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中秋節到了,過節的氣氛被皇上未到給破壞了,想到馬上就要辦賞花宴,皇後壓下心裏的不滿,心情漸漸平靜下來了,就叫他把內務府送來的第三批畫像拿出來,過目審畫。
於是,公公就把這些畫像交給皇後過目。
他呆在一邊侍候著,一幅一幅千金小姐的畫軸遞給皇後,皇後看完畫像,就遞給他,命他收拾起來,看著矮幾上堆得越來越高的畫軸,喜公公心裏七上八下,不知哪一種類型的女子可以入皇後的眼?
柳大人的女兒,十分含蓄的向豫王表白自己的愛慕之情,可是從皇後的言語中明顯看出,她有些不樂意,認為皇家子嗣不應有感情,一切以江山社稷為重,女子不能成為狐狸精迷惑豫王。
哪一類女子會入皇後的眼?
他在一邊試探著:“皇後,尚書的女兒長得很清純,這樣的女子少一分算計,是一個很好的賢內助。”
“恩,尚書是本朝三代元老,為人處事圓滑,八麵玲瓏,與父親同朝為官,關係較好,他的兒子是禦林軍的統領,年輕有為,是年輕的佼佼者。沒有想到,他的女兒也是一幅好模樣。”皇後端詳著,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皇後,奴才還聽說,他女兒琴棋書畫無所不能,在京城號稱才女第一。這樣的女子才可配豫王。”
“不一定!”不知怎的她的眼前閃過一身雪白的兔子服裝,跳著清新自然的兔子舞。
皇後的話使公公的心一沉,她不知此時皇後作何考慮?他也不敢多言,以免畫蛇添足,破壞了皇後對她的好印象,說多了難免讓皇後生疑,把他收受賄賂的事情給查出來,那他的禍事就來了。
皇後沉吟了一會兒,“小喜子把她的畫像拿到一邊放著。賞花宴上,本宮要好好的考察一番,看她是否向人們所說的那樣是才女?”
“皇後高見,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賞花宴上見真彰。是驢子是馬到時一溜便知。”公公接過皇後的話,吹棒皇後高見,他看出了皇後對尚書女兒有好感。
玉成一對璧人功德無量。他喜滋滋的盤算著如何尋找一個機會,將這個好消息告訴尚書。拿著畫軸放進了一個盒子裏,專門放到櫃子的上一格存放起來了。
畫放好了以後,公公笑容可掬的跑過來,給皇後倒一杯參茶擱到矮塌上:“皇後,你看了半響的畫像,也累了,喝一杯參茶提提神吧。”
“恩”皇後芊芊玉指端起參茶,掀開蓋子,一股清香撲鼻而來,使皇後發脹的腦袋漸漸清明起來了,皇後輕輕抿了一口茶,將剛才看過的畫像從腦子裏過了一遍,好像沒有看見紫薇的畫像,她沉思了一會兒:“小喜子,就隻有這麽多的畫像,還有沒有。”
“皇後,奴才豈敢馬虎。所有的畫像奴才都拿給你了看了一遍,有的長得好的小姐的畫像,奴才專門挑選出來,再一次送交皇後過目,奴才這裏沒有其她小姐的畫像了,到目前為止,內務府沒有再送畫像過來。”公公將他掌握的情況一五一十的稟告皇後,將自己撇得幹幹淨淨,以免皇後責罰他辦事不利。
選妃是啟國的頭等大事,這樣的大事他一個奴才豈敢馬虎,出現遺漏他一個奴才怎麽可以擔責,太子不會踢死他,豫王也會捏死他,皇後也不會繞過他,大臣也不會放過他,他將豬八戒照鏡子裏外不是人,罪加幾等死得快。
皇後不再言語,知道小喜子所言並非誇張,他一個奴才不會明目張膽將大臣送交內務府的畫像,做手腳給藏起來,量他還沒有這個膽子。
她掃了最後一幅畫軸以後,芊芊玉指隨手將杯子擱置在一邊。斜倚在榻上,微微闔上美麗的眼眸假暝。
公公見皇後累了,閉目安歇,悄悄的走出去,對寢宮裏忙進忙出的一些宮女做了一個噤聲的動作,示意她們動作輕一些,不要把皇後吵醒了。
宮女輕手輕腳,悄無聲息的從公公身邊溜出來,一瞬間,宮女溜得比泥鰍還快,走得幹幹淨淨,偌大的寢宮隻留下假暝的皇後,和侯在一邊的公公,公公生怕皇後著涼,拿起一床薄毯輕手輕腳的蓋在皇後身上。
這時,皇後眼睛依舊微閉,輕啟朱唇:“小喜子,為何本宮沒有看見戰神的女兒,紫薇郡主的畫像。”
小喜子一愣:是啊,紫薇郡主自進宮以後,宮裏的許多人都記得她,都猜她是選妃最熱門的人選,怎麽沒有看見她的畫像?
小喜子不敢隨便議論,就老老實實的迴答:“皇後,奴才哪裏有這個膽子,敢將紫薇郡主的畫像遺漏,奴才左思右想,確實沒有看見內務府的人將郡主的畫像送來,奴才鬥膽猜測郡主的畫像沒有送入宮。”
寢宮裏沉默著。
小喜子琢磨著皇後的心思,腦子裏定格在紫薇進宮時跳的一種兔子舞,兔子舞深得太後和皇後的喜愛,太後賞賜了玉如意,皇後賞賜了藩國進貢的錦緞,紫薇郡主眉開眼笑的抱著一堆賞賜離開永和宮。
這個情景一閃現,冷不丁的促使一個大膽的念頭出現:豫王是皇後的親身皇兒,皇後極為喜愛豫王,皇後是否順著豫王的意,也中意郡主,她才是豫王當之無愧的豫王妃。
正文 第四百二十七章 公公討喜
這個奇怪的念頭一出現,嚇了公公一跳,不對!此事蹊蹺,聽說,太子在民間對郡主有意,隻是陰差陽錯太子將這一段賜婚給錯過去了,才使豫王鑽了空子,也跑去向皇上要求賜婚。
郡主哪一點好?兄弟倆都看中了郡主。迷得兄弟兩人團團轉。
天啊,亂了!亂了!這些是非曲直,因果循環哪裏是他一個奴才弄得清楚的。
喜公公僵在原地,胡思亂想,大腦一片混亂,理不清,扯不斷,不知皇後的心思是什麽?意屬誰?事情究竟朝哪個方向發展?
有些事情難以預料,他在宮廷打滾了二十多年,宮廷的紛爭和後宮的爭鬥,他看得太多了,皇宮裏沒有人味,沒有親情,永遠隻有利益和權利。
勝者為尊,敗者為寇,皇宮裏的爭鬥瞬息萬變令人防不勝防,為了一個女子兄弟倆產生矛盾。一旦這樣的事情發生將是很可怕的。
想到這裏,不安湧上心頭,暗暗懊惱,有些問題沒有弄清楚,貪圖蠅頭小利將自己卷進去。站錯了隊,支持錯了人,將來一定會受到牽連,到時自己死無藏身之地,那才是冤枉。
公公垂著腦袋胡思亂想著,總是感覺脖子上涼颼颼的,似有一把刀架在脖子上隨時會要了他的老命,覺得心神不寧、忐忑不安。
寢宮裏一片寂靜,他忍不住悄悄的朝榻上掃了一眼,皇後倚在榻上閉目養神,根本就沒有在意他的表情,皇後隻是閉上眼睛,走進了自我封閉的世界裏。
他不知皇後到底選誰為妃?公公呆呆的侯在一邊,也不知這樣站著過了多久,直到雙腿麻木了,他才意識到自己站了許久,於是,他動動麻木的雙腿,邁著僵硬的步子走出去,輕輕將門掩上。悄無聲息的走出寢宮,壓低嗓子對著一群宮女吩咐著:“你們手腳要輕一點,不要吵醒了皇後,皇後沒有歇息好,唯你們是問?”
一群宮女輕輕答應著:“是,公公。”一個一個輕手輕腳的忙乎著自己手裏的一些事情了。
這時,太陽已經高高升起,陽光從樹枝間漏出來,斑斑駁駁的灑在窗台上,公公循著陽光看到了外麵,寢宮外麵的花樹長得十分茂盛,有的長到了一人多高,挨著窗戶旁邊種植著一些花樹,花枝伸到了窗戶上麵,將陽光斜斜的擋在了窗外。
“一些不長眼睛的東西,花枝生長的茂盛,擋住了陽光,也不去修剪花枝。寢宮裏要陽光燦爛,皇後的心情才會燦爛。”
他拉長著臉,壓低聲音對著宮女嗬斥著,他橫了宮女一眼,目光尋到了一位長相很討喜的宮女,他向她招招手,宮女很乖巧的走過來,輕聲問道:“公公有何吩咐。”
公公沉著臉,指著花枝輕聲嗬斥著:“由你負責整理花枝,你難道沒有長眼睛?花樹長得茂盛,有的花枝已經伸到窗戶底下,遮住了陽光,你可知你犯了何錯?”
宮女大驚失色,嚇得渾身篩糠,哀求著:“公公饒命,奴婢覺得這些花枝長得很有型,所以就留著任其生長,可是奴婢疏忽了,花枝擋住了陽光,奴婢再也不敢粗心大意了。求公公高抬貴手,饒過奴婢這一次。奴婢將功補過把旁枝都剪掉。”
公公冷哼著:“再有下一次,重重責罰,絕不寬恕。”
“謝謝公公,謝謝公公,奴婢絕沒有下一次。”宮女大喜過望,趕緊給公公行禮道謝。找出剪刀修剪花枝去了。
公公背著手,走到一棵茂盛的樹下,樹的旁邊生長著一片潔白如玉的菊花,菊花如火如荼的開放著,幽香陣陣,沁人肺腑,公公深吸了一口氣,心曠神怡,不由讚道:“菊花真香,難怪皇後喜歡菊花,原來皇後喜歡它的幽香,認為菊花品格高尚,不逢迎風雅,敢於傲雪淩霜,即使是殘菊,也懸掛枝頭,挺然不落,依舊含香吐芳。今年的菊花開得比往年都要茂盛。看來今年的賞菊宴會如期的舉行。後宮又可熱鬧一番了。”
公公站在潔白如玉的花海前,眼裏噙著笑意,伸手拂過花朵,一個人自得其樂的欣賞著菊花。
突然,紫蘭色的身影撞入他的眼睛,豫王繞過了花海,來到了寢宮。
公公心裏一喜,真是母子連心,剛才皇後正在念著豫王,豫王就到了。他迎上去。討好的笑著:“豫王早上好,好巧,皇後剛才還與奴才談起豫王,豫王就到了。皇後得知豫王來請安必然會大樂。”
豫王一愣,公公一大早,不去侍候母後,竟有閑情逸致跑到花園裏來幹什麽?他轉過身子,壓住不悅,淡淡的說道:“公公一大早,很有興致,跑到花園裏賞花取樂。這樣的清閑日子過得不錯。”
公公對豫王的譏諷裝作沒有聽懂,他依然笑著迎上前,伸出三個指頭,一一扳著手指頭數落著:“人逢喜事精神爽,奴才最近遇上了三個喜:皇後安好是一喜,豫王少年英俊是二喜,三喜,是宮裏馬上要辦賞花宴了,大家樂嗬嗬。“
喜公公見麵就給豫王報了三個喜訊,最重要的一個喜訊就是母後一切安好,使豫王心裏的不快很快就消失了,他笑著說道:“公公巧舌如簧,普通的三件事,在你口裏變成了很有趣的喜事。母後安好,我就放心了。”
喜公公得到豫王的誇獎,喜笑顏開:“豫王請安心,皇後一切安好,隻是剛才內務府送來了一些畫軸,皇後看了許久,身子有些乏,現在靠在榻上安歇。”
豫王抬起的腳放下來了,他停住腳步,一雙關切的目光注視著寢宮,怕打擾母後安歇,猶豫著:是進去?還是不進去?
“豫兒來了嗎?”寢宮裏傳來了慵懶的聲音,豫王一聽,心裏暗暗高興,皇後一切正常,他馬上走進寢宮,含笑朝著皇後行禮:“母後吉祥。兒臣給母後請安。”
“免禮,豫兒到母後身邊來坐,讓母後瞧瞧你。”皇後從榻上直起腰身,伸手對著豫王打著招唿。
豫王起身三步並作兩步走上榻,在母後對麵坐下。
公公跟在豫王身後走進來,見豫王與皇後親近著,皇後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公公心裏也暗暗高興起來了,豫王真是皇後的解語花,皇後隻要看見豫王,所有的煩惱和不快都會一掃而光,皇後眼裏閃出溺愛的目光,久久盯著豫王不放,從上到下打量著他,不放過如何一個細節。
公公樂顛顛的上前給皇後和豫王倒滿茶水,向皇後讚美豫王:“皇後,豫王真是孝順,天天來給皇後請安,皇後隻要看見豫王,心情就開朗。”
“母後,請恕孩兒不孝,不能天天陪在母後身邊,聆聽母後的教誨。侍奉在母後左右。”豫王聽話聽音,最近一段事情事物繁多,沒有及時給母後請安,母後時時惦念自己,導致他心裏百感交集,自己不能向普通百姓那樣,天天承歡在母後的膝下,端茶送水,盡兒子的孝道。
公公自己也沒有想到,自己無意間的就事論事,引起了豫王的感歎,勾起了豫王思母情結。他也不知道說什麽好。就退後幾步站立,把空間留給皇後和豫王,讓母子倆尋到更多的快樂。
皇後拉著豫王的手,輕輕摸著:“豫兒,許久沒有與母後一起用膳了,午膳留在永和宮裏陪母後用膳。可好。”
豫王猶豫著,心裏在盤算著如何開口,婉拒。
豫王臉上滑過一絲猶豫讓皇後撲捉到了,還沒有等他開口,皇後就開口追問著:“豫兒有事嗎?”
“啊,有事,哦,沒事。”豫王一愣之下,心裏有些慌張,不知該如何跟母後解釋,於是,他在無意識中點頭承認有事。過會又覺得不妥,趕緊否認,以此掩蓋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豫王出爾反爾的說法,更令皇後好奇了:“豫兒,你今日怎麽哪?”
一雙孤疑的目光有意無意的落在他的身上,令他渾身燥熱。豫王無奈隻好自我解嘲:“一路趕來走急了,有些燥熱。”
他隨手解開衣領上的一個扣子,扯起寬大的衣袖扇了扇。
皇後笑意融融的望著豫王,她也沒有伸手幫豫兒一把,隻是讓他自己慢慢調整自己的心態,使自己平靜下來。
過了一會兒,豫王額上的汗收了,氣息漸漸平緩,他為了打破僵局,尋找新的話題令自己開心起來,他聳聳肩頭,臉上堆著笑容,用輕鬆的口吻:“母後,公公見麵跟豫兒說了三件喜事,母後這裏絕對不止三件喜事,還有其它趣事沒有?說給豫兒聽一聽,讓兒子跟著也樂一樂。”
豫王的話讓皇後心裏暖融融的,精致的臉上笑容更多,她唇角含笑,慢條斯理的說著:“哎,年紀大了,記憶力不好了,不是豫兒提醒,母後也許真是忘記了,母後這裏真是有一件樂事,可以令你樂一樂。”
皇後轉過頭對侯在一邊的公公吩咐著:“小喜子你去把內務府送來的一些畫軸抱過來,給豫兒瞧瞧,請豫兒指點一二。豫王喜歡畫畫,他看見禦畫大師的傑作一定會感興趣的。”
正文 第四百二十八章 取悅皇上
公公馬上心領神會,明白皇後所指是什麽?他湊上前,附和著皇後趁機巴結豫王:“滿朝文武百官誰不知?豫王從小精通詩文,擅長水墨丹青。特別是人物畫像堪讚一絕,連宮廷禦畫大師都自歎不如。他逢人便說,豫王乃當世第一奇才也。”
世人都說:千穿萬穿,馬屁不穿。
公公幾句馬屁話說得皇後臉上笑容更柔和。皇後嗔怪的瞟了一眼,一臉諂媚的公公,知道他的話有些言過其實。
不過公公的馬屁話拍得很是時候,聽到耳裏她覺得很受用,作為一個母親誰不想別人誇讚自己的親生兒子?皇後是人,也有著天下母親一樣的特性,喜歡別人讚美自己的兒子,比讚美她還舒服一些。
豫王的想法與母後不一樣,如此露骨的馬屁話他覺得有些尷尬,但見母後露出久違的慈母的微笑,他後知後覺摸出了公公的心思,醉翁之意不在酒,公公是在借著誇獎自己討母後的歡心。
想通了這些環節,他也裝聾作啞沒有當麵戳穿,硬著頭皮聽著公公不堪入耳的馬屁話。
公公得意忘形,見皇後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多,諂媚之言越說越露骨,說得他麵紅心跳,實在聽不下去了,他掩著嘴唇輕輕的咳嗽了幾聲,然後輕輕嗓子,提醒公公適可而止。
公公看看皇後,又看看豫王,母子之間的神情互動看在眼裏,喜在心上,主子高興,奴才就高興,奴才是為主子而活著,皇後隻有豫王一個親生皇兒,對他愛若珍寶,皇後將太子撫養長大成人,也把太子當自己的孩子看待,皇後對太子和豫王一樣痛愛,人們看在眼裏,都在誇讚皇後賢德。
隻有他一直跟在皇後身邊侍候著,他最了解皇後的心思,從心裏麵,皇後還是朝著豫王這一邊傾斜。從各個方麵替豫王著想。
外人是看不懂皇後的心,皇後心裏窩著一口氣,這一口氣生生憋了十幾年,沒有出出來。
怡皇後對前皇後不滿,恨她奪取了皇上的全部的愛,無論她怎麽努力都得不到皇上的心,即使皇後去世了十幾年,皇上依然還是對她念念不忘,所以皇後心裏堵著一口氣,一直沒有消散,隻有看見自己的親生兒子,皇後才真正的打心眼裏高興。
她恨皇後!
對皇上不滿!
怪皇上絕情!
前皇後懷著孩子,還不知是男?是女?就當著文武百官的麵宣布,如果皇後生下一位皇子就立為太子,生下公主,就立為永寧公主。
前皇後的孩子還未出生封號都給取了,滿朝文武百官都知道皇上與皇後伉儷情深,道皇上是癡情人,一心一意念著皇後的好,一心一意對待皇後。
皇上專寵皇後,皇上把她們召進宮扔進後宮不聞不問,隻是把她們充當後宮的人數,讓宮裏的嬪妃情何以堪?把嬪妃置於尷尬境地導致後宮怨氣衝天。
宮裏的嬪妃個個都在罵皇後是狐狸精,不知這個狐狸精是如何迷惑皇上的?不知狐狸精是如何下套奪走了皇上的心,皇上眼裏再也沒有她們的身影存在。
在後宮,哪一位女子失寵,就意味著她會失勢,她們想盡辦法,傾盡所能拚命的想挽迴皇上的寵愛。
女為悅己者而容,
在一次賞花宴上。
後宮的嬪妃為了博得皇上一笑,竭盡所能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穿著豔裝麗服,美麗的妝扮成為後宮一道靚麗的風景,望著自己心愛的男子,漂亮明媚的眼睛閃過眼波。以求虜獲皇上的心。
皇上擁著清麗脫俗的皇後,帶著眾多嬪妃來到禦花園,與她們一起觀賞著百花盛開,皇上從中專門挑選出一些豔麗的花兒,一一點評著豔麗的花朵,在怒放的過程中沾染了人間的俗氣,借此指出嬪妃的著裝豔俗,要她們向皇後學習,清新淡雅,崇尚自然,
她們忙了半天徒勞一場,不僅沒有讓皇上有所觸動,反而弄巧成拙,豔麗的著裝更加襯托出皇後的清麗。
皇上眼裏閃過厭惡,當著皇後的麵,不顧她們的感受當眾點評嬪妃的著裝,豔俗,以博皇後一笑。
於是,公公就把這些畫像交給皇後過目。
他呆在一邊侍候著,一幅一幅千金小姐的畫軸遞給皇後,皇後看完畫像,就遞給他,命他收拾起來,看著矮幾上堆得越來越高的畫軸,喜公公心裏七上八下,不知哪一種類型的女子可以入皇後的眼?
柳大人的女兒,十分含蓄的向豫王表白自己的愛慕之情,可是從皇後的言語中明顯看出,她有些不樂意,認為皇家子嗣不應有感情,一切以江山社稷為重,女子不能成為狐狸精迷惑豫王。
哪一類女子會入皇後的眼?
他在一邊試探著:“皇後,尚書的女兒長得很清純,這樣的女子少一分算計,是一個很好的賢內助。”
“恩,尚書是本朝三代元老,為人處事圓滑,八麵玲瓏,與父親同朝為官,關係較好,他的兒子是禦林軍的統領,年輕有為,是年輕的佼佼者。沒有想到,他的女兒也是一幅好模樣。”皇後端詳著,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皇後,奴才還聽說,他女兒琴棋書畫無所不能,在京城號稱才女第一。這樣的女子才可配豫王。”
“不一定!”不知怎的她的眼前閃過一身雪白的兔子服裝,跳著清新自然的兔子舞。
皇後的話使公公的心一沉,她不知此時皇後作何考慮?他也不敢多言,以免畫蛇添足,破壞了皇後對她的好印象,說多了難免讓皇後生疑,把他收受賄賂的事情給查出來,那他的禍事就來了。
皇後沉吟了一會兒,“小喜子把她的畫像拿到一邊放著。賞花宴上,本宮要好好的考察一番,看她是否向人們所說的那樣是才女?”
“皇後高見,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賞花宴上見真彰。是驢子是馬到時一溜便知。”公公接過皇後的話,吹棒皇後高見,他看出了皇後對尚書女兒有好感。
玉成一對璧人功德無量。他喜滋滋的盤算著如何尋找一個機會,將這個好消息告訴尚書。拿著畫軸放進了一個盒子裏,專門放到櫃子的上一格存放起來了。
畫放好了以後,公公笑容可掬的跑過來,給皇後倒一杯參茶擱到矮塌上:“皇後,你看了半響的畫像,也累了,喝一杯參茶提提神吧。”
“恩”皇後芊芊玉指端起參茶,掀開蓋子,一股清香撲鼻而來,使皇後發脹的腦袋漸漸清明起來了,皇後輕輕抿了一口茶,將剛才看過的畫像從腦子裏過了一遍,好像沒有看見紫薇的畫像,她沉思了一會兒:“小喜子,就隻有這麽多的畫像,還有沒有。”
“皇後,奴才豈敢馬虎。所有的畫像奴才都拿給你了看了一遍,有的長得好的小姐的畫像,奴才專門挑選出來,再一次送交皇後過目,奴才這裏沒有其她小姐的畫像了,到目前為止,內務府沒有再送畫像過來。”公公將他掌握的情況一五一十的稟告皇後,將自己撇得幹幹淨淨,以免皇後責罰他辦事不利。
選妃是啟國的頭等大事,這樣的大事他一個奴才豈敢馬虎,出現遺漏他一個奴才怎麽可以擔責,太子不會踢死他,豫王也會捏死他,皇後也不會繞過他,大臣也不會放過他,他將豬八戒照鏡子裏外不是人,罪加幾等死得快。
皇後不再言語,知道小喜子所言並非誇張,他一個奴才不會明目張膽將大臣送交內務府的畫像,做手腳給藏起來,量他還沒有這個膽子。
她掃了最後一幅畫軸以後,芊芊玉指隨手將杯子擱置在一邊。斜倚在榻上,微微闔上美麗的眼眸假暝。
公公見皇後累了,閉目安歇,悄悄的走出去,對寢宮裏忙進忙出的一些宮女做了一個噤聲的動作,示意她們動作輕一些,不要把皇後吵醒了。
宮女輕手輕腳,悄無聲息的從公公身邊溜出來,一瞬間,宮女溜得比泥鰍還快,走得幹幹淨淨,偌大的寢宮隻留下假暝的皇後,和侯在一邊的公公,公公生怕皇後著涼,拿起一床薄毯輕手輕腳的蓋在皇後身上。
這時,皇後眼睛依舊微閉,輕啟朱唇:“小喜子,為何本宮沒有看見戰神的女兒,紫薇郡主的畫像。”
小喜子一愣:是啊,紫薇郡主自進宮以後,宮裏的許多人都記得她,都猜她是選妃最熱門的人選,怎麽沒有看見她的畫像?
小喜子不敢隨便議論,就老老實實的迴答:“皇後,奴才哪裏有這個膽子,敢將紫薇郡主的畫像遺漏,奴才左思右想,確實沒有看見內務府的人將郡主的畫像送來,奴才鬥膽猜測郡主的畫像沒有送入宮。”
寢宮裏沉默著。
小喜子琢磨著皇後的心思,腦子裏定格在紫薇進宮時跳的一種兔子舞,兔子舞深得太後和皇後的喜愛,太後賞賜了玉如意,皇後賞賜了藩國進貢的錦緞,紫薇郡主眉開眼笑的抱著一堆賞賜離開永和宮。
這個情景一閃現,冷不丁的促使一個大膽的念頭出現:豫王是皇後的親身皇兒,皇後極為喜愛豫王,皇後是否順著豫王的意,也中意郡主,她才是豫王當之無愧的豫王妃。
正文 第四百二十七章 公公討喜
這個奇怪的念頭一出現,嚇了公公一跳,不對!此事蹊蹺,聽說,太子在民間對郡主有意,隻是陰差陽錯太子將這一段賜婚給錯過去了,才使豫王鑽了空子,也跑去向皇上要求賜婚。
郡主哪一點好?兄弟倆都看中了郡主。迷得兄弟兩人團團轉。
天啊,亂了!亂了!這些是非曲直,因果循環哪裏是他一個奴才弄得清楚的。
喜公公僵在原地,胡思亂想,大腦一片混亂,理不清,扯不斷,不知皇後的心思是什麽?意屬誰?事情究竟朝哪個方向發展?
有些事情難以預料,他在宮廷打滾了二十多年,宮廷的紛爭和後宮的爭鬥,他看得太多了,皇宮裏沒有人味,沒有親情,永遠隻有利益和權利。
勝者為尊,敗者為寇,皇宮裏的爭鬥瞬息萬變令人防不勝防,為了一個女子兄弟倆產生矛盾。一旦這樣的事情發生將是很可怕的。
想到這裏,不安湧上心頭,暗暗懊惱,有些問題沒有弄清楚,貪圖蠅頭小利將自己卷進去。站錯了隊,支持錯了人,將來一定會受到牽連,到時自己死無藏身之地,那才是冤枉。
公公垂著腦袋胡思亂想著,總是感覺脖子上涼颼颼的,似有一把刀架在脖子上隨時會要了他的老命,覺得心神不寧、忐忑不安。
寢宮裏一片寂靜,他忍不住悄悄的朝榻上掃了一眼,皇後倚在榻上閉目養神,根本就沒有在意他的表情,皇後隻是閉上眼睛,走進了自我封閉的世界裏。
他不知皇後到底選誰為妃?公公呆呆的侯在一邊,也不知這樣站著過了多久,直到雙腿麻木了,他才意識到自己站了許久,於是,他動動麻木的雙腿,邁著僵硬的步子走出去,輕輕將門掩上。悄無聲息的走出寢宮,壓低嗓子對著一群宮女吩咐著:“你們手腳要輕一點,不要吵醒了皇後,皇後沒有歇息好,唯你們是問?”
一群宮女輕輕答應著:“是,公公。”一個一個輕手輕腳的忙乎著自己手裏的一些事情了。
這時,太陽已經高高升起,陽光從樹枝間漏出來,斑斑駁駁的灑在窗台上,公公循著陽光看到了外麵,寢宮外麵的花樹長得十分茂盛,有的長到了一人多高,挨著窗戶旁邊種植著一些花樹,花枝伸到了窗戶上麵,將陽光斜斜的擋在了窗外。
“一些不長眼睛的東西,花枝生長的茂盛,擋住了陽光,也不去修剪花枝。寢宮裏要陽光燦爛,皇後的心情才會燦爛。”
他拉長著臉,壓低聲音對著宮女嗬斥著,他橫了宮女一眼,目光尋到了一位長相很討喜的宮女,他向她招招手,宮女很乖巧的走過來,輕聲問道:“公公有何吩咐。”
公公沉著臉,指著花枝輕聲嗬斥著:“由你負責整理花枝,你難道沒有長眼睛?花樹長得茂盛,有的花枝已經伸到窗戶底下,遮住了陽光,你可知你犯了何錯?”
宮女大驚失色,嚇得渾身篩糠,哀求著:“公公饒命,奴婢覺得這些花枝長得很有型,所以就留著任其生長,可是奴婢疏忽了,花枝擋住了陽光,奴婢再也不敢粗心大意了。求公公高抬貴手,饒過奴婢這一次。奴婢將功補過把旁枝都剪掉。”
公公冷哼著:“再有下一次,重重責罰,絕不寬恕。”
“謝謝公公,謝謝公公,奴婢絕沒有下一次。”宮女大喜過望,趕緊給公公行禮道謝。找出剪刀修剪花枝去了。
公公背著手,走到一棵茂盛的樹下,樹的旁邊生長著一片潔白如玉的菊花,菊花如火如荼的開放著,幽香陣陣,沁人肺腑,公公深吸了一口氣,心曠神怡,不由讚道:“菊花真香,難怪皇後喜歡菊花,原來皇後喜歡它的幽香,認為菊花品格高尚,不逢迎風雅,敢於傲雪淩霜,即使是殘菊,也懸掛枝頭,挺然不落,依舊含香吐芳。今年的菊花開得比往年都要茂盛。看來今年的賞菊宴會如期的舉行。後宮又可熱鬧一番了。”
公公站在潔白如玉的花海前,眼裏噙著笑意,伸手拂過花朵,一個人自得其樂的欣賞著菊花。
突然,紫蘭色的身影撞入他的眼睛,豫王繞過了花海,來到了寢宮。
公公心裏一喜,真是母子連心,剛才皇後正在念著豫王,豫王就到了。他迎上去。討好的笑著:“豫王早上好,好巧,皇後剛才還與奴才談起豫王,豫王就到了。皇後得知豫王來請安必然會大樂。”
豫王一愣,公公一大早,不去侍候母後,竟有閑情逸致跑到花園裏來幹什麽?他轉過身子,壓住不悅,淡淡的說道:“公公一大早,很有興致,跑到花園裏賞花取樂。這樣的清閑日子過得不錯。”
公公對豫王的譏諷裝作沒有聽懂,他依然笑著迎上前,伸出三個指頭,一一扳著手指頭數落著:“人逢喜事精神爽,奴才最近遇上了三個喜:皇後安好是一喜,豫王少年英俊是二喜,三喜,是宮裏馬上要辦賞花宴了,大家樂嗬嗬。“
喜公公見麵就給豫王報了三個喜訊,最重要的一個喜訊就是母後一切安好,使豫王心裏的不快很快就消失了,他笑著說道:“公公巧舌如簧,普通的三件事,在你口裏變成了很有趣的喜事。母後安好,我就放心了。”
喜公公得到豫王的誇獎,喜笑顏開:“豫王請安心,皇後一切安好,隻是剛才內務府送來了一些畫軸,皇後看了許久,身子有些乏,現在靠在榻上安歇。”
豫王抬起的腳放下來了,他停住腳步,一雙關切的目光注視著寢宮,怕打擾母後安歇,猶豫著:是進去?還是不進去?
“豫兒來了嗎?”寢宮裏傳來了慵懶的聲音,豫王一聽,心裏暗暗高興,皇後一切正常,他馬上走進寢宮,含笑朝著皇後行禮:“母後吉祥。兒臣給母後請安。”
“免禮,豫兒到母後身邊來坐,讓母後瞧瞧你。”皇後從榻上直起腰身,伸手對著豫王打著招唿。
豫王起身三步並作兩步走上榻,在母後對麵坐下。
公公跟在豫王身後走進來,見豫王與皇後親近著,皇後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公公心裏也暗暗高興起來了,豫王真是皇後的解語花,皇後隻要看見豫王,所有的煩惱和不快都會一掃而光,皇後眼裏閃出溺愛的目光,久久盯著豫王不放,從上到下打量著他,不放過如何一個細節。
公公樂顛顛的上前給皇後和豫王倒滿茶水,向皇後讚美豫王:“皇後,豫王真是孝順,天天來給皇後請安,皇後隻要看見豫王,心情就開朗。”
“母後,請恕孩兒不孝,不能天天陪在母後身邊,聆聽母後的教誨。侍奉在母後左右。”豫王聽話聽音,最近一段事情事物繁多,沒有及時給母後請安,母後時時惦念自己,導致他心裏百感交集,自己不能向普通百姓那樣,天天承歡在母後的膝下,端茶送水,盡兒子的孝道。
公公自己也沒有想到,自己無意間的就事論事,引起了豫王的感歎,勾起了豫王思母情結。他也不知道說什麽好。就退後幾步站立,把空間留給皇後和豫王,讓母子倆尋到更多的快樂。
皇後拉著豫王的手,輕輕摸著:“豫兒,許久沒有與母後一起用膳了,午膳留在永和宮裏陪母後用膳。可好。”
豫王猶豫著,心裏在盤算著如何開口,婉拒。
豫王臉上滑過一絲猶豫讓皇後撲捉到了,還沒有等他開口,皇後就開口追問著:“豫兒有事嗎?”
“啊,有事,哦,沒事。”豫王一愣之下,心裏有些慌張,不知該如何跟母後解釋,於是,他在無意識中點頭承認有事。過會又覺得不妥,趕緊否認,以此掩蓋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豫王出爾反爾的說法,更令皇後好奇了:“豫兒,你今日怎麽哪?”
一雙孤疑的目光有意無意的落在他的身上,令他渾身燥熱。豫王無奈隻好自我解嘲:“一路趕來走急了,有些燥熱。”
他隨手解開衣領上的一個扣子,扯起寬大的衣袖扇了扇。
皇後笑意融融的望著豫王,她也沒有伸手幫豫兒一把,隻是讓他自己慢慢調整自己的心態,使自己平靜下來。
過了一會兒,豫王額上的汗收了,氣息漸漸平緩,他為了打破僵局,尋找新的話題令自己開心起來,他聳聳肩頭,臉上堆著笑容,用輕鬆的口吻:“母後,公公見麵跟豫兒說了三件喜事,母後這裏絕對不止三件喜事,還有其它趣事沒有?說給豫兒聽一聽,讓兒子跟著也樂一樂。”
豫王的話讓皇後心裏暖融融的,精致的臉上笑容更多,她唇角含笑,慢條斯理的說著:“哎,年紀大了,記憶力不好了,不是豫兒提醒,母後也許真是忘記了,母後這裏真是有一件樂事,可以令你樂一樂。”
皇後轉過頭對侯在一邊的公公吩咐著:“小喜子你去把內務府送來的一些畫軸抱過來,給豫兒瞧瞧,請豫兒指點一二。豫王喜歡畫畫,他看見禦畫大師的傑作一定會感興趣的。”
正文 第四百二十八章 取悅皇上
公公馬上心領神會,明白皇後所指是什麽?他湊上前,附和著皇後趁機巴結豫王:“滿朝文武百官誰不知?豫王從小精通詩文,擅長水墨丹青。特別是人物畫像堪讚一絕,連宮廷禦畫大師都自歎不如。他逢人便說,豫王乃當世第一奇才也。”
世人都說:千穿萬穿,馬屁不穿。
公公幾句馬屁話說得皇後臉上笑容更柔和。皇後嗔怪的瞟了一眼,一臉諂媚的公公,知道他的話有些言過其實。
不過公公的馬屁話拍得很是時候,聽到耳裏她覺得很受用,作為一個母親誰不想別人誇讚自己的親生兒子?皇後是人,也有著天下母親一樣的特性,喜歡別人讚美自己的兒子,比讚美她還舒服一些。
豫王的想法與母後不一樣,如此露骨的馬屁話他覺得有些尷尬,但見母後露出久違的慈母的微笑,他後知後覺摸出了公公的心思,醉翁之意不在酒,公公是在借著誇獎自己討母後的歡心。
想通了這些環節,他也裝聾作啞沒有當麵戳穿,硬著頭皮聽著公公不堪入耳的馬屁話。
公公得意忘形,見皇後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多,諂媚之言越說越露骨,說得他麵紅心跳,實在聽不下去了,他掩著嘴唇輕輕的咳嗽了幾聲,然後輕輕嗓子,提醒公公適可而止。
公公看看皇後,又看看豫王,母子之間的神情互動看在眼裏,喜在心上,主子高興,奴才就高興,奴才是為主子而活著,皇後隻有豫王一個親生皇兒,對他愛若珍寶,皇後將太子撫養長大成人,也把太子當自己的孩子看待,皇後對太子和豫王一樣痛愛,人們看在眼裏,都在誇讚皇後賢德。
隻有他一直跟在皇後身邊侍候著,他最了解皇後的心思,從心裏麵,皇後還是朝著豫王這一邊傾斜。從各個方麵替豫王著想。
外人是看不懂皇後的心,皇後心裏窩著一口氣,這一口氣生生憋了十幾年,沒有出出來。
怡皇後對前皇後不滿,恨她奪取了皇上的全部的愛,無論她怎麽努力都得不到皇上的心,即使皇後去世了十幾年,皇上依然還是對她念念不忘,所以皇後心裏堵著一口氣,一直沒有消散,隻有看見自己的親生兒子,皇後才真正的打心眼裏高興。
她恨皇後!
對皇上不滿!
怪皇上絕情!
前皇後懷著孩子,還不知是男?是女?就當著文武百官的麵宣布,如果皇後生下一位皇子就立為太子,生下公主,就立為永寧公主。
前皇後的孩子還未出生封號都給取了,滿朝文武百官都知道皇上與皇後伉儷情深,道皇上是癡情人,一心一意念著皇後的好,一心一意對待皇後。
皇上專寵皇後,皇上把她們召進宮扔進後宮不聞不問,隻是把她們充當後宮的人數,讓宮裏的嬪妃情何以堪?把嬪妃置於尷尬境地導致後宮怨氣衝天。
宮裏的嬪妃個個都在罵皇後是狐狸精,不知這個狐狸精是如何迷惑皇上的?不知狐狸精是如何下套奪走了皇上的心,皇上眼裏再也沒有她們的身影存在。
在後宮,哪一位女子失寵,就意味著她會失勢,她們想盡辦法,傾盡所能拚命的想挽迴皇上的寵愛。
女為悅己者而容,
在一次賞花宴上。
後宮的嬪妃為了博得皇上一笑,竭盡所能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穿著豔裝麗服,美麗的妝扮成為後宮一道靚麗的風景,望著自己心愛的男子,漂亮明媚的眼睛閃過眼波。以求虜獲皇上的心。
皇上擁著清麗脫俗的皇後,帶著眾多嬪妃來到禦花園,與她們一起觀賞著百花盛開,皇上從中專門挑選出一些豔麗的花兒,一一點評著豔麗的花朵,在怒放的過程中沾染了人間的俗氣,借此指出嬪妃的著裝豔俗,要她們向皇後學習,清新淡雅,崇尚自然,
她們忙了半天徒勞一場,不僅沒有讓皇上有所觸動,反而弄巧成拙,豔麗的著裝更加襯托出皇後的清麗。
皇上眼裏閃過厭惡,當著皇後的麵,不顧她們的感受當眾點評嬪妃的著裝,豔俗,以博皇後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