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心挨了打,正不甘心呢,指著許氏道:“你別護著你嫡親小姑子,她叫譚家的丫頭打我,你怎麽不罰她?”
蕊心道:“你別混淆視聽,是你先要打四妹妹的。”
許氏卻不管錦心說什麽,笑道:“我並沒有看見譚家的丫頭打你呀?”許氏雖然沒有看到整個戰鬥過程,卻也能猜個大概齊,譚家的丫頭雖然牽扯在裏麵,可她就是要護著嫡親小姑子,就是要挫一挫二姑娘的銳氣,在公主府裏她都沒怕過任何人,今天她就是要不講理,誰又能把她怎麽樣!
許氏道:“二妹妹都要嫁人了,還這樣暴躁,看來不得不管教了!”
錦心一昂頭,道:“你管得了二房的事,還管得著我嗎?”
許氏輕笑道:“管家的權力是老太太給我的,還輪不到你來指手劃腳!”轉身吩咐依蘭,“二姑娘打罵姐妹,目無家規,這樣的姑娘嫁出去早晚要打侯府的臉,帶她去吳姑姑那裏學規矩,學之前先打二十下手板子!”
錦心覺得許氏最多也就是罰她禁禁足,抄抄經什麽的,沒想到真的敢打她,她指著許氏,驚怒交加道:“你敢!”
許氏微笑道:“吳姑姑在宮裏是教導公主的,現在來教導你,還是屈尊了呢!”
錦心臉色鐵青,指著許氏大罵起來,罵著罵著,連一些不堪入耳的村話也夾在裏頭了,正在不可開交地時候,有人大喝一聲:“混賬東西,在這裏罵罵咧咧的,還嫌丟臉丟得不夠!”
謝堅不知何時大步流星地走了進來,許氏迴身,忙施禮拜見,錦心見父親來了,立刻換上一副萬分委屈的表情,抽抽答答道:“父親,嫂嫂要叫人打我呢!”
蕊心一見錦心要紅口白牙地耍無賴,馬上為許氏說話,“是二姐姐先來尋畔的,與嫂嫂無幹!”
謝堅切齒道:“打死也不冤!你無緣無故闖到素心院子裏生事,還不許你嫂子教訓你了!”
多少年來,隻要錦心一對謝堅撒嬌,沒有不湊效的,現在父親也不護著她了,哭聲揚得更高,“三妹妹是看四妹妹比我嫁得好了,才處處迴護四妹妹的,她們一個個都瞧不起我!連爹爹也嫌了我了,女兒冤枉啊!”
連蕊心也扯上了!蕊心毫不退讓,脆聲道:“二姐姐還要黑白不分嗎?你嫉妒四妹妹比你嫁得好,生了多少事,如今還說別人!”
謝堅正好看到蕊心看清明的目光,又羞又愧,恨恨道:“我看你一點也不冤枉!要不是你想著害人,怎麽會把自己賺進去?這才叫自作自受!”
錦心的哭聲戛然而止,聽謝堅的話分明是已經知道她施的毒計了,她心中有鬼,再抽泣起來,聲息也小了不少,許氏向謝堅微微一福,道:“都是侄媳婦兒沒管好家,叫伯父操心了,我一定會托付吳姑姑,把二妹妹管好!”
謝堅點點頭,一言不發地走了。
蕊心指著館娃閣的那幾個丫頭,對許氏道:“這幾個丫頭不知勸導二姐姐學好,反而跟著滋事,若留這樣的人在咱們家,隻怕是家無寧日。”
許氏明媚一笑,點頭道:“我自然有數。”
作者有話要說:雪薇在後麵的情節裏還會出現,此處算是鋪墊~~~~~~~~~
第66章 英親王府的亂局
一時許氏也帶著錦心走了,雪薇三蹦兩跳地蹦過來,笑道:“不是我吹牛,我手下的丫頭,京城鮮有敵手,就憑她那幾個蝦兵蟹將也配跟我的丫頭較量!”
蕊心失笑,雪薇的爽利勁倒更像個懲惡揚善的巾幗英豪。
素心笑道:“今天多謝表妹了,若不是表妹,這一場皮肉之苦隻怕免不了!”又對蕊心道,“還要多謝三姐姐,隻是再有這事,三姐姐還是先護好了自己,若是姐姐遭了池魚之殃,妹妹的罪過可大了!”
“就這一次就夠了,你還想有下次?”蕊心道。
雪薇卻意猶未盡道:“她再來一迴才好呢,我的丫頭好久沒練手了!”
蕊心和素心麵麵覷,哭笑不得。
館娃閣的幾個丫頭三天後就被許氏發賣了,許氏現在給館娃閣換了一批新人,錦心再也興不得風作不得浪了。
蕊心又到落月軒時,對芭蕉笑道:“好丫頭,是個忠仆!你們姑娘以後在宋家可要靠你了!”芭蕉拿茶盤子一遮臉退了下去,蕊心又問素心道,“妹妹可想好了帶哪些人到令國公府了嗎?”
素心笑道:“除了芭蕉一定要帶著,別的還沒想好呢,姐姐的婚期在我之前,倒是該準備起來了!”
蕊心道:“原想著四個大丫頭都要帶著的,可是前日二哥哥來跟我說,他的貼身小廝墨煙看上了荔枝,求我將荔枝配給他。”墨煙是謝子晟身邊第一得臉的小廝,不然子晟也不會為了奴才的婚事求妹子。
素心聽了,眉心凝了一抹猶疑,沉吟了一會兒,笑道:“有句話,妹妹不知道該不該說!”
蕊心一聽,就知道裏頭有文章,笑道:“咱們姐妹之間,還有什麽話不能說的,妹妹但講無妨。”
素心道:“荔枝托芭蕉給墨煙帶過幾迴東西,好像還找過墨煙幾次。”
素心點到為止,蕊心卻是一震,芭蕉與荔枝素來親近,恐怕是荔枝托她辦事,讓素心給發現了,這說明什麽?難道荔枝要倒追侯府小廝?
憑荔枝在涵芬榭的地位,也沒有必要對一個小廝獻殷勤,她離著出府配人的日子還早呢!
寶硯!蕊心忽然一轉念,一個答案漸漸清晰起來,寶硯在積微閣的地位大不如前,她心氣又高,不想出府配人,當然隻能在積微閣裏想辦法。
如果荔枝嫁給子晟最得力的小廝,她們表姐妹聯手,許氏這日子還真是清淨不了,謝子晟隻關心仕途經濟學問了,這些內宅手段他隻怕是想不到。
謝子晟現在是長寧侯府的頂梁柱,他的內宅亂了,可不是什麽好事,荔枝也是隻一心向著她表姐,看不清形勢,到時候她們真的跟許氏當麵鑼對麵鼓起來,許氏最終也會把她們收拾了,雖然收拾的過程會艱難一點。
荔枝是長寧侯府的丫頭,現在卻為著寶硯算計主子,蕊心也不敢把她帶到沈家去了,那裏可是婆家,容不得丫頭出一點兒錯兒。
蕊心擔心寶硯不甘心,再對許氏動點兒什麽心計,隻怕難得善終,就悄悄告訴許氏:“二哥哥替墨煙求娶荔枝的事,我本也有意承全的,可是不巧得很,我已經替荔枝訂下了浣雲莊的一位年輕管事了,嫂嫂替我跟哥哥賠個不是,叫他再替墨煙尋好的吧!”
許氏是多麽玲瓏剔透的人,立時就明白是怎麽迴事了,不久,許氏念她伺侯二爺一場,就給她抬了姨娘,安排了兩個小丫頭,打發她到莊子上養病了。
眼看就到年下了,明心又給侯府送了年禮來,蕊心想著也該趁著還未出閣的日子去探望一下明心,就帶著人去了太子府。
三九天,凜凜的寒氣凍得太陽都瑟瑟地抖著一張煞白的臉,黯淡無光,地上的青磚凍得冰砣子似的,蹬著厚底的香金挖雲的紅羊皮軟靴踏在上麵,仍然硬硬地硌腳。
明心的屋裏已經坐著一位女子了,她倚在青金鑲福的撒花條褥上,哀聲抽泣道:“除了娘娘,旁人再不知道臣妾的苦楚了!王妃那樣厲害的人,妾身隻要想一想,都會嚇得三更半夜睡不著覺!”
這個穿著玄色玫瑰印花對襟褙子,縷金百蝶穿花桃紅雲緞裙的女子,就是英親王府的側妃沈氏,與劉側妃一同進的門。側妃是妾室身份,不能與明心論妯娌,但她是賢妃的同族侄女,所以隻以姑嫂相稱。
嚴如珂進門後,因為把皇家賞賜的美人兒賣到了青樓,觸怒了皇帝,皇帝為了兒子不聽河東獅吼,一記落英神掌,轉眼就抬了沈側妃和劉側妃進門,沒想到嚴如珂才走沒幾日,英親王就收用了府裏的一個侍女,且寵愛異常,前幾日嚴如珂從法門寺祈福迴來,就看到了一個挺著肚子的侍妾在迎接她。
英親王府裏頓時遍地狼煙了,被憤怒衝昏了頭腦的嚴如珂竟然遷怒到兩位側妃身上,懷疑是她們利用侍妾給她添堵。
沈側妃在娘家時也是嬌養的小姐,哪裏甘心忍受嚴如珂的雷霆萬鈞?一有工夫就跑到太子妃這裏來訴苦兼告狀。
明心這裏安慰她道:“弟妹不過性子烈了些,又覺得府裏未有嫡子而侍妾先有了孕,自然要發發脾氣的,等過了這一陣,氣消了也就好了。”
沈側妃撇嘴道:“等她氣消了,隻怕我和劉姐姐都要被她剝下一層皮來——娘娘不知道,王妃如今整日變著法兒的整治那個丫頭,大冷天兒叫她打地鋪,還三更半夜叫她起來捶腿,早晨端著那麽一大盆洗臉水侍候她梳洗,唉……妾身真為她腹中的孩子擔憂啊!”
她嘴上說擔憂,眉宇間卻毫無擔憂之色,反而有一絲竊喜。明心是什麽人,怎會瞧不出沈側妃的意思?問道:“本宮也是奇怪,有你和劉側妃兩個花朵兒一樣的人兒在府裏,怎麽九弟就看上一個侍女了?”一麵說,一麵接過沈側妃剝好的桂圓,慢慢品著。
沈側妃端起霽藍粉彩梅花蓋碗,憤憤道:“也不知她有什麽狐媚之術,不過替旁人的班兒,給王爺倒了一迴茶,王爺當天晚上就把她留下了,從那以後,幾乎夜夜都歇在她那裏,倒把我和劉姐姐拋到一邊兒了,不然她怎麽能這麽快就懷上了……”沈側妃很不平,認為那個侍妾並不是肚子爭氣,而是英親王給了她太多發展上進的機會,“寵得她什麽似的,還親自給她改了名字,叫什麽辛夷的。”
明心笑道:“辛夷?怎麽賜這麽個名字?”在她眼裏,思淳飽讀詩書,怎麽也該賜個有典故的名字。
沈側妃卻有一點高興起來,道:“誰知道呢?大概寵雖寵,仍舊覺得不過是個丫頭,也就配使這些名字罷了。”
明心問道:“弟妹折磨有孕的侍妾,難道九弟就任由她?”
沈側妃道:“王妃把她弄到自己身邊,王爺又從不去王妃那裏,府裏的嬤嬤侍女就是知道,誰敢說出半個字去,所以王爺竟不知道!”
明心點點頭,她雖然是太子妃,可英親王府的事,既然思淳不管,她也絕無理由插手,隻能是那位辛夷姑娘自求多福了。
二人正說著話,外頭就通傳“三姑娘到了”,蕊心是這裏的常客,外頭的婆子侍女們並未因為沈側妃在裏麵,就攔著蕊心,蕊心掀開大紅猩猩氈的簾子,才看見有生人在,也不像平日來時,一進屋就叫“大姐姐”了,而是深深一福,道:“臣女見過太子妃”。
明心道:“這位是沈側妃。”蕊心又是一福,道:“臣女見過沈側妃。”
沈側妃雖然是從二品的側妃,卻也知道眼前這位小姐是太子妃的娘家堂妹,故而十分熱絡謙遜,笑道:“三姑娘多禮了。”又打量蕊心一番,見她穿著海棠紅的暗花流彩雲錦襦裙,如一株葳蕤盛開的垂絲海棠,鬢邊一支紅寶石鑲的海棠並蒂步搖垂下長長的紅晶流蘇,越發顯得嬌容如花,語笑嫣然,忍不住讚道,“怪道人人都說長寧侯府的姑娘一個賽一個的俊俏,我今兒可算見著了!”
明心笑道:“沈側妃謬讚了!”
又仔細審視蕊心的眉眼,不由一驚,這位小姐的眉眼處怎麽跟府裏那個辛夷有三分相似?心裏這樣想著,嘴上卻不敢說,頓時覺得跟這位三姑娘同處一室,十分的別扭起來,因丫起來笑道:“今日叨擾娘娘許久了,臣妾也要迴府去了。”
明心客氣地虛留了兩迴,也拉著她的手道:“都是一家人,妹妹有空常來就是。”又囑咐外頭的嬤嬤好生送沈側妃迴去。
蕊心等她走了,才問明心道:“她就是賢妃娘娘的侄女兒,指給英親王作側妃的。”
明心一邊指一指,示意蕊心過來挨著她坐了,一邊說:“不過是同族的侄女兒,也難為她了。”一麵就把英親王府的事對蕊心說了一遍。
蕊心對嚴如珂的行為絲毫不感到意外,不過是聽到思淳給那個侍女改名字,又聯想到剛才沈側妃看著她時的古怪表情,隱隱生出點疑惑來。蕊心隨即把這點疑惑擲之腦後,思淳對她來說,早就是過去時了,於情於理,她都不願再在他身上浪費腦細胞。
明心說罷,又道:“這真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你來得正好,若你今日不來,我也正要打發人去叫你呢!”
蕊心好奇道:“大姐姐找我有事?”
明心替她理一理裙裾上垂下的天青色絲絛,溫言道:“有個信兒,宮外還都還不知道呢,皇上已經準了殷皇貴妃的奏請,過了年正月十六,就冊立賢妃娘娘為後,統馭六宮。”
作者有話要說:正在擼下一篇文的大綱,糾結中
第67章 出閣
“哦?”蕊心訥了一聲,賢妃冊後的消息雖然流傳已久,但一直不過是街談巷議的傳聞。當初小周後臨終之前,就是擔心賢妃母子的勢力過大,才指了殷氏為皇貴妃統馭六宮,後來恪親王立為太子,按理說母以子貴,賢妃娘娘也理應冊立為後,皇帝卻又擔心太子勢力過大,仍舊以皇貴妃為六宮之主,但殷皇貴妃是個極聰明的人,她年齡比賢妃小,入宮比賢妃晚,且隻生了一位含山公主,知道這太後之位早晚是賢妃的,倒不如此時賣賢妃母子一個人情,往後還能讓太子多照拂她們母女。因此殷皇貴妃自從冊立了太子之後,就在不厭其煩地上奏章,把上下幾千年的道理都說遍了,主題隻有一個——冊立賢妃為後。
最後不知是皇帝的耳朵磨出繭來了,還是覺得遲遲不立太子之母為後有點過分,總之是準了皇貴妃的奏請。
蕊心聽了,笑道:“這是好事啊!賢妃娘娘為後,太子之位就更加穩固了。”
明心嫣然一笑,道:“這卻沒錯。不過我是為你著想,那宣城侯沈家與賢妃娘娘,雖然血緣已遠,卻究竟是同族,這一迴,沈家必定會水漲船高,你嫁過去之後,更要處處小心了!”
蕊心也知道明心是一心為了她,心下感激,卻安慰明心道:“姐姐放心,咱們長寧侯府也不差,我在他們家尊敬長輩,孝敬公婆,他們難道還能挑出錯兒來?”
明心閑閑地拿起一枚糖漬烏梅,說道:“旁的我不擔心,我隻擔心你那位著三不著兩的婆婆,一味地寵愛幼子,又好歹不分,唉,幸虧三妹夫在莊子上長了幾年,迴來後也是跟著壽昌郡主長的,若不然,真不知道會教成什麽樣呢!”
蕊心微笑不語,明心咬下一半烏梅,皺眉道:“這裏頭是擱了多少糖?快醃出糖球兒的味兒來了!”就把剩下的一半扔迴了碟子裏。
蕊心道:“凡事越不過一個‘理’去,我守著規矩做事,婆婆就是看長寧侯府的麵子,也不會故意刁難我呀!”嘴上這麽說,心裏卻想,大不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想當初在培訓中心她與天鬥與地鬥與老板鬥,如今還怕與婆婆鬥?
明心撇嘴道:“就隻怕明白人好說話,糊塗人難纏,你心裏還是有個提防為好!”
在成親之前,絕大多數人都會勸人到了婆家尊老愛幼,和睦相處,但是真正經曆之後才知道,這不過是一種美好的願望而已,哪家裏沒有個糟心事?若是進了門一味地軟弱可欺,反而會讓人輕視,到時候旁更會毫無顧忌地欺負到頭上來,欺軟怕硬,實在是全人類共同的劣根性。
明心又給她支招,道:“如今你嫁到沈家,要想過得順暢些,還是要選幾個可靠的婆子丫頭,一個好漢還三個幫呢!”說著,又讓著蕊心吃果子,蕊心愛吃甜的,聽明心方才說那烏梅甜,就揀了一顆,才一入口,差點沒哭出來,坑爹啊!酸得她的胃一抽一抽的。
蕊心覺得明心說得很有道理,她這一嫁到沈家比當初穿過來時也好不了多少,仍舊是兩眼一摸黑,多放些忠心耿耿的人在身邊,就等於多了些眼睛耳朵。
不過蕊心認為兵在精不在多,如果人不可靠,還不夠到時候給她拆台的,所以她把涵芬榭的人篩了一遍,隻留下了櫻桃、枇杷、檳榔三個和一個管事嬤嬤。荔枝是蕊心早就替她訂了浣雲莊的一位年輕管事的,那人家境隻是一般,卻老實和氣,是崔嬤嬤精挑細選過的,其實荔枝如果不與寶硯出那些妖蛾子,再等幾年,蕊心還可以給她找條件更好的,這也是性格決定命運。
等蕊心把她選中的人迴稟給楊氏,楊氏卻覺得太少了,雖然幾十年來她對後宅伎倆始終處於懵懂無知的狀態,卻也知道女兒到了別人家裏,沒幾個貼心的人是不行的。
計議了許多日子,終於選定了三家陪房,陪嫁過去,荔枝既然要嫁人了,楊氏就叫青鸞補了缺,去領著那三個丫頭。
蕊心推拒道:“母親身邊也得有個可靠的人,您把青鸞給了我,自己怎麽辦?還是選幾個二等的小丫頭跟過去也就罷了。”
楊氏道:“我這裏有崔嬤嬤主持大事,況且我又不當家,上頭有老太太,下頭有你嫂子,我日日在府裏作富貴閑人,叫誰伺侯都一樣!青鸞這孩子是你外祖母挑來給我的,聰慧持重,帶著那幾個丫頭再合適不過了。”
蕊心想想也有道理,她的三個丫頭,櫻桃穩重,卻太老實,枇杷聰明,可嘴太利害,動不動就要與人擦槍走火,檳榔雖然機變,可她年紀小,壓不住事兒,青鸞這樣的宅鬥人才,放在楊氏身邊的確浪費了。
楊氏道:“這三家陪房裏有位李嬤嬤,是青鸞的嬸娘,最有資曆,且她在肅國公府辦事辦老了的,你隻管把她放在身邊用就是了。”
肅國公府的人,肯定是忠心的。蕊心就給這三房人分派了重要任務,一房替她管著田莊,一房替她看著鋪子,李嬤嬤這一房,她打算帶在身邊使。除了楊氏,老太太,大房和許氏都送了蕊心一些家仆,蕊心把摸得上底細的放在要緊的差事上,不摸底細的,就暫時交給李嬤嬤調教著。
長寧侯府裏忙著姑娘們出嫁的事,年都沒得好生過,隻有一件喜事讓府裏人群情振奮了許久——明心又有喜了!太子妃已經有了嫡出的一子一女,這次若能再次得男,無疑是會鞏固明心在太子府的地位。
謝墀也從金陵任上迴來了,給女兒和侄女們送嫁。
到了三月初八這日,劉閣老家就來迎親了。
錦心出嫁的前一日,按理應該姐妹們同去坐坐,陪她說笑一迴的,可錦心把妹妹們得罪了個遍,還有潛在的暴力傾向,誰也不敢去看她,最後還是麗心帶著丫頭,去看了她一迴。
聽麗心迴來說,館娃閣裏冷冷清清的,一點也不像姑娘要出閣的樣子,屋子裏的貴重些的東西,都被錦心收拾起來添在嫁妝裏了,一進屋就如個雪洞一般。
錦心見了人也不大說話,麗心幹巴巴地坐了半個時辰,沒情沒緒的迴來了。
正式迎娶的那一日,姑娘們依著禮數都去了館娃閣,錦心卻早已吩咐下人將妹妹們攔在了門外,就連瑩心鬧著看新娘子也沒看上(小蘿莉很鬱悶),等丫鬟扶著錦心出門的時候,早已蓋上了紅蓋頭,姊妹們誰也沒見著錦心是什麽臉色。
蕊心道:“你別混淆視聽,是你先要打四妹妹的。”
許氏卻不管錦心說什麽,笑道:“我並沒有看見譚家的丫頭打你呀?”許氏雖然沒有看到整個戰鬥過程,卻也能猜個大概齊,譚家的丫頭雖然牽扯在裏麵,可她就是要護著嫡親小姑子,就是要挫一挫二姑娘的銳氣,在公主府裏她都沒怕過任何人,今天她就是要不講理,誰又能把她怎麽樣!
許氏道:“二妹妹都要嫁人了,還這樣暴躁,看來不得不管教了!”
錦心一昂頭,道:“你管得了二房的事,還管得著我嗎?”
許氏輕笑道:“管家的權力是老太太給我的,還輪不到你來指手劃腳!”轉身吩咐依蘭,“二姑娘打罵姐妹,目無家規,這樣的姑娘嫁出去早晚要打侯府的臉,帶她去吳姑姑那裏學規矩,學之前先打二十下手板子!”
錦心覺得許氏最多也就是罰她禁禁足,抄抄經什麽的,沒想到真的敢打她,她指著許氏,驚怒交加道:“你敢!”
許氏微笑道:“吳姑姑在宮裏是教導公主的,現在來教導你,還是屈尊了呢!”
錦心臉色鐵青,指著許氏大罵起來,罵著罵著,連一些不堪入耳的村話也夾在裏頭了,正在不可開交地時候,有人大喝一聲:“混賬東西,在這裏罵罵咧咧的,還嫌丟臉丟得不夠!”
謝堅不知何時大步流星地走了進來,許氏迴身,忙施禮拜見,錦心見父親來了,立刻換上一副萬分委屈的表情,抽抽答答道:“父親,嫂嫂要叫人打我呢!”
蕊心一見錦心要紅口白牙地耍無賴,馬上為許氏說話,“是二姐姐先來尋畔的,與嫂嫂無幹!”
謝堅切齒道:“打死也不冤!你無緣無故闖到素心院子裏生事,還不許你嫂子教訓你了!”
多少年來,隻要錦心一對謝堅撒嬌,沒有不湊效的,現在父親也不護著她了,哭聲揚得更高,“三妹妹是看四妹妹比我嫁得好了,才處處迴護四妹妹的,她們一個個都瞧不起我!連爹爹也嫌了我了,女兒冤枉啊!”
連蕊心也扯上了!蕊心毫不退讓,脆聲道:“二姐姐還要黑白不分嗎?你嫉妒四妹妹比你嫁得好,生了多少事,如今還說別人!”
謝堅正好看到蕊心看清明的目光,又羞又愧,恨恨道:“我看你一點也不冤枉!要不是你想著害人,怎麽會把自己賺進去?這才叫自作自受!”
錦心的哭聲戛然而止,聽謝堅的話分明是已經知道她施的毒計了,她心中有鬼,再抽泣起來,聲息也小了不少,許氏向謝堅微微一福,道:“都是侄媳婦兒沒管好家,叫伯父操心了,我一定會托付吳姑姑,把二妹妹管好!”
謝堅點點頭,一言不發地走了。
蕊心指著館娃閣的那幾個丫頭,對許氏道:“這幾個丫頭不知勸導二姐姐學好,反而跟著滋事,若留這樣的人在咱們家,隻怕是家無寧日。”
許氏明媚一笑,點頭道:“我自然有數。”
作者有話要說:雪薇在後麵的情節裏還會出現,此處算是鋪墊~~~~~~~~~
第66章 英親王府的亂局
一時許氏也帶著錦心走了,雪薇三蹦兩跳地蹦過來,笑道:“不是我吹牛,我手下的丫頭,京城鮮有敵手,就憑她那幾個蝦兵蟹將也配跟我的丫頭較量!”
蕊心失笑,雪薇的爽利勁倒更像個懲惡揚善的巾幗英豪。
素心笑道:“今天多謝表妹了,若不是表妹,這一場皮肉之苦隻怕免不了!”又對蕊心道,“還要多謝三姐姐,隻是再有這事,三姐姐還是先護好了自己,若是姐姐遭了池魚之殃,妹妹的罪過可大了!”
“就這一次就夠了,你還想有下次?”蕊心道。
雪薇卻意猶未盡道:“她再來一迴才好呢,我的丫頭好久沒練手了!”
蕊心和素心麵麵覷,哭笑不得。
館娃閣的幾個丫頭三天後就被許氏發賣了,許氏現在給館娃閣換了一批新人,錦心再也興不得風作不得浪了。
蕊心又到落月軒時,對芭蕉笑道:“好丫頭,是個忠仆!你們姑娘以後在宋家可要靠你了!”芭蕉拿茶盤子一遮臉退了下去,蕊心又問素心道,“妹妹可想好了帶哪些人到令國公府了嗎?”
素心笑道:“除了芭蕉一定要帶著,別的還沒想好呢,姐姐的婚期在我之前,倒是該準備起來了!”
蕊心道:“原想著四個大丫頭都要帶著的,可是前日二哥哥來跟我說,他的貼身小廝墨煙看上了荔枝,求我將荔枝配給他。”墨煙是謝子晟身邊第一得臉的小廝,不然子晟也不會為了奴才的婚事求妹子。
素心聽了,眉心凝了一抹猶疑,沉吟了一會兒,笑道:“有句話,妹妹不知道該不該說!”
蕊心一聽,就知道裏頭有文章,笑道:“咱們姐妹之間,還有什麽話不能說的,妹妹但講無妨。”
素心道:“荔枝托芭蕉給墨煙帶過幾迴東西,好像還找過墨煙幾次。”
素心點到為止,蕊心卻是一震,芭蕉與荔枝素來親近,恐怕是荔枝托她辦事,讓素心給發現了,這說明什麽?難道荔枝要倒追侯府小廝?
憑荔枝在涵芬榭的地位,也沒有必要對一個小廝獻殷勤,她離著出府配人的日子還早呢!
寶硯!蕊心忽然一轉念,一個答案漸漸清晰起來,寶硯在積微閣的地位大不如前,她心氣又高,不想出府配人,當然隻能在積微閣裏想辦法。
如果荔枝嫁給子晟最得力的小廝,她們表姐妹聯手,許氏這日子還真是清淨不了,謝子晟隻關心仕途經濟學問了,這些內宅手段他隻怕是想不到。
謝子晟現在是長寧侯府的頂梁柱,他的內宅亂了,可不是什麽好事,荔枝也是隻一心向著她表姐,看不清形勢,到時候她們真的跟許氏當麵鑼對麵鼓起來,許氏最終也會把她們收拾了,雖然收拾的過程會艱難一點。
荔枝是長寧侯府的丫頭,現在卻為著寶硯算計主子,蕊心也不敢把她帶到沈家去了,那裏可是婆家,容不得丫頭出一點兒錯兒。
蕊心擔心寶硯不甘心,再對許氏動點兒什麽心計,隻怕難得善終,就悄悄告訴許氏:“二哥哥替墨煙求娶荔枝的事,我本也有意承全的,可是不巧得很,我已經替荔枝訂下了浣雲莊的一位年輕管事了,嫂嫂替我跟哥哥賠個不是,叫他再替墨煙尋好的吧!”
許氏是多麽玲瓏剔透的人,立時就明白是怎麽迴事了,不久,許氏念她伺侯二爺一場,就給她抬了姨娘,安排了兩個小丫頭,打發她到莊子上養病了。
眼看就到年下了,明心又給侯府送了年禮來,蕊心想著也該趁著還未出閣的日子去探望一下明心,就帶著人去了太子府。
三九天,凜凜的寒氣凍得太陽都瑟瑟地抖著一張煞白的臉,黯淡無光,地上的青磚凍得冰砣子似的,蹬著厚底的香金挖雲的紅羊皮軟靴踏在上麵,仍然硬硬地硌腳。
明心的屋裏已經坐著一位女子了,她倚在青金鑲福的撒花條褥上,哀聲抽泣道:“除了娘娘,旁人再不知道臣妾的苦楚了!王妃那樣厲害的人,妾身隻要想一想,都會嚇得三更半夜睡不著覺!”
這個穿著玄色玫瑰印花對襟褙子,縷金百蝶穿花桃紅雲緞裙的女子,就是英親王府的側妃沈氏,與劉側妃一同進的門。側妃是妾室身份,不能與明心論妯娌,但她是賢妃的同族侄女,所以隻以姑嫂相稱。
嚴如珂進門後,因為把皇家賞賜的美人兒賣到了青樓,觸怒了皇帝,皇帝為了兒子不聽河東獅吼,一記落英神掌,轉眼就抬了沈側妃和劉側妃進門,沒想到嚴如珂才走沒幾日,英親王就收用了府裏的一個侍女,且寵愛異常,前幾日嚴如珂從法門寺祈福迴來,就看到了一個挺著肚子的侍妾在迎接她。
英親王府裏頓時遍地狼煙了,被憤怒衝昏了頭腦的嚴如珂竟然遷怒到兩位側妃身上,懷疑是她們利用侍妾給她添堵。
沈側妃在娘家時也是嬌養的小姐,哪裏甘心忍受嚴如珂的雷霆萬鈞?一有工夫就跑到太子妃這裏來訴苦兼告狀。
明心這裏安慰她道:“弟妹不過性子烈了些,又覺得府裏未有嫡子而侍妾先有了孕,自然要發發脾氣的,等過了這一陣,氣消了也就好了。”
沈側妃撇嘴道:“等她氣消了,隻怕我和劉姐姐都要被她剝下一層皮來——娘娘不知道,王妃如今整日變著法兒的整治那個丫頭,大冷天兒叫她打地鋪,還三更半夜叫她起來捶腿,早晨端著那麽一大盆洗臉水侍候她梳洗,唉……妾身真為她腹中的孩子擔憂啊!”
她嘴上說擔憂,眉宇間卻毫無擔憂之色,反而有一絲竊喜。明心是什麽人,怎會瞧不出沈側妃的意思?問道:“本宮也是奇怪,有你和劉側妃兩個花朵兒一樣的人兒在府裏,怎麽九弟就看上一個侍女了?”一麵說,一麵接過沈側妃剝好的桂圓,慢慢品著。
沈側妃端起霽藍粉彩梅花蓋碗,憤憤道:“也不知她有什麽狐媚之術,不過替旁人的班兒,給王爺倒了一迴茶,王爺當天晚上就把她留下了,從那以後,幾乎夜夜都歇在她那裏,倒把我和劉姐姐拋到一邊兒了,不然她怎麽能這麽快就懷上了……”沈側妃很不平,認為那個侍妾並不是肚子爭氣,而是英親王給了她太多發展上進的機會,“寵得她什麽似的,還親自給她改了名字,叫什麽辛夷的。”
明心笑道:“辛夷?怎麽賜這麽個名字?”在她眼裏,思淳飽讀詩書,怎麽也該賜個有典故的名字。
沈側妃卻有一點高興起來,道:“誰知道呢?大概寵雖寵,仍舊覺得不過是個丫頭,也就配使這些名字罷了。”
明心問道:“弟妹折磨有孕的侍妾,難道九弟就任由她?”
沈側妃道:“王妃把她弄到自己身邊,王爺又從不去王妃那裏,府裏的嬤嬤侍女就是知道,誰敢說出半個字去,所以王爺竟不知道!”
明心點點頭,她雖然是太子妃,可英親王府的事,既然思淳不管,她也絕無理由插手,隻能是那位辛夷姑娘自求多福了。
二人正說著話,外頭就通傳“三姑娘到了”,蕊心是這裏的常客,外頭的婆子侍女們並未因為沈側妃在裏麵,就攔著蕊心,蕊心掀開大紅猩猩氈的簾子,才看見有生人在,也不像平日來時,一進屋就叫“大姐姐”了,而是深深一福,道:“臣女見過太子妃”。
明心道:“這位是沈側妃。”蕊心又是一福,道:“臣女見過沈側妃。”
沈側妃雖然是從二品的側妃,卻也知道眼前這位小姐是太子妃的娘家堂妹,故而十分熱絡謙遜,笑道:“三姑娘多禮了。”又打量蕊心一番,見她穿著海棠紅的暗花流彩雲錦襦裙,如一株葳蕤盛開的垂絲海棠,鬢邊一支紅寶石鑲的海棠並蒂步搖垂下長長的紅晶流蘇,越發顯得嬌容如花,語笑嫣然,忍不住讚道,“怪道人人都說長寧侯府的姑娘一個賽一個的俊俏,我今兒可算見著了!”
明心笑道:“沈側妃謬讚了!”
又仔細審視蕊心的眉眼,不由一驚,這位小姐的眉眼處怎麽跟府裏那個辛夷有三分相似?心裏這樣想著,嘴上卻不敢說,頓時覺得跟這位三姑娘同處一室,十分的別扭起來,因丫起來笑道:“今日叨擾娘娘許久了,臣妾也要迴府去了。”
明心客氣地虛留了兩迴,也拉著她的手道:“都是一家人,妹妹有空常來就是。”又囑咐外頭的嬤嬤好生送沈側妃迴去。
蕊心等她走了,才問明心道:“她就是賢妃娘娘的侄女兒,指給英親王作側妃的。”
明心一邊指一指,示意蕊心過來挨著她坐了,一邊說:“不過是同族的侄女兒,也難為她了。”一麵就把英親王府的事對蕊心說了一遍。
蕊心對嚴如珂的行為絲毫不感到意外,不過是聽到思淳給那個侍女改名字,又聯想到剛才沈側妃看著她時的古怪表情,隱隱生出點疑惑來。蕊心隨即把這點疑惑擲之腦後,思淳對她來說,早就是過去時了,於情於理,她都不願再在他身上浪費腦細胞。
明心說罷,又道:“這真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你來得正好,若你今日不來,我也正要打發人去叫你呢!”
蕊心好奇道:“大姐姐找我有事?”
明心替她理一理裙裾上垂下的天青色絲絛,溫言道:“有個信兒,宮外還都還不知道呢,皇上已經準了殷皇貴妃的奏請,過了年正月十六,就冊立賢妃娘娘為後,統馭六宮。”
作者有話要說:正在擼下一篇文的大綱,糾結中
第67章 出閣
“哦?”蕊心訥了一聲,賢妃冊後的消息雖然流傳已久,但一直不過是街談巷議的傳聞。當初小周後臨終之前,就是擔心賢妃母子的勢力過大,才指了殷氏為皇貴妃統馭六宮,後來恪親王立為太子,按理說母以子貴,賢妃娘娘也理應冊立為後,皇帝卻又擔心太子勢力過大,仍舊以皇貴妃為六宮之主,但殷皇貴妃是個極聰明的人,她年齡比賢妃小,入宮比賢妃晚,且隻生了一位含山公主,知道這太後之位早晚是賢妃的,倒不如此時賣賢妃母子一個人情,往後還能讓太子多照拂她們母女。因此殷皇貴妃自從冊立了太子之後,就在不厭其煩地上奏章,把上下幾千年的道理都說遍了,主題隻有一個——冊立賢妃為後。
最後不知是皇帝的耳朵磨出繭來了,還是覺得遲遲不立太子之母為後有點過分,總之是準了皇貴妃的奏請。
蕊心聽了,笑道:“這是好事啊!賢妃娘娘為後,太子之位就更加穩固了。”
明心嫣然一笑,道:“這卻沒錯。不過我是為你著想,那宣城侯沈家與賢妃娘娘,雖然血緣已遠,卻究竟是同族,這一迴,沈家必定會水漲船高,你嫁過去之後,更要處處小心了!”
蕊心也知道明心是一心為了她,心下感激,卻安慰明心道:“姐姐放心,咱們長寧侯府也不差,我在他們家尊敬長輩,孝敬公婆,他們難道還能挑出錯兒來?”
明心閑閑地拿起一枚糖漬烏梅,說道:“旁的我不擔心,我隻擔心你那位著三不著兩的婆婆,一味地寵愛幼子,又好歹不分,唉,幸虧三妹夫在莊子上長了幾年,迴來後也是跟著壽昌郡主長的,若不然,真不知道會教成什麽樣呢!”
蕊心微笑不語,明心咬下一半烏梅,皺眉道:“這裏頭是擱了多少糖?快醃出糖球兒的味兒來了!”就把剩下的一半扔迴了碟子裏。
蕊心道:“凡事越不過一個‘理’去,我守著規矩做事,婆婆就是看長寧侯府的麵子,也不會故意刁難我呀!”嘴上這麽說,心裏卻想,大不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想當初在培訓中心她與天鬥與地鬥與老板鬥,如今還怕與婆婆鬥?
明心撇嘴道:“就隻怕明白人好說話,糊塗人難纏,你心裏還是有個提防為好!”
在成親之前,絕大多數人都會勸人到了婆家尊老愛幼,和睦相處,但是真正經曆之後才知道,這不過是一種美好的願望而已,哪家裏沒有個糟心事?若是進了門一味地軟弱可欺,反而會讓人輕視,到時候旁更會毫無顧忌地欺負到頭上來,欺軟怕硬,實在是全人類共同的劣根性。
明心又給她支招,道:“如今你嫁到沈家,要想過得順暢些,還是要選幾個可靠的婆子丫頭,一個好漢還三個幫呢!”說著,又讓著蕊心吃果子,蕊心愛吃甜的,聽明心方才說那烏梅甜,就揀了一顆,才一入口,差點沒哭出來,坑爹啊!酸得她的胃一抽一抽的。
蕊心覺得明心說得很有道理,她這一嫁到沈家比當初穿過來時也好不了多少,仍舊是兩眼一摸黑,多放些忠心耿耿的人在身邊,就等於多了些眼睛耳朵。
不過蕊心認為兵在精不在多,如果人不可靠,還不夠到時候給她拆台的,所以她把涵芬榭的人篩了一遍,隻留下了櫻桃、枇杷、檳榔三個和一個管事嬤嬤。荔枝是蕊心早就替她訂了浣雲莊的一位年輕管事的,那人家境隻是一般,卻老實和氣,是崔嬤嬤精挑細選過的,其實荔枝如果不與寶硯出那些妖蛾子,再等幾年,蕊心還可以給她找條件更好的,這也是性格決定命運。
等蕊心把她選中的人迴稟給楊氏,楊氏卻覺得太少了,雖然幾十年來她對後宅伎倆始終處於懵懂無知的狀態,卻也知道女兒到了別人家裏,沒幾個貼心的人是不行的。
計議了許多日子,終於選定了三家陪房,陪嫁過去,荔枝既然要嫁人了,楊氏就叫青鸞補了缺,去領著那三個丫頭。
蕊心推拒道:“母親身邊也得有個可靠的人,您把青鸞給了我,自己怎麽辦?還是選幾個二等的小丫頭跟過去也就罷了。”
楊氏道:“我這裏有崔嬤嬤主持大事,況且我又不當家,上頭有老太太,下頭有你嫂子,我日日在府裏作富貴閑人,叫誰伺侯都一樣!青鸞這孩子是你外祖母挑來給我的,聰慧持重,帶著那幾個丫頭再合適不過了。”
蕊心想想也有道理,她的三個丫頭,櫻桃穩重,卻太老實,枇杷聰明,可嘴太利害,動不動就要與人擦槍走火,檳榔雖然機變,可她年紀小,壓不住事兒,青鸞這樣的宅鬥人才,放在楊氏身邊的確浪費了。
楊氏道:“這三家陪房裏有位李嬤嬤,是青鸞的嬸娘,最有資曆,且她在肅國公府辦事辦老了的,你隻管把她放在身邊用就是了。”
肅國公府的人,肯定是忠心的。蕊心就給這三房人分派了重要任務,一房替她管著田莊,一房替她看著鋪子,李嬤嬤這一房,她打算帶在身邊使。除了楊氏,老太太,大房和許氏都送了蕊心一些家仆,蕊心把摸得上底細的放在要緊的差事上,不摸底細的,就暫時交給李嬤嬤調教著。
長寧侯府裏忙著姑娘們出嫁的事,年都沒得好生過,隻有一件喜事讓府裏人群情振奮了許久——明心又有喜了!太子妃已經有了嫡出的一子一女,這次若能再次得男,無疑是會鞏固明心在太子府的地位。
謝墀也從金陵任上迴來了,給女兒和侄女們送嫁。
到了三月初八這日,劉閣老家就來迎親了。
錦心出嫁的前一日,按理應該姐妹們同去坐坐,陪她說笑一迴的,可錦心把妹妹們得罪了個遍,還有潛在的暴力傾向,誰也不敢去看她,最後還是麗心帶著丫頭,去看了她一迴。
聽麗心迴來說,館娃閣裏冷冷清清的,一點也不像姑娘要出閣的樣子,屋子裏的貴重些的東西,都被錦心收拾起來添在嫁妝裏了,一進屋就如個雪洞一般。
錦心見了人也不大說話,麗心幹巴巴地坐了半個時辰,沒情沒緒的迴來了。
正式迎娶的那一日,姑娘們依著禮數都去了館娃閣,錦心卻早已吩咐下人將妹妹們攔在了門外,就連瑩心鬧著看新娘子也沒看上(小蘿莉很鬱悶),等丫鬟扶著錦心出門的時候,早已蓋上了紅蓋頭,姊妹們誰也沒見著錦心是什麽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