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怪不得要用火船燒毀黃河大橋。
這是一環套一環的算計,先是用輕騎纏住南岸的東魏軍,然後放火船燒毀河橋斷絕向北歸路,最後等從洛陽南方繞了一大圈的長孫儉部隊攻克或堵住虎牢關,斷絕向東的退路。
如果元冠受的計劃完全達成,那南岸的東魏軍就將成為他案板上的魚肉,隻能由著他宰割了。
還好慕容紹宗反應快,還好有陳元康的計策。
“去,此事事關重大,速速通知太原王。”
信使得令出發前往黃河北岸與爾朱榮知會此事,而元天穆猶豫了片刻以後,下令道:“段榮,你率領偃師城的三千步卒去虎牢以西阻擊關西軍長孫儉所部。”
“得令!”
段榮很早就追隨爾朱榮了,正光五年便被拜肆州法曹參軍,如今已經是爾朱榮集團的高級將領之一,也是元天穆信得過的手下。
“等等。”
段榮沒走幾步,又轉身返迴,元天穆眼神複雜,叮囑道:“此為大軍退路幹係所在,無論如何,都要擋住長孫儉。”
“明白,末將也有一句話要對上黨王說。”
“但說無妨。”
“末將必死守至最後一兵一卒,可一旦長孫儉突破防線,河橋南岸的我軍就麵臨著被兩麵夾擊的危險,還請上黨王慎重考慮,既然已經放棄洛陽,就沒有必要與元冠受在邙山決戰了。”
元天穆點了點頭,說道:“本王曉得,你且去吧,你兒子段韶就留在軍中,本王會替你照顧他的。”
段榮肩頭一顫,最終沒有再迴頭,大踏步地牽馬向東走去。
..................
又過了快一個時辰,黃河陸洲中,慕容紹宗正在密切地觀察著南岸的戰局。
洛陽的軍民已經被驅散撤離,兩軍開始了正麵接觸,同時,西魏軍的一萬五千步卒也支援了上來,高歡本不欲糾纏,可被死咬著不放,也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尷尬局麵。
現在說什麽都晚了,當初就不應該派高敖曹出擊,如今不僅洛陽軍民沒搶迴來,高敖曹和高歡也脫不開身了。
被士卒和戰馬攪起的煙塵實在是太多,形成了一股人為的煙霧,慕容紹宗仔細觀察了半天,還是看不出來高歡現在的兵力部署到底是個什麽情況。
慕容紹宗的眼睛已經有點酸脹了,他揉了揉,目光落到了水麵上,不僅一陣頭暈。
雖然他是陸洲和孟津的步兵和水師的統帥,但是尷尬的事實是,慕容紹宗是個旱鴨子,他是不會水的,而且還有些暈水。
平常到也沒什麽,乘舟隻要不看水就行了,如今剛破解完西魏的火船,又觀察了很久戰局,再一看水麵,不禁頭暈目眩了起來。
可就在此時,寬闊的戰場上,又增添了新的變數。
在西魏元冠受的天子儀仗親臨戰場後,西魏大股大股的援軍從洛陽方向開來。
西魏此次出關共十萬大軍,其中有傷亡以及留守沿途城池的府兵一萬多人,長孫儉也帶走了一萬人的部隊,正麵戰場上韋孝寬率領的一萬輕騎以及後續抵達的一萬五千步兵。
而剩下的近五萬人,統統被元冠受帶了過來,雖然邙山—黃河一線的正麵戰場鋪不開這麽多人,可如此強度的增援,還是讓心驚膽戰的高歡不顧傷亡向後開始了撤退。
元天穆也率領河橋南北兩座城池留守的近萬步卒前來接應,七萬餘西魏軍與近五萬的東魏軍在邙山戰場的正麵,開始了血與火的較量。
就在此時,太原王爾朱榮的王旗也出現在了河橋以北,鋪天蓋地的三萬並代鐵騎緊緊追隨在爾朱榮的王旗以後。
整個邙山與河橋不過方圓百裏的區域,聚集了整整十五萬的大軍,兵力密度令人窒息。
大旗迎風飄揚,策馬傲立於河橋的爾朱榮正在聽取上黨王元天穆的報告。
“你是說,關西軍傾巢出動,同時長孫儉已經攻破虎牢關了?”
“正是如此,我已經派了段榮率領三千步卒前去阻擊,應該能拖住長孫儉。我們現在是於邙山決戰,還是撤迴河北?不能猶豫了,必須早下決斷。”
爾朱榮閉上了眼睛,陷入了沉思。
周圍的將領噤若寒蟬,這時候打擾爾朱榮,馬上就會人頭落地,沒人想試試爾朱榮的刀還鋒不鋒利。
數十息的時間過後,度秒如年的眾人終於鬆了口氣,因為爾朱榮睜開了天藍色的眼眸,下了最終的決斷。
“高歡被纏住了,不可能再撤了,既然本王給了元冠受洛陽,他還想得寸進尺,那就要讓他輸得傾家蕩產!下令,決戰!”
“嗷~”
軍令在爾朱榮親率的兩萬嫡係並代鐵騎中傳開,這些驍勇善戰的騎兵無不歡唿雀躍,他們早就對放棄洛陽這等花花世界心懷不滿,爾朱榮的決定,正和他們的意願。
兩萬騎兵分為四路縱隊,快速通過黃河大橋,預備投入戰鬥。
“大王,末將請為先鋒!”
大都督賀拔勝來到了爾朱榮的身邊,主動請纓道。
“不急。”
爾朱榮的腰杆挺的筆直,雖然背部的箭瘡還在隱隱作痛,他麵色不變,揚起馬鞭指向前方,問道:“如果你是元冠受,現在會怎麽做?”
賀拔勝不假思索地說道:“將主力投入戰鬥,增加陣型的厚度,將高歡和高敖曹向東推到河橋。”
爾朱榮又問道:“那你覺得他們要做到這一點,以現在的兵力對比,需要多久?”
賀拔勝思考了一小會兒,答道:“應該需要很長的時間,因為在邙山的兵力雖然我軍略少,但是戰線完整,且上黨王的增援也到了,以五萬對七萬,能堅持很久。況且,黃河到邙山才僅僅南北十餘裏的戰線,這麽短的戰線,根本就不足以實現優勢兵力的突破,隻能是梯次投入戰鬥,也就意味著,當麵的兵力對比並不能在短時間內決定勝負。”
“不錯!”爾朱榮頷首,複又轉頭對賀拔勝說道:“既如此,那為何不出奇製勝?元冠受能抄我們的後路,我們就不能抄元冠受的後路嗎?”
招來賀拔勝靠近一點,爾朱榮與其耳語交代,賀拔勝聞言精神振奮,點起數千騎兵離去。
這是一環套一環的算計,先是用輕騎纏住南岸的東魏軍,然後放火船燒毀河橋斷絕向北歸路,最後等從洛陽南方繞了一大圈的長孫儉部隊攻克或堵住虎牢關,斷絕向東的退路。
如果元冠受的計劃完全達成,那南岸的東魏軍就將成為他案板上的魚肉,隻能由著他宰割了。
還好慕容紹宗反應快,還好有陳元康的計策。
“去,此事事關重大,速速通知太原王。”
信使得令出發前往黃河北岸與爾朱榮知會此事,而元天穆猶豫了片刻以後,下令道:“段榮,你率領偃師城的三千步卒去虎牢以西阻擊關西軍長孫儉所部。”
“得令!”
段榮很早就追隨爾朱榮了,正光五年便被拜肆州法曹參軍,如今已經是爾朱榮集團的高級將領之一,也是元天穆信得過的手下。
“等等。”
段榮沒走幾步,又轉身返迴,元天穆眼神複雜,叮囑道:“此為大軍退路幹係所在,無論如何,都要擋住長孫儉。”
“明白,末將也有一句話要對上黨王說。”
“但說無妨。”
“末將必死守至最後一兵一卒,可一旦長孫儉突破防線,河橋南岸的我軍就麵臨著被兩麵夾擊的危險,還請上黨王慎重考慮,既然已經放棄洛陽,就沒有必要與元冠受在邙山決戰了。”
元天穆點了點頭,說道:“本王曉得,你且去吧,你兒子段韶就留在軍中,本王會替你照顧他的。”
段榮肩頭一顫,最終沒有再迴頭,大踏步地牽馬向東走去。
..................
又過了快一個時辰,黃河陸洲中,慕容紹宗正在密切地觀察著南岸的戰局。
洛陽的軍民已經被驅散撤離,兩軍開始了正麵接觸,同時,西魏軍的一萬五千步卒也支援了上來,高歡本不欲糾纏,可被死咬著不放,也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尷尬局麵。
現在說什麽都晚了,當初就不應該派高敖曹出擊,如今不僅洛陽軍民沒搶迴來,高敖曹和高歡也脫不開身了。
被士卒和戰馬攪起的煙塵實在是太多,形成了一股人為的煙霧,慕容紹宗仔細觀察了半天,還是看不出來高歡現在的兵力部署到底是個什麽情況。
慕容紹宗的眼睛已經有點酸脹了,他揉了揉,目光落到了水麵上,不僅一陣頭暈。
雖然他是陸洲和孟津的步兵和水師的統帥,但是尷尬的事實是,慕容紹宗是個旱鴨子,他是不會水的,而且還有些暈水。
平常到也沒什麽,乘舟隻要不看水就行了,如今剛破解完西魏的火船,又觀察了很久戰局,再一看水麵,不禁頭暈目眩了起來。
可就在此時,寬闊的戰場上,又增添了新的變數。
在西魏元冠受的天子儀仗親臨戰場後,西魏大股大股的援軍從洛陽方向開來。
西魏此次出關共十萬大軍,其中有傷亡以及留守沿途城池的府兵一萬多人,長孫儉也帶走了一萬人的部隊,正麵戰場上韋孝寬率領的一萬輕騎以及後續抵達的一萬五千步兵。
而剩下的近五萬人,統統被元冠受帶了過來,雖然邙山—黃河一線的正麵戰場鋪不開這麽多人,可如此強度的增援,還是讓心驚膽戰的高歡不顧傷亡向後開始了撤退。
元天穆也率領河橋南北兩座城池留守的近萬步卒前來接應,七萬餘西魏軍與近五萬的東魏軍在邙山戰場的正麵,開始了血與火的較量。
就在此時,太原王爾朱榮的王旗也出現在了河橋以北,鋪天蓋地的三萬並代鐵騎緊緊追隨在爾朱榮的王旗以後。
整個邙山與河橋不過方圓百裏的區域,聚集了整整十五萬的大軍,兵力密度令人窒息。
大旗迎風飄揚,策馬傲立於河橋的爾朱榮正在聽取上黨王元天穆的報告。
“你是說,關西軍傾巢出動,同時長孫儉已經攻破虎牢關了?”
“正是如此,我已經派了段榮率領三千步卒前去阻擊,應該能拖住長孫儉。我們現在是於邙山決戰,還是撤迴河北?不能猶豫了,必須早下決斷。”
爾朱榮閉上了眼睛,陷入了沉思。
周圍的將領噤若寒蟬,這時候打擾爾朱榮,馬上就會人頭落地,沒人想試試爾朱榮的刀還鋒不鋒利。
數十息的時間過後,度秒如年的眾人終於鬆了口氣,因為爾朱榮睜開了天藍色的眼眸,下了最終的決斷。
“高歡被纏住了,不可能再撤了,既然本王給了元冠受洛陽,他還想得寸進尺,那就要讓他輸得傾家蕩產!下令,決戰!”
“嗷~”
軍令在爾朱榮親率的兩萬嫡係並代鐵騎中傳開,這些驍勇善戰的騎兵無不歡唿雀躍,他們早就對放棄洛陽這等花花世界心懷不滿,爾朱榮的決定,正和他們的意願。
兩萬騎兵分為四路縱隊,快速通過黃河大橋,預備投入戰鬥。
“大王,末將請為先鋒!”
大都督賀拔勝來到了爾朱榮的身邊,主動請纓道。
“不急。”
爾朱榮的腰杆挺的筆直,雖然背部的箭瘡還在隱隱作痛,他麵色不變,揚起馬鞭指向前方,問道:“如果你是元冠受,現在會怎麽做?”
賀拔勝不假思索地說道:“將主力投入戰鬥,增加陣型的厚度,將高歡和高敖曹向東推到河橋。”
爾朱榮又問道:“那你覺得他們要做到這一點,以現在的兵力對比,需要多久?”
賀拔勝思考了一小會兒,答道:“應該需要很長的時間,因為在邙山的兵力雖然我軍略少,但是戰線完整,且上黨王的增援也到了,以五萬對七萬,能堅持很久。況且,黃河到邙山才僅僅南北十餘裏的戰線,這麽短的戰線,根本就不足以實現優勢兵力的突破,隻能是梯次投入戰鬥,也就意味著,當麵的兵力對比並不能在短時間內決定勝負。”
“不錯!”爾朱榮頷首,複又轉頭對賀拔勝說道:“既如此,那為何不出奇製勝?元冠受能抄我們的後路,我們就不能抄元冠受的後路嗎?”
招來賀拔勝靠近一點,爾朱榮與其耳語交代,賀拔勝聞言精神振奮,點起數千騎兵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