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張飛和曹老大玩的有些過火,結局都比較悲慘。


    最悲慘的就是周瑜和諸葛亮了,這兩位最驚采絕豔的人物,都死於操勞過甚,估計心理壓力過大是很重要的原因。


    “轟隆隆……”一陣狂風驟雨般的馬蹄聲過後,趙雲終於橫跨戰場,出現在關羽的軍陣側麵。


    沒有任何猶豫,趙雲直接就在關羽軍陣的側翼殺了進去,措不及防的關羽兵卒被殺的血肉橫飛,根本擋住出騎兵的踐踏之微,完全是被屠殺的結局,眨眼之間,關羽的軍陣就被前後截為兩段,前後兩軍之間,是一條血肉組成通道,潔白積雪被染成赤紅之色,斷臂殘肢隨處可見。


    這是最標準的鑿穿戰術,後方的兵卒已經失去指揮,不足為患了。所以趙雲隻是略微喘了一口氣,就帶著還沒完全休息過來的騎兵再次掉頭殺了迴來,直接碾向關羽的後軍,頓時又掀起一陣腥風血雨。


    “殺……殺……殺……”西側戰場盡是河北騎兵囂張的喊殺之聲。


    “趙雲……”關羽急的眼睛通紅,須皆張,卻也騰不手來對付趙雲,他對麵的河北兵卒也起最後的攻殺,攻勢猛烈無比,關羽隻能出無助的怒吼聲。


    關羽急,劉備不但急,而且怕,現在形勢已經注定了,趙雲在攻破關羽的軍陣之後,立即就會揮師急進,在側麵殺入自己的中軍,這是必然的。關羽這邊被趙雲帶兵屠殺兩次之後,五千兵卒隻剩下兩千多人,根本就擋不住對麵敵軍的撲殺,兵力的劣勢,不是關羽個人武勇能夠扭轉的。


    而且關羽這邊也不是沒人,對付關羽的就是孫策的弟弟孫瑜,孫瑜雖然在武藝上比不上關羽,指揮能力上也不如關羽,但人家的兵力是關羽的一倍,還有周瑜遙控指揮,能輸給關羽才怪。


    不到一刻鍾的時間,趙雲就徹底擊潰了關羽被截斷的後軍,但趙雲也沒有追殺逃兵,而是帶領一千兵卒默默的站在血肉之中,遙望中軍。


    劉備猜的沒錯,趙雲根本就沒有浪費力氣追殺逃兵,而是默默的積攢體力,準備給劉備最致命的一擊。


    雖然趙雲還沒動手,但劉備也知道了,如今敗局已定,接下來要考慮的,就是如何……逃跑的問題了。


    劉備真是敗局已定了,沒有任何翻盤的希望,現在的情況就是這樣,劉備的中軍文聘和陳到二人正和甘寧、周泰、淩操、韓當四人拚命糾纏,根本就武藝應付趙雲的突襲。


    打個比喻就是兩人正在比武,旁邊卻還有人準備助拳,可憐的是,幫助的還是占據上風那一個人。除非趙雲帶領一千騎兵在衝鋒的路上一起拉肚子,犯心髒病,不然的話,劉備就是念阿彌陀佛都沒有用。


    “傳令……命令馬和關羽撤離戰場,文聘和陳到二人殿後。”猶豫了好一會,劉備終於吐出幾句話來。


    也就在劉備心有不甘,下令撤軍的同時,趙雲終於帶著一千騎兵催動戰馬,直奔劉備的中軍殺去。這不是趙雲的騎兵休息好了,而是周瑜的軍令到了,不管人馬如何疲憊,必須要在劉備撤軍之前起衝鋒。


    在軍令之下,趙雲隻能硬著頭皮起衝鋒了,他自己到不怎麽怕,趙雲武藝高強,兩次衝鋒隻能算是熱身而已,但身後的騎兵可不行,趙雲懷疑,這一千人衝進去,都難有力氣再衝出來。


    事實證明,周瑜的決斷是對的,趙雲有些杞人憂天了。


    周瑜對於時間的拿捏非常非常精妙,就在劉備兵卒接到撤軍命令之後,趙雲的騎兵也開始起衝鋒。


    想想,兵卒都接到撤軍的命令了,這要轉身而走,被人在側麵突襲會有什麽樣的顯現出先。趙雲機會沒遭受到任何抵抗,就帶人殺入劉備的中軍之中。用不到良好得體力,兵卒隻有有力氣催動戰馬砍人就可以了,砍不死人也不要緊,敵軍隻會逃跑,不會反抗。


    這就是周瑜不敢讓自己的中軍撤退,給趙雲留出通道的原因。


    馬和關羽開始帶兵撤退,當然,撤軍也不是沒有任何原則的,二人都盡量向中軍靠攏,意圖收縮軍陣的防線,減少和敵軍廝殺的接觸麵。


    不用周瑜下令,河北眾將也不是吃幹飯的,在這種情況下,他們自然而然的收縮包圍圈,擠壓劉備的軍隊,意圖圍殲敵軍。


    能不能圍殲劉備不好說,但讓劉備傷筋動骨已經是必然的了,見到勝局已定,周瑜臉上終於露出如釋重負的笑容,揮手將預備隊放了出去。沒錯,就是放出去,周瑜的預備隊不是為了防守用的,而是用來收割戰利品的。


    也隻有在這時,勝利者才能露出談笑間,強敵灰飛煙滅的笑容。


    體力充沛的預備隊如狼似虎,就像吃了十顆八顆藍色小藥丸兒一樣,以摧枯拉朽一樣的姿態砍殺著敵軍。


    能當住生力軍的隻有生力軍,很可惜,劉備手中已經沒有預備隊了。


    第三百七十七章百裏追殺大耳賊


    戰場上戰鼓齊鳴,震響天際,李重軍中的鼓手拚命敲打著戰鼓,使出了吃奶的力氣,可以想象,明天李重軍中的工匠有的忙了。


    就在劉備忙於指揮軍隊抗敵之時,諸葛亮忽然想起一件事來,急聲叫道:“主公,許昌危險了,許昌啊……”


    劉備猛然間醒悟過來,如今自己戰敗,消息很快就會傳到太史慈和曹仁耳中,太史慈還好一些,應該不會對許昌有什麽舉動,但是曹仁就難說了,曹魏集團中,有不少許昌人士無時無刻不在想著收複家鄉。


    所以劉備立即叫人將關羽叫道身邊,關羽現在也沒什麽武聖的形象了,身上的綠袍被鮮血侵染成紫色,臉上沾滿鮮血,頜下的胡須也不複以往的飄逸,看上去一綹一綹的,樣子十分狼狽。


    還沒等關羽詢問,劉備就飛快的說道:“雲長,你速速帶領本部人馬撤出戰場,迴轉許昌……路上千萬要小心太史慈偷襲,迴轉許昌以後,還要小心曹仁,你可聽清楚了?”


    “知道了……”關羽也不和劉備客套,他也知道許昌對於劉備的重要性,答應一聲之後立即調兵迴許昌去了。


    見到關羽領兵去了,劉備這才接著調兵遣將,聘、陳到、馬超三人各自帶領兵卒斷後,掩護大軍撤迴營盤休整。說起來容易,但斷後從來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幾乎就相當於拿姓名再拚,更可況現在李重的兵卒士氣高漲,攻勢兇猛無比。


    幾乎在懸崖邊上走了一圈,三個人終於活著迴到大營,但兵卒將領死傷無數,其中有名有姓的就有張武、陳應、馬玩等人。


    就算撤迴了大營,也不是說劉備就安全了,李重絕對不會善罷甘休的。根本不給劉備任何喘息的機會,周瑜直接命令全軍出動,攻打劉備的大營。


    這一次賈逵終於得到施展的機會了,荊州兵卒早就被打得士氣全無,根本不敢出營作戰,賈逵的投石機都可以按到劉備的營門前作戰了,唿嘯的石塊幾乎覆蓋了整個大營,轟得劉備營盤沒有一刻安寧。


    劉備也不是不想出營作戰,但現在根本沒人敢領兵出營,聘、陳到、馬超三人有膽量、有勇氣,但三個人也不是鐵人,馬超獨自對抗黃忠三人,聘、陳到領兵斷後,早就累的不堪再戰了。


    其實馬超倒還有一些餘力,但馬超心說我又不是劉備的孫子,為什麽要替你賣命,出營襲擊是那麽簡單的嗎?外麵的黃忠、魏延、趙雲、甘寧等人,哪一個是吃素的,特別是趙雲趙子龍,武藝和自己不相上下呢!


    武藝最高的馬超慫了,聘和陳到又真的疲憊不堪,劉備也隻能做縮頭烏龜了,期望能挨到第二天天明。


    連續拚殺了一天,河北兵卒也十分疲憊了,所以也就放緩了攻勢,但也就是放緩攻勢,李重還是采取輪番進攻的策略,不讓荊州兵卒有休息時間。事到如今不用周瑜醒,李重都知道,明天劉備肯定是要跑的,濄水戰場已經沒有劉備立足的餘地了。


    和李重預料的一樣,到了第二天早上,劉備就一把火燒了濄水的大營,阻擋一下李重的追兵,跨過濄水直奔陳縣而去了。


    痛打落水狗的機會誰也不會錯過,李重把手底下能派出的將領都派出去追殺劉備了,趙雲、黃忠、魏延、甘寧、周倉、淩操、韓當……十餘名大將,每人帶領一千騎兵漫山遍野的追殺劉備。


    上萬騎兵一起出動,場麵壯觀無比,馬蹄幾乎要把雪原踏碎。


    如果不是手下的騎兵不夠了,李重絕不介意多派出幾股部隊追殺劉備,但由於連續作戰,李重軍中也有一部分騎兵失去了戰鬥力。無奈之下,李重和周瑜隻有帶著幾千體力還沒恢複的騎兵跟隨大部隊撿漏。


    好在天氣不錯,一輪豔陽高照,好像要迴到春天一樣,李重帶著孫尚香和周瑜等人算得上策馬觀雪了,也算是在戰場上浪漫了一次。


    但浪漫之時勝利者的特權,失敗者隻有吞苦水的下場,濄水距離陳縣大約有二裏的距離,對於劉備來說,如何快速而又安全的迴到陳縣,是一個很大的難題。說是難題,其實也不難,劉備在濄水背麵留有五千生力軍,五千人不多,但用來斷後也勉強夠用了,難題還是用誰來斷後。


    本來馬超倒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但劉備真不敢用馬超斷後,這不比濄水戰場,這次斷後真的是九死一生,李重的十餘路騎兵太兇猛了,就連劉備自己看的都眼暈。馬超本來就不是劉備的心腹之人,萬一自己派馬超去斷後,馬超心生怨意,領兵投降了李重怎麽辦?


    這不是不可能,而是很有可能,劉備手中根本就沒有牽製馬超的砝碼?


    什麽,用馬岱當人質,別開玩笑了,馬超的父親馬騰、弟弟馬鐵、妻子兒女都死在曹操手上,馬超投靠劉備就是為了找曹操報仇,隻要能報仇雪恨,馬超絕對不會介意多死一個弟弟的。


    就算劉備也不得不承認,馬超投靠李重,報仇雪恨的機會遠比投靠自己大。當初要不是沒辦法穿過曹操的治地,馬超不見得會投靠自己。


    既然馬超不行,就隻能選擇陳到和聘二人斷後了,這兩個人劉備很放心,陳到算是自己的心腹將領,而聘的一家老小都在荊州,不怕他們背叛。


    傳令讓陳到和聘掩護大部隊撤退,二個人頓時滿臉苦色,不怪他們膽小,確實有很多武將不怕死,但不是說武將就願意和敵人玩命,站在刀尖上跳舞。而且這次斷後不說生死,就算死了,兩個人也不一定能擋住李重的十路(劉備不可能知道李重派出的追兵的具體數量,隻是大體猜測而已)大軍。


    打不打得過暫且不說,人家李重的追兵都是騎兵,繞過自己的軍陣不是什麽難事。


    不過想歸想,陳到還是挺身而出,像劉備表了一番決心。陳到倒不是忽悠劉備,劉備對他有知遇之恩,平時對陳到有十分恩寵,所以陳到確實真有心給劉備賣命的。


    但聘不是,聘本來是劉表的大將,劉備和劉表的關係就不多說了,聘絕對不會真心給劉備賣命的。可是現在陳到已經表態了,聘也隻能硬著頭皮表了一番決心,和陳到領兵而去了。


    途中陳到和聘商議可一下,陳到覺得李重的追兵都是騎兵,速度快,可以選擇的追擊路線很多,所以二人最好兵分兩路,盡量擴大防守麵積。


    聘當即點頭答應下來,他的想法和陳到可不一樣,什麽擴大防守麵積都是虛的,聘想的是怎麽安安全全的完成人物。陳到的議正中下懷,兩個人分開,也就沒人監視自己了,到時候自己隨便應付應付就可以了。


    聘根本就不怕有追兵穿過自己的防線,開什麽玩笑,劉備久經沙場,自己都沒做過這種美夢,一萬騎兵中,陳到和聘能攔住七八千騎兵劉備就能笑掉大牙了。最關鍵的是,陳到和聘要給主力部隊爭取一些休息的時間,讓兵卒迴複一些戰鬥力,不至於在追兵殺到之時沒有還手之力。


    無論是阻攔,還是迫使追兵繞道,聘和陳到都能爭取到一些時間。商議過後,聘負責的是官道東側,陳到負責官道西側。


    官道當然也是由陳到負責了,誰讓你是心腹呢。


    不說陳到,單說聘這裏,聘真是運氣不怎麽好,踏他這一邊的追兵是趙雲、黃忠、魏延、周倉和甘寧等人,屬於河北一係的人馬。而相對來說,陳到就吉星高照了,他那邊是江東一係的人馬,淩操、韓當、孫瑜等人。


    這不是李重偏心,攻擊總要有個重點,李重必須保證有一個方向攻擊力強大無比,能攻破對方的斷後防線,那麽河北係將領組隊就不是什麽稀奇的事了,而且這樣一來,將領之間的配合也會默契一些。


    這個決定英明無比,就連江東將領都沒有什麽怨言,默默地承認了自己打醬油的角色,實際上他們不服也得服,輪到馬戰,河北將領絕對完爆江東將領,當然,水站的話,結果就會完全調轉過來的。


    劉備帶領大軍先行一步,聘和陳到帶著斷後的兵卒徐徐而退,剛退出出十餘裏,聘就見到前方積雪飛揚了,耀眼的陽光之下,一團黑影出現在雪霧之中,不用說,第一支追兵到了。


    聘一邊指揮兵卒布陣,一邊在心裏默默的念叨著,別是趙雲別是黃忠……恩……最好是周倉和甘寧,魏延也行。


    聘這個判斷有點問題,五個人之中,最難對付的毫無疑問就是白馬義從出身的趙雲,這貨小規模騎戰屬於無敵類型的,下麵就不好說了,但如果單論武藝,甘寧的武藝絕對不弱於黃忠。


    也許是聘的祈禱除了點問題,來的人正是武藝第二的甘寧。


    沒什麽廢話,一件到有攔路的兵卒,甘寧刀就衝了上來,河北將領也是有分工的,並不是一窩蜂的亂追,誰遇見了攔路的兵卒,誰就要負責拖住所有攔路的兵卒,讓其他人可以毫無阻隔的追殺劉備。


    第三百七十八章黃忠陣前招文聘


    但雙方一交手,甘寧和文聘就同時覺得不對,文聘的感覺是甘寧好厲害,不光指揮能力很強,手中的大刀片子也不差,刀光舞的和匹練一樣,都斬殺了好幾名兵卒了,看樣子武藝比自己還要高上一點點。


    文聘這是有些高看自己了,甘寧的武藝不是比他高一點點,而是高一個檔次,文聘在百人敵的武將裏,也不是最頂尖的的存在,而甘寧就是在千人敵的武將裏,也不是墊底的。隻是兩個人沒有直接交手,文聘並沒有最直觀的感覺而已。


    甘寧感覺不對是對方的兵卒很勇猛,就跟剛上岸的大蝦一樣,活蹦亂跳的,根本沒有一點疲兵的架勢。


    如果在平常還好一些,一千騎兵根本就不怕兩千多步兵,但現在不行,甘寧手裏的兵馬體力都不怎麽好。


    甘寧並不知道,人家文聘手中的是生力軍。


    甘寧也不是迂腐之人,一邊揮刀迎敵,一邊高聲叫道:“來人,馬上給黃漢升送信,讓老將軍前來助我。”


    有傳令兵答應一聲,策馬狂奔而去了。


    距離甘寧最近的河北將領就是黃忠,不然的話,剛甘寧就招唿魏延了,說實話,甘寧和魏延的關係更好一些。魏延投奔李重的時候,還是打著甘寧的旗號呢!


    既然要等援兵,甘寧就不那麽盡心進攻了,隻是裝樣子的進攻了幾次,不給文聘重整旗鼓的機會罷了。甘寧不急,文聘卻急的火上房了,本來甘寧就夠難纏的了,再來個黃忠,還讓不讓人活了。


    所以狗急跳牆的文聘開始猛烈的反撲,意圖先解決甘寧這個強敵。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極其愚蠢、非常愚蠢、相當愚蠢的舉動,見到文聘竟然敢反過來攻打自己,甘寧差點沒笑掉大牙,高聲笑道:“撤軍……”


    騎兵就算體力再不好,那也時騎兵,不是兩條腿的步兵能追得上的,眨眼之間,文聘的步兵和就被河北騎兵甩開一大老遠。


    其實這也不是文聘太過愚蠢,事到如今,他已經沒有第二條路可以走了,不先解決甘寧,等到黃忠到了,兩麵夾擊之下,文聘根本沒有一點勝算。這裏有個前提條件,文聘有自己的小心眼,他不願意為劉備拚命,打打醬油倒是可以。


    陳到就沒有這個問題,對劉備忠心耿耿的陳到巴不得自己能把火力全吸引過來呢。


    但幾次追逐過後,文聘徹底慫了,心說愛咋咋地吧,哥不追了。文聘不追了,甘寧卻不放過他,又掉過頭來攻打文聘。文聘大怒,點名道姓要找甘寧單打獨鬥,對於文聘來說,這也不失為一個選擇,隻要斬殺了甘寧,對付黃忠一人,還有點希望。


    甘寧自然不甘示弱,能獨自纏住文聘,也是一件功勞,於是甘寧拎著大刀施施然衝了上來,和文聘乒乒乓乓戰在一處。不過文聘這個想法有些異想天開了,他真的不是甘寧的對手,如果不是甘寧覺得隻要黃忠到了,己方就穩操勝券,打的比較保守,文聘能不能挺到黃忠來還是一迴事。


    兩個人打了二百餘招,文聘被殺的汗流浹背,險象環生,雖是初冬時節、豔陽高照,身上都升騰起一團霧氣。


    也就在這時,黃忠也到了,一見到甘寧大戰文聘,黃忠就高聲叫道:“興霸,仲業,且慢動手……黃忠有話要說……”


    甘寧聞言一帶馬,撤出戰團,問道:“漢升何意?”


    文聘看著黃忠到來,也不搭話,大口大口的喘著粗氣,眼神中露出一絲疑惑之色。


    黃忠上前幾步,和甘寧笑道:“興霸,我與文聘將軍素識,交情莫逆,等我上前與他敘敘舊,看能否招降於他。”


    甘寧點點頭,說道:“也好,文仲業此人五一不錯,行軍布陣也很有一手,如果能招降於他,對主公的大業有很大幫助。但如果文聘執迷不悟,漢升你莫要感情用事,手下留情,今日一定要將文聘斬殺與此,斷去荊州一臂。”


    說到這裏,甘寧的語音冷厲起來,身上殺氣沸騰。甘寧這話並不是無的放矢,甘寧也在荊州住過一段時間,知道文聘在荊州的地位,在劉表手下,文聘絕對排的上號,也就僅次於蔡瑁,和王威、黃祖等人不相上下。


    而且文聘此人水戰很有一套,特別是在水戰防守中很有心得,如果今日不除了文聘,今後李重渡江之時,文聘一定能給李重造成很大的麻煩。


    事實上也是這樣的,在另一個曆史上,文聘是投靠了曹操,並且很受重用,領江夏太守一職。做的也極為出色,在抵禦關羽渡江北上的過程中,多次弄得關羽灰頭土臉,損兵折將,死後還被曹操追封為壯候。


    黃忠點頭答應一聲,直奔文聘去了。


    此時文聘也有些奇怪,他和黃忠確實相識,但絕對談不上交情莫逆,真不明白黃忠為什麽這麽說?


    黃忠為什麽要招降文聘?原因很多,公私皆有。公的就不說了,私人這一方麵原因是這樣的,黃忠總感覺自己在李重軍中有些勢單力孤,想要拉一個幫手而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旌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方織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方織蛛並收藏三國旌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