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監大人說的是,師長之情尊而敬之,同窗之誼維而係之。學生此次前來能遇上總監大人為學員主持聯誼會,實在是榮幸也是機緣。”袁肅點著頭說道。
“我等辦軍學,無非是為了一盡匹夫之責,寒來暑往、迎新送舊,看著一期學員學成出師,既是我等的期望所在,也是我等掛念所在。正如梓鏡你所說,同窗之誼不得不係,所以才想到辦一場聯誼會,好讓你們第二期諸同窗好聚好散。”林肇仁文縐縐的說道。
“總監大人真正是煞費苦心啊。屆時無論如何,學生必是不敢缺席。”袁肅順著林肇仁的語氣煞有其事的說道。
說完了這件事,眾人不知不覺又談到了第二期學員經曆的種種事故,尤其是翻天覆地大革命那段時間鬧出的是是非非。諸如李濟深、孫嶽、馬毓寶這些學員,因為投身革命而導致學業半道而廢,甚至還遭到官府的通緝,如今更是下落不明。
林肇仁說起這些事的時候,還是考慮到袁肅年輕人的心理,並沒有太過尖銳的抨擊革命,隻是對這些學員的遭遇大發感慨。
袁肅對李濟深和孫嶽的名聲還是很有耳聞,此二人在近代曆史上的筆墨並不算少,他甚至還曾想過拉攏孫嶽到自己麾下,隻可惜現在二人都已經南下投奔革命黨去了。退一步說,就算還能找到李濟深和孫嶽,可單憑他們二人濃厚的革命思想,隻怕也無法叫人安心。
到了晌午時分,林肇仁提前派人去林公館附近的酒樓訂下一桌宴席,邀請袁肅與一眾同僚同去酒樓吃飯。袁肅卻提議索性就在學堂食堂用餐即可,不過林肇仁百般相邀,無可奈何之下隻跟著教職人員和日籍教官們一起前往酒樓。
在飯桌上,林肇仁才漸漸與袁肅談起關於其上任護軍使之後的打算,並且下意識的拉攏關係,希望日後能多多關照。對此袁肅已經習以為常,正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總會有許多人跑來攀親帶故,反正好聽的話誰都會說,至於是否關照那就看情況再定。
宴席過後,袁肅不便再多叨擾,與林肇仁等人約定好本月二十六日前往林公館參加聯誼會,然後便告辭離去。林肇仁虛留了一陣,隨後送袁肅上了馬車返迴總督府。
眾人各自散去不久,杜預隻身一人打馬返了迴來,追上了正與教務處幾位同僚一起返迴學堂的胡龍驤。教務處的其他幾名部員深知胡龍驤曾與袁肅書信往來,也都識趣的先行告辭離去,騰出空間讓杜預單獨與胡龍驤談話。
“胡大人,適才人多口雜,我家護軍大人有很多感激的話不便開口,因而這才讓小人特意迴來一趟。”等其他人都走後,杜預這才客客氣氣的對胡龍驤說道。
起初胡龍驤心裏同樣在犯嘀咕,在信函裏袁肅說的倒好聽,結果見了麵卻是一副不冷不熱,當真是讓人有幾分失望。現在看到杜預突然迴來找自己,這才恍然的反應過來。雖說他曾經幫過袁肅,但袁肅倘若當著林肇仁的麵前隻與自己要好,隻怕會弄得彼此生出間隙來。
“真是有勞杜副官了,還不知袁護軍有什麽要特意交代的嗎?”他問道。
“我家護軍大人想當麵多謝胡大人之前在學堂代為走動,不知胡大人明日可有安排,我家護軍大人在城中德盛齋酒樓預下一席,請胡大人賞臉一會。”杜預煞有其事的說道,這大半年的時間按照袁肅的吩咐讀書看報,還跟著隨營學堂學習,文化程度早已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隻不過書讀的多了,為人處事還欠缺火候,因此說話時的語氣總是板板眼眼好似官腔。
“袁護軍何必如此破費,大可不必這般周折。說來,之前的事我也隻是舉手之勞而已,並無任何出力之處,袁護軍若能記在心上便已是還了這份人情,哪怕不記在心上也於事無妨。”胡龍驤笑著客套著說道。
“胡大人千萬不要這麽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護軍大人在火車時都還不停的叨念,若當初沒有胡大人一臂之力相助,隻怕他必是無籍可歸了。總之,我家護軍大人是千叮萬囑,胡大人明日有空的話,一定要去德盛齋走一趟,若明日事忙,也要另外約定日期再會。”杜預連忙加重語氣的說道。
“唉,唉,真真是盛情難卻啊。還請杜副官轉告袁護軍,明日中午我便去德盛齋走一趟。”胡龍驤虛諉的應了下來,他心裏自然是高興的,若是能與袁肅結交到關係,也算是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保不齊日後袁肅能愈發飛黃騰達,對自己的仕途能有一個照應。
“如此再好不過了,那在下先行告辭。”杜預一邊說著,一邊向胡龍驤拱了拱手。
袁肅之所以邀請胡龍驤單獨相見,除了感謝之外,也是想借胡龍驤在學堂的職務,幫忙安排一些畢業的學員到第一混成旅來任職。就算第二期學員無從安排,日後還有第三期、第四期能夠從中引薦;再者,就算陸軍預備大學堂這邊高材生各有所主,但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的學員同樣是大有人才所在,雖是兩個學堂,可很多資源是共享的,稍加聯絡也不是大問題。
第60章,酒樓遭遇
次日晌午,袁肅從總督府出來,早早來到德盛齋酒樓。
德盛齋是保定老字號的招牌了,離總督府也不算遠,幾乎不用馬車單單步行十來分鍾就到了這裏。之前袁肅隻是路過這裏,又聽張府的長輩們提過“德盛齋香米排骨”的名聲,這才記下了這家酒樓的名字,而事實上他昨天並沒有提前預定好桌位,也就是隨口吩咐杜預這麽說,以加重邀請的誠意。
在他看來,就算再享譽全城的酒家,也不至於天天人滿為患,即便生意真的好到這種程度,單憑自己東直隸護軍使、前任總督張鎮芳表侄子的身份,臨時籌出一桌也不是什麽難事。
隻不過事情總有出人意外的時候,當袁肅帶著警衛員和張府的幾名聽差步行來到德盛齋酒樓時,遠遠的看去酒樓大堂很是空曠,並無滿坐的樣子。然而,還沒等一行人邁步走上酒樓大門前的台階,大門內一名店夥計搶先一步迎了出來。
店夥計一見袁肅身後隨員眾多,而且還有穿軍裝挎槍盒的大兵,立刻意識到來者身份斐然,連忙堆著笑容賠禮的說道:“幾位爺,實在不好意思,今兒小店讓人包下了。要不這樣,幾位爺今日若是想嚐一嚐咱們德盛齋的招牌,小人吩咐廚子先做好,然後送到大爺府上去,如此可好?”
袁肅臉色微微一變,敢情還有外賣了?不等他開口,張府一名聽差大搖大擺的走上前來,指著空曠的酒樓大堂斥道:“你少給我說鬼話,包酒樓無非是大擺宴席,你瞧你店裏空無一人,何人來包你的酒樓?我家大爺上你們這兒吃飯是賞你們臉,別給臉不要臉。”
店夥計一臉委屈,連忙解釋道:“這位爺,還請海涵,小店確實讓人給包下了。客人正在二樓雅間用茶,至於是不是擺宴席小人委實不知,眼下還不到午飯的鍾點,也不知道還會不會來其他客人。”
袁肅頓時覺得有些尷尬,著實沒料到會鬧出這樣的小事故。若是其他時候,他自是不會計較,大不了換一家酒樓,可問題是自己已經邀請了胡龍驤來德盛齋一會,若是等胡龍驤來了又說另改他出,麵子上實在過不去。
當即,他不動聲色的對店夥計說道:“店家,實不相瞞,我也是約了客人來此一聚,若是沒了位置隻怕麵子上不好過去。還有勞你上去代問一下包下酒樓的客人,他包下酒樓的費用算在我身上,隻求讓出一個小間於我即可。”
店夥計愣了一愣,若換做是他,這麽好的事情自然願意答應,可偏偏樓上的主兒正是保定赫赫有名的商賈大少,人家未必在乎這些錢。
正在這一猶豫之際,先前那名張府的聽差再次大唿小叫起來:“我家大爺好言好語給你說,你沒聽到麽?告訴你,我們可是總督府的人,我家大爺是大總統的侄!”
店夥計嚇了一跳,連忙說道:“真是貴客,真是貴客。不過,還是得請貴客多多包含,小的們開店做生意誰也不敢得罪,實話說吧,樓上的主兒正是容城鄭員外的大公子。貴客既是總督府的人,理應也聽說鄭大少爺的名聲,小的們委實不敢開罪於鄭家呀。”
張府的聽差一聽“鄭員外家的大少爺”,臉色頓時起了一陣變化。
袁肅向那聽差問道:“鄭家是什麽來頭?”
聽差尷尬的沉吟了一聲,隨即迴答道:“迴袁爺,說到底鄭家在保定也隻是一個土財主罷了,隻不過鄭家與大官商盛家是親家,而且鄭家的三爺如今在天津為洋人辦事,因而是頗有幾分背景的。平日老爺與鄭家並無太多來往,情理上也少有瓜葛……”
袁肅微微皺了皺眉頭,能讓堂堂一省總督的家人感到為難的人,來頭自然不會小。他第一個聯想的盛姓大官商便是盛宣懷,想來也隻有這位近代中國首富的名號,才能使得張鎮芳不得不忌憚三分。再加上鄭家還與洋人有千絲萬縷的關係,著實是十分棘手。
店夥計一看聽差變了臉色,緊接著順水推舟的說道:“幾位爺,還請多多包含,實在不是小人不予方便,而是小店不敢開罪鄭大少爺。他日幾位爺再來,小的一定好好招待,如何?”
張府的聽差聽到這裏,臉色再次大變,這店夥計的話分明就是咬定總督府怕了鄭家似的。張總督雖然已經卸任直隸總督,可好歹是大總統的表弟,而袁肅又是大總統的侄子,鄭家再有通天的能耐難不成還敢與大總統作對?
他們這些下人最忌諱的就是給主人家丟臉,張總督平日隻是少與鄭家有往來,又不代表畏懼鄭家的家世背景。一念及此,那聽差雙手插腰,立刻擺出一副狐假虎威的樣式,怒道:“狗東西,少往鄭家臉上貼金,我們張老爺跟這位袁爺可都是大總統的親戚。今兒我就把話撂下,我們袁爺打定來這裏吃飯,休要推三阻四,你不敢得罪他們姓鄭的,難不成就敢得罪我們總督府?”
袁肅向來很少發脾氣,就算再有情緒也隻會藏在心裏,他本打算和和氣氣解決這件事,哪裏知道這些張府的聽差平日跋扈慣了,一下子竟把話說死。這個時候他當然不能滅自己人的威風,隻好暫時默然不語,倒要看看這件事如何過去。
店夥計被聽差駭住了,支支吾吾半天不知道說些什麽,一邊是本地的大權勢,一邊又是皇親國戚,自己區區一個跑堂活計能敢開罪誰人?
就在這時,酒樓內傳來一個聲音:“外麵何故吵鬧?怎麽迴事?”
眾人目光皆移向店內,隻見樓梯轉角處正走下來一位身穿錦袍的中年人。店內的另外一名活計連忙迎到樓梯口,一臉殷勤的勸了幾句話,說外麵沒什麽要緊事。
然而這錦袍中年人已經看到大堂門口的一眾人,從樓梯上走下來後,他板著一副麵孔立刻往大門口這邊而迎來。人還沒接近大門,聲音已經傳了出來:“你們這是要做什麽,店家難道沒有跟你們講清楚,今兒個我們家大少爺已經包下酒樓,你們另尋他處去吧。”
不過當他跨過門檻來到台階上,看到站在台階下麵的一眾人當中有帶槍的警衛時,心中意識到這些人不是一般人,於是稍微緩了緩臉色。
第61章,鄭家大少
張府那名聽差剛要迎上去,袁肅揮了揮手示意其退下,他親自向前移了一步,向錦袍中年人拱了拱手說道:“這位先生,著實叨擾了。敢問先生今日可是要在酒樓大擺宴席麽?”
中年人虛還了一禮,說道:“倒也不是,隻是我家大少爺喜歡清靜,故而包下酒樓。”
袁肅微微的頷首,繼而用商量的口吻說道:“如此,在下倒是有一個不情之請,昨日在下與一位朋友相約到此一聚,還望先生行個方麵,隻需讓一個小間於在下即可。在下保證不會吵鬧到貴府公子。”
中年人見袁肅年紀輕輕,又是好聲好氣的樣子,於是故意倚老賣老的說道:“這位小爺,適才我已經說的清清楚楚,並非不予你方便,隻是今日我家少爺著實不便。所以還請這位小爺另尋他處吧。”
站在袁肅身後的張府聽差立刻火大的插嘴道:“嗬,你這奴才,你可知道跟你說話的大爺是誰嗎?別給你臉不要臉。”
中年人怒不可遏,但一方麵不知道這些人的底細,另外一方麵對方又是帶槍的人,就隻怕言語衝突之後拔槍相向。他隻好壓住心頭怒火,沒好氣的問道:“敢問這位小爺是何人?我們大少爺可是容城鄭家公子爺。”
張府聽差冷笑道:“我呸,鄭家了不得嗎?告訴你,站在你麵前的這位大爺可是東直隸護軍使袁爺,我們可都是總督府的人!”
一聽完這番話,中年人頓時色變,一時間竟陷入了沉默。他自是知道鄭家的家世背景,可再怎麽有背景也不及人家跟大總統的親屬關係。容城鄭家向來與總督府井水不犯河水,豈能因為今日這件小事而鬧出矛盾?縱然張鎮芳已經卸任直隸總督,可在本地仍舊是有權有勢,斷然不是鄭家招惹的起。
“恕我眼拙,原來是護軍大人,嗬嗬,見怪見怪。”一番尋思之後,他毫不猶豫的換上笑顏,客客氣氣的再次向袁肅行了一禮。
“哪裏哪裏,適才屬下言重了。我並非是來惹是生非,今日實在是迫不得已,所以還請這位先生行個方便。若是先生能幫上這個忙的話,今後也算是多結交一個朋友。”袁肅帶著一份溫文的微笑說道。
“那是那是,既如此,那就先請袁爺進屋稍坐,容在下先去樓上迴稟一聲。”
“有勞了。”袁肅點了點頭。
中年人親自引袁肅等人進了酒樓,先吩咐店夥計招唿眾人在一樓堂上用茶,自己告了一聲不是之後匆匆忙忙踩著樓梯上樓去了。
二樓最大的雅間裏,鄭家大少爺鄭瑞宣正陪著一位特殊的客人飲茶聊天。坐在一旁的客人竟是一位身穿男式西裝的妙齡女子,淡妝輕抹,媚眼生情,雖與鄭瑞宣獨處一室,卻絲毫沒有任何尷尬和局促,反而談笑大方,宛如輕車熟駕一般,直引的鄭大少爺笑不攏嘴。這在封建氣息濃鬱的中國不可不謂是罕見。
之所以稱這位客人特殊,除了其人是一位女流之外,還因為她是大官商盛宣懷的外甥女、津海關稅務司關務會辦陳進德的女兒,本名陳安潔。陳進德在津海關任職三十餘年,從小小的翻譯一直熬到關務會辦,期間與清末幾位顯赫外籍海關長官都有不菲的交情,就連女兒的名字都是前津海關稅務司司長德璀琳所取,意為angel。
如今陳安潔年逾二十五,早已過了封建中國傳統的婚齡,然而陳家上下深受西方文化影響,陳安潔自小又經常與德璀琳的女兒往來,非但不著急人生大事,反而學著德璀琳的五位女兒一樣經常出入一些上流社交場所,成為與德璀琳家五位女兒一樣的“交際花”。
起初陳進德還有所擔心,可是因為女兒的交際作用越來越見影響力,到最後他不僅沒有規勸阻止,反而默許縱容下去。盡管陳安潔在本家親戚當中名聲愈下,可在天津名流交際圈卻如日中天,倒頭來就連陳進德時不時還要請女兒來翰旋自己的前途。
此次陳安潔本是要前往漢口,火車由天津途徑保定換線。鄭家與陳家都與盛家有親戚關係,再加上鄭瑞宣少時在天津曾與陳家有所往來,對這位“交際花表妹”更是情有獨鍾,因而一聽說陳安潔會在保定轉車,連忙親自前往火車站攔下了陳安潔,盛情又執意的邀請陳安潔在保定留住幾日。
陳安潔深知鄭家是有幾分斤兩的人家,因此這才沒有拒絕鄭大少爺的要求,這兩日就隨鄭瑞宣在保定城內到處遊玩,攢著鄭瑞宣花去大把大把的鈔票。今日來到德盛齋,鄭瑞宣原本沒有包下酒樓的意思,可經過陳安潔三言兩語的誘說,當即便耍了一把威風。
錦袍中年人正是鄭家二管家鄭祿,他在敲門走進雅間之後,把剛才發生在樓下的事情簡單說了一下。鄭瑞宣興致正濃,目光絲毫不離陳安潔,隻是衝著鄭祿罷了罷手說道:“叫他們去別處,打發幾個錢給他們就是。”
鄭祿汗顏不止,連忙說道:“大少爺,下麵的人可是總督府的人。”
鄭瑞宣臉色微微一怔,不過旋即又恢複過來,他故意要在陳安潔麵前顯擺一番,於是滿不在乎的說道:“馮都督不是還沒來保定嗎?”
鄭祿說道:“大少爺,是張總督的人。”
“張總督?張總督都已經去了河南,他府上的人居然還敢如此放肆?”
“話可不能這麽說,除了總督府的人之外,還有一位東直隸護軍使,正是這位護軍使大人約了客人來此一聚。依我看,沒必要把這件事鬧的不愉快,多一個仇人不如多一個朋友,反正不過是一個單間罷了。大少爺若真是怕吵鬧,大可讓他們去三樓嘛。”鄭祿連忙說道。
“什麽護軍使?咱們直隸省什麽時候分出一個東、西來了?”鄭瑞宣不耐煩的說道。
“正是前幾日灤州那邊分出來一支人馬,我說大少爺,冤家宜解不宜結,犯不著跟這些權貴爭一時意氣,弄不好可就埋下不解的禍根了。”鄭祿畢竟是年長的人,對這件事自然要比鄭瑞宣看的通透,於是下足了功夫要說開這一節。
“哼,管他什麽護軍使,他又不是天王老子,咱們中國早沒皇上了,現在是民國,講的是法律和民主,難不成他還敢把我怎麽樣了不是?去去去,被妨礙我喝茶,你趕緊下去把這些人都給我打發去了。”鄭瑞宣冷冷的嗬斥道。
鄭祿心急如焚,他是看著鄭瑞宣長大,自然知道這位大少爺打小養尊處優,向來不曾經曆過什麽挫折。若是今天跟總督府和袁肅結下梁子,隻怕往後鄭家別想再有什麽好日子。可偏偏鄭瑞宣一副歪心思,隻顧著圖一時的痛快。
第62章,神秘女子
就在這躊躇之際,坐在一旁一直沒說話的陳安潔忽然吟吟而笑,燕語鶯聲的說道:“常言道公正而好義,瑞宣哥哥身為一方豪傑,更當以身作則,與人方便自己方便。不過是舉手之勞罷了,偌大的酒樓難不成還容不下第二桌客人嗎?”
她活躍在名流交際圈這麽多年,自然能敏銳的察覺到什麽人值得交際,無論是張鎮芳的人還是最近小有轟動的東直隸護軍使,這些可都是實權在握的人物,就算不去巴結也不至於輕易的去得罪。
鄭瑞宣一聽得到陳安潔這麽說,之前不悅的臉色頓時一掃全無,哈哈大笑著說道:“還是表妹說的對,既然如此,那就照表妹的吩咐來辦。鄭祿,你讓他們去三樓尋一處僻靜的地方坐著,莫要擾了我這邊。”
鄭祿下意識的瞥了一眼陳安潔,心中發毛不止:傳聞所言不虛,這小娘們還真是一隻妖女,大少爺遲早是要毀在這妖女手下。不過嘀咕歸嘀咕,這些後話他一個仆從無從幹預,眼下自然還是要處理好樓下一眾人才是。
當即,他連連告了一聲“是”,繼而匆匆轉身出門往樓下去,帶著熱情洋溢的笑容招唿袁肅等人上樓,並瞞著鄭瑞宣說袁肅這頓餐宴算在鄭家身上,隻當是為了結交一位朋友。反正結賬的時候由他來辦,多一桌酒席的錢鄭大少爺根本不會放在心上。
袁肅很客氣的向鄭祿道了一聲謝,還特意詢問了鄭祿的名號,以示願意結交的意思。事實上他心裏多少猜出一二,若鄭家人真要結交自己,那大少爺理應親自下樓來迎才是,自己無非也隻是逢場作戲罷了。
他讓杜預和兩名聽差留在大堂等候胡龍驤,自己帶著其他人先上樓去。
剛剛路過二樓小廳時,二樓樓梯口處忽然出現一位身穿西裝的女子,對方沒有戴帽子,一頭烏黑的秀發很是隨意的盤在頭上。袁肅眉宇微蹙,著實沒料到在這裏能遇到如此開放的女子,忍不住多打量了幾眼。
他暫時猜不透女子的年齡,不過單從身上散發著一股成熟妖嬈的氣質,總覺得要比自己還要久經世故一些。
不得不說,這女子的化妝十分巧妙,並非像中國傳統婦女那樣胭脂水粉厚妝濃抹,她皮膚本來晶瑩剔透,似吹彈可破一般,因而僅僅是用淡妝修飾不足之處,唯獨在小巧的嘴唇上豔塗著鮮紅的口紅,真真是勾人垂涎三尺、幾欲品嚐。
更遑論如今中國封舊之氣未去,再有西化的女子也不至於如此這般打扮。現在突然出現這樣一位女扮男裝的另類,曼妙的身段與中性的美感,確實是讓人耳目一新。
陳安潔是算好了時間尋借口出了雅間,正好在樓梯口與袁肅碰了一個正麵,目的就是要看看這位新上任的東直隸護軍使是什麽樣的人物。
她故意不避諱直勾勾盯著袁肅,豔紅的嘴角含著一絲若隱若現的笑容。正當袁肅要錯身而過時,她摘下了自己的白色絲質手套,拙劣的裝作不小心失手脫落,不偏不倚的落在了袁肅腳尖前麵。
袁肅停下腳步,不由自主陷入一陣疑惑。他可不是傻子,這女子在自己麵前摘下手套丟在地上,整個動作破綻百出,分明就是故意如此。要是對方是男人,這一舉動絕對是要找自己單挑!他之所以疑惑就是猜不透對方是什麽意思,彼此素未謀麵,斷然不可能才遇了一個照麵就起了勾引之心。再聯想到對方這一身特立獨行的打扮,必然是另有所圖。
“我等辦軍學,無非是為了一盡匹夫之責,寒來暑往、迎新送舊,看著一期學員學成出師,既是我等的期望所在,也是我等掛念所在。正如梓鏡你所說,同窗之誼不得不係,所以才想到辦一場聯誼會,好讓你們第二期諸同窗好聚好散。”林肇仁文縐縐的說道。
“總監大人真正是煞費苦心啊。屆時無論如何,學生必是不敢缺席。”袁肅順著林肇仁的語氣煞有其事的說道。
說完了這件事,眾人不知不覺又談到了第二期學員經曆的種種事故,尤其是翻天覆地大革命那段時間鬧出的是是非非。諸如李濟深、孫嶽、馬毓寶這些學員,因為投身革命而導致學業半道而廢,甚至還遭到官府的通緝,如今更是下落不明。
林肇仁說起這些事的時候,還是考慮到袁肅年輕人的心理,並沒有太過尖銳的抨擊革命,隻是對這些學員的遭遇大發感慨。
袁肅對李濟深和孫嶽的名聲還是很有耳聞,此二人在近代曆史上的筆墨並不算少,他甚至還曾想過拉攏孫嶽到自己麾下,隻可惜現在二人都已經南下投奔革命黨去了。退一步說,就算還能找到李濟深和孫嶽,可單憑他們二人濃厚的革命思想,隻怕也無法叫人安心。
到了晌午時分,林肇仁提前派人去林公館附近的酒樓訂下一桌宴席,邀請袁肅與一眾同僚同去酒樓吃飯。袁肅卻提議索性就在學堂食堂用餐即可,不過林肇仁百般相邀,無可奈何之下隻跟著教職人員和日籍教官們一起前往酒樓。
在飯桌上,林肇仁才漸漸與袁肅談起關於其上任護軍使之後的打算,並且下意識的拉攏關係,希望日後能多多關照。對此袁肅已經習以為常,正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總會有許多人跑來攀親帶故,反正好聽的話誰都會說,至於是否關照那就看情況再定。
宴席過後,袁肅不便再多叨擾,與林肇仁等人約定好本月二十六日前往林公館參加聯誼會,然後便告辭離去。林肇仁虛留了一陣,隨後送袁肅上了馬車返迴總督府。
眾人各自散去不久,杜預隻身一人打馬返了迴來,追上了正與教務處幾位同僚一起返迴學堂的胡龍驤。教務處的其他幾名部員深知胡龍驤曾與袁肅書信往來,也都識趣的先行告辭離去,騰出空間讓杜預單獨與胡龍驤談話。
“胡大人,適才人多口雜,我家護軍大人有很多感激的話不便開口,因而這才讓小人特意迴來一趟。”等其他人都走後,杜預這才客客氣氣的對胡龍驤說道。
起初胡龍驤心裏同樣在犯嘀咕,在信函裏袁肅說的倒好聽,結果見了麵卻是一副不冷不熱,當真是讓人有幾分失望。現在看到杜預突然迴來找自己,這才恍然的反應過來。雖說他曾經幫過袁肅,但袁肅倘若當著林肇仁的麵前隻與自己要好,隻怕會弄得彼此生出間隙來。
“真是有勞杜副官了,還不知袁護軍有什麽要特意交代的嗎?”他問道。
“我家護軍大人想當麵多謝胡大人之前在學堂代為走動,不知胡大人明日可有安排,我家護軍大人在城中德盛齋酒樓預下一席,請胡大人賞臉一會。”杜預煞有其事的說道,這大半年的時間按照袁肅的吩咐讀書看報,還跟著隨營學堂學習,文化程度早已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隻不過書讀的多了,為人處事還欠缺火候,因此說話時的語氣總是板板眼眼好似官腔。
“袁護軍何必如此破費,大可不必這般周折。說來,之前的事我也隻是舉手之勞而已,並無任何出力之處,袁護軍若能記在心上便已是還了這份人情,哪怕不記在心上也於事無妨。”胡龍驤笑著客套著說道。
“胡大人千萬不要這麽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護軍大人在火車時都還不停的叨念,若當初沒有胡大人一臂之力相助,隻怕他必是無籍可歸了。總之,我家護軍大人是千叮萬囑,胡大人明日有空的話,一定要去德盛齋走一趟,若明日事忙,也要另外約定日期再會。”杜預連忙加重語氣的說道。
“唉,唉,真真是盛情難卻啊。還請杜副官轉告袁護軍,明日中午我便去德盛齋走一趟。”胡龍驤虛諉的應了下來,他心裏自然是高興的,若是能與袁肅結交到關係,也算是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保不齊日後袁肅能愈發飛黃騰達,對自己的仕途能有一個照應。
“如此再好不過了,那在下先行告辭。”杜預一邊說著,一邊向胡龍驤拱了拱手。
袁肅之所以邀請胡龍驤單獨相見,除了感謝之外,也是想借胡龍驤在學堂的職務,幫忙安排一些畢業的學員到第一混成旅來任職。就算第二期學員無從安排,日後還有第三期、第四期能夠從中引薦;再者,就算陸軍預備大學堂這邊高材生各有所主,但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的學員同樣是大有人才所在,雖是兩個學堂,可很多資源是共享的,稍加聯絡也不是大問題。
第60章,酒樓遭遇
次日晌午,袁肅從總督府出來,早早來到德盛齋酒樓。
德盛齋是保定老字號的招牌了,離總督府也不算遠,幾乎不用馬車單單步行十來分鍾就到了這裏。之前袁肅隻是路過這裏,又聽張府的長輩們提過“德盛齋香米排骨”的名聲,這才記下了這家酒樓的名字,而事實上他昨天並沒有提前預定好桌位,也就是隨口吩咐杜預這麽說,以加重邀請的誠意。
在他看來,就算再享譽全城的酒家,也不至於天天人滿為患,即便生意真的好到這種程度,單憑自己東直隸護軍使、前任總督張鎮芳表侄子的身份,臨時籌出一桌也不是什麽難事。
隻不過事情總有出人意外的時候,當袁肅帶著警衛員和張府的幾名聽差步行來到德盛齋酒樓時,遠遠的看去酒樓大堂很是空曠,並無滿坐的樣子。然而,還沒等一行人邁步走上酒樓大門前的台階,大門內一名店夥計搶先一步迎了出來。
店夥計一見袁肅身後隨員眾多,而且還有穿軍裝挎槍盒的大兵,立刻意識到來者身份斐然,連忙堆著笑容賠禮的說道:“幾位爺,實在不好意思,今兒小店讓人包下了。要不這樣,幾位爺今日若是想嚐一嚐咱們德盛齋的招牌,小人吩咐廚子先做好,然後送到大爺府上去,如此可好?”
袁肅臉色微微一變,敢情還有外賣了?不等他開口,張府一名聽差大搖大擺的走上前來,指著空曠的酒樓大堂斥道:“你少給我說鬼話,包酒樓無非是大擺宴席,你瞧你店裏空無一人,何人來包你的酒樓?我家大爺上你們這兒吃飯是賞你們臉,別給臉不要臉。”
店夥計一臉委屈,連忙解釋道:“這位爺,還請海涵,小店確實讓人給包下了。客人正在二樓雅間用茶,至於是不是擺宴席小人委實不知,眼下還不到午飯的鍾點,也不知道還會不會來其他客人。”
袁肅頓時覺得有些尷尬,著實沒料到會鬧出這樣的小事故。若是其他時候,他自是不會計較,大不了換一家酒樓,可問題是自己已經邀請了胡龍驤來德盛齋一會,若是等胡龍驤來了又說另改他出,麵子上實在過不去。
當即,他不動聲色的對店夥計說道:“店家,實不相瞞,我也是約了客人來此一聚,若是沒了位置隻怕麵子上不好過去。還有勞你上去代問一下包下酒樓的客人,他包下酒樓的費用算在我身上,隻求讓出一個小間於我即可。”
店夥計愣了一愣,若換做是他,這麽好的事情自然願意答應,可偏偏樓上的主兒正是保定赫赫有名的商賈大少,人家未必在乎這些錢。
正在這一猶豫之際,先前那名張府的聽差再次大唿小叫起來:“我家大爺好言好語給你說,你沒聽到麽?告訴你,我們可是總督府的人,我家大爺是大總統的侄!”
店夥計嚇了一跳,連忙說道:“真是貴客,真是貴客。不過,還是得請貴客多多包含,小的們開店做生意誰也不敢得罪,實話說吧,樓上的主兒正是容城鄭員外的大公子。貴客既是總督府的人,理應也聽說鄭大少爺的名聲,小的們委實不敢開罪於鄭家呀。”
張府的聽差一聽“鄭員外家的大少爺”,臉色頓時起了一陣變化。
袁肅向那聽差問道:“鄭家是什麽來頭?”
聽差尷尬的沉吟了一聲,隨即迴答道:“迴袁爺,說到底鄭家在保定也隻是一個土財主罷了,隻不過鄭家與大官商盛家是親家,而且鄭家的三爺如今在天津為洋人辦事,因而是頗有幾分背景的。平日老爺與鄭家並無太多來往,情理上也少有瓜葛……”
袁肅微微皺了皺眉頭,能讓堂堂一省總督的家人感到為難的人,來頭自然不會小。他第一個聯想的盛姓大官商便是盛宣懷,想來也隻有這位近代中國首富的名號,才能使得張鎮芳不得不忌憚三分。再加上鄭家還與洋人有千絲萬縷的關係,著實是十分棘手。
店夥計一看聽差變了臉色,緊接著順水推舟的說道:“幾位爺,還請多多包含,實在不是小人不予方便,而是小店不敢開罪鄭大少爺。他日幾位爺再來,小的一定好好招待,如何?”
張府的聽差聽到這裏,臉色再次大變,這店夥計的話分明就是咬定總督府怕了鄭家似的。張總督雖然已經卸任直隸總督,可好歹是大總統的表弟,而袁肅又是大總統的侄子,鄭家再有通天的能耐難不成還敢與大總統作對?
他們這些下人最忌諱的就是給主人家丟臉,張總督平日隻是少與鄭家有往來,又不代表畏懼鄭家的家世背景。一念及此,那聽差雙手插腰,立刻擺出一副狐假虎威的樣式,怒道:“狗東西,少往鄭家臉上貼金,我們張老爺跟這位袁爺可都是大總統的親戚。今兒我就把話撂下,我們袁爺打定來這裏吃飯,休要推三阻四,你不敢得罪他們姓鄭的,難不成就敢得罪我們總督府?”
袁肅向來很少發脾氣,就算再有情緒也隻會藏在心裏,他本打算和和氣氣解決這件事,哪裏知道這些張府的聽差平日跋扈慣了,一下子竟把話說死。這個時候他當然不能滅自己人的威風,隻好暫時默然不語,倒要看看這件事如何過去。
店夥計被聽差駭住了,支支吾吾半天不知道說些什麽,一邊是本地的大權勢,一邊又是皇親國戚,自己區區一個跑堂活計能敢開罪誰人?
就在這時,酒樓內傳來一個聲音:“外麵何故吵鬧?怎麽迴事?”
眾人目光皆移向店內,隻見樓梯轉角處正走下來一位身穿錦袍的中年人。店內的另外一名活計連忙迎到樓梯口,一臉殷勤的勸了幾句話,說外麵沒什麽要緊事。
然而這錦袍中年人已經看到大堂門口的一眾人,從樓梯上走下來後,他板著一副麵孔立刻往大門口這邊而迎來。人還沒接近大門,聲音已經傳了出來:“你們這是要做什麽,店家難道沒有跟你們講清楚,今兒個我們家大少爺已經包下酒樓,你們另尋他處去吧。”
不過當他跨過門檻來到台階上,看到站在台階下麵的一眾人當中有帶槍的警衛時,心中意識到這些人不是一般人,於是稍微緩了緩臉色。
第61章,鄭家大少
張府那名聽差剛要迎上去,袁肅揮了揮手示意其退下,他親自向前移了一步,向錦袍中年人拱了拱手說道:“這位先生,著實叨擾了。敢問先生今日可是要在酒樓大擺宴席麽?”
中年人虛還了一禮,說道:“倒也不是,隻是我家大少爺喜歡清靜,故而包下酒樓。”
袁肅微微的頷首,繼而用商量的口吻說道:“如此,在下倒是有一個不情之請,昨日在下與一位朋友相約到此一聚,還望先生行個方麵,隻需讓一個小間於在下即可。在下保證不會吵鬧到貴府公子。”
中年人見袁肅年紀輕輕,又是好聲好氣的樣子,於是故意倚老賣老的說道:“這位小爺,適才我已經說的清清楚楚,並非不予你方便,隻是今日我家少爺著實不便。所以還請這位小爺另尋他處吧。”
站在袁肅身後的張府聽差立刻火大的插嘴道:“嗬,你這奴才,你可知道跟你說話的大爺是誰嗎?別給你臉不要臉。”
中年人怒不可遏,但一方麵不知道這些人的底細,另外一方麵對方又是帶槍的人,就隻怕言語衝突之後拔槍相向。他隻好壓住心頭怒火,沒好氣的問道:“敢問這位小爺是何人?我們大少爺可是容城鄭家公子爺。”
張府聽差冷笑道:“我呸,鄭家了不得嗎?告訴你,站在你麵前的這位大爺可是東直隸護軍使袁爺,我們可都是總督府的人!”
一聽完這番話,中年人頓時色變,一時間竟陷入了沉默。他自是知道鄭家的家世背景,可再怎麽有背景也不及人家跟大總統的親屬關係。容城鄭家向來與總督府井水不犯河水,豈能因為今日這件小事而鬧出矛盾?縱然張鎮芳已經卸任直隸總督,可在本地仍舊是有權有勢,斷然不是鄭家招惹的起。
“恕我眼拙,原來是護軍大人,嗬嗬,見怪見怪。”一番尋思之後,他毫不猶豫的換上笑顏,客客氣氣的再次向袁肅行了一禮。
“哪裏哪裏,適才屬下言重了。我並非是來惹是生非,今日實在是迫不得已,所以還請這位先生行個方便。若是先生能幫上這個忙的話,今後也算是多結交一個朋友。”袁肅帶著一份溫文的微笑說道。
“那是那是,既如此,那就先請袁爺進屋稍坐,容在下先去樓上迴稟一聲。”
“有勞了。”袁肅點了點頭。
中年人親自引袁肅等人進了酒樓,先吩咐店夥計招唿眾人在一樓堂上用茶,自己告了一聲不是之後匆匆忙忙踩著樓梯上樓去了。
二樓最大的雅間裏,鄭家大少爺鄭瑞宣正陪著一位特殊的客人飲茶聊天。坐在一旁的客人竟是一位身穿男式西裝的妙齡女子,淡妝輕抹,媚眼生情,雖與鄭瑞宣獨處一室,卻絲毫沒有任何尷尬和局促,反而談笑大方,宛如輕車熟駕一般,直引的鄭大少爺笑不攏嘴。這在封建氣息濃鬱的中國不可不謂是罕見。
之所以稱這位客人特殊,除了其人是一位女流之外,還因為她是大官商盛宣懷的外甥女、津海關稅務司關務會辦陳進德的女兒,本名陳安潔。陳進德在津海關任職三十餘年,從小小的翻譯一直熬到關務會辦,期間與清末幾位顯赫外籍海關長官都有不菲的交情,就連女兒的名字都是前津海關稅務司司長德璀琳所取,意為angel。
如今陳安潔年逾二十五,早已過了封建中國傳統的婚齡,然而陳家上下深受西方文化影響,陳安潔自小又經常與德璀琳的女兒往來,非但不著急人生大事,反而學著德璀琳的五位女兒一樣經常出入一些上流社交場所,成為與德璀琳家五位女兒一樣的“交際花”。
起初陳進德還有所擔心,可是因為女兒的交際作用越來越見影響力,到最後他不僅沒有規勸阻止,反而默許縱容下去。盡管陳安潔在本家親戚當中名聲愈下,可在天津名流交際圈卻如日中天,倒頭來就連陳進德時不時還要請女兒來翰旋自己的前途。
此次陳安潔本是要前往漢口,火車由天津途徑保定換線。鄭家與陳家都與盛家有親戚關係,再加上鄭瑞宣少時在天津曾與陳家有所往來,對這位“交際花表妹”更是情有獨鍾,因而一聽說陳安潔會在保定轉車,連忙親自前往火車站攔下了陳安潔,盛情又執意的邀請陳安潔在保定留住幾日。
陳安潔深知鄭家是有幾分斤兩的人家,因此這才沒有拒絕鄭大少爺的要求,這兩日就隨鄭瑞宣在保定城內到處遊玩,攢著鄭瑞宣花去大把大把的鈔票。今日來到德盛齋,鄭瑞宣原本沒有包下酒樓的意思,可經過陳安潔三言兩語的誘說,當即便耍了一把威風。
錦袍中年人正是鄭家二管家鄭祿,他在敲門走進雅間之後,把剛才發生在樓下的事情簡單說了一下。鄭瑞宣興致正濃,目光絲毫不離陳安潔,隻是衝著鄭祿罷了罷手說道:“叫他們去別處,打發幾個錢給他們就是。”
鄭祿汗顏不止,連忙說道:“大少爺,下麵的人可是總督府的人。”
鄭瑞宣臉色微微一怔,不過旋即又恢複過來,他故意要在陳安潔麵前顯擺一番,於是滿不在乎的說道:“馮都督不是還沒來保定嗎?”
鄭祿說道:“大少爺,是張總督的人。”
“張總督?張總督都已經去了河南,他府上的人居然還敢如此放肆?”
“話可不能這麽說,除了總督府的人之外,還有一位東直隸護軍使,正是這位護軍使大人約了客人來此一聚。依我看,沒必要把這件事鬧的不愉快,多一個仇人不如多一個朋友,反正不過是一個單間罷了。大少爺若真是怕吵鬧,大可讓他們去三樓嘛。”鄭祿連忙說道。
“什麽護軍使?咱們直隸省什麽時候分出一個東、西來了?”鄭瑞宣不耐煩的說道。
“正是前幾日灤州那邊分出來一支人馬,我說大少爺,冤家宜解不宜結,犯不著跟這些權貴爭一時意氣,弄不好可就埋下不解的禍根了。”鄭祿畢竟是年長的人,對這件事自然要比鄭瑞宣看的通透,於是下足了功夫要說開這一節。
“哼,管他什麽護軍使,他又不是天王老子,咱們中國早沒皇上了,現在是民國,講的是法律和民主,難不成他還敢把我怎麽樣了不是?去去去,被妨礙我喝茶,你趕緊下去把這些人都給我打發去了。”鄭瑞宣冷冷的嗬斥道。
鄭祿心急如焚,他是看著鄭瑞宣長大,自然知道這位大少爺打小養尊處優,向來不曾經曆過什麽挫折。若是今天跟總督府和袁肅結下梁子,隻怕往後鄭家別想再有什麽好日子。可偏偏鄭瑞宣一副歪心思,隻顧著圖一時的痛快。
第62章,神秘女子
就在這躊躇之際,坐在一旁一直沒說話的陳安潔忽然吟吟而笑,燕語鶯聲的說道:“常言道公正而好義,瑞宣哥哥身為一方豪傑,更當以身作則,與人方便自己方便。不過是舉手之勞罷了,偌大的酒樓難不成還容不下第二桌客人嗎?”
她活躍在名流交際圈這麽多年,自然能敏銳的察覺到什麽人值得交際,無論是張鎮芳的人還是最近小有轟動的東直隸護軍使,這些可都是實權在握的人物,就算不去巴結也不至於輕易的去得罪。
鄭瑞宣一聽得到陳安潔這麽說,之前不悅的臉色頓時一掃全無,哈哈大笑著說道:“還是表妹說的對,既然如此,那就照表妹的吩咐來辦。鄭祿,你讓他們去三樓尋一處僻靜的地方坐著,莫要擾了我這邊。”
鄭祿下意識的瞥了一眼陳安潔,心中發毛不止:傳聞所言不虛,這小娘們還真是一隻妖女,大少爺遲早是要毀在這妖女手下。不過嘀咕歸嘀咕,這些後話他一個仆從無從幹預,眼下自然還是要處理好樓下一眾人才是。
當即,他連連告了一聲“是”,繼而匆匆轉身出門往樓下去,帶著熱情洋溢的笑容招唿袁肅等人上樓,並瞞著鄭瑞宣說袁肅這頓餐宴算在鄭家身上,隻當是為了結交一位朋友。反正結賬的時候由他來辦,多一桌酒席的錢鄭大少爺根本不會放在心上。
袁肅很客氣的向鄭祿道了一聲謝,還特意詢問了鄭祿的名號,以示願意結交的意思。事實上他心裏多少猜出一二,若鄭家人真要結交自己,那大少爺理應親自下樓來迎才是,自己無非也隻是逢場作戲罷了。
他讓杜預和兩名聽差留在大堂等候胡龍驤,自己帶著其他人先上樓去。
剛剛路過二樓小廳時,二樓樓梯口處忽然出現一位身穿西裝的女子,對方沒有戴帽子,一頭烏黑的秀發很是隨意的盤在頭上。袁肅眉宇微蹙,著實沒料到在這裏能遇到如此開放的女子,忍不住多打量了幾眼。
他暫時猜不透女子的年齡,不過單從身上散發著一股成熟妖嬈的氣質,總覺得要比自己還要久經世故一些。
不得不說,這女子的化妝十分巧妙,並非像中國傳統婦女那樣胭脂水粉厚妝濃抹,她皮膚本來晶瑩剔透,似吹彈可破一般,因而僅僅是用淡妝修飾不足之處,唯獨在小巧的嘴唇上豔塗著鮮紅的口紅,真真是勾人垂涎三尺、幾欲品嚐。
更遑論如今中國封舊之氣未去,再有西化的女子也不至於如此這般打扮。現在突然出現這樣一位女扮男裝的另類,曼妙的身段與中性的美感,確實是讓人耳目一新。
陳安潔是算好了時間尋借口出了雅間,正好在樓梯口與袁肅碰了一個正麵,目的就是要看看這位新上任的東直隸護軍使是什麽樣的人物。
她故意不避諱直勾勾盯著袁肅,豔紅的嘴角含著一絲若隱若現的笑容。正當袁肅要錯身而過時,她摘下了自己的白色絲質手套,拙劣的裝作不小心失手脫落,不偏不倚的落在了袁肅腳尖前麵。
袁肅停下腳步,不由自主陷入一陣疑惑。他可不是傻子,這女子在自己麵前摘下手套丟在地上,整個動作破綻百出,分明就是故意如此。要是對方是男人,這一舉動絕對是要找自己單挑!他之所以疑惑就是猜不透對方是什麽意思,彼此素未謀麵,斷然不可能才遇了一個照麵就起了勾引之心。再聯想到對方這一身特立獨行的打扮,必然是另有所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