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是陸遜能不能拿出一個令人信服的理由來,不能的話,樂子就大了,這分明是不信任戰友,挑起內亂了。


    張飛相信的是陸遜的軍事才華,但並不認為年紀輕輕的陸遜也能在為人處世上也能老奸巨猾。


    人就是瞧不見自己黑,這時候張飛忘了,他為人處事更差。


    陸遜搖頭輕笑,毫不在意的說道:“將軍莫要誤會,陸遜不是說李嚴將軍的能力不行,而是說李嚴將軍不適合截殺張遼。”


    “為什麽?”李嚴皺眉問道,低調歸低調,李嚴也不願意被人看不起,如果陸遜拿不出一個令人信服的說法,李嚴都有揮拳相向的心思了。


    陸遜急忙抱拳道:“李嚴將軍莫要誤會,是這樣的,如果李嚴將軍你帶兵伏擊張遼的軍隊,一定會讓張遼產生警覺,因為在我軍之中,最讓張遼重視的不是你我,而是張將軍。這件事應該是勇武無敵的張將軍做才對,隻要張將軍出現,張遼就不會防備我們還會偷襲他的營寨,李嚴將軍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李嚴聞言嗬嗬一笑,感覺心裏舒服多了,抱拳道:“伯言所說極是,還是張將軍出馬為妙!”


    張飛也鬆了一口氣,點頭道:“還是伯言考慮周詳,那這樣吧,我親自帶兵吸引張遼的注意力,正方你帶兵偷襲張遼的大營,伯言在旁邊協助。”


    這次沒有異議了,張飛立即開始調兵遣將,剛才隻是說了一個大概,具體的事情多了。比如各個部隊怎麽聯係啊,派多少騎兵多少步兵啊,劉磐打到到什麽情況撤兵啊,都需要仔細交代的。


    “咳咳……”就在張飛忙著交代之時,陸遜又幹咳兩聲,很是尷尬的說道:“張將軍……還有一件事……”


    各種求,好悲慘的成績啊!


    三國旌旗393_三國旌旗全文免費閱讀_第三百九十三章月色下江邊鏖戰來自()


    “還有什麽要注意的?”張飛奇道。


    陸遜幹咳道:“將軍與張遼交戰,不用太重視勝負……隻需要吸引張遼注意力即可……能敗更好了。”


    “哈哈哈……”張飛一陣大笑,並沒有迴答陸遜的問題。


    具體怎麽安排戰局就不必細說了,到了夜間,張飛並沒有食言,拉著陸遜到自己帳中飲酒。不要誤會張飛,張飛並不是不識大體之人,張飛嗜酒如命並不假,但是張飛卻從來沒因為喝酒耽誤過正事,張飛找陸遜喝酒也是有目的的。


    劉備的運氣真不怎麽的樣,弄了個徐庶當謀士,徐庶被曹操騙走了,弄了個龐統當謀士,龐統被亂箭射死了,請了個諸葛亮當謀士,可惜的是諸葛亮空負一個臥龍的名聲,在搞陰謀詭計上實在是不在行,行軍布陣也被周瑜死死的壓製,並沒有給劉備帶來太大的幫助。


    這當然不是貶低諸葛亮了,諸葛亮的內政才華無容置疑,但現在劉備的短板不是內政,而是軍事,軍事真不是諸葛亮的長處。


    現在陸遜出現了,張飛非常看重的陸遜的軍事才華,想把陸遜收歸到劉備手下。至於孫權的感受……媽的!上位者是不需要考慮屬下感受的。


    對於招攬陸遜,張飛還是很有信心的,收攏人心無外乎就是高官厚祿,感情投資兩種辦法而已。


    對於劉備來說,高官厚祿絕不是問題,反正現在皇帝也沒什麽威信了,想封什麽官職,劉備大筆一揮就可以了,甚至以張飛和劉備的關係,張飛自己都可以加封陸遜差不多的官職,想來劉備也不會反對的。


    張飛直接加封陸遜官職算僭越嗎,應該算是,但是劉備對張飛的信任的無容置疑的,根本不用考慮這個問題。


    張飛說話,劉備印章就是了。


    其實劉備最信任的人就是張飛,而不是關羽,原因大家都懂得,張飛平時大咧咧的,也沒太大的權力欲望,關羽就不一樣了,權力欲望比張飛大很多。


    第二就是感情投資了,這個張飛也做得到,張飛和關羽不一樣,關羽是真的傲氣衝天,誰也看不起,哪怕是人家比他強。但張飛不一樣,隻要你顯示出與眾不同的能力來,張飛還是能拉下臉的,一個是自卑到極點的傲氣,一個是鳳凰不與凡鳥為伍,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陸遜雖說不好飲酒,但也不能不給張飛的麵子,和張飛談笑風生的交流起來。


    酒至半酣,陸遜忽正色道:“張將軍,有一件事,陸遜必須要和將軍說明。”


    “什麽事?”張飛笑道:“是打仗的事嗎?”


    “嗯……”陸遜點點頭,慢慢說道:“其實……陸遜的計策還是有一個破綻的,白天陸遜沒有明言,是怕打擊我軍的士氣。”


    張飛立即放下酒杯,低聲問道:“什麽破綻?”


    陸遜沉聲道:“甘寧的水軍,我怕劉磐將軍出征之時,甘寧在一旁偷襲。”


    張飛使勁揉了揉臉,臉上露出一絲苦笑,現在他才明白陸遜為什麽白天不說甘寧的事情了。其實陸遜說的破綻其實也不算是破綻,這就是個運氣問題,甘寧萬一在劉磐出征那天偷襲劉磐,就是神仙也擋不住。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張飛吸了口氣,慢慢說道。


    張飛和陸遜在帳中飲酒,已經算是運氣好的了,運氣不好的趙雲和魏延卻要連夜行軍,忍受著淒風冷雨。


    此時趙雲和魏延已經過了九江郡,到達徐州境內了。


    看了看天色,趙雲對魏延說道:“文長,現在雨水連綿,不出幾日,道路就會更加難行,怕是要耽擱行程。不如這樣,趁著現在道路還好,我先帶著三千精騎連夜趕赴廣陵,你帶領大軍隨後前來,如何?”


    魏延搖頭道:“將軍身為主帥,還是將軍督促大軍,魏延帶兵先行為上。”


    趙雲看了看魏延,笑道:“文長,這些騎兵桀驁不馴,讓他們冒雨行軍,我怕你彈壓不住啊!”


    “嗯……”魏延無奈應了一聲,趙雲說的確實沒錯,魏延資曆還淺,真的壓不住這些驕兵悍將,隻能無奈的答應下來,滅了搶功的念頭。


    見到魏延答應下來,趙雲立即抽調兵卒,組織一支強悍的軍隊先行。


    當然了,趙雲也沒忘記帶上一些熟悉的地形的徐州兵卒,黑夜行軍可不是鬧著玩的,現在烏雲遮月,春雨淋漓,連星星都看不到,一不小心都能跑錯方向了。


    雨夜行軍的艱苦實在是難以言表,別看現在是四月,但到了夜間,照樣冷風習習,雨水侵濕鎧甲,凍得兵卒直打哆嗦。戰馬身上也**的,凍得四蹄發顫,走起路來深一腳、淺一腳。


    好在到了後半夜、雲雨漸收,一輪圓月當空懸掛,給大地帶來一片柔和的光芒。趙雲急忙命令兵卒下馬引火取暖,現在天不下雨了,烤幹衣甲在行軍也不遲。


    休息了一個多時辰,趙雲再次率領兵卒向廣陵方向趕去,趙雲此刻還不知道,他這一分兵,會對戰局造成多大的影響。


    三天以後,也就是建安十年四月十七,伊籍和呂介依照陸遜的計謀,帶領兩萬水軍自丹徒出發渡過大江,浩浩蕩蕩,直奔張遼的大營殺去。


    別看伊籍和呂介來勢兇猛,但實際上伊籍和呂介卻膽顫心驚,伊籍和呂介手中一共就有三萬水軍,分出數千人駐守大江渡口之後,伊籍和呂介能調動的兵卒隻有兩萬餘人,這兩萬餘人還要再次分兵,留下數千人駐守丹陽,還要留下一些人馬在江邊看守戰船,伊籍和呂介手中襲擊張遼大營的人已經不過萬人了。


    而這樣一分兵,無論是丹徒的守軍,還是看守戰船的守軍,兵力都比較單薄,真要是被甘寧偷襲一下,那就敗多勝少了。


    不說這兩個地方,就是伊籍和呂介親自帶領的一萬兵卒也很危險。江東的水軍上了岸,戰鬥力會下降好幾個檔次,萬一被張遼發現,那就真是肉包子打狗了。不怪兩人膽小,為了保密,張飛根本就沒把戰鬥計劃和盤推出,伊籍和呂介屬於蒙在鼓裏的人。


    毫無疑問,這樣大張旗鼓的偷襲,根本避不過張遼的耳目,就在伊籍和呂介上岸之時,張遼做出了禦敵之策。


    張遼現在手中有五萬多兵馬,其中有一萬人在黃忠(前麵手誤了,太史慈並沒有和黃忠一起來下邳,對不起,對不起!)手中,用來駐守下邳,剩下的四萬餘人都在廣陵大營,兵力還算充足。


    得知伊籍和呂介帶兵來襲,張遼立即派曹性帶領一萬人馬前去迎戰,一萬河北兵卒對付一萬江東兵卒,簡直是手掐把拿的,隻要曹性不臨陣昏頭,戰勝伊籍和呂介不是問題。


    不過張遼還是比較謹慎的,又怕曹性出什麽意外,斟酌之下,自己又帶著五千兵卒隨後而行,接應曹性的軍隊。


    曹性也算硬氣,沒和伊籍和呂介玩什麽伏擊之類的把戲,就在大江和營盤之間,與伊籍和呂介展開一場鏖戰。


    黑夜之中,河北兵卒揮舞著長矛大刀,亂砍輪殺,騎兵更是化整為零,編成百人隊,往來衝殺,將江東水軍從大部隊中分割出來。如果不是伊籍和呂介準備充足,帶上了無數強弓硬弩,很有可能連一個迴合都支持不下來。


    但羽箭的數量也是有限的,數輪箭雨過後,江東水軍的羽箭也漸漸稀疏下來,曹性趁勢展開猛攻,殺的伊籍和呂介狼狽不堪,潰不成軍。


    伊籍和呂介無奈之下,隻得調動留守在江邊的兵卒助戰,掩護全軍撤退。


    曹性當然不會放過追殺敵人的機會,親自帶領騎兵在後追擊,咬住劉備的軍隊。


    也就在這關鍵時刻,張飛帶領五千兵卒斜刺裏殺出,一下子就將曹性的兵卒衝為兩段,伊籍和呂介借機反撲,漸漸占到上風。


    本來河北兵卒沒那麽不堪,就算一萬人對付張飛和伊籍的一萬五千餘人也不會吃什麽大虧,但張飛帶來的五千人是生力軍,再加上張飛勇猛無敵,手中的長矛實在是難以抵擋,帶領兵卒不住的追殺曹性,曹性不敢和張飛交戰,隻得四處躲藏,沒辦法將全部注意力放在指揮軍隊上,這才落在下風的。


    鏖戰了半個多時辰,戰局漸漸穩定下來,曹性帶著軍隊且戰且退,向大營退去。


    別誤會,曹性不是想逃跑,就算處在下風,曹性也沒有一點懼怕的意思,退向大營隻是想縮短距離,讓張遼接應的快一點罷了。曹性心裏非常清楚,野戰的話,自己不會吃虧的,哪怕是張遼不來接應自己,事實上到了現在,河北兵卒的傷亡比例也低於江東軍隊。


    不出曹性所料,還沒退上五裏,張遼就帶著援軍到了,攔住張飛的軍隊就是一陣廝殺,殺的江東兵卒節節敗退。


    月光之下,張飛帶領一支軍隊擋在最後麵,苦苦抵擋張遼和曹性的衝殺,而伊籍和呂介則帶著大部隊直奔江邊撤去,毫無疑問,伊籍和呂介想要撤兵了。


    但來的容易,想要逃跑卻難了,上方交戰的戰場就在大江北安,地勢平坦,十分適合騎兵穿插作戰,而張遼恰恰又不缺騎兵。在張遼的調度之下,一隊隊騎兵從四麵八方衝擊著伊籍和呂介的水軍,就像削肉一樣,切割著伊籍和呂介的撤退的軍陣。


    各種求,今天還有一更!


    第三百九十四章趙子龍橫加一擊


    第二更到了!!各種求。


    看著戰場上耀武揚威的河北騎兵,張飛心裏十分不是滋味,曾幾何時,自己手下也有這麽雄壯的騎兵啊!但自從被曹操趕到新野之後,張飛就幾乎和騎兵絕緣了,張飛也是燕趙豪傑,騎兵情節很濃的一個人。


    但現在,張飛隻能看著人家的騎兵羨慕了,不過張飛心中也不完全是負麵情緒,也有好的一麵,好的一麵就是甘寧那邊一直沒有動靜。


    如果說騎兵衝殺是戰術需要,那麽對於張飛來說,甘寧沒動作就是戰略勝利了,陸遜和張飛有些多慮了,他們的運氣還不差,甘寧還在忙著訓練自己的水軍呢,並不知道今夜的軍事計劃,張飛的保密工作做得很好。


    但有些問題不是可以用智慧解決的,比如說兵卒的戰鬥力,河北兵卒的戰鬥力至少要比江東兵卒強一個檔次,大的戰略上張飛占便宜,但在局部戰鬥中,卻輸的一塌糊塗。


    殺到醜時,張飛和伊籍已經退到岸邊了,這真不是張飛的調虎離山之計,想把張來哦調離大營,實際上張飛就是被張遼一直打過來的。


    幾個時辰的鏖戰,已經讓張飛汗流浹背了,每一次舞動長矛,都感覺像是在泥潭裏一樣,重若千斤,迎麵撲來的刀槍也變得沉重無比,非要用盡全力才能抵擋下來,更可恨的是張遼還時不時的偷襲幾刀。


    迴頭看看伊籍已經帶著水兵開始上船了,張飛長籲了一口氣,帶領兵卒沿著江岸奔逃,想要借助水軍弓箭拜托張遼的追擊。


    但就在這時,張遼卻勇猛起來,一改剛才一擊即走的姿態,揮刀直取張飛,刀光閃閃,如落飛雪。


    “欺人太甚……”張飛怒哼一聲,卻不敢和張遼交戰,一來張遼的武藝很強,被其纏住脫身就難了。二來張飛隱約覺得,自己好像不是張遼的對手了,體力消耗的太嚴重了,除非他能一矛刺死張遼,但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張飛這裏狼狽不堪,但張遼的大營現在也好不到哪去,陸遜和李嚴已經開始帶兵偷襲張遼的大營了。張遼不在,曹性也不再,大營之中沒有主事之人,被陸遜和李嚴偷襲,頓時慌作一團。


    李嚴深知事關重大,親自帶人衝殺在最前端,連斬了張遼兩員副將,兵卒士氣大振,如入無人之境。陸遜隨後壓陣,更是掀起漫天火箭,燒的張遼的營盤火光衝天。


    其實陸遜和李嚴手中也隻有兩萬兵卒而已,並不比張遼的大營兵多,但張遼幾名副將都不敢和李嚴陸遜拚殺,在營中聚成一團。


    這不是河北將領貪生怕死,而是事出有因,損失一些兵卒張遼能接受得了,營寨損也可以再行修建,但張遼大營中的糧草可是重中之重,出現任何閃失都難以彌補,所以幾名副將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保護糧草上。


    歸根結底,這就是將領的素質問題,換做是周瑜這樣的將領,絕對能通過有效的調度擋住陸遜和李嚴的偷襲。


    而見到張遼營中的將領隻敢死守糧草,陸遜和李嚴更加囂張,帶領兵卒左衝右突,往來衝殺,將戰火蔓延到整個硬盤,遠遠觀看,張遼的大營火光衝天,赤紅一片,兵卒的哭喊之聲更是傳出數裏之遠。


    十幾裏的路程,大火一起,張遼就能看到自己的大營出事了,也顧不得追殺張飛,交代曹性一聲,也顧不得人馬疲憊,自己帶著騎兵就往迴趕。


    張遼就是再著急也沒有用,想要趕迴大營,沒有半個時辰是不可能的,而且要是急速行軍,就算趕到大營戰馬也沒有體力了。


    張遼這邊心急,其實陸遜也心有戚戚,說起來這也是陸遜第一次執掌軍權。


    必須要承認,天生將才的人是沒有的,一鳴驚人可以,但那也需要積累,霍去病十八歲就當上驃騎將軍,戰功顯赫。但是別忘了,霍去病之前也有從軍的經曆,不和衛青一起出征數次,哪來的行軍經驗啊。


    同理,趙括就是個悲催孩子,馬服君如果不是那麽憐子,帶著趙括積累些經驗,趙括不一定輸得那麽慘,沒準兒有橫空出世的可能呢。


    陸遜也是天才類型的,但他的經驗還不夠豐富,如果趁著張遼大營空虛,各個副將各自為戰的機會,強攻張遼囤積糧草的營盤,還是很有希望放一把大火的。但陸遜生怕自己畫蛇添足,見到占了很大的便宜,立即收攏兵卒,向廣陵撤去。


    實際上陸遜也有另外一種心思,能打敗張遼就可以了,這個功勞已經可以在劉備集團中站住腳跟了。冒險搶功的話,實在有些不值得,萬一有個閃失的,真的對不起自己的一番籌劃。


    補充一下,這裏的“不值得”指的是指劉備不值得陸遜賣命。


    陸遜好李嚴收攏了兵卒,興高采烈的向廣陵撤去,不過陸遜和李嚴並不知道,前方的路並不平坦。


    就在廣陵縣遙遙在望之計,李嚴忽然發現前方火光點點,好像有一支人馬在此守候。


    陸遜當然不信這時張遼的伏兵了,張遼不至於無聊到這種程度,自己的大營都不穩固,被人一把火燒了,還派出一支伏兵來,那不是有病嗎?有那精力還不如好好固守營盤呢。


    所以陸遜開口問道:“李嚴將軍果真謹慎,還在前路留下一支接應的軍隊。”


    李嚴一聽,冷汗嘩的一聲就下來了,急聲驚道:“什麽,伯言兄弟,那不是你留下殿後的軍隊嗎?”


    “不是啊……”陸遜也嚇得冷汗直流,二人對視一眼,同時叫道:“壞了,有埋伏……”


    這是廢話,前麵的軍隊既不是陸遜安排的,也不是李嚴安排的,那就隻能是敵軍了,不過陸遜和李嚴想破腦袋也想不明白,怎麽會有一支軍隊在這裏伏擊自己。這完全不符合常理啊,難道張遼早就算到我們晚上會去偷營不成。


    可怎麽看,張遼的大營也不像是詐敗啊!


    “全軍戒備……”還是李嚴行軍豐富一些,先反應過來,大聲喊道。但別忘了,江南兵卒也剛經過一場廝殺,還大勝而迴,無論是精神還是身體,都處在極其鬆懈的狀態。而且由於是得勝而迴,李嚴和陸遜也沒在意什麽軍紀,兵卒一直在相互聊天閑談,極為嘈雜,李嚴的唿喊之聲根本就傳不出多遠,也沒人在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旌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方織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方織蛛並收藏三國旌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