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中年太監輕聲進到書房,“公主,駙馬爺來問今夜要不要他侍寢。”
慧寧公主合上書,臉上透出冷冷的嫌惡,沉聲說:“不要,打發他走。”
“是,公主。”
中年太監施禮告退,到門口碰到一個婆子和一個年齡稍長的太監進來。慧寧公主看二人神色,知道有消息傳來,就譴退書房內外侍候的所有下人。中年太監給沈承榮傳了話,匆匆迴來,親自守在門口,聽候傳喚。
婆子五十歲上下的年紀,衣飾名貴、言行爽利,她就是桂嬤嬤。年長的太監姓陸,自進來就恭敬低頭,但難掩他目光犀利。這兩個人還有舉報沈承榮替太子頂罪的唐公公都是先皇後一手培養出來、留給慧寧公主的可用之人。
陸公公上前一步,施禮說:“公主,影衛剛傳迴消息,根據時間推算,鬆陽郡主的鑾駕距離金州還有二百餘裏,大概三四天就要進城了。”
“本宮不關心她的行程,隻想知道她去金州的真正目的是什麽,大張旗鼓跋涉幾千裏,去看一個十餘年不聞不問的庶出孫子,誰會相信這是祖孫情深?”
“公主是聰明人,一語中的。”
慧寧公主站起來,挪了幾步,嘴角挑起冷笑,說:“朝堂民間最不缺的就是聰明人,鬆陽也不傻,明知無數雙眼睛盯著她,還敢跟皇上請旨去金州,原因是什麽?依本宮之見,要麽就是逼不得已,非去不可,要麽就是有恃無恐。”
桂嬤嬤想了想,說:“今年元宵之夜,武烈侯爺和鬆陽郡主喬裝去見了司天監掌事。除此之外,我們安插在武烈侯府的眼線再也沒報迴任何有價值的消息。”
慧寧公主搖頭輕歎,武烈侯府是她和太子的外祖家,先皇後垂危之際仍對娘家放心不下,徐老太太又跟他們姐弟很親近。慧寧公主手下得力的暗探不少,但她不好意思安插在武烈侯府,以至徐家隱晦的消息她所得有限。
陸公公尋思半晌,說:“老奴聽說徐家祖上對斷緣大師有恩,司天監寧掌事是斷緣大師的徒孫,該不是寧掌事指點迷津,讓鬆陽郡主去金州求福了吧?”
“哈哈……極有可能。”慧寧公主笑得很爽朗,笑聲中卻透出寒氣。
桂嬤嬤明白慧寧公主的心思,試探著說:“這一兩年,錦鄉侯府有向武烈侯府示好的意思,聽說去年過年前,兩家還互送了年禮,今年徐老太太過壽,錦鄉侯府也送去的賀禮,前幾天,錦鄉侯爺還給武烈侯爺送了幾名年輕貌美的歌妓。”
錦鄉侯龐家和武烈侯徐家都是武將出身,靠在疆場拚殺立功,才博得世襲爵位。徐家和龐家祖上就不合,沿襲數代,一直是井水不犯河水。隻不過兩家幾代沿襲都發展成了大族,又同殿為臣,要顧及最起碼的體麵,沒有激烈衝突。
自當今皇上登基,太子和禦親王為爭儲君之位就明爭暗鬥得厲害,龐家是禦親王的外祖家,和徐家自然勢不兩立,兩家的鬥爭已經白熱化。
如今,龐家和禦親王一派改變策略向徐家示好,這對於慧寧公主和太子來說是一個危險信號。太子爭位,徐家沒幫上多少忙,但若是外祖家都給他拆台,他很可能就會與皇位擦肩而過,等待他和慧寧公主的是什麽,就不言而喻了。
慧寧公主冷冷哼笑,眼底隱含陰澀,沉聲說:“徐家在平民百姓眼裏是皇親國戚,滿門顯貴。可自大舅和大表哥戰死疆場,二舅襲了爵位,徐家的光景大不如前。本宮一介女流,縱有本事,也不能明目張膽插手朝堂之事。
太子勢弱,在朝野的聲威不如禦親王,又遠不如禦親王會討皇上喜歡。皇上若不是念及對母後的情意,又顧及本宮的麵子,早就廢掉太子了。鬆陽郡主是聰明人,熟知當前形勢,想投靠龐家和禦親王保住榮華富貴,也未可知。”
徐老太太所出兩子一女,女兒就是先皇後,慧寧公主和太子的生母。嫡長子徐秉烈襲爵,又官封兵馬大元帥,是威猛剛烈、殺伐決斷之人。而嫡次子徐秉熙卻與其兄恰恰相反,最見不得打打殺殺,剛愎且庸懦,又喜好風花雪月。
十多年前,徐秉烈和徐瑞乾父子雙雙戰死,徐秉烈隻有徐瑞乾一子,而徐瑞乾的庶長子還在繈褓中,嫡子尚未出生。徐家長房無人,皇上一道恩旨,就讓徐秉熙承襲了爵位。徐秉熙別說帶兵打仗,就是去軍營的次數都不及去青樓萬分之一。他雖說位列一等侯,卻隻在戶部領了一份不需上朝、不需點卯的從六品閑職。
桂嬤嬤給慧寧公主倒了一杯茶,微笑說:“公主多慮了,現任的武烈侯爺畢竟是您和太子親舅舅,念及先皇後,他們又怎麽會投靠龐家呢?”
“本宮的二舅年近半百,還領一份從六品的閑職,本宮都替他臉紅。鬆陽是掐尖要強的人,若不是二舅有侯爵加身,她不鬧才怪。她曾讓本宮求皇上晉一晉二舅的官階,可本宮任人唯賢,最看不上無所事事的人,沒答應她,她心裏肯定恨上了本宮。若是禦親王和龐家答應保住他們的富貴,難保他們不掉轉槍頭。”
大秦皇朝恩封的世襲爵位不少,能臣幹吏更是層出不窮。有爵無職者手中沒實權,有職無爵者少了一份世家的尊貴,爵高職重才能真正在朝堂唿風喚雨。
武烈侯府就屬於有爵無職,一旦新皇登基,即使是與徐家有親的太子承襲大統,也要論功行賞。徐家對社稷無任何功勞可言,為堵悠悠之口,新皇也不會讓徐家揀到便宜。到時候,朝堂又會出現很多新貴,武烈侯府的處境就更尷尬了。
桂嬤嬤和陸公公互看一眼,齊聲說:“公主放心,奴才們該知道怎麽做。”
慧寧公主揉著雙額點了點頭,說:“通知咱們的人打起精神,鬆陽去金州認孫也好、求福也好,一旦觸了本宮的底限,本宮也會翻臉不認人。母後逝前讓本宮照顧徐家,本宮可以枉開一麵,但要讓本宮的二舅領一輩子從六品閑職。”
曆來皇子爭寵奪嫡,外祖一族都是強有力的支持者。若武烈侯府真成了禦親王的助力,徐家在軍中的勢力要是都倒向禦親王,太子前途堪憂。
“奴才們自會唯公主令是從,請公主寬心。”
慧寧公主帶兩人進了暗閣,主仆幾人又密議了小半個時辰,才各自出來。
“好了,你們都去休息,金州那邊的消息隨時傳遞,不能有片刻放鬆。”
陸公公和桂嬤嬤應聲告退,走到門口,桂嬤嬤想起一件事,又迴來說:“公主,影衛傳來的消息中提到汪儀鳳母子,他們在金州。”
“他們怎麽會在金州?有什麽特殊發現?”
“影衛沒提,公主若想要他們的消息,可以讓影衛查探。”
慧寧公主搖了搖頭,“忙正經事吧!諒他們也掀不起什麽風浪。”
桂嬤嬤點了點頭,施禮告退,慧寧公主同她一起往外走,兩人邊走邊聊一些家常閑話。剛到外書房門口,就見兩個小廝哭喊著跌跌撞撞跑來。
“作死的奴才,還不消停,驚到公主要你們的狗命。”中年太監低聲斥罵。
“哼!本宮是誰都能驚到的嗎?”
小廝驚急慌亂,撲跪到慧寧公主腳下,“公、公主,澈、澈少爺中毒了。”
“什麽?澈兒……”慧寧公主踢開小廝,慌不擇路,向沐元澈的院落跑去。
“還愣著幹什麽?快、快請太醫呀!”桂嬤嬤也慌了神。
陸公公忙說:“我去請太醫,你去勸慰公主,讓老張拘押下人,詳查此事。”
慧寧公主合上書,臉上透出冷冷的嫌惡,沉聲說:“不要,打發他走。”
“是,公主。”
中年太監施禮告退,到門口碰到一個婆子和一個年齡稍長的太監進來。慧寧公主看二人神色,知道有消息傳來,就譴退書房內外侍候的所有下人。中年太監給沈承榮傳了話,匆匆迴來,親自守在門口,聽候傳喚。
婆子五十歲上下的年紀,衣飾名貴、言行爽利,她就是桂嬤嬤。年長的太監姓陸,自進來就恭敬低頭,但難掩他目光犀利。這兩個人還有舉報沈承榮替太子頂罪的唐公公都是先皇後一手培養出來、留給慧寧公主的可用之人。
陸公公上前一步,施禮說:“公主,影衛剛傳迴消息,根據時間推算,鬆陽郡主的鑾駕距離金州還有二百餘裏,大概三四天就要進城了。”
“本宮不關心她的行程,隻想知道她去金州的真正目的是什麽,大張旗鼓跋涉幾千裏,去看一個十餘年不聞不問的庶出孫子,誰會相信這是祖孫情深?”
“公主是聰明人,一語中的。”
慧寧公主站起來,挪了幾步,嘴角挑起冷笑,說:“朝堂民間最不缺的就是聰明人,鬆陽也不傻,明知無數雙眼睛盯著她,還敢跟皇上請旨去金州,原因是什麽?依本宮之見,要麽就是逼不得已,非去不可,要麽就是有恃無恐。”
桂嬤嬤想了想,說:“今年元宵之夜,武烈侯爺和鬆陽郡主喬裝去見了司天監掌事。除此之外,我們安插在武烈侯府的眼線再也沒報迴任何有價值的消息。”
慧寧公主搖頭輕歎,武烈侯府是她和太子的外祖家,先皇後垂危之際仍對娘家放心不下,徐老太太又跟他們姐弟很親近。慧寧公主手下得力的暗探不少,但她不好意思安插在武烈侯府,以至徐家隱晦的消息她所得有限。
陸公公尋思半晌,說:“老奴聽說徐家祖上對斷緣大師有恩,司天監寧掌事是斷緣大師的徒孫,該不是寧掌事指點迷津,讓鬆陽郡主去金州求福了吧?”
“哈哈……極有可能。”慧寧公主笑得很爽朗,笑聲中卻透出寒氣。
桂嬤嬤明白慧寧公主的心思,試探著說:“這一兩年,錦鄉侯府有向武烈侯府示好的意思,聽說去年過年前,兩家還互送了年禮,今年徐老太太過壽,錦鄉侯府也送去的賀禮,前幾天,錦鄉侯爺還給武烈侯爺送了幾名年輕貌美的歌妓。”
錦鄉侯龐家和武烈侯徐家都是武將出身,靠在疆場拚殺立功,才博得世襲爵位。徐家和龐家祖上就不合,沿襲數代,一直是井水不犯河水。隻不過兩家幾代沿襲都發展成了大族,又同殿為臣,要顧及最起碼的體麵,沒有激烈衝突。
自當今皇上登基,太子和禦親王為爭儲君之位就明爭暗鬥得厲害,龐家是禦親王的外祖家,和徐家自然勢不兩立,兩家的鬥爭已經白熱化。
如今,龐家和禦親王一派改變策略向徐家示好,這對於慧寧公主和太子來說是一個危險信號。太子爭位,徐家沒幫上多少忙,但若是外祖家都給他拆台,他很可能就會與皇位擦肩而過,等待他和慧寧公主的是什麽,就不言而喻了。
慧寧公主冷冷哼笑,眼底隱含陰澀,沉聲說:“徐家在平民百姓眼裏是皇親國戚,滿門顯貴。可自大舅和大表哥戰死疆場,二舅襲了爵位,徐家的光景大不如前。本宮一介女流,縱有本事,也不能明目張膽插手朝堂之事。
太子勢弱,在朝野的聲威不如禦親王,又遠不如禦親王會討皇上喜歡。皇上若不是念及對母後的情意,又顧及本宮的麵子,早就廢掉太子了。鬆陽郡主是聰明人,熟知當前形勢,想投靠龐家和禦親王保住榮華富貴,也未可知。”
徐老太太所出兩子一女,女兒就是先皇後,慧寧公主和太子的生母。嫡長子徐秉烈襲爵,又官封兵馬大元帥,是威猛剛烈、殺伐決斷之人。而嫡次子徐秉熙卻與其兄恰恰相反,最見不得打打殺殺,剛愎且庸懦,又喜好風花雪月。
十多年前,徐秉烈和徐瑞乾父子雙雙戰死,徐秉烈隻有徐瑞乾一子,而徐瑞乾的庶長子還在繈褓中,嫡子尚未出生。徐家長房無人,皇上一道恩旨,就讓徐秉熙承襲了爵位。徐秉熙別說帶兵打仗,就是去軍營的次數都不及去青樓萬分之一。他雖說位列一等侯,卻隻在戶部領了一份不需上朝、不需點卯的從六品閑職。
桂嬤嬤給慧寧公主倒了一杯茶,微笑說:“公主多慮了,現任的武烈侯爺畢竟是您和太子親舅舅,念及先皇後,他們又怎麽會投靠龐家呢?”
“本宮的二舅年近半百,還領一份從六品的閑職,本宮都替他臉紅。鬆陽是掐尖要強的人,若不是二舅有侯爵加身,她不鬧才怪。她曾讓本宮求皇上晉一晉二舅的官階,可本宮任人唯賢,最看不上無所事事的人,沒答應她,她心裏肯定恨上了本宮。若是禦親王和龐家答應保住他們的富貴,難保他們不掉轉槍頭。”
大秦皇朝恩封的世襲爵位不少,能臣幹吏更是層出不窮。有爵無職者手中沒實權,有職無爵者少了一份世家的尊貴,爵高職重才能真正在朝堂唿風喚雨。
武烈侯府就屬於有爵無職,一旦新皇登基,即使是與徐家有親的太子承襲大統,也要論功行賞。徐家對社稷無任何功勞可言,為堵悠悠之口,新皇也不會讓徐家揀到便宜。到時候,朝堂又會出現很多新貴,武烈侯府的處境就更尷尬了。
桂嬤嬤和陸公公互看一眼,齊聲說:“公主放心,奴才們該知道怎麽做。”
慧寧公主揉著雙額點了點頭,說:“通知咱們的人打起精神,鬆陽去金州認孫也好、求福也好,一旦觸了本宮的底限,本宮也會翻臉不認人。母後逝前讓本宮照顧徐家,本宮可以枉開一麵,但要讓本宮的二舅領一輩子從六品閑職。”
曆來皇子爭寵奪嫡,外祖一族都是強有力的支持者。若武烈侯府真成了禦親王的助力,徐家在軍中的勢力要是都倒向禦親王,太子前途堪憂。
“奴才們自會唯公主令是從,請公主寬心。”
慧寧公主帶兩人進了暗閣,主仆幾人又密議了小半個時辰,才各自出來。
“好了,你們都去休息,金州那邊的消息隨時傳遞,不能有片刻放鬆。”
陸公公和桂嬤嬤應聲告退,走到門口,桂嬤嬤想起一件事,又迴來說:“公主,影衛傳來的消息中提到汪儀鳳母子,他們在金州。”
“他們怎麽會在金州?有什麽特殊發現?”
“影衛沒提,公主若想要他們的消息,可以讓影衛查探。”
慧寧公主搖了搖頭,“忙正經事吧!諒他們也掀不起什麽風浪。”
桂嬤嬤點了點頭,施禮告退,慧寧公主同她一起往外走,兩人邊走邊聊一些家常閑話。剛到外書房門口,就見兩個小廝哭喊著跌跌撞撞跑來。
“作死的奴才,還不消停,驚到公主要你們的狗命。”中年太監低聲斥罵。
“哼!本宮是誰都能驚到的嗎?”
小廝驚急慌亂,撲跪到慧寧公主腳下,“公、公主,澈、澈少爺中毒了。”
“什麽?澈兒……”慧寧公主踢開小廝,慌不擇路,向沐元澈的院落跑去。
“還愣著幹什麽?快、快請太醫呀!”桂嬤嬤也慌了神。
陸公公忙說:“我去請太醫,你去勸慰公主,讓老張拘押下人,詳查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