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十月初十,在五百名亥部落騎兵的沿途保護下,整個亥部落遷移到了白邑。
得知消息後,李郃帶著亥伏前往迎接。
據亥伏此前向李郃所透露的,他亥部落在林胡當中隻能算是中等規模的部落,部落族人最多時大概五、六千人,不過現如今隻剩下四千餘人,其中成年戰士有一千五百人,剩下的則是婦孺老弱。
除此之外還有寥寥二百餘名奴隸,按照曾經草原上的習慣,不計入人口。
在一名懂得中原語的胡奴的翻譯下,亥伏歎息著向李郃講述他們亥部落衰弱的原因:“曾經我亥部落生活在河套西部,也就是如今乙旃部落獨占的牧場,大概三十年前,因為乙旃部落日漸壯大,我的父親不願族人與乙旃發生摩擦,遂帶著族人東遷至拉薩烏蘇河……雖然那邊與匈奴諸部落接壤,時常受到匈奴人的襲擊,但我亥部落也給予有力的還擊。我記得我亥部落最強盛的時候,部落有八千多族人,戰士有四、五千人,有數千的奴隸與六七萬隻羊。但很不幸,我胡人與樓煩的戰爭發生了……這場仗曆時兩三年,不少小部落因此覆滅,我亥部落亦犧牲了三千多名戰士,包括我的父親。”
據亥伏向李郃所言,這場仗是他們胡人戰敗了,在與樓煩人的戰爭中漸漸失去了對草原的控製,麵對大舉攻來的樓煩騎兵,乙旃部落等幾個大部落選擇向樓煩乞和,獻上幾十萬隻羊。
原本亥部落就在戰爭中陸續被搶走許多羊隻,再加上還要賠付對樓煩的戰爭賠償,到最後整個部落就隻剩下不到一萬隻羊。
對於中原國家而言,一萬隻羊仍然是不小的財富,比如少梁,三十萬人口的國家,至今也隻有兩萬頭羊,都不夠全國國民飽食一頓的。
但別忘了,少梁人隻是吃不起肉,但少梁本身,如今卻是一個年產糧百萬石以上的國家,在配給製的模式下,勉強可以做到自給自足。
然而亥部落卻沒有耕種的習慣,所有族人的吃用都在羊群身上,區區一萬隻羊,根本不足以養活剩下的四千多族人,倘若冬季再遇到風雪,凍斃一批羊群,那對於部落而言更是雪上加霜,可能連這個冬季都撐不過去。
因此,接替父親成為部落首領的亥伏,帶著當時部落內僅剩兩千不到的戰士,加入了乙旃部落組織的南下搶掠夏人的隊伍,大舉攻入了魏國的上郡。
“原來如此。”
李郃點點頭。
對於亥伏的解釋,他雖然理解但卻不能認同。
林胡缺糧跟他中原有什麽關係?林胡缺糧就有理由搶掠中原了?
更別說林胡不止是搶掠糧食,他們還濫殺中原人,肆意擄掠中原的女人。
就算亥部落是林胡當中比較潔身自好的,但李郃依舊不信亥部落沒有趁機搶掠女人、捕捉奴隸,畢竟這是草原上沿襲了數百年的惡習。
但考慮到亥伏帶著整個部落來投奔他少梁,李郃也沒想再深究罷了,畢竟相比其他林胡部落,亥部落對中原多少還是抱著幾分善意的,至少願意接受中原文化,化胡為夏。
“他們來了。”
亥伏的臉上露出了幾分笑容。
在他的提醒下,李郃抬頭看向前方,旋即便看到亥部落的族人乘坐著馬車徐徐而來。
與中原那隻有士大夫才有資格乘坐的馬車不同,草原上的馬車,其實隻能說是馬拉車,即馬拉著一輛大車,車上或堆滿了帳篷、幹草以及各種生活器具,或坐著部落裏的老人與小孩。
待對方靠近後,亥伏率先迎了上去,用草原語大聲喊著什麽。
遷徙而來的亥部落族人亦大聲迴應,場麵很是熱鬧,可惜李郃卻聽不懂他們在說什麽。
不多時,亥伏帶著五六名部落內的老人來到了李郃麵前。
通過胡奴的翻譯,亥伏告訴李郃,這幾名老人是他亥部落類似‘長老’的人物,同時,亥伏也向這些長老介紹了李郃:“夏地少梁國的猛將,子梁大夫。”
李郃上下打量著這幾名老人,發現這幾名老人臉上都有刀劍、箭矢留下的創傷,雙手亦布滿老繭,他心下了然:這些長老,應該就是亥部落曾經的勇士。
在他觀察這幾名長老的時候,對方也在觀察他,期間,其中一名長老朝著李郃伸出了手,嚴肅地用中原語說道:“步鹿,夏將。”
從旁,亥伏通過那名胡奴低聲向李郃解釋道:“老步鹿想試試子梁大夫的力氣,並無惡意,請莫要見怪。”
這麽直接的麽?
李郃不禁莞爾,伸手握住了那名叫做老步鹿的老人的右手,僅使出了七分力,那名老戰士就露出了難以承受之色,好在李郃立刻鬆了勁道。
“強大,夏將,亥部落追隨。”
這名老戰士豎起大拇指稱讚,看向李郃的目光也較原先更為和善。
其餘幾名長老見此,臉上也露出了滿意且和善的笑容。
待亥伏打發走這幾位長老,趕緊又向李郃道歉。
李郃揮揮手表示不在意,隨即笑著問道:“步鹿,是這位長老的名字麽?”
“是,也不是。”
亥伏知道李郃對他們林胡的姓名並不了解,便簡單解釋了兩句。
與中原人已形成了姓、氏、名、字的文化不同,草原民族對於姓名的理解就是能用就行,就拿亥伏舉例,這原本是亥伏祖先的名字,大抵就是猛士的意思,然後就變成了姓,一代代傳承下來。
至於名字,在足以區別父子的情況下,胡人一般不會另外取名。
比如亥伏的父親,就稱作老亥伏,亥伏的兒子就叫做小亥伏——倘若再生一個兒子,那麽長子改叫大亥伏,小兒子叫小亥伏。
甚至還可以加一個中亥伏,假如亥伏生了三個兒子。
雖然有些難以理解,但事實上中原其實也經過類似的階段,比如殷商曆代帝王的名字,太丁、外丙、太甲、太戊等等,其實也是序號,防止在祭祀中出錯導致混亂。
此時在白邑城牆上,閑著沒事的瑕陽君、藺遠等人也來湊熱鬧,在城牆上觀瞧遷徙而來的亥部落。
藺遠驚訝地問瑕陽君道:“子梁大夫這是……要收服這支林胡部落?”
“啊。”
瑕陽君也不隱瞞,點點頭說道:“我跟子梁聊過,他不準備將本郡的少梁人遷往此地,而是準備收服幾支林胡部落,讓他們居住在上郡,為少梁放牧戰馬與羊群。”
此時藺遠已大致了解了少梁的現狀,包括此次魏國將把上郡的個別幾座城池轉讓給少梁,如今聽瑕陽君這麽一說,他嘖嘖稱奇。
不可否認,他對林胡、匈奴等外族抱持敵意,但倘若某支外族願意接受中原文化,化胡為夏,藺遠倒也不會固執地反對此事。
畢竟這事要是較真起來,其實有許許多多的中原人都流淌著戎人、狄人、夷人的血脈。
華夷之別,僅在於文化。
午後,亥伏再次找到了李郃:“方才我與老步鹿談過了,老步鹿告訴我,扶施確實已被乙旃攻下了。……來時我的族人還遇到了乙旃的戰士,老步鹿騙他們說要遷移至從夏人搶奪而來的城池,騙過了那些乙旃戰士。……我願意率族內戰士為子梁大夫而戰,但族內的老弱婦孺,我希望他們搬遷至赤邑。”
李郃當然不會拒絕亥伏的請求,午後親自帶著亥伏以及亥部落前往赤邑。
駐軍在赤邑的魏將龍賈,對於李郃讓亥部落居住在赤邑也沒什麽看法,畢竟他也明白,有這些族人作為‘人質’,亥伏與亥部落的戰士不可能背叛,至於其他的,一來這是少梁的國事,二來李郃又是聯軍主帥,是他暫時的上司,他也無權幹涉。
不同於龍賈的無所謂,兒乞部落的勇士卜紮幹與雲水部落的首領阿羅在看到亥部落的族人後明顯有些慌神了。
阿羅失聲說道:“亥伏居然真的將族人遷到了這邊?”
從旁,卜紮幹皺著眉頭不說話。
不出二人的意料,李郃到了赤邑後,便將從他們兩個部落繳獲的羊群全部交給了亥部落,借此收買亥部落族人的人心。
亥部落的族人高興了,可卜紮幹、阿羅就笑不出來了。
可身為俘虜,二人也不敢向李郃提出什麽抗議,唯有請見李郃,表明臣服之意。
臣服?那你倆就把族人遷到此地唄!
否則平白無故我怎麽相信?
在李郃的要求下,雲水部落首領阿羅咬牙答應了此事,在李郃的默許下派了二十名戰士前往己部落的駐地,而卜紮幹卻還在猶豫,再者,僅僅隻是兒乞部落勇士的他,也無權做這個主。
對於二人的反應,李郃也不是很在意。
畢竟在他看來,有亥部落臣服他少梁已經足夠了,其他林胡部落願不願意臣服都不要緊。
不願臣服,那就打殘,將其驅趕出上郡,抓到的俘虜則交給亥部落處理。
當日,李郃派人奏請少梁,自領‘上郡守’,設了一個暫時有名無實的上郡都護府,封亥伏為上郡左都護,狄羊為上郡右都護,有意在將來讓二人攜手負責上郡的邊防。
亥伏、狄羊二人大為驚喜,後者加緊訓練他那由前胡奴組成的‘右都護軍’,而前者則在部落內推動化胡為夏之事,提倡學說中原語言、穿中原服飾、取中原名字。
鑒於‘胡’字在林胡眾並非貶意,亥伏索性改為姓氏,以胡為姓,以亥為名,改叫胡亥,將伏字贈予自己的兒子,叫做胡伏。
在他的帶動下,亥部落族人紛紛改為中原的單姓,比如步鹿就改為步姓,丘林則改為丘姓,不一而足。
其餘那些想不出中原姓氏的,或者懶得取名的,通通改姓胡。
一時間,少梁新增二千多名胡姓國人。
十月初十,在五百名亥部落騎兵的沿途保護下,整個亥部落遷移到了白邑。
得知消息後,李郃帶著亥伏前往迎接。
據亥伏此前向李郃所透露的,他亥部落在林胡當中隻能算是中等規模的部落,部落族人最多時大概五、六千人,不過現如今隻剩下四千餘人,其中成年戰士有一千五百人,剩下的則是婦孺老弱。
除此之外還有寥寥二百餘名奴隸,按照曾經草原上的習慣,不計入人口。
在一名懂得中原語的胡奴的翻譯下,亥伏歎息著向李郃講述他們亥部落衰弱的原因:“曾經我亥部落生活在河套西部,也就是如今乙旃部落獨占的牧場,大概三十年前,因為乙旃部落日漸壯大,我的父親不願族人與乙旃發生摩擦,遂帶著族人東遷至拉薩烏蘇河……雖然那邊與匈奴諸部落接壤,時常受到匈奴人的襲擊,但我亥部落也給予有力的還擊。我記得我亥部落最強盛的時候,部落有八千多族人,戰士有四、五千人,有數千的奴隸與六七萬隻羊。但很不幸,我胡人與樓煩的戰爭發生了……這場仗曆時兩三年,不少小部落因此覆滅,我亥部落亦犧牲了三千多名戰士,包括我的父親。”
據亥伏向李郃所言,這場仗是他們胡人戰敗了,在與樓煩人的戰爭中漸漸失去了對草原的控製,麵對大舉攻來的樓煩騎兵,乙旃部落等幾個大部落選擇向樓煩乞和,獻上幾十萬隻羊。
原本亥部落就在戰爭中陸續被搶走許多羊隻,再加上還要賠付對樓煩的戰爭賠償,到最後整個部落就隻剩下不到一萬隻羊。
對於中原國家而言,一萬隻羊仍然是不小的財富,比如少梁,三十萬人口的國家,至今也隻有兩萬頭羊,都不夠全國國民飽食一頓的。
但別忘了,少梁人隻是吃不起肉,但少梁本身,如今卻是一個年產糧百萬石以上的國家,在配給製的模式下,勉強可以做到自給自足。
然而亥部落卻沒有耕種的習慣,所有族人的吃用都在羊群身上,區區一萬隻羊,根本不足以養活剩下的四千多族人,倘若冬季再遇到風雪,凍斃一批羊群,那對於部落而言更是雪上加霜,可能連這個冬季都撐不過去。
因此,接替父親成為部落首領的亥伏,帶著當時部落內僅剩兩千不到的戰士,加入了乙旃部落組織的南下搶掠夏人的隊伍,大舉攻入了魏國的上郡。
“原來如此。”
李郃點點頭。
對於亥伏的解釋,他雖然理解但卻不能認同。
林胡缺糧跟他中原有什麽關係?林胡缺糧就有理由搶掠中原了?
更別說林胡不止是搶掠糧食,他們還濫殺中原人,肆意擄掠中原的女人。
就算亥部落是林胡當中比較潔身自好的,但李郃依舊不信亥部落沒有趁機搶掠女人、捕捉奴隸,畢竟這是草原上沿襲了數百年的惡習。
但考慮到亥伏帶著整個部落來投奔他少梁,李郃也沒想再深究罷了,畢竟相比其他林胡部落,亥部落對中原多少還是抱著幾分善意的,至少願意接受中原文化,化胡為夏。
“他們來了。”
亥伏的臉上露出了幾分笑容。
在他的提醒下,李郃抬頭看向前方,旋即便看到亥部落的族人乘坐著馬車徐徐而來。
與中原那隻有士大夫才有資格乘坐的馬車不同,草原上的馬車,其實隻能說是馬拉車,即馬拉著一輛大車,車上或堆滿了帳篷、幹草以及各種生活器具,或坐著部落裏的老人與小孩。
待對方靠近後,亥伏率先迎了上去,用草原語大聲喊著什麽。
遷徙而來的亥部落族人亦大聲迴應,場麵很是熱鬧,可惜李郃卻聽不懂他們在說什麽。
不多時,亥伏帶著五六名部落內的老人來到了李郃麵前。
通過胡奴的翻譯,亥伏告訴李郃,這幾名老人是他亥部落類似‘長老’的人物,同時,亥伏也向這些長老介紹了李郃:“夏地少梁國的猛將,子梁大夫。”
李郃上下打量著這幾名老人,發現這幾名老人臉上都有刀劍、箭矢留下的創傷,雙手亦布滿老繭,他心下了然:這些長老,應該就是亥部落曾經的勇士。
在他觀察這幾名長老的時候,對方也在觀察他,期間,其中一名長老朝著李郃伸出了手,嚴肅地用中原語說道:“步鹿,夏將。”
從旁,亥伏通過那名胡奴低聲向李郃解釋道:“老步鹿想試試子梁大夫的力氣,並無惡意,請莫要見怪。”
這麽直接的麽?
李郃不禁莞爾,伸手握住了那名叫做老步鹿的老人的右手,僅使出了七分力,那名老戰士就露出了難以承受之色,好在李郃立刻鬆了勁道。
“強大,夏將,亥部落追隨。”
這名老戰士豎起大拇指稱讚,看向李郃的目光也較原先更為和善。
其餘幾名長老見此,臉上也露出了滿意且和善的笑容。
待亥伏打發走這幾位長老,趕緊又向李郃道歉。
李郃揮揮手表示不在意,隨即笑著問道:“步鹿,是這位長老的名字麽?”
“是,也不是。”
亥伏知道李郃對他們林胡的姓名並不了解,便簡單解釋了兩句。
與中原人已形成了姓、氏、名、字的文化不同,草原民族對於姓名的理解就是能用就行,就拿亥伏舉例,這原本是亥伏祖先的名字,大抵就是猛士的意思,然後就變成了姓,一代代傳承下來。
至於名字,在足以區別父子的情況下,胡人一般不會另外取名。
比如亥伏的父親,就稱作老亥伏,亥伏的兒子就叫做小亥伏——倘若再生一個兒子,那麽長子改叫大亥伏,小兒子叫小亥伏。
甚至還可以加一個中亥伏,假如亥伏生了三個兒子。
雖然有些難以理解,但事實上中原其實也經過類似的階段,比如殷商曆代帝王的名字,太丁、外丙、太甲、太戊等等,其實也是序號,防止在祭祀中出錯導致混亂。
此時在白邑城牆上,閑著沒事的瑕陽君、藺遠等人也來湊熱鬧,在城牆上觀瞧遷徙而來的亥部落。
藺遠驚訝地問瑕陽君道:“子梁大夫這是……要收服這支林胡部落?”
“啊。”
瑕陽君也不隱瞞,點點頭說道:“我跟子梁聊過,他不準備將本郡的少梁人遷往此地,而是準備收服幾支林胡部落,讓他們居住在上郡,為少梁放牧戰馬與羊群。”
此時藺遠已大致了解了少梁的現狀,包括此次魏國將把上郡的個別幾座城池轉讓給少梁,如今聽瑕陽君這麽一說,他嘖嘖稱奇。
不可否認,他對林胡、匈奴等外族抱持敵意,但倘若某支外族願意接受中原文化,化胡為夏,藺遠倒也不會固執地反對此事。
畢竟這事要是較真起來,其實有許許多多的中原人都流淌著戎人、狄人、夷人的血脈。
華夷之別,僅在於文化。
午後,亥伏再次找到了李郃:“方才我與老步鹿談過了,老步鹿告訴我,扶施確實已被乙旃攻下了。……來時我的族人還遇到了乙旃的戰士,老步鹿騙他們說要遷移至從夏人搶奪而來的城池,騙過了那些乙旃戰士。……我願意率族內戰士為子梁大夫而戰,但族內的老弱婦孺,我希望他們搬遷至赤邑。”
李郃當然不會拒絕亥伏的請求,午後親自帶著亥伏以及亥部落前往赤邑。
駐軍在赤邑的魏將龍賈,對於李郃讓亥部落居住在赤邑也沒什麽看法,畢竟他也明白,有這些族人作為‘人質’,亥伏與亥部落的戰士不可能背叛,至於其他的,一來這是少梁的國事,二來李郃又是聯軍主帥,是他暫時的上司,他也無權幹涉。
不同於龍賈的無所謂,兒乞部落的勇士卜紮幹與雲水部落的首領阿羅在看到亥部落的族人後明顯有些慌神了。
阿羅失聲說道:“亥伏居然真的將族人遷到了這邊?”
從旁,卜紮幹皺著眉頭不說話。
不出二人的意料,李郃到了赤邑後,便將從他們兩個部落繳獲的羊群全部交給了亥部落,借此收買亥部落族人的人心。
亥部落的族人高興了,可卜紮幹、阿羅就笑不出來了。
可身為俘虜,二人也不敢向李郃提出什麽抗議,唯有請見李郃,表明臣服之意。
臣服?那你倆就把族人遷到此地唄!
否則平白無故我怎麽相信?
在李郃的要求下,雲水部落首領阿羅咬牙答應了此事,在李郃的默許下派了二十名戰士前往己部落的駐地,而卜紮幹卻還在猶豫,再者,僅僅隻是兒乞部落勇士的他,也無權做這個主。
對於二人的反應,李郃也不是很在意。
畢竟在他看來,有亥部落臣服他少梁已經足夠了,其他林胡部落願不願意臣服都不要緊。
不願臣服,那就打殘,將其驅趕出上郡,抓到的俘虜則交給亥部落處理。
當日,李郃派人奏請少梁,自領‘上郡守’,設了一個暫時有名無實的上郡都護府,封亥伏為上郡左都護,狄羊為上郡右都護,有意在將來讓二人攜手負責上郡的邊防。
亥伏、狄羊二人大為驚喜,後者加緊訓練他那由前胡奴組成的‘右都護軍’,而前者則在部落內推動化胡為夏之事,提倡學說中原語言、穿中原服飾、取中原名字。
鑒於‘胡’字在林胡眾並非貶意,亥伏索性改為姓氏,以胡為姓,以亥為名,改叫胡亥,將伏字贈予自己的兒子,叫做胡伏。
在他的帶動下,亥部落族人紛紛改為中原的單姓,比如步鹿就改為步姓,丘林則改為丘姓,不一而足。
其餘那些想不出中原姓氏的,或者懶得取名的,通通改姓胡。
一時間,少梁新增二千多名胡姓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