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對方貪得無厭的性格,這幾乎是這個年代中國官員的通性。他並非一定要強調個人品性如何高風亮節,隻要不是那種嚐到甜頭又不辦事的人即可。
第59章,安山喪禮
當天下午,袁肅便暫時擱下手裏的所有公務,將一應事務都交給郭文遠、葛金章與王磷同協作處理,而他本人則在午飯過後前往安山鎮,以表侄子的身份來到張府,協助張舉人打點喪禮的一應安排。
自從張舉人發喪之後,張府已經陸續接待了許多鄰近的親戚,其中還包括那些灤州豪紳派來的親屬心腹,這些人都是遵照本地風俗來府上幫忙,因而一時間張府顯得十分有人氣。
對於袁肅親自來到張府張羅幫手,張舉人感到甚是欣慰,他很清楚眼下軍民x聯防計劃正處於起步階段,現在理應是袁肅最忙的時候,對方完全不必在這時候遵循禮俗。既然對方還是來了,他心中自是知道這位剛認不久的表侄子是有心之人,當即不僅親自熱情接待了袁肅,還將袁肅引見給其他親戚認識。
盡管這幾天到達安山鎮的張家親戚都不是什麽重要人物,直隸總督張鎮芳以及袁家吊喪的人都還未到。但是袁肅很清楚,一旦張氏宗親都知道他是張舉人的表侄子,自己便真正融入了這個龐大的家族之中,繼而有了一個更充實的身份背景。
在與這些張家親戚見麵時,袁肅盡量表現的謙遜有禮,不管對方是什麽人,總之先打好關係再說。相信過幾天直隸總督張鎮芳會親自到來,到時候有一個好口碑,也好更容易獲得張鎮芳的認可。
整個下午的時間,袁肅主要就是陪著張家親戚閑聊,基本上並沒有什麽需要他出馬打點。張府的家丁、幫工原本就不少,再加上那些親戚家的小輩奔走出力,整個府院都應付的有條不紊。那些名義上來幫忙打點的人,要麽是走走過場,要麽是故意討好。
一直到傍晚,袁肅在張府用過晚飯,隨即便向張舉人告辭離去,並說明日一早會再趕過來。依照本地的風俗,親屬趕來幫忙打點喪禮基本上都會直接住在府上,直至出殯之後方才各自返迴家中。
張舉人本打算留袁肅在府上住下,省的每天還要跑來跑去。不過袁肅卻知道最近張府來來往往的人頗多,客房未必夠用,再者自己就住在灤州城內距離安山鎮不遠,沒有什麽不方便,因此還是執意返迴城內。
張舉人隻好不多留,吩咐黃管家送袁肅到大門口。
剛來到大門口取軍馬時,忽然看見一個身穿新軍軍服的兵士正蹲在馬樁一旁,這名兵士看到袁肅出來時,連忙站起身迎了上來。
袁肅細看一眼,隻見對方竟是孫連仲。這段時間一直忙著軍民x聯防的事情,倒是沒有再去第一營走動,幾乎就把孫連仲和趙山河忘卻在腦後了。他倒是感到很奇怪,今天孫連仲怎麽會出現在安山鎮?
“孫隊正,你怎麽會在這裏?”
“袁大人,卑職奉命駐守在張府,適才聽聞袁大人到來,又不敢貿然去堂庭上,所以隻好在這裏等候。”孫連仲一副恭恭敬敬的姿態迴答道。
“上次我來時,並沒有見到你在這裏,怎麽,該不會你們一營製訂了輪班製度吧?”袁肅笑著問道。
“不瞞袁大人,正是如此,這也是趙大人最近才定下來的規矩。”孫連仲迴答道。
“你剛才說你在這裏等候多時,找我有什麽事嗎?”袁肅說道。
“倒是並沒有什麽要緊事,隻是許久未曾見到袁大人,今日特意來打一聲招唿。”孫連仲嗬嗬笑著說道。
“你倒是有心了。”袁肅頷首說道。他知道在孫連仲從警衛隊調往第一營時,自己對其說過的那番話一定造成了極大的影響,不過這並不是壞事,自己巴不得能收買更多的人心。
“袁大人今日來安山鎮,必是為張府喪禮而來。說到這件事,之前石門鎮和安山鎮劫案如今依然未有進展,隻怕在張舉人麵前不好過,卑職等人也頗有內疚之心,這麽久都不能抓到賊人,實在是慚愧。”孫連仲緩緩歎了一口氣說道。
“孫隊正你毋須自責,這種事是急不來的。緝拿賊人是不可放鬆,但同時也要做好預防工作,絕對避免再發生類似的事件。最近你們第一營委實辛苦,畢竟第二營還在整頓之中,第三營又是張標統嫡係部隊,這段時間也隻靠你們四處奔走了。”袁肅勉勵的說道。
“身為軍人,自當盡本份之力,唉,隻可惜這段時間也都是瞎忙活了。”孫連仲歎道。
“你有這樣心已屬難能可貴,至於其他方麵毋須太過糾結就是。那麽,你們第一營最近還在附近鎮子上巡邏嗎?”袁肅隨意的問了一句。
“有的,每天都有隊伍去附近的鎮子上巡視。大前天的時候又抓到了幾個逃兵,陳大人審過了,並不是參與劫案的人。隻怕那些賊人早已逃出灤州境內。”孫連仲說道。
“這件事我倒沒聽陳大人提起,我希望能盡快召迴那些逃兵,不過看目前的進展,隻怕並不容易了。等張舉人府上的事情忙完了,我會專門去一趟你們一營,跟你們商量一些事情。”袁肅交代的說道。
“哦,是這樣嗎?”孫連仲本打算詢問袁肅究竟是商量什麽事,這樣一來自己還能提前做一手準備,不過他發現對方並沒有提前透露的意思,隻好不敢多嘴。
“若沒有其他事情,我還要趕著迴城,就此先告辭了。”此刻天色已晚,袁肅不便在多逗留,於是向孫連仲招唿道。
孫連仲原本隻是打算來打一聲招唿,自然沒有其他事情了,他連連應了幾聲,並親自去幫袁肅把軍馬取了過來。
在返迴灤州城的路上,袁肅倒是仔細思慮了一下孫連仲的情況,今日這次見麵可見對方是有心之人。不管怎麽說,既然孫連仲是向著他這邊,自己理所當然應該多照應一些。
之後幾天時間裏,袁肅每天都會在早上七點時趕到張府,雖然很多時候並沒有什麽事情可做,僅僅是張家同輩親戚們閑聊,不過有時候也會代替張舉人招待新到的客人。
冬季的發喪時間按常理隻有七天,不過一些大戶人家親屬眾多,往往會持續長一段時間。發喪之後便是喪禮、殯禮,再之後還有“守山”、“燒七”之禮,不過最後兩項基本上都是由直親負責,像袁肅這樣的表親不一定要參加。
隨著這幾天的交際,他漸漸與張家宗親熟絡了起來,尤其是同輩當中的幾個年輕人相談甚歡。這對於他來說是一個好兆頭,自己確實已經融入到這個龐大的家族當中。
轉眼間到了一月十七日,就在這天從京城忽然傳出一則驚人的消息,袁世凱在退朝歸家途中遭到革命黨人的擲彈刺殺,隨行護衛多人遇難,不過袁世凱本人安然無恙。
這幾乎是這段時間裏最為轟動的一條新聞,原本南北雙方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著議和談判,國內上上下下都以為南北之間很快會恢複和平,而這次刺殺顯然掀起了另外一股波瀾。
無論是南京臨時政府還是各省軍政府,又或者是那些市井小民,人人都開始擔心袁世凱會不會因為這件事而雷霆震怒,放棄繼續和談而轉為繼續使用武力平亂。
不得不說,在這個關頭大部分中國人依然希望能和平解決南北矛盾,戰爭畢竟是災難,國內經濟脆弱不堪,民眾生活艱苦潔具,誰都不想因為戰爭的繼續而加重自己肩頭的負擔。
南方諸省的官僚階級同樣為之驚惶,他們最期待的就是大革命之後的重新洗牌,所謂擁護臨時政府無非是有一個談判的籌碼,然而他們心裏卻十分清楚,這個爛攤子始終得交給袁世凱來收拾。原本議和談判進行的有條不紊,一切已經接近撥雲見日,竟會在這個節骨眼上發生事故,那些革命黨當真是登鼻子上臉。
這股緊張氣氛很快席卷了全國上下,這其中自然也包括灤州。
盡管灤州最近熱傳的事情是軍民x聯防和籌建谘議局之事,再有就是安山鎮張舉人的喪禮,但是當袁世凱遇刺的消息傳達時,很快就引起了更大的反響。
甚至在安山鎮張府的喪禮現場,人們閑暇之餘都在談論這件事。
而就在這消息傳開後的第二天,張舉人在保定的胞兄張鎮芳家總算趕到灤州來奔喪,不過張鎮芳本人並沒有來,隻是派了其正室攜帶長子、次子以及一眾家人代為前來。
在如今封建思想濃重的年代,張鎮芳此舉大有不妥。但考慮到京城發生的事故,以及政局越來越不穩定,或許張鎮芳正因為這些原因而耽誤了行程。由此也能進一步看出,袁世凱遇刺之事果然非同凡響。
張舉人帶著一眾親戚趕到灤州火車站迎接嫂夫人一家,火車站緊挨著七十九標標部,因此張舉人順道也叫上袁肅同去車站迎接。身為張鎮芳的女兒,張涵玲也來到火車站,她與袁肅站在一起等候著火車站進站。
當遠處火車汽笛聲低沉的傳來時,張涵玲俏麗的小臉上露出了興奮的表情。
袁肅在看向火車的時候不經意看到了張涵玲,於是笑著問道:“張小姐很快就要見到家人了,相信現在一定很高興吧。”
張涵玲點了點頭,帶著酒窩說道:“大娘對我可好了,我最喜歡跟姨娘在一起。”
袁肅臉上微有疑惑,說道:“大娘?”不過很快他又恢複平靜,可能張涵玲並不是正室所生,所以管大夫人叫大娘。
張涵玲迴過頭來看了袁肅一眼,發覺到袁肅那一絲疑惑,當即歡快的笑道:“你肯定猜不到,其實我並非家父親生。”
袁肅皺起了眉頭,奇怪的問道:“你不是在開玩笑吧?”
張涵玲搖了搖頭說道:“我才沒開玩笑呢,我是幼年時過繼到張家的。以前聽說大娘很希望家中能誕下龍鳳胎,隻可惜到最後隻有兩位哥哥,其他姨娘也無沒有女孩,後來大娘就跟同族嗣父商議,將我過繼到張家來了。”
對於這個消息,袁肅倒真是十分詫異,他之前可從沒想過張涵玲會是這樣的身份背景,同時也很奇怪在這個重男輕女的封建年代,哪裏還有人家熱衷於女孩?不過大千世界無奇不有,總有一些人會有自己獨特的觀念。
想必正是因為張夫人喜歡女孩的原因,平日對張涵玲寵愛有加,所以這位張小姐現在才顯得十分高興。
袁肅迴過神來之後,歎聲說道:“你要是不告訴我,我還真的猜不到。”
張涵玲衝著袁肅嬉笑了一笑,然後再次轉向火車進站的方向。
片刻之後,火車總算進站,經過一番周折,從保定而來的張鎮芳親屬陸續下到站台。
張舉人率先迎上去向嫂夫人問禮,又讓跟隨他一起來迎接的小輩上前行禮。張涵玲最先跑了上去,撲入張夫人懷裏嚶嚶了哭了一陣,張夫人關愛深切的安撫了一番。
當輪到袁肅上前問候時,張舉人倒是著重介紹了一番。
張夫人起初見袁肅穿著一身軍裝,隻當是灤州本地的軍官前來討好,因此並沒有給袁肅好臉色看。直到張舉人介紹說袁肅是袁宮保侄子時,張夫人才立刻改變了態度,熱情的寒暄了兩句,並且還提到京城發生行刺案的一些情況。
據張夫人所說,行刺案確切發生在十六日晌午,當場有三人遇難,直至昨天時京城方麵已經逮捕了六名嫌疑犯,目前正在刑訊當中。原本張鎮芳已經決定來灤州奔喪,正是因為出了這檔子事故,國家局勢一下子嚴峻起來,故而隻能臨時取消了行程。
說到這裏時,張夫人再三向張舉人道歉,同時還代張鎮芳慰問了一番。
張舉人隻是淡然的應了幾聲,沒有過多的評論這件事。
袁肅本人對袁世凱遇刺的事情是有了解的,他從始至終都沒有擔心南北雙方會因為刺殺案而突然惡化,因為案發當天正是袁世凱逼宮勸退的日子。想必走到這一步袁世凱已然再無迴頭之路,而用不了多久,中華民國就將正式接替“大清國”。
第60章,訓練方案
就在張府發喪的這十多天時間裏,民兵督練公所在王磷同、郭文遠和葛金章三人的操辦下,按照計劃有條不紊的進行著。之前所擬定的五部人事安排,幾位士紳子弟都欣然到任,就連那位有奇誌的高順也在王磷同多次拜訪遊說之下答應加入督練公所。
南城郊的民兵營壘如期完工,雖然一開始袁肅沒有給民工任何工錢,僅僅是包三餐和住宿,不過在竣工當天他還是從王磷同那裏調了一筆錢,給每個民工派發了五元錢的補貼,使得這些民工萬分激動。
同樣是在這段時間裏,郭文遠和葛金章參考了王磷同提供的民戶資料,終於製訂了一套完整的招募和訓練計劃。根基灤州現有民戶數量統計,結合民防計劃的目的,預計一共可以招募一千名左右的青壯編入民兵隊列,前後分為兩期來進行訓練。
關於訓練的方案和內容,郭文遠和葛金章也做了精心設計,確保以最快的速度達到最好的訓練效果。當然,畢竟隻是訓練民兵而不是正規軍,因此訓練強度並沒有那麽嚴厲。
一月二十日,張府正是出殯,袁肅隨著扶靈的隊伍前往山上參加葬禮,前前後後忙碌了一整天,直到晚上才返迴城內。
剛剛在後勤處的馬棚下馬,突然間馬棚後麵冷不防的閃出一個人影,讓袁肅吃了一驚。
“是袁大人嗎?您總算迴來了!”
“杜預?你到底搞什麽鬼,黑燈瞎火的躲在馬棚後麵做什麽?”袁肅聽出了聲音,一時間忍不住有幾分氣惱。
“小人一直在等袁大人,郭大人、葛大人說有急事等袁大人定奪,小人不敢怠慢,想到袁大人每天必會到後勤處還馬,所以就在這裏等大人您迴來。”杜預一邊跺著腳,一邊說道。大冬天的晚上待在外麵,早就把他凍得不行了。
“就算要等,你也毋須在馬棚這裏等啊,去辦公室也好過這裏呀。”袁肅沉著聲音說道,他看著杜預茫然的樣子,心頭再沒有火氣,隻剩下一股腦的鬱悶。
“袁大人辦公室看不到這邊,就怕袁大人迴來的稍遲然後直接迴宿舍休息了。郭大人、葛大人說是有急事,小人就怕誤了事。”杜預連忙解釋道。
袁肅本打算再教訓幾句,但是最終還是歎了一口氣,沒有再多說什麽。他看得出來,杜預這個人實在是太老實了,真知道到日後能否有出息。
“罷了,郭伯濟和葛仲文他們現在在哪裏?”他問道。
“兩位大人應該還在袁大人的辦公室等候。”杜預說道。
袁肅點了點頭,與杜預一起向西營房走去。
來到辦公室的營房,靠內的一間房間還點著煤氣燈,隱隱約約有人聲傳出。
袁肅徑直的走了過去,瞧見郭文遠和葛金章坐在牆角的茶幾兩邊,正在討論什麽話題。
二人見到袁肅出現時,連忙站起身來行禮。袁肅向他們罷了罷手,示意二人落座。
“張舉人那邊總算忙完了,這些時日還真是有勞你們費神費力,辛苦了。”袁肅說了一句客套話,隨即在自己的座位上坐了下來,這幾天雖然沒做什麽事情,可起早貪黑的到處奔走,著實感到有些疲憊了。
“承蒙袁大人信任,我們也隻是做了分內之事罷了。”郭文遠迴答道。
“哦,對了,杜預說你們找我有急事,是不是督練公所那邊發生了什麽事?”袁肅問道。
“督練公所並沒有發生什麽事,之所以是急事,是因為所有事情都已經準備妥當,隻等袁大人定奪之後,便能開始下一步的行事。”郭文遠說道。
“這樣啊,說說吧,什麽事?”袁肅調整了一下坐姿,稍微提起一些精神,但凡與督練公所相關的事情,他都會盡心盡力的去處理。
郭文遠迴過頭來看了葛金章一眼,葛金章馬上將先前擱放在茶幾上的一份文件拿了起來,走到袁肅麵前將文件呈遞了過去。
“袁大人,這是我等製訂的招募和訓練方案,請您過目。”葛金章說道。
袁肅接過文件打開來仔細看了起來,這份文件整理的有條不紊,看來確實是下了不少功夫。在招募方麵並沒有什麽值得注意的地方,無非是招募動員和宣傳的方法罷了,就目前看來郭文遠和葛金章安排的都很好。先是在各縣各鎮張貼布告,再配合各地士紳官長的動員,把督練公所的情況說清楚即可。
按照之前簡單討論過的辦法,督練公所將提供一日三餐和住宿,並且所有入營參加訓練者都配發一套冬裝。除此之外,在整個訓練期間還分別設有日獎、周獎、月獎和總結獎等獎項,所有獎勵都是以糧食或者現金結算。
第59章,安山喪禮
當天下午,袁肅便暫時擱下手裏的所有公務,將一應事務都交給郭文遠、葛金章與王磷同協作處理,而他本人則在午飯過後前往安山鎮,以表侄子的身份來到張府,協助張舉人打點喪禮的一應安排。
自從張舉人發喪之後,張府已經陸續接待了許多鄰近的親戚,其中還包括那些灤州豪紳派來的親屬心腹,這些人都是遵照本地風俗來府上幫忙,因而一時間張府顯得十分有人氣。
對於袁肅親自來到張府張羅幫手,張舉人感到甚是欣慰,他很清楚眼下軍民x聯防計劃正處於起步階段,現在理應是袁肅最忙的時候,對方完全不必在這時候遵循禮俗。既然對方還是來了,他心中自是知道這位剛認不久的表侄子是有心之人,當即不僅親自熱情接待了袁肅,還將袁肅引見給其他親戚認識。
盡管這幾天到達安山鎮的張家親戚都不是什麽重要人物,直隸總督張鎮芳以及袁家吊喪的人都還未到。但是袁肅很清楚,一旦張氏宗親都知道他是張舉人的表侄子,自己便真正融入了這個龐大的家族之中,繼而有了一個更充實的身份背景。
在與這些張家親戚見麵時,袁肅盡量表現的謙遜有禮,不管對方是什麽人,總之先打好關係再說。相信過幾天直隸總督張鎮芳會親自到來,到時候有一個好口碑,也好更容易獲得張鎮芳的認可。
整個下午的時間,袁肅主要就是陪著張家親戚閑聊,基本上並沒有什麽需要他出馬打點。張府的家丁、幫工原本就不少,再加上那些親戚家的小輩奔走出力,整個府院都應付的有條不紊。那些名義上來幫忙打點的人,要麽是走走過場,要麽是故意討好。
一直到傍晚,袁肅在張府用過晚飯,隨即便向張舉人告辭離去,並說明日一早會再趕過來。依照本地的風俗,親屬趕來幫忙打點喪禮基本上都會直接住在府上,直至出殯之後方才各自返迴家中。
張舉人本打算留袁肅在府上住下,省的每天還要跑來跑去。不過袁肅卻知道最近張府來來往往的人頗多,客房未必夠用,再者自己就住在灤州城內距離安山鎮不遠,沒有什麽不方便,因此還是執意返迴城內。
張舉人隻好不多留,吩咐黃管家送袁肅到大門口。
剛來到大門口取軍馬時,忽然看見一個身穿新軍軍服的兵士正蹲在馬樁一旁,這名兵士看到袁肅出來時,連忙站起身迎了上來。
袁肅細看一眼,隻見對方竟是孫連仲。這段時間一直忙著軍民x聯防的事情,倒是沒有再去第一營走動,幾乎就把孫連仲和趙山河忘卻在腦後了。他倒是感到很奇怪,今天孫連仲怎麽會出現在安山鎮?
“孫隊正,你怎麽會在這裏?”
“袁大人,卑職奉命駐守在張府,適才聽聞袁大人到來,又不敢貿然去堂庭上,所以隻好在這裏等候。”孫連仲一副恭恭敬敬的姿態迴答道。
“上次我來時,並沒有見到你在這裏,怎麽,該不會你們一營製訂了輪班製度吧?”袁肅笑著問道。
“不瞞袁大人,正是如此,這也是趙大人最近才定下來的規矩。”孫連仲迴答道。
“你剛才說你在這裏等候多時,找我有什麽事嗎?”袁肅說道。
“倒是並沒有什麽要緊事,隻是許久未曾見到袁大人,今日特意來打一聲招唿。”孫連仲嗬嗬笑著說道。
“你倒是有心了。”袁肅頷首說道。他知道在孫連仲從警衛隊調往第一營時,自己對其說過的那番話一定造成了極大的影響,不過這並不是壞事,自己巴不得能收買更多的人心。
“袁大人今日來安山鎮,必是為張府喪禮而來。說到這件事,之前石門鎮和安山鎮劫案如今依然未有進展,隻怕在張舉人麵前不好過,卑職等人也頗有內疚之心,這麽久都不能抓到賊人,實在是慚愧。”孫連仲緩緩歎了一口氣說道。
“孫隊正你毋須自責,這種事是急不來的。緝拿賊人是不可放鬆,但同時也要做好預防工作,絕對避免再發生類似的事件。最近你們第一營委實辛苦,畢竟第二營還在整頓之中,第三營又是張標統嫡係部隊,這段時間也隻靠你們四處奔走了。”袁肅勉勵的說道。
“身為軍人,自當盡本份之力,唉,隻可惜這段時間也都是瞎忙活了。”孫連仲歎道。
“你有這樣心已屬難能可貴,至於其他方麵毋須太過糾結就是。那麽,你們第一營最近還在附近鎮子上巡邏嗎?”袁肅隨意的問了一句。
“有的,每天都有隊伍去附近的鎮子上巡視。大前天的時候又抓到了幾個逃兵,陳大人審過了,並不是參與劫案的人。隻怕那些賊人早已逃出灤州境內。”孫連仲說道。
“這件事我倒沒聽陳大人提起,我希望能盡快召迴那些逃兵,不過看目前的進展,隻怕並不容易了。等張舉人府上的事情忙完了,我會專門去一趟你們一營,跟你們商量一些事情。”袁肅交代的說道。
“哦,是這樣嗎?”孫連仲本打算詢問袁肅究竟是商量什麽事,這樣一來自己還能提前做一手準備,不過他發現對方並沒有提前透露的意思,隻好不敢多嘴。
“若沒有其他事情,我還要趕著迴城,就此先告辭了。”此刻天色已晚,袁肅不便在多逗留,於是向孫連仲招唿道。
孫連仲原本隻是打算來打一聲招唿,自然沒有其他事情了,他連連應了幾聲,並親自去幫袁肅把軍馬取了過來。
在返迴灤州城的路上,袁肅倒是仔細思慮了一下孫連仲的情況,今日這次見麵可見對方是有心之人。不管怎麽說,既然孫連仲是向著他這邊,自己理所當然應該多照應一些。
之後幾天時間裏,袁肅每天都會在早上七點時趕到張府,雖然很多時候並沒有什麽事情可做,僅僅是張家同輩親戚們閑聊,不過有時候也會代替張舉人招待新到的客人。
冬季的發喪時間按常理隻有七天,不過一些大戶人家親屬眾多,往往會持續長一段時間。發喪之後便是喪禮、殯禮,再之後還有“守山”、“燒七”之禮,不過最後兩項基本上都是由直親負責,像袁肅這樣的表親不一定要參加。
隨著這幾天的交際,他漸漸與張家宗親熟絡了起來,尤其是同輩當中的幾個年輕人相談甚歡。這對於他來說是一個好兆頭,自己確實已經融入到這個龐大的家族當中。
轉眼間到了一月十七日,就在這天從京城忽然傳出一則驚人的消息,袁世凱在退朝歸家途中遭到革命黨人的擲彈刺殺,隨行護衛多人遇難,不過袁世凱本人安然無恙。
這幾乎是這段時間裏最為轟動的一條新聞,原本南北雙方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著議和談判,國內上上下下都以為南北之間很快會恢複和平,而這次刺殺顯然掀起了另外一股波瀾。
無論是南京臨時政府還是各省軍政府,又或者是那些市井小民,人人都開始擔心袁世凱會不會因為這件事而雷霆震怒,放棄繼續和談而轉為繼續使用武力平亂。
不得不說,在這個關頭大部分中國人依然希望能和平解決南北矛盾,戰爭畢竟是災難,國內經濟脆弱不堪,民眾生活艱苦潔具,誰都不想因為戰爭的繼續而加重自己肩頭的負擔。
南方諸省的官僚階級同樣為之驚惶,他們最期待的就是大革命之後的重新洗牌,所謂擁護臨時政府無非是有一個談判的籌碼,然而他們心裏卻十分清楚,這個爛攤子始終得交給袁世凱來收拾。原本議和談判進行的有條不紊,一切已經接近撥雲見日,竟會在這個節骨眼上發生事故,那些革命黨當真是登鼻子上臉。
這股緊張氣氛很快席卷了全國上下,這其中自然也包括灤州。
盡管灤州最近熱傳的事情是軍民x聯防和籌建谘議局之事,再有就是安山鎮張舉人的喪禮,但是當袁世凱遇刺的消息傳達時,很快就引起了更大的反響。
甚至在安山鎮張府的喪禮現場,人們閑暇之餘都在談論這件事。
而就在這消息傳開後的第二天,張舉人在保定的胞兄張鎮芳家總算趕到灤州來奔喪,不過張鎮芳本人並沒有來,隻是派了其正室攜帶長子、次子以及一眾家人代為前來。
在如今封建思想濃重的年代,張鎮芳此舉大有不妥。但考慮到京城發生的事故,以及政局越來越不穩定,或許張鎮芳正因為這些原因而耽誤了行程。由此也能進一步看出,袁世凱遇刺之事果然非同凡響。
張舉人帶著一眾親戚趕到灤州火車站迎接嫂夫人一家,火車站緊挨著七十九標標部,因此張舉人順道也叫上袁肅同去車站迎接。身為張鎮芳的女兒,張涵玲也來到火車站,她與袁肅站在一起等候著火車站進站。
當遠處火車汽笛聲低沉的傳來時,張涵玲俏麗的小臉上露出了興奮的表情。
袁肅在看向火車的時候不經意看到了張涵玲,於是笑著問道:“張小姐很快就要見到家人了,相信現在一定很高興吧。”
張涵玲點了點頭,帶著酒窩說道:“大娘對我可好了,我最喜歡跟姨娘在一起。”
袁肅臉上微有疑惑,說道:“大娘?”不過很快他又恢複平靜,可能張涵玲並不是正室所生,所以管大夫人叫大娘。
張涵玲迴過頭來看了袁肅一眼,發覺到袁肅那一絲疑惑,當即歡快的笑道:“你肯定猜不到,其實我並非家父親生。”
袁肅皺起了眉頭,奇怪的問道:“你不是在開玩笑吧?”
張涵玲搖了搖頭說道:“我才沒開玩笑呢,我是幼年時過繼到張家的。以前聽說大娘很希望家中能誕下龍鳳胎,隻可惜到最後隻有兩位哥哥,其他姨娘也無沒有女孩,後來大娘就跟同族嗣父商議,將我過繼到張家來了。”
對於這個消息,袁肅倒真是十分詫異,他之前可從沒想過張涵玲會是這樣的身份背景,同時也很奇怪在這個重男輕女的封建年代,哪裏還有人家熱衷於女孩?不過大千世界無奇不有,總有一些人會有自己獨特的觀念。
想必正是因為張夫人喜歡女孩的原因,平日對張涵玲寵愛有加,所以這位張小姐現在才顯得十分高興。
袁肅迴過神來之後,歎聲說道:“你要是不告訴我,我還真的猜不到。”
張涵玲衝著袁肅嬉笑了一笑,然後再次轉向火車進站的方向。
片刻之後,火車總算進站,經過一番周折,從保定而來的張鎮芳親屬陸續下到站台。
張舉人率先迎上去向嫂夫人問禮,又讓跟隨他一起來迎接的小輩上前行禮。張涵玲最先跑了上去,撲入張夫人懷裏嚶嚶了哭了一陣,張夫人關愛深切的安撫了一番。
當輪到袁肅上前問候時,張舉人倒是著重介紹了一番。
張夫人起初見袁肅穿著一身軍裝,隻當是灤州本地的軍官前來討好,因此並沒有給袁肅好臉色看。直到張舉人介紹說袁肅是袁宮保侄子時,張夫人才立刻改變了態度,熱情的寒暄了兩句,並且還提到京城發生行刺案的一些情況。
據張夫人所說,行刺案確切發生在十六日晌午,當場有三人遇難,直至昨天時京城方麵已經逮捕了六名嫌疑犯,目前正在刑訊當中。原本張鎮芳已經決定來灤州奔喪,正是因為出了這檔子事故,國家局勢一下子嚴峻起來,故而隻能臨時取消了行程。
說到這裏時,張夫人再三向張舉人道歉,同時還代張鎮芳慰問了一番。
張舉人隻是淡然的應了幾聲,沒有過多的評論這件事。
袁肅本人對袁世凱遇刺的事情是有了解的,他從始至終都沒有擔心南北雙方會因為刺殺案而突然惡化,因為案發當天正是袁世凱逼宮勸退的日子。想必走到這一步袁世凱已然再無迴頭之路,而用不了多久,中華民國就將正式接替“大清國”。
第60章,訓練方案
就在張府發喪的這十多天時間裏,民兵督練公所在王磷同、郭文遠和葛金章三人的操辦下,按照計劃有條不紊的進行著。之前所擬定的五部人事安排,幾位士紳子弟都欣然到任,就連那位有奇誌的高順也在王磷同多次拜訪遊說之下答應加入督練公所。
南城郊的民兵營壘如期完工,雖然一開始袁肅沒有給民工任何工錢,僅僅是包三餐和住宿,不過在竣工當天他還是從王磷同那裏調了一筆錢,給每個民工派發了五元錢的補貼,使得這些民工萬分激動。
同樣是在這段時間裏,郭文遠和葛金章參考了王磷同提供的民戶資料,終於製訂了一套完整的招募和訓練計劃。根基灤州現有民戶數量統計,結合民防計劃的目的,預計一共可以招募一千名左右的青壯編入民兵隊列,前後分為兩期來進行訓練。
關於訓練的方案和內容,郭文遠和葛金章也做了精心設計,確保以最快的速度達到最好的訓練效果。當然,畢竟隻是訓練民兵而不是正規軍,因此訓練強度並沒有那麽嚴厲。
一月二十日,張府正是出殯,袁肅隨著扶靈的隊伍前往山上參加葬禮,前前後後忙碌了一整天,直到晚上才返迴城內。
剛剛在後勤處的馬棚下馬,突然間馬棚後麵冷不防的閃出一個人影,讓袁肅吃了一驚。
“是袁大人嗎?您總算迴來了!”
“杜預?你到底搞什麽鬼,黑燈瞎火的躲在馬棚後麵做什麽?”袁肅聽出了聲音,一時間忍不住有幾分氣惱。
“小人一直在等袁大人,郭大人、葛大人說有急事等袁大人定奪,小人不敢怠慢,想到袁大人每天必會到後勤處還馬,所以就在這裏等大人您迴來。”杜預一邊跺著腳,一邊說道。大冬天的晚上待在外麵,早就把他凍得不行了。
“就算要等,你也毋須在馬棚這裏等啊,去辦公室也好過這裏呀。”袁肅沉著聲音說道,他看著杜預茫然的樣子,心頭再沒有火氣,隻剩下一股腦的鬱悶。
“袁大人辦公室看不到這邊,就怕袁大人迴來的稍遲然後直接迴宿舍休息了。郭大人、葛大人說是有急事,小人就怕誤了事。”杜預連忙解釋道。
袁肅本打算再教訓幾句,但是最終還是歎了一口氣,沒有再多說什麽。他看得出來,杜預這個人實在是太老實了,真知道到日後能否有出息。
“罷了,郭伯濟和葛仲文他們現在在哪裏?”他問道。
“兩位大人應該還在袁大人的辦公室等候。”杜預說道。
袁肅點了點頭,與杜預一起向西營房走去。
來到辦公室的營房,靠內的一間房間還點著煤氣燈,隱隱約約有人聲傳出。
袁肅徑直的走了過去,瞧見郭文遠和葛金章坐在牆角的茶幾兩邊,正在討論什麽話題。
二人見到袁肅出現時,連忙站起身來行禮。袁肅向他們罷了罷手,示意二人落座。
“張舉人那邊總算忙完了,這些時日還真是有勞你們費神費力,辛苦了。”袁肅說了一句客套話,隨即在自己的座位上坐了下來,這幾天雖然沒做什麽事情,可起早貪黑的到處奔走,著實感到有些疲憊了。
“承蒙袁大人信任,我們也隻是做了分內之事罷了。”郭文遠迴答道。
“哦,對了,杜預說你們找我有急事,是不是督練公所那邊發生了什麽事?”袁肅問道。
“督練公所並沒有發生什麽事,之所以是急事,是因為所有事情都已經準備妥當,隻等袁大人定奪之後,便能開始下一步的行事。”郭文遠說道。
“這樣啊,說說吧,什麽事?”袁肅調整了一下坐姿,稍微提起一些精神,但凡與督練公所相關的事情,他都會盡心盡力的去處理。
郭文遠迴過頭來看了葛金章一眼,葛金章馬上將先前擱放在茶幾上的一份文件拿了起來,走到袁肅麵前將文件呈遞了過去。
“袁大人,這是我等製訂的招募和訓練方案,請您過目。”葛金章說道。
袁肅接過文件打開來仔細看了起來,這份文件整理的有條不紊,看來確實是下了不少功夫。在招募方麵並沒有什麽值得注意的地方,無非是招募動員和宣傳的方法罷了,就目前看來郭文遠和葛金章安排的都很好。先是在各縣各鎮張貼布告,再配合各地士紳官長的動員,把督練公所的情況說清楚即可。
按照之前簡單討論過的辦法,督練公所將提供一日三餐和住宿,並且所有入營參加訓練者都配發一套冬裝。除此之外,在整個訓練期間還分別設有日獎、周獎、月獎和總結獎等獎項,所有獎勵都是以糧食或者現金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