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這些獎勵的名目,雖然暫時還沒能詳細擬出,不過這些都是簡單的文案工作,隨意都能安排周全。
關於訓練方麵,袁肅看到這份文件裏有兩套方案。第一套方案是采取全日製準軍事化訓練,也就是趁著農閑之際,將招募起來的壯丁關在訓練營裏,全日進行操練。所有操練項目大部分與正規軍相差無幾,隻不過沒有那麽高規格的要求,重在教會民兵使用槍械、各種隊列口令以及基本作戰隊形。
如果按照這套方案,一期訓練時長隻需要四十天時間即可,勉強一點一個月時間也行。
這套方案的好處就是速成,盡可能搶在開春農忙季節之前將前後兩期民兵都訓練完畢。壞處就是時間過於倉促,訓練不夠精細,而且全日訓練對環境、人員體能等等雜項方麵都有很高的要求,如果操作不當還會適得其反。
第二方案則相對比較複雜一些,是要求第一期民兵進行長達兩個月的精細訓練,訓練強度由弱漸強,每天固定訓練六到八鍾頭,其餘時間由民兵自由活動休息。第一期民兵盡可能全麵的掌握各項軍事技巧,做到接近正規軍的標準。
從第二期開始,因為進入農忙季節,故而訓練時間有進行大幅度調整。規定但凡報名參加這一期民兵訓練的青壯,白天在家務農七個鍾頭,隨後趕到訓練營參加兩到三個鍾頭的訓練。這一期訓練時間可以持續三到四個月,雖然每天訓練時間短,但隻要堅持完成全部訓練,其效果相信應該不必第一期差不多。
再者,青壯每天在田地幹活時原本就是一種體能鍛煉,之後隻要在訓練營裏稍微進行技巧和常識上的點撥即可。
第61章,學習方法
這套方案的特點用一句話形容便是“慢工出細活”,而且軍民x聯防計劃本來就不止招募兩期民,往後在任何季節開始招募民兵時,都可以使用這套方案來組織訓練。
看完文件之後,袁肅立刻說道:“其他方麵都沒什麽,在訓練方案上麵我覺得第二套方案要比第一套方案好,可以就先按照這套方案來執行。”
郭文遠和葛金章對視了一眼,兩個人的臉色各有不同的變化。
袁肅等了一會兒,見二人沒有應答,下意識的抬眼看了過去,察覺到二人神色的變化。他將手中的文件擱了下來,問道:“怎麽,你們有什麽話要說嗎?”
郭文遠猶豫了一下,隨即微微歎了一口氣,說道:“袁大人,其實在下與葛仲文製訂的訓練方案僅僅隻是第一套方案。”
袁肅揚了揚眉毛,正色的問道:“哦,是嗎?那第二套方案呢?”
事實上他應該猜出第二套方案應該是一個熟悉灤州當地農忙工作的人所製訂,否則也不會合情合理的安排農忙時間和訓練時間。盡管軍隊當中有不少士兵都是農家出身,可一來長久沒有務農,早已缺乏相關經驗,二來各地方的農作習慣也有不同。除此之外,像郭文遠、葛金章這樣的軍官理應更不會懂得這方麵的事情才是。
郭文遠繼而迴答道:“第二套方案正是王知州提到的那位高建陽所給出的建議,不過在下跟葛仲文都覺得這套方案並不周全,那些民壯在田地裏忙了一整天,哪裏還有心思參加訓練?到時候就怕這些人在督練公所裏混日子。”
袁肅承認有這種可能性,但畢竟不是什麽重要的問題,隻要在督練公所加強管製、提高獎勵,雙管齊下之下必然能刺激民兵們的積極性。
他現在倒是對這位高建陽感到有幾分欣賞,雖然素未謀麵,不過從對方提出的建議中不難看出,此人確實很有才幹。他甚至開始感到奇怪,為什麽曆史上就沒有“高建陽”這個人物的記載呢?莫不是這位“奇誌”人士一生奉守自己的行為準則,不肯出世展露能力?
他暫時沒有在這個問題上深思,默然了一陣之後,他做出了決定,說道:“就按照第二套方案來辦,你們要清楚組織訓練的是我們,所以調動民兵參加訓練的積極性也是我們的責任。從其他方麵想辦法,這個問題並不難解決。”
郭文遠點了點頭,鄭重的說道:“在下明白了。”
頓了頓,袁肅又問道:“按照你們製訂的招募計劃,從明天開始就是正式招募了,對嗎?”
葛金章應道:“正是。預計招募七天時間,二月一日正式開始第一期訓練。”
袁肅微微頷首說道:“很好,這件事你們要抓緊一些,不要發生任何意料之外的事故。過幾天我會召開一次會議,專門談一談訓練內容方麵的事情。沒其他事的話,今天就先到這裏了,你們也早點迴去休息,明天打起精神來做事。”
郭文遠和葛金章各自應了一聲,便一前一後退出了辦公室。
袁肅伸出一隻手揉了揉眼睛,忽然瞥見杜預還規規矩矩的站在靠近門口的地方。他暗暗歎了一口氣,立刻說道:“杜預,你過來坐下,我有事情跟你說。”
杜預連忙快步走到袁肅辦公桌前麵的地方,猶豫了一下之後還是落座了下來,他小心翼翼的向袁肅問道:“大人,有什麽吩咐嗎?”
袁肅沉吟了片刻,之後不溫不火的說道:“談談最近的表現吧。誠實的說,你是一個老實人,勤奮忠心。不過,我要說的是,你實在是太老實一些,老實過頭那就變成呆子了,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杜預睜大眼睛思索了一陣,不太確定的點了點頭,應道:“小人……明白。袁大人放心,小人……小人以後一定改……”
袁肅打斷了杜預的話,沉聲說道:“你還是不明白我的意思。這麽說吧,杜預,你多多少少是讀過書的人,在文化程度方麵你比許多人都很強,所以我也相信你有不錯的學習能力。我希望今後你能好好學習、努力學習,不僅要學習書本上的東西,還要學習人情世故、社會百態,讓自己變的靈活一些。”
杜預若有所思的喃喃說道:“學習?”
袁肅很清楚杜預現在的情況,就算對方家境好能繼續讀書,到頭來也隻是一個書呆子罷了。好在對方身上不是一無是處,勤奮和忠心便是兩項很重要的優點。他不在乎自己的手下有多笨、多蠢,隻要有勤奮的態度,很多東西都能通過後天的努力來彌補。
事實上他還是很看好杜預的,自己白手起家,身邊沒有什麽親信心腹,往後的路也不知道會是什麽樣,與其花心思去尋找親信心腹,還不如悉心培養一名可以信任的幫手。
緩緩的點了點頭之後,他對杜預說道:“從明天開始,你每天至少要讀一份報紙,把報紙上你認為重要的新聞、故事或者消息什麽的,都簡單的記下來,然後你還要在後麵加上你對這些事的看法。記住,全部都用筆寫好,吃晚飯之前拿給我過目。”
聽到這裏,杜預一下子慌了神,連忙說道:“大人,小人……小人許多年沒動過筆了,很多字都不認得,更別說寫出來。這……這……小人天資愚笨,隻怕難以完成大人交代的任務呀,大人您看是不是……”
袁肅不疾不徐的說道:“你不必有過多壓力,此事有賞無罰,你隻需要每天按照我的吩咐去做即可。報紙上不認識的字,你可以詢問軍營中的其他人,至於你的字寫不好也沒關係,多寫多練慢慢就會變好。”
杜預稍微鬆了一口氣,答應道:“小人明白了。”
袁肅繼續說道:“我主要會看你的評論,隻要你評論的好,我必然會獎賞你,評論的不好也無妨,反正每天都有機會,就看你有沒有上進心。記住,我要求這件事必須由你獨立完成,你可以向別人請教自己不認識的字詞,但絕不能讓別人幫你讀報紙,更不能找他人來幫你代筆,明白嗎?”
杜預連忙點著頭說道:“小人明白,每天看報紙,不找別人讀報紙,不找別人代筆。小人一定盡力做好,不讓袁大人失望。”
袁肅欣然的笑了笑,說道:“很好,希望你能說到做到。”
第62章,灤州隱士
從第二天開始,袁肅便沒有再前往安山鎮張府,整個喪禮已經結束,剩下的儀式隻是張家直係親戚的事情。他將精力重新轉迴到督練公所上麵,一大早去了一趟南城郊視察訓練營,又督促郭文遠、葛金章和王磷同等人去各鄉各鎮進行動員宣傳。
督練公所的營壘比袁肅預想中的要好得多,不僅有一道木柵欄圍成一圈,而且營房、沙場、哨樓一應俱全,廢物利用能達到這種程度,顯然是出人意料的。
王磷同暫時派了幾名衙役駐在營壘這裏,這幾天也在張羅著床鋪、油燈、食物等物品,陸續派人送到營壘這邊安置好。
袁肅也打算從七十九標調派幾名士兵到營壘這邊看著,畢竟這段時間空閑著,裏麵有不少東西總得留意一下。不過他在標部大院這邊實在調不動人,張建功的手下可不會輕易聽從自己的號令,再者自己也不信任第三營的人。
他考慮過幾天抽空去一趟第一營,跟趙山河商量一下這件事,看看能不能從第一營抽調一些士兵駐紮到督練公所這邊來。
雖然前陣子京城傳來的重大消息在灤州引起了一場轟動,但是時到今日,當督練公所正式開始招募民壯的消息傳出來後,立刻就取替了之前的大事件,再次成為灤州街頭巷尾最為熱議的話題。
袁宮保大人被行刺那是國家大事,對於灤州小老百姓們來說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
然而招募民壯卻是直接發生在身邊的新奇事,在之前不清楚具體規則時,人們並不清楚軍民x聯防到底會怎樣開展。可等到今天看到張貼在布告欄上的訊息後,原來應召加入民兵隊列不僅一日包三餐,還免費配發一套冬裝,這對許多窮苦人家來說是一件極大的好事。
本來年關難過,冬季又缺糧少米,大部分青壯皆閑來無事。如今官府不僅提供保衛家園的正經事做,還能解決溫飽問題,不可不謂是雪中送炭。對於小老百姓們來說,再沒有什麽比溫飽更重要的事情了。
公告上的內容很快不脛而走,人們四下奔走相告,才不到半天的時間,已經傳遍整個灤州轄內,甚至連臨近的其他州縣也都有所聽聞。
灤州各縣各鎮閑暇在家的青壯聞訊之後,三五人群爭先恐後的趕到最近的報名點。
所有報名工作皆由州府安排到各縣府、鎮府設置報名的,幾乎各鎮都有一處報名登記點。而且在已經張貼出去的公告上也清楚的注明,此次招募人數有限。
正因為如此,才僅僅第一天的時間就已經有將近八百名青壯報名,人們生怕趕不上名額,哪怕排再長的隊伍、趕再長的路途都爭搶著要在今天之內報上名。
盡管袁肅和王磷同都預料到這件事會得到民間積極的響應,可按照第一天報名人數的規模來看,依然極大的超出了他們預料的範圍。
當天晚上,袁肅在州府衙門召開會議,將之前委任的督練公所五部官員全部邀請到場。
也正是這次會議上,他與那位久負盛名的高順初次見麵。
不得不說,對方在走進前廳大門時就十分奪目,穿著一身筆挺的西裝,腦後的辮子早就剪斷,頭發梳理成西方流行的四六分發型。比起其他七位仍然穿著中式服裝的士紳子弟而言,這位高順顯然十分特立獨行。
他不禁在心裏納悶起來:灤州民風並不開放,高建陽剪斷了辮子還一副假洋鬼子的打扮,鄉紳之間怎麽會給出好口碑呢?莫不是高建陽的名聲是王磷同故意吹出來的?
趁著王磷同低聲向自己一一介紹進門的眾人時,袁肅同樣低聲向王磷同詢問道:“這位高建陽平日就這身打扮嗎?”
王磷同苦笑著搖了搖頭,說道:“並非如此,說來奇怪,在下也是頭一次見高建陽如此打扮。素日裏他斷辮蓄發已經讓鄰裏習以為常了,不過洋人的物什倒是少見的很。”
袁肅心中有幾分恍然,由此可見高建陽是故意這身打扮,然則真正的意圖是什麽,一時間還不得而知。
等眾人先後走進前廳,袁肅與王磷同起身相迎。袁肅先做了一下自我介紹,這八位士紳子弟除了其中兩人曾在張府喪禮期間見過,其餘幾人都是初次見麵。之後,他又將郭文遠、葛金章做了引見,並說明二人日後在督練公所的身份,是軍隊直接派駐督練公所的專員,將會全權負責督練公所軍務方麵的工作。
這幾位士紳子弟表現還算得體,聽完袁肅的介紹之後,每個人都客氣的先向袁肅寒暄了幾句,再向郭文遠、葛金章問了禮。
一番寒暄結束,袁肅請眾人落座。這幾位士紳子弟相互虛禮謙讓了一陣,這才各自找了一個合適的座位落座。
袁肅先向眾人說了一些勉勵的話,接著不等眾人答複,直接把話題轉入了正題。
“今日召集諸位開會,一則是希望在督練公所正式啟動之前相互之間認識一下,二則是有一些相關的公務要與諸位商討商討。諸位都是大家子弟,街坊鄰裏之間多多少少是熟悉的,適才也有介紹認識,希望諸位日後能群策群力、團結協作,為拱衛灤州治安盡一份力。”
眾人聽完後,各自應諾了幾句。
“督練公所一應具備,就隻需要招募民壯入營組織訓練。眼下並沒有什麽大問題,倒是存在一些小問題需要費些神力。今日是招募的第一天,響應者眾多,這原本是好事,不過照此規模來推算,隻怕接下來幾天應募的人數會大大超出我們的預計範圍。並非我們不願意接受這麽多人的報名,而是督練公所物資有限,人數如果太多隻怕難以為繼。”袁肅繼續說道。
在場士紳子弟們立刻交頭接耳議論了一陣,也有人忍不住立刻提出了建議:
“這不過是小問題而已,既然人數眾多,我們大可在招滿預計人數之後便終止招募。”
“是啊是啊,這完全不是什麽問題。”
“如若不行,袁大人大可再召集灤州士紳官僚捐一筆物資,讓民兵隊伍規模擴大一些也好,兵不在多,多多益善嘛。”
袁肅聽著這些人的建議,隻是微笑著頷首,並沒有說什麽。
就在這時,那位身穿西裝革履的高順在等待所有人都說完之後,溫文爾雅的開口說道:“依在下愚見,應募人數過多確實不是大問題,相反還是一件好事。若袁大人有意控製招募的人數,大可先將所有報名者的資料收集起來,從中再進行一係列的精選,比如年齡、體質、身體健康狀況等等。兵法有雲,兵貴精而不貴多,即便是民兵也應該煉其精銳才是。”
他說話時的語氣雖然溫和不急,但是說話時的姿態卻顯得有幾分拘謹,仿若是一個十分內向的人似的。
袁肅聽完這番話,臉上的微笑立刻變成了大笑,他點頭讚許道:“建陽兄之言甚是,正合吾意,那麽索性就按照建陽兄的提議來辦吧。”
高建陽謙虛的欠了欠身,說道:“在下隻是隨口亂言罷了,一切都由袁大人定奪。”
袁肅發現這位高順確實像王磷同所說的那樣謙遜恭謹,但是他同樣發現對方缺乏大丈夫的那種氣概,不僅如此,他到現在還在揣測對方為什麽會穿著一身西裝。不過這些都不是什麽要緊事,畢竟每個人的性格不同,他倒是覺得高順是一個有很多原則的人物。
隨後,他又開始討論下一件事宜,那就是民兵訓練的內容與隊伍編製。
這些事早先已經有了一個輪廓,因此接下來的討論並沒有太困難,大家依照製訂好的框架各抒己見,很快就確定了完整的方案。在訓練內容方麵,袁肅任命葛金章為總教練,由其擔任日常的操行督導,同時他自己也會親自示範一些簡單又有用的鍛煉方式,比如仰臥起坐、俯臥撐、蛙跳等等。
至於民兵隊伍的編製稍微有一些棘手,畢竟現在還有許多尚未確定的情況,也不敢肯定到時候每鄉每村的民兵人數是平均的,就怕會顧此失彼。不過既然是聯防,那自然應該聯手協防,關鍵就是要說服所有民兵服從安排。
在這方麵袁肅任命郭文遠為總指導員兼參議處執事,與參議處執副高順一起負責製訂相關的編排工作。
郭文遠當場提出一個建議,他認為將灤州直接劃分為幾個防區,在按照防區來編製民兵隊伍和日常巡邏的值勤表,這樣一來就能將不平均的情況降低到最小程度,同時還能減輕各鄉各鎮之間的矛盾。督練公所這邊唯一要做的,就是將防區進行精心的劃分,讓人口密集的鄉鎮與人口稀疏的鄉鎮搭配好。
這個辦法得到眾人的讚同支持,灤州眾多豪紳平日裏多多少少都存在一些矛盾,一旦劃分防區之後,大家井水不犯河水,同樣能省不少麻煩。
不過袁肅卻覺得一旦采取防區製度,那與軍民x聯防的原始宗旨完全相悖,大家各自隻估各自的防區,鄰裏有難時難道就坐視不理嗎?
----------------
【感謝各位大大的留言支持,其實看過《大軍閥》的讀者大大們應該是清楚的,我比較擅長寫慢熱的書。當然並不是我想拖字數,而是我總希望能把所有事情都交代清楚。不過各位大大的意見我會接納,畢竟現在書的情況不是很理想,所以一定會努力改善。希望各位讀者大大能繼續支持一下,拜謝拜謝!】
關於訓練方麵,袁肅看到這份文件裏有兩套方案。第一套方案是采取全日製準軍事化訓練,也就是趁著農閑之際,將招募起來的壯丁關在訓練營裏,全日進行操練。所有操練項目大部分與正規軍相差無幾,隻不過沒有那麽高規格的要求,重在教會民兵使用槍械、各種隊列口令以及基本作戰隊形。
如果按照這套方案,一期訓練時長隻需要四十天時間即可,勉強一點一個月時間也行。
這套方案的好處就是速成,盡可能搶在開春農忙季節之前將前後兩期民兵都訓練完畢。壞處就是時間過於倉促,訓練不夠精細,而且全日訓練對環境、人員體能等等雜項方麵都有很高的要求,如果操作不當還會適得其反。
第二方案則相對比較複雜一些,是要求第一期民兵進行長達兩個月的精細訓練,訓練強度由弱漸強,每天固定訓練六到八鍾頭,其餘時間由民兵自由活動休息。第一期民兵盡可能全麵的掌握各項軍事技巧,做到接近正規軍的標準。
從第二期開始,因為進入農忙季節,故而訓練時間有進行大幅度調整。規定但凡報名參加這一期民兵訓練的青壯,白天在家務農七個鍾頭,隨後趕到訓練營參加兩到三個鍾頭的訓練。這一期訓練時間可以持續三到四個月,雖然每天訓練時間短,但隻要堅持完成全部訓練,其效果相信應該不必第一期差不多。
再者,青壯每天在田地幹活時原本就是一種體能鍛煉,之後隻要在訓練營裏稍微進行技巧和常識上的點撥即可。
第61章,學習方法
這套方案的特點用一句話形容便是“慢工出細活”,而且軍民x聯防計劃本來就不止招募兩期民,往後在任何季節開始招募民兵時,都可以使用這套方案來組織訓練。
看完文件之後,袁肅立刻說道:“其他方麵都沒什麽,在訓練方案上麵我覺得第二套方案要比第一套方案好,可以就先按照這套方案來執行。”
郭文遠和葛金章對視了一眼,兩個人的臉色各有不同的變化。
袁肅等了一會兒,見二人沒有應答,下意識的抬眼看了過去,察覺到二人神色的變化。他將手中的文件擱了下來,問道:“怎麽,你們有什麽話要說嗎?”
郭文遠猶豫了一下,隨即微微歎了一口氣,說道:“袁大人,其實在下與葛仲文製訂的訓練方案僅僅隻是第一套方案。”
袁肅揚了揚眉毛,正色的問道:“哦,是嗎?那第二套方案呢?”
事實上他應該猜出第二套方案應該是一個熟悉灤州當地農忙工作的人所製訂,否則也不會合情合理的安排農忙時間和訓練時間。盡管軍隊當中有不少士兵都是農家出身,可一來長久沒有務農,早已缺乏相關經驗,二來各地方的農作習慣也有不同。除此之外,像郭文遠、葛金章這樣的軍官理應更不會懂得這方麵的事情才是。
郭文遠繼而迴答道:“第二套方案正是王知州提到的那位高建陽所給出的建議,不過在下跟葛仲文都覺得這套方案並不周全,那些民壯在田地裏忙了一整天,哪裏還有心思參加訓練?到時候就怕這些人在督練公所裏混日子。”
袁肅承認有這種可能性,但畢竟不是什麽重要的問題,隻要在督練公所加強管製、提高獎勵,雙管齊下之下必然能刺激民兵們的積極性。
他現在倒是對這位高建陽感到有幾分欣賞,雖然素未謀麵,不過從對方提出的建議中不難看出,此人確實很有才幹。他甚至開始感到奇怪,為什麽曆史上就沒有“高建陽”這個人物的記載呢?莫不是這位“奇誌”人士一生奉守自己的行為準則,不肯出世展露能力?
他暫時沒有在這個問題上深思,默然了一陣之後,他做出了決定,說道:“就按照第二套方案來辦,你們要清楚組織訓練的是我們,所以調動民兵參加訓練的積極性也是我們的責任。從其他方麵想辦法,這個問題並不難解決。”
郭文遠點了點頭,鄭重的說道:“在下明白了。”
頓了頓,袁肅又問道:“按照你們製訂的招募計劃,從明天開始就是正式招募了,對嗎?”
葛金章應道:“正是。預計招募七天時間,二月一日正式開始第一期訓練。”
袁肅微微頷首說道:“很好,這件事你們要抓緊一些,不要發生任何意料之外的事故。過幾天我會召開一次會議,專門談一談訓練內容方麵的事情。沒其他事的話,今天就先到這裏了,你們也早點迴去休息,明天打起精神來做事。”
郭文遠和葛金章各自應了一聲,便一前一後退出了辦公室。
袁肅伸出一隻手揉了揉眼睛,忽然瞥見杜預還規規矩矩的站在靠近門口的地方。他暗暗歎了一口氣,立刻說道:“杜預,你過來坐下,我有事情跟你說。”
杜預連忙快步走到袁肅辦公桌前麵的地方,猶豫了一下之後還是落座了下來,他小心翼翼的向袁肅問道:“大人,有什麽吩咐嗎?”
袁肅沉吟了片刻,之後不溫不火的說道:“談談最近的表現吧。誠實的說,你是一個老實人,勤奮忠心。不過,我要說的是,你實在是太老實一些,老實過頭那就變成呆子了,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杜預睜大眼睛思索了一陣,不太確定的點了點頭,應道:“小人……明白。袁大人放心,小人……小人以後一定改……”
袁肅打斷了杜預的話,沉聲說道:“你還是不明白我的意思。這麽說吧,杜預,你多多少少是讀過書的人,在文化程度方麵你比許多人都很強,所以我也相信你有不錯的學習能力。我希望今後你能好好學習、努力學習,不僅要學習書本上的東西,還要學習人情世故、社會百態,讓自己變的靈活一些。”
杜預若有所思的喃喃說道:“學習?”
袁肅很清楚杜預現在的情況,就算對方家境好能繼續讀書,到頭來也隻是一個書呆子罷了。好在對方身上不是一無是處,勤奮和忠心便是兩項很重要的優點。他不在乎自己的手下有多笨、多蠢,隻要有勤奮的態度,很多東西都能通過後天的努力來彌補。
事實上他還是很看好杜預的,自己白手起家,身邊沒有什麽親信心腹,往後的路也不知道會是什麽樣,與其花心思去尋找親信心腹,還不如悉心培養一名可以信任的幫手。
緩緩的點了點頭之後,他對杜預說道:“從明天開始,你每天至少要讀一份報紙,把報紙上你認為重要的新聞、故事或者消息什麽的,都簡單的記下來,然後你還要在後麵加上你對這些事的看法。記住,全部都用筆寫好,吃晚飯之前拿給我過目。”
聽到這裏,杜預一下子慌了神,連忙說道:“大人,小人……小人許多年沒動過筆了,很多字都不認得,更別說寫出來。這……這……小人天資愚笨,隻怕難以完成大人交代的任務呀,大人您看是不是……”
袁肅不疾不徐的說道:“你不必有過多壓力,此事有賞無罰,你隻需要每天按照我的吩咐去做即可。報紙上不認識的字,你可以詢問軍營中的其他人,至於你的字寫不好也沒關係,多寫多練慢慢就會變好。”
杜預稍微鬆了一口氣,答應道:“小人明白了。”
袁肅繼續說道:“我主要會看你的評論,隻要你評論的好,我必然會獎賞你,評論的不好也無妨,反正每天都有機會,就看你有沒有上進心。記住,我要求這件事必須由你獨立完成,你可以向別人請教自己不認識的字詞,但絕不能讓別人幫你讀報紙,更不能找他人來幫你代筆,明白嗎?”
杜預連忙點著頭說道:“小人明白,每天看報紙,不找別人讀報紙,不找別人代筆。小人一定盡力做好,不讓袁大人失望。”
袁肅欣然的笑了笑,說道:“很好,希望你能說到做到。”
第62章,灤州隱士
從第二天開始,袁肅便沒有再前往安山鎮張府,整個喪禮已經結束,剩下的儀式隻是張家直係親戚的事情。他將精力重新轉迴到督練公所上麵,一大早去了一趟南城郊視察訓練營,又督促郭文遠、葛金章和王磷同等人去各鄉各鎮進行動員宣傳。
督練公所的營壘比袁肅預想中的要好得多,不僅有一道木柵欄圍成一圈,而且營房、沙場、哨樓一應俱全,廢物利用能達到這種程度,顯然是出人意料的。
王磷同暫時派了幾名衙役駐在營壘這裏,這幾天也在張羅著床鋪、油燈、食物等物品,陸續派人送到營壘這邊安置好。
袁肅也打算從七十九標調派幾名士兵到營壘這邊看著,畢竟這段時間空閑著,裏麵有不少東西總得留意一下。不過他在標部大院這邊實在調不動人,張建功的手下可不會輕易聽從自己的號令,再者自己也不信任第三營的人。
他考慮過幾天抽空去一趟第一營,跟趙山河商量一下這件事,看看能不能從第一營抽調一些士兵駐紮到督練公所這邊來。
雖然前陣子京城傳來的重大消息在灤州引起了一場轟動,但是時到今日,當督練公所正式開始招募民壯的消息傳出來後,立刻就取替了之前的大事件,再次成為灤州街頭巷尾最為熱議的話題。
袁宮保大人被行刺那是國家大事,對於灤州小老百姓們來說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
然而招募民壯卻是直接發生在身邊的新奇事,在之前不清楚具體規則時,人們並不清楚軍民x聯防到底會怎樣開展。可等到今天看到張貼在布告欄上的訊息後,原來應召加入民兵隊列不僅一日包三餐,還免費配發一套冬裝,這對許多窮苦人家來說是一件極大的好事。
本來年關難過,冬季又缺糧少米,大部分青壯皆閑來無事。如今官府不僅提供保衛家園的正經事做,還能解決溫飽問題,不可不謂是雪中送炭。對於小老百姓們來說,再沒有什麽比溫飽更重要的事情了。
公告上的內容很快不脛而走,人們四下奔走相告,才不到半天的時間,已經傳遍整個灤州轄內,甚至連臨近的其他州縣也都有所聽聞。
灤州各縣各鎮閑暇在家的青壯聞訊之後,三五人群爭先恐後的趕到最近的報名點。
所有報名工作皆由州府安排到各縣府、鎮府設置報名的,幾乎各鎮都有一處報名登記點。而且在已經張貼出去的公告上也清楚的注明,此次招募人數有限。
正因為如此,才僅僅第一天的時間就已經有將近八百名青壯報名,人們生怕趕不上名額,哪怕排再長的隊伍、趕再長的路途都爭搶著要在今天之內報上名。
盡管袁肅和王磷同都預料到這件事會得到民間積極的響應,可按照第一天報名人數的規模來看,依然極大的超出了他們預料的範圍。
當天晚上,袁肅在州府衙門召開會議,將之前委任的督練公所五部官員全部邀請到場。
也正是這次會議上,他與那位久負盛名的高順初次見麵。
不得不說,對方在走進前廳大門時就十分奪目,穿著一身筆挺的西裝,腦後的辮子早就剪斷,頭發梳理成西方流行的四六分發型。比起其他七位仍然穿著中式服裝的士紳子弟而言,這位高順顯然十分特立獨行。
他不禁在心裏納悶起來:灤州民風並不開放,高建陽剪斷了辮子還一副假洋鬼子的打扮,鄉紳之間怎麽會給出好口碑呢?莫不是高建陽的名聲是王磷同故意吹出來的?
趁著王磷同低聲向自己一一介紹進門的眾人時,袁肅同樣低聲向王磷同詢問道:“這位高建陽平日就這身打扮嗎?”
王磷同苦笑著搖了搖頭,說道:“並非如此,說來奇怪,在下也是頭一次見高建陽如此打扮。素日裏他斷辮蓄發已經讓鄰裏習以為常了,不過洋人的物什倒是少見的很。”
袁肅心中有幾分恍然,由此可見高建陽是故意這身打扮,然則真正的意圖是什麽,一時間還不得而知。
等眾人先後走進前廳,袁肅與王磷同起身相迎。袁肅先做了一下自我介紹,這八位士紳子弟除了其中兩人曾在張府喪禮期間見過,其餘幾人都是初次見麵。之後,他又將郭文遠、葛金章做了引見,並說明二人日後在督練公所的身份,是軍隊直接派駐督練公所的專員,將會全權負責督練公所軍務方麵的工作。
這幾位士紳子弟表現還算得體,聽完袁肅的介紹之後,每個人都客氣的先向袁肅寒暄了幾句,再向郭文遠、葛金章問了禮。
一番寒暄結束,袁肅請眾人落座。這幾位士紳子弟相互虛禮謙讓了一陣,這才各自找了一個合適的座位落座。
袁肅先向眾人說了一些勉勵的話,接著不等眾人答複,直接把話題轉入了正題。
“今日召集諸位開會,一則是希望在督練公所正式啟動之前相互之間認識一下,二則是有一些相關的公務要與諸位商討商討。諸位都是大家子弟,街坊鄰裏之間多多少少是熟悉的,適才也有介紹認識,希望諸位日後能群策群力、團結協作,為拱衛灤州治安盡一份力。”
眾人聽完後,各自應諾了幾句。
“督練公所一應具備,就隻需要招募民壯入營組織訓練。眼下並沒有什麽大問題,倒是存在一些小問題需要費些神力。今日是招募的第一天,響應者眾多,這原本是好事,不過照此規模來推算,隻怕接下來幾天應募的人數會大大超出我們的預計範圍。並非我們不願意接受這麽多人的報名,而是督練公所物資有限,人數如果太多隻怕難以為繼。”袁肅繼續說道。
在場士紳子弟們立刻交頭接耳議論了一陣,也有人忍不住立刻提出了建議:
“這不過是小問題而已,既然人數眾多,我們大可在招滿預計人數之後便終止招募。”
“是啊是啊,這完全不是什麽問題。”
“如若不行,袁大人大可再召集灤州士紳官僚捐一筆物資,讓民兵隊伍規模擴大一些也好,兵不在多,多多益善嘛。”
袁肅聽著這些人的建議,隻是微笑著頷首,並沒有說什麽。
就在這時,那位身穿西裝革履的高順在等待所有人都說完之後,溫文爾雅的開口說道:“依在下愚見,應募人數過多確實不是大問題,相反還是一件好事。若袁大人有意控製招募的人數,大可先將所有報名者的資料收集起來,從中再進行一係列的精選,比如年齡、體質、身體健康狀況等等。兵法有雲,兵貴精而不貴多,即便是民兵也應該煉其精銳才是。”
他說話時的語氣雖然溫和不急,但是說話時的姿態卻顯得有幾分拘謹,仿若是一個十分內向的人似的。
袁肅聽完這番話,臉上的微笑立刻變成了大笑,他點頭讚許道:“建陽兄之言甚是,正合吾意,那麽索性就按照建陽兄的提議來辦吧。”
高建陽謙虛的欠了欠身,說道:“在下隻是隨口亂言罷了,一切都由袁大人定奪。”
袁肅發現這位高順確實像王磷同所說的那樣謙遜恭謹,但是他同樣發現對方缺乏大丈夫的那種氣概,不僅如此,他到現在還在揣測對方為什麽會穿著一身西裝。不過這些都不是什麽要緊事,畢竟每個人的性格不同,他倒是覺得高順是一個有很多原則的人物。
隨後,他又開始討論下一件事宜,那就是民兵訓練的內容與隊伍編製。
這些事早先已經有了一個輪廓,因此接下來的討論並沒有太困難,大家依照製訂好的框架各抒己見,很快就確定了完整的方案。在訓練內容方麵,袁肅任命葛金章為總教練,由其擔任日常的操行督導,同時他自己也會親自示範一些簡單又有用的鍛煉方式,比如仰臥起坐、俯臥撐、蛙跳等等。
至於民兵隊伍的編製稍微有一些棘手,畢竟現在還有許多尚未確定的情況,也不敢肯定到時候每鄉每村的民兵人數是平均的,就怕會顧此失彼。不過既然是聯防,那自然應該聯手協防,關鍵就是要說服所有民兵服從安排。
在這方麵袁肅任命郭文遠為總指導員兼參議處執事,與參議處執副高順一起負責製訂相關的編排工作。
郭文遠當場提出一個建議,他認為將灤州直接劃分為幾個防區,在按照防區來編製民兵隊伍和日常巡邏的值勤表,這樣一來就能將不平均的情況降低到最小程度,同時還能減輕各鄉各鎮之間的矛盾。督練公所這邊唯一要做的,就是將防區進行精心的劃分,讓人口密集的鄉鎮與人口稀疏的鄉鎮搭配好。
這個辦法得到眾人的讚同支持,灤州眾多豪紳平日裏多多少少都存在一些矛盾,一旦劃分防區之後,大家井水不犯河水,同樣能省不少麻煩。
不過袁肅卻覺得一旦采取防區製度,那與軍民x聯防的原始宗旨完全相悖,大家各自隻估各自的防區,鄰裏有難時難道就坐視不理嗎?
----------------
【感謝各位大大的留言支持,其實看過《大軍閥》的讀者大大們應該是清楚的,我比較擅長寫慢熱的書。當然並不是我想拖字數,而是我總希望能把所有事情都交代清楚。不過各位大大的意見我會接納,畢竟現在書的情況不是很理想,所以一定會努力改善。希望各位讀者大大能繼續支持一下,拜謝拜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