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張平不知道的是,正是因為之前太平道在幾日之內迅速的收服翼州的行動,震驚了天下諸侯,尤其是董卓。在他想來,想要倚靠軍力在三天之內占據翼州當真是有些癡人所夢,所以他隻能將此歸結到太平道使用了道法之上。而恰好的是,在西涼軍攻取漢中的時候,張魯用道法阻擋住了西涼軍的腳步,使西涼軍無法寸進。所以董卓在得知消息後才會見了張魯,在與張魯一番密談之後,讓董卓更加深信太平道定然是使用了某種術法才能在三日內奪取了翼州,所以這才與張魯一拍即合,張魯將漢中城交出納入董卓的治下,而董卓則立五鬥米教為國教,立其為天師。其目的自然便是要與張平打擂台。而且張魯如今早已知道了鎮教之寶《太平要術》為張平派弟子所盜,因此心中對張平深恨不已,這也是他願意與董卓合作的原因。
而說到通玄,這些年來一直隱於幕後,一麵招攬門徒,一麵布局天下。比如這長安城之勢便是他一手促成。當初便是通玄喬裝打扮,化妝城呂良的樣子去對呂布麵授機宜,讓呂布將董太皇太後,何太後以及小皇帝一起拐帶到了長安。然後又讓其大弟子周瑜去遊說馬騰,讓其占據長安,兵阻擋住張溫的步伐。直到呂布護著董太後一行入主長安,才讓董太後出麵,解了長安之圍,促使馬騰、呂布、張溫三方勢力合兵一處,結成了一支新的勢力,以長安為都城,為其布局穩穩的邁出了第一步。此後為了化解三方矛盾,有讓馬騰如願得了涼州刺史,讓呂布領了並州刺史,而張溫則權傾朝野,統領朝綱,這才慢慢的搭建出了一套完整的班子。
而如今長安的皇宮之中,不僅董太皇太後,何皇後還有小皇帝都是通玄道的信徒,就連朝中不少大臣亦是通玄道的信徒。通玄道的勢力遍布長安朝廷的各個角落。通玄羽翼漸豐,這才通過董太皇太後下旨,立了通玄道為國教,立了他通玄為國師。而最為難得的是這一切都發生在張溫的眼前,張溫卻沒有半點的反對。
“太尉大人,這通玄如今勢力遍布朝廷,太尉大人當真放心嗎?這朝廷都快下變成通玄道的朝廷了。大人您真的不擔心?”孫堅有些不解的看著悠哉悠哉的張溫問道。
“擔心什麽?”張溫擺了擺手,“不擔心,就算這通玄想要老夫的位置,讓給他又如何?”
“大人...”孫堅聽到張溫這話,頓時有些坐不住了。
“文台,勿慌,”張溫伸手拍了拍孫堅的肩膀將其按迴座位,“你要反對一個人,首先要想明白你反對的理由,你為什麽要反對他?”
“這都快要爬到您頭上來了,朝廷都聽他的了,您還不擔心?”
“那我問你,”張溫微微一笑,“你覺得就算他現在被封為國師,他的目標是治國理政嗎?”
“這...”孫堅一時語塞,要論治國理政,自然是張溫在行,通玄就算再厲害,道法通玄,可是於治國理政一道還是遜了張溫遠亦。
“既如此,你覺得他與我又有什麽威脅嗎?”
“可是,大人...”孫堅還是有些想不明白,“就算如此,他不會與大人爭權,可是他卻能左右朝廷的走向。”
“哦?你以為他當真能左右的了嗎?”張溫再次詭異的一笑,“他憑什麽能夠左右?他像張平那般有強大的太平軍嗎?”
“...”孫堅一時間說不出話來。畢竟張溫一直將兵權牢牢的控製在自己的手中。
“你看他手中沒有兵權,想要左右朝堂,所靠的無非是在朝堂中他的信徒,但是戰事一起,這朝堂上哪裏還有他們說話的份?”張溫畢竟是見過大風大浪的人,此時顯得從容不迫。
“可是,太尉大人,以通玄的才智想來不會意識不到這一點才對啊,可是他為何還...”孫姐有些疑惑,畢竟通玄他是知道的,就算接觸不多,但光憑他那個驚才絕豔如今在朝中擔任中書舍人的周瑜,便可以窺見通玄絕對不是無智之人,絕對不會犯如此低級的錯誤。
張溫再次微微一笑,“文台啊,所以說你沒明白他的目的,他是要掌控朝堂嗎?不是,談事要取我而代之嗎?也不是,所以啊,既然如此,你又何必管他如何呢?”
“大人的意思是...”孫堅聽了張溫的話若有所思,“那大人可知他的目的是什麽呢?”
“嗬嗬,”張溫依舊春風拂麵,“還能為了什麽?人爭一口氣神受一炷香,無非是為了香火罷了。”
“香火?”孫堅皺了皺眉。
“你覺得當今天下,那個教派的香火最為旺盛?”張溫啟發性的向孫堅問道。
“那自然是太平道了。”孫堅頓時脫口而出,旋即孫堅便好似明白了什麽,臉上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大人的意思是,通玄這一番作為不過都是為了與太平道張天師相爭?可是那他又何必費這般力氣要當什麽國師呢?苦研道法,用心傳道不就好了嗎?”
張溫搖了搖頭,哂笑一下,“酒好也怕巷子深啊,更何況這巷子外麵還有一壇美酒,讓人沉醉,若是不趕緊出了巷子爭上一爭,搶上一搶,隻怕到最後連半點機會也沒有了。”
孫堅撓了撓頭,跟著張溫一起,目視遠方,深深的歎了一口氣。
張溫顯然是個有智慧之人,一眼便看穿了通玄的本質,他這般作為不過是為了要與張平相爭,搶奪香火,太平道發展日久,已經有了很好的民眾基礎,若是通玄隻是默默的傳道,就算他道法再好,在太平道的聲名之下,隻能附翼其後。通玄也是個傲氣的人,原本想從張曼成那起家,以黃巾殘部為依托,發展自己的教派,可是誰成想張曼成不堪重用,猜忌心過重,最終落得個身死道消。所以通玄隻得自己想辦法,從頭再來,慢慢布局,一麵阻擋太平道發展的腳步,一麵擴大自己,努力追趕並超越太平道。
而說到通玄,這些年來一直隱於幕後,一麵招攬門徒,一麵布局天下。比如這長安城之勢便是他一手促成。當初便是通玄喬裝打扮,化妝城呂良的樣子去對呂布麵授機宜,讓呂布將董太皇太後,何太後以及小皇帝一起拐帶到了長安。然後又讓其大弟子周瑜去遊說馬騰,讓其占據長安,兵阻擋住張溫的步伐。直到呂布護著董太後一行入主長安,才讓董太後出麵,解了長安之圍,促使馬騰、呂布、張溫三方勢力合兵一處,結成了一支新的勢力,以長安為都城,為其布局穩穩的邁出了第一步。此後為了化解三方矛盾,有讓馬騰如願得了涼州刺史,讓呂布領了並州刺史,而張溫則權傾朝野,統領朝綱,這才慢慢的搭建出了一套完整的班子。
而如今長安的皇宮之中,不僅董太皇太後,何皇後還有小皇帝都是通玄道的信徒,就連朝中不少大臣亦是通玄道的信徒。通玄道的勢力遍布長安朝廷的各個角落。通玄羽翼漸豐,這才通過董太皇太後下旨,立了通玄道為國教,立了他通玄為國師。而最為難得的是這一切都發生在張溫的眼前,張溫卻沒有半點的反對。
“太尉大人,這通玄如今勢力遍布朝廷,太尉大人當真放心嗎?這朝廷都快下變成通玄道的朝廷了。大人您真的不擔心?”孫堅有些不解的看著悠哉悠哉的張溫問道。
“擔心什麽?”張溫擺了擺手,“不擔心,就算這通玄想要老夫的位置,讓給他又如何?”
“大人...”孫堅聽到張溫這話,頓時有些坐不住了。
“文台,勿慌,”張溫伸手拍了拍孫堅的肩膀將其按迴座位,“你要反對一個人,首先要想明白你反對的理由,你為什麽要反對他?”
“這都快要爬到您頭上來了,朝廷都聽他的了,您還不擔心?”
“那我問你,”張溫微微一笑,“你覺得就算他現在被封為國師,他的目標是治國理政嗎?”
“這...”孫堅一時語塞,要論治國理政,自然是張溫在行,通玄就算再厲害,道法通玄,可是於治國理政一道還是遜了張溫遠亦。
“既如此,你覺得他與我又有什麽威脅嗎?”
“可是,大人...”孫堅還是有些想不明白,“就算如此,他不會與大人爭權,可是他卻能左右朝廷的走向。”
“哦?你以為他當真能左右的了嗎?”張溫再次詭異的一笑,“他憑什麽能夠左右?他像張平那般有強大的太平軍嗎?”
“...”孫堅一時間說不出話來。畢竟張溫一直將兵權牢牢的控製在自己的手中。
“你看他手中沒有兵權,想要左右朝堂,所靠的無非是在朝堂中他的信徒,但是戰事一起,這朝堂上哪裏還有他們說話的份?”張溫畢竟是見過大風大浪的人,此時顯得從容不迫。
“可是,太尉大人,以通玄的才智想來不會意識不到這一點才對啊,可是他為何還...”孫姐有些疑惑,畢竟通玄他是知道的,就算接觸不多,但光憑他那個驚才絕豔如今在朝中擔任中書舍人的周瑜,便可以窺見通玄絕對不是無智之人,絕對不會犯如此低級的錯誤。
張溫再次微微一笑,“文台啊,所以說你沒明白他的目的,他是要掌控朝堂嗎?不是,談事要取我而代之嗎?也不是,所以啊,既然如此,你又何必管他如何呢?”
“大人的意思是...”孫堅聽了張溫的話若有所思,“那大人可知他的目的是什麽呢?”
“嗬嗬,”張溫依舊春風拂麵,“還能為了什麽?人爭一口氣神受一炷香,無非是為了香火罷了。”
“香火?”孫堅皺了皺眉。
“你覺得當今天下,那個教派的香火最為旺盛?”張溫啟發性的向孫堅問道。
“那自然是太平道了。”孫堅頓時脫口而出,旋即孫堅便好似明白了什麽,臉上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大人的意思是,通玄這一番作為不過都是為了與太平道張天師相爭?可是那他又何必費這般力氣要當什麽國師呢?苦研道法,用心傳道不就好了嗎?”
張溫搖了搖頭,哂笑一下,“酒好也怕巷子深啊,更何況這巷子外麵還有一壇美酒,讓人沉醉,若是不趕緊出了巷子爭上一爭,搶上一搶,隻怕到最後連半點機會也沒有了。”
孫堅撓了撓頭,跟著張溫一起,目視遠方,深深的歎了一口氣。
張溫顯然是個有智慧之人,一眼便看穿了通玄的本質,他這般作為不過是為了要與張平相爭,搶奪香火,太平道發展日久,已經有了很好的民眾基礎,若是通玄隻是默默的傳道,就算他道法再好,在太平道的聲名之下,隻能附翼其後。通玄也是個傲氣的人,原本想從張曼成那起家,以黃巾殘部為依托,發展自己的教派,可是誰成想張曼成不堪重用,猜忌心過重,最終落得個身死道消。所以通玄隻得自己想辦法,從頭再來,慢慢布局,一麵阻擋太平道發展的腳步,一麵擴大自己,努力追趕並超越太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