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抬起眸子的時候。正對上段南風遠遠投來的目光。
雲裳一笑。舉杯,淺淺一啄。
這是青杏酒。潤甜微澀。有冰鎮梅子的甘爽味道……喝下去的時候,有一種久違的熟悉感。
雲裳地心,忽然動了動,想起那個平興都督府的夜晚,那個神秘人進她的房間地時候,也曾經有過這樣的甜香……原來果然不是迷香地味道呢,是,段南風身上帶著地酒香。
她細細又品了品,越喝越愛,索性一口飲幹,笑著對段南風道:“段公子的酒,果然極好,隻是雲裳酒量甚大,遇到了喜歡地酒更要牛飲,不知道段公子可還有存貨麽?”
“公子的酒,名為少年遊。”淩月忽然插話,“統共就這麽一壺了,公子向來極為珍視的。”
段南風卻微微噙笑,搖頭道:“酒是我自己釀的,但不宜保存,所以隻還有這麽一壺;無憂公主若喜歡,隻管留在我火蓮教分舵之中,等段某釀好了,喜歡喝多少都有。”
“是段公子自己釀的?”雲裳咋舌,隻作聽不到他話中的留人之意,“原來公子還有這手藝!聽說要釀好酒,最為講究經驗和心態,難得公子能喜歡上這等枯燥的事情,釀出這麽好的酒來……”
不知道為什麽,段南風的笑容顯得有些澀澀,“不是段某喜歡釀酒,隻是……段某有位很懶的朋友,極喜歡喝這青杏酒,卻不肯自己去釀,段某便隻有代勞了。”
為了朋友喜歡喝,就能釀出極品美酒麽?雲裳暗自搖頭不已,她喜歡酒,喝過的也極多,自然分辨得出酒味品質高下。正如她方才所說,要釀好酒,除了要日積月累的不斷練習,也要釀酒師對釀酒這件事存了十二分的專心和熱愛。這青杏酒釀造期限雖短,但如果隻是為了朋友要喝,便可以釀出這等美酒來,那麽天下便再無劣酒一說了……
原本這次詭異的宴請中,雲裳是不打算多說話的,隻想著察言觀色,看看對方會使出什麽手段來;誰想一壺青杏酒,極得她的心意,倒讓她破例多說了幾句。而接下來那淩月美人又就著酒的話題湊趣著說了幾個笑話兒,席間的氣氛更是顯得稍微熱烈起來。
“段公子,”陸慎忽然開口,“不知如此鄭重相邀,到底所為何事?”
是了。該談談正題了。陸慎既然執意要進入火蓮教分舵,想必也有所打算,不如雙方亮亮底牌,看看如何收場。
“段某隻是想結納幾位做個朋友。”段南風望向陸慎的時候,臉上笑容早已消失不見,淡淡的隻餘下沉靜內斂,“隻是雙方立場不同,隻怕幾位不肯,所以在古陽村先請了孔兄來,又累兩位奔波千裏,真是罪過。”
“做朋友?”陸慎輕輕哼了一聲,“陸慎從不與奸邪之徒為友;不過目下陸慎忝居荊湖南路招討使,若是段公子有意投誠招安,盡管開口。”
陸慎這話,有些嘲諷之意在了。
“招安麽……”段南風象說著一個不關己的話題,“也不是不可以。”
雲裳倏然一驚,抬頭看他,雖說此話聽起來十分荒唐,但不知道為什麽,由這位段“公子”說出來,總讓人覺得有幾分可信。
“公子請兩位來,就是想和兩位切磋一個話題……”淩月輕輕揮手,將眾侍女斥退下去,“公子的意思,今日由我來同兩位談一談國事,隻要兩位能夠辯得倒我,那麽淩月率火蓮教湖南分舵人馬,立刻來降!”
美人兒開口,果然不同反響,一顰一笑,皆是動人心弦。
“若兩位說不過我,”她繼續笑道,“我們也不要兩位的兵馬,隻要你們留在我火蓮教就好了!”
******************
雲裳注意到,淩月在“打賭”的時候,並沒有把孔傑計算進去。
而在這次“宴請”中,孔傑也是一直安靜地坐在下首,不言不語。雖說他以往也是一樣沒什麽存在感,但這樣的情況總是透著幾分詭異。
孔傑感覺到雲裳的目光,抬起頭看了她一眼。
眼神中頗有幾分複雜。
雲裳相信他絕對不會已經投入了火蓮教。進來的時候,她特意找了機會,比了個黑狼衛慣用的手勢問他,而孔傑雖然對她態度十分別扭,卻依然同樣用手語迴答了她:“一切安全”。
不知道他的“安全”推斷從何而來,但即使如她所猜測,段南風是一位催眠高手,她也不相信僅憑催眠之力,可以改變孔傑對皇帝的忠誠。畢竟----催眠改變人記憶這樣的事情,隻是利用了人的精神漏洞,將其加以強化而已。比如當初,如果孔傑從未懷疑過她會對他如何,那麽她也絕不可能讓他相信兩人之間發生過什麽……同樣道理,隻要孔傑對於皇帝陛下的信任忠心到了一定程度,那麽便如一道銅牆鐵壁,任你水潑針紮,都是巍然不動……
除非是火蓮教許諾了他什麽或是欺騙了他什麽吧?她笑一笑,雖然明知裏麵有蹊蹺,還是把注意力轉迴到美人淩月和陸慎之間的對話上。這個“賭約”她並沒有當真。明明是一麵倒的必輸之局麽----什麽辯得倒、說得服,都是十分彈性的用詞;對方命題對方評判,哪裏有半點勝算?不過陸慎和她,也都沒有明確答應參賭,那麽便隻當是一場遊戲罷了。
“黎民和君主。何者為重,何者為輕?”
雲裳知道淩月這問題不過是開場白,答案很簡單。儒家早有定論,主要是看後麵她到底要利用這個說明什麽。
果然。在陸慎很輕鬆把孟子的言論“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搬出來之後,淩月又用她嬌糯酥軟的聲音繼續追問:“既然君輕民重,那麽敢問陸將軍。若是到了必要地時刻,陸將軍在忠君與愛民之間會如何選擇?”
雲裳也很有興趣地,等著看陸慎如何作答。
不料陸慎很簡單直接地說:“愛民。”
雲裳挑挑眉,即使是孟子本人,也還是要把“忠君”掛在口頭上,淩月雖然將忠君與愛民對立起來,但這話題仍然不難迴答,隻要稍微圓融些,或者迴避下問題也就罷了。本來,忠君愛民就是一體麽。
不過……雲裳還是覺得,陸慎之所以這麽迴答。並不是他想不出如何迴答,或是被淩月繞住。隻是……或許他隻是想如此迴答而已淩月也為陸慎的幹脆而微微一愣。瞟了段南風一眼,繼續問道:“那麽當今天下動亂。蒼生受苦,是也不是?”
“沒錯。”
第三百三十一章 機謀之駁辯(上)
“那麽陸將軍覺得如此亂世,是什麽原因造成?”
“內憂外患,匪盜橫行。”
“陸將軍你錯了。”淩月終於找迴了話語主動權,俏皮地一笑,“所謂內憂外患,是從何而來?大鳳朝積弱至今,又哪裏是一朝之力?依奴家看來,政務不通、貪官汙吏,才是亡國的根本!”
其實大鳳朝不過是危險淒楚了點,哪裏就談亡國了?不過雲裳依舊不發一言,隻是饒有興味地看著淩月。
“在政治上,”淩月背書一般口若懸河,“大鳳朝立國以來,便是重文輕武,尤其畏懼武人當權,明文規定凡武官不可擅議朝政,遇有大小事都需請示文官才可決定;甚至連行軍布陣,都要文官先行規劃布置,半點不可變更,通常是文官遠在千裏之外,對著一方地圖紙上談兵,而武官隻能按照事先規定執行。若遇到邊關急切之事,如何不成掣肘?……這一點陸將軍居於襄陽多年,想必早有體會?”
她停了一下,看陸慎點了點頭,又道:“揚文抑武地習氣不變,哪怕你矛尖甲利,也隻能被動挨打!這樣,蒼浯取大鳳朝,那便是早晚的事了。如今那皇帝鳳紫泯雖然傳出了些要改變文武之道地風聲,但這種事情,豈是一朝一夕之力?他要顧慮政局穩定,要顧慮利益平衡----到他成功的時候,隻怕早已江山易手!
“……至於貪官害國,古已有之;大鳳朝立國幾百年,官場早已形成了自己的潛規定矩,尤其是從楚郡侯當政之後,宦者愛財,百官與之,恨不能刮地三尺,從百姓骨頭縫裏榨出銀子來!如今的大鳳朝官場,不貪不墨,不懂人情來往,焉能做官?就算你清似水,明如鏡,放在這口大染缸裏,早晚也要黑了……”
雲裳忽然插話:“淩月姑娘說得也不完全,不黑的不是也有麽?顧大學士便是個例子,還有當年地陳平國,都是不肯同流合汙的楷模。”
段南風聽她開口,抬眸深深看了她一眼,又將目光垂下。
淩月正說得興起,被雲裳打斷,眼睛便眨了幾眨,斟酌下措辭,道:“如今的官場,其實就是一麵篩子……合則留,不合則去。除了少數幾個用來裝點門麵的硬骨頭典範,又有幾個敢與整個官場作對,又能和官場作對?陳平國一代清官,據說從來不敢吃肉,家徒四壁,死時靈前唯餘一棺;而大學士顧文倫,也是幾沉幾浮,要不是朝中有人照應,早已不知屍骨何處!清官境遇如此,不正說明了官場現況麽?”雲裳聽她說出“要不是朝中有人照應”的話來,忍不住向段南風瞄了幾眼。若是她的記憶沒有出錯的話,當年“自己”暗地關照顧文倫的事情,應該沒有什麽外人知曉……淩月是得了確切的信息呢,還隻是憑空猜測?
“淩月姑娘這些話,聽著倒是有道理。不過雲裳卻覺得這些道理有些耳熟呢----似乎和當今天子掌政以來重用太傅顧文倫、重用陸將軍地策略手段有些相似。”雲裳含笑,又一次打斷了淩月的話。
“無憂公主高明。”淩月甜甜一笑,越發煥發出光彩來,“當今天子的確在這兩大弊端上頗費了工夫----隻是可惜成效不大。”
“為什麽說成效不大?”陸慎問道,雖然向來不過問政局,但提起這些,還是讓他生出了幾分興趣。
雲裳卻很清楚答案是什麽。顧文倫一生耿介,半個汙點也無,所以被鳳紫泯推上了百官典範。可也正因如此,他才清高自詡,眼裏不容沙子,在用人上,隻要對方表現出憎恨貪腐,廉潔自律地,他就劃為自己清流一派,大力抬舉;而如果對方曾有汙點被他知道,那便是永世不得翻身,恨不得踩到泥地底去。
這就是用人唯“德”的思路了。
可如此一來,難免拉幫結派,有朋黨之嫌。而且顧文倫身為文官之首,對鳳紫泯抬舉武將地舉動也是頗為不滿;據說因為平興府之事,顧大學士已經幾次上書,要求陛下潔身自律,不要因為與雲裳地“私”,害了國家大事的“公”----倒是把事情都記在了雲裳地頭上了……
“無憂公主,你說是嗎?”淩月那柔糯的聲音傳來,把雲裳從走神中拉迴。
雲裳看一眼正在低頭沉思的陸慎,又在唇邊掛起她慣常的恍惚微笑,“淩月姑娘對朝政倒是頗有幾分心得,但不知淩月姑娘談起這些,是為了說服我們什麽?江山危殆,已經到了需要背棄君主來拯救百姓的時候嗎?”
******************
淩月的目光一直流連在陸慎身上,聽見雲裳問她,嬌笑著道:“不敢。陸將軍方才已經說過,會以大義為先,真若是到了忠君與愛民不可兼得的時候,想必可以有所取舍;不過無憂公主麽,我可不指望說服你什麽,社稷黎民,隻怕都不是決定無憂公主向背的因素吧?”
“你倒是明白我。”雲裳自己斟了一盞青杏酒,慢慢地品著,一麵留心觀察坐在一邊的孔傑。今兒這話裏,多有“大逆不道”的內容,他卻隻是微蹙眉頭,似乎早有心理準備一般,火蓮教的承諾,該不會是將這個分舵拱手送上?
“方才淩月姑娘說到那些民重君輕的話題,其實雲裳有些不同的理解……”她頓了頓,成功吸引了眾人的注意。“孟子是說過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樣的話,可是下一句是什麽呢?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為諸侯,得乎諸侯為大夫贏得了民心,就可以做天子,贏得了天子的心,就可以做諸侯……我隻想弄點權勢來玩玩,所以隻需要巴結天子就可以了;而火蓮教要得天下,所以一定要盡力地多收攏民心呐!”
她言笑晏晏,話中之意卻直指人心。她原本沒想到淩月能說出這樣一番有理有據的話來,但無論淩月說什麽,總歸是要歸結在勸他們加入火蓮教上頭;那麽什麽大鳳朝流弊,文武之爭便都談不上了,再往後說,就該是要大談火蓮教如何以百姓為本,如何能救世人於水火了吧?
淩月嬌媚的臉上有些漲紅。看了看段南風,見後者沒有說話的意思,這才攏了攏心神道:“火蓮教並不是要爭這天下。火蓮教義中言道,末世即將來臨。因此,佛祖降下元師為天下解憂,指引百姓光明之途……大鳳朝將亡,乃是天意……”她說這些還是比較順口,將火蓮教義背誦了一遍。又加上些勸誡,果然是在替火蓮教拉攏兩人了。
雲裳卻搖搖頭,打斷她,“不要說天意,上天這種東西,離俗世很遠,許多故事、所謂天意,其實都是人們自己編來騙自己的。”
淩月忽然肅然起來,一派鄭重神色,“無憂公主。你不敬天,天便不會佑你,天命不可違無憂公主應該聽說過吧?現在天下亂世已成。是天意要滅了大鳳朝,無憂公主和陸將軍要留在大鳳朝這艘船上。也隻有麵臨著一起覆滅的命運而已!”
“天命不可違”----如此熟悉地一句話。深深觸動雲裳心事,抬眸看看。連段南風也盯住她,似乎很緊張她究竟會如何作答。
想了想,她反而囂張地笑了起來,“天意從來高難問!淩月姑娘,雲裳不是不敬天,隻是,到底什麽是天意呢?難道王教主的話便是天意嗎?他說他是得狐仙指引,誰人得見?我隻記得那天在平興府,聽見他被狐仙責罵!你說如今亂世,是天要滅大鳳朝,可焉知天之本意,不是要成就大鳳朝中興、成就天下英雄、成就我雲裳的高官厚祿呢?!”
她故意向前探了探身子,做出神秘地樣子,道:“記得有一個故事,說的是有一個和尚,洪水地時候被困在了河邊的廟裏,不停地向佛祖乞求著保佑;水越來越深,沒過他的膝蓋了,一個村民在岸邊投了繩子過來,叫他抓住逃生,那和尚不肯,說:佛祖會救我的!過一段時間,水越來越深,和尚爬到了廟頂;一個漁民駕了小筏子過來,要他上筏離開,和尚還是不肯,說:佛祖保佑我,一定不會放棄我!最後河道中路過的大船看見了他,派了小船來救援,可和尚終於沒有還是沒有同意離開,死守在廟頂上等待佛祖……”
她停下來,眨眨眼睛,“淩月姑娘,你說,如此虔誠地信徒,佛祖會不會搭救他呢?”
淩月早被她的故事吸引,聽見問,還是哼了一聲,“是你來說這個故事,那肯定是不救的了!”
“嗯,”雲裳點點頭,端正坐好,“和尚自然最後還是淹死了……他死了之後不肯瞑目,終於到了西天,見到佛祖去質問:為什麽我這麽虔誠,佛祖還是不肯搭救呢?佛祖說:誰說我沒有救你呢?第一次我派了村民去救,你不要;第二次我派了漁夫和小筏子,你不肯;我以為你怕這些危險,就派了大船帶你出來,誰知道你還是不願意---我想來想去,覺得你一定是太向往西天了,於是滿足了你這個願望。”
第三百三十二章 機謀之辯駁(中)
她說罷,揚眉恣笑:“淩月姑娘信佛,信上天,那麽姑娘又怎麽知道,我就不是上天派來搭救姑娘的那條繩子,那隻小筏?!王教主給了姑娘彌勒侍女的稱號,難道就是為了姑娘在這場洪水之中沒頂而死麽?”
淩月咬著下唇,略帶惱意地盯住雲裳。她不是愚笨的人,自然聽得出雲裳話中那種驕狂的自比,信上天不如信自己,等待虛無的不如抓住眼前的;這種大氣狂妄,讓淩月隱隱有些嫉恨,也有些不服氣。然而她一時也想不出什麽話來反擊,正猶豫著,那一直默默不語地段南風卻忽然抬手,止住了她。
段南風慢慢理了理衣袍,這才抬眸起身,沉靜從容的目光一一從眾人身上轉過。
雲裳覺得,他望向她時,目光似乎要停得久些。
如果說段南風一直在收斂光華,低調從事的話,如今這一站起身來,倒似蓮花綻放,撥雲見月一般……真真地有些禪味,象一尊拈花微笑地佛。
“這場辯論,是我和淩月輸了。”他不帶任何感情色彩地下著斷言,再一次阻止了還要爭論的淩月,“淩月怎麽想暫且不論,但我先前說地話,自然要作數。段某願意投奔在兩位麾下----不過也請兩位容在下提出些小小地要求。”
他雍容地環顧,淺笑,“無憂公主說得對。天意,不過是有心人愚弄旁人的手段而已……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為諸侯,這正是段某要說地話----兩位目前還沒有對大鳳朝兩廣一帶的民情有具體的了解,自然不知道現在大鳳朝南方,火蓮教得民心的程度。”
他的笑容明明淡若輕雲,看不出一點蠱惑意味,“不,不要打斷我,我並不是要說火蓮教可以得民心、為天子,我是要問陸將軍一句:若是有朝一日整個火蓮教都歸陸將軍所有,那麽自己做天子,自己為黎民謀福利,不是更好?!”
陸慎和雲裳都安安靜靜地在座位上,沒有動,可是都在用奇怪的眼神看著他:這個所謂的“公子”,莫非是瘋了?這拋出誘惑人的餌也太大了,太不靠譜,隻能讓人覺得荒唐可笑。
不過……座中人也有不同的反應……淩月和孔傑……也都是震驚,不過,淩月隻是訝然一下,似乎便自己想明白,臉上露出了信任的笑容;而孔傑,在方才的釋然之後,卻是有些劍拔弩張了……訝然之後是憤怒,像一隻隨時都會撲上來格鬥的黑狼。雖然暫時也隻是橫眉而已。
******************
還是雲裳打破了沉寂,掛上她慣有的淺笑問道:“段公子,既然你說論辯我們已經勝了,就該履行承諾,投降接受招安才是。就是想提些條件,我想陸將軍也不是不通情達理的人……但若是用這種不著邊際的要挾來混賴的話,你還不如說火蓮教說話就是不算話來得更直接些……”
“不著邊際麽?”段南風輕輕搖頭,依然淡然沉靜,“陸將軍和無憂公主目光還是局限在眼前。難道看不出,大鳳朝的心腹之患根本就不在這裏麽?火蓮教民心雖盛,在用兵、用計、以及大局方麵與陸將軍這等名將實在是相差甚遠,縱然勉強支撐上一年半載,終於還會敗在陸將軍手中。”
他這樣說著,絲毫沒有理會淩月的複雜神色,“段某隻是可惜,如此一個振興大鳳朝的良機,卻要被白白浪費,萬千萬的大鳳朝子民,還要繼續煎熬在水深火熱之中---難道安民興邦,不是陸將軍和無憂公主日夜掛心的事情麽?”
“段公子你錯了,掛心社稷黎民的,是陸將軍,可不是我呦……”雲裳打趣著,心中卻在暗暗驚訝,為什麽這位段公子說起這些,總給她一種奇奇怪怪的感覺,似乎……他知道什麽她不知道的……
“無憂公主若不掛心這些,倒也好了……”那段公子又垂下雙眸,靜了靜,歎道:“憂國者失身,憂己者安命!”
“這是我喜歡的《榮枯鑒》中的句子嘛,段公子是我知音!”雲裳又笑,她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麽總在成心打斷這位段公子的“演講”,似乎有些畏懼,可畏懼什麽呢?難道怕陸慎被這個段公子說動。真的投了火蓮教,或是“自己做天子”?
可她在打斷,陸慎卻又替他接上:“段公子說話。言之鑿鑿,陸慎卻不明白。為什麽公子說火蓮教敗亡,會令大鳳朝天下失去複興地機會?”
“這還是要從大鳳朝積弊說起。”段公子沉吟一下,“方才所說大鳳朝兩弊,已經腐入骨髓----內憂外患,政以賄成。加上先前的宦官擅政,礦監稅使……如今天下官逼民反,群雄並起,正是大鳳朝多年積弊,一朝迸發,就算鳳紫泯神仙再世,也難短時間內翻盤逆局;而天下大勢早已容不得等他……所謂積累莫反,要在原有的政權基礎上平和地解決問題,非有十幾年功夫萬難見效。而,中原地民眾會等他嗎?北方的蒼浯會等他嗎?
“五世而斬,族如此。國,亦如此。解決這樣問題。最簡單最快捷地方法。就是推翻了原有的政治,重新建立一個國家----所有的都是新的。法規、條例,從頭來過;官員、豪族,去舊迎新。破而後立,曆朝曆代,天道輪迴,哪次曆史不是依靠這種辦法,來進行自我的清洗呢?”
“咚”地一聲,伴隨著劈裏啪啦的脆響,是孔傑掀翻了麵前桌子。“姓段的!”他騰地站起身來,眼中熊熊怒火,仿佛可以將麵前人燒灼個幹淨,“你不覺得欠我個解釋嗎?!”
幸好雲裳早就注意著他的一舉一動,知道他心中憤懣積累良多,隻怕即將暴起發難,這才能夠及時躲開,沒有被淋漓的汁水澆到身上。
段南風停下了“宣講”,輕輕皺眉歎道:“孔侍衛太羅唕了。”對麵前這暴怒雄獅一般的孔傑,竟然沒有半分畏懼的意思!
見他如此,孔傑搶步上前,便要強攻;而與此同時,淩月也一個閃身來到段南風身前,擺好了應對的架勢……隻是沒有他們二人大展身手的機會了----段南風舉起雙手輕輕拍了拍……孔傑應聲而倒。
陸慎一個箭步衝過去,扶起孔傑,責問:“你們火蓮教給他服了什麽毒?!”
“不是毒。”隨後過來地雲裳蹙眉答話,“是催眠術。應該是段公子在給孔傑催眠時加了這樣的暗示,隻要段公子擊掌,孔傑便會暈倒。”
雲裳一笑。舉杯,淺淺一啄。
這是青杏酒。潤甜微澀。有冰鎮梅子的甘爽味道……喝下去的時候,有一種久違的熟悉感。
雲裳地心,忽然動了動,想起那個平興都督府的夜晚,那個神秘人進她的房間地時候,也曾經有過這樣的甜香……原來果然不是迷香地味道呢,是,段南風身上帶著地酒香。
她細細又品了品,越喝越愛,索性一口飲幹,笑著對段南風道:“段公子的酒,果然極好,隻是雲裳酒量甚大,遇到了喜歡地酒更要牛飲,不知道段公子可還有存貨麽?”
“公子的酒,名為少年遊。”淩月忽然插話,“統共就這麽一壺了,公子向來極為珍視的。”
段南風卻微微噙笑,搖頭道:“酒是我自己釀的,但不宜保存,所以隻還有這麽一壺;無憂公主若喜歡,隻管留在我火蓮教分舵之中,等段某釀好了,喜歡喝多少都有。”
“是段公子自己釀的?”雲裳咋舌,隻作聽不到他話中的留人之意,“原來公子還有這手藝!聽說要釀好酒,最為講究經驗和心態,難得公子能喜歡上這等枯燥的事情,釀出這麽好的酒來……”
不知道為什麽,段南風的笑容顯得有些澀澀,“不是段某喜歡釀酒,隻是……段某有位很懶的朋友,極喜歡喝這青杏酒,卻不肯自己去釀,段某便隻有代勞了。”
為了朋友喜歡喝,就能釀出極品美酒麽?雲裳暗自搖頭不已,她喜歡酒,喝過的也極多,自然分辨得出酒味品質高下。正如她方才所說,要釀好酒,除了要日積月累的不斷練習,也要釀酒師對釀酒這件事存了十二分的專心和熱愛。這青杏酒釀造期限雖短,但如果隻是為了朋友要喝,便可以釀出這等美酒來,那麽天下便再無劣酒一說了……
原本這次詭異的宴請中,雲裳是不打算多說話的,隻想著察言觀色,看看對方會使出什麽手段來;誰想一壺青杏酒,極得她的心意,倒讓她破例多說了幾句。而接下來那淩月美人又就著酒的話題湊趣著說了幾個笑話兒,席間的氣氛更是顯得稍微熱烈起來。
“段公子,”陸慎忽然開口,“不知如此鄭重相邀,到底所為何事?”
是了。該談談正題了。陸慎既然執意要進入火蓮教分舵,想必也有所打算,不如雙方亮亮底牌,看看如何收場。
“段某隻是想結納幾位做個朋友。”段南風望向陸慎的時候,臉上笑容早已消失不見,淡淡的隻餘下沉靜內斂,“隻是雙方立場不同,隻怕幾位不肯,所以在古陽村先請了孔兄來,又累兩位奔波千裏,真是罪過。”
“做朋友?”陸慎輕輕哼了一聲,“陸慎從不與奸邪之徒為友;不過目下陸慎忝居荊湖南路招討使,若是段公子有意投誠招安,盡管開口。”
陸慎這話,有些嘲諷之意在了。
“招安麽……”段南風象說著一個不關己的話題,“也不是不可以。”
雲裳倏然一驚,抬頭看他,雖說此話聽起來十分荒唐,但不知道為什麽,由這位段“公子”說出來,總讓人覺得有幾分可信。
“公子請兩位來,就是想和兩位切磋一個話題……”淩月輕輕揮手,將眾侍女斥退下去,“公子的意思,今日由我來同兩位談一談國事,隻要兩位能夠辯得倒我,那麽淩月率火蓮教湖南分舵人馬,立刻來降!”
美人兒開口,果然不同反響,一顰一笑,皆是動人心弦。
“若兩位說不過我,”她繼續笑道,“我們也不要兩位的兵馬,隻要你們留在我火蓮教就好了!”
******************
雲裳注意到,淩月在“打賭”的時候,並沒有把孔傑計算進去。
而在這次“宴請”中,孔傑也是一直安靜地坐在下首,不言不語。雖說他以往也是一樣沒什麽存在感,但這樣的情況總是透著幾分詭異。
孔傑感覺到雲裳的目光,抬起頭看了她一眼。
眼神中頗有幾分複雜。
雲裳相信他絕對不會已經投入了火蓮教。進來的時候,她特意找了機會,比了個黑狼衛慣用的手勢問他,而孔傑雖然對她態度十分別扭,卻依然同樣用手語迴答了她:“一切安全”。
不知道他的“安全”推斷從何而來,但即使如她所猜測,段南風是一位催眠高手,她也不相信僅憑催眠之力,可以改變孔傑對皇帝的忠誠。畢竟----催眠改變人記憶這樣的事情,隻是利用了人的精神漏洞,將其加以強化而已。比如當初,如果孔傑從未懷疑過她會對他如何,那麽她也絕不可能讓他相信兩人之間發生過什麽……同樣道理,隻要孔傑對於皇帝陛下的信任忠心到了一定程度,那麽便如一道銅牆鐵壁,任你水潑針紮,都是巍然不動……
除非是火蓮教許諾了他什麽或是欺騙了他什麽吧?她笑一笑,雖然明知裏麵有蹊蹺,還是把注意力轉迴到美人淩月和陸慎之間的對話上。這個“賭約”她並沒有當真。明明是一麵倒的必輸之局麽----什麽辯得倒、說得服,都是十分彈性的用詞;對方命題對方評判,哪裏有半點勝算?不過陸慎和她,也都沒有明確答應參賭,那麽便隻當是一場遊戲罷了。
“黎民和君主。何者為重,何者為輕?”
雲裳知道淩月這問題不過是開場白,答案很簡單。儒家早有定論,主要是看後麵她到底要利用這個說明什麽。
果然。在陸慎很輕鬆把孟子的言論“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搬出來之後,淩月又用她嬌糯酥軟的聲音繼續追問:“既然君輕民重,那麽敢問陸將軍。若是到了必要地時刻,陸將軍在忠君與愛民之間會如何選擇?”
雲裳也很有興趣地,等著看陸慎如何作答。
不料陸慎很簡單直接地說:“愛民。”
雲裳挑挑眉,即使是孟子本人,也還是要把“忠君”掛在口頭上,淩月雖然將忠君與愛民對立起來,但這話題仍然不難迴答,隻要稍微圓融些,或者迴避下問題也就罷了。本來,忠君愛民就是一體麽。
不過……雲裳還是覺得,陸慎之所以這麽迴答。並不是他想不出如何迴答,或是被淩月繞住。隻是……或許他隻是想如此迴答而已淩月也為陸慎的幹脆而微微一愣。瞟了段南風一眼,繼續問道:“那麽當今天下動亂。蒼生受苦,是也不是?”
“沒錯。”
第三百三十一章 機謀之駁辯(上)
“那麽陸將軍覺得如此亂世,是什麽原因造成?”
“內憂外患,匪盜橫行。”
“陸將軍你錯了。”淩月終於找迴了話語主動權,俏皮地一笑,“所謂內憂外患,是從何而來?大鳳朝積弱至今,又哪裏是一朝之力?依奴家看來,政務不通、貪官汙吏,才是亡國的根本!”
其實大鳳朝不過是危險淒楚了點,哪裏就談亡國了?不過雲裳依舊不發一言,隻是饒有興味地看著淩月。
“在政治上,”淩月背書一般口若懸河,“大鳳朝立國以來,便是重文輕武,尤其畏懼武人當權,明文規定凡武官不可擅議朝政,遇有大小事都需請示文官才可決定;甚至連行軍布陣,都要文官先行規劃布置,半點不可變更,通常是文官遠在千裏之外,對著一方地圖紙上談兵,而武官隻能按照事先規定執行。若遇到邊關急切之事,如何不成掣肘?……這一點陸將軍居於襄陽多年,想必早有體會?”
她停了一下,看陸慎點了點頭,又道:“揚文抑武地習氣不變,哪怕你矛尖甲利,也隻能被動挨打!這樣,蒼浯取大鳳朝,那便是早晚的事了。如今那皇帝鳳紫泯雖然傳出了些要改變文武之道地風聲,但這種事情,豈是一朝一夕之力?他要顧慮政局穩定,要顧慮利益平衡----到他成功的時候,隻怕早已江山易手!
“……至於貪官害國,古已有之;大鳳朝立國幾百年,官場早已形成了自己的潛規定矩,尤其是從楚郡侯當政之後,宦者愛財,百官與之,恨不能刮地三尺,從百姓骨頭縫裏榨出銀子來!如今的大鳳朝官場,不貪不墨,不懂人情來往,焉能做官?就算你清似水,明如鏡,放在這口大染缸裏,早晚也要黑了……”
雲裳忽然插話:“淩月姑娘說得也不完全,不黑的不是也有麽?顧大學士便是個例子,還有當年地陳平國,都是不肯同流合汙的楷模。”
段南風聽她開口,抬眸深深看了她一眼,又將目光垂下。
淩月正說得興起,被雲裳打斷,眼睛便眨了幾眨,斟酌下措辭,道:“如今的官場,其實就是一麵篩子……合則留,不合則去。除了少數幾個用來裝點門麵的硬骨頭典範,又有幾個敢與整個官場作對,又能和官場作對?陳平國一代清官,據說從來不敢吃肉,家徒四壁,死時靈前唯餘一棺;而大學士顧文倫,也是幾沉幾浮,要不是朝中有人照應,早已不知屍骨何處!清官境遇如此,不正說明了官場現況麽?”雲裳聽她說出“要不是朝中有人照應”的話來,忍不住向段南風瞄了幾眼。若是她的記憶沒有出錯的話,當年“自己”暗地關照顧文倫的事情,應該沒有什麽外人知曉……淩月是得了確切的信息呢,還隻是憑空猜測?
“淩月姑娘這些話,聽著倒是有道理。不過雲裳卻覺得這些道理有些耳熟呢----似乎和當今天子掌政以來重用太傅顧文倫、重用陸將軍地策略手段有些相似。”雲裳含笑,又一次打斷了淩月的話。
“無憂公主高明。”淩月甜甜一笑,越發煥發出光彩來,“當今天子的確在這兩大弊端上頗費了工夫----隻是可惜成效不大。”
“為什麽說成效不大?”陸慎問道,雖然向來不過問政局,但提起這些,還是讓他生出了幾分興趣。
雲裳卻很清楚答案是什麽。顧文倫一生耿介,半個汙點也無,所以被鳳紫泯推上了百官典範。可也正因如此,他才清高自詡,眼裏不容沙子,在用人上,隻要對方表現出憎恨貪腐,廉潔自律地,他就劃為自己清流一派,大力抬舉;而如果對方曾有汙點被他知道,那便是永世不得翻身,恨不得踩到泥地底去。
這就是用人唯“德”的思路了。
可如此一來,難免拉幫結派,有朋黨之嫌。而且顧文倫身為文官之首,對鳳紫泯抬舉武將地舉動也是頗為不滿;據說因為平興府之事,顧大學士已經幾次上書,要求陛下潔身自律,不要因為與雲裳地“私”,害了國家大事的“公”----倒是把事情都記在了雲裳地頭上了……
“無憂公主,你說是嗎?”淩月那柔糯的聲音傳來,把雲裳從走神中拉迴。
雲裳看一眼正在低頭沉思的陸慎,又在唇邊掛起她慣常的恍惚微笑,“淩月姑娘對朝政倒是頗有幾分心得,但不知淩月姑娘談起這些,是為了說服我們什麽?江山危殆,已經到了需要背棄君主來拯救百姓的時候嗎?”
******************
淩月的目光一直流連在陸慎身上,聽見雲裳問她,嬌笑著道:“不敢。陸將軍方才已經說過,會以大義為先,真若是到了忠君與愛民不可兼得的時候,想必可以有所取舍;不過無憂公主麽,我可不指望說服你什麽,社稷黎民,隻怕都不是決定無憂公主向背的因素吧?”
“你倒是明白我。”雲裳自己斟了一盞青杏酒,慢慢地品著,一麵留心觀察坐在一邊的孔傑。今兒這話裏,多有“大逆不道”的內容,他卻隻是微蹙眉頭,似乎早有心理準備一般,火蓮教的承諾,該不會是將這個分舵拱手送上?
“方才淩月姑娘說到那些民重君輕的話題,其實雲裳有些不同的理解……”她頓了頓,成功吸引了眾人的注意。“孟子是說過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樣的話,可是下一句是什麽呢?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為諸侯,得乎諸侯為大夫贏得了民心,就可以做天子,贏得了天子的心,就可以做諸侯……我隻想弄點權勢來玩玩,所以隻需要巴結天子就可以了;而火蓮教要得天下,所以一定要盡力地多收攏民心呐!”
她言笑晏晏,話中之意卻直指人心。她原本沒想到淩月能說出這樣一番有理有據的話來,但無論淩月說什麽,總歸是要歸結在勸他們加入火蓮教上頭;那麽什麽大鳳朝流弊,文武之爭便都談不上了,再往後說,就該是要大談火蓮教如何以百姓為本,如何能救世人於水火了吧?
淩月嬌媚的臉上有些漲紅。看了看段南風,見後者沒有說話的意思,這才攏了攏心神道:“火蓮教並不是要爭這天下。火蓮教義中言道,末世即將來臨。因此,佛祖降下元師為天下解憂,指引百姓光明之途……大鳳朝將亡,乃是天意……”她說這些還是比較順口,將火蓮教義背誦了一遍。又加上些勸誡,果然是在替火蓮教拉攏兩人了。
雲裳卻搖搖頭,打斷她,“不要說天意,上天這種東西,離俗世很遠,許多故事、所謂天意,其實都是人們自己編來騙自己的。”
淩月忽然肅然起來,一派鄭重神色,“無憂公主。你不敬天,天便不會佑你,天命不可違無憂公主應該聽說過吧?現在天下亂世已成。是天意要滅了大鳳朝,無憂公主和陸將軍要留在大鳳朝這艘船上。也隻有麵臨著一起覆滅的命運而已!”
“天命不可違”----如此熟悉地一句話。深深觸動雲裳心事,抬眸看看。連段南風也盯住她,似乎很緊張她究竟會如何作答。
想了想,她反而囂張地笑了起來,“天意從來高難問!淩月姑娘,雲裳不是不敬天,隻是,到底什麽是天意呢?難道王教主的話便是天意嗎?他說他是得狐仙指引,誰人得見?我隻記得那天在平興府,聽見他被狐仙責罵!你說如今亂世,是天要滅大鳳朝,可焉知天之本意,不是要成就大鳳朝中興、成就天下英雄、成就我雲裳的高官厚祿呢?!”
她故意向前探了探身子,做出神秘地樣子,道:“記得有一個故事,說的是有一個和尚,洪水地時候被困在了河邊的廟裏,不停地向佛祖乞求著保佑;水越來越深,沒過他的膝蓋了,一個村民在岸邊投了繩子過來,叫他抓住逃生,那和尚不肯,說:佛祖會救我的!過一段時間,水越來越深,和尚爬到了廟頂;一個漁民駕了小筏子過來,要他上筏離開,和尚還是不肯,說:佛祖保佑我,一定不會放棄我!最後河道中路過的大船看見了他,派了小船來救援,可和尚終於沒有還是沒有同意離開,死守在廟頂上等待佛祖……”
她停下來,眨眨眼睛,“淩月姑娘,你說,如此虔誠地信徒,佛祖會不會搭救他呢?”
淩月早被她的故事吸引,聽見問,還是哼了一聲,“是你來說這個故事,那肯定是不救的了!”
“嗯,”雲裳點點頭,端正坐好,“和尚自然最後還是淹死了……他死了之後不肯瞑目,終於到了西天,見到佛祖去質問:為什麽我這麽虔誠,佛祖還是不肯搭救呢?佛祖說:誰說我沒有救你呢?第一次我派了村民去救,你不要;第二次我派了漁夫和小筏子,你不肯;我以為你怕這些危險,就派了大船帶你出來,誰知道你還是不願意---我想來想去,覺得你一定是太向往西天了,於是滿足了你這個願望。”
第三百三十二章 機謀之辯駁(中)
她說罷,揚眉恣笑:“淩月姑娘信佛,信上天,那麽姑娘又怎麽知道,我就不是上天派來搭救姑娘的那條繩子,那隻小筏?!王教主給了姑娘彌勒侍女的稱號,難道就是為了姑娘在這場洪水之中沒頂而死麽?”
淩月咬著下唇,略帶惱意地盯住雲裳。她不是愚笨的人,自然聽得出雲裳話中那種驕狂的自比,信上天不如信自己,等待虛無的不如抓住眼前的;這種大氣狂妄,讓淩月隱隱有些嫉恨,也有些不服氣。然而她一時也想不出什麽話來反擊,正猶豫著,那一直默默不語地段南風卻忽然抬手,止住了她。
段南風慢慢理了理衣袍,這才抬眸起身,沉靜從容的目光一一從眾人身上轉過。
雲裳覺得,他望向她時,目光似乎要停得久些。
如果說段南風一直在收斂光華,低調從事的話,如今這一站起身來,倒似蓮花綻放,撥雲見月一般……真真地有些禪味,象一尊拈花微笑地佛。
“這場辯論,是我和淩月輸了。”他不帶任何感情色彩地下著斷言,再一次阻止了還要爭論的淩月,“淩月怎麽想暫且不論,但我先前說地話,自然要作數。段某願意投奔在兩位麾下----不過也請兩位容在下提出些小小地要求。”
他雍容地環顧,淺笑,“無憂公主說得對。天意,不過是有心人愚弄旁人的手段而已……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為諸侯,這正是段某要說地話----兩位目前還沒有對大鳳朝兩廣一帶的民情有具體的了解,自然不知道現在大鳳朝南方,火蓮教得民心的程度。”
他的笑容明明淡若輕雲,看不出一點蠱惑意味,“不,不要打斷我,我並不是要說火蓮教可以得民心、為天子,我是要問陸將軍一句:若是有朝一日整個火蓮教都歸陸將軍所有,那麽自己做天子,自己為黎民謀福利,不是更好?!”
陸慎和雲裳都安安靜靜地在座位上,沒有動,可是都在用奇怪的眼神看著他:這個所謂的“公子”,莫非是瘋了?這拋出誘惑人的餌也太大了,太不靠譜,隻能讓人覺得荒唐可笑。
不過……座中人也有不同的反應……淩月和孔傑……也都是震驚,不過,淩月隻是訝然一下,似乎便自己想明白,臉上露出了信任的笑容;而孔傑,在方才的釋然之後,卻是有些劍拔弩張了……訝然之後是憤怒,像一隻隨時都會撲上來格鬥的黑狼。雖然暫時也隻是橫眉而已。
******************
還是雲裳打破了沉寂,掛上她慣有的淺笑問道:“段公子,既然你說論辯我們已經勝了,就該履行承諾,投降接受招安才是。就是想提些條件,我想陸將軍也不是不通情達理的人……但若是用這種不著邊際的要挾來混賴的話,你還不如說火蓮教說話就是不算話來得更直接些……”
“不著邊際麽?”段南風輕輕搖頭,依然淡然沉靜,“陸將軍和無憂公主目光還是局限在眼前。難道看不出,大鳳朝的心腹之患根本就不在這裏麽?火蓮教民心雖盛,在用兵、用計、以及大局方麵與陸將軍這等名將實在是相差甚遠,縱然勉強支撐上一年半載,終於還會敗在陸將軍手中。”
他這樣說著,絲毫沒有理會淩月的複雜神色,“段某隻是可惜,如此一個振興大鳳朝的良機,卻要被白白浪費,萬千萬的大鳳朝子民,還要繼續煎熬在水深火熱之中---難道安民興邦,不是陸將軍和無憂公主日夜掛心的事情麽?”
“段公子你錯了,掛心社稷黎民的,是陸將軍,可不是我呦……”雲裳打趣著,心中卻在暗暗驚訝,為什麽這位段公子說起這些,總給她一種奇奇怪怪的感覺,似乎……他知道什麽她不知道的……
“無憂公主若不掛心這些,倒也好了……”那段公子又垂下雙眸,靜了靜,歎道:“憂國者失身,憂己者安命!”
“這是我喜歡的《榮枯鑒》中的句子嘛,段公子是我知音!”雲裳又笑,她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麽總在成心打斷這位段公子的“演講”,似乎有些畏懼,可畏懼什麽呢?難道怕陸慎被這個段公子說動。真的投了火蓮教,或是“自己做天子”?
可她在打斷,陸慎卻又替他接上:“段公子說話。言之鑿鑿,陸慎卻不明白。為什麽公子說火蓮教敗亡,會令大鳳朝天下失去複興地機會?”
“這還是要從大鳳朝積弊說起。”段公子沉吟一下,“方才所說大鳳朝兩弊,已經腐入骨髓----內憂外患,政以賄成。加上先前的宦官擅政,礦監稅使……如今天下官逼民反,群雄並起,正是大鳳朝多年積弊,一朝迸發,就算鳳紫泯神仙再世,也難短時間內翻盤逆局;而天下大勢早已容不得等他……所謂積累莫反,要在原有的政權基礎上平和地解決問題,非有十幾年功夫萬難見效。而,中原地民眾會等他嗎?北方的蒼浯會等他嗎?
“五世而斬,族如此。國,亦如此。解決這樣問題。最簡單最快捷地方法。就是推翻了原有的政治,重新建立一個國家----所有的都是新的。法規、條例,從頭來過;官員、豪族,去舊迎新。破而後立,曆朝曆代,天道輪迴,哪次曆史不是依靠這種辦法,來進行自我的清洗呢?”
“咚”地一聲,伴隨著劈裏啪啦的脆響,是孔傑掀翻了麵前桌子。“姓段的!”他騰地站起身來,眼中熊熊怒火,仿佛可以將麵前人燒灼個幹淨,“你不覺得欠我個解釋嗎?!”
幸好雲裳早就注意著他的一舉一動,知道他心中憤懣積累良多,隻怕即將暴起發難,這才能夠及時躲開,沒有被淋漓的汁水澆到身上。
段南風停下了“宣講”,輕輕皺眉歎道:“孔侍衛太羅唕了。”對麵前這暴怒雄獅一般的孔傑,竟然沒有半分畏懼的意思!
見他如此,孔傑搶步上前,便要強攻;而與此同時,淩月也一個閃身來到段南風身前,擺好了應對的架勢……隻是沒有他們二人大展身手的機會了----段南風舉起雙手輕輕拍了拍……孔傑應聲而倒。
陸慎一個箭步衝過去,扶起孔傑,責問:“你們火蓮教給他服了什麽毒?!”
“不是毒。”隨後過來地雲裳蹙眉答話,“是催眠術。應該是段公子在給孔傑催眠時加了這樣的暗示,隻要段公子擊掌,孔傑便會暈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