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迴到少梁的第三日,李郃帶著墨踐、李應、彭醜、狐豨等人,來到了舊梁的冶造部。


    冶造部,顧名思義是冶鐵鍛造的司部,司長乃是昔日趙墨钜子相裏勤。


    在昨日狐老、狐費、田氏父子為李郃、墨踐所設的接風宴中,墨明、墨鬥、相裏勤等一幹墨造局名下的各司部司長也曾出席。


    當時李郃一看到相裏勤,就想到了他念念不忘的鐵甲,恨不得立刻就拉住相裏勤問一問,看看這位昔日的趙墨钜子,是否已能冶煉出名為鋼的強鐵,隻不過當時人人都在祝賀他被賜奉梁城君一事,李郃也不好撇下眾人與相裏勤交談,遂告訴後者,今日會來造訪冶造部。


    正因為如此,相裏勤今日早早就等待在冶造部外。


    不多時,見李郃、墨踐一行竟都騎馬而來,相裏勤與他的弟子們,還有其餘墨者,均感到十分神奇。


    “梁城君,钜子。”


    在李郃、墨踐等人翻身下馬之際,相裏勤帶著眾人上前相迎,口中笑著問道:“钜子幾時學會的騎馬?”


    “在上郡時學會的。”


    墨踐一邊迴答,一邊有些不雅地用手揉了揉大胯內側,一臉了然地說道:“我就說,為何瑕陽君明明也學會了騎馬,但依舊喜歡乘車。”


    李郃笑著說道:“他如今是國相了,不再是帶兵的將領了。”


    不誇張地說,即便是有了馬鞍與馬鐙這兩件騎具,騎兵也要付出許多代價,比如大胯內側被摩擦導致破皮甚至流血,這一點,李郃也不例外。


    但不能否認,對於帶兵打仗的將領而言,騎馬比乘坐戰車更加靈活,尤其是像李郃、彭醜這等有能力單騎討殺敵將的猛士,騎乘是必須掌握的一項本領。


    瑕陽君過去雖然也是將領,但人家現在是魏相了,出入都有車馬排場,自然也必要花費巨大代價精於騎術,隻要懂得該什麽騎就足夠了。


    “咦?這是用來輔助騎乘的東西麽?”


    不得不說不愧是墨家弟子,相裏勤一眼就看出了馬鞍、馬鐙的作用,圍著墨踐的坐騎轉了幾圈。


    在場的都是自己人,李郃也不在乎馬鞍、馬鐙的秘密暴露,更別說他早已將這個秘密與瑕陽君做了交易,或許不久之後,整個中原都會逐漸了解這兩件騎具的作用。


    到那時,想來各國也該逐步淘汰戰車,各自訓練騎兵了。


    “試試如何?”


    待向相裏勤講解了騎馬的要領,李郃笑著慫恿他道,反正時間還很多,他也不急著去看相裏勤等人的成果。


    不過他不著急,相裏勤卻知道他為何而來,忍住躍躍欲試的心情笑著說道:“下次吧,我先帶梁城君去看看我冶造司這近一年來的成果。”


    “好!”


    見相裏勤如此深知事情輕重緩急,李郃也是暗暗讚賞。


    不多時,他們一行人就在相裏勤的帶領下,來到了北麵盤水下遊。


    隻見那一帶高爐聳立,四周的空氣中仿佛也飄著碳灰味,以及類似於什麽東西烤焦的焦臭。


    “哇,這是什麽啊。”


    李應不適地抬手揮了揮手,似乎想要驅散那股臭味。


    相裏勤連忙解釋道:“是鐵石在燒除雜質時發出的氣味。”


    李郃了然地點點頭,轉頭打量那一座座高爐。


    他一眼就看出那是用來煉鐵的高溫高爐,因為這種高爐的設計圖紙當初就是他交給相裏勤的,此刻他看到的那一座座高爐,與圖紙上的設計一模一樣。


    “選用的,是耐高溫的磚石麽?”他朝著遠處的高爐努努嘴,問相裏勤道。


    “是的。”


    相裏勤點點頭道:“我請了營部的墨明師兄相助,營部的師兄弟們一齊合力發明了耐熱的磚石,並經過多次改良,梁城君與钜子所看到的高爐,是今年建造的第三批高爐,耐熱保溫能力遠勝前兩批……”


    “那第一批、第二批呢?”李應好奇問道。


    “拆除了。”相裏勤簡潔地迴答道。


    對於行動效率極高的墨家弟子而言,建造、拆除這種高爐,也就是幾日的工夫。


    “效果如何?有什麽成果麽?”李郃又一次問道。


    “請隨我來。”


    在相裏勤的指引下,眾人來到了那一座座高爐旁的一個鍛造工坊,但工坊內隻有幾座鍛台,幾名赤著上身的墨家弟子正汗流浹背地在鍛台旁捶打鐵胚,看那鐵胚的模樣,應該是一把劍。


    見那幾名墨家弟子轉頭看向自己,似要放下手中的活向自己行禮,李郃連忙勸阻道:“不必行禮,請繼續。”


    那幾名墨家弟子點點頭,繼續錘鍛手中的兵器,而李郃一行就站在一旁站著。


    正所謂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在鍛造兵器方麵李郃也談不上是內行,因此他也看不出這些墨家弟子正在鍛造的兵器到底是什麽成色。


    不過這種反複加熱鍛打的方法,他是知道的。


    “這是韓國少府的‘百鍛法’?”他好奇問道。


    “正是。”


    相裏勤也不奇怪李郃為何得知,聞言點了點頭。


    以百鍛法鍛造出來的鐵,稱之為百鍛鐵,也可以叫做百煉鋼。


    百鍛也好、百煉也罷,顧名思義需要反複鍛煉一百次,雖說這一百次隻是虛數,撐死不過六七十次,但即便如此,這種鍛造方法依舊十分累人,耗時耗力。


    但不能否認的是,用這種方法鍛造出來的兵器,堪稱是當代最頂尖的的神兵,吹毛斷發、削鐵如泥都不在話下。


    問題是,他少梁要的並非幾件神兵,而是成千上萬的製式兵器,也就是說,在質量基本過關的情況下,側重於數量。


    鑒於此,李郃不解地問相裏勤道:“為何又用起了百鍛法?滲碳法不好麽?”


    相裏勤解釋道:“即便是高爐鍛造後的鐵胚,其中仍有雜質,我與諸師兄弟、諸弟子鍛造過幾十把,成色平平,後來有弟子提議,不如再用百鍛法二次鍛造……”


    說著,他吩咐弟子從庫房搬來一箱鐵劍。


    李郃好奇地拿起一把劍仔細觀察,但見劍身銀亮,成色已十分酷似他印象中的鋼,心中已有幾分推斷。


    再一看相裏勤麵露笑容,他心中愈發篤定,遂用左手握劍,右手抽出腰間的佩劍,狠狠將劍刃斬向另一把劍的劍刃。


    “鐺——”


    一聲清脆的金戈之聲響起,李郃右手那把劍應聲而斷。


    此時他舉起左手,仔細觀察相裏勤等人鍛造的兵器,卻發現這柄鐵劍僅僅隻是崩了一個約幾根頭發絲粗細的小口。


    “好劍!”


    將手中的斷劍插迴劍鞘,李郃毫不吝嗇他的稱讚。


    要知道他使用的兵器也不差,那是魏武卒的製式兵器,毫無疑問代表著魏國最拔尖的鍛造技藝,然而同樣是劍刃相擊,魏武卒的劍應聲而斷,而相裏勤等人鍛造的劍卻隻留下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口。


    從旁,李應、彭醜、狐豨幾人見獵心喜,亦好奇地逐一嚐試。


    事實證明,在相裏勤等人鍛造的兵器麵前,縱使是魏武卒的兵器也不堪一擊,雖然彭醜等人不像李郃那樣一次就斬斷,但三四次下來,他們的劍也紛紛崩斷。


    見此,李應好奇地問相裏勤道:“钜子,你等鍛造的兵器,不知對比韓國如何?”


    相裏勤謙遜卻不失高調地說道:“我與諸師兄弟、諸弟子,已吃透了韓國少府的技藝,自信並不遜於韓國少府鍛造的劍。”


    李郃微微點頭。


    他也相信相裏勤的判斷,畢竟這幾把劍已是十分精良,雖然還談不上是神兵,但事實上,相裏勤等人已經可以鍛造所謂的神兵,畢竟神兵也不過就是反複鍛造數百次的鋼鐵而已。


    說白了,可以造,但太耗時,沒必要。


    這讓在場所有人都興奮起來,畢竟韓國的鍛造技術乃是整個中原最先進的技術,他少梁能追上韓國,就意味著他少梁已經擁有了整個中原最先進的鍛造工藝。


    剩下的,就是想辦法教授弟子,加大量產,以滿足東梁軍、元裏軍、左都護軍、右都護軍,以及翟章、司馬錯即將組建的第三支軍隊。


    當然,李郃也沒忘記他此番前來的目的,在眾人仍在談論那幾把利劍的鋒利與堅固時,向相裏勤說明了此行的來意。


    “鐵甲?”


    相裏勤一臉錯愕地問道:“是全部都由鍛鐵打造的鐵甲麽?”


    “是的。”李郃點點頭道:“輕而堅固的鐵甲!”


    “輕而堅固?”相裏勤與他從旁的墨家弟子們麵麵相覷。


    對於鐵甲而言,輕與堅固根本無法共存,這要如何實現?


    “我們會想到辦法的!”


    相裏勤咬了咬牙,擔下了這個重任。


    除了陷陣營的鐵甲,李郃也提供了另一種兵器的構思,斧戟。


    斧戟,這是一種兼具槍尖、斧刃的長兵器,既能用於刺,也用與雙持劈砍。


    在上郡的幾場戰爭中一連弄斷了三四把長戈,李郃深深意識到,擁有一柄鋒利、堅固且用途多變的長兵器,在戰場上是多麽的重要。


    待這種斧戟研製出來,他決定逐步取締他少梁軍隊中所有的長戈,該用斧戟,尤其是身披鐵甲的陷陣士。


    身披鐵甲的陷陣士,除非遇到大量的弩兵,否則連盾牌都可以省了。


    彼時雙手握持斧戟,身披堅不可摧鐵甲的陷陣士,那才是真正的陷陣之士,步卒王者,縱使是魏武卒都無法匹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國將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賤宗首席弟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賤宗首席弟子並收藏大國將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