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景峰沒有多說什麽,隻是緩緩的點頭應了一聲。
處理好總鎮大營這邊的一些緊要事情後,潘矩楹便開始準備電文。他故意說是在上車之前突然收到這份電報,因為時間緊迫,自己沒辦法第一時間組織調查,隻能等總鎮迴到關外後再派人專案深究,因此先發出這份電報向上級打一聲招唿。
他沒有解釋為什麽越級直接向大總統匯報,這種事彼此意會即可,沒必要把話挑明。
關於袁肅的情況,自己也沒有大筆特書,隻說經人舉報袁肅可能會拒絕返迴關外,意圖帶領麾下親信在灤州駐防。而勾結洋人的事情隻是一筆帶過,說是有待調查方可澄清事實。但凡遇到敏感的內容,都會在前麵加上“七十九標代理標統張建功言”的字樣。
電文準備妥當,潘矩楹派人送到通訊處去,囑咐過了淩晨十二點之後再發出去。如此一來,這份電文發到北京被翻譯過來時,應該是次日早晨,那時候二十鎮總鎮這邊早已登上火車向關外出發去了。
第15章,挑明來幹
就在潘矩楹帶著總鎮部分軍官乘坐火車離開唐山的第二天下午,一封從唐山寄出來的郵件突如其來的送到了灤州七十九標標部大院。
如今標部大院顯得空曠了不少,該打包、該整理的物件大多已經準備妥當,眼下全部堆積在北營區的庫房裏,就等著明天下午送到火車站裝進車皮裏去。
正因為遷營的事情,這幾日駐紮在標部這裏的第三營士兵們一個個愈發消極,既然已經決定要撤走,什麽防務、什麽職責、什麽值勤都是屁話,這些正經事還是等迴到關外再另行安排好了。以至於郵差送來信件時,前後拖延了好幾個鍾頭才送到參謀處。
信件上麵沒有寫明收信人,隻寫的是“參謀處收”。
送到西營房時,幾名軍官都不知道該由誰來拆看,隻好等陳文年過來後才交了上去。
陳文年拆開信封看了一遍信函內容,臉色頓時大變,趕緊喊道:“去,快去把袁參謀找過來,快去快去!”
片刻過後,袁肅從後麵的營房趕了過來,還沒進門陳文年便快步迎了上來,把手裏的信函塞到袁肅手裏,並說道:“你先看看,這是潘大人的副官閻巍山寫的私信。”
袁肅聽到寫信人的名字,不由擰起了眉頭問道:“閻副官寫的私信?閻副官前天不是跟潘大人迴關外了嗎?”
陳文年指著信封的封皮說道:“信函的落款日期是前天,但是郵局等級的日期是昨天,很顯然是閻巍山故意這麽安排的。”
袁肅心頭有了一種不好的預感,他沒有再多說話,快速的閱了一遍信函內容。
這封信的內容很簡單,就是告知總鎮已經收到“七十九標代理標統張建功的檢舉”,因為總鎮事務繁忙,這件事暫時無法徹查,一切要等總鎮返迴關外安頓罷了後再另行處理。同時還鄭重其事的提到,此事在三天前上報到北京鐵獅子胡同外務府衙門,這封信僅做通知。
看完信函後,他頓時感到心頭一涼,自己最不希望的就是這件事鬧到袁世凱那裏,潘矩楹倒好,一下子就直接捅了過去,還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
“梓鏡,現在怎麽辦?真沒想到張建功這廝竟卑鄙到如此地步,表麵上什麽都不說,背地裏陰著使壞事,哼,真是可恨至極。”陳文年忍不住痛斥道。
袁肅現在明白了上次商量行程計劃時張建功為什麽沒有反對,但是卻不明白張建功究竟是什麽心態,難不成這小子真希望自己和陳文年留在標部跟其處處作對?縱然張建功沒什麽文化,可也不至於蠢到這種程度。
先冷靜了一下頭腦,他的目光再次落在了手裏的這封信函上。
閻景峰為什麽要寫這封信?又為什麽要拖延幾天才發過來?
其實隻要仔細思考一下,事情並不是那麽難理解。既然寫了這封信,而且在信的末尾還特意提到“僅做通知”,顯而易見目的就是要讓袁肅這邊有一個了解,以便先一步做好應對的準備。之所以拖延幾天,則可以理解這件事沒有疏通的餘地,該上報的還是要上報,該處理的還是要處理。
簡而言之,潘矩楹既不想得罪人,也不想承擔包庇縱容的責任!
由此可見,哪怕總鎮那邊把這件事捅上去了,可好歹也摸清楚了潘矩楹的態度。擺在眼前最重要的問題隻剩下袁世凱這一環節,隻要能把這位“叔父大總統”應付過去,接下來的所有事情都能順利的解決。
“既然張建功已經撕破臉了,我們一不做二不休,今天就跟張建功攤牌。讓他明天老老實實的滾蛋,要不然咱們就不必再對他客氣了。”考慮到這裏,袁肅果斷的做出了決定。
“可問題的關鍵不在張建功這裏,這廝隻不過是一個小角色,他難不成還敢帶兵扣住我們嗎?現在總鎮把事情上報到了京城,這事眼看要鬧大了,萬一上麵追責下來,我們又當如何應對?”陳文年認真的問道。
“陳大人不必太過擔心,早之前我們不是已經預料到會發生今天這樣的狀況,應對之法當然是有的。我現在就去找一趟王大人,把灤州官僚士紳們的請願信拿過來,加急先發到保定總督府去。這事就算是直接上報到我叔父那裏,我叔父必然也會先責令直隸總督來處理,隻要應付好總督府,這事就算解決了一半。”袁肅不疾不徐的說道。
“希望如此吧。”陳文年沉重的點了點頭,就目前看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隻能把希望都寄托在袁肅身上了。
“我這就去,迴來之後你我再去找張建功。為了保險起見,陳大人即刻派人去一趟督練公所,告訴郭伯濟和葛仲文,讓他們二人馬上點齊一隊民兵到標部附近等候命令,對外就說是特別訓練。”袁肅補充的說道。
陳文年當然知道袁肅不是想要跟張建功火拚,隻不過是製造一定壓力罷了,他立刻點了點頭,答應親自去南郊走一趟。
交代完畢,袁肅和陳文年分頭行事。
前天吩咐王磷同辦事,到今天正好過了兩天時間。雖然搜集請願信的過程不是很順利,但勞神費力一番遊說,終究還是沒有辜負所托,畢竟事關重大,王磷同一絲一毫都不敢怠慢。
袁肅來到王磷同府邸見麵後,隨意檢查了一下請願信的情況,數量並不算少,粗略的算去也有百十來封之多。再翻看署名,有個人簽名也有團體聯名,灤州政府及其下屬的縣府、鎮府大大小小的官員都寫了信;至於士紳名流們,都隻是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倒是有幾個谘議局的議員在內。
反正這些信是要送到保定去,料想直隸總督也不可能了解每個人的底細,製造聲勢唬唬人還是沒有大問題的。
袁肅沒有在王磷同府上多留,不過臨走時他又囑咐王磷同,讓其以灤州民政長的名義發一封官電到省府,把請願信的事情告知一下,並且隨便說兩句支持和期盼的話語就行。王磷同正想找機會在省府那邊露一露臉,好讓省府知道自己現在是灤州民政長,正好這是一個機會,於是忙不迭的拍著胸痛答應下來。
迴到標部大院時,陳文年還沒有迴來。
袁肅讓杜預召集參謀處的聽差、軍官,一起整理帶迴來的請願信。
之後,他將這些請願信紮堆打包封好,並且又專門寫了一封陳情信,先將灤州目前的情況做了簡要說明,隨後又把之前灤州發生嚴重匪患的事情重提了一下。在信文末端,他用一種比較隱晦的手法表達自己將會遵照民意,率領“自願留下”的士兵共同駐防灤州,算是向張鎮芳打了招唿。
他叫來標部的通訊兵,又委派了一名軍官一起,連夜乘坐火車把請願信和陳情信送到保定總督府。除了信函之外,電報自然也是要發一封過去的。他再次親筆擬好電文,隻是做一個簡單的通知,讓保定那邊知道一個大概,順便負責接待一下送信的官兵。
剛剛忙完這一切,陳文年和郭文遠就大步流星的走進了西營見到了袁肅。
“大人,隊伍就在火車站外的小廣場上集合完畢了,葛仲文留在外麵指揮。”郭文遠立刻把情況說了一下。
“辛苦了,看天色也不早了,隻怕民兵兄弟們今晚要留在這邊過夜。伯濟,你預先安排一下,搭帳篷也好,在附近借宿也好,別讓民兵兄弟們沒個著落。”袁肅說道。
“好的,我這就去安排。”郭文遠幹淨利落的說完話,轉身又大步走了出去。
“陳大人,我們現在就去找張建功把話說清楚。”袁肅語氣認真的說道。
“走,這就去。”陳文年早就想跟張建功撕破臉然後痛罵對方一通,不管這件事會是什麽樣的結局,總之眼下先豁出去了。
袁肅帶著閻景峰的信函,與陳文年一起出了參謀處,徑直的向標部營樓前去。此時已經是接近下午五點鍾的光景,來到營樓後卻沒有找到張建功,一詢問才知道張建功早已經迴宿舍準備吃飯了。旋即,二人又出了營樓,向北營區的標統宿舍趕去。
然而剛剛來到北營區的路口,迎麵快步走來七、八個人,為首的不是別人正是張建功。
第16章,知難而退
原本張建功確實準備吃晚飯去,哪裏知道忽然有人來通報,說發現火車站小廣場上出現大隊荷槍實彈的人馬,從著裝來看應是督練公所的民兵。他知道這個點根本不是民兵訓練的時候,猜測可能要出事,因此才急急忙忙召集一眾手下趕出來,打算找袁肅問個清楚。
沒料到剛走到這裏,居然與袁肅、陳文年碰了一個對麵。張建功眼尖,一眼看出袁、陳二人的臉色不對勁,頓時心中發虛起來,料定確實是出了大事。要知道袁肅是袁世凱的侄子,就算事情鬧得再大,他也不能把袁肅怎麽樣,相反袁肅倒是可以把自己折騰一番,這可是十分要命的一個情況。
未等走近,張建功搶先一步堆上笑容,樂嗬嗬的說道:“喲,袁大人,我這要去找你呢,真是巧了,袁大人上北營來這是有什麽事嗎?”
袁肅不等張建功話音落定,冷冷的迴道:“無他,正是來找張大人你說事。”
張建功打了個哈哈,問道:“是嗎?袁大人找我有什麽事情要商量?”
袁肅來到張建功麵前站定,甩手將手裏拿著那封信丟到了張建功麵前,斥問道:“我本與你無冤無仇,你竟然暗中傷人!既然一定要把臉撕破了,那咱們索性就把事情攤開來說。”
說話的氣勢咄咄逼人,彷佛一言不合就要大打出手似的。
張建功本能的向後退了一步,然後才貓腰撿起了地上的信箋看了幾眼,然而因為大字不識幾個,看了半天沒看明白,隻好又交到一旁一名手下讓其代看。那手下接過信過目了一遍,臉色頓時嚇的鐵青,一時不敢聲張,附在張建功耳邊快速的說了幾句話。
“什……什麽?這……總鎮那邊怎麽會……”張建功聽完手下的話,禁不住的生出一身冷汗。他萬萬沒想到閻景峰會把自己舉報的事情以信函的方式通知袁肅,不管總鎮到頭來如何處理自己的舉報,但由此已經可以猜出總鎮對待袁肅的態度。
這次當真是抓雞不成反蝕把米!
“張建功,你倒是有膽子把這件事捅到總鎮那裏去,那我們之間也就沒什麽話好說了。今天我和梓鏡就給你一句死話,第一營和第二營是不會迴關外的,你想怎麽鬧都成,大不了就魚死網破。”陳文年怒氣衝衝的吼道。
“這,你看,這事會不會有什麽誤會?”張建功連忙推脫的說道。現在陳文年和袁肅都把話挑明了,而且總鎮那邊顯然是偏向袁肅的,再加上火車站小廣場上集合的一大隊人馬,不管怎麽看都是對自己不利,該裝孫子的時候還得裝孫子。
“還能有什麽誤會,該說的話都已經挑明來說了。我們的意思很簡單,也不會為難你,明天你照樣收拾東西走人,但是標部的物資你休想帶走一分一毫。你要是不服氣,那就繼續向總鎮舉報去,看看誰怕誰。”陳文年下狠氣的說道。
張建功畏怕的人無非是袁肅一個罷了,陳文年現在狐假虎威在一旁指手畫腳,自己怎麽可能咽下這口氣。他早就看陳文年不順眼了,此刻陳文年跟著袁肅要造反,竟反而理直氣壯,這算個什麽事?
“陳文年,你他娘的什麽態度,老子堂堂七十九標標統,標裏發生的事豈有不管的道理?你們一個個膽大包天,公然策劃兵變,這是殺頭的罪,老子沒逮捕你們已經是念舊情了。怎麽,還真以為老子不敢治你嗎?”一時怒火攻心,張建功忍不住破口反駁道。
“你倒是試試看!”陳文年不甘示弱,捏緊拳頭向前跨了一步。
張建功本以為自己這邊人多,可是當陳文年作勢欲動手時,身後的那七、八名手下都愣在原地一動不動,就彷佛突然被人點了穴似的,連大氣都沒人敢喘一口。
這些手下雖然知道標部大院多是第三營的人,可一來陳文年是七十九標的老資曆,二來又有袁肅站在一旁,三來想到火車站外的民兵和第一營、第二營的人馬,真要硬碰硬倒黴的隻能是自己。再者他們也都清楚張建功的為人,若是鬧出事故上麵追究下來,張建功必然會找自己等人來背黑鍋。
於情於理,誰都不願意沾這趟渾水!
看到這個陣勢,張建功立刻又熄了火,真沒想到關鍵時候這幫手下竟然如此不頂用。不站出來護著就算了,卻連出聲說句話都沒有,實在是丟人現眼。
這時,袁肅再次開口說道:“該說的都已經說了,我們留在灤州不迴關外,對你來說並不是壞事。至於標部的這些物資,等你們迴到關外之後把事情向上麵交代清楚,上麵難不成還看著你們一個營人馬餓死不成?到時候該補的就補,該募的就募,你並沒有什麽損失。”
張建功何嚐不知道這個道理,既然他鬥不過袁肅,最好的辦法當然是想辦法趕走袁肅。這次袁肅和陳文年企圖率兵獨立,正好解決了所有眼中釘、肉中刺,雖然會讓七十九標失去大半人馬,可畢竟這些留著這些人馬也不會聽自己。
他之所以最終還是將這件事舉報上去,一方麵是開脫責任,七十九標發生兵變這麽大的事,自己身為標統居然毫無作為,實在有些說不過去;另外一方麵則是因為他終歸是一個小心眼的人,平日裏早已經看不慣袁肅、陳文年這些人,總要在撤迴關外之前找一個機會打擊報複一下,發泄一番心頭的怨恨。
然而,事情鬧到現在這個地步,再鬧下去不僅沒有意義,甚至弄不好還會有性命之憂。他看著對方二人的表情,尤其是陳文年暴怒的情緒,生怕會一時氣惱拔出槍來。第三營大部分士兵的槍裏可是沒子彈的,而袁肅是曾花錢購置了一批軍火,據說民兵訓練營每日都是用實彈來進行訓練,一旦火拚起來自己毫無勝算。
不敢多做猶豫,他連忙又對袁肅點頭哈腰起來,說道:“袁大人既然都這麽說了,我還能說什麽呢?隻是……這件事可不是小事,袁大人您……萬一有什麽擔待……嗬嗬,我沒其他意思,就是為袁大人您擔心嘛。”
袁肅看著張建功這副嘴角,心中愈發嫌惡,他冷哼一聲,一點都不客氣的說道:“毋須你多管,我自然會向我叔父做一個交代。”
張建功連連應道:“是,是是。”
說完話,袁肅也不多留,與陳文年立刻轉身離去了。
張建功在原地呆愣了一陣,隻感到後背滲濕了一片,即便袁肅和陳文年已經消失不見了,他心頭仍舊惶恐不已。不僅僅是袁肅和陳文年撕破臉帶來的壓力,同時更是為迴到關外該怎麽向上麵交代憂心忡忡。一想到閻景峰的那封信函,他頓時愁得不行,總鎮那邊擺明是要讓自己背黑鍋了。
“大人,現在怎麽辦?難不成就這麽算了?”一名第三營的軍官湊上前來問道。
“是啊是啊,剛才那姓陳的實在太囂張了,這件事可不能就這麽算了。”另外一名軍官也跟著附和說道。
“要不然,今晚咱們召集人馬,來一個出其不意,把陳文年和袁肅都綁了!”王隊正忙不迭的說出一個計謀來。
張建功現在真想掄起巴掌給這些人幾個大嘴巴,剛才一個個都死人似的不說話,現在看到人家走了又彷佛來了精神似的,實在是可恨可氣。
“綁了之後呢?送到哪裏去?你們一個個沒腦子的蠢貨,淨隻會出這些餿主意。他奶奶的,都滾蛋,迴去收拾東西明天上路。”
袁肅和陳文年迴到參謀處後,二人並沒有閑著,雖說張建功已經表態不會在招惹他們,可隻要這件事一天沒有落定,誰也不敢打包票說沒事了。當即,他們吩咐了參謀處的軍官去清點標部大院裏願意留下來的官兵名單,既然此事敞開來了,那就沒必要再遮遮掩掩。
至於堆積在北營區的標部物資,袁肅不擔心第三營的人明天會偷偷帶走,且不說他和陳文年明天會看著標部大院,更何況火車站小廣場上還有一大隊荷槍實彈的民兵,想要帶走大件的物資可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無非是在口袋裏、衣服裏掖著藏著一些小東西罷了。
第17章,獲其消息
保定直隸總督府收到灤州發來的電報,正是在袁肅發出電報後的一個小時。
雖說此時時間已晚,不過總督府通訊室還是將電報送到了張鎮芳手裏。這份電報的內容是經過袁肅特意斟酌之後擬定下來的,言辭和描述自然不會太嚴重。因此張鎮芳簡要的看過電文,卻並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既然袁肅要留在灤州鞏固當地治安,這是好事,前陣子灤州剛出過事,確實應該加強防務了。
再說,以袁肅的身份背景來辦這件事,不管是真想做事實,或者隻是想渾水摸魚,又或者是三分鍾熱度,直隸總督府這邊都可以送一個順水熱情。
至於電文中提到明天會有專員送來陳情信和灤州地方的請願信,張鎮芳雖然隻當是走走形式、做做樣子,不過還是特別吩咐了下去,明日好好招待一下從灤州來的專員。
處理好總鎮大營這邊的一些緊要事情後,潘矩楹便開始準備電文。他故意說是在上車之前突然收到這份電報,因為時間緊迫,自己沒辦法第一時間組織調查,隻能等總鎮迴到關外後再派人專案深究,因此先發出這份電報向上級打一聲招唿。
他沒有解釋為什麽越級直接向大總統匯報,這種事彼此意會即可,沒必要把話挑明。
關於袁肅的情況,自己也沒有大筆特書,隻說經人舉報袁肅可能會拒絕返迴關外,意圖帶領麾下親信在灤州駐防。而勾結洋人的事情隻是一筆帶過,說是有待調查方可澄清事實。但凡遇到敏感的內容,都會在前麵加上“七十九標代理標統張建功言”的字樣。
電文準備妥當,潘矩楹派人送到通訊處去,囑咐過了淩晨十二點之後再發出去。如此一來,這份電文發到北京被翻譯過來時,應該是次日早晨,那時候二十鎮總鎮這邊早已登上火車向關外出發去了。
第15章,挑明來幹
就在潘矩楹帶著總鎮部分軍官乘坐火車離開唐山的第二天下午,一封從唐山寄出來的郵件突如其來的送到了灤州七十九標標部大院。
如今標部大院顯得空曠了不少,該打包、該整理的物件大多已經準備妥當,眼下全部堆積在北營區的庫房裏,就等著明天下午送到火車站裝進車皮裏去。
正因為遷營的事情,這幾日駐紮在標部這裏的第三營士兵們一個個愈發消極,既然已經決定要撤走,什麽防務、什麽職責、什麽值勤都是屁話,這些正經事還是等迴到關外再另行安排好了。以至於郵差送來信件時,前後拖延了好幾個鍾頭才送到參謀處。
信件上麵沒有寫明收信人,隻寫的是“參謀處收”。
送到西營房時,幾名軍官都不知道該由誰來拆看,隻好等陳文年過來後才交了上去。
陳文年拆開信封看了一遍信函內容,臉色頓時大變,趕緊喊道:“去,快去把袁參謀找過來,快去快去!”
片刻過後,袁肅從後麵的營房趕了過來,還沒進門陳文年便快步迎了上來,把手裏的信函塞到袁肅手裏,並說道:“你先看看,這是潘大人的副官閻巍山寫的私信。”
袁肅聽到寫信人的名字,不由擰起了眉頭問道:“閻副官寫的私信?閻副官前天不是跟潘大人迴關外了嗎?”
陳文年指著信封的封皮說道:“信函的落款日期是前天,但是郵局等級的日期是昨天,很顯然是閻巍山故意這麽安排的。”
袁肅心頭有了一種不好的預感,他沒有再多說話,快速的閱了一遍信函內容。
這封信的內容很簡單,就是告知總鎮已經收到“七十九標代理標統張建功的檢舉”,因為總鎮事務繁忙,這件事暫時無法徹查,一切要等總鎮返迴關外安頓罷了後再另行處理。同時還鄭重其事的提到,此事在三天前上報到北京鐵獅子胡同外務府衙門,這封信僅做通知。
看完信函後,他頓時感到心頭一涼,自己最不希望的就是這件事鬧到袁世凱那裏,潘矩楹倒好,一下子就直接捅了過去,還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
“梓鏡,現在怎麽辦?真沒想到張建功這廝竟卑鄙到如此地步,表麵上什麽都不說,背地裏陰著使壞事,哼,真是可恨至極。”陳文年忍不住痛斥道。
袁肅現在明白了上次商量行程計劃時張建功為什麽沒有反對,但是卻不明白張建功究竟是什麽心態,難不成這小子真希望自己和陳文年留在標部跟其處處作對?縱然張建功沒什麽文化,可也不至於蠢到這種程度。
先冷靜了一下頭腦,他的目光再次落在了手裏的這封信函上。
閻景峰為什麽要寫這封信?又為什麽要拖延幾天才發過來?
其實隻要仔細思考一下,事情並不是那麽難理解。既然寫了這封信,而且在信的末尾還特意提到“僅做通知”,顯而易見目的就是要讓袁肅這邊有一個了解,以便先一步做好應對的準備。之所以拖延幾天,則可以理解這件事沒有疏通的餘地,該上報的還是要上報,該處理的還是要處理。
簡而言之,潘矩楹既不想得罪人,也不想承擔包庇縱容的責任!
由此可見,哪怕總鎮那邊把這件事捅上去了,可好歹也摸清楚了潘矩楹的態度。擺在眼前最重要的問題隻剩下袁世凱這一環節,隻要能把這位“叔父大總統”應付過去,接下來的所有事情都能順利的解決。
“既然張建功已經撕破臉了,我們一不做二不休,今天就跟張建功攤牌。讓他明天老老實實的滾蛋,要不然咱們就不必再對他客氣了。”考慮到這裏,袁肅果斷的做出了決定。
“可問題的關鍵不在張建功這裏,這廝隻不過是一個小角色,他難不成還敢帶兵扣住我們嗎?現在總鎮把事情上報到了京城,這事眼看要鬧大了,萬一上麵追責下來,我們又當如何應對?”陳文年認真的問道。
“陳大人不必太過擔心,早之前我們不是已經預料到會發生今天這樣的狀況,應對之法當然是有的。我現在就去找一趟王大人,把灤州官僚士紳們的請願信拿過來,加急先發到保定總督府去。這事就算是直接上報到我叔父那裏,我叔父必然也會先責令直隸總督來處理,隻要應付好總督府,這事就算解決了一半。”袁肅不疾不徐的說道。
“希望如此吧。”陳文年沉重的點了點頭,就目前看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隻能把希望都寄托在袁肅身上了。
“我這就去,迴來之後你我再去找張建功。為了保險起見,陳大人即刻派人去一趟督練公所,告訴郭伯濟和葛仲文,讓他們二人馬上點齊一隊民兵到標部附近等候命令,對外就說是特別訓練。”袁肅補充的說道。
陳文年當然知道袁肅不是想要跟張建功火拚,隻不過是製造一定壓力罷了,他立刻點了點頭,答應親自去南郊走一趟。
交代完畢,袁肅和陳文年分頭行事。
前天吩咐王磷同辦事,到今天正好過了兩天時間。雖然搜集請願信的過程不是很順利,但勞神費力一番遊說,終究還是沒有辜負所托,畢竟事關重大,王磷同一絲一毫都不敢怠慢。
袁肅來到王磷同府邸見麵後,隨意檢查了一下請願信的情況,數量並不算少,粗略的算去也有百十來封之多。再翻看署名,有個人簽名也有團體聯名,灤州政府及其下屬的縣府、鎮府大大小小的官員都寫了信;至於士紳名流們,都隻是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倒是有幾個谘議局的議員在內。
反正這些信是要送到保定去,料想直隸總督也不可能了解每個人的底細,製造聲勢唬唬人還是沒有大問題的。
袁肅沒有在王磷同府上多留,不過臨走時他又囑咐王磷同,讓其以灤州民政長的名義發一封官電到省府,把請願信的事情告知一下,並且隨便說兩句支持和期盼的話語就行。王磷同正想找機會在省府那邊露一露臉,好讓省府知道自己現在是灤州民政長,正好這是一個機會,於是忙不迭的拍著胸痛答應下來。
迴到標部大院時,陳文年還沒有迴來。
袁肅讓杜預召集參謀處的聽差、軍官,一起整理帶迴來的請願信。
之後,他將這些請願信紮堆打包封好,並且又專門寫了一封陳情信,先將灤州目前的情況做了簡要說明,隨後又把之前灤州發生嚴重匪患的事情重提了一下。在信文末端,他用一種比較隱晦的手法表達自己將會遵照民意,率領“自願留下”的士兵共同駐防灤州,算是向張鎮芳打了招唿。
他叫來標部的通訊兵,又委派了一名軍官一起,連夜乘坐火車把請願信和陳情信送到保定總督府。除了信函之外,電報自然也是要發一封過去的。他再次親筆擬好電文,隻是做一個簡單的通知,讓保定那邊知道一個大概,順便負責接待一下送信的官兵。
剛剛忙完這一切,陳文年和郭文遠就大步流星的走進了西營見到了袁肅。
“大人,隊伍就在火車站外的小廣場上集合完畢了,葛仲文留在外麵指揮。”郭文遠立刻把情況說了一下。
“辛苦了,看天色也不早了,隻怕民兵兄弟們今晚要留在這邊過夜。伯濟,你預先安排一下,搭帳篷也好,在附近借宿也好,別讓民兵兄弟們沒個著落。”袁肅說道。
“好的,我這就去安排。”郭文遠幹淨利落的說完話,轉身又大步走了出去。
“陳大人,我們現在就去找張建功把話說清楚。”袁肅語氣認真的說道。
“走,這就去。”陳文年早就想跟張建功撕破臉然後痛罵對方一通,不管這件事會是什麽樣的結局,總之眼下先豁出去了。
袁肅帶著閻景峰的信函,與陳文年一起出了參謀處,徑直的向標部營樓前去。此時已經是接近下午五點鍾的光景,來到營樓後卻沒有找到張建功,一詢問才知道張建功早已經迴宿舍準備吃飯了。旋即,二人又出了營樓,向北營區的標統宿舍趕去。
然而剛剛來到北營區的路口,迎麵快步走來七、八個人,為首的不是別人正是張建功。
第16章,知難而退
原本張建功確實準備吃晚飯去,哪裏知道忽然有人來通報,說發現火車站小廣場上出現大隊荷槍實彈的人馬,從著裝來看應是督練公所的民兵。他知道這個點根本不是民兵訓練的時候,猜測可能要出事,因此才急急忙忙召集一眾手下趕出來,打算找袁肅問個清楚。
沒料到剛走到這裏,居然與袁肅、陳文年碰了一個對麵。張建功眼尖,一眼看出袁、陳二人的臉色不對勁,頓時心中發虛起來,料定確實是出了大事。要知道袁肅是袁世凱的侄子,就算事情鬧得再大,他也不能把袁肅怎麽樣,相反袁肅倒是可以把自己折騰一番,這可是十分要命的一個情況。
未等走近,張建功搶先一步堆上笑容,樂嗬嗬的說道:“喲,袁大人,我這要去找你呢,真是巧了,袁大人上北營來這是有什麽事嗎?”
袁肅不等張建功話音落定,冷冷的迴道:“無他,正是來找張大人你說事。”
張建功打了個哈哈,問道:“是嗎?袁大人找我有什麽事情要商量?”
袁肅來到張建功麵前站定,甩手將手裏拿著那封信丟到了張建功麵前,斥問道:“我本與你無冤無仇,你竟然暗中傷人!既然一定要把臉撕破了,那咱們索性就把事情攤開來說。”
說話的氣勢咄咄逼人,彷佛一言不合就要大打出手似的。
張建功本能的向後退了一步,然後才貓腰撿起了地上的信箋看了幾眼,然而因為大字不識幾個,看了半天沒看明白,隻好又交到一旁一名手下讓其代看。那手下接過信過目了一遍,臉色頓時嚇的鐵青,一時不敢聲張,附在張建功耳邊快速的說了幾句話。
“什……什麽?這……總鎮那邊怎麽會……”張建功聽完手下的話,禁不住的生出一身冷汗。他萬萬沒想到閻景峰會把自己舉報的事情以信函的方式通知袁肅,不管總鎮到頭來如何處理自己的舉報,但由此已經可以猜出總鎮對待袁肅的態度。
這次當真是抓雞不成反蝕把米!
“張建功,你倒是有膽子把這件事捅到總鎮那裏去,那我們之間也就沒什麽話好說了。今天我和梓鏡就給你一句死話,第一營和第二營是不會迴關外的,你想怎麽鬧都成,大不了就魚死網破。”陳文年怒氣衝衝的吼道。
“這,你看,這事會不會有什麽誤會?”張建功連忙推脫的說道。現在陳文年和袁肅都把話挑明了,而且總鎮那邊顯然是偏向袁肅的,再加上火車站小廣場上集合的一大隊人馬,不管怎麽看都是對自己不利,該裝孫子的時候還得裝孫子。
“還能有什麽誤會,該說的話都已經挑明來說了。我們的意思很簡單,也不會為難你,明天你照樣收拾東西走人,但是標部的物資你休想帶走一分一毫。你要是不服氣,那就繼續向總鎮舉報去,看看誰怕誰。”陳文年下狠氣的說道。
張建功畏怕的人無非是袁肅一個罷了,陳文年現在狐假虎威在一旁指手畫腳,自己怎麽可能咽下這口氣。他早就看陳文年不順眼了,此刻陳文年跟著袁肅要造反,竟反而理直氣壯,這算個什麽事?
“陳文年,你他娘的什麽態度,老子堂堂七十九標標統,標裏發生的事豈有不管的道理?你們一個個膽大包天,公然策劃兵變,這是殺頭的罪,老子沒逮捕你們已經是念舊情了。怎麽,還真以為老子不敢治你嗎?”一時怒火攻心,張建功忍不住破口反駁道。
“你倒是試試看!”陳文年不甘示弱,捏緊拳頭向前跨了一步。
張建功本以為自己這邊人多,可是當陳文年作勢欲動手時,身後的那七、八名手下都愣在原地一動不動,就彷佛突然被人點了穴似的,連大氣都沒人敢喘一口。
這些手下雖然知道標部大院多是第三營的人,可一來陳文年是七十九標的老資曆,二來又有袁肅站在一旁,三來想到火車站外的民兵和第一營、第二營的人馬,真要硬碰硬倒黴的隻能是自己。再者他們也都清楚張建功的為人,若是鬧出事故上麵追究下來,張建功必然會找自己等人來背黑鍋。
於情於理,誰都不願意沾這趟渾水!
看到這個陣勢,張建功立刻又熄了火,真沒想到關鍵時候這幫手下竟然如此不頂用。不站出來護著就算了,卻連出聲說句話都沒有,實在是丟人現眼。
這時,袁肅再次開口說道:“該說的都已經說了,我們留在灤州不迴關外,對你來說並不是壞事。至於標部的這些物資,等你們迴到關外之後把事情向上麵交代清楚,上麵難不成還看著你們一個營人馬餓死不成?到時候該補的就補,該募的就募,你並沒有什麽損失。”
張建功何嚐不知道這個道理,既然他鬥不過袁肅,最好的辦法當然是想辦法趕走袁肅。這次袁肅和陳文年企圖率兵獨立,正好解決了所有眼中釘、肉中刺,雖然會讓七十九標失去大半人馬,可畢竟這些留著這些人馬也不會聽自己。
他之所以最終還是將這件事舉報上去,一方麵是開脫責任,七十九標發生兵變這麽大的事,自己身為標統居然毫無作為,實在有些說不過去;另外一方麵則是因為他終歸是一個小心眼的人,平日裏早已經看不慣袁肅、陳文年這些人,總要在撤迴關外之前找一個機會打擊報複一下,發泄一番心頭的怨恨。
然而,事情鬧到現在這個地步,再鬧下去不僅沒有意義,甚至弄不好還會有性命之憂。他看著對方二人的表情,尤其是陳文年暴怒的情緒,生怕會一時氣惱拔出槍來。第三營大部分士兵的槍裏可是沒子彈的,而袁肅是曾花錢購置了一批軍火,據說民兵訓練營每日都是用實彈來進行訓練,一旦火拚起來自己毫無勝算。
不敢多做猶豫,他連忙又對袁肅點頭哈腰起來,說道:“袁大人既然都這麽說了,我還能說什麽呢?隻是……這件事可不是小事,袁大人您……萬一有什麽擔待……嗬嗬,我沒其他意思,就是為袁大人您擔心嘛。”
袁肅看著張建功這副嘴角,心中愈發嫌惡,他冷哼一聲,一點都不客氣的說道:“毋須你多管,我自然會向我叔父做一個交代。”
張建功連連應道:“是,是是。”
說完話,袁肅也不多留,與陳文年立刻轉身離去了。
張建功在原地呆愣了一陣,隻感到後背滲濕了一片,即便袁肅和陳文年已經消失不見了,他心頭仍舊惶恐不已。不僅僅是袁肅和陳文年撕破臉帶來的壓力,同時更是為迴到關外該怎麽向上麵交代憂心忡忡。一想到閻景峰的那封信函,他頓時愁得不行,總鎮那邊擺明是要讓自己背黑鍋了。
“大人,現在怎麽辦?難不成就這麽算了?”一名第三營的軍官湊上前來問道。
“是啊是啊,剛才那姓陳的實在太囂張了,這件事可不能就這麽算了。”另外一名軍官也跟著附和說道。
“要不然,今晚咱們召集人馬,來一個出其不意,把陳文年和袁肅都綁了!”王隊正忙不迭的說出一個計謀來。
張建功現在真想掄起巴掌給這些人幾個大嘴巴,剛才一個個都死人似的不說話,現在看到人家走了又彷佛來了精神似的,實在是可恨可氣。
“綁了之後呢?送到哪裏去?你們一個個沒腦子的蠢貨,淨隻會出這些餿主意。他奶奶的,都滾蛋,迴去收拾東西明天上路。”
袁肅和陳文年迴到參謀處後,二人並沒有閑著,雖說張建功已經表態不會在招惹他們,可隻要這件事一天沒有落定,誰也不敢打包票說沒事了。當即,他們吩咐了參謀處的軍官去清點標部大院裏願意留下來的官兵名單,既然此事敞開來了,那就沒必要再遮遮掩掩。
至於堆積在北營區的標部物資,袁肅不擔心第三營的人明天會偷偷帶走,且不說他和陳文年明天會看著標部大院,更何況火車站小廣場上還有一大隊荷槍實彈的民兵,想要帶走大件的物資可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無非是在口袋裏、衣服裏掖著藏著一些小東西罷了。
第17章,獲其消息
保定直隸總督府收到灤州發來的電報,正是在袁肅發出電報後的一個小時。
雖說此時時間已晚,不過總督府通訊室還是將電報送到了張鎮芳手裏。這份電報的內容是經過袁肅特意斟酌之後擬定下來的,言辭和描述自然不會太嚴重。因此張鎮芳簡要的看過電文,卻並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既然袁肅要留在灤州鞏固當地治安,這是好事,前陣子灤州剛出過事,確實應該加強防務了。
再說,以袁肅的身份背景來辦這件事,不管是真想做事實,或者隻是想渾水摸魚,又或者是三分鍾熱度,直隸總督府這邊都可以送一個順水熱情。
至於電文中提到明天會有專員送來陳情信和灤州地方的請願信,張鎮芳雖然隻當是走走形式、做做樣子,不過還是特別吩咐了下去,明日好好招待一下從灤州來的專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