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陣廝殺隻有那麽三五招,動作快的讓人眼花繚亂,結果更是無比離奇。那絞纏搏殺的二三十名騎兵,茫然不知眼前發生了什麽事,但下一刻常威三人便衝了上來,三名比耐力自然不可能趕上戰馬,但瞬間速度是要快過戰馬的。
刀劍齊揮間,二三十名敵我雙方的騎兵便做了冤死鬼,那持劍的高手轉身迴去,一劍砍下土默川騎將的腦袋,伸手在臉上抹了一陣,從一個中年漢子變成了頭發花白的胡文清!
到此為止,敵將和察罕不花雙雙被殺,刺殺計劃完美成功!三人騎馬繞路返迴陣地,此時,土默川精銳已被察罕不花部和馬烈部殺的潰不成軍了!
在胡文清提著其主將首級返迴戰陣後,尚在抵抗的敵軍立刻崩潰了,殺散敵軍精銳,馬烈一聲令下,兩部合兵,翻身殺迴大黑河岸邊,五萬騎兵通力絞殺被分割包圍的土默川騎兵!
這場廝殺一直持續到第二天上午才結束,統計戰果:察罕不花部損失最大,連主將察罕不花在內共折損五千餘騎,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義勇營炮兵的無差別轟擊造成的;義勇營線列騎兵損失最小,隻死傷六十七人;馬烈隻損失了一百多馬賊;拔都拜虎損失了千餘騎;跟在炮火後麵撿便宜的鄂托克、杭錦旗各自折損兩千騎。總共損失萬餘人!
土默川部三萬多人當場戰死!投降的兩萬多人被憤怒的察罕不花部趕進沙漠裏全部屠殺,隻有三千餘騎逃迴了歸化城。
當即,常威寫信給蘇泰請她封拔都拜虎為濟農,封馬烈為土默川萬戶,察罕不花部五千人直接撥給馬烈。
趁此良機,四萬聯軍兵圍歸化城,狼狽逃走的巴爾博斯特手中還有四萬多騎,想借助塞外第一雄城--歸化城頑抗!
實事求是的說,巴爾博斯特是有底氣的。因為歸化內城是個邊長二裏的四方城池,隻開了南北兩道城門,城樓上總共架了八門炮,城中還有三百支老式火銃,這座內城高大堅固,糧草充足,以四萬人守上個把月甚至是大半年都沒問題。巴爾博斯特意圖用這些抵抗,同時給和林、岱海以及數百裏外的察哈爾送信請求救援。
與此同時,他還派出使者到三百裏外的雲川故城、到青塚與額哲汗和聯軍主帥馬烈談判。這等緩兵之計,第一時間便被胡文清和常平識破,兩人不約而同的要求常威對歸化城實施無差別轟炸,將整座城池夷為平地!
義勇營一百門新式火炮總共攜帶了一萬發炮彈,烏審旗、鄂爾多斯、大黑河三戰轟出了三千餘發炮彈,彈藥是足夠的,但是,常威有些於心不忍,畢竟這座城池是塞外第一城,炸了怪可惜的。
兩人齊齊道:正因為是塞外第一城才要徹底夷平!
這下常威反應過來了,歸化城是韃靼最後一個雄才大略的可汗俺答汗以及其夫人三娘子鑄造的,在草原遊牧民族心中地位猶如神祗一般,代表著殘元最後的輝煌,隻要將之徹底摧毀,遊牧部落的信心就崩塌了,從此以後,他們的驕傲將不複存在!
於是,四萬大軍和一百門大炮通過殘破的外城牆,進入歸化外城。在此後的大半天時間裏,大炮轟鳴的聲音在天地間響徹起來,到紅日西斜之時,足足傾瀉了兩千發炮彈,歸化城連同城內的四萬多騎兵,兩萬多貴族及其手下直接被轟成了碎片。
到此為止,東套、前套的反抗部落全部被聯軍鏟除幹淨了!但常威還有更大的野心!
明初,朝廷在漠南草原上設置了東勝、集寧、萬全、應昌、開平、全寧、大寧七大衛,後來韃靼各部襲擾不斷,耗費錢糧兵員甚多,朝廷便將七大衛陸續內遷,從此便以長城為界,常威想要重新占領七大衛!
這七大衛所在地都是水草豐美的草場、湖泊、海子,一旦扼住這些地方,用互市和封爵為誘餌,這些遊牧部落將會立即從後金倒向大明。
況且,常威手中還有額哲汗和蘇泰為王牌,扛著韃靼可汗的旗幟征戰可謂名正言順,再用蘇泰的身份召集葉赫殘部,後金立即後院失火。
那時後金再也別想借道漠南攻擊居庸關威脅京師,就連沈陽、遼陽都在韃靼騎兵的攻擊範圍之內,那時候京師就處在絕對安全之下,再也不用‘天子守國門’了。
如今常威才將鄂爾多斯草原上的東勝衛收迴,剩下六個衛,最近的集寧在二百裏之外,最遠的大寧則在一千七百裏之外。
消滅了土默川部十萬大軍,周圍剩下的小部落便留給額哲的萬餘騎兵慢慢收拾,常威招開了內部會議,馬烈被當成自己人列席。
“將軍可有表字?”
麵對常威的詢問,馬烈罕見的露出一絲不好意思的表情,“二十歲那年我胡亂取了個‘龍城’的表字,在草原上也沒人叫,國公不問差點忘卻了。”
常平肅然道:“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將軍出身與漢大將軍大司馬龍城飛將衛青相若,自該有此壯誌!”
常威擊掌讚曰:“有龍城兄相助,收複七大衛一統草原,有何難哉?!”
武定豁然起身,指著地圖道:“大人要一統草原,有三個問題需要注意。一是,打下來的鄂爾多斯、土默川如何統領?朝廷至今還未有定論,怕是意見不一,仍在議論中,因而,大人這裏需要預先安排;二是,我部隻有六千人,兵力略顯不足,是否需要調遣七海營北上;三是時間,如今已到八月,滿打滿算隻有兩個月的好天氣,若不在十月下雪前征服七大衛,我部槍炮將遭遇嚴峻的天氣考驗,那時最大的優勢將不複存在,大人可有應對措施?”
這三個問題讓常威既喜且憂。喜的是武定果然是獨當一麵的大將,能全盤考慮問題,並給出相應的對策,有這樣一員大將在,許多事情就變的簡單了。
憂的是朝廷到底是個什麽態度?曆朝曆代征服塞外之後,都設置郡縣管理,唯獨大明隻設衛所,不移民實邊,這是華夷之辨造成的惡果!
大明朝是文官轄製武將,文官們認為開邊征戰耗費錢財,況且,塞外胡人根本沒有統治的必要,有戰事時派兵來征討一番,完了便撤迴長城封幾個胡人王,來個以夷製夷就夠了,沒有必要統治教化。
如果朝廷不願意設置郡縣,那五十萬流民就難以出關,那麽這仗算是白打了,隻能讓額哲撿便宜。
沉吟一陣,常威道:“給皇上的奏疏中我詳細說明了河套地的重要性,況且,在塞外設郡縣可以起到疏散陝西流民的作用,想必朝廷最終會通過此議!”
實際上好處並不止這一點,因為常威在信中還說了蒸汽機車和鐵路的設想,隻要鐵路鋪設到塞外,這片地方將會變成漢人永久的牧場和農田,遊牧民族再也休想奪迴去了!以皇帝對機械的喜愛,定然不會放過這種新奇的東西!
但是,皇帝能不能擺平朝廷文官?這點常威根本沒有把握,他這樣說隻是安慰部下罷了。
“此外,我會派馬遠迴鎮江調七海營三千人和三千仆從軍北上,常平留在東勝和歸化,收攏河套地的漢人,負責後續的築城、修路事宜。”
“休整一天後,四萬聯軍發兵向東,先拿下集寧、萬全!告訴所有人,秋季攻勢開始了!十月之前我要馳騁二千裏,掃平漠南七大衛!”
眾將轟然應諾,“是!”(未完待續。)
刀劍齊揮間,二三十名敵我雙方的騎兵便做了冤死鬼,那持劍的高手轉身迴去,一劍砍下土默川騎將的腦袋,伸手在臉上抹了一陣,從一個中年漢子變成了頭發花白的胡文清!
到此為止,敵將和察罕不花雙雙被殺,刺殺計劃完美成功!三人騎馬繞路返迴陣地,此時,土默川精銳已被察罕不花部和馬烈部殺的潰不成軍了!
在胡文清提著其主將首級返迴戰陣後,尚在抵抗的敵軍立刻崩潰了,殺散敵軍精銳,馬烈一聲令下,兩部合兵,翻身殺迴大黑河岸邊,五萬騎兵通力絞殺被分割包圍的土默川騎兵!
這場廝殺一直持續到第二天上午才結束,統計戰果:察罕不花部損失最大,連主將察罕不花在內共折損五千餘騎,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義勇營炮兵的無差別轟擊造成的;義勇營線列騎兵損失最小,隻死傷六十七人;馬烈隻損失了一百多馬賊;拔都拜虎損失了千餘騎;跟在炮火後麵撿便宜的鄂托克、杭錦旗各自折損兩千騎。總共損失萬餘人!
土默川部三萬多人當場戰死!投降的兩萬多人被憤怒的察罕不花部趕進沙漠裏全部屠殺,隻有三千餘騎逃迴了歸化城。
當即,常威寫信給蘇泰請她封拔都拜虎為濟農,封馬烈為土默川萬戶,察罕不花部五千人直接撥給馬烈。
趁此良機,四萬聯軍兵圍歸化城,狼狽逃走的巴爾博斯特手中還有四萬多騎,想借助塞外第一雄城--歸化城頑抗!
實事求是的說,巴爾博斯特是有底氣的。因為歸化內城是個邊長二裏的四方城池,隻開了南北兩道城門,城樓上總共架了八門炮,城中還有三百支老式火銃,這座內城高大堅固,糧草充足,以四萬人守上個把月甚至是大半年都沒問題。巴爾博斯特意圖用這些抵抗,同時給和林、岱海以及數百裏外的察哈爾送信請求救援。
與此同時,他還派出使者到三百裏外的雲川故城、到青塚與額哲汗和聯軍主帥馬烈談判。這等緩兵之計,第一時間便被胡文清和常平識破,兩人不約而同的要求常威對歸化城實施無差別轟炸,將整座城池夷為平地!
義勇營一百門新式火炮總共攜帶了一萬發炮彈,烏審旗、鄂爾多斯、大黑河三戰轟出了三千餘發炮彈,彈藥是足夠的,但是,常威有些於心不忍,畢竟這座城池是塞外第一城,炸了怪可惜的。
兩人齊齊道:正因為是塞外第一城才要徹底夷平!
這下常威反應過來了,歸化城是韃靼最後一個雄才大略的可汗俺答汗以及其夫人三娘子鑄造的,在草原遊牧民族心中地位猶如神祗一般,代表著殘元最後的輝煌,隻要將之徹底摧毀,遊牧部落的信心就崩塌了,從此以後,他們的驕傲將不複存在!
於是,四萬大軍和一百門大炮通過殘破的外城牆,進入歸化外城。在此後的大半天時間裏,大炮轟鳴的聲音在天地間響徹起來,到紅日西斜之時,足足傾瀉了兩千發炮彈,歸化城連同城內的四萬多騎兵,兩萬多貴族及其手下直接被轟成了碎片。
到此為止,東套、前套的反抗部落全部被聯軍鏟除幹淨了!但常威還有更大的野心!
明初,朝廷在漠南草原上設置了東勝、集寧、萬全、應昌、開平、全寧、大寧七大衛,後來韃靼各部襲擾不斷,耗費錢糧兵員甚多,朝廷便將七大衛陸續內遷,從此便以長城為界,常威想要重新占領七大衛!
這七大衛所在地都是水草豐美的草場、湖泊、海子,一旦扼住這些地方,用互市和封爵為誘餌,這些遊牧部落將會立即從後金倒向大明。
況且,常威手中還有額哲汗和蘇泰為王牌,扛著韃靼可汗的旗幟征戰可謂名正言順,再用蘇泰的身份召集葉赫殘部,後金立即後院失火。
那時後金再也別想借道漠南攻擊居庸關威脅京師,就連沈陽、遼陽都在韃靼騎兵的攻擊範圍之內,那時候京師就處在絕對安全之下,再也不用‘天子守國門’了。
如今常威才將鄂爾多斯草原上的東勝衛收迴,剩下六個衛,最近的集寧在二百裏之外,最遠的大寧則在一千七百裏之外。
消滅了土默川部十萬大軍,周圍剩下的小部落便留給額哲的萬餘騎兵慢慢收拾,常威招開了內部會議,馬烈被當成自己人列席。
“將軍可有表字?”
麵對常威的詢問,馬烈罕見的露出一絲不好意思的表情,“二十歲那年我胡亂取了個‘龍城’的表字,在草原上也沒人叫,國公不問差點忘卻了。”
常平肅然道:“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將軍出身與漢大將軍大司馬龍城飛將衛青相若,自該有此壯誌!”
常威擊掌讚曰:“有龍城兄相助,收複七大衛一統草原,有何難哉?!”
武定豁然起身,指著地圖道:“大人要一統草原,有三個問題需要注意。一是,打下來的鄂爾多斯、土默川如何統領?朝廷至今還未有定論,怕是意見不一,仍在議論中,因而,大人這裏需要預先安排;二是,我部隻有六千人,兵力略顯不足,是否需要調遣七海營北上;三是時間,如今已到八月,滿打滿算隻有兩個月的好天氣,若不在十月下雪前征服七大衛,我部槍炮將遭遇嚴峻的天氣考驗,那時最大的優勢將不複存在,大人可有應對措施?”
這三個問題讓常威既喜且憂。喜的是武定果然是獨當一麵的大將,能全盤考慮問題,並給出相應的對策,有這樣一員大將在,許多事情就變的簡單了。
憂的是朝廷到底是個什麽態度?曆朝曆代征服塞外之後,都設置郡縣管理,唯獨大明隻設衛所,不移民實邊,這是華夷之辨造成的惡果!
大明朝是文官轄製武將,文官們認為開邊征戰耗費錢財,況且,塞外胡人根本沒有統治的必要,有戰事時派兵來征討一番,完了便撤迴長城封幾個胡人王,來個以夷製夷就夠了,沒有必要統治教化。
如果朝廷不願意設置郡縣,那五十萬流民就難以出關,那麽這仗算是白打了,隻能讓額哲撿便宜。
沉吟一陣,常威道:“給皇上的奏疏中我詳細說明了河套地的重要性,況且,在塞外設郡縣可以起到疏散陝西流民的作用,想必朝廷最終會通過此議!”
實際上好處並不止這一點,因為常威在信中還說了蒸汽機車和鐵路的設想,隻要鐵路鋪設到塞外,這片地方將會變成漢人永久的牧場和農田,遊牧民族再也休想奪迴去了!以皇帝對機械的喜愛,定然不會放過這種新奇的東西!
但是,皇帝能不能擺平朝廷文官?這點常威根本沒有把握,他這樣說隻是安慰部下罷了。
“此外,我會派馬遠迴鎮江調七海營三千人和三千仆從軍北上,常平留在東勝和歸化,收攏河套地的漢人,負責後續的築城、修路事宜。”
“休整一天後,四萬聯軍發兵向東,先拿下集寧、萬全!告訴所有人,秋季攻勢開始了!十月之前我要馳騁二千裏,掃平漠南七大衛!”
眾將轟然應諾,“是!”(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