是神聖的,是誰也取代不了的。
天浩不能忘懷的另一件事就是他的父親為了成立新家,不惜把他們兄弟倆人趕出家門。從此,天浩就和弟弟相依為命地生活在那間小屋裏,他們每天在食堂吃飯,過著無依無靠的日子。最初,父親怕他們迴家鬧事,不讓他們迴家,到後來見天浩沒鬧事,就要求他們兄弟倆迴家。天浩不願意迴家,他覺得自己已經沒有家,他覺得父親現在的家不是他的家,父親家中的那個女人天浩實在無法在心裏把她放在母親的位置上。對這一切,天浩無力改變和抗拒,但他唯一能做到的就是躲避,就是從思想到行動不承認那個家,也不迴那個家,他帶著弟弟,靠父親每月給的一點有限的生活費,艱難地度日。
天浩的母親不在了,平時,習慣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父親顯得很不適應。那時天浩還小,他母親在世時很少做家務活,這時家裏所有的家務都落到了他的身上,天浩感到有些力不從心,不會燒飯做菜,不會洗衣,不會料理家中的一切。而且,心情特別不好,想媽媽,恨父親,還要帶著弟弟,最讓天浩不能自拔的是對母親去世,所背負的深深的自責心理。
麵對淩亂的家,天浩的父親對一切都束手無策,這時便有“好心”的人們為天浩的父親尋找對象,由於一切都不能適應,天浩的父親也急不可耐地想建立新家,天浩的父親本來對母親也無太深厚的感情,他在生活方麵的依賴,也促使他想盡快成立新的家庭。
天浩當然不願意父親這麽快就建立新家,也不能接受他的父親這麽快就把他的母親忘了,天浩更是害怕父親組成新家庭後對他們兄弟二人更加不好。
天浩想起了母親臨走前對他說的話:“有朝一日,如果我不在了,你父親會很快建立一個新的家庭,對你父親並沒有什麽,隻是苦了你們兄弟二個”,天浩當時真的並不明白母親說這話的意思和後果。
很快,天浩的父親同幾個女人分別見了麵,各自談到了以前的家庭情況,有幾個女人不滿意,是因為有天浩兄弟二人,這是當然,人家是想來當太太的,又不是來當保姆的。還有的嫌天浩兄弟是男孩子,怕他們兄弟二人長大成人以後對她不好。給人的感覺不是在談婚姻,好像是在談一樁買賣,在做一筆交易,各自考慮的是自己在這場婚姻中會占據那些有利條件,如何才能製約對方,等等。
那些時天浩變得特別敏感,也特別留意父親的行蹤,有時甚至跟蹤他的父親。隻要家裏來人,他以為都是來說媒的,對他們都表現出厭煩情緒,不歡迎他們。其實,有許多人是來串門,來看看他們,人都是有同情的心的,這個世界上好人還是多。
經過一個階段的挑選,天浩的父親在十分無奈的情形下選擇了那個後來成為天浩繼母的女人,現在看來,天浩的父親當時那種急切的心情,完全可用“慌不擇妻”來形容。也許真的是天意,天浩的父親又找了一個沒有文化的女人,她比天浩的父親年齡要小許多,有一雙兒女,都很小,最小的才一歲多,她的前夫因公去世。在後來的生活中,天浩父子了解到她為人很刻薄,不善言談,視錢如命。
天浩的母親去世五個月另二十九天,也就是一九六七年十二月十九日,那個女人走進了天浩的家,走進了天浩的生活,從此,天浩的的家便再一次永久地失去了往日的寧靜和溫馨。
當時,天浩尚小,根本不懂得也不能理解他父親的想法和做法,為什麽要選擇這個女人,是父親低能?不是,他是有文化的人,無論從外貌還是人品上來看,天浩的父親可算是標準男人。過去,天浩的父親同他的母親雖然文化上有差異,但從外貌氣質上看,大家公認天浩的父母十分的般配,盡管如此天浩的父親還是看不起他的母親。那麽,如今的這個繼母,他又看上的是什麽呢?讓天浩百思不得其解。隻能說這是天意,他父親一生隻能有這樣的妻子,也隻能說明天浩的父親經過一係列人生的巨變,變得完全沒有了自己的個性。
天浩的父親與繼母結婚時,為了讓天浩接受那個女人,也對天浩講過他要成立新家的想法,天浩表示堅決不同意,那是因為天浩太小,不懂得一個男人沒有家,一個家庭沒有女人的苦衷,他隻是一味地懷念他的母親,一味地要求他的父親不要再成家,一味地責怪他的父親這麽快就忘記了自己的母親。
對於天浩的父親來說,成立新的家庭是一定的,為了讓天浩在思想上能通過,天浩的父親就讓他的大伯父來跟他說這件事。天浩由於受了母親的影響,現在母親不在了,所以,對母親的話就銘心刻骨的記著,天浩對伯父說:“我媽媽去世這麽短的時間他就急著要成家,他太對不起我的媽媽了,我不同意他結婚。”說到傷心處天浩聲淚俱下,便撲到大伯父懷裏失聲痛哭,盡情的發泄著心中不滿和委屈,發泄著對父親的怨恨,發泄著對母親深深的思念,並哀求大伯父阻止父親成家。大伯父見天浩態度如此堅決,對此事的反應如此強烈,也不好再說什麽,拉著他的手默默的看著天浩,雙淚橫流,他覺得天浩太可憐了,什麽話也沒說,走了。那幾天,天浩的父親再也不跟他說什麽,並在單位裏為他們兄弟倆找了一間小屋,讓他和天州搬出去。
天浩不但失去了母親,同時也失去了父親,失去了家。不知道有多少次,天浩一個人偷偷跑迴老家,站在母親的墳前,向母親默默的訴說著他的思念和委屈。想到傷心處,天浩就對著蒼天痛哭,邊哭邊喊:“老天爺,你對我不公啊。”每當此時,天浩就有些怨恨母親,天浩在心裏想:“媽媽,你怎麽就這樣狠心拋下我們走了,你覺得跟父親過不下去,可以離開他,我們一定會跟著你,等我們長大了,你不就有依靠了嗎?你既然把我們帶到這個世界上來,就應當對我們負起碼的責任,我和弟弟還沒有成人啊,你是解脫了,我們兄弟怎麽辦啊,媽媽。”
天浩的父親終於要成家了。到了父親結婚的那一天,天浩決定到母親的墳上去,他要去賠伴母親,雖然母親再也聽不到他的訴說,但是,在母親的墳前天浩可以盡情的流淚,盡情的訴說,他知道母親是不會怪他的。天浩的母親生前總是教育他的孩子們:“男孩子,要堅強,要有責任心,對家庭、對社會都應如此,對工作、對生活要有堅忉不拔的精神。”在這樣的時刻,天浩做不到這些。當時,天浩還天真地想,如果母親沒有死,無論她在天涯海角, 他都會去把她找迴來,麵對母親的墳墓,天浩知道她的母親永遠地躺在這裏。母親就在天浩的心裏,永遠在他的心裏。
經過精神與思想極端的痛苦與折磨以後,天浩還得迴到現實的生活中,以他自己理解的程度和所能做到的方式,去搏擊生活,抗爭生活,天浩開始相信命運,而且認為他的命運不好。
為了給母親爭氣,為了弟弟天州,也為了自己,天浩決心要好好生活下去,做生活的強者,去改變自己的命運。天浩從他的母親那裏繼承了一種最可貴的品質,那就是:苦難摧不垮的堅強。
天浩的父親成了新家後,很長時間,無論是思想上,還是在感情上,天浩都不能接受另一個女人走進他的家,成為他的繼母,取代他母親的位置,在天浩的心目中,母親是神聖的,是誰也取代不了的。
天浩不能忘懷的另一件事就是他的父親為了成立新家,不惜把他們兄弟倆人趕出家門。從此,天浩就和弟弟相依為命地生活在那間小屋裏,他們每天在食堂吃飯,過著無依無靠的日子。最初,父親怕他們迴家鬧事,不讓他們迴家,到後來見天浩沒鬧事,就要求他們兄弟倆迴家。天浩不願意迴家,他覺得自己已經沒有家,他覺得父親現在的家不是他的家,父親家中的那個女人天浩實在無法在心裏把她放在母親的位置上。對這一切,天浩無力改變和抗拒,但他唯一能做到的就是躲避,就是從思想到行動不承認那個家,也不迴那個家,他帶著弟弟,靠父親每月給的一點有限的生活費,艱難地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