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虎,你去跟村長說一聲,我們稍侯就到。”
江雲漪微微挑了下眉,村長居然命人來請,那說明村長還是給了他們家一些麵子,想讓他們家過去說清楚。
畢竟清漪園建起來後,很多平時沒有工作的村民都在他們家做幫工,每天領的工錢足夠一家子用後還有富餘,何況在他們家做工還是包吃的。
這事不管是誰的錯,村長都會先在心中掂量一翻再作決定!
張虎因今日之事心中其實是很惱怒的,這是他擔任清漪園管事最丟臉的一天。
除了沒護衛好主人家,讓主人家受傷外,他更惱怒的是他手底下這般小廝居然連幾個婆娘都打不過。
這樣的護院,說出去他都覺得丟人!
他方才已經跟江姑娘請過罪了,好在江姑娘通情達理並沒有責怪他。但也因為如此他才越發自責。
聽了令之後,張虎就退下了。心裏卻下了決心要好好訓練一下這些小廝,一定要把他們的整體水平給提上去。
------題外話------
謝謝秋心自在含笑中送滴5顆鑽鑽,麽麽愛你!嗯嗯,下一章有大事發生喲。哦嗬嗬!
皇榜告示第086章:各有各的算盤
在清漪園沒建起來前,村長家的房子在豐澤屯也是數得上的。江雲漪一家來到村長家的待客廳,才知道原來村長請他們來並不是因為晌午的事兒。
不過趙氏,楊大妞和楊家人有來村長這邊告黑狀倒是真的,可這事卻被村長給壓下來了。
原來也簡單,村長是有事要求著江家四房辦!
“這晌午剛過沒多久趙氏,楊大妞及楊家人就來我這邊說起一些事,不過被我給壓下來了。”
村長和和氣氣地請江雲漪一家人上坐,還讓兒媳婦給上了茶和點心,很是熱情地招待江雲漪一家。
江家四房慢慢在村裏嶄露頭角,可是人人都看在眼裏。他這個做村長的自然是也是看眼裏,記在心裏。
如果先前江家四房沒從江氏一族分支出來,今兒趙氏和楊家人來找他理論,他興許還不會對江大林這麽客氣。
可現在不一樣了,江家四房的事兒除了他們自己沒人管得了,他這個村長又何必瞎摻和。
但一些漂亮話總要說說,也得讓人記他一份情不是!
“本來隻是一些家事,沒想還打擾到了村長。”
雖然所有的人都知道江家四房現在是江雲漪說了算,但在村裏的一些人情往來,還是要由江大林和姚芳華排前頭。
江大林聽村長這麽說,居然懂得跟村長打起了哈哈,他這話明眼人一聽就知道家事鬧到村長這裏實在不好,卻也明白地告訴村長,即是家事村長推了才是正常,管了反而不好。
他雖然沒見過什麽識麵,但閨女這麽本事,媳婦兒做人做事也有比較講究,江大林潛移默化也學了不少。
其實江大林本身還不算特別的木納,隻是被老江家的人欺壓久了,養成了一種習慣,總是一副畏首畏尾的模樣。
作為一個經常為家計奔波的人,若沒點交際手段,肯定是混不下去的。所以在沒有老江家人在的情況下,江大林應付村長倒不比江雲漪和姚芳華差上一點半點。
“大林兄弟有所不知,其實在你們來之前,我們村的蘇老爺、葉老爺和金老爺都來過了。”
村長嗬嗬一笑,見江大林不上勾,眸光一轉便將事兒給引到本村除江家外最大的三位地主。
村長雖然是村長,但他家的良田在豐澤屯也隻能排個中上,可比不得蘇葉金三位豐澤屯的老牌地主老爺。
如今江家四房一下子從豐澤屯的村民中買了近百畝的地,還建了清漪園,江雲漪在鎮子又成了有頭有臉的人物,這江家四房一越成為豐澤屯最富有的人家,這事可羨煞了不少人呢。
江大林與姚芳華私下裏對視一眼,隨即看向江雲漪,想著這蘇葉金三位地主也來村長家跟他們家有什麽關係?
“村長既然把我爹,姚姨和我一並請來了,必是有什麽要事,我想這事兒莫非跟蘇、葉、金三位地主老爺有關?”
江雲漪在村長跟江大林寒喧的當口,就在沉思村長幫他們壓下趙氏和楊家人來告狀的事必有所求。
她想了半天,也沒想出村長家有什麽事兒,是需要他們家幫忙的。
但村長一說連豐澤屯最大的三位地主都請過來,江雲漪腦中閃過一絲什麽,卻沒來得抓住,便想著他們一家既然來了,村長沒把事兒說出之前他們也走不了,何不如大家開門見山的說。
“哎呀,還是我們雲漪丫頭爽快!是這樣的,我們豐澤屯的宗祠距上次修建已經有幾十年了,近日我與陳公、李公、江公商量了一下。也是時侯給我們的宗祠再好好的修建一番……”
村長誇獎了幾句,便跟江雲漪一家說起了宗祠之事。
這個時代每個地方都會設宗祠,因為宗祠承載了人們的希望和信仰,是一個非常神聖且不可侵犯之地。
你在這裏可以窮得連飯都吃不起,但宗祠你也得給它建起來,而且還要建得好,建得越富麗就說明你對宗祠越尊敬。
而宗祠最直接的反應就是這個地方的貧富情況!
江雲漪還記得她第一次上宗祠的情景,那種肅穆,沉寂,威嚴,不可侵犯的感覺隻要想起,就能清析地在腦中浮現。
村長說了這麽多,還特地把趙氏和楊家人告黑狀的事兒壓下,無非就是想讓江家四房出資重建豐澤宗祠。
江大林以前在豐澤屯就是一個小透明,村民對他最大的印象就是老實,孝順,肯幹。
現在村長突然跟他說起宗祠,他難免有些不自在。不過他人是老實了一點,可村長這麽捧他,其實就是希望他代表清漪園出這筆錢。
連江大林都聽出意味的事兒,以江雲漪和姚芳華的見地哪裏聽不出來。可出資建宗祠所耗費的銀錢定然不是小數目。
村長這是把他們家當成大魚在宰哪!
“修建宗祠非同小可,我們家在豐澤屯隻能算晚輩,如果再算得清一點也不過是新晉的小地主。村長把這麽重要的事跟我們說,我們家實在是受寵若驚。
不如這樣,蘇老爺,葉老爺和金老爺他們出多少,我們家在他們的基礎上減兩成,但我希望出資一定要透明化,也要全民參與,不管多少都要刻入新宗祠的石碑中以勵後人!”
江雲漪知道修建宗祠需要一大筆錢,但修建宗祠也是利民之事,對他們家其實也是有好處。
但做為一個商人,她從不做無本的買賣。據她所知列入宗祠功德碑的村人可以享有一些其它人不能享有的福利。
比如買地所交的地稅可由村人做保,在原先的稅交基礎上減半成。這是大周朝對於各地宗祠有特殊貢獻者的特別優待。
當然,朝廷為免有人鑽減稅的空子,對於特殊貢獻者這個特殊有多特殊是有明文規定,隻有達到這個規定,才能享有這樣的保障。
而且享有這個保障者僅限於如豐澤宗祠這種傳承百年的大型民間宗祠,然這其中百年世家的宗祠卻又排除在外,士人及官家也無法享有這樣的保障。
如此一來即可保護民間宗祠的永久傳承,也避免了士人、官家及大周朝的一些世家大族動了不應該動的心思。
減免半成地稅聽著貌似不多,但那些士人、官家及百年世家他們所擁有的土地曆來都是民間百姓的數倍數十倍之多,百畝千畝是最少的,有的動輒幾千上萬畝,這要全減免半成,朝廷得少收多少稅啊!
江雲漪打的就是減半成稅的主意,可是她不能出這個頭,畢竟她確實剛剛掘起豐澤屯,若她先出這個頭,必定會得罪蘇、葉、金三位老牌地主。
她雖然不怕得罪他們,但有些事能避則避,反正如果真要修祠堂他們家肯定是跑不了的。
讓人出大頭,她出小頭,一樣能沾光,一樣能得到免稅半成的好處,多出和少出對她沒有影響。
隨著藥田的成熟,她將來一定會買更多地,所以減半成地稅對她的誘惑是巨大的。
這也是她為何會同意讓江小高去紅楓書院讀書,並讓他努力考取一個功名的原因之一。
可高子還小,又剛剛入正規學院讀書,要等他考個功名迴來減稅賦似乎還有得等,那她還是先把這半成地稅的錢給省下來為好。
再說考功名者減的是人口稅,大周朝的人口稅是以家庭人口為單位的,隻要家中有人有功名者都可免稅。
這個稅在江家四房沒從江氏一族分支出來的時侯也是減免的,因為江家旺是秀才,他們家跟江家旺是直隸親屬,所以同樣能免人口稅。
但現在他們家跟江氏一族分支,她如今又買了不少的仆人,這些她就要重新交稅了。
其實大周朝之所以設一個人口稅,再弄一個有功名者可免稅,完全是為了鼓勵百姓們多讀書,因為你隻要讀了書有了成就就能得到朝廷的優待。
這也是江雲漪為何不阻止江小高用功的原因,因為如果江小高能早日有功名在身的話,他們家的人口稅就可以全免了。
其實江雲漪最想免的商稅,可惜大周朝就沒一條可以免商稅的。當時她初初接觸大周稅律,並沒有細看,還以為可以免商稅呢。
真是太遺憾了!江雲漪腦中轉了百八十道彎,心中不由微微地歎了口氣。
“這,你是說,隻要蘇、葉、金三位地主一出資,你們才會出?”
村長皺緊了眉頭,他本想讓江家四房帶著頭,然後再說服蘇、葉、金三位老地主,卻沒想到江雲漪也是個精的。
村長有些泄氣,這宗祠年久失修早已不堪重負,若再不出資修建,他們這百年宗祠可就要毀於一旦了!
可他有這個心卻沒這個力,想讓村民們集資,卻也知道豐澤屯家家戶戶都不富裕。
這可咋辦哪!村長愁眉苦臉起來。
“村長,這槍打出頭鳥,我們家自建了清漪園後就沒少人眼紅妒忌。如果在建議宗祠這一方麵我們還要搶在前頭,那蘇、葉、金三位老地主隻怕就會把我們家當成眼中盯,肉中刺。我想村長應該不想看到我們成為眾矢之的吧?”
江雲漪豈會看不出村長的打算,蘇、葉、金三位地主如果真的答應出資,村長就不會對他們這麽客氣了。
其實江雲漪不想出頭的另一個原因就是不想莫名得罪蘇、葉、金三位老吸血鬼。
這三個人在豐澤屯擁有大量的良田,為人一向極為苛刻,對租他們的地來種田的村民們都要強收六成以上的糧食才肯把地租出去。
以前江雲漪一家是跟他們沒什麽衝突,但自從江雲漪買了地,種了藥田,開始在村民中招工起,其實在一種形式上已經得罪了這三個人。
如果這一次他們家再貿然出頭,還不知道這三個人會使出什麽招來對付她呢。
不一萬隻怕萬一,她可不想無原無故犯小人,然後給自己惹一身騷。
“賢侄女一向聰明,不知道有沒有什麽好建議?”
村長也聽明白了江雲漪話中的意思,她是不想跟這三位地方起衝突,所以她不想帶頭出資。
但這丫頭小小年紀能有今日之成就,這頭腦定是極聰慧。村長不由得就向江雲漪問起了計。
想到此,村長不由麵帶希翼地看著江雲漪,連稱唿都不自覺間改了。
隻要能讓宗祠修建起來,別說叫一聲賢侄女,就算讓他叫江雲漪一聲姑奶奶他也是願意的。
“大周稅律其中有一條是對民間百年宗祠有特殊貢獻的庶民地主可免半成地稅,而這個特殊貢獻最低額度是紋銀三百兩,沒有最高額度,但有一個紋銀過千兩朝廷會頒發一個獎勵,這個獎勵是獎勵子女的。”
江雲漪自打算在這個時代做生意起就開始研究大周朝的各種律法,其中典獄和稅律是她重點的研究對象。
但免稅這東西朝廷自然是不會提倡的,所以關於這條稅律的記載隻有異常熟悉大周律法的官員和訟師才知道。
否則以古代地主階級的那種剝削個性必會想法設法地逃稅漏稅,就別提這種可以光明正大減稅的律法給他們用了。
“賢侄女不是唬我的吧?”
村長當然是希望地主們捐得越多越好,若大周朝真有這樣的律法村長根本就不必費心思籌資,這些地主們都會乖乖把錢送到他手裏。
村長聽到這個說法,一雙眼睛都亮了起來。那心情別提有多激動了,可他又不得不按奈住這種激動。
因為這實在是意外之喜哪!
“村長若不信可以自己查查啊!”
江雲漪聳聳肩,其實這些有關大周律的書籍民間並沒有出售,但端木陽知道她喜歡這些東西,便讓小四小五給她送了一堆放在書房。
對於端木陽她說不清是什麽感覺,總之那個人你趕他,他不走,偏又對你費盡了心思。
她書架上有六成以上的書籍全是端木陽送的,而且不是孤本,就是市麵上想買也買不到珍稀圖書。
這讓她這個愛書之人,是想下決心扔掉,又舍不得。因為他所送的那些書籍都是她極喜歡的。
江雲漪微微挑了下眉,村長居然命人來請,那說明村長還是給了他們家一些麵子,想讓他們家過去說清楚。
畢竟清漪園建起來後,很多平時沒有工作的村民都在他們家做幫工,每天領的工錢足夠一家子用後還有富餘,何況在他們家做工還是包吃的。
這事不管是誰的錯,村長都會先在心中掂量一翻再作決定!
張虎因今日之事心中其實是很惱怒的,這是他擔任清漪園管事最丟臉的一天。
除了沒護衛好主人家,讓主人家受傷外,他更惱怒的是他手底下這般小廝居然連幾個婆娘都打不過。
這樣的護院,說出去他都覺得丟人!
他方才已經跟江姑娘請過罪了,好在江姑娘通情達理並沒有責怪他。但也因為如此他才越發自責。
聽了令之後,張虎就退下了。心裏卻下了決心要好好訓練一下這些小廝,一定要把他們的整體水平給提上去。
------題外話------
謝謝秋心自在含笑中送滴5顆鑽鑽,麽麽愛你!嗯嗯,下一章有大事發生喲。哦嗬嗬!
皇榜告示第086章:各有各的算盤
在清漪園沒建起來前,村長家的房子在豐澤屯也是數得上的。江雲漪一家來到村長家的待客廳,才知道原來村長請他們來並不是因為晌午的事兒。
不過趙氏,楊大妞和楊家人有來村長這邊告黑狀倒是真的,可這事卻被村長給壓下來了。
原來也簡單,村長是有事要求著江家四房辦!
“這晌午剛過沒多久趙氏,楊大妞及楊家人就來我這邊說起一些事,不過被我給壓下來了。”
村長和和氣氣地請江雲漪一家人上坐,還讓兒媳婦給上了茶和點心,很是熱情地招待江雲漪一家。
江家四房慢慢在村裏嶄露頭角,可是人人都看在眼裏。他這個做村長的自然是也是看眼裏,記在心裏。
如果先前江家四房沒從江氏一族分支出來,今兒趙氏和楊家人來找他理論,他興許還不會對江大林這麽客氣。
可現在不一樣了,江家四房的事兒除了他們自己沒人管得了,他這個村長又何必瞎摻和。
但一些漂亮話總要說說,也得讓人記他一份情不是!
“本來隻是一些家事,沒想還打擾到了村長。”
雖然所有的人都知道江家四房現在是江雲漪說了算,但在村裏的一些人情往來,還是要由江大林和姚芳華排前頭。
江大林聽村長這麽說,居然懂得跟村長打起了哈哈,他這話明眼人一聽就知道家事鬧到村長這裏實在不好,卻也明白地告訴村長,即是家事村長推了才是正常,管了反而不好。
他雖然沒見過什麽識麵,但閨女這麽本事,媳婦兒做人做事也有比較講究,江大林潛移默化也學了不少。
其實江大林本身還不算特別的木納,隻是被老江家的人欺壓久了,養成了一種習慣,總是一副畏首畏尾的模樣。
作為一個經常為家計奔波的人,若沒點交際手段,肯定是混不下去的。所以在沒有老江家人在的情況下,江大林應付村長倒不比江雲漪和姚芳華差上一點半點。
“大林兄弟有所不知,其實在你們來之前,我們村的蘇老爺、葉老爺和金老爺都來過了。”
村長嗬嗬一笑,見江大林不上勾,眸光一轉便將事兒給引到本村除江家外最大的三位地主。
村長雖然是村長,但他家的良田在豐澤屯也隻能排個中上,可比不得蘇葉金三位豐澤屯的老牌地主老爺。
如今江家四房一下子從豐澤屯的村民中買了近百畝的地,還建了清漪園,江雲漪在鎮子又成了有頭有臉的人物,這江家四房一越成為豐澤屯最富有的人家,這事可羨煞了不少人呢。
江大林與姚芳華私下裏對視一眼,隨即看向江雲漪,想著這蘇葉金三位地主也來村長家跟他們家有什麽關係?
“村長既然把我爹,姚姨和我一並請來了,必是有什麽要事,我想這事兒莫非跟蘇、葉、金三位地主老爺有關?”
江雲漪在村長跟江大林寒喧的當口,就在沉思村長幫他們壓下趙氏和楊家人來告狀的事必有所求。
她想了半天,也沒想出村長家有什麽事兒,是需要他們家幫忙的。
但村長一說連豐澤屯最大的三位地主都請過來,江雲漪腦中閃過一絲什麽,卻沒來得抓住,便想著他們一家既然來了,村長沒把事兒說出之前他們也走不了,何不如大家開門見山的說。
“哎呀,還是我們雲漪丫頭爽快!是這樣的,我們豐澤屯的宗祠距上次修建已經有幾十年了,近日我與陳公、李公、江公商量了一下。也是時侯給我們的宗祠再好好的修建一番……”
村長誇獎了幾句,便跟江雲漪一家說起了宗祠之事。
這個時代每個地方都會設宗祠,因為宗祠承載了人們的希望和信仰,是一個非常神聖且不可侵犯之地。
你在這裏可以窮得連飯都吃不起,但宗祠你也得給它建起來,而且還要建得好,建得越富麗就說明你對宗祠越尊敬。
而宗祠最直接的反應就是這個地方的貧富情況!
江雲漪還記得她第一次上宗祠的情景,那種肅穆,沉寂,威嚴,不可侵犯的感覺隻要想起,就能清析地在腦中浮現。
村長說了這麽多,還特地把趙氏和楊家人告黑狀的事兒壓下,無非就是想讓江家四房出資重建豐澤宗祠。
江大林以前在豐澤屯就是一個小透明,村民對他最大的印象就是老實,孝順,肯幹。
現在村長突然跟他說起宗祠,他難免有些不自在。不過他人是老實了一點,可村長這麽捧他,其實就是希望他代表清漪園出這筆錢。
連江大林都聽出意味的事兒,以江雲漪和姚芳華的見地哪裏聽不出來。可出資建宗祠所耗費的銀錢定然不是小數目。
村長這是把他們家當成大魚在宰哪!
“修建宗祠非同小可,我們家在豐澤屯隻能算晚輩,如果再算得清一點也不過是新晉的小地主。村長把這麽重要的事跟我們說,我們家實在是受寵若驚。
不如這樣,蘇老爺,葉老爺和金老爺他們出多少,我們家在他們的基礎上減兩成,但我希望出資一定要透明化,也要全民參與,不管多少都要刻入新宗祠的石碑中以勵後人!”
江雲漪知道修建宗祠需要一大筆錢,但修建宗祠也是利民之事,對他們家其實也是有好處。
但做為一個商人,她從不做無本的買賣。據她所知列入宗祠功德碑的村人可以享有一些其它人不能享有的福利。
比如買地所交的地稅可由村人做保,在原先的稅交基礎上減半成。這是大周朝對於各地宗祠有特殊貢獻者的特別優待。
當然,朝廷為免有人鑽減稅的空子,對於特殊貢獻者這個特殊有多特殊是有明文規定,隻有達到這個規定,才能享有這樣的保障。
而且享有這個保障者僅限於如豐澤宗祠這種傳承百年的大型民間宗祠,然這其中百年世家的宗祠卻又排除在外,士人及官家也無法享有這樣的保障。
如此一來即可保護民間宗祠的永久傳承,也避免了士人、官家及大周朝的一些世家大族動了不應該動的心思。
減免半成地稅聽著貌似不多,但那些士人、官家及百年世家他們所擁有的土地曆來都是民間百姓的數倍數十倍之多,百畝千畝是最少的,有的動輒幾千上萬畝,這要全減免半成,朝廷得少收多少稅啊!
江雲漪打的就是減半成稅的主意,可是她不能出這個頭,畢竟她確實剛剛掘起豐澤屯,若她先出這個頭,必定會得罪蘇、葉、金三位老牌地主。
她雖然不怕得罪他們,但有些事能避則避,反正如果真要修祠堂他們家肯定是跑不了的。
讓人出大頭,她出小頭,一樣能沾光,一樣能得到免稅半成的好處,多出和少出對她沒有影響。
隨著藥田的成熟,她將來一定會買更多地,所以減半成地稅對她的誘惑是巨大的。
這也是她為何會同意讓江小高去紅楓書院讀書,並讓他努力考取一個功名的原因之一。
可高子還小,又剛剛入正規學院讀書,要等他考個功名迴來減稅賦似乎還有得等,那她還是先把這半成地稅的錢給省下來為好。
再說考功名者減的是人口稅,大周朝的人口稅是以家庭人口為單位的,隻要家中有人有功名者都可免稅。
這個稅在江家四房沒從江氏一族分支出來的時侯也是減免的,因為江家旺是秀才,他們家跟江家旺是直隸親屬,所以同樣能免人口稅。
但現在他們家跟江氏一族分支,她如今又買了不少的仆人,這些她就要重新交稅了。
其實大周朝之所以設一個人口稅,再弄一個有功名者可免稅,完全是為了鼓勵百姓們多讀書,因為你隻要讀了書有了成就就能得到朝廷的優待。
這也是江雲漪為何不阻止江小高用功的原因,因為如果江小高能早日有功名在身的話,他們家的人口稅就可以全免了。
其實江雲漪最想免的商稅,可惜大周朝就沒一條可以免商稅的。當時她初初接觸大周稅律,並沒有細看,還以為可以免商稅呢。
真是太遺憾了!江雲漪腦中轉了百八十道彎,心中不由微微地歎了口氣。
“這,你是說,隻要蘇、葉、金三位地主一出資,你們才會出?”
村長皺緊了眉頭,他本想讓江家四房帶著頭,然後再說服蘇、葉、金三位老地主,卻沒想到江雲漪也是個精的。
村長有些泄氣,這宗祠年久失修早已不堪重負,若再不出資修建,他們這百年宗祠可就要毀於一旦了!
可他有這個心卻沒這個力,想讓村民們集資,卻也知道豐澤屯家家戶戶都不富裕。
這可咋辦哪!村長愁眉苦臉起來。
“村長,這槍打出頭鳥,我們家自建了清漪園後就沒少人眼紅妒忌。如果在建議宗祠這一方麵我們還要搶在前頭,那蘇、葉、金三位老地主隻怕就會把我們家當成眼中盯,肉中刺。我想村長應該不想看到我們成為眾矢之的吧?”
江雲漪豈會看不出村長的打算,蘇、葉、金三位地主如果真的答應出資,村長就不會對他們這麽客氣了。
其實江雲漪不想出頭的另一個原因就是不想莫名得罪蘇、葉、金三位老吸血鬼。
這三個人在豐澤屯擁有大量的良田,為人一向極為苛刻,對租他們的地來種田的村民們都要強收六成以上的糧食才肯把地租出去。
以前江雲漪一家是跟他們沒什麽衝突,但自從江雲漪買了地,種了藥田,開始在村民中招工起,其實在一種形式上已經得罪了這三個人。
如果這一次他們家再貿然出頭,還不知道這三個人會使出什麽招來對付她呢。
不一萬隻怕萬一,她可不想無原無故犯小人,然後給自己惹一身騷。
“賢侄女一向聰明,不知道有沒有什麽好建議?”
村長也聽明白了江雲漪話中的意思,她是不想跟這三位地方起衝突,所以她不想帶頭出資。
但這丫頭小小年紀能有今日之成就,這頭腦定是極聰慧。村長不由得就向江雲漪問起了計。
想到此,村長不由麵帶希翼地看著江雲漪,連稱唿都不自覺間改了。
隻要能讓宗祠修建起來,別說叫一聲賢侄女,就算讓他叫江雲漪一聲姑奶奶他也是願意的。
“大周稅律其中有一條是對民間百年宗祠有特殊貢獻的庶民地主可免半成地稅,而這個特殊貢獻最低額度是紋銀三百兩,沒有最高額度,但有一個紋銀過千兩朝廷會頒發一個獎勵,這個獎勵是獎勵子女的。”
江雲漪自打算在這個時代做生意起就開始研究大周朝的各種律法,其中典獄和稅律是她重點的研究對象。
但免稅這東西朝廷自然是不會提倡的,所以關於這條稅律的記載隻有異常熟悉大周律法的官員和訟師才知道。
否則以古代地主階級的那種剝削個性必會想法設法地逃稅漏稅,就別提這種可以光明正大減稅的律法給他們用了。
“賢侄女不是唬我的吧?”
村長當然是希望地主們捐得越多越好,若大周朝真有這樣的律法村長根本就不必費心思籌資,這些地主們都會乖乖把錢送到他手裏。
村長聽到這個說法,一雙眼睛都亮了起來。那心情別提有多激動了,可他又不得不按奈住這種激動。
因為這實在是意外之喜哪!
“村長若不信可以自己查查啊!”
江雲漪聳聳肩,其實這些有關大周律的書籍民間並沒有出售,但端木陽知道她喜歡這些東西,便讓小四小五給她送了一堆放在書房。
對於端木陽她說不清是什麽感覺,總之那個人你趕他,他不走,偏又對你費盡了心思。
她書架上有六成以上的書籍全是端木陽送的,而且不是孤本,就是市麵上想買也買不到珍稀圖書。
這讓她這個愛書之人,是想下決心扔掉,又舍不得。因為他所送的那些書籍都是她極喜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