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我太低估了吳承祿!
袁肅調整了一下心緒,臉色露出一個頗顯自信的笑容,輕描淡寫的對吳立可說道:“吳縣長,你就這麽不歡迎我留下來嗎?”
吳立可一臉焦急,他好歹是看好袁肅這個年輕人,所以才冒著風險和壓力出言提醒,豈料袁肅似乎是一副不開竅的樣子。歎了一口氣之後,他很無奈的說道:“哎呀呀,我說袁大人,好好的不行嗎?何必還要弄出這麽多麻煩事來?”
袁肅依然笑著說道:“吳大人,你的好意我心領。不管怎麽說,你今日特意跟我說這番話,這份情誼我承下來。你毋須多慮,既然我敢挑明這番話,那自然是有把握做成這番事,到時候袁某絕不會虧待吳大人。”
吳立可隻是苦笑,也不知道該再說些什麽
就在這天下午,袁肅原以為趙方毓會來一趟行營碰個照麵,哪裏知道等到快三點鍾的時間,趙方毓倒是沒有來,反而是北戴河英商會理事長羅伯遜前來登門拜訪。
就在前幾天鬧得沸沸揚揚的竇神父一案當中,羅伯遜曾經就是上門抗議的外國代表之一。不過好在羅伯遜在這段時間與袁肅有過來往,所以在抗議的那天並沒有說很多話,相反更像是一個圍觀者一樣,僅僅是幫助其他代表撐一撐場麵。
在書房接見了羅伯遜,對方知道袁肅能說一口流利的英文,索性連翻譯員都沒有帶。
雙方用英國式的禮儀問了好,袁肅請羅伯遜落座,隨即開口問道:“羅伯遜先生今天前來,莫非還是為了竇神父的案子吧?真是不巧,昨天北京派來的專員已經將竇神父押解進京,照我看這件案子算是告一段落了。”
羅伯遜笑了笑,搖著頭說道:“哦,不不不,我的朋友,你誤會了。法國人折騰出這檔子醜聞,那是他們咎由自取,這怨不得任何人。雖然從規則上我不得不說,袁將軍你做的一些不近人情,但這件事終歸已經過去了。”
袁肅欣然的笑道:“能聽到羅伯遜先生這麽說,我真的感到很高興,看來並不是所有人都隻知道偏袒和包庇。那麽,言歸正傳,羅伯遜先生今日前來應該是為了洽談合作的事吧?”
“沒錯,我很欣賞袁將軍的直率,做生意就應該這樣,願意做那就做,不願意做也毋須拐彎抹角,您是對嗎?關於上次我們商會提出的商業發展計劃,如今已經過去快有十多天的時間,不知道袁將軍考慮的怎麽樣。”
“您在這份計劃裏提到,英國願意投資南戴河海港和船塢事業,同時還希望中英合作洋河水庫的工程。不得不說,您在細節上麵的安排很到位,合作的方式也合情合理,比起幾年前法國人和美國人近乎強詞奪理般的提案,已經非常能夠提前英國對華的親善。”袁肅實事求是的先說了一些好話。
英國提出的合作方案,無論是在技術援助,還是在股份劃分,以及項目正式營業之後的利潤分配,可以說是麵麵俱到並且公平公正。用一句話來形容那就是這是一次雙贏的合作。
“嗬嗬,這麽說,袁將軍對這份計劃很滿意,對嗎?”羅伯遜露出高興的臉色,有幾分迫不及待的追問道。
“是的,我很滿意,但是我希望做一些稍微的修改,同時還希望取得羅伯遜先生額外的幫助。”袁肅直言不諱的說道,儼然是一副得寸進尺的打算。
“哦,哦,袁將軍,我的朋友,以前你們中國人總說我們西方人在巧取豪奪,我想,現在應該得調換一下位置了。嗬嗬,不過不管怎麽說,既然您對我們的計劃很滿意,我也希望促成這次合作,所以還是願意聽一聽你額外的要求。”羅伯遜先生依然笑著說道,隻不過現在的笑容沒有之前那麽爽快了。
第6章,討價還價
“嚴格的說,我並不是得寸進尺,也並非不願意與羅伯遜先生合作。相信雷諾森先生所代表的英國官方已經很清楚的製訂了一套在華延伸方案,這個方案我知道,羅伯遜先生你也知道。如果單純是生意合作,那沒問題,您的計劃十分完美。可問題是,這絕非是單純的生意合作,你們大英帝國還將從中獲得更多的政治利益,難道不是嗎?”袁肅一針見血的說道。
他知道洋人向來都不會無的放矢,既然給出這麽合情合理的合作計劃,那背後肯定是有另外一層原因。而這層原因就跟雷諾森與英國駐濟南領事館,希望取得東直隸海岸線發展權一樣,那就是要建立一條連通中國東北的戰略交通樞紐線,以此來牽製德國在山東的勢力。
也就是說,中方在這次合作計劃當中隻能取得商業上的利益,而英方則不僅能取得商業上的利益,同時還能獲得國際軍事競爭的優勢。
要知道,當初雷諾森為了取得東直隸海岸線的發展權,又是送軍備又是提供各方麵支援,甚至還保留了政治上的支持和一大筆貸款的額度。眼下羅伯遜顯然要付出同樣的額外附送,又或者提供足夠的支持,這樣才能讓袁肅感到平衡。
聽完袁肅的這番話,羅伯遜臉色微微變了變,隨即又露出了一個怪異的笑容,似是開玩笑一般說道:“真是什麽都瞞不過袁將軍,您還真是精打細算呀。”
袁肅揮了揮手,笑著說道:“你千萬不要揶揄我,大家不過是各取所需嘛。”
羅伯遜煞有其事的點了點頭,攤開手說道:“那麽,袁將軍您還需要我們做什麽補充呢?”
袁肅立刻說道:“在這份計劃書上,我希望能將合作經營的時限由二十年更改為十二年,當然,做為交換在引進英國設備方麵我們願意接受市場價。此外,南戴河海港的船塢產業,我們中方的持股份額要從百分之五十提高到百分之六十,做為交換中方可以承諾十五年之內皆聘請英國人擔任總經理。”
羅伯遜沉思了片刻,隨後說道:“不得不說,您提出的意見與我所預想的底線出入很大。二十年的經營權才能確保我們投資能夠得到盈利,改為十二年的話隻怕我很難說服其他投資者。對於您而言,這次合作確實包含了政治意義,但對於我們商人來說,這終歸隻是一筆生意罷了。我希望你能重新考慮。”
袁肅笑著問道:“那羅伯遜先生以為怎麽樣才算最合適呢?”
羅伯遜語氣肯定的說道:“十五年合作經營,或許我還有說服其他人的可能性。”
袁肅搖了搖頭說道:“您誤會了,我的意思是,你們願意接受什麽樣子的條件才肯將合作經營期限更改為十二年?”
十二和十五年中間僅僅隻隔了三年時間,但袁肅很清楚所謂的中外合資模式是什麽樣。洋人憑借雄厚的資本,在合作經營期間隨隨便便都能拓展股份,就好像開平礦務公司那樣,之前中方持股超過百分之六十,結果被英國人強行擴展資本,最終排擠到中方持股僅僅隻有百分之五x不到。
合作時間越長,風險越大。袁肅不希望利國利民的工程淪為洋人賺錢的搖籃,一旦讓洋人賺了的太多,那就等於老百姓們付出的更多。到時候本來是利國利民的一項事業,反而變成了老百姓們的一項負擔。
正所謂長痛不如短痛,盡早收迴項目的所有權才是最重要的。
羅伯遜歎了一口氣,語氣很嚴肅的說道:“袁將軍,您也說過這份合作計劃對大家都有好處,要知道能夠拿出這樣一份合作計劃,我們英商會前前後後已經討論了非常之久。這不是沒有道理的。即便你們用其他條件來進行交換,我想也無法說服所有的投資商。”
袁肅默然了一陣,繼而以十分猶豫的口吻說道:“這樣吧,合作計劃按照我所提出的進行修改,十二年經營權,百分之六十的南戴河船塢公司股份,其他一切都不變。如果有投資商不願意,那就讓他們退出,缺少的資金以我個人的名義貸款。”
羅伯遜當然知道袁肅是什麽意思,既然要貸款,那就必須有抵押,他立刻問道:“袁將軍打算如何貸款?”
袁肅說道:“我考慮以山海關轄區兩縣的稅收做抵押,同時也可以聘請英國人員擔任本地的稅政顧問。您看,這個條件如何?”
當初在灤州時,雷諾森曾經提出過由英國專業人員出任稅政顧問,不過袁肅當時沒有答應,那是因為灤州是其發展的根基所在,經濟來源一定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裏。
現如今山海關防區兩縣的情況與灤州大有不同。
一方麵是因為這裏是關口要地,各方麵稅收都很齊全,但由於吳承祿及其下屬的官員貪贓枉法又毫無作為,以至於稅政十分混亂。要想盡快建立係統化的稅政製度,最好的辦法莫過去請洋人介入。如此一來,既不用擔心觸怒本地稅收的利益鏈,又能快刀斬亂麻的清楚腐敗的痕跡,那些舊官僚膽子再大也不敢跟洋人叫板。
另外一方麵則是更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山海關轄區現在還不是他袁肅的地盤,為了能最大程度的拉攏北戴河的洋人,自然需要花費一些投入才行。
羅伯遜揚了揚眉毛,緩聲緩氣的說道:“若是這樣的話,我看在一些細節上還得另外重新磋商。如果袁將軍允許的話,我希望另外再安排時間做進一步接洽。”
袁肅點了點頭,笑著說道:“這是自然。另外,還有一件事想跟羅伯遜先生談一談。”
羅伯遜笑問道:“哦,還有其他的事?”
袁肅頗有深意的說道:“不知羅伯遜先生對山海關鎮守使吳承祿有什麽看法?”
羅伯遜調整了一下坐姿,有一種很認真的眼神盯著袁肅。他察覺到袁肅這個問話的涵義,就算自己一早沒有料到袁肅心裏盤算著什麽,可與雷諾森通電的過程中或多或少也了解了一些情況。原以為中國人的事情由中國人自己解決就足夠了,袁肅理應有把握擺平所有難處,之後才能來跟英商會進行談判。
“您這話是什麽意思?”
“實不相瞞,我需要羅伯遜先生在私人方麵提供一些幫助!而我相信,您提供給我的私人幫助,將會直接影響你我這次商業合作。”
“如果我沒猜錯,袁將軍是希望我幫助您對付吳將軍了,對嗎?”
“正是如此。此事你我心照不宣,吳承祿在山海關向來碌碌無為,而且他骨子裏對北戴河還是心存戒備,所以這些年來你們英商會在北戴河的發展一直心有餘而力不足。當然,我也聽說了吳承祿在私底下與你們西方國家大開方便之門,縱容你們進行走私。不過,相比起來,我相信羅伯遜先生更期待與我的合作。”袁肅語氣篤定的說道,就彷佛這件事已經板上釘釘了似的。
“話也不能這麽說,我們與袁將軍的是生意,與吳將軍的同樣是生意。更何況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兩筆生意並沒有任何衝突。我們很願意保持與你們雙方開展同時的合作。”羅伯遜狡黠的笑了起來,之前袁肅要提出修改合作計劃,那是因為英國方麵占有額外的利益,而現在是袁肅希望獲得額外的幫助,那自然輪到自己坐地起價了。
“不不不,羅伯遜先生,你難道沒有意識到嗎?吳承祿是與北戴河所有外國商人合作,但是如果您幫助了我,我則是與你們英國單方麵合作。到時候整個北戴河的英商都會得到最大程度的便利,將遠遠超過其他國家。這一點,難道沒有誘惑力嗎?”袁肅揭開了自己的謎底,帶著自信的笑容說道。
羅伯遜臉色頓時轉變了過來,隨即陷入一陣冗長的沉思。
“袁將軍您確定能夠給出這樣的保證嗎?”許久過後,他緩緩的開口問道。
“北戴河沒有租界,這裏是中國人的領土。如果由我執掌這裏的地方大權,那所有事情都是由我來說的算。”袁肅擲地有聲的做出了承諾。
“有您這句話,我就放心了。那麽,您希望我提供什麽樣的幫助?”羅伯遜露出一絲笑容,繼而爽快的說道。
接下來的談話中,袁肅將他的計劃告訴了羅伯遜。
第7章,針鋒相對
直到八月三十一日的傍晚,身為賑災會辦的趙方毓這才來到行營麵見了袁肅。
前前後後耽誤了三天時間,而在這三天時間裏,趙方毓幾乎就住在鎮守使署衙裏。雖然袁肅派人多方打探和盯梢,甚至還花錢收買了鎮守使署衙的仆從,希望能夠知道趙方毓到底與吳承祿在交往些什麽,可是最終依然沒有任何收獲。
在聽說趙方毓登門拜訪時,袁肅甚至還有些許的意外,對方總算還知道來這裏一趟。
不過考慮到對方從下火車開始就不給麵子,袁肅也沒打算給其好臉色看,僅僅就安排在行營的外廳見麵。走進外廳側門時,他看到趙方毓正坐在靠牆邊的座椅上,拗著腿正兀自抽著香煙,即便看到自己出來了,也是一副不疾不徐的樣子,先慢慢彈了彈煙灰,隨後才站起身來迎著這邊的方向。
“趙大人你真是大忙人,隔了這麽久你我才見上一麵,真是不容易啊。”袁肅不掩揶揄之意的冷聲說道。
“哪裏哪裏,本地官員接連宴請,總得一一應付,若不然可就辜負眾人的一番好意了。”趙方毓滿不在乎的說道。他年紀隻有二十歲出頭,卻已經有一種官場上特有的老氣橫秋,說起話來就好像頂頭上司一般。
“接連宴請?城外餓殍遍野,難民們等著盼著官府救濟,災情未了,你這身為賑災會辦的中央特派官員居然還有心思吃宴席。”袁肅愈發覺得對方的模樣叫人討厭,索性一點情麵都不留,劈頭蓋臉的直接嗬斥道。
這一嗬立刻讓趙方毓罩不住臉,之前的揶揄、諷刺好歹是暗著來,大不了裝作不知深意的樣子可以糊弄過去,可是現在袁肅公然有教訓嗬斥,擺明就是要撕破這層窗戶紙爭鋒相對。
“袁大人,你好大的官威呀。你既然知道我是中央特派的官員,在這裏你我平級,用不著你來指手畫腳。”趙方毓冷冷一哼,挺著胸膛毫不退讓的說道。
他在心裏痛罵不止:大爺我本想給你臉,你這孫子既然不要臉,那就休怪大爺我不客氣。
“平級?我乃東直隸護軍使、正參領陸軍上校,你是何身份,膽敢與我論平級?”袁肅冷冷一笑,加重語氣說道。
跟在袁肅身後的陳文年、杜預以及其他幾名警衛員,都對趙方毓露出鄙夷之色。
“好你個袁肅,此次我受內閣總理委托,除了會辦賑災之外,就是要治你飛揚跋扈、裏外勾結之罪。哼,你現在居然登鼻子上臉,還敢對我吆三喝四。我手裏可是有大總統親自頒發的特令,看你這副自以為是的德行,所述之罪必然有實無疑。我明日便上報京城,拿你進京去問話。”趙方毓正是年輕氣盛的年齡,自然受不了袁肅這樣的嘲諷,當即便把自己的家地裏掏了出來。
這一番話說出來,袁肅與陳文年等人臉色頓時生變,然而這種變化僅僅隻是一閃而過。
早在趙方毓來之前,袁肅與陳文年、趙山河等人已經商討過這個問題,結合之前吳立可所透露的消息,最有可能的就是吳承祿已經與趙方毓走到一塊,而且目的就是要對付他們這邊。趙方毓既然是中央特派而來,也就是說這件事十之八九是鬧到中央去了。
雖然袁肅這邊並不清楚吳承祿究竟在暗地裏使了什麽手段,卻也萬萬沒料到這件事會驚動到大總統袁世凱。現在趙方毓口口聲聲稱有大總統的特令,還火是奉命前來查辦他的罪行,這可是一記非常嚴重的打擊。
不過袁肅既然早有意料,那也必然早有準備,隻不過是將之前的準備稍微加重一些力道罷了。當即,他冷冷的一哼,擺出一副全然不放在眼裏的架勢,仍舊厲聲的喝道:“你還來追究我的罪過!今日你不來就罷了,既然來了,我倒要跟你好好算一算賬。我且問你,此次中央下撥的賑濟款總計七萬元,如今除去已經入庫的這批物資之外,其餘款項何在?”
趙方毓愣了愣,隨即憤怒的說道:“姓袁,你別跟我轉移話題。國府獲悉你以賑災總司令的身份,私底下與北戴河洋人暗中勾結,不僅哄抬物價,還企圖在沒有外交部批證的情況下擅自與洋人簽訂外交協議,這已經構成了叛國重罪,你還有心思來問我賑災物資……”
袁肅蔑然的打斷了趙方毓的話,笑道:“真是笑話,叛國重罪,你做賊心虛現在反過來汙蔑我?可笑,當真可笑,你當我是三歲小孩,還是當大總統是傻子?”
陳文年、杜預以及其他警衛員在接到袁肅的暗示之後,也都跟著哈哈大笑起來,全然沒有一絲一毫的緊張,就彷佛趙方毓的話當真隻是一番無稽之談。
當然,袁肅內心深處卻暗暗繃緊了起來,他現在總算知道吳承祿暗地裏耍的是什麽花招。
不過轉念又覺得很奇怪,他早在七十九標獨立階段,確實因為與洋人往來的事情招致大總統袁世凱的憤怒。可這件事隻有內部人員才知道,吳承祿向來不問外事,又是如何想到利用這一點來大做文章?
莫非僅僅是巧合,吳承祿是歪打正著拿這件事來詆毀自己?
可如果是巧合的話,吳承祿又為什麽會這麽快做好準備,以他的德行根本不可能如此一針見血的來先下手為強。“一針見血”和“先下手為強”,或許吳承祿可以想到其中一招,但兩招同時都湊效,單純的巧合未免說不過去。
趙方毓見對方一眾人完全不把自己的話當一迴事,不禁有些慌張起來。
在他動身離開京城之前,內閣總理辦公室和大總統秘書室都派人做過一些叮囑,未免擔心袁肅擁兵自重,可以先與鎮守使吳承祿聯合計議,一旦定罪便由吳承祿發兵逮捕。
而在之前的幾天時間裏,他正是與吳承祿在密謀此事,原本的計劃是慢慢搜集證據,然後在災民開始疏散之後,再找一個機會向袁肅攤牌。
今天到訪隻不過是例行公事罷了,他壓根就沒打算立刻與袁肅撕破臉。哪裏知道這袁肅還真是膽子大的很,才剛一見麵連寒暄都沒有,劈頭蓋臉的就是一頓痛斥,擺足了土霸王的架勢。正因為如此,他一時心中急切外加麵子上過不去,這才把大總統特令的事情抖了出去。
本想這大總統特令能夠嚇住袁肅,讓對方收斂一下脾氣,即便因此打草驚蛇導致日後調查取證困難也無妨,反正這個案子又不是說非要整死袁肅。好歹袁肅是大總統侄子,有人造謠生事也未可知,查不出所以然又或者袁肅老老實實巴結一番,這個案子也就這麽過去了。
可是搬出了大總統特令之後,非但沒能嚇住袁肅,反而還讓對方根本不當作一迴事。頓時所有陣腳都亂了起來,不僅手足無措,更是還有一種危機感。
“袁肅,你好大的膽子!既然如此,那我們就沒什麽好說的了,我今晚就發電文迴北京,倒要看看你如何做交代。”趙方毓氣不打一處來,強撐著氣場大聲說道。
“就算你有大總統特令,你指責我勾結洋人,可拿的出證據來?我不妨實話告訴你,我與洋人確實有過來往,也確實正在磋商合作,但我所合作的目的正是為了解決災情。你盡管向上麵匯報,看看京城是信你的話還是信我的話!”袁肅斬金截鐵的說道。
“你,你等著,我們走著瞧。”趙方毓狠狠的說道,說完轉身就要往外走。
“你給我站住。”袁肅大聲的喊道。
袁肅調整了一下心緒,臉色露出一個頗顯自信的笑容,輕描淡寫的對吳立可說道:“吳縣長,你就這麽不歡迎我留下來嗎?”
吳立可一臉焦急,他好歹是看好袁肅這個年輕人,所以才冒著風險和壓力出言提醒,豈料袁肅似乎是一副不開竅的樣子。歎了一口氣之後,他很無奈的說道:“哎呀呀,我說袁大人,好好的不行嗎?何必還要弄出這麽多麻煩事來?”
袁肅依然笑著說道:“吳大人,你的好意我心領。不管怎麽說,你今日特意跟我說這番話,這份情誼我承下來。你毋須多慮,既然我敢挑明這番話,那自然是有把握做成這番事,到時候袁某絕不會虧待吳大人。”
吳立可隻是苦笑,也不知道該再說些什麽
就在這天下午,袁肅原以為趙方毓會來一趟行營碰個照麵,哪裏知道等到快三點鍾的時間,趙方毓倒是沒有來,反而是北戴河英商會理事長羅伯遜前來登門拜訪。
就在前幾天鬧得沸沸揚揚的竇神父一案當中,羅伯遜曾經就是上門抗議的外國代表之一。不過好在羅伯遜在這段時間與袁肅有過來往,所以在抗議的那天並沒有說很多話,相反更像是一個圍觀者一樣,僅僅是幫助其他代表撐一撐場麵。
在書房接見了羅伯遜,對方知道袁肅能說一口流利的英文,索性連翻譯員都沒有帶。
雙方用英國式的禮儀問了好,袁肅請羅伯遜落座,隨即開口問道:“羅伯遜先生今天前來,莫非還是為了竇神父的案子吧?真是不巧,昨天北京派來的專員已經將竇神父押解進京,照我看這件案子算是告一段落了。”
羅伯遜笑了笑,搖著頭說道:“哦,不不不,我的朋友,你誤會了。法國人折騰出這檔子醜聞,那是他們咎由自取,這怨不得任何人。雖然從規則上我不得不說,袁將軍你做的一些不近人情,但這件事終歸已經過去了。”
袁肅欣然的笑道:“能聽到羅伯遜先生這麽說,我真的感到很高興,看來並不是所有人都隻知道偏袒和包庇。那麽,言歸正傳,羅伯遜先生今日前來應該是為了洽談合作的事吧?”
“沒錯,我很欣賞袁將軍的直率,做生意就應該這樣,願意做那就做,不願意做也毋須拐彎抹角,您是對嗎?關於上次我們商會提出的商業發展計劃,如今已經過去快有十多天的時間,不知道袁將軍考慮的怎麽樣。”
“您在這份計劃裏提到,英國願意投資南戴河海港和船塢事業,同時還希望中英合作洋河水庫的工程。不得不說,您在細節上麵的安排很到位,合作的方式也合情合理,比起幾年前法國人和美國人近乎強詞奪理般的提案,已經非常能夠提前英國對華的親善。”袁肅實事求是的先說了一些好話。
英國提出的合作方案,無論是在技術援助,還是在股份劃分,以及項目正式營業之後的利潤分配,可以說是麵麵俱到並且公平公正。用一句話來形容那就是這是一次雙贏的合作。
“嗬嗬,這麽說,袁將軍對這份計劃很滿意,對嗎?”羅伯遜露出高興的臉色,有幾分迫不及待的追問道。
“是的,我很滿意,但是我希望做一些稍微的修改,同時還希望取得羅伯遜先生額外的幫助。”袁肅直言不諱的說道,儼然是一副得寸進尺的打算。
“哦,哦,袁將軍,我的朋友,以前你們中國人總說我們西方人在巧取豪奪,我想,現在應該得調換一下位置了。嗬嗬,不過不管怎麽說,既然您對我們的計劃很滿意,我也希望促成這次合作,所以還是願意聽一聽你額外的要求。”羅伯遜先生依然笑著說道,隻不過現在的笑容沒有之前那麽爽快了。
第6章,討價還價
“嚴格的說,我並不是得寸進尺,也並非不願意與羅伯遜先生合作。相信雷諾森先生所代表的英國官方已經很清楚的製訂了一套在華延伸方案,這個方案我知道,羅伯遜先生你也知道。如果單純是生意合作,那沒問題,您的計劃十分完美。可問題是,這絕非是單純的生意合作,你們大英帝國還將從中獲得更多的政治利益,難道不是嗎?”袁肅一針見血的說道。
他知道洋人向來都不會無的放矢,既然給出這麽合情合理的合作計劃,那背後肯定是有另外一層原因。而這層原因就跟雷諾森與英國駐濟南領事館,希望取得東直隸海岸線發展權一樣,那就是要建立一條連通中國東北的戰略交通樞紐線,以此來牽製德國在山東的勢力。
也就是說,中方在這次合作計劃當中隻能取得商業上的利益,而英方則不僅能取得商業上的利益,同時還能獲得國際軍事競爭的優勢。
要知道,當初雷諾森為了取得東直隸海岸線的發展權,又是送軍備又是提供各方麵支援,甚至還保留了政治上的支持和一大筆貸款的額度。眼下羅伯遜顯然要付出同樣的額外附送,又或者提供足夠的支持,這樣才能讓袁肅感到平衡。
聽完袁肅的這番話,羅伯遜臉色微微變了變,隨即又露出了一個怪異的笑容,似是開玩笑一般說道:“真是什麽都瞞不過袁將軍,您還真是精打細算呀。”
袁肅揮了揮手,笑著說道:“你千萬不要揶揄我,大家不過是各取所需嘛。”
羅伯遜煞有其事的點了點頭,攤開手說道:“那麽,袁將軍您還需要我們做什麽補充呢?”
袁肅立刻說道:“在這份計劃書上,我希望能將合作經營的時限由二十年更改為十二年,當然,做為交換在引進英國設備方麵我們願意接受市場價。此外,南戴河海港的船塢產業,我們中方的持股份額要從百分之五十提高到百分之六十,做為交換中方可以承諾十五年之內皆聘請英國人擔任總經理。”
羅伯遜沉思了片刻,隨後說道:“不得不說,您提出的意見與我所預想的底線出入很大。二十年的經營權才能確保我們投資能夠得到盈利,改為十二年的話隻怕我很難說服其他投資者。對於您而言,這次合作確實包含了政治意義,但對於我們商人來說,這終歸隻是一筆生意罷了。我希望你能重新考慮。”
袁肅笑著問道:“那羅伯遜先生以為怎麽樣才算最合適呢?”
羅伯遜語氣肯定的說道:“十五年合作經營,或許我還有說服其他人的可能性。”
袁肅搖了搖頭說道:“您誤會了,我的意思是,你們願意接受什麽樣子的條件才肯將合作經營期限更改為十二年?”
十二和十五年中間僅僅隻隔了三年時間,但袁肅很清楚所謂的中外合資模式是什麽樣。洋人憑借雄厚的資本,在合作經營期間隨隨便便都能拓展股份,就好像開平礦務公司那樣,之前中方持股超過百分之六十,結果被英國人強行擴展資本,最終排擠到中方持股僅僅隻有百分之五x不到。
合作時間越長,風險越大。袁肅不希望利國利民的工程淪為洋人賺錢的搖籃,一旦讓洋人賺了的太多,那就等於老百姓們付出的更多。到時候本來是利國利民的一項事業,反而變成了老百姓們的一項負擔。
正所謂長痛不如短痛,盡早收迴項目的所有權才是最重要的。
羅伯遜歎了一口氣,語氣很嚴肅的說道:“袁將軍,您也說過這份合作計劃對大家都有好處,要知道能夠拿出這樣一份合作計劃,我們英商會前前後後已經討論了非常之久。這不是沒有道理的。即便你們用其他條件來進行交換,我想也無法說服所有的投資商。”
袁肅默然了一陣,繼而以十分猶豫的口吻說道:“這樣吧,合作計劃按照我所提出的進行修改,十二年經營權,百分之六十的南戴河船塢公司股份,其他一切都不變。如果有投資商不願意,那就讓他們退出,缺少的資金以我個人的名義貸款。”
羅伯遜當然知道袁肅是什麽意思,既然要貸款,那就必須有抵押,他立刻問道:“袁將軍打算如何貸款?”
袁肅說道:“我考慮以山海關轄區兩縣的稅收做抵押,同時也可以聘請英國人員擔任本地的稅政顧問。您看,這個條件如何?”
當初在灤州時,雷諾森曾經提出過由英國專業人員出任稅政顧問,不過袁肅當時沒有答應,那是因為灤州是其發展的根基所在,經濟來源一定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裏。
現如今山海關防區兩縣的情況與灤州大有不同。
一方麵是因為這裏是關口要地,各方麵稅收都很齊全,但由於吳承祿及其下屬的官員貪贓枉法又毫無作為,以至於稅政十分混亂。要想盡快建立係統化的稅政製度,最好的辦法莫過去請洋人介入。如此一來,既不用擔心觸怒本地稅收的利益鏈,又能快刀斬亂麻的清楚腐敗的痕跡,那些舊官僚膽子再大也不敢跟洋人叫板。
另外一方麵則是更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山海關轄區現在還不是他袁肅的地盤,為了能最大程度的拉攏北戴河的洋人,自然需要花費一些投入才行。
羅伯遜揚了揚眉毛,緩聲緩氣的說道:“若是這樣的話,我看在一些細節上還得另外重新磋商。如果袁將軍允許的話,我希望另外再安排時間做進一步接洽。”
袁肅點了點頭,笑著說道:“這是自然。另外,還有一件事想跟羅伯遜先生談一談。”
羅伯遜笑問道:“哦,還有其他的事?”
袁肅頗有深意的說道:“不知羅伯遜先生對山海關鎮守使吳承祿有什麽看法?”
羅伯遜調整了一下坐姿,有一種很認真的眼神盯著袁肅。他察覺到袁肅這個問話的涵義,就算自己一早沒有料到袁肅心裏盤算著什麽,可與雷諾森通電的過程中或多或少也了解了一些情況。原以為中國人的事情由中國人自己解決就足夠了,袁肅理應有把握擺平所有難處,之後才能來跟英商會進行談判。
“您這話是什麽意思?”
“實不相瞞,我需要羅伯遜先生在私人方麵提供一些幫助!而我相信,您提供給我的私人幫助,將會直接影響你我這次商業合作。”
“如果我沒猜錯,袁將軍是希望我幫助您對付吳將軍了,對嗎?”
“正是如此。此事你我心照不宣,吳承祿在山海關向來碌碌無為,而且他骨子裏對北戴河還是心存戒備,所以這些年來你們英商會在北戴河的發展一直心有餘而力不足。當然,我也聽說了吳承祿在私底下與你們西方國家大開方便之門,縱容你們進行走私。不過,相比起來,我相信羅伯遜先生更期待與我的合作。”袁肅語氣篤定的說道,就彷佛這件事已經板上釘釘了似的。
“話也不能這麽說,我們與袁將軍的是生意,與吳將軍的同樣是生意。更何況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兩筆生意並沒有任何衝突。我們很願意保持與你們雙方開展同時的合作。”羅伯遜狡黠的笑了起來,之前袁肅要提出修改合作計劃,那是因為英國方麵占有額外的利益,而現在是袁肅希望獲得額外的幫助,那自然輪到自己坐地起價了。
“不不不,羅伯遜先生,你難道沒有意識到嗎?吳承祿是與北戴河所有外國商人合作,但是如果您幫助了我,我則是與你們英國單方麵合作。到時候整個北戴河的英商都會得到最大程度的便利,將遠遠超過其他國家。這一點,難道沒有誘惑力嗎?”袁肅揭開了自己的謎底,帶著自信的笑容說道。
羅伯遜臉色頓時轉變了過來,隨即陷入一陣冗長的沉思。
“袁將軍您確定能夠給出這樣的保證嗎?”許久過後,他緩緩的開口問道。
“北戴河沒有租界,這裏是中國人的領土。如果由我執掌這裏的地方大權,那所有事情都是由我來說的算。”袁肅擲地有聲的做出了承諾。
“有您這句話,我就放心了。那麽,您希望我提供什麽樣的幫助?”羅伯遜露出一絲笑容,繼而爽快的說道。
接下來的談話中,袁肅將他的計劃告訴了羅伯遜。
第7章,針鋒相對
直到八月三十一日的傍晚,身為賑災會辦的趙方毓這才來到行營麵見了袁肅。
前前後後耽誤了三天時間,而在這三天時間裏,趙方毓幾乎就住在鎮守使署衙裏。雖然袁肅派人多方打探和盯梢,甚至還花錢收買了鎮守使署衙的仆從,希望能夠知道趙方毓到底與吳承祿在交往些什麽,可是最終依然沒有任何收獲。
在聽說趙方毓登門拜訪時,袁肅甚至還有些許的意外,對方總算還知道來這裏一趟。
不過考慮到對方從下火車開始就不給麵子,袁肅也沒打算給其好臉色看,僅僅就安排在行營的外廳見麵。走進外廳側門時,他看到趙方毓正坐在靠牆邊的座椅上,拗著腿正兀自抽著香煙,即便看到自己出來了,也是一副不疾不徐的樣子,先慢慢彈了彈煙灰,隨後才站起身來迎著這邊的方向。
“趙大人你真是大忙人,隔了這麽久你我才見上一麵,真是不容易啊。”袁肅不掩揶揄之意的冷聲說道。
“哪裏哪裏,本地官員接連宴請,總得一一應付,若不然可就辜負眾人的一番好意了。”趙方毓滿不在乎的說道。他年紀隻有二十歲出頭,卻已經有一種官場上特有的老氣橫秋,說起話來就好像頂頭上司一般。
“接連宴請?城外餓殍遍野,難民們等著盼著官府救濟,災情未了,你這身為賑災會辦的中央特派官員居然還有心思吃宴席。”袁肅愈發覺得對方的模樣叫人討厭,索性一點情麵都不留,劈頭蓋臉的直接嗬斥道。
這一嗬立刻讓趙方毓罩不住臉,之前的揶揄、諷刺好歹是暗著來,大不了裝作不知深意的樣子可以糊弄過去,可是現在袁肅公然有教訓嗬斥,擺明就是要撕破這層窗戶紙爭鋒相對。
“袁大人,你好大的官威呀。你既然知道我是中央特派的官員,在這裏你我平級,用不著你來指手畫腳。”趙方毓冷冷一哼,挺著胸膛毫不退讓的說道。
他在心裏痛罵不止:大爺我本想給你臉,你這孫子既然不要臉,那就休怪大爺我不客氣。
“平級?我乃東直隸護軍使、正參領陸軍上校,你是何身份,膽敢與我論平級?”袁肅冷冷一笑,加重語氣說道。
跟在袁肅身後的陳文年、杜預以及其他幾名警衛員,都對趙方毓露出鄙夷之色。
“好你個袁肅,此次我受內閣總理委托,除了會辦賑災之外,就是要治你飛揚跋扈、裏外勾結之罪。哼,你現在居然登鼻子上臉,還敢對我吆三喝四。我手裏可是有大總統親自頒發的特令,看你這副自以為是的德行,所述之罪必然有實無疑。我明日便上報京城,拿你進京去問話。”趙方毓正是年輕氣盛的年齡,自然受不了袁肅這樣的嘲諷,當即便把自己的家地裏掏了出來。
這一番話說出來,袁肅與陳文年等人臉色頓時生變,然而這種變化僅僅隻是一閃而過。
早在趙方毓來之前,袁肅與陳文年、趙山河等人已經商討過這個問題,結合之前吳立可所透露的消息,最有可能的就是吳承祿已經與趙方毓走到一塊,而且目的就是要對付他們這邊。趙方毓既然是中央特派而來,也就是說這件事十之八九是鬧到中央去了。
雖然袁肅這邊並不清楚吳承祿究竟在暗地裏使了什麽手段,卻也萬萬沒料到這件事會驚動到大總統袁世凱。現在趙方毓口口聲聲稱有大總統的特令,還火是奉命前來查辦他的罪行,這可是一記非常嚴重的打擊。
不過袁肅既然早有意料,那也必然早有準備,隻不過是將之前的準備稍微加重一些力道罷了。當即,他冷冷的一哼,擺出一副全然不放在眼裏的架勢,仍舊厲聲的喝道:“你還來追究我的罪過!今日你不來就罷了,既然來了,我倒要跟你好好算一算賬。我且問你,此次中央下撥的賑濟款總計七萬元,如今除去已經入庫的這批物資之外,其餘款項何在?”
趙方毓愣了愣,隨即憤怒的說道:“姓袁,你別跟我轉移話題。國府獲悉你以賑災總司令的身份,私底下與北戴河洋人暗中勾結,不僅哄抬物價,還企圖在沒有外交部批證的情況下擅自與洋人簽訂外交協議,這已經構成了叛國重罪,你還有心思來問我賑災物資……”
袁肅蔑然的打斷了趙方毓的話,笑道:“真是笑話,叛國重罪,你做賊心虛現在反過來汙蔑我?可笑,當真可笑,你當我是三歲小孩,還是當大總統是傻子?”
陳文年、杜預以及其他警衛員在接到袁肅的暗示之後,也都跟著哈哈大笑起來,全然沒有一絲一毫的緊張,就彷佛趙方毓的話當真隻是一番無稽之談。
當然,袁肅內心深處卻暗暗繃緊了起來,他現在總算知道吳承祿暗地裏耍的是什麽花招。
不過轉念又覺得很奇怪,他早在七十九標獨立階段,確實因為與洋人往來的事情招致大總統袁世凱的憤怒。可這件事隻有內部人員才知道,吳承祿向來不問外事,又是如何想到利用這一點來大做文章?
莫非僅僅是巧合,吳承祿是歪打正著拿這件事來詆毀自己?
可如果是巧合的話,吳承祿又為什麽會這麽快做好準備,以他的德行根本不可能如此一針見血的來先下手為強。“一針見血”和“先下手為強”,或許吳承祿可以想到其中一招,但兩招同時都湊效,單純的巧合未免說不過去。
趙方毓見對方一眾人完全不把自己的話當一迴事,不禁有些慌張起來。
在他動身離開京城之前,內閣總理辦公室和大總統秘書室都派人做過一些叮囑,未免擔心袁肅擁兵自重,可以先與鎮守使吳承祿聯合計議,一旦定罪便由吳承祿發兵逮捕。
而在之前的幾天時間裏,他正是與吳承祿在密謀此事,原本的計劃是慢慢搜集證據,然後在災民開始疏散之後,再找一個機會向袁肅攤牌。
今天到訪隻不過是例行公事罷了,他壓根就沒打算立刻與袁肅撕破臉。哪裏知道這袁肅還真是膽子大的很,才剛一見麵連寒暄都沒有,劈頭蓋臉的就是一頓痛斥,擺足了土霸王的架勢。正因為如此,他一時心中急切外加麵子上過不去,這才把大總統特令的事情抖了出去。
本想這大總統特令能夠嚇住袁肅,讓對方收斂一下脾氣,即便因此打草驚蛇導致日後調查取證困難也無妨,反正這個案子又不是說非要整死袁肅。好歹袁肅是大總統侄子,有人造謠生事也未可知,查不出所以然又或者袁肅老老實實巴結一番,這個案子也就這麽過去了。
可是搬出了大總統特令之後,非但沒能嚇住袁肅,反而還讓對方根本不當作一迴事。頓時所有陣腳都亂了起來,不僅手足無措,更是還有一種危機感。
“袁肅,你好大的膽子!既然如此,那我們就沒什麽好說的了,我今晚就發電文迴北京,倒要看看你如何做交代。”趙方毓氣不打一處來,強撐著氣場大聲說道。
“就算你有大總統特令,你指責我勾結洋人,可拿的出證據來?我不妨實話告訴你,我與洋人確實有過來往,也確實正在磋商合作,但我所合作的目的正是為了解決災情。你盡管向上麵匯報,看看京城是信你的話還是信我的話!”袁肅斬金截鐵的說道。
“你,你等著,我們走著瞧。”趙方毓狠狠的說道,說完轉身就要往外走。
“你給我站住。”袁肅大聲的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