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啊……”在州委家屬院西一排的小院裏傳出一個孩子的哭聲。
“小海,小海,兒子哎——”田靜聽到孩子的哭聲,一路小跑衝進家門。
“噢、噢——”一個身材瘦小、大約十六、七歲的姑娘抱著個數月大的嬰兒在屋裏不停地轉悠,看見田靜進門,雙手把孩子遞過來,嘴裏埋怨:“你咋迴來得這麽晚?”
“晚什麽,就這我還提前半小時呢,你看看,才五點四十。”田靜伸出手上的英納格手表讓姑娘看。
“田姨,我走了。”小姑娘推開門,一溜煙跑遠了。
田靜追出門,叮嚀一句:“卓瑪,記住,明天早點來。”
“噢。”遠處的姑娘答應了一聲。
“哎呀,兒子,餓壞了吧。”田靜一邊說,一邊扯開衣扣,撩起毛衣,把乳頭塞到兒子嘴裏。
烤箱上的鋼精壺冒著熱氣,屋裏暖洋洋的。屋內擺設非常簡單,一對簡易沙發,一個寫字台,一把椅子,再就是眼前的這個大烤箱,都是機關給於建青配發的。
這是州委家屬院的一套縣級幹部住房,中間客廳,左右兩間臥室。去年“五一”於建青和田靜結了婚,不久就搬到這裏安了家。一年後,他們有了兒子於小海。
這時,田靜一手攬著兒子吃奶,一手擰開茶幾上的半導體收音機,收音機裏傳出電影《小花》的主題歌:
“妹妹找哥淚花流,
不見哥哥心憂愁,心憂愁,
望穿雙眼盼親人,
花開花落幾春秋……”
喂飽了孩子,抬手看看手表,已經快六點了,還不見於建青的影子。田靜一手攬著孩子,一手從廚房拎出個盆來,從缸裏勺了一瓢水,又從廚房抓出幾個蘿卜、土豆,蹲在地上洗起來。
“唿—”,屋門開了,一陣冷風進來,於建青迴家了,一進門就搓著手,“嗨,嗨,才過了國慶,天就這麽冷了。”看見田靜正在洗菜,過去一把拽起來,直嚷:“不是說好了等我迴來做飯嘛?”
“你如果半夜迴來,我們還吃飯嗎?”田靜瞪了他一眼。
“嗨,當這麽個副主任,從早忙到晚,活總也幹不完。魯書記還老找我,他不下班,我哪兒敢走哇。”
“你隻說你忙,怎麽不說我累呀?每天打印那麽多材料,就我一個人,還要一天兩趟跑迴來喂奶,晚上又睡不好,我感覺都快受不了啦。”
“我忙,你忙,大家都忙,有什麽辦法,就克服克服吧。”
於建青一邊說,一邊洗菜、切菜……
“雁南飛,
雁南飛……”
收音機裏傳出電影《歸心似箭》的主題曲,田靜坐在沙發上,從茶幾上往奶瓶裏倒了點開水,抓在手裏搖了搖,往嘴裏倒倒試試涼熱,然後塞在孩子嘴裏。突然,她叫起來:
“於建青,於建青!”
“怎麽啦?”
“你過來,你過來看看,這是什麽?”
於建青甩了甩手上的水,伸過頭來看,隻見孩子的嫩臉蛋上爬著一個東西,仔細一瞧,撲哧笑了,說:“哎呀,我當是什麽呢,一驚一乍的。這,這是虱子嘛。”
“虱子,哪來的虱子。”
“先別管哪來的,快,我揑死它。”
“這又是卓瑪帶來的,嗨,贓死了。”田靜皺著眉,一邊在孩子的衣服裏翻找一邊嘟囔:“不行,我明天還得讓她去洗澡。”
“你一個月讓她洗了四迴了,還洗呀,再說她每天迴家睡覺,洗不洗有什麽用呢。”
“怎麽沒用?多洗幾次虱子就沒有了。不行,弄不好孩子小襯衣裏都有,來,來,你去把塑料布和小海的衣服拿來,我得給他換一換。”
“哎呀呀,有個虱子有什麽大驚小怪的,農村孩子有幾個沒有虱子的。你今天換了,明天卓瑪來又給他染上了,有什麽用。”
“你閉嘴吧,不給孩子弄幹淨,過幾天把我們都染上,咱家就成了虱子窩了。”
於建青不吭氣了,從裏屋找出孩子的衣服,在長沙發上鋪上塑料布,皺著眉頭看田靜給孩子一件一件換衣服。
“去,把小衣服放到盆裏,倒點開水燙一燙。”
於建青拾起扔在地上的小衣服,一邊向盆裏倒開水,一邊嘟囔:“你這麽難伺候,誰還願意給你看孩子。卓瑪家裏困難,可也不願為掙二十塊錢給別人看孩子。就這還是我三番五次找才旦,才旦好說歹說人家才勉強同意來看幾天,你把丫頭惹惱了,人家不來了看你怎麽辦。”
“怎麽辦,他不來你就在家看孩子,你光想著生,怎麽不想著養呢?”
於建青不吭氣了。
田靜發了一通脾氣,看看於建青不接話茬,氣也消了,歎了口氣說:“一會兒我找兩件舊衣服給卓瑪,好歹哄著她多看幾天。”
再有幾天就過年了,人們都在忙著置辦年貨,機關裏一下冷清了許多。這天下午,田靜在辦公室坐了一會兒,就溜迴來想把家裏拾掇拾掇。家裏空無一人,卓瑪不知把孩子抱到哪兒去了。外麵北風唿嘯,寒風刺骨。田靜把床單、沙發套、窗簾收集起來,放到盆裏,一邊揉搓,一邊不住地向屋外張望,嘴裏不住地小聲埋怨:“這丫頭把孩子抱到哪兒去了?昨天下午喂奶時就好長時間不見影子,今天天這麽冷,又不知到哪兒瘋去了。”
田靜把東西洗完,在院子裏晾好,看看表,已經快六點了,還不見卓瑪的蹤影。心裏氣惱,嘴裏罵道:“這死丫頭,怎麽還不迴來,氣死我了。於建青這狗東西也不知瞎積極什麽,別人早不見了影子,就他還在辦公室裏裝模作樣。”嘴裏罵著,穿上大衣,圍上頭巾出門去找。剛出路口,看見於建青拎著半麻袋東西迴來,田靜拉著臉埋怨:“你怎麽才迴來?”
“商業局從省城拉來了一車魚和鮮菜,我打電話朝他們要了點,有辣椒、蒜苔、大白菜和帶魚,前天分了肉和油,我明天再到鄉裏去買兩隻雞,買點雞蛋,這年貨就算齊了。”
田靜邊走邊說:“你快拿迴家吧。”
於建青問:“你幹啥去?”
“卓瑪這個死丫頭不知把孩子抱哪兒去了,一個下午也沒影子,我去找找。”
“找什麽,她還能不迴來?”
“我不是怕她不迴來,我是怕她把孩子凍壞了,這零下二、三十度,呆在家裏都受不了,她還抱著孩子到處亂跑。”
於建青一聽也急了,也罵了一句:“這死丫頭胡日鬼什麽。”扭頭對田靜說:“你把東西拎迴去,我去找找。”
兩人正說著,卓瑪抱著用皮大衣裹著的孩子跑過來。
“你幹啥去啦。”田靜沉著臉問。
“我迴家幫著炸果子,灌血腸……”
“你抱著孩子能幹什麽?”
“娃娃在炕上放著,炕燒的熱得很……”
“這麽冷的天,你抱著娃娃亂跑什麽?以後不許這樣了,啊!”於建青也不高興地指責。
小姑娘似乎並不買帳,瞪著眼說:“我們家裏忙得很,明天我不想來了。”
於建青一聽,慌了手腳,忙陪著笑央求:“丫頭,你不來孩子怎麽辦?當下裏我們到哪兒去找人替你,好歹你再給抱幾天。”
田靜口氣也軟了,說:“卓瑪,你再給好好看幾天,過了年我們再另找別人行嗎?”
小姑娘頗有些不情願地說:“哪……哪我就再看幾天,不過你們得趕緊找人啊。”
田靜把孩子抱迴屋,解開懷一邊喂孩子,一邊摸摸孩子凍得冰涼冰涼的小手,心痛地罵道:“這死丫頭,快把我們兒子凍死了。咳,我給她錢,她都不給好好看,這叫什麽事啊。”
“你那二十塊錢算什麽,人家在門口擺個小攤也掙得比我們多。看孩子又髒又累,還掙不了幾個錢,讓我我也不願意。”
“要不再給她添幾塊錢?”
“這不是添不添錢的事情,現在壓根就沒人願意幹這個。”
晚上,兒子小海不時咳嗽哭鬧,孩子感冒了。兩口子從抽屜裏找出藥來,給孩子灌了點。於建青抱著在屋裏轉了許久,孩子才安靜下來。半夜裏,孩子又哭鬧起來,咳嗽不停,小臉燒的通紅。田靜拿體溫計量了一下,到燈下一看:“啊,三十九度五,發高燒了。”
於建青也急了,摸摸兒子的額頭,燒得燙手,心慌地直問:“怎麽辦,怎麽辦?”
“什麽怎麽辦,趕快走,送醫院呐。”
“這半夜三更……”
“半夜三更怎麽啦,你想要兒子的小命啊?”
於建青知道,在高寒缺氧的高原感冒意味著什麽,不抓緊治療就有生命危險,何況這還是個不滿周歲的幼兒。
兩口子穿起衣服,用小棉被和皮大衣裹起孩子,孩子不住地啼哭,嗓子都哭啞了。於建青抱起孩子,從門後拾起一根木棍遞給田靜。街上的野狗太多了,冷不防就會被咬一口。
醫院位於河南,足有半個小時的路程,街上路燈昏黃的燈光,幾乎起不了多少作用。他們兩口子深一腳淺一腳地跑。腳步聲驚動了流浪的野狗,猛竄過來“汪汪”狂吠幾聲,黑暗中兩隻像狼一樣發亮的眼睛令人膽戰心驚。於建青急著給孩子看病,似乎感覺不到害怕,一路大步流星。田靜一手挽住於建青的胳膊,一手拎著打狗棍,兩眼警惕地注視著前後左右。遇到惡狗擋路,她就一邊大聲嗬斥,一邊揮舞著棍子驅趕。兩口子跌跌撞撞跑進醫院,急診室的大夫都是熟人,一位三十多歲的女大夫為孩子認真作了檢查後,明確告訴他們:“孩子是由感冒引起的肺炎,必須馬上住院。”
“住院?”於建青有點不大情願,忙問:“在家打打針不行嗎?”
“不行,孩子病情嚴重,需要隨時觀察治療。”醫生說得堅決。
“醫生叫住就住吧,你羅嗦什麽!”田靜嗬斥於建青。
“這眼看就過年,住在醫院裏……”
田靜一瞪眼,說:“孩子病成這樣,你還有心思過年。”
兩口子吵吵著,抱孩子去了病房,醫生很快為孩子掛上了點滴。
孩子住院期間,田靜一天到晚呆在孩子身邊。於建青仍然很忙,除了晚上過來看一看,白天幾乎見不到他的影子,連田靜娘倆吃飯經常都是讓通信員小肖給送來。一問起來,總是那句話——跟魯書記活動呢。後來田靜才知道,食堂大師傅為過年提前放了假,魯書記沒地方吃飯,於建青和通信員小肖就負責了魯書記的一日三餐。
年前的幾天,醫院的病號大部分出院或者請假迴家了。小海由於病情嚴重,醫生不讓迴家,田靜隻好陪著孩子住在空蕩蕩的病房裏。除夕夜,於建青把飯放到小桌上就匆匆走了,還是那句話,魯書記今晚有活動。病房外鞭炮聲“劈嚦啪啦”響個不停,不時有五彩繽紛的花炮在夜空炸響。田靜望望窗外綻放的禮花,看看昏睡的孩子,抑製不住掩麵涰泣起來。自從前年結婚以後,於建青的心思就不在她和孩子身上了。現在,他一心去巴結魯書記,簡直就成了魯書記的“尾巴”。魯書記似乎也把他當成了“拐棍”,做什麽事情都離不開他。這可就苦了田靜。自從有了孩子,好學上進的田靜晚上再也沒有進過辦公室,她不得不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到孩子身上。現在孩子病成這樣,於建青一點都不放在心上。大年三十晚上,別人家團團圓圓,歡歡樂樂,田靜卻不得不守在這冷清空寂的病房裏,怎能不叫她傷心落淚。於建青一直到初一的中午才來醫院,拎來一飯盒不知什麽人送的水餃。他告訴田靜,魯書記昨天安排了許多走訪活動,晚上又約了幾個老幹部喝酒,直鬧到今天上午,喝的酩酊大醉。明天上午打算迴省城過年,魯書記走後,他就可以解放了。田靜心情煩躁,那有心思聽他的解釋。於建青一把摟住,悄聲說:“魯書記六十四、五了,身體又不好,還能幹幾年?我不抓緊扒住他,在這一兩年裏升一升,以後機會就少了。我和魯書記關係這麽鐵,他一定會關照我。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所以你一定要理解我,支持我,現在苦一兩年,以後肯定會有好日子過。”
田靜心裏的怨氣慢慢消了。也真是這樣,於建青和魯書記關係好,趁著魯書記還在台上,讓建青再混個一官半職,自然也是個好事。隻是這樣以來,自己的負擔就太重了。
直到過了正月十五,孩子才病愈出院。緊接著,誰來看孩子又成了現實問題。孩子住院後小姑娘卓瑪就不幹了,田靜也不想叫她再看下去,怕她不知輕重再把孩子折騰病了。於建青為了找保姆,專門到附近村裏轉了兩天,又請拉加、才旦幾個人到處打聽,始終沒有結果。魯書記很快要迴來了,於建青無奈,隻好求他六十多歲的姨娘幫忙。於建青的姨娘在高原生活多年,體弱多病,老伴的去世給她很大打擊,幾年來一直抱病在床。看到外甥求到門上,不得不勉強答應。
這天一早,小兩口把孩子送過去,老太太抱起孩子一邊看一邊咂舌:“嘖、嘖,看你們把孩子帶成什麽樣了,皮包骨頭,麵黃肌瘦。”
田靜在一旁解釋:“住了二十多天醫院,我因為著急上火,奶水又少,孩子吃不飽……”
於建青接過話來:“我已經給小海訂了牛奶,每天上午叫他們送來。”
老太太歎了口氣,說:“你們送過來,我就暫時給你們看幾天。我一直身體不好,肺心病十多年了,到冬天就更厲害,喘不過氣來。我自己的孫子、孫女都沒法看,全是兒子、丫頭自己帶的。你們也別指望我,說不定哪天我就躺倒了,想幫你們也幫不了。”
從姨娘家出來,田靜就催於建青:“你還是抓緊找個保姆吧。”
於建青哭喪著臉,說:“到哪兒去找哇,瑪可鎮就這麽大,附近幾個村子都打聽過了,能托的人都托了,找不到哇。要不,還是那個主意,送我媽那得了,還省了保姆錢。”
“我才不把孩子送你家去呢。你媽是肺結核,把我孩子傳染了一輩子就完 了。”
“我媽的肺結核是八、九年前得的,早好了。”
“誰知道好沒好,反正不能送你家去。”
“要麽送你家去。”
“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媽年前摔斷了胳膊,連自己都顧不過來。我爸要下地,誰給你看呀?”
“這可怎麽辦,總不能咱倆請假在家帶孩子吧。”於建青一臉苦相。
“實在沒有辦法就隻能請假,你光想生不想養啊。”田靜又是這一句話。
於建青啞口無言,悶著頭走路。
田靜歎了口氣,猶猶豫豫地說:“我高中的同學孫月梅一直想出來,這次迴家生小海,她找過我好幾次,想讓我把她帶出來。要不先讓她來幫著帶帶孩子,然後再想辦法解決戶口和工作。”
“你拉倒吧,現在辦戶口、找工作有哪麽容易?你把她叫來了,到時候給人家辦不成事,看你怎麽交代。”
“實在不行再讓她迴去。”
“請神容易送神難,這樣的例子少嗎?到時候一個大姑娘坐在你家裏,看你怎麽辦。”
“怎麽辦,就是叫你辦。你成天跟在魯書記屁股後邊,人五人六的,連這麽點小事都辦不成,窩囊廢!”田靜生氣了。
“這事就是讓魯書記也不好辦,你別想的那麽容易。”
“什麽容易不容易,眼前的實際問題是孩子沒人看,你要是怕麻煩,就請假在家帶孩子。”
“這怎麽可能呢?”
“怎麽不可能,沒有別的辦法,咱倆就請假帶孩子,你半天,我半天。”
於建青無可奈何,琢磨了半響說:“我不是怕麻煩,就是怕咱給人家辦不了,到時候坐蠟。”
田靜瞅著發愁的於建青,心軟下來,說:“我知道不好辦,不過這不是沒有辦法嗎?先顧了眼前再說。實在辦不了,咱給她說明了,到時候給她幾個錢,再把她打發走。”
“那,那你就看著辦吧。”於建青勉強答應了。
“一會兒我就給她寫信,叫她抓緊動身。”
“孫月梅多大了,怎麽還沒有成家?”
“人家才22歲,成什麽家。”
“比你小這麽多,你倆咋成同學啦。”
“這有什麽稀罕的,我十歲上學,人家七歲上學,小學、中學十年,我20,人家才17,我今年25,她不才22嗎。再說孫月梅這家夥誌大心高,一心想出來,就沒打算在家找對象。”
“這麽說,咱還有個給她找對象的任務呢。”
“如果實在解決不了戶口和工作,給她找個好對象也算對得起她了。”
半個多月後,田靜的同學孫月梅來到瑪可鎮。於建青見到的第一印象,就覺得她熱情,機靈,心眼比較多。姑娘身高馬大,比田靜還高出一截,圓臉大眼,白白胖胖,結結實實,胳膊腿似乎都很有勁,一見麵就“姐夫、姐夫”叫個不停。晚上吃飯,田靜做的羊排燉蘿卜,土豆燒牛肉,姑娘過去可能很少吃肉,顯得非常興奮,連肉帶湯,吃了兩大碗似乎還意猶未盡,連連說:“我們在家過年才割幾斤肉,像這樣大碗吃肉,做夢也想不到的。”於建青問她家裏的情況,姑娘介紹說,家裏有九口人,爺爺奶奶八十多了,爸爸媽媽都近六十的人,生過八個孩子,活下來她們姊妹六個。她排行老五,三個哥哥一個姐姐,還有一個十九歲的弟弟。大哥先天聾啞,三十多歲了還沒有成家,二哥結了婚,有一雙兒女,已經成家單過,三哥二十五、六歲還沒說上媳婦,姐姐結婚四、五年還沒生娃,被丈夫打迴家來。一家人土裏刨食,辛辛苦苦,日子過得緊緊巴巴。這次田靜去信讓她出來,一家人都高興極了。姑娘臉上染著紅暈,興致勃勃地說:“田靜姐被招工吃了商品糧,把我們眼饞死了。人們哪個不想跳出農村那個窮坑呢。我來之前,我爸對我說,在外麵實在混不下去就迴來。我給他說,我這次出來,就不打算迴去了。”
田靜聽了孫月梅的話,不禁心中一沉。這鬼丫頭,一來就說這個話,分明是出難題嘛。嗨,還真叫於建青說著了,請神容易送神難,對她以後的安排,還真得放在心上呢。
於建青則不講情麵,直接了當地迴答:“小孫,你也不要太天真了,現在落戶口、找工作都是難上加難的事情。你田姐我們商量多少次了,我們盡量想法給你辦,能辦成當然好,皆大歡喜,大家都高興,但要辦不成,咱把醜話說到前頭,你也別埋怨我們,到時候你該迴去還得迴去。所以,你得有迴去的思想準備,不要說我們一開始沒有說明白。”
於建青的話像是給孫月梅澆了一瓢涼水,讓她一下由興奮變成了沮喪,兩眼可憐巴巴地望著於建青:“怎麽能辦不成呢?姐夫,你當這麽大官,在俺老家就跟縣太爺似的,這點小事不是……”
“這可不是小事啊,小孫,”於建青打斷他的話,說:“農轉非、落戶口、找工作這不是開玩笑,連書記、州長都不敢打保票。我一個辦公室副主任,給你辦這事,可比登天還難呐。”
“於建青!”田靜看不下去了,瞪著眼說:“你咋這麽說話呢,你還沒有想辦法,沒去問一問,怎麽就說辦不了呢?何況就是辦不了戶口,找不到工作,也不是完全沒有辦法。人家月梅剛來,你就弄得人家不高興,你成心呐。”
看到田靜發火,於建青不說話了,孫月梅則眼淚汪汪。
晚上,田靜兩口子睡在西屋。田靜還在生氣,背對著於建青不說話。於建青也感到有些失禮,想和田靜親熱親熱以緩和氣氛。田靜捶了他一拳,惡聲說道:“於建青你聽好了,月梅在高中和我同桌,是我最好的朋友。你欺負她就等於欺負我,你對她要客氣點,可不要太過分了。”
於建青急忙解釋:“我怎麽敢欺負她呢,別說她是你的朋友,至少她是你請來的客人。”
“你還知道人家是客人呀,有你那麽給客人說話的嗎?何況,請人家來你也是同意的。”
“我是同意,但你沒聽她說嗎,她來了就不準備走了,這不很明白嗎,她的事,咱辦得了要辦,辦不了也要辦,她是狗皮膏藥貼上咱了。我不把醜話說到前頭行嗎?到時候她真賴著不走,看你怎麽辦。”
“你把月梅看成什麽人了。你要知道,人家是來幫忙的。作為一種迴報,我們想辦法給人家辦戶口、找工作,能辦到當然好,實在辦不了,還有其他辦法,比如在這兒給她找個對象,安個家,或者幹個臨時工什麽的,正式工作不好辦,找個臨時工恐怕不難吧。”
“你說的這個,我早就想到了。”於建青鑽進田靜的被窩,把嘴湊到妻子耳邊說:“我跟管行政的紮西主任說好了,讓她到托兒所上班。”
“什麽,去托兒所?”
“對,她去托兒所上班,每月三十多塊錢工資,不比在家閑著強?而且,小海快周歲了,她抱到托兒所公私兼顧,兩不耽誤。等把小海帶大了,看著合適的給她介紹個對象安個家,不就達到目的了嗎?”
“你這家夥,比我想的還周到呢。既然這樣,你為什麽還說那麽多屁話?”
“我這樣說是讓她不要期望值太高,別人心不足蛇吞象。你看她一來就提條件,不給她潑潑涼水行嗎?”
田靜揑了於建青一把,嗔怪道:“你總是有理,大滑頭,我是說不過你。不過月梅可是我最好的姐妹,鐵哥們,你可要關照著點。人家背井離鄉,大老遠來投靠咱們,咱可不能讓人家受委屈。”
於建青緊緊把田靜摟在懷裏,說:“放心吧,放心吧,你說咋辦咱就咋辦。”
這年五月,分管常務的周書記調走了,在d縣當縣委書記的陸明迴到州上頂了他的缺。省委選拔優秀中青年專業幹部充實各級領導班子,陸明自然成了選拔對象。田靜聽說,省委原考慮讓他到省畜牧廳當副廳長,但陸明不願意,為此他老婆跟他大吵了一頓。接著,又傳出一些風言風語,說陸明和他老婆關係不好,長年呆在牧區很少迴家。田靜百思不得其解,省城條件那麽好,他老婆又是高幹子弟,陸明怎麽有福不會享,偏愛鑽在這窮山溝呢?
從上年起,“跳舞風”從省城刮到了瑪可鎮,先是州歌舞團的演員,男的穿著“喇叭褲”,女的燙個“雞窩頭”,學著電影裏的樣子,你抱著我,我摟著你,一直跳到半夜,有的甚至鬧個通宵。陸明迴到州上後,召集機關黨委負責人開了個會,要求活躍活躍機關文化生活,由他出麵請了幾個歌舞團的演員在年輕人中教交誼舞。這個行動得到了許多年輕人的歡迎,但也遭到一些有傳統思想人的反對。田靜開始也看不慣男男女女摟摟抱抱,但經不住李鳴等人的鼓動,加上年輕人畢竟有趕時髦、圖熱鬧、活潑好動的天性,也就跟著下了幾次場。她原本就是中學的文藝骨幹,所以學得很快,加上她身材苗條,婀娜多姿,不久就成了機關的舞蹈明星。陸書記是個單身漢,下班後除了看書便無事可做,因此,對跳舞熱情很高。他請人把食堂的小飯廳布置成舞廳,每周至少辦一次舞會,吸引了全瑪可鎮眾多的舞迷參加。為了跳舞,他自己出錢專門購買了一台卡式錄音機,並經常設法從北京、省城買一些音樂磁帶。從此,他的宿舍、辦公室成了流行歌曲的傳播陣地。李鳴、田靜他們這些年輕人成了陸明的忠實追隨著,成了交往頻繁的舞友和歌迷。
於建青對這些作法嗤之以鼻,常在背後罵陸明是風流書記、浪蕩公子。從一開始就對田靜出去跳舞橫加指責。但田靜反唇相譏,罵他是榆木疙瘩,思想保守,封建腦袋,對他的阻攔置若罔聞,我行我素。
“八一”前夕,軍地雙方在軍分區小禮
“小海,小海,兒子哎——”田靜聽到孩子的哭聲,一路小跑衝進家門。
“噢、噢——”一個身材瘦小、大約十六、七歲的姑娘抱著個數月大的嬰兒在屋裏不停地轉悠,看見田靜進門,雙手把孩子遞過來,嘴裏埋怨:“你咋迴來得這麽晚?”
“晚什麽,就這我還提前半小時呢,你看看,才五點四十。”田靜伸出手上的英納格手表讓姑娘看。
“田姨,我走了。”小姑娘推開門,一溜煙跑遠了。
田靜追出門,叮嚀一句:“卓瑪,記住,明天早點來。”
“噢。”遠處的姑娘答應了一聲。
“哎呀,兒子,餓壞了吧。”田靜一邊說,一邊扯開衣扣,撩起毛衣,把乳頭塞到兒子嘴裏。
烤箱上的鋼精壺冒著熱氣,屋裏暖洋洋的。屋內擺設非常簡單,一對簡易沙發,一個寫字台,一把椅子,再就是眼前的這個大烤箱,都是機關給於建青配發的。
這是州委家屬院的一套縣級幹部住房,中間客廳,左右兩間臥室。去年“五一”於建青和田靜結了婚,不久就搬到這裏安了家。一年後,他們有了兒子於小海。
這時,田靜一手攬著兒子吃奶,一手擰開茶幾上的半導體收音機,收音機裏傳出電影《小花》的主題歌:
“妹妹找哥淚花流,
不見哥哥心憂愁,心憂愁,
望穿雙眼盼親人,
花開花落幾春秋……”
喂飽了孩子,抬手看看手表,已經快六點了,還不見於建青的影子。田靜一手攬著孩子,一手從廚房拎出個盆來,從缸裏勺了一瓢水,又從廚房抓出幾個蘿卜、土豆,蹲在地上洗起來。
“唿—”,屋門開了,一陣冷風進來,於建青迴家了,一進門就搓著手,“嗨,嗨,才過了國慶,天就這麽冷了。”看見田靜正在洗菜,過去一把拽起來,直嚷:“不是說好了等我迴來做飯嘛?”
“你如果半夜迴來,我們還吃飯嗎?”田靜瞪了他一眼。
“嗨,當這麽個副主任,從早忙到晚,活總也幹不完。魯書記還老找我,他不下班,我哪兒敢走哇。”
“你隻說你忙,怎麽不說我累呀?每天打印那麽多材料,就我一個人,還要一天兩趟跑迴來喂奶,晚上又睡不好,我感覺都快受不了啦。”
“我忙,你忙,大家都忙,有什麽辦法,就克服克服吧。”
於建青一邊說,一邊洗菜、切菜……
“雁南飛,
雁南飛……”
收音機裏傳出電影《歸心似箭》的主題曲,田靜坐在沙發上,從茶幾上往奶瓶裏倒了點開水,抓在手裏搖了搖,往嘴裏倒倒試試涼熱,然後塞在孩子嘴裏。突然,她叫起來:
“於建青,於建青!”
“怎麽啦?”
“你過來,你過來看看,這是什麽?”
於建青甩了甩手上的水,伸過頭來看,隻見孩子的嫩臉蛋上爬著一個東西,仔細一瞧,撲哧笑了,說:“哎呀,我當是什麽呢,一驚一乍的。這,這是虱子嘛。”
“虱子,哪來的虱子。”
“先別管哪來的,快,我揑死它。”
“這又是卓瑪帶來的,嗨,贓死了。”田靜皺著眉,一邊在孩子的衣服裏翻找一邊嘟囔:“不行,我明天還得讓她去洗澡。”
“你一個月讓她洗了四迴了,還洗呀,再說她每天迴家睡覺,洗不洗有什麽用呢。”
“怎麽沒用?多洗幾次虱子就沒有了。不行,弄不好孩子小襯衣裏都有,來,來,你去把塑料布和小海的衣服拿來,我得給他換一換。”
“哎呀呀,有個虱子有什麽大驚小怪的,農村孩子有幾個沒有虱子的。你今天換了,明天卓瑪來又給他染上了,有什麽用。”
“你閉嘴吧,不給孩子弄幹淨,過幾天把我們都染上,咱家就成了虱子窩了。”
於建青不吭氣了,從裏屋找出孩子的衣服,在長沙發上鋪上塑料布,皺著眉頭看田靜給孩子一件一件換衣服。
“去,把小衣服放到盆裏,倒點開水燙一燙。”
於建青拾起扔在地上的小衣服,一邊向盆裏倒開水,一邊嘟囔:“你這麽難伺候,誰還願意給你看孩子。卓瑪家裏困難,可也不願為掙二十塊錢給別人看孩子。就這還是我三番五次找才旦,才旦好說歹說人家才勉強同意來看幾天,你把丫頭惹惱了,人家不來了看你怎麽辦。”
“怎麽辦,他不來你就在家看孩子,你光想著生,怎麽不想著養呢?”
於建青不吭氣了。
田靜發了一通脾氣,看看於建青不接話茬,氣也消了,歎了口氣說:“一會兒我找兩件舊衣服給卓瑪,好歹哄著她多看幾天。”
再有幾天就過年了,人們都在忙著置辦年貨,機關裏一下冷清了許多。這天下午,田靜在辦公室坐了一會兒,就溜迴來想把家裏拾掇拾掇。家裏空無一人,卓瑪不知把孩子抱到哪兒去了。外麵北風唿嘯,寒風刺骨。田靜把床單、沙發套、窗簾收集起來,放到盆裏,一邊揉搓,一邊不住地向屋外張望,嘴裏不住地小聲埋怨:“這丫頭把孩子抱到哪兒去了?昨天下午喂奶時就好長時間不見影子,今天天這麽冷,又不知到哪兒瘋去了。”
田靜把東西洗完,在院子裏晾好,看看表,已經快六點了,還不見卓瑪的蹤影。心裏氣惱,嘴裏罵道:“這死丫頭,怎麽還不迴來,氣死我了。於建青這狗東西也不知瞎積極什麽,別人早不見了影子,就他還在辦公室裏裝模作樣。”嘴裏罵著,穿上大衣,圍上頭巾出門去找。剛出路口,看見於建青拎著半麻袋東西迴來,田靜拉著臉埋怨:“你怎麽才迴來?”
“商業局從省城拉來了一車魚和鮮菜,我打電話朝他們要了點,有辣椒、蒜苔、大白菜和帶魚,前天分了肉和油,我明天再到鄉裏去買兩隻雞,買點雞蛋,這年貨就算齊了。”
田靜邊走邊說:“你快拿迴家吧。”
於建青問:“你幹啥去?”
“卓瑪這個死丫頭不知把孩子抱哪兒去了,一個下午也沒影子,我去找找。”
“找什麽,她還能不迴來?”
“我不是怕她不迴來,我是怕她把孩子凍壞了,這零下二、三十度,呆在家裏都受不了,她還抱著孩子到處亂跑。”
於建青一聽也急了,也罵了一句:“這死丫頭胡日鬼什麽。”扭頭對田靜說:“你把東西拎迴去,我去找找。”
兩人正說著,卓瑪抱著用皮大衣裹著的孩子跑過來。
“你幹啥去啦。”田靜沉著臉問。
“我迴家幫著炸果子,灌血腸……”
“你抱著孩子能幹什麽?”
“娃娃在炕上放著,炕燒的熱得很……”
“這麽冷的天,你抱著娃娃亂跑什麽?以後不許這樣了,啊!”於建青也不高興地指責。
小姑娘似乎並不買帳,瞪著眼說:“我們家裏忙得很,明天我不想來了。”
於建青一聽,慌了手腳,忙陪著笑央求:“丫頭,你不來孩子怎麽辦?當下裏我們到哪兒去找人替你,好歹你再給抱幾天。”
田靜口氣也軟了,說:“卓瑪,你再給好好看幾天,過了年我們再另找別人行嗎?”
小姑娘頗有些不情願地說:“哪……哪我就再看幾天,不過你們得趕緊找人啊。”
田靜把孩子抱迴屋,解開懷一邊喂孩子,一邊摸摸孩子凍得冰涼冰涼的小手,心痛地罵道:“這死丫頭,快把我們兒子凍死了。咳,我給她錢,她都不給好好看,這叫什麽事啊。”
“你那二十塊錢算什麽,人家在門口擺個小攤也掙得比我們多。看孩子又髒又累,還掙不了幾個錢,讓我我也不願意。”
“要不再給她添幾塊錢?”
“這不是添不添錢的事情,現在壓根就沒人願意幹這個。”
晚上,兒子小海不時咳嗽哭鬧,孩子感冒了。兩口子從抽屜裏找出藥來,給孩子灌了點。於建青抱著在屋裏轉了許久,孩子才安靜下來。半夜裏,孩子又哭鬧起來,咳嗽不停,小臉燒的通紅。田靜拿體溫計量了一下,到燈下一看:“啊,三十九度五,發高燒了。”
於建青也急了,摸摸兒子的額頭,燒得燙手,心慌地直問:“怎麽辦,怎麽辦?”
“什麽怎麽辦,趕快走,送醫院呐。”
“這半夜三更……”
“半夜三更怎麽啦,你想要兒子的小命啊?”
於建青知道,在高寒缺氧的高原感冒意味著什麽,不抓緊治療就有生命危險,何況這還是個不滿周歲的幼兒。
兩口子穿起衣服,用小棉被和皮大衣裹起孩子,孩子不住地啼哭,嗓子都哭啞了。於建青抱起孩子,從門後拾起一根木棍遞給田靜。街上的野狗太多了,冷不防就會被咬一口。
醫院位於河南,足有半個小時的路程,街上路燈昏黃的燈光,幾乎起不了多少作用。他們兩口子深一腳淺一腳地跑。腳步聲驚動了流浪的野狗,猛竄過來“汪汪”狂吠幾聲,黑暗中兩隻像狼一樣發亮的眼睛令人膽戰心驚。於建青急著給孩子看病,似乎感覺不到害怕,一路大步流星。田靜一手挽住於建青的胳膊,一手拎著打狗棍,兩眼警惕地注視著前後左右。遇到惡狗擋路,她就一邊大聲嗬斥,一邊揮舞著棍子驅趕。兩口子跌跌撞撞跑進醫院,急診室的大夫都是熟人,一位三十多歲的女大夫為孩子認真作了檢查後,明確告訴他們:“孩子是由感冒引起的肺炎,必須馬上住院。”
“住院?”於建青有點不大情願,忙問:“在家打打針不行嗎?”
“不行,孩子病情嚴重,需要隨時觀察治療。”醫生說得堅決。
“醫生叫住就住吧,你羅嗦什麽!”田靜嗬斥於建青。
“這眼看就過年,住在醫院裏……”
田靜一瞪眼,說:“孩子病成這樣,你還有心思過年。”
兩口子吵吵著,抱孩子去了病房,醫生很快為孩子掛上了點滴。
孩子住院期間,田靜一天到晚呆在孩子身邊。於建青仍然很忙,除了晚上過來看一看,白天幾乎見不到他的影子,連田靜娘倆吃飯經常都是讓通信員小肖給送來。一問起來,總是那句話——跟魯書記活動呢。後來田靜才知道,食堂大師傅為過年提前放了假,魯書記沒地方吃飯,於建青和通信員小肖就負責了魯書記的一日三餐。
年前的幾天,醫院的病號大部分出院或者請假迴家了。小海由於病情嚴重,醫生不讓迴家,田靜隻好陪著孩子住在空蕩蕩的病房裏。除夕夜,於建青把飯放到小桌上就匆匆走了,還是那句話,魯書記今晚有活動。病房外鞭炮聲“劈嚦啪啦”響個不停,不時有五彩繽紛的花炮在夜空炸響。田靜望望窗外綻放的禮花,看看昏睡的孩子,抑製不住掩麵涰泣起來。自從前年結婚以後,於建青的心思就不在她和孩子身上了。現在,他一心去巴結魯書記,簡直就成了魯書記的“尾巴”。魯書記似乎也把他當成了“拐棍”,做什麽事情都離不開他。這可就苦了田靜。自從有了孩子,好學上進的田靜晚上再也沒有進過辦公室,她不得不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到孩子身上。現在孩子病成這樣,於建青一點都不放在心上。大年三十晚上,別人家團團圓圓,歡歡樂樂,田靜卻不得不守在這冷清空寂的病房裏,怎能不叫她傷心落淚。於建青一直到初一的中午才來醫院,拎來一飯盒不知什麽人送的水餃。他告訴田靜,魯書記昨天安排了許多走訪活動,晚上又約了幾個老幹部喝酒,直鬧到今天上午,喝的酩酊大醉。明天上午打算迴省城過年,魯書記走後,他就可以解放了。田靜心情煩躁,那有心思聽他的解釋。於建青一把摟住,悄聲說:“魯書記六十四、五了,身體又不好,還能幹幾年?我不抓緊扒住他,在這一兩年裏升一升,以後機會就少了。我和魯書記關係這麽鐵,他一定會關照我。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所以你一定要理解我,支持我,現在苦一兩年,以後肯定會有好日子過。”
田靜心裏的怨氣慢慢消了。也真是這樣,於建青和魯書記關係好,趁著魯書記還在台上,讓建青再混個一官半職,自然也是個好事。隻是這樣以來,自己的負擔就太重了。
直到過了正月十五,孩子才病愈出院。緊接著,誰來看孩子又成了現實問題。孩子住院後小姑娘卓瑪就不幹了,田靜也不想叫她再看下去,怕她不知輕重再把孩子折騰病了。於建青為了找保姆,專門到附近村裏轉了兩天,又請拉加、才旦幾個人到處打聽,始終沒有結果。魯書記很快要迴來了,於建青無奈,隻好求他六十多歲的姨娘幫忙。於建青的姨娘在高原生活多年,體弱多病,老伴的去世給她很大打擊,幾年來一直抱病在床。看到外甥求到門上,不得不勉強答應。
這天一早,小兩口把孩子送過去,老太太抱起孩子一邊看一邊咂舌:“嘖、嘖,看你們把孩子帶成什麽樣了,皮包骨頭,麵黃肌瘦。”
田靜在一旁解釋:“住了二十多天醫院,我因為著急上火,奶水又少,孩子吃不飽……”
於建青接過話來:“我已經給小海訂了牛奶,每天上午叫他們送來。”
老太太歎了口氣,說:“你們送過來,我就暫時給你們看幾天。我一直身體不好,肺心病十多年了,到冬天就更厲害,喘不過氣來。我自己的孫子、孫女都沒法看,全是兒子、丫頭自己帶的。你們也別指望我,說不定哪天我就躺倒了,想幫你們也幫不了。”
從姨娘家出來,田靜就催於建青:“你還是抓緊找個保姆吧。”
於建青哭喪著臉,說:“到哪兒去找哇,瑪可鎮就這麽大,附近幾個村子都打聽過了,能托的人都托了,找不到哇。要不,還是那個主意,送我媽那得了,還省了保姆錢。”
“我才不把孩子送你家去呢。你媽是肺結核,把我孩子傳染了一輩子就完 了。”
“我媽的肺結核是八、九年前得的,早好了。”
“誰知道好沒好,反正不能送你家去。”
“要麽送你家去。”
“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媽年前摔斷了胳膊,連自己都顧不過來。我爸要下地,誰給你看呀?”
“這可怎麽辦,總不能咱倆請假在家帶孩子吧。”於建青一臉苦相。
“實在沒有辦法就隻能請假,你光想生不想養啊。”田靜又是這一句話。
於建青啞口無言,悶著頭走路。
田靜歎了口氣,猶猶豫豫地說:“我高中的同學孫月梅一直想出來,這次迴家生小海,她找過我好幾次,想讓我把她帶出來。要不先讓她來幫著帶帶孩子,然後再想辦法解決戶口和工作。”
“你拉倒吧,現在辦戶口、找工作有哪麽容易?你把她叫來了,到時候給人家辦不成事,看你怎麽交代。”
“實在不行再讓她迴去。”
“請神容易送神難,這樣的例子少嗎?到時候一個大姑娘坐在你家裏,看你怎麽辦。”
“怎麽辦,就是叫你辦。你成天跟在魯書記屁股後邊,人五人六的,連這麽點小事都辦不成,窩囊廢!”田靜生氣了。
“這事就是讓魯書記也不好辦,你別想的那麽容易。”
“什麽容易不容易,眼前的實際問題是孩子沒人看,你要是怕麻煩,就請假在家帶孩子。”
“這怎麽可能呢?”
“怎麽不可能,沒有別的辦法,咱倆就請假帶孩子,你半天,我半天。”
於建青無可奈何,琢磨了半響說:“我不是怕麻煩,就是怕咱給人家辦不了,到時候坐蠟。”
田靜瞅著發愁的於建青,心軟下來,說:“我知道不好辦,不過這不是沒有辦法嗎?先顧了眼前再說。實在辦不了,咱給她說明了,到時候給她幾個錢,再把她打發走。”
“那,那你就看著辦吧。”於建青勉強答應了。
“一會兒我就給她寫信,叫她抓緊動身。”
“孫月梅多大了,怎麽還沒有成家?”
“人家才22歲,成什麽家。”
“比你小這麽多,你倆咋成同學啦。”
“這有什麽稀罕的,我十歲上學,人家七歲上學,小學、中學十年,我20,人家才17,我今年25,她不才22嗎。再說孫月梅這家夥誌大心高,一心想出來,就沒打算在家找對象。”
“這麽說,咱還有個給她找對象的任務呢。”
“如果實在解決不了戶口和工作,給她找個好對象也算對得起她了。”
半個多月後,田靜的同學孫月梅來到瑪可鎮。於建青見到的第一印象,就覺得她熱情,機靈,心眼比較多。姑娘身高馬大,比田靜還高出一截,圓臉大眼,白白胖胖,結結實實,胳膊腿似乎都很有勁,一見麵就“姐夫、姐夫”叫個不停。晚上吃飯,田靜做的羊排燉蘿卜,土豆燒牛肉,姑娘過去可能很少吃肉,顯得非常興奮,連肉帶湯,吃了兩大碗似乎還意猶未盡,連連說:“我們在家過年才割幾斤肉,像這樣大碗吃肉,做夢也想不到的。”於建青問她家裏的情況,姑娘介紹說,家裏有九口人,爺爺奶奶八十多了,爸爸媽媽都近六十的人,生過八個孩子,活下來她們姊妹六個。她排行老五,三個哥哥一個姐姐,還有一個十九歲的弟弟。大哥先天聾啞,三十多歲了還沒有成家,二哥結了婚,有一雙兒女,已經成家單過,三哥二十五、六歲還沒說上媳婦,姐姐結婚四、五年還沒生娃,被丈夫打迴家來。一家人土裏刨食,辛辛苦苦,日子過得緊緊巴巴。這次田靜去信讓她出來,一家人都高興極了。姑娘臉上染著紅暈,興致勃勃地說:“田靜姐被招工吃了商品糧,把我們眼饞死了。人們哪個不想跳出農村那個窮坑呢。我來之前,我爸對我說,在外麵實在混不下去就迴來。我給他說,我這次出來,就不打算迴去了。”
田靜聽了孫月梅的話,不禁心中一沉。這鬼丫頭,一來就說這個話,分明是出難題嘛。嗨,還真叫於建青說著了,請神容易送神難,對她以後的安排,還真得放在心上呢。
於建青則不講情麵,直接了當地迴答:“小孫,你也不要太天真了,現在落戶口、找工作都是難上加難的事情。你田姐我們商量多少次了,我們盡量想法給你辦,能辦成當然好,皆大歡喜,大家都高興,但要辦不成,咱把醜話說到前頭,你也別埋怨我們,到時候你該迴去還得迴去。所以,你得有迴去的思想準備,不要說我們一開始沒有說明白。”
於建青的話像是給孫月梅澆了一瓢涼水,讓她一下由興奮變成了沮喪,兩眼可憐巴巴地望著於建青:“怎麽能辦不成呢?姐夫,你當這麽大官,在俺老家就跟縣太爺似的,這點小事不是……”
“這可不是小事啊,小孫,”於建青打斷他的話,說:“農轉非、落戶口、找工作這不是開玩笑,連書記、州長都不敢打保票。我一個辦公室副主任,給你辦這事,可比登天還難呐。”
“於建青!”田靜看不下去了,瞪著眼說:“你咋這麽說話呢,你還沒有想辦法,沒去問一問,怎麽就說辦不了呢?何況就是辦不了戶口,找不到工作,也不是完全沒有辦法。人家月梅剛來,你就弄得人家不高興,你成心呐。”
看到田靜發火,於建青不說話了,孫月梅則眼淚汪汪。
晚上,田靜兩口子睡在西屋。田靜還在生氣,背對著於建青不說話。於建青也感到有些失禮,想和田靜親熱親熱以緩和氣氛。田靜捶了他一拳,惡聲說道:“於建青你聽好了,月梅在高中和我同桌,是我最好的朋友。你欺負她就等於欺負我,你對她要客氣點,可不要太過分了。”
於建青急忙解釋:“我怎麽敢欺負她呢,別說她是你的朋友,至少她是你請來的客人。”
“你還知道人家是客人呀,有你那麽給客人說話的嗎?何況,請人家來你也是同意的。”
“我是同意,但你沒聽她說嗎,她來了就不準備走了,這不很明白嗎,她的事,咱辦得了要辦,辦不了也要辦,她是狗皮膏藥貼上咱了。我不把醜話說到前頭行嗎?到時候她真賴著不走,看你怎麽辦。”
“你把月梅看成什麽人了。你要知道,人家是來幫忙的。作為一種迴報,我們想辦法給人家辦戶口、找工作,能辦到當然好,實在辦不了,還有其他辦法,比如在這兒給她找個對象,安個家,或者幹個臨時工什麽的,正式工作不好辦,找個臨時工恐怕不難吧。”
“你說的這個,我早就想到了。”於建青鑽進田靜的被窩,把嘴湊到妻子耳邊說:“我跟管行政的紮西主任說好了,讓她到托兒所上班。”
“什麽,去托兒所?”
“對,她去托兒所上班,每月三十多塊錢工資,不比在家閑著強?而且,小海快周歲了,她抱到托兒所公私兼顧,兩不耽誤。等把小海帶大了,看著合適的給她介紹個對象安個家,不就達到目的了嗎?”
“你這家夥,比我想的還周到呢。既然這樣,你為什麽還說那麽多屁話?”
“我這樣說是讓她不要期望值太高,別人心不足蛇吞象。你看她一來就提條件,不給她潑潑涼水行嗎?”
田靜揑了於建青一把,嗔怪道:“你總是有理,大滑頭,我是說不過你。不過月梅可是我最好的姐妹,鐵哥們,你可要關照著點。人家背井離鄉,大老遠來投靠咱們,咱可不能讓人家受委屈。”
於建青緊緊把田靜摟在懷裏,說:“放心吧,放心吧,你說咋辦咱就咋辦。”
這年五月,分管常務的周書記調走了,在d縣當縣委書記的陸明迴到州上頂了他的缺。省委選拔優秀中青年專業幹部充實各級領導班子,陸明自然成了選拔對象。田靜聽說,省委原考慮讓他到省畜牧廳當副廳長,但陸明不願意,為此他老婆跟他大吵了一頓。接著,又傳出一些風言風語,說陸明和他老婆關係不好,長年呆在牧區很少迴家。田靜百思不得其解,省城條件那麽好,他老婆又是高幹子弟,陸明怎麽有福不會享,偏愛鑽在這窮山溝呢?
從上年起,“跳舞風”從省城刮到了瑪可鎮,先是州歌舞團的演員,男的穿著“喇叭褲”,女的燙個“雞窩頭”,學著電影裏的樣子,你抱著我,我摟著你,一直跳到半夜,有的甚至鬧個通宵。陸明迴到州上後,召集機關黨委負責人開了個會,要求活躍活躍機關文化生活,由他出麵請了幾個歌舞團的演員在年輕人中教交誼舞。這個行動得到了許多年輕人的歡迎,但也遭到一些有傳統思想人的反對。田靜開始也看不慣男男女女摟摟抱抱,但經不住李鳴等人的鼓動,加上年輕人畢竟有趕時髦、圖熱鬧、活潑好動的天性,也就跟著下了幾次場。她原本就是中學的文藝骨幹,所以學得很快,加上她身材苗條,婀娜多姿,不久就成了機關的舞蹈明星。陸書記是個單身漢,下班後除了看書便無事可做,因此,對跳舞熱情很高。他請人把食堂的小飯廳布置成舞廳,每周至少辦一次舞會,吸引了全瑪可鎮眾多的舞迷參加。為了跳舞,他自己出錢專門購買了一台卡式錄音機,並經常設法從北京、省城買一些音樂磁帶。從此,他的宿舍、辦公室成了流行歌曲的傳播陣地。李鳴、田靜他們這些年輕人成了陸明的忠實追隨著,成了交往頻繁的舞友和歌迷。
於建青對這些作法嗤之以鼻,常在背後罵陸明是風流書記、浪蕩公子。從一開始就對田靜出去跳舞橫加指責。但田靜反唇相譏,罵他是榆木疙瘩,思想保守,封建腦袋,對他的阻攔置若罔聞,我行我素。
“八一”前夕,軍地雙方在軍分區小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