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情合理。”袁肅微微點了點頭,他倒不是由衷的讚賞英國人的作風,畢竟一旦英國開始大肆投資海岸線產業,中國民族資本肯定拚不過對方,到時候依然是由洋人獨霸海岸線。
“那麽,袁將軍意下如何?我們開出了優厚的條件,也給予不同方式的選項,這已經足夠表達對袁將軍的尊重了。”雷諾森入木三分的說道。
“我現在隻能說很感興趣,雷諾森先生何不先整理一份合作細節,倒是可以讓我們慢慢磋商。不過話說迴來,假如雷諾森先生你能開誠布公告訴我,大英帝國如此大費周章的讚助我一個新上任的護軍使究竟是為了什麽,或許我能更容易接受你們的合作建議。”袁肅實事求是的說道,他一方麵對英國人的投資很看重,另外一方麵也十分好奇英國人的目的。
“我很願意與袁將軍分享我們大英帝國的計劃,隻不過眼下還不是時候。不過請袁將軍放心,相信用不了多久,袁將軍會明白我們的打算。”
“但願如此。”
“那麽,今天就不多打攪袁將軍了,等過一段時間我擬定清楚細節之後,再與袁將軍進一步商議。這對袁將軍來說是一個機會,對我們來說同樣是一個機會,希望我們彼此不要錯過這個機會。”雷諾森幹淨利落的說道。
第52章,單見高順
袁肅對雷諾森突然提出的合作一直頗有想法,經過上次會談之後,他總算可以確定雷諾森的身份,同時也意識到這的的確確是一次機會。
不過,顯而易見,這件事不能急於求成。上次的會談僅僅隻是一個開頭,要想真正建立合作,雙方必然還需要經過更詳細的談判。
好在他能夠意識到,這次英國人是有求於自己,所以自己才是掌握主動權的一方。接下來就要看雷諾森如何籌備合作的細節,他隻需要坐等著討價還價即可。
幾天後,袁肅抽空去了一趟灤州預備役司令部。
雖然這裏已經更改了名稱,可是督練公所的招牌並沒有及時撤換,訓練營裏的士兵、教官們平時也都叫習慣了督練公所。預備役司令部的名號僅僅隻是官麵上的調整罷了。
與葛金章等一眾部官見麵後,袁肅先簡單了解了一下第二期民兵訓練的情況。
第二期民兵訓練比較麻煩,如今正值農忙時節,大部分民兵還要幫家裏務農。白天訓練營裏沒有多少人,訓練一般在下午四點鍾進行到晚上八點鍾左右。期間若是地方鄉鎮的民兵,還得提前趕路返迴家裏,城裏的民兵或留宿訓練營,或在訓練結束後返迴家裏。
葛金章沒有任何掩飾的告訴袁肅:“比起第一期來說,第二期的訓練效果會差很多。不過這些農民子弟身強力壯,體質上都過得去,無非是訓練掌握槍械應用和其他基本軍事技巧罷了。總的來說算是湊合。”
袁肅原本就沒打算民兵能訓練出什麽樣子,做為儲備兵力現在的訓練已經足夠了。過段時間等第一混成旅正式開始整訓後,他會側重於正規軍的整體素質訓練,至於民兵方麵則完全可以退居二線。
隨後,他又詢問高順的情況,自己發現今天高順並沒有到場。
葛金章微微歎了一口氣,擰著眉頭說道:“也不知道怎麽的,從督練公所改為預備役司令部之後,這高建陽再也沒有來過營裏。反正我們這邊忙得過來,所以就沒有理會這檔子事。”
袁肅露出深思的臉色,看來自己得親自去找一趟高順了。
一直在督練公所待到中午,前前後後或交代或叮囑了一些公事,袁肅這才離去。他沒有返迴旅部大院,而是直接前往北城的陳家大宅去找高順。
早先為了軍民x聯防的事情,袁肅倒是來過陳家,輕車熟路的扣門詢問之後,才知道高順此刻並不在宅子裏,而是在北郊的紡織廠忙著廠裏的工作。
他婉拒了陳家的留坐,立刻又轉道出城而去。
在北郊打聽了許久,方才找到紡織廠的位置。這是一座規模不算小的廠子,一個大院裏麵大大小小有四座廠房。透過玻璃窗可以看到,廠子裏不僅有老式的木製紡織機,也有蒸汽動力的自動機。眼下正是工作的時段,所有廠房裏都傳出各式各樣的機械響聲,不難想象紡織廠的經營相當可觀。
一名警衛員找到大院門口的看門人,讓其趕緊去通報一聲。
看門人聽說護軍使袁肅大人到場,愣是驚訝了半晌方才反應過來,隨後小跑著向西邊的一棟小房子而去。沒過多久,看門人便領著高順趕到門口迎接。
盡管高順最近很少與袁肅見麵,但依然保持著習慣性的彬彬有禮,來到袁肅跟前時很規矩的先行了一禮,然後又客套的問好了一聲。
對於高順這一係列的舉動,袁肅非但沒有感覺到對方的誠意,相反卻生出一股生分。
“建陽兄,多日不見,別來無恙?”
“有勞護軍大人記掛了,我豈會有恙,這段時日忙著幾個大鋪子的成衣訂單,因而無暇顧慮其他。不敢勞煩護軍大人幹站著,還請移步舍內小坐。”高順言辭規矩的說道。
袁肅微微的點了點頭,吩咐警衛員留在院子內,自己單獨跟著高順走進了西邊的小房子。
屋內有幾名文職人員正在算賬,見到高順帶著袁肅走進來後,眾人紛紛起身行禮。
袁肅略微點頭迴應,繼而高順帶著他來到內裏的一間獨立辦公室,吩咐一名文職人員備好茶水,二人相對落座。
“護軍大人此次前來,莫非還是為了前些時日伯濟兄提及的去昌黎上任之事吧?”
高順並不是一個喜歡拐彎抹角的人,坐定之後他立刻主動詢問道。
“這隻是今日前來其中一個原因,除此之外,我更想了解一下建陽兄你最近對待督練公所之事為何變得如此消極。”袁肅同樣單刀切入的說道。
“嗬嗬,護軍大人言之有過,在下算不上消極,原本不過是從旁輔助罷了,畢竟廠裏的事情也耽誤不得。如今督練公所依然改製為預備役司令部,屬於護軍大人直轄的官方機構,在下平白一身入不得這樣的場合,所以才想著漸漸退身事外。”高順直截了當的說道。
聽到這裏,袁肅心中隱約猜出了高順的意思。他記得王磷同曾經介紹過,高順自留洋歸來之後,一直拒絕天津、北京政府的邀請任職。當初督練公所意在為灤州長治久安做貢獻,因此高順才會應邀加入其中。如今“督練公所”變成了“預備役司令部”,軍民合辦改為官方獨辦,自然超出了高順心中原則的底線。
“建陽兄,你不妨與我直說,為何你對政治有如此之深介懷?督練公所也好,預備役司令部也好,性質都是一樣,更何況還省了地方捐納來維持訓練營的開銷。難道就是因為現在是軍方的一個機構,所以讓你耿耿於懷?”袁肅言辭稍重的說道。
“護軍大人既然希望在下直說,那在下就不再多費口舌爭論。對我而言,這並不是官辦、民辦的區別問題,而是我高順一介白身,心意不在政事,也萬萬不想與這方麵有任何瓜葛。護軍大人也許並不能理解我的心意,我也不指望有人能理解,隻是一種根深蒂固的心態罷了。”高順語氣坦蕩的說道。
袁肅盯著高順,從對方的眼神當中他隻能看出一種堅定不移的精神,這絕對不是一個世外之人應該有的眼神。真正不願意入世的隱士,整個人隻會表現出一種散漫不拘,“堅定不移”則是屬於有著執著意願的人。
一陣冗長的沉思,袁肅緩緩的歎了一口氣,語重心長的問道:“建陽兄,我看得出來,你是對這個國家不抱任何希望,或者可以說是強烈的不滿。也許你留學國外或見識、或聽聞了一些東西,讓他產生了憤世嫉俗的心理。可是你難道沒有想過,越是看不慣的現狀,越是應該加把勁去改變它,而不是縱容或者屈服它。”
高順承認自己確實是對當局頗有不滿,不管是之前清政府還是現在的北洋政府,他都認為從政者有太多缺乏良心和決心的人,國家遲早會落敗在這些人手裏。他不是一個愛說風涼話和空話的人,自己甚至對這方麵的怨言向來三緘其口,無非隻是在心裏記掛著罷了。
他有自知之明,自己能力有限斷然不可能去撼動累病已久的當局。他很清楚倘若接受政府的邀職踏足進去,很有可能反倒會讓自己泥足深陷,因此為今之計隻能獨善其身。
獨善其身是他一開始的想法,既不過問國家大事,也絕不亂嚼舌頭發牢騷。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表麵上來看他的思想觀念變的淡化,早已習慣了這種獨善其身的精神生活。可事實上,內心深處卻是激發了越來越多的不滿。
越是不滿,越是不願意涉足其中,漸漸的便形成了現在這樣的固執心態。
他不在乎袁肅是否看破這一點,總之自己心意已決,任憑袁肅怎麽說都不會改變。緩緩的搖了搖頭之後,他凝神的說道:“護軍大人,你所說的話我都有考慮過,倘若我真能想通這一點,斷然也不會有今天這次談話。所以還請護軍大人不必再多說下去,以護軍大人今時今日的地位,自是不多高順這個冥頑不靈的人。”
袁肅鄭重其事的說道:“難道你就這麽一點出息?”
高順笑道:“我本不打算有任何出息,護軍大人的話顯然言之無理。”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袁肅自然沒辦法再繼續勸下去,他是越來越搞不懂高順的性子,不過既然對方執意如此,自己又能奈何的了?再次歎了一口氣,他言真意切的說道:“你有你的想法,這一點我可以理解,盡管我仍然感到惋惜,但也不會強人所難。這樣吧,你姑且再考慮一下,不管考慮多久,也不管考慮的結果怎麽樣,我希望你都能再來找我談一談。”
高順略作憂慮一番,沒有急著把話說絕,隻是深沉的點了點頭,說道:“承蒙護軍大人如此抬舉在下,在下會再思量斟酌一番。”
袁肅知道這隻是高順應承的說辭,不過他相信對方口出承諾,勢必會說到做到,雖然結果不會有太多變化,但最起碼可以拉近一下彼此的關係。
第53章,一戰陰影
從五月底開始,旅部的工作再次繁忙起來。經過之前一個月的籌備,各團報備上來的物資已經統計完畢,一方麵要開始著手向上麵索要,另外一方麵還得自己負責采購。而旅部這邊現有的一批物資,也得按照輕重急緩的順序派發到下麵去。
關於第一混成旅整訓的消息,這段時間業已派發下去。
第一團士兵的怨言並不明顯,畢竟之前民兵訓練的情況他們都看在眼裏,總不能讓正規軍的素質還不如民兵。除此之外,第一團自詡是護軍大人的嫡係部隊,必然要與二團、三團有一個區分,既然是護軍大人親自下令開展全軍整訓,他們當然要積極響應。
相比之下,二團、三團怨言四起,這些舊軍出身的士兵早已過慣了懶散的日子,最害怕的事情莫過於沒事瞎折騰。尤其是二團,之前為了從昌黎縣遷移到唐海、樂亭,短短幾天的功夫忙得累死累活,新營盤尚且還未打點完畢,現在又要搞整訓,實在讓人受不了。
團部營部的軍官們同樣大有不痛快,雖然整訓的是士兵,可他們還是得負責督導,風吹日曬雨淋跟著一起遭罪。
可是沒有辦法,若袁肅還是以前的袁肅,他們大可囫圇吞棗的敷衍過去。如今袁肅貴為護軍使,又是堂堂正正第一混成旅的旅長。再者第一混成旅現在編入第二鎮,第二鎮可是北洋軍的骨幹力量、大總統的嫡係部隊,要是拿不出一個好樣子來,今後還怎麽在北洋軍立足?
各種壓力使然,無論是軍官還是士兵,除了能在私底下發幾句牢騷之外,也沒有任何其他的辦法。往好的方向去想,這次整訓還設有許多獎項,小到獎勵現洋和實物,大到提拔成士官甚至軍官。盡管大部分士兵並沒有什麽宏圖大誌,可多多少少是擺在眼前的機會,不爭取白不爭取,說不定一不小心就改變了整個人生軌跡。
何其鞏分別在灤州、昌黎和唐海三地召開了一次會議,將旅部製訂的整訓計劃一一傳達到各團團部。旅部的整訓計劃隻是一個大綱框架,考慮到三個團的情況各有不同,所以在整訓細節上還得因地製宜。
在這三次會議上,何其鞏與各團團長進行詳細的討論,同時還到整訓期間的訓練場地進行實地考察,甚至入微到連訓練期間的休息、用水、加餐等細節都做出了交代。
前前後後忙碌了七、八天之久,三縣往來奔波,著實讓何其鞏費了不少神力。
他並非因為自己是總教練官才會如此兢兢業業,而是打心底讚同袁肅這次整訓的行動。經曆這麽多年軍營生活,他深刻的認識到中國軍隊各方麵的渙散,長此以往軍隊還不如土匪,好歹土匪時常有所行動,體能和槍械運用都比常年無所事事的士兵要強。
正是出於中國軍隊現狀的痛徹心扉,才使得他不遺餘力的要辦好此次整訓。
當全軍整訓計劃如火如荼的進行時,袁肅對添置軍火之事也加緊了進程。碰巧五月二十七日這一天彭加勒從天津專程發來一封電報,先祝賀袁肅榮升護軍使,隨後提及關於東方匯理銀行贈助五百支步槍的約定,詢問是否近期要調集這批步槍送到灤州。
袁肅立刻迴電天津,希望東方匯理銀行能提前兌現承諾,灤州這邊確實需要這批軍火。
除此之外,他還特意向第二鎮總鎮與陸軍部各發去一份申請信,上報第一混成旅眼下的軍備情況,請求總鎮和陸軍部盡快批準自己為麾下更新軍備。如今他雖是護軍使,但手下的部隊畢竟還是第二鎮的編製,軍火始終不是尋常之物,為了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手續上總得要做的周全才是。
同樣是在這一天下午,雷諾森再次來到旅部大院拜訪袁肅。
盡管袁肅手上的公務繁忙,可考慮到上次與雷諾森的會談,他還是空出了時間接見了對方。時隔多日,雷諾森此次到來做好了充足準備,手裏像模像樣的提著一個公文包,走進袁肅的辦公室後,他先規規矩矩的問了一聲好。
“請隨意坐吧。你還真會挑時間,這幾天我可忙得無暇分身。”袁肅半開玩笑的說道。
“還請袁將軍原諒我的冒昧打擾,不過我也是希望能盡快辦成這件事,對袁將軍、對我們大英帝國都是好事。在正式會談之前,我想詢問一下袁將軍是否已經收到天津的電報?”雷諾森帶著一絲微笑說道。
“天津的電報?你指的是彭加勒先生?”袁肅臉色微有變化。
“正是,希望我的擅自舉動沒有給您添麻煩。”雷諾森煞有其事的說道。
“原來是你聯係的彭加勒先生,難怪他今天會突然發來電報,我還正為這件事納悶呢!”
“彭加勒先生遠在天津,自然不能清楚袁將軍眼前的狀況,所以我才冒昧的與其聯係。”
“他是法國人,雷諾森先生你是英國人,真沒想到你們倒是能走得很近。”袁肅似是而非的笑著說道。
“我們大英帝國與法蘭西的關係一直都很好,如若不然,這次我也不會跟隨史密斯博士一起來到灤州。也許袁將軍您還記得我提到的話,盟友,沒錯,我們大英帝國與法蘭西正是合作密切的盟友關係。”雷諾森意猶未盡的說道。
袁肅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腦海中隱隱約約覺悟到一些事理。他在考慮問題的時候遺漏了一個關鍵時代背景,那就是即將到來的第一次世界大戰。
同盟國和協約國的陣營早已公然成立,英國和法國現在正是緊密聯合的協約關係。
考慮到這一點,他不禁又聯想到英國人如此大費周章扶持自己的意義所在,或許這與歐洲愈演愈烈的軍事競爭有很大交際,要知道昌黎到唐海的海岸線緊臨渤海,而渤海的南邊就是山東。英國在威海衛有一片租界,而在威海衛下麵就是德國人盤踞著的膠州灣。
難道,英國想要在渤海建立能與威海衛遙相唿應的勢力,以更好的鉗製德國?
第54章,借機靠攏
雖然這隻是他單方麵的猜測,可就目前而言,這是最合理的一種解釋。想到這裏,他露出了一個頗有深意的笑容,對雷諾森說道:“我當然記得,ally,盟友。不得不說,這幾天我一直在惦記著雷諾森先生的提議,反反複複的思考,覺得我們之間確實有很大的合作機會。那麽,今日雷諾森先生的到來,想必會給我一個驚喜,對嗎?”
對於剛見麵袁肅能有這樣的態度,雷諾森感到很高興,他暢然的笑道:“一定不會讓袁將軍您失望,隻要彼此都有誠意,條件可以慢慢磋商。”
隨後,他從公文包裏取出了一份裝訂整齊的打印文件交到袁肅手裏,在袁肅翻看的同時,自己則時不時的進行解釋。
不得不說這份文件下足了苦心,前後一共十多頁,而且分為中文和英文兩種語氣。這才相隔七、八天的時間,英國人居然能做得如此麵麵俱到,不難看出他們對待東直隸沿海地區的重視程度。
倘使英國人真的打算利用東直隸沿海線來加大對德國勢力的牽製,袁肅是非常願意摻和到這件國際紛爭當中。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對中國確實留下了許多恥辱的痕跡,但同樣為中國帶來許多振興的機會。
他正是打算好好利用這次國際列強之間的利益紛爭,盡可能的為中國謀取發展的機會。
既然曆史上的德國決定放棄遠東勢力,那麽與英國建立合作完全不會有任何損失。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甚至可以利用英國人的扶助幾何倍數的擴大自身實力。
在雷諾森遞交的這份文件裏麵,可以進一步看出英國人對東直隸沿海的看重。對於英國來說,他們最想獲得的是袁肅堅定不移的合作,所以列出的很多細則基本上全部是為了保證袁肅不會脫離英國的控製。
“那麽,袁將軍意下如何?我們開出了優厚的條件,也給予不同方式的選項,這已經足夠表達對袁將軍的尊重了。”雷諾森入木三分的說道。
“我現在隻能說很感興趣,雷諾森先生何不先整理一份合作細節,倒是可以讓我們慢慢磋商。不過話說迴來,假如雷諾森先生你能開誠布公告訴我,大英帝國如此大費周章的讚助我一個新上任的護軍使究竟是為了什麽,或許我能更容易接受你們的合作建議。”袁肅實事求是的說道,他一方麵對英國人的投資很看重,另外一方麵也十分好奇英國人的目的。
“我很願意與袁將軍分享我們大英帝國的計劃,隻不過眼下還不是時候。不過請袁將軍放心,相信用不了多久,袁將軍會明白我們的打算。”
“但願如此。”
“那麽,今天就不多打攪袁將軍了,等過一段時間我擬定清楚細節之後,再與袁將軍進一步商議。這對袁將軍來說是一個機會,對我們來說同樣是一個機會,希望我們彼此不要錯過這個機會。”雷諾森幹淨利落的說道。
第52章,單見高順
袁肅對雷諾森突然提出的合作一直頗有想法,經過上次會談之後,他總算可以確定雷諾森的身份,同時也意識到這的的確確是一次機會。
不過,顯而易見,這件事不能急於求成。上次的會談僅僅隻是一個開頭,要想真正建立合作,雙方必然還需要經過更詳細的談判。
好在他能夠意識到,這次英國人是有求於自己,所以自己才是掌握主動權的一方。接下來就要看雷諾森如何籌備合作的細節,他隻需要坐等著討價還價即可。
幾天後,袁肅抽空去了一趟灤州預備役司令部。
雖然這裏已經更改了名稱,可是督練公所的招牌並沒有及時撤換,訓練營裏的士兵、教官們平時也都叫習慣了督練公所。預備役司令部的名號僅僅隻是官麵上的調整罷了。
與葛金章等一眾部官見麵後,袁肅先簡單了解了一下第二期民兵訓練的情況。
第二期民兵訓練比較麻煩,如今正值農忙時節,大部分民兵還要幫家裏務農。白天訓練營裏沒有多少人,訓練一般在下午四點鍾進行到晚上八點鍾左右。期間若是地方鄉鎮的民兵,還得提前趕路返迴家裏,城裏的民兵或留宿訓練營,或在訓練結束後返迴家裏。
葛金章沒有任何掩飾的告訴袁肅:“比起第一期來說,第二期的訓練效果會差很多。不過這些農民子弟身強力壯,體質上都過得去,無非是訓練掌握槍械應用和其他基本軍事技巧罷了。總的來說算是湊合。”
袁肅原本就沒打算民兵能訓練出什麽樣子,做為儲備兵力現在的訓練已經足夠了。過段時間等第一混成旅正式開始整訓後,他會側重於正規軍的整體素質訓練,至於民兵方麵則完全可以退居二線。
隨後,他又詢問高順的情況,自己發現今天高順並沒有到場。
葛金章微微歎了一口氣,擰著眉頭說道:“也不知道怎麽的,從督練公所改為預備役司令部之後,這高建陽再也沒有來過營裏。反正我們這邊忙得過來,所以就沒有理會這檔子事。”
袁肅露出深思的臉色,看來自己得親自去找一趟高順了。
一直在督練公所待到中午,前前後後或交代或叮囑了一些公事,袁肅這才離去。他沒有返迴旅部大院,而是直接前往北城的陳家大宅去找高順。
早先為了軍民x聯防的事情,袁肅倒是來過陳家,輕車熟路的扣門詢問之後,才知道高順此刻並不在宅子裏,而是在北郊的紡織廠忙著廠裏的工作。
他婉拒了陳家的留坐,立刻又轉道出城而去。
在北郊打聽了許久,方才找到紡織廠的位置。這是一座規模不算小的廠子,一個大院裏麵大大小小有四座廠房。透過玻璃窗可以看到,廠子裏不僅有老式的木製紡織機,也有蒸汽動力的自動機。眼下正是工作的時段,所有廠房裏都傳出各式各樣的機械響聲,不難想象紡織廠的經營相當可觀。
一名警衛員找到大院門口的看門人,讓其趕緊去通報一聲。
看門人聽說護軍使袁肅大人到場,愣是驚訝了半晌方才反應過來,隨後小跑著向西邊的一棟小房子而去。沒過多久,看門人便領著高順趕到門口迎接。
盡管高順最近很少與袁肅見麵,但依然保持著習慣性的彬彬有禮,來到袁肅跟前時很規矩的先行了一禮,然後又客套的問好了一聲。
對於高順這一係列的舉動,袁肅非但沒有感覺到對方的誠意,相反卻生出一股生分。
“建陽兄,多日不見,別來無恙?”
“有勞護軍大人記掛了,我豈會有恙,這段時日忙著幾個大鋪子的成衣訂單,因而無暇顧慮其他。不敢勞煩護軍大人幹站著,還請移步舍內小坐。”高順言辭規矩的說道。
袁肅微微的點了點頭,吩咐警衛員留在院子內,自己單獨跟著高順走進了西邊的小房子。
屋內有幾名文職人員正在算賬,見到高順帶著袁肅走進來後,眾人紛紛起身行禮。
袁肅略微點頭迴應,繼而高順帶著他來到內裏的一間獨立辦公室,吩咐一名文職人員備好茶水,二人相對落座。
“護軍大人此次前來,莫非還是為了前些時日伯濟兄提及的去昌黎上任之事吧?”
高順並不是一個喜歡拐彎抹角的人,坐定之後他立刻主動詢問道。
“這隻是今日前來其中一個原因,除此之外,我更想了解一下建陽兄你最近對待督練公所之事為何變得如此消極。”袁肅同樣單刀切入的說道。
“嗬嗬,護軍大人言之有過,在下算不上消極,原本不過是從旁輔助罷了,畢竟廠裏的事情也耽誤不得。如今督練公所依然改製為預備役司令部,屬於護軍大人直轄的官方機構,在下平白一身入不得這樣的場合,所以才想著漸漸退身事外。”高順直截了當的說道。
聽到這裏,袁肅心中隱約猜出了高順的意思。他記得王磷同曾經介紹過,高順自留洋歸來之後,一直拒絕天津、北京政府的邀請任職。當初督練公所意在為灤州長治久安做貢獻,因此高順才會應邀加入其中。如今“督練公所”變成了“預備役司令部”,軍民合辦改為官方獨辦,自然超出了高順心中原則的底線。
“建陽兄,你不妨與我直說,為何你對政治有如此之深介懷?督練公所也好,預備役司令部也好,性質都是一樣,更何況還省了地方捐納來維持訓練營的開銷。難道就是因為現在是軍方的一個機構,所以讓你耿耿於懷?”袁肅言辭稍重的說道。
“護軍大人既然希望在下直說,那在下就不再多費口舌爭論。對我而言,這並不是官辦、民辦的區別問題,而是我高順一介白身,心意不在政事,也萬萬不想與這方麵有任何瓜葛。護軍大人也許並不能理解我的心意,我也不指望有人能理解,隻是一種根深蒂固的心態罷了。”高順語氣坦蕩的說道。
袁肅盯著高順,從對方的眼神當中他隻能看出一種堅定不移的精神,這絕對不是一個世外之人應該有的眼神。真正不願意入世的隱士,整個人隻會表現出一種散漫不拘,“堅定不移”則是屬於有著執著意願的人。
一陣冗長的沉思,袁肅緩緩的歎了一口氣,語重心長的問道:“建陽兄,我看得出來,你是對這個國家不抱任何希望,或者可以說是強烈的不滿。也許你留學國外或見識、或聽聞了一些東西,讓他產生了憤世嫉俗的心理。可是你難道沒有想過,越是看不慣的現狀,越是應該加把勁去改變它,而不是縱容或者屈服它。”
高順承認自己確實是對當局頗有不滿,不管是之前清政府還是現在的北洋政府,他都認為從政者有太多缺乏良心和決心的人,國家遲早會落敗在這些人手裏。他不是一個愛說風涼話和空話的人,自己甚至對這方麵的怨言向來三緘其口,無非隻是在心裏記掛著罷了。
他有自知之明,自己能力有限斷然不可能去撼動累病已久的當局。他很清楚倘若接受政府的邀職踏足進去,很有可能反倒會讓自己泥足深陷,因此為今之計隻能獨善其身。
獨善其身是他一開始的想法,既不過問國家大事,也絕不亂嚼舌頭發牢騷。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表麵上來看他的思想觀念變的淡化,早已習慣了這種獨善其身的精神生活。可事實上,內心深處卻是激發了越來越多的不滿。
越是不滿,越是不願意涉足其中,漸漸的便形成了現在這樣的固執心態。
他不在乎袁肅是否看破這一點,總之自己心意已決,任憑袁肅怎麽說都不會改變。緩緩的搖了搖頭之後,他凝神的說道:“護軍大人,你所說的話我都有考慮過,倘若我真能想通這一點,斷然也不會有今天這次談話。所以還請護軍大人不必再多說下去,以護軍大人今時今日的地位,自是不多高順這個冥頑不靈的人。”
袁肅鄭重其事的說道:“難道你就這麽一點出息?”
高順笑道:“我本不打算有任何出息,護軍大人的話顯然言之無理。”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袁肅自然沒辦法再繼續勸下去,他是越來越搞不懂高順的性子,不過既然對方執意如此,自己又能奈何的了?再次歎了一口氣,他言真意切的說道:“你有你的想法,這一點我可以理解,盡管我仍然感到惋惜,但也不會強人所難。這樣吧,你姑且再考慮一下,不管考慮多久,也不管考慮的結果怎麽樣,我希望你都能再來找我談一談。”
高順略作憂慮一番,沒有急著把話說絕,隻是深沉的點了點頭,說道:“承蒙護軍大人如此抬舉在下,在下會再思量斟酌一番。”
袁肅知道這隻是高順應承的說辭,不過他相信對方口出承諾,勢必會說到做到,雖然結果不會有太多變化,但最起碼可以拉近一下彼此的關係。
第53章,一戰陰影
從五月底開始,旅部的工作再次繁忙起來。經過之前一個月的籌備,各團報備上來的物資已經統計完畢,一方麵要開始著手向上麵索要,另外一方麵還得自己負責采購。而旅部這邊現有的一批物資,也得按照輕重急緩的順序派發到下麵去。
關於第一混成旅整訓的消息,這段時間業已派發下去。
第一團士兵的怨言並不明顯,畢竟之前民兵訓練的情況他們都看在眼裏,總不能讓正規軍的素質還不如民兵。除此之外,第一團自詡是護軍大人的嫡係部隊,必然要與二團、三團有一個區分,既然是護軍大人親自下令開展全軍整訓,他們當然要積極響應。
相比之下,二團、三團怨言四起,這些舊軍出身的士兵早已過慣了懶散的日子,最害怕的事情莫過於沒事瞎折騰。尤其是二團,之前為了從昌黎縣遷移到唐海、樂亭,短短幾天的功夫忙得累死累活,新營盤尚且還未打點完畢,現在又要搞整訓,實在讓人受不了。
團部營部的軍官們同樣大有不痛快,雖然整訓的是士兵,可他們還是得負責督導,風吹日曬雨淋跟著一起遭罪。
可是沒有辦法,若袁肅還是以前的袁肅,他們大可囫圇吞棗的敷衍過去。如今袁肅貴為護軍使,又是堂堂正正第一混成旅的旅長。再者第一混成旅現在編入第二鎮,第二鎮可是北洋軍的骨幹力量、大總統的嫡係部隊,要是拿不出一個好樣子來,今後還怎麽在北洋軍立足?
各種壓力使然,無論是軍官還是士兵,除了能在私底下發幾句牢騷之外,也沒有任何其他的辦法。往好的方向去想,這次整訓還設有許多獎項,小到獎勵現洋和實物,大到提拔成士官甚至軍官。盡管大部分士兵並沒有什麽宏圖大誌,可多多少少是擺在眼前的機會,不爭取白不爭取,說不定一不小心就改變了整個人生軌跡。
何其鞏分別在灤州、昌黎和唐海三地召開了一次會議,將旅部製訂的整訓計劃一一傳達到各團團部。旅部的整訓計劃隻是一個大綱框架,考慮到三個團的情況各有不同,所以在整訓細節上還得因地製宜。
在這三次會議上,何其鞏與各團團長進行詳細的討論,同時還到整訓期間的訓練場地進行實地考察,甚至入微到連訓練期間的休息、用水、加餐等細節都做出了交代。
前前後後忙碌了七、八天之久,三縣往來奔波,著實讓何其鞏費了不少神力。
他並非因為自己是總教練官才會如此兢兢業業,而是打心底讚同袁肅這次整訓的行動。經曆這麽多年軍營生活,他深刻的認識到中國軍隊各方麵的渙散,長此以往軍隊還不如土匪,好歹土匪時常有所行動,體能和槍械運用都比常年無所事事的士兵要強。
正是出於中國軍隊現狀的痛徹心扉,才使得他不遺餘力的要辦好此次整訓。
當全軍整訓計劃如火如荼的進行時,袁肅對添置軍火之事也加緊了進程。碰巧五月二十七日這一天彭加勒從天津專程發來一封電報,先祝賀袁肅榮升護軍使,隨後提及關於東方匯理銀行贈助五百支步槍的約定,詢問是否近期要調集這批步槍送到灤州。
袁肅立刻迴電天津,希望東方匯理銀行能提前兌現承諾,灤州這邊確實需要這批軍火。
除此之外,他還特意向第二鎮總鎮與陸軍部各發去一份申請信,上報第一混成旅眼下的軍備情況,請求總鎮和陸軍部盡快批準自己為麾下更新軍備。如今他雖是護軍使,但手下的部隊畢竟還是第二鎮的編製,軍火始終不是尋常之物,為了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手續上總得要做的周全才是。
同樣是在這一天下午,雷諾森再次來到旅部大院拜訪袁肅。
盡管袁肅手上的公務繁忙,可考慮到上次與雷諾森的會談,他還是空出了時間接見了對方。時隔多日,雷諾森此次到來做好了充足準備,手裏像模像樣的提著一個公文包,走進袁肅的辦公室後,他先規規矩矩的問了一聲好。
“請隨意坐吧。你還真會挑時間,這幾天我可忙得無暇分身。”袁肅半開玩笑的說道。
“還請袁將軍原諒我的冒昧打擾,不過我也是希望能盡快辦成這件事,對袁將軍、對我們大英帝國都是好事。在正式會談之前,我想詢問一下袁將軍是否已經收到天津的電報?”雷諾森帶著一絲微笑說道。
“天津的電報?你指的是彭加勒先生?”袁肅臉色微有變化。
“正是,希望我的擅自舉動沒有給您添麻煩。”雷諾森煞有其事的說道。
“原來是你聯係的彭加勒先生,難怪他今天會突然發來電報,我還正為這件事納悶呢!”
“彭加勒先生遠在天津,自然不能清楚袁將軍眼前的狀況,所以我才冒昧的與其聯係。”
“他是法國人,雷諾森先生你是英國人,真沒想到你們倒是能走得很近。”袁肅似是而非的笑著說道。
“我們大英帝國與法蘭西的關係一直都很好,如若不然,這次我也不會跟隨史密斯博士一起來到灤州。也許袁將軍您還記得我提到的話,盟友,沒錯,我們大英帝國與法蘭西正是合作密切的盟友關係。”雷諾森意猶未盡的說道。
袁肅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腦海中隱隱約約覺悟到一些事理。他在考慮問題的時候遺漏了一個關鍵時代背景,那就是即將到來的第一次世界大戰。
同盟國和協約國的陣營早已公然成立,英國和法國現在正是緊密聯合的協約關係。
考慮到這一點,他不禁又聯想到英國人如此大費周章扶持自己的意義所在,或許這與歐洲愈演愈烈的軍事競爭有很大交際,要知道昌黎到唐海的海岸線緊臨渤海,而渤海的南邊就是山東。英國在威海衛有一片租界,而在威海衛下麵就是德國人盤踞著的膠州灣。
難道,英國想要在渤海建立能與威海衛遙相唿應的勢力,以更好的鉗製德國?
第54章,借機靠攏
雖然這隻是他單方麵的猜測,可就目前而言,這是最合理的一種解釋。想到這裏,他露出了一個頗有深意的笑容,對雷諾森說道:“我當然記得,ally,盟友。不得不說,這幾天我一直在惦記著雷諾森先生的提議,反反複複的思考,覺得我們之間確實有很大的合作機會。那麽,今日雷諾森先生的到來,想必會給我一個驚喜,對嗎?”
對於剛見麵袁肅能有這樣的態度,雷諾森感到很高興,他暢然的笑道:“一定不會讓袁將軍您失望,隻要彼此都有誠意,條件可以慢慢磋商。”
隨後,他從公文包裏取出了一份裝訂整齊的打印文件交到袁肅手裏,在袁肅翻看的同時,自己則時不時的進行解釋。
不得不說這份文件下足了苦心,前後一共十多頁,而且分為中文和英文兩種語氣。這才相隔七、八天的時間,英國人居然能做得如此麵麵俱到,不難看出他們對待東直隸沿海地區的重視程度。
倘使英國人真的打算利用東直隸沿海線來加大對德國勢力的牽製,袁肅是非常願意摻和到這件國際紛爭當中。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對中國確實留下了許多恥辱的痕跡,但同樣為中國帶來許多振興的機會。
他正是打算好好利用這次國際列強之間的利益紛爭,盡可能的為中國謀取發展的機會。
既然曆史上的德國決定放棄遠東勢力,那麽與英國建立合作完全不會有任何損失。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甚至可以利用英國人的扶助幾何倍數的擴大自身實力。
在雷諾森遞交的這份文件裏麵,可以進一步看出英國人對東直隸沿海的看重。對於英國來說,他們最想獲得的是袁肅堅定不移的合作,所以列出的很多細則基本上全部是為了保證袁肅不會脫離英國的控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