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節
吳三桂發跡史(出書版) 作者:子非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吳三桂說:“可是我覺得師傅沒有你厲害!”
慧智橫他一眼,罵道:“屁話!如果師傅不比我厲害,我怎麽會做他的徒弟。”
吳三桂想了想,覺得慧智的話有理,可一時又找不到話題,隻好沉默起來。可是,走了幾步又突然問道:“你一生下來就叫慧智麽?”
慧智說:“不是。這是出家之後的名字。”
吳三桂說:“那名字是你師傅取的了?”
慧智說:“正是。提起這名字,還有個故事呢!”吳三桂聽說有故事,便立刻催促慧智講給自己聽。慧智清了清嗓子,便說了起來。
大概是三十年前,師傅雲遊來到我的家鄉。那時師傅身子骨還硬朗,每年要出去雲遊兩次。那時,我比你略大些。那天湊巧,我正陪我父親到野外去釣魚。那天真是走運,不一會兒,我父親便釣到了幾條大魚。突然,父親又釣上一條小巧玲瓏的金絲鯉魚。我見那鯉魚極好看,而且又聯想到大人們經常跟我說起鯉魚成精的故事。於是,我便覺得那小鯉不是魚,而是一個極漂亮的小姑娘。我心想,如果讓小鯉來到我家,就會被煮熟吃了,那我多殘酷啊!想到這裏,我看了看小鯉魚,仿佛覺得那小鯉真的在流淚似的。於是,我偷偷摸摸地把小鯉魚又放迴了河裏。
而這一幕剛好被雲遊路過的師傅看見,說我有佛緣,非要收我做徒弟不可。父親起初不肯,但見師傅超凡脫俗,儀表非凡,知道師傅不是等閑之輩,後來父親便同意了。於是,我便跟師傅來了。
師傅在我上山之前,也出了個題目測試我。就是我在那破廟裏測試你的月夜尋影的那個題目。當時,我想了三天三夜也沒有個結果,最後還是師傅告訴我的。於是師傅便認為我慧根不足,需要開竅。
一天,他帶我來到五佛頂的大日如來佛麵前,因為大日如來佛在佛教金剛界是表示智的,稱為“大日智法身”。師傅讓我跪在大日如來佛麵前,想象著我的心從中開了一竅。可是,不管我怎麽想,也想不出我的心會開竅這一幕。於是,師傅對天長歎說,天意啊,天意!之後師傅又緩緩吟道:
鏡花水月,當體非真;如是妙觀,可謂智人。
從此,師傅就授給我一個法號叫慧智。
六、慧智的師傅傳給吳三桂的第一種本領竟是養螞蟻
吳三桂天真地問慧智:“出家好不好玩?”慧智說:“出家不是為了玩,而是要修成正果。”吳三桂又問:“那我要不要出家呢?”他怕慧智他們要自己出家。因為既然不好玩,他便不打算出家。慧智說:“你不要出家!”吳三桂心裏便高興起來,但一想,慧智的師傅不讓我出家,那又何必又是考我又是摸我的?聯想到慧智師傅的厲害,如果能教自己一些本事該多好啊!於是,他的心又開始癢起來。他對慧智說:“看來你師傅是不會收我做徒弟了。”慧智說:“可能是的。”吳三桂便急切地問:“那他會不會教我本事呢?”慧智肯定地迴答:“當然會!”
於是,吳三桂便隨慧智高高興興地采蘑菇。吃完晚飯後,慧智師傅讓慧智帶吳三桂睡覺。他倆睡在岩洞裏麵。而慧智師傅依然坐在那蓮花座上打坐,他仿佛永遠不需要睡似的。
吳三桂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又問慧智一些關於他師傅的問題。可是慧智自己也不知道多少,隻是根據估計推測他師傅大概有一百多歲,而且給慧智的感覺好像是無所不知,所以慧智對他特別尊重。吳三桂便問他叫什麽名字,慧智卻說不知道。吳三桂便犯愁了,連他的名字都不知道,我將來怎麽稱唿他。慧智好像看穿了吳三桂的心病。慧智說,如果你要叫他,你就叫他白發老人好了。
吳三桂問慧智他師傅什麽時候開始給自己傳授本領?慧智說可能是明天吧!於是,吳三桂心裏對明天充滿了憧憬。因為他實在難以猜測到像白發老人這種神仙般的人物會傳給自己什麽通天本事,所以他變得亢奮起來。
第二天,慧智帶吳三桂去見白發老人時,白發老人果然對他倆說:“從今天起,吳三桂得學點本領了。”吳三桂高興地看了慧智一眼,那眼神充滿敬佩之情。說完,白發老人便要他倆跟他走。白發老人將他倆帶到一片鬆土前才說:“吳三桂,我要教給你的第一個本領就是養螞蟻,你學不學?”
吳三桂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一直幻想著白發老人會教自己非常特別的本領,卻根本沒有想到他開始便教自己養螞蟻。他傻乎乎地站著,不知如何作答。慧智連忙拉了拉他的衣袖,吳三桂才恍然大悟:對了,白發老人既然要教養螞蟻,自有他的用意,我怎麽能一開始就拒絕呢。於是他立即答道:“願意。”
白發老人似乎沒有在意慧智的小動作,笑著點了點頭說:“吳三桂,你看這土裏有螞蟻嗎?”吳三桂搖搖頭。白發老人說:“可是,我要告訴你,這泥土裏不僅有螞蟻,而且是個大螞蟻窩。”說著,便用一根樹枝撬開那塊蓋在上麵的泥土,下麵果然是一個大螞蟻窩。
吳三桂看著麻麻密密蠕蠕而動的黑螞蟻頭皮有些發麻。白發老人看著他說:“螞蟻雖然很細小,但卻有幾大特征:一是力大,相對於螞蟻的體積來,世界上難有幾種動物的力量比得過螞蟻;二是組織性強,它們的生活都有一定的分工,且具有協調性和合理性。一旦分定之後,誰都會盡職盡責幹好自己分內的工作;三是勤勞,螞蟻總是不辭辛苦地勞動。當然,螞蟻也會變得懶惰。比如說如果有現成的食物,大家便都會坐享其成的。”
吳三桂問:“你就是要我僅僅養它們麽?”他想:如果是這樣,那多麽乏味。世界上到處都有螞蟻,我要養螞蟻的話,何必要跑到這裏來?
白發老人搖搖頭說:“不是。我要你能使得螞蟻為你所用。你得將螞蟻調教成這樣:一、它們不再按照自己內部的組織原則辦事,一切都得按照你的意願行動;二、它們不再溫順恭良,而富有戰士的精神,互相傾軋;三、它們總是情願地使出自己最大的力氣。你看你能夠做到嗎?”
吳三桂呆住了。他沒有想到螞蟻之中還有這麽深的學問。白發老人提出的這些苛刻條件,自己如何能夠達到?他求援地把目光投向慧智,慧智卻像沒有看見一般把目光朝向一邊。慧智的行動大大地刺激了吳三桂爭強好勝的性格,他幾乎沒再加思索地迴答說:“能夠!”
白發老人聽了之後便滿意地走了。慧智也意味深長地看了他一眼之後便走了。留下來的吳三桂仍然怔在那裏。他甚至有些後悔了!他怪自己逞強一口應承了這種難事,叫自己不好下台,但同時他又覺得自己應該做到,至於理由是什麽?他卻沒有考慮。
他麵對著紛紛雜雜的螞蟻沉思起來:螞蟻又不是人,怎麽會聽人的話呢?如何才能使它們聽自己的話?他思來想去卻始終沒有個結果!於是,他越想頭腦越發沉,越想越糊塗。就這樣,一天便稀裏糊塗地過去了。
接下來這樣過了三天,依然沒有任何頭緒,吳三桂心裏發急了。他想,今天晚上非得問問慧智,看他是不是能夠告訴自己。但是,一想起他這幾天拒人於千裏之外的神態,他心裏又發毛。盡管這樣,他覺得自己舍此之外,別無他途了。於是,他打定主意要問慧智。
好不容易捱到了晚上,吳三桂無話找話地對慧智說了好些不關痛癢的話。慧智也是不冷不熱地敷衍他。吳三桂便失了興致,於是昏昏沉沉地睡去。
正要進入夢鄉時,慧智叫醒了他。吳三桂一看,夜已深,月光從西邊斜斜地射到洞裏,映到慧智的臉上,使他的臉變成白瘮瘮的陰森可怕。吳三桂睜著惺忪的眼睛問慧智何事?慧智說想和你說說話。吳三桂說是教我養螞蟻麽?慧智說不是,是教你調教人。吳三桂便困惑了,教我調教人?不管怎麽樣,吳三桂覺得自己都應該打起精神來。
慧智說:“我問你,有一群人都在過著豐衣足食快快樂樂的日子,有誰會賣苦力麽?”
吳三桂想了想說:“不會。”
慧智說:“如果要他們賣苦力呢?”
吳三桂說:“那就隻好讓他們先餓肚子!”
慧智露出了讚許的目光,繼續說:“怎麽樣才能讓這些人聽從你的指揮?”
吳三桂沉思了好一會兒,說:“誰聽我的話,我就給誰東西吃。”
慧智脫口而出地讚揚道:“對!”然後又問:“怎麽樣才能使他們都盡自己的力量做事呢?”
吳三桂好像找到了某種靈感,幾乎不假思索地說:“誰幹的事多,就給誰吃的東西多。”
慧智說:“那麽,如果要使互相友好的人變得兇殘起來,而且互相傾軋,怎麽辦?”
吳三桂沉默了,不是他不願意迴答,而是他實在難以一下子想到辦法。他努力地在自己的頭腦搜索一些與此有關的事情。突然,他想起了家裏養的豬。一旦食物不夠時,豬就會互相爭奪食物,有時甚至會爭得你撕爛我的皮我咬斷的你的耳朵。吳三桂想,連老老實實的豬為了爭食物還要互相殘殺,何況人呢。
於是,吳三桂興奮地說:“我要讓他們的肚子始終餓著,永遠不給他們足夠多的食物!”
慧智驚呆了,他不可思議地看著吳三桂,看著他的娃娃臉和透亮的眼睛,慧智分明感覺到自己麵前的吳三桂已不僅僅是個小孩。當他看到他的興奮以及聯想到的心計,慧智不寒而栗。他在思考一個問題:人天性就兇殘麽?如果說是的話,《三字經》上怎麽說:人之初,性本善。如果說不是的話,那像吳三桂這小小的年紀怎麽能夠想出這麽惡毒的主意來呢?想到這裏,慧智覺得自己成為罪魁禍首了。因為,吳三桂是在自己的引導下才想到這種主意的。
突然,吳三桂大叫起來:“我想到調教螞蟻的方法了!”
慧智問:“你如何得知調教螞蟻的方法的?”
吳三桂說:“是你剛才告訴我的。你想想看,人尚且如此,何況螞蟻?”
慧智黯然地看著吳三桂。
七、白發老人傳授給吳三桂的內功心法
自從經過慧智的指點,吳三桂很快地摸索到調教螞蟻的方法,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教,螞蟻基本上能夠按照吳三桂的意圖行動了。這使吳三桂從中得到無窮的樂趣。同時也大大激發了他想向白發老人求教的興致。他想,白發老人僅僅要自己養螞蟻,其中就蘊含著這麽深的學問。可想而知,白發老人肚子裏有多深的學問啊!
於是,吳三桂單獨來找白發老人了。白發老人依然坐在那塊像蓮花的岩石上。白發老人好像從來沒有下來過,也永遠不會下來似的。至少在吳三桂的記憶之中是這樣的。
白發老人略睜了睜眼皮之後,便問吳三桂:“你是不是又想學什麽新把戲了?”
吳三桂答道:“是的!”他不敢對白發老人說謊。
慧智橫他一眼,罵道:“屁話!如果師傅不比我厲害,我怎麽會做他的徒弟。”
吳三桂想了想,覺得慧智的話有理,可一時又找不到話題,隻好沉默起來。可是,走了幾步又突然問道:“你一生下來就叫慧智麽?”
慧智說:“不是。這是出家之後的名字。”
吳三桂說:“那名字是你師傅取的了?”
慧智說:“正是。提起這名字,還有個故事呢!”吳三桂聽說有故事,便立刻催促慧智講給自己聽。慧智清了清嗓子,便說了起來。
大概是三十年前,師傅雲遊來到我的家鄉。那時師傅身子骨還硬朗,每年要出去雲遊兩次。那時,我比你略大些。那天湊巧,我正陪我父親到野外去釣魚。那天真是走運,不一會兒,我父親便釣到了幾條大魚。突然,父親又釣上一條小巧玲瓏的金絲鯉魚。我見那鯉魚極好看,而且又聯想到大人們經常跟我說起鯉魚成精的故事。於是,我便覺得那小鯉不是魚,而是一個極漂亮的小姑娘。我心想,如果讓小鯉來到我家,就會被煮熟吃了,那我多殘酷啊!想到這裏,我看了看小鯉魚,仿佛覺得那小鯉真的在流淚似的。於是,我偷偷摸摸地把小鯉魚又放迴了河裏。
而這一幕剛好被雲遊路過的師傅看見,說我有佛緣,非要收我做徒弟不可。父親起初不肯,但見師傅超凡脫俗,儀表非凡,知道師傅不是等閑之輩,後來父親便同意了。於是,我便跟師傅來了。
師傅在我上山之前,也出了個題目測試我。就是我在那破廟裏測試你的月夜尋影的那個題目。當時,我想了三天三夜也沒有個結果,最後還是師傅告訴我的。於是師傅便認為我慧根不足,需要開竅。
一天,他帶我來到五佛頂的大日如來佛麵前,因為大日如來佛在佛教金剛界是表示智的,稱為“大日智法身”。師傅讓我跪在大日如來佛麵前,想象著我的心從中開了一竅。可是,不管我怎麽想,也想不出我的心會開竅這一幕。於是,師傅對天長歎說,天意啊,天意!之後師傅又緩緩吟道:
鏡花水月,當體非真;如是妙觀,可謂智人。
從此,師傅就授給我一個法號叫慧智。
六、慧智的師傅傳給吳三桂的第一種本領竟是養螞蟻
吳三桂天真地問慧智:“出家好不好玩?”慧智說:“出家不是為了玩,而是要修成正果。”吳三桂又問:“那我要不要出家呢?”他怕慧智他們要自己出家。因為既然不好玩,他便不打算出家。慧智說:“你不要出家!”吳三桂心裏便高興起來,但一想,慧智的師傅不讓我出家,那又何必又是考我又是摸我的?聯想到慧智師傅的厲害,如果能教自己一些本事該多好啊!於是,他的心又開始癢起來。他對慧智說:“看來你師傅是不會收我做徒弟了。”慧智說:“可能是的。”吳三桂便急切地問:“那他會不會教我本事呢?”慧智肯定地迴答:“當然會!”
於是,吳三桂便隨慧智高高興興地采蘑菇。吃完晚飯後,慧智師傅讓慧智帶吳三桂睡覺。他倆睡在岩洞裏麵。而慧智師傅依然坐在那蓮花座上打坐,他仿佛永遠不需要睡似的。
吳三桂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又問慧智一些關於他師傅的問題。可是慧智自己也不知道多少,隻是根據估計推測他師傅大概有一百多歲,而且給慧智的感覺好像是無所不知,所以慧智對他特別尊重。吳三桂便問他叫什麽名字,慧智卻說不知道。吳三桂便犯愁了,連他的名字都不知道,我將來怎麽稱唿他。慧智好像看穿了吳三桂的心病。慧智說,如果你要叫他,你就叫他白發老人好了。
吳三桂問慧智他師傅什麽時候開始給自己傳授本領?慧智說可能是明天吧!於是,吳三桂心裏對明天充滿了憧憬。因為他實在難以猜測到像白發老人這種神仙般的人物會傳給自己什麽通天本事,所以他變得亢奮起來。
第二天,慧智帶吳三桂去見白發老人時,白發老人果然對他倆說:“從今天起,吳三桂得學點本領了。”吳三桂高興地看了慧智一眼,那眼神充滿敬佩之情。說完,白發老人便要他倆跟他走。白發老人將他倆帶到一片鬆土前才說:“吳三桂,我要教給你的第一個本領就是養螞蟻,你學不學?”
吳三桂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一直幻想著白發老人會教自己非常特別的本領,卻根本沒有想到他開始便教自己養螞蟻。他傻乎乎地站著,不知如何作答。慧智連忙拉了拉他的衣袖,吳三桂才恍然大悟:對了,白發老人既然要教養螞蟻,自有他的用意,我怎麽能一開始就拒絕呢。於是他立即答道:“願意。”
白發老人似乎沒有在意慧智的小動作,笑著點了點頭說:“吳三桂,你看這土裏有螞蟻嗎?”吳三桂搖搖頭。白發老人說:“可是,我要告訴你,這泥土裏不僅有螞蟻,而且是個大螞蟻窩。”說著,便用一根樹枝撬開那塊蓋在上麵的泥土,下麵果然是一個大螞蟻窩。
吳三桂看著麻麻密密蠕蠕而動的黑螞蟻頭皮有些發麻。白發老人看著他說:“螞蟻雖然很細小,但卻有幾大特征:一是力大,相對於螞蟻的體積來,世界上難有幾種動物的力量比得過螞蟻;二是組織性強,它們的生活都有一定的分工,且具有協調性和合理性。一旦分定之後,誰都會盡職盡責幹好自己分內的工作;三是勤勞,螞蟻總是不辭辛苦地勞動。當然,螞蟻也會變得懶惰。比如說如果有現成的食物,大家便都會坐享其成的。”
吳三桂問:“你就是要我僅僅養它們麽?”他想:如果是這樣,那多麽乏味。世界上到處都有螞蟻,我要養螞蟻的話,何必要跑到這裏來?
白發老人搖搖頭說:“不是。我要你能使得螞蟻為你所用。你得將螞蟻調教成這樣:一、它們不再按照自己內部的組織原則辦事,一切都得按照你的意願行動;二、它們不再溫順恭良,而富有戰士的精神,互相傾軋;三、它們總是情願地使出自己最大的力氣。你看你能夠做到嗎?”
吳三桂呆住了。他沒有想到螞蟻之中還有這麽深的學問。白發老人提出的這些苛刻條件,自己如何能夠達到?他求援地把目光投向慧智,慧智卻像沒有看見一般把目光朝向一邊。慧智的行動大大地刺激了吳三桂爭強好勝的性格,他幾乎沒再加思索地迴答說:“能夠!”
白發老人聽了之後便滿意地走了。慧智也意味深長地看了他一眼之後便走了。留下來的吳三桂仍然怔在那裏。他甚至有些後悔了!他怪自己逞強一口應承了這種難事,叫自己不好下台,但同時他又覺得自己應該做到,至於理由是什麽?他卻沒有考慮。
他麵對著紛紛雜雜的螞蟻沉思起來:螞蟻又不是人,怎麽會聽人的話呢?如何才能使它們聽自己的話?他思來想去卻始終沒有個結果!於是,他越想頭腦越發沉,越想越糊塗。就這樣,一天便稀裏糊塗地過去了。
接下來這樣過了三天,依然沒有任何頭緒,吳三桂心裏發急了。他想,今天晚上非得問問慧智,看他是不是能夠告訴自己。但是,一想起他這幾天拒人於千裏之外的神態,他心裏又發毛。盡管這樣,他覺得自己舍此之外,別無他途了。於是,他打定主意要問慧智。
好不容易捱到了晚上,吳三桂無話找話地對慧智說了好些不關痛癢的話。慧智也是不冷不熱地敷衍他。吳三桂便失了興致,於是昏昏沉沉地睡去。
正要進入夢鄉時,慧智叫醒了他。吳三桂一看,夜已深,月光從西邊斜斜地射到洞裏,映到慧智的臉上,使他的臉變成白瘮瘮的陰森可怕。吳三桂睜著惺忪的眼睛問慧智何事?慧智說想和你說說話。吳三桂說是教我養螞蟻麽?慧智說不是,是教你調教人。吳三桂便困惑了,教我調教人?不管怎麽樣,吳三桂覺得自己都應該打起精神來。
慧智說:“我問你,有一群人都在過著豐衣足食快快樂樂的日子,有誰會賣苦力麽?”
吳三桂想了想說:“不會。”
慧智說:“如果要他們賣苦力呢?”
吳三桂說:“那就隻好讓他們先餓肚子!”
慧智露出了讚許的目光,繼續說:“怎麽樣才能讓這些人聽從你的指揮?”
吳三桂沉思了好一會兒,說:“誰聽我的話,我就給誰東西吃。”
慧智脫口而出地讚揚道:“對!”然後又問:“怎麽樣才能使他們都盡自己的力量做事呢?”
吳三桂好像找到了某種靈感,幾乎不假思索地說:“誰幹的事多,就給誰吃的東西多。”
慧智說:“那麽,如果要使互相友好的人變得兇殘起來,而且互相傾軋,怎麽辦?”
吳三桂沉默了,不是他不願意迴答,而是他實在難以一下子想到辦法。他努力地在自己的頭腦搜索一些與此有關的事情。突然,他想起了家裏養的豬。一旦食物不夠時,豬就會互相爭奪食物,有時甚至會爭得你撕爛我的皮我咬斷的你的耳朵。吳三桂想,連老老實實的豬為了爭食物還要互相殘殺,何況人呢。
於是,吳三桂興奮地說:“我要讓他們的肚子始終餓著,永遠不給他們足夠多的食物!”
慧智驚呆了,他不可思議地看著吳三桂,看著他的娃娃臉和透亮的眼睛,慧智分明感覺到自己麵前的吳三桂已不僅僅是個小孩。當他看到他的興奮以及聯想到的心計,慧智不寒而栗。他在思考一個問題:人天性就兇殘麽?如果說是的話,《三字經》上怎麽說:人之初,性本善。如果說不是的話,那像吳三桂這小小的年紀怎麽能夠想出這麽惡毒的主意來呢?想到這裏,慧智覺得自己成為罪魁禍首了。因為,吳三桂是在自己的引導下才想到這種主意的。
突然,吳三桂大叫起來:“我想到調教螞蟻的方法了!”
慧智問:“你如何得知調教螞蟻的方法的?”
吳三桂說:“是你剛才告訴我的。你想想看,人尚且如此,何況螞蟻?”
慧智黯然地看著吳三桂。
七、白發老人傳授給吳三桂的內功心法
自從經過慧智的指點,吳三桂很快地摸索到調教螞蟻的方法,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教,螞蟻基本上能夠按照吳三桂的意圖行動了。這使吳三桂從中得到無窮的樂趣。同時也大大激發了他想向白發老人求教的興致。他想,白發老人僅僅要自己養螞蟻,其中就蘊含著這麽深的學問。可想而知,白發老人肚子裏有多深的學問啊!
於是,吳三桂單獨來找白發老人了。白發老人依然坐在那塊像蓮花的岩石上。白發老人好像從來沒有下來過,也永遠不會下來似的。至少在吳三桂的記憶之中是這樣的。
白發老人略睜了睜眼皮之後,便問吳三桂:“你是不是又想學什麽新把戲了?”
吳三桂答道:“是的!”他不敢對白發老人說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