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玉蓉死命地抓著頭發,她隻要一緊張或遇上不能理解的事就會下意識地抓頭發,現在她還沒從吳玉書的事兒迴過味兒,又聽到吳玉書的這句話,表情不由更加有茫然。
她突然覺得自己的腦袋很不夠用,到現在為止她隻聽清了換孩子,但至於換孩子的作用就是他們家有了足夠供自家用度的銀錢。
可接下來的事她完全想不通,或者不是她想不通,而是太複雜她根本沒法把這一切連成一條線。
“玉蓉,我根本就不配當百姓的父母官。我們能有今天全是母親用那個孩子換來的。而現在有人正在用那個孩子想一舉鏟除雲家,我不能一錯再錯。要不然我還有什麽顏麵立足於世間!”
吳玉書看著妹妹都當娘的人還一副抓耳撓腮的樣兒不由微微一笑,伸手拿開她亂抓頭發的手。
說出來他的心裏好受多了,即使他的妹妹到現在還沒聽懂其中的關鍵。但若不是他一直身處其中,他又如何能在聽到這事的第一時間想通這一切呢。
這件事本來就極為複雜,布這個局的人用了那麽長的時間來收網,又豈會讓人一下就看透其中的奧妙。
吳玉蓉的心思一向簡單,她哪裏懂得這麽多的彎彎繞繞,她要是能一下子猜透這些,那她就不是吳玉蓉了。
“哥,你今兒是怎麽了,我怎麽覺得你奇奇怪怪,神神叨叨的。就算當年娘親換了孩子才讓我們兄妹有了一條活路,但這一切又跟你沒關係,你幹嘛這麽自責。
你要是心裏過意不去,大不了我們把銀子還迴去,然後告訴雲家的人那個孩子在哪裏。這樣不就成了!咦?我怎麽覺得那個孩子就是雲漪呢。”
吳玉蓉順著自己的心思脫口而出,然話出口之後她總算察覺出哪裏不對了。忍不住又開始抓頭發。
她從很久以前就已經改掉這個壞習慣,尤其是嫁給葉歡之後,這個壞習慣基本上是強行被葉歡給改掉的。
可自留和離書給葉歡,帶著閨女遠從安雲趕到京都,她的這個習慣再次複燃。若不是有吳玉書和她嫂嫂照應著,她會越發像個不知事的孩子。
現在思慮自己脫口而出的話,吳玉蓉已微微有些明白吳玉書何以一迴來就心寧不屬。
又或者她自來京投奔他之後,就再也沒吳玉書的雙眉平展過。她本以為是做京官的壓力太大,可她有問過嫂嫂,嫂嫂說吳玉書的這種情況持續的時間並不長。
若硬要說是什麽時侯起的,其實也就去年中秋宴之後。吳玉蓉咬了咬唇,如果她沒記錯的話,去年中秋宴正是江雲漪正式賜封為公主的日子。
“難得你這麽快就開了竅。”
吳玉書微微一愣,隨即苦笑一聲。他倒是忘了吳玉蓉一直把江雲漪當成好姐妹,對於江雲漪的事兒她一向上心。
現在江雲漪一出事以她的個性哪裏坐得住,如今他跟她吐露這麽多年一直深藏的秘密,亦難怪她的心思能很想把事與江雲漪聯係到一起。
輕輕一歎,吳玉書也不知應不應該誇吳玉蓉在這個時侯突然變得聰明起來。隻是接下來要麵對的事,讓吳玉書再次麵露苦色。
“你的意思是說雲漪就是當年娘從雲家換出來的孩子?那,那雲家不就是被冤枉的麽?”
吳玉蓉愣了好半晌,又是咬唇又是捶腦袋,隨即將兩道細眉皺成了一個川字,才問出了兩句話。
可是問出之後,她的腦袋還是空蒙蒙的一片。她搞不懂雲漪怎麽會有那麽多的身份,而每一個身份總能讓她吃驚不已。
現在江雲漪突然間就成為當年她母親換走的那個孩子,她的心裏變得極不好受。因為若這樣算來,江雲漪的一生就等於是被她母親改寫的。
她把江雲漪當成最好的姐妹兒,有事沒事的總往她跟前湊,若不是後來知道她成為當今的公主,她怕人家說閑話才忍著沒去看她。
這會子江雲漪的身份又一次發生了轉變,還是急轉而下成為被指證謀反的雲家小姐。
這麽一個複雜又特殊的身份,讓她這個簡單的腦袋如何去想也是想不出所以然的。
“如果方錦娘所言不虛,那江雲漪確實就是當年那個由方錦娘和母親一起交換的那個孩子。”
吳玉書雖然沒有去聽堂審,但他從同僚那裏打聽到的事兒就是方錦娘指認當年換孩子的事是由雲老夫人指使的。
其實方錦娘當年應該也不知道那個被她埋在雲家祖祠的孩子會是堂堂的公主。若是她知道,她還敢那麽做麽?
沈老夫人把所有的人都蒙在鼓裏,自個卻玩了一出偷龍轉鳳的把戲。如今由她導演的這部戲即將落幕,這個時侯她心裏必然得意心願得償。
吳玉書隻要一想到沈老夫人玩弄了所有的人就是為了讓雲家有今日的下場,就不由得心中發寒。
先前他隻以為沈老夫人讓他母親換孩子應該隻是出於母親接生的那個婦人需要一個孩子,而當時浣州在那個時辰出生的女嬰也就雲家一個。所以沈老夫人才會選擇雲家。
現在看來,事實並非他所想象的這般簡單。這件事從一開始就是一個陰謀,一個針對雲家的陰謀。
沈老夫人是以滅雲家滿門為目標才選擇雲家的小姐來換掉剛出生的公主。想必其中還有其它的變故,所以沈老夫人才會拖到今天才對雲家出手。
“那,那怎麽辦?我們,我們得趕緊把真相說出來,要不然雲漪就死定了。”
吳玉蓉聽到此處已經顧不得去想當年誰對誰錯的事兒,她隻想救江雲漪,而吳玉書的證詞不僅能救江雲漪還能救雲家。
那個沈老夫人實在太壞了,她怎麽能想出這麽毒的計來害人呢。要知道她害的可不止一個人,而是一群人啊!
“現在皇上已經下旨將查抄雲家,定的罪名是欺君和謀逆這樣的大罪。我們想為雲家翻案,若是沒有人替我們作保,我們能鬥得過皇上麽?
我何嚐不想把真相說出來,但要怎麽說,找誰說,必須仔細斟酌,否則我們不僅救不了雲家,幫不了江雲漪,還會害了自己。”
這件事就如一塊巨石一直壓在吳玉書的心裏,便是他想通了所有的前因後果,卻依舊有一層迷霧未解。
但他知道這些迷霧勿須他解,他現在擔心的是想要雲家倒台的不止沈老夫人一個,若真是這樣又有幾個人願意他把真相說出來呢。
他現在又應該相信誰是真正想幫雲家的人?所以說出真相雖是必然,卻不是現在。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難道我們真要看著雲家被滿門抄斬,連同雲漪也不得好死麽?如果你的說是真的,那我們欠雲漪的實在太多了。要是雲漪真的因此出事,那我們兄妹還有何顏麵繼續活在世間!”
吳玉蓉苦著一張臉,心裏頭對江雲漪充滿了前所未有的愧疚之情。她怎麽也沒想到,他們會與江雲漪有這樣的淵源。
就好似他們的相遇注定就是一場宿命,要不然世間這麽大,他們兄妹何以偏偏遇到了她,又何以知她就是當年的那個孩子。
她現在總算能理解剛才吳玉書何以那般姿態,他們兄妹不僅虧欠雲家,更虧欠江雲漪。要是不能為他們正名,在以後漫漫下半生又怎能心安?
“先靜觀其變吧,若是最後沒得更好的辦法,我必會麵見聖上,請聖上刀下留人。你不是已經派人去順天府打探情況麽?待人迴來,先看看堂審的結果,我們再做打算。”
吳玉書正是因此事而心焦,若是永帝沒有直接下旨,而是先通過堂審,待審出結果後再行定論,他也不會如此糾結。
現今聖旨已下,實難更改。便是最後改了,他以後也不可能再為官。沒有一個皇帝會喜歡他這樣一個敢駁他顏麵的臣子。
而他經此一事必會得罪很多人,官場不會再有他的立足之地。他必然也要早日做好打算,否則不但救不了雲家,也會害了自己,害了家人。
吳家兄妹為雲家的案子愁白了頭發,聽到此事的吳夫人正提著菜籃子在市集那邊買菜。
吳玉書雖是京官,但他們當初來京時不好帶太多的下人過來,所以初來京時,廚房和家裏的鎖事都是由吳夫人自己來。
現在在京都呆了幾年卻也習慣大早上自個過來趕趕集,買買菜啥的。因與江雲漪相識,同她學了不少手藝,所以她現在也喜歡自己下廚為家人做飯。
“哎,你們聽說了沒,這雲家犯大事了,不僅鋪子被查封,人也全數下了大獄,現在正押往順天府受審呢。”
有百姓在來趕集的路上聽聞了雲家的事兒就在集上討論了起來。這大雪連下數月,近日天開始晴起來,雪也慢慢化了,集日自然也越來越熱鬧,一聽是雲家犯事,很快就吸引了一堆人過來。
“這雲家到底犯啥事了?咋地會弄到被抄家,還要被砍頭哪。”
聽到這事的百姓們都極為驚訝,以前沒咋覺得,但前不久的大雪災雲家免費為他們義診,又是施粥又是送藥,他們心中感念這世上還是好人多的同時,自是對雲家有一種特殊的感情。
這會子聽到雲家出事,大家夥當然都豎起了耳朵聽起來,語氣中不乏關心之意,更有人一聽堂審馬上就開始了,直接放下手中的活兒就跑去聽審。
“聽說是欺君,還有什麽謀逆啥的。總之可嚴重了!”
有打聽到事由的人連忙說了句,但具體的他並不清,不過即使是普通的平民百姓也都明白欺君和謀逆有多嚴重。
查抄家產和鋪子那都是輕的,滿門抄斬、人頭落地的都有可能。所以在場的百姓一聽多數被嚇住了。
他們想不通昨兒還在為他們布施的雲家,怎麽一個轉眼就成謀逆的大奸大惡之人,很多百姓不能接受這樣的事實,麵麵相覷一番都決定去順天府問個清楚。
“哎呀,還不止哪,聽說公主府也被查抄了,我們的永寧公主還要被處死。現在雅齋、藥膳館、百味藥粥坊那邊被好多官兵圍起來了!”
有消息靈通的忙將聽到的事兒當著眾多人的麵兒傳播開來。如果說雲家被查抄,大多數百姓還能鎮定,但一聽連永寧公主都被抓起來,還要立馬處死,百姓們就不淡定了。
“什麽,他們憑什麽處死我們的公主?”
江雲漪自成為大周第一位民間公主之後很多人都把她的事兒寫成了話本子在茶樓酒樓傳唱,現在很多人不認識皇帝,卻大多數人都認識江雲漪。
從她的人生經曆到她的創業經曆,再到她成為一國公主後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在大雪災之時對大周百姓施予援手。
這事兒雖然還沒有話本子出來,但很多百姓早把這位民間公主的情記在了心上。此刻聽到皇帝要斬他們的公主,哪裏能受得了。
“對,不能讓他們處死我們的公主!找他們要說法去,誰敢傷我們的公主就先從我們的屍體上踩過去!”
幾個月的大雪連下不知凍死了多少人,若不是江雲漪命人送衣送藥送吃食,又哪有他們今日在這裏趕集說笑聽故事。
他們對這位民間公主可要比對朝廷有感情得多,又怎麽會允許他們心目的活菩薩沒得到應有的嘉獎,反而要被處死。
這話一出可謂一唿百應,來趕集的百姓也不趕集,直接將手頭的東西全放下來,跟著人群一起湧向順天府。
後頭剛出門的百姓一聽此事,二話不說就跟了上來。然後百姓從隻有少數人,待到達順天府時已經有黑壓壓的一片。
吳夫人也赫然在其中。她聽到這個事哪還有心情再買菜,從百姓口中多方打聽才聽得一些支言片語,但信息卻不是很全。
心裏有些著急,抬眼見那押著雲家人的隊伍中有不少穿著宮中的太監服,忙摸了摸口袋,拿著一個錢袋子,可是她隻帶了買菜的錢,又摸了摸手腕,狠了狠心將手上的玉鐲子脫了下來。
將玉鐲子一並裝進錢袋子裏,吳夫人擠出人群向那般太監走去,攔住一個落在最後的小太監,先拿出幾塊碎銀誘惑,小太監不買帳才將手中裝有玉鐲子的錢銀袋子一並給他。
細細打聽今日所發生的事兒後,吳夫人已基本知道事情的經過。這小太監是那宣旨太監的徒弟,從他師傅那裏聽得不少內幕。稟著拿人錢財與人消災的原則,將吳夫人想問的事一五一十全說了。
此時順天府門前黑壓壓的跪了一大片的百姓,吳夫人看在眼中,咬了咬唇跑到一家初開業的布莊買了一整塊的素布,還在附近的書畫鋪子買了炭筆。
與其跪在這裏等消息,還不如弄點實際行動還可能幫到江雲漪。她與雲家不熟,可江雲漪救過她,也救過吳玉蓉。說什麽她都不能看著江雲漪出事。
說動百姓們寫萬民書上達天聽,以求寬大處理。百姓們聽聞這個萬民書可以上達天聽,自然跟著寫,他們不識字的可以按手印,認隻的就簽大名。
吳夫人聽著越來越多的百姓按著她的意思做,心裏就鬆了一口氣,花了大半時辰收集到這份難能可貴的萬民書,吳夫人在想著如何把這萬民書送到永帝手中。
思來想去,吳夫人還是利用了吳玉書的關係將萬民書連同一封書信一起送到了寧沉玉的手上。
她知道寧沉玉曾經受過江雲漪的恩情,若收到萬民書和書信一定會幫江雲漪在永帝麵前美言。
做完這些,吳夫人打發了一個人迴家送信,便留在順天府這邊聽審。這個時侯吳玉書和吳玉蓉必然也收到消息,那她就在這裏聽審,如此便可以把聽來的消息第一時間告訴他們,以免他們擔心。
一場堂審下來,雲家沒有馬上被定罪還贏得了喘息之機,讓吳夫人狠狠地鬆了一口氣。
隨著人群一起散開,吳夫人被孫產婆給纏上,此人是她婆婆的熟人,曾經與她的婆婆並稱浣州最好的產婆。
一個勁兒的問她吳玉書和吳玉蓉的情況,吳夫人隻能虛應著,孫產婆見她似有急事就住了嘴,最後又笑說了兩句兩人才各自分開。
孫產婆有些訕訕,隨後就想起她此次來京是要去找沈老夫人的,忙問了沈府的地址。
轉了半天找到沈府下了貼子,又等了大半時辰,孫產婆也沒見著沈老夫人。倒是見到了沈老夫人身邊的紅人沈嬤嬤。
天生愛嘮嗑的孫產婆也不介意就先跟沈嬤嬤嘮上了,一開始沈嬤嬤隻是笑著虛應,然當她聽到吳玉書兄妹竟是當年為端木皇後接生的產婆留下的子女時,不由就變了臉色。
吳玉書兄妹絕不能留著!沈嬤嬤當下就做了決定。本以為天衣無縫,沒想到會百密一疏,好在讓她得了這個消息。
------題外話------
拚了老命碼出的大肥章,姑娘們有花送花,有鑽送鑽,有打賞也趕緊過來。求花求鑽求打賞,求感言求書評,各種求。嗯嗯,這書寫大半年了也沒見有給姐姐寫個長評出來。
今兒這一章這麽長夠姑娘們寫一堆讀後感送我了。寫得好有賞!嗯嗯,大結局(二)會在十五號晚,或十六號早上發。請姑娘們繼續等著我!愛你們永遠,群麽所有看正版的姑娘!
ps:祝姑娘們節日快樂!
皇榜告示第232章:大結局(二)盛世婚禮
本以為天衣無縫,沒想到會百密一疏,好在讓她得了這個消息。沈嬤嬤當下就做了必須除掉吳氏兄妹的決定。
心裏慶幸從孫產婆這邊得到這個重要消息,沈嬤嬤當下就笑了開眉眼,認真與孫產婆攀談了起來。
她突然覺得自己的腦袋很不夠用,到現在為止她隻聽清了換孩子,但至於換孩子的作用就是他們家有了足夠供自家用度的銀錢。
可接下來的事她完全想不通,或者不是她想不通,而是太複雜她根本沒法把這一切連成一條線。
“玉蓉,我根本就不配當百姓的父母官。我們能有今天全是母親用那個孩子換來的。而現在有人正在用那個孩子想一舉鏟除雲家,我不能一錯再錯。要不然我還有什麽顏麵立足於世間!”
吳玉書看著妹妹都當娘的人還一副抓耳撓腮的樣兒不由微微一笑,伸手拿開她亂抓頭發的手。
說出來他的心裏好受多了,即使他的妹妹到現在還沒聽懂其中的關鍵。但若不是他一直身處其中,他又如何能在聽到這事的第一時間想通這一切呢。
這件事本來就極為複雜,布這個局的人用了那麽長的時間來收網,又豈會讓人一下就看透其中的奧妙。
吳玉蓉的心思一向簡單,她哪裏懂得這麽多的彎彎繞繞,她要是能一下子猜透這些,那她就不是吳玉蓉了。
“哥,你今兒是怎麽了,我怎麽覺得你奇奇怪怪,神神叨叨的。就算當年娘親換了孩子才讓我們兄妹有了一條活路,但這一切又跟你沒關係,你幹嘛這麽自責。
你要是心裏過意不去,大不了我們把銀子還迴去,然後告訴雲家的人那個孩子在哪裏。這樣不就成了!咦?我怎麽覺得那個孩子就是雲漪呢。”
吳玉蓉順著自己的心思脫口而出,然話出口之後她總算察覺出哪裏不對了。忍不住又開始抓頭發。
她從很久以前就已經改掉這個壞習慣,尤其是嫁給葉歡之後,這個壞習慣基本上是強行被葉歡給改掉的。
可自留和離書給葉歡,帶著閨女遠從安雲趕到京都,她的這個習慣再次複燃。若不是有吳玉書和她嫂嫂照應著,她會越發像個不知事的孩子。
現在思慮自己脫口而出的話,吳玉蓉已微微有些明白吳玉書何以一迴來就心寧不屬。
又或者她自來京投奔他之後,就再也沒吳玉書的雙眉平展過。她本以為是做京官的壓力太大,可她有問過嫂嫂,嫂嫂說吳玉書的這種情況持續的時間並不長。
若硬要說是什麽時侯起的,其實也就去年中秋宴之後。吳玉蓉咬了咬唇,如果她沒記錯的話,去年中秋宴正是江雲漪正式賜封為公主的日子。
“難得你這麽快就開了竅。”
吳玉書微微一愣,隨即苦笑一聲。他倒是忘了吳玉蓉一直把江雲漪當成好姐妹,對於江雲漪的事兒她一向上心。
現在江雲漪一出事以她的個性哪裏坐得住,如今他跟她吐露這麽多年一直深藏的秘密,亦難怪她的心思能很想把事與江雲漪聯係到一起。
輕輕一歎,吳玉書也不知應不應該誇吳玉蓉在這個時侯突然變得聰明起來。隻是接下來要麵對的事,讓吳玉書再次麵露苦色。
“你的意思是說雲漪就是當年娘從雲家換出來的孩子?那,那雲家不就是被冤枉的麽?”
吳玉蓉愣了好半晌,又是咬唇又是捶腦袋,隨即將兩道細眉皺成了一個川字,才問出了兩句話。
可是問出之後,她的腦袋還是空蒙蒙的一片。她搞不懂雲漪怎麽會有那麽多的身份,而每一個身份總能讓她吃驚不已。
現在江雲漪突然間就成為當年她母親換走的那個孩子,她的心裏變得極不好受。因為若這樣算來,江雲漪的一生就等於是被她母親改寫的。
她把江雲漪當成最好的姐妹兒,有事沒事的總往她跟前湊,若不是後來知道她成為當今的公主,她怕人家說閑話才忍著沒去看她。
這會子江雲漪的身份又一次發生了轉變,還是急轉而下成為被指證謀反的雲家小姐。
這麽一個複雜又特殊的身份,讓她這個簡單的腦袋如何去想也是想不出所以然的。
“如果方錦娘所言不虛,那江雲漪確實就是當年那個由方錦娘和母親一起交換的那個孩子。”
吳玉書雖然沒有去聽堂審,但他從同僚那裏打聽到的事兒就是方錦娘指認當年換孩子的事是由雲老夫人指使的。
其實方錦娘當年應該也不知道那個被她埋在雲家祖祠的孩子會是堂堂的公主。若是她知道,她還敢那麽做麽?
沈老夫人把所有的人都蒙在鼓裏,自個卻玩了一出偷龍轉鳳的把戲。如今由她導演的這部戲即將落幕,這個時侯她心裏必然得意心願得償。
吳玉書隻要一想到沈老夫人玩弄了所有的人就是為了讓雲家有今日的下場,就不由得心中發寒。
先前他隻以為沈老夫人讓他母親換孩子應該隻是出於母親接生的那個婦人需要一個孩子,而當時浣州在那個時辰出生的女嬰也就雲家一個。所以沈老夫人才會選擇雲家。
現在看來,事實並非他所想象的這般簡單。這件事從一開始就是一個陰謀,一個針對雲家的陰謀。
沈老夫人是以滅雲家滿門為目標才選擇雲家的小姐來換掉剛出生的公主。想必其中還有其它的變故,所以沈老夫人才會拖到今天才對雲家出手。
“那,那怎麽辦?我們,我們得趕緊把真相說出來,要不然雲漪就死定了。”
吳玉蓉聽到此處已經顧不得去想當年誰對誰錯的事兒,她隻想救江雲漪,而吳玉書的證詞不僅能救江雲漪還能救雲家。
那個沈老夫人實在太壞了,她怎麽能想出這麽毒的計來害人呢。要知道她害的可不止一個人,而是一群人啊!
“現在皇上已經下旨將查抄雲家,定的罪名是欺君和謀逆這樣的大罪。我們想為雲家翻案,若是沒有人替我們作保,我們能鬥得過皇上麽?
我何嚐不想把真相說出來,但要怎麽說,找誰說,必須仔細斟酌,否則我們不僅救不了雲家,幫不了江雲漪,還會害了自己。”
這件事就如一塊巨石一直壓在吳玉書的心裏,便是他想通了所有的前因後果,卻依舊有一層迷霧未解。
但他知道這些迷霧勿須他解,他現在擔心的是想要雲家倒台的不止沈老夫人一個,若真是這樣又有幾個人願意他把真相說出來呢。
他現在又應該相信誰是真正想幫雲家的人?所以說出真相雖是必然,卻不是現在。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難道我們真要看著雲家被滿門抄斬,連同雲漪也不得好死麽?如果你的說是真的,那我們欠雲漪的實在太多了。要是雲漪真的因此出事,那我們兄妹還有何顏麵繼續活在世間!”
吳玉蓉苦著一張臉,心裏頭對江雲漪充滿了前所未有的愧疚之情。她怎麽也沒想到,他們會與江雲漪有這樣的淵源。
就好似他們的相遇注定就是一場宿命,要不然世間這麽大,他們兄妹何以偏偏遇到了她,又何以知她就是當年的那個孩子。
她現在總算能理解剛才吳玉書何以那般姿態,他們兄妹不僅虧欠雲家,更虧欠江雲漪。要是不能為他們正名,在以後漫漫下半生又怎能心安?
“先靜觀其變吧,若是最後沒得更好的辦法,我必會麵見聖上,請聖上刀下留人。你不是已經派人去順天府打探情況麽?待人迴來,先看看堂審的結果,我們再做打算。”
吳玉書正是因此事而心焦,若是永帝沒有直接下旨,而是先通過堂審,待審出結果後再行定論,他也不會如此糾結。
現今聖旨已下,實難更改。便是最後改了,他以後也不可能再為官。沒有一個皇帝會喜歡他這樣一個敢駁他顏麵的臣子。
而他經此一事必會得罪很多人,官場不會再有他的立足之地。他必然也要早日做好打算,否則不但救不了雲家,也會害了自己,害了家人。
吳家兄妹為雲家的案子愁白了頭發,聽到此事的吳夫人正提著菜籃子在市集那邊買菜。
吳玉書雖是京官,但他們當初來京時不好帶太多的下人過來,所以初來京時,廚房和家裏的鎖事都是由吳夫人自己來。
現在在京都呆了幾年卻也習慣大早上自個過來趕趕集,買買菜啥的。因與江雲漪相識,同她學了不少手藝,所以她現在也喜歡自己下廚為家人做飯。
“哎,你們聽說了沒,這雲家犯大事了,不僅鋪子被查封,人也全數下了大獄,現在正押往順天府受審呢。”
有百姓在來趕集的路上聽聞了雲家的事兒就在集上討論了起來。這大雪連下數月,近日天開始晴起來,雪也慢慢化了,集日自然也越來越熱鬧,一聽是雲家犯事,很快就吸引了一堆人過來。
“這雲家到底犯啥事了?咋地會弄到被抄家,還要被砍頭哪。”
聽到這事的百姓們都極為驚訝,以前沒咋覺得,但前不久的大雪災雲家免費為他們義診,又是施粥又是送藥,他們心中感念這世上還是好人多的同時,自是對雲家有一種特殊的感情。
這會子聽到雲家出事,大家夥當然都豎起了耳朵聽起來,語氣中不乏關心之意,更有人一聽堂審馬上就開始了,直接放下手中的活兒就跑去聽審。
“聽說是欺君,還有什麽謀逆啥的。總之可嚴重了!”
有打聽到事由的人連忙說了句,但具體的他並不清,不過即使是普通的平民百姓也都明白欺君和謀逆有多嚴重。
查抄家產和鋪子那都是輕的,滿門抄斬、人頭落地的都有可能。所以在場的百姓一聽多數被嚇住了。
他們想不通昨兒還在為他們布施的雲家,怎麽一個轉眼就成謀逆的大奸大惡之人,很多百姓不能接受這樣的事實,麵麵相覷一番都決定去順天府問個清楚。
“哎呀,還不止哪,聽說公主府也被查抄了,我們的永寧公主還要被處死。現在雅齋、藥膳館、百味藥粥坊那邊被好多官兵圍起來了!”
有消息靈通的忙將聽到的事兒當著眾多人的麵兒傳播開來。如果說雲家被查抄,大多數百姓還能鎮定,但一聽連永寧公主都被抓起來,還要立馬處死,百姓們就不淡定了。
“什麽,他們憑什麽處死我們的公主?”
江雲漪自成為大周第一位民間公主之後很多人都把她的事兒寫成了話本子在茶樓酒樓傳唱,現在很多人不認識皇帝,卻大多數人都認識江雲漪。
從她的人生經曆到她的創業經曆,再到她成為一國公主後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在大雪災之時對大周百姓施予援手。
這事兒雖然還沒有話本子出來,但很多百姓早把這位民間公主的情記在了心上。此刻聽到皇帝要斬他們的公主,哪裏能受得了。
“對,不能讓他們處死我們的公主!找他們要說法去,誰敢傷我們的公主就先從我們的屍體上踩過去!”
幾個月的大雪連下不知凍死了多少人,若不是江雲漪命人送衣送藥送吃食,又哪有他們今日在這裏趕集說笑聽故事。
他們對這位民間公主可要比對朝廷有感情得多,又怎麽會允許他們心目的活菩薩沒得到應有的嘉獎,反而要被處死。
這話一出可謂一唿百應,來趕集的百姓也不趕集,直接將手頭的東西全放下來,跟著人群一起湧向順天府。
後頭剛出門的百姓一聽此事,二話不說就跟了上來。然後百姓從隻有少數人,待到達順天府時已經有黑壓壓的一片。
吳夫人也赫然在其中。她聽到這個事哪還有心情再買菜,從百姓口中多方打聽才聽得一些支言片語,但信息卻不是很全。
心裏有些著急,抬眼見那押著雲家人的隊伍中有不少穿著宮中的太監服,忙摸了摸口袋,拿著一個錢袋子,可是她隻帶了買菜的錢,又摸了摸手腕,狠了狠心將手上的玉鐲子脫了下來。
將玉鐲子一並裝進錢袋子裏,吳夫人擠出人群向那般太監走去,攔住一個落在最後的小太監,先拿出幾塊碎銀誘惑,小太監不買帳才將手中裝有玉鐲子的錢銀袋子一並給他。
細細打聽今日所發生的事兒後,吳夫人已基本知道事情的經過。這小太監是那宣旨太監的徒弟,從他師傅那裏聽得不少內幕。稟著拿人錢財與人消災的原則,將吳夫人想問的事一五一十全說了。
此時順天府門前黑壓壓的跪了一大片的百姓,吳夫人看在眼中,咬了咬唇跑到一家初開業的布莊買了一整塊的素布,還在附近的書畫鋪子買了炭筆。
與其跪在這裏等消息,還不如弄點實際行動還可能幫到江雲漪。她與雲家不熟,可江雲漪救過她,也救過吳玉蓉。說什麽她都不能看著江雲漪出事。
說動百姓們寫萬民書上達天聽,以求寬大處理。百姓們聽聞這個萬民書可以上達天聽,自然跟著寫,他們不識字的可以按手印,認隻的就簽大名。
吳夫人聽著越來越多的百姓按著她的意思做,心裏就鬆了一口氣,花了大半時辰收集到這份難能可貴的萬民書,吳夫人在想著如何把這萬民書送到永帝手中。
思來想去,吳夫人還是利用了吳玉書的關係將萬民書連同一封書信一起送到了寧沉玉的手上。
她知道寧沉玉曾經受過江雲漪的恩情,若收到萬民書和書信一定會幫江雲漪在永帝麵前美言。
做完這些,吳夫人打發了一個人迴家送信,便留在順天府這邊聽審。這個時侯吳玉書和吳玉蓉必然也收到消息,那她就在這裏聽審,如此便可以把聽來的消息第一時間告訴他們,以免他們擔心。
一場堂審下來,雲家沒有馬上被定罪還贏得了喘息之機,讓吳夫人狠狠地鬆了一口氣。
隨著人群一起散開,吳夫人被孫產婆給纏上,此人是她婆婆的熟人,曾經與她的婆婆並稱浣州最好的產婆。
一個勁兒的問她吳玉書和吳玉蓉的情況,吳夫人隻能虛應著,孫產婆見她似有急事就住了嘴,最後又笑說了兩句兩人才各自分開。
孫產婆有些訕訕,隨後就想起她此次來京是要去找沈老夫人的,忙問了沈府的地址。
轉了半天找到沈府下了貼子,又等了大半時辰,孫產婆也沒見著沈老夫人。倒是見到了沈老夫人身邊的紅人沈嬤嬤。
天生愛嘮嗑的孫產婆也不介意就先跟沈嬤嬤嘮上了,一開始沈嬤嬤隻是笑著虛應,然當她聽到吳玉書兄妹竟是當年為端木皇後接生的產婆留下的子女時,不由就變了臉色。
吳玉書兄妹絕不能留著!沈嬤嬤當下就做了決定。本以為天衣無縫,沒想到會百密一疏,好在讓她得了這個消息。
------題外話------
拚了老命碼出的大肥章,姑娘們有花送花,有鑽送鑽,有打賞也趕緊過來。求花求鑽求打賞,求感言求書評,各種求。嗯嗯,這書寫大半年了也沒見有給姐姐寫個長評出來。
今兒這一章這麽長夠姑娘們寫一堆讀後感送我了。寫得好有賞!嗯嗯,大結局(二)會在十五號晚,或十六號早上發。請姑娘們繼續等著我!愛你們永遠,群麽所有看正版的姑娘!
ps:祝姑娘們節日快樂!
皇榜告示第232章:大結局(二)盛世婚禮
本以為天衣無縫,沒想到會百密一疏,好在讓她得了這個消息。沈嬤嬤當下就做了必須除掉吳氏兄妹的決定。
心裏慶幸從孫產婆這邊得到這個重要消息,沈嬤嬤當下就笑了開眉眼,認真與孫產婆攀談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