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找出一個水性好的兵卒遊泳過河,拉動繩索,在兩岸之間連起一條雞蛋粗細的懸索,將毛氈、鎧甲、兵刃還有傷兵送到對岸去。戰馬就不用操心了,畜生的水性都比人好,人不丟就沒事了。


    過了汶水,眾人休息一會,晾幹了身體,就直奔巨平縣去了。


    仔細介紹一下主戰場的地形,巨平縣緊挨著汶水南岸,可以這麽,過了浮橋就能見到巨平縣的城牆了,而此時,張頜的追兵已經過了巨平縣,曹操的追兵也剛剛將巨平縣包圍起來。


    過了巨平縣,就到山地了,官道的西方是亭撣山,東方是尤來山,兩座山峰都接近三百丈的高度,山勢連綿,地勢險要。


    過了這兩座高山,就是博縣了,博縣處在汶水和管道中間,正是扼守兗州南北的險道。可以這麽說,博縣將兗州一分為二,分為南北兩個部分。


    張頜沒有攻堅任務,隻是象征性的在巨平縣轉了一圈,就接著追殺李重去了。


    曹操到了巨平,立即派夏侯惇帶領一萬五千人馬圍城,自己帶著剩餘的兵卒北上支援張頜。曹操並沒有覺得巨平的甘寧能給他帶來多大的威脅,在曹操的眼中,甘寧的任務應該是要處理帶不走的糧草輜重……一把火燒了,然後突圍,也就這樣了。


    夏侯惇的目的也不是幹掉甘寧,別讓甘寧給自己搗亂就足夠了。


    第三百章萬點寒星射張頜


    官道兩側,到處是連綿起伏的山丘,山丘上草木茂盛,鬱鬱蔥蔥,正是夏季最常見的景色,也是最適合伏兵的地點。不知道為什麽,張頜一過了巨平縣就有一種心驚肉跳的感覺,好像在山林之中,有無數雙眼睛窺視著自己一樣。


    這讓張頜一路上精神緊繃,不敢有半點懈怠,想要快點過了這段險路。亭撣山和尤來山之間的山路不長,隻有十餘裏,卻極為崎嶇,人馬難行,等到張頜過了這段路,已經是正午時分了。


    沒有了山嶺的阻隔,張頜已經能聽到前方隱隱傳來嘈雜的聲音,想來距離李重的軍隊已經不遠了,這時前方的斥候也迴來稟告,距離李重的後軍已經不過五裏之遠。


    張頜略一思索,就下令全軍休息,吃過午飯之後再追殺李重。


    養精蓄銳,一戰而定,這個想法很正確,很合理。但是,張頜卻低估了李重的無恥程度,李重坑張頜的手段已經不能用無恥太形容了,簡直就是卑鄙下流,喪盡天良,有損軍人的顏麵。


    李重用的手段就是……下毒!


    下毒一般都是江湖人常用的手段,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奇2淫2合2歡散、我愛一根柴之類的春藥了,這些東西李重沒有。接下來的就是傳說中無色無味,見血封喉的毒藥了,李重也沒有。


    李重用的是很普通的麻藥,但麻藥的來曆卻很大,是出自中醫名家之手,而這個助紂為虐的人就是華佗,藥名就是麻沸散。


    下毒可是一個技術活,要選好時間,還要用量合適,多了能被人吃出來,少了沒有效果。這點沒問題,華佗就是行家中的行家。


    還有就是怎麽下藥,這也能解決,張頜總得吃飯吧,吃飯總的喝水吧,碰巧山林之間就有一個小溪,正是下毒的好地方,就在張頜派人去水的時候,李重往小溪裏整整倒了上千斤的麻沸散。


    當然,河水是流動的,藥效肯定不會太好,不過李重也不在意,他也沒打算太過欺負人,總不能對昏迷中人大打出手吧。好吧,其實是李重沒湊夠那麽多麻沸散。


    張頜吃過午飯,看看戰馬也吃過青草了,立即帶領兵卒繼續追殺李重。


    可剛過了一炷香的時間,張頜就感覺上下眼皮打架,總有種昏昏欲睡的感覺。難道是這幾天沒休息好,張頜用力晃了晃腦袋,勉強打起精神。


    可馬上,張頜就發現大事不妙了,不光是他,手下的兵卒也都迷迷糊糊的,一個個東倒西晃。緊接著,就開始有戰馬四蹄發軟,踉蹌倒地了。到了這個時候張頜就是在白癡也知道中了暗算,可知道歸知道,張頜照樣手足無措,無計可施。


    這也不怪張頜沒經驗,這年頭打仗都是真刀實槍的打,放個火,放個水就算很陰險的計謀了,誰也沒遇到過大規模用毒藥的戰爭啊。


    沒等張頜想出應對方法來,官道周圍的樹林中忽然響起喊殺之聲,周倉和郭淮兩側殺出,前方也有太史慈策馬殺出,慌亂之中,張頜也不知道四周有多少人馬,隻感覺四周密密麻麻的都是敵軍,放眼皆敵。


    “放箭……”太史慈根本不和張頜答話,立即下令全軍放箭,射殺張頜。


    “嗡……”無數張弓弦響動,發出震顫人心的響聲,就像數億之蜜蜂同時在空中振動翅膀一樣。


    張頜的瞳孔驟然收縮,變得像鋼針一樣尖銳。


    視線中,天空都陰暗下來,無數隻羽箭遮天蔽日,壓得人都喘不過氣來。


    張頜厲喝一聲,拚命舞動手裏的長槍,身側響起一連串密如暴雨的撞擊聲,張頜已經是在拚命了。但是張頜依舊感到絕望,對於自己的身體狀況,張頜很清楚,他絕對擋不住這一輪羽箭,擋不住,就是死!


    羽箭如同白色的浪潮衝擊著張頜的槍網,四散飛濺。


    “噗噗……噗噗……”羽箭入肉的聲音響起,這不是射在張頜身上的聲音,而是射在張頜的戰馬身上的聲音。


    戰馬轟然而倒,張頜借勢一個翻滾,他想藏身在戰馬的屍體後麵。


    但就在這一瞬間,張頜忽然感到渾身一軟,動作也不由得慢了一分,麻沸散的藥力終於顯現出來。就在這短短的一瞬間,數十支羽箭穿透鎧甲,釘在張頜身上,與此同時,一支激射的羽箭唿嘯而來,帶著一串殘影,透胸而過,這是太史慈的絕殺之箭,這一箭穿透了了張頜的心髒,也帶走了張頜的生命。


    “唿……”太史慈長籲了一口,放下手中的彎弓,說實話,太史慈並不願意這麽做,他更願意一對一的挑戰張頜,但這不是江湖豪傑的擂台比武,這是關係到數萬人生命的戰場,下毒伏擊,乘人之危,暗箭傷人……把這些詞語加到一起,才是無所不用其極才的戰場。


    這一輪箭雨也不光是單單射殺張頜的,張頜手下的兵卒也在箭雨的覆蓋之下。


    幾個唿吸之間,張頜的兵卒就被射到了一大片,張頜武藝高強,還有力氣抵擋一下,張頜的兵卒就不行了,就算是有準備,他們都不一定能擋住這次偷襲,別說在暈暈沉沉之中了。


    三千兵卒轉眼間就被射殺了一半,剩下的兵卒哭喊一聲,開始四散逃竄,可腿軟筋麻之下,他們又能逃到哪去,四麵都是李重的兵卒,還有太史慈,郭淮,周倉三員大將帶隊。


    全軍覆沒,這是必然的結局。


    為了不走漏消息,太史慈三人將曹兵圍得水泄不通,連招降的舉動都沒有,上來就是一陣砍殺,曹兵暈暈沉沉的,哪有力氣抵抗,更何況他們被剛才那波羽箭嚇破了膽子,也沒人組織布陣抵禦,頓時被殺的血肉橫飛,慘嚎連連。


    這裏解釋一下,不是太史慈三人殘忍好殺,不想招降曹兵,如果他們邊打邊招降的話,確實有可能有人趁亂逃跑,所以三個人隻能狠下心腸了。當然,殺到最後他們也會招降曹軍的,但要有絕對的把握才行。


    不到半個時辰,太史慈三人就將曹兵全數圍殲,三千多曹兵,戰死兩千五百餘人,隻抓了數百人的俘虜。


    第三百零一章甘寧逆襲夏侯惇


    建安七年五月初七(202年),征西將軍張頜死於博縣北,時年三十二歲,三國時代的又一名將星隕落。(其實蜘蛛很喜歡張頜這個人物的,可惜可惜!同樣的結局,中箭而死,蜘蛛隻是想感歎一下命運而已)


    太史慈又命人將張頜的屍身找來,取出羽箭,擦幹血跡,再將傷口縫合起來,挑了一個風景優美的地方,將張頜與他的戰馬一同埋了起來。對於太史慈這種舉動,周倉和郭淮不免感到唏噓不已。


    雖然和張頜是死敵,但他們同樣佩服張頜的人品武藝。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迴。身為武將,他們幹的就是九死一生、刀尖舔血的生活,誰也不知道那一天自己會不會落到和張頜一樣的下場,同樣,誰也不希望曝屍荒野。


    郭淮文筆不錯,給張頜立了一座墓碑,等到以後有機會再重修陵墓,也好對張頜的好友高覽有個交代。


    將戰場打掃完畢,太史慈等人也開始做最後的部署,張頜對於李重來說隻是一道開胃菜而已,真正的大餐是曹操,雄霸中原的曹操!


    就在張頜身死的時候,曹操已進入到亭撣山和尤來山之間。


    還沒走到一半,曹操就感覺有些不對,好像已經很長時間沒見到張頜的戰報了,按理說張頜兩個時辰就會派人過來報告前方的情況啊,難道張頜出現了什麽意外?不過轉念一想,曹操又覺得自己多慮了,估計張頜是跟李重交手呢。


    目光再往南看,看最南方的戰場,夏侯惇和甘寧已經大戰一天一夜了。


    巨平縣,夏侯惇正在有條不紊的的指揮軍隊攻城,夏侯惇很有把握拿下巨平,作為一個即將放棄的後勤糧草基地,巨平縣不會有太多的河北兵卒,五千人,這應該是巨平守軍的極限了。


    而且目測的結果也是這樣的,夏侯惇久經沙場,根據城頭守軍的密度,輪轉情況判斷一下人數並不難。


    更好重要的是,巨平的守軍絕對沒有拚死一戰的決心,李重早就跑了,死守巨平也沒有任何意義。夏侯惇要做的就是,給甘寧壓力,迫使甘寧放棄燒毀糧草輜重的舉動,或者迫使甘寧盡快突圍,自己好前去支援曹操。


    這不是異想天開,如果在敗局已定,突圍無望的情況下,甘寧是不會下令燒毀糧草輜重的,這等於變相激怒夏侯惇,將他們斬盡殺絕。


    現在是大荒之年,各方諸侯都是窮鬼,都缺糧食輜重,夏侯惇這麽重視巨平的糧草物資也是很正常的。


    夏侯惇手中大約有一萬五六千人馬,攻打軍無戰心的巨平縣綽綽有餘了。


    在夏侯惇的指揮下,一隊隊兵卒湧向巨平城頭,抬著粗製濫造的雲梯,頂著頭領的石塊、原木拚命攀爬。


    城頭之上,甘寧卻是冷笑連連,他也不指揮兵卒禦敵。甘寧不是不屑指揮兵卒,而是不敢,現在巨平縣內有接近兩萬兵卒,其中有一萬五千精兵,硬碰硬都能幹掉夏侯惇的一萬五千人馬了,就別說守城了。


    甘寧真怕把夏侯惇嚇跑了。


    一天一夜的時間,甘寧將兩萬兵卒分成四隊,輪流上城牆把守,以便保持兵卒的體力。


    一而再、再而三、三而竭,夏侯惇的兵卒一日一夜的激戰下來,早就疲憊不堪了。而甘寧則不然,由於甘寧處於守勢,所以每次派上城牆的兵卒並不多,幾次輪轉下來,甘寧手中至少還有一萬精神飽滿的兵卒。


    見到夏侯惇收兵迴營,甘寧立即集合兵卒,準備出城攻打夏侯惇。這是李重的軍事計劃,不管前方的戰況如何,甘寧都必須擊潰夏侯惇,堵住曹操的退路。


    大型戰役就是這樣,可能要經過對峙,試探,推演戰局,定計等等階段,這個時間可能會有幾天,幾個月,甚至幾年。可一旦雙方都失去耐性,爆發決戰,戰鬥會在短短的幾天、幾個時辰內完成。


    早在春秋時期,孫武就總結出來這個道理: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震。


    甘寧統領第一波攻勢,廖化作為第二梯隊接著進攻,如若依舊不能擊潰夏侯惇,巨平縣的守軍就會傾巢出動,破釜沉舟,和夏侯惇打消耗戰。


    但實際上李重和甘寧都有些多慮了,夏侯惇連第一波攻勢都撐不過去。


    在曹操的軍事計劃當中,根本就沒有防守這一說法,所以夏侯惇在巨平縣的大營根本就沒什麽防禦能力,隻有幾個簡單的拒馬鹿角而已,別說擋住甘寧的突襲了,能不能擋住一個孩子都是問題。


    特別是夏侯惇還在撤軍之中,倉促間根本就沒辦法叫兵卒掉頭迎敵。


    就在夏侯惇的前軍進入大營之時,巨平縣的城門大開,甘寧帶著一萬兵卒潮水一樣逆襲而來,一個衝鋒,就將不知進退的斷後曹兵席卷而散。


    夏侯惇急的火冒三丈,急忙趕赴後隊,想要抵擋甘寧的衝擊。兩個人在亂軍之中正好遇到一起,甘寧一陣狂笑,高聲喝道:“哈哈哈……龜兒子夏侯惇,今日就是你的死期,拿命來!”


    夏侯惇冷笑一聲,舉槍相迎,二人就在夏侯惇的大營之前展開一場混戰。沒有了甘寧的領頭衝鋒,河北兵卒確實少了所向披靡的架勢,但依舊占據著戰場的主動。


    倉促遇敵,夏侯惇也犯了一個錯誤,他不應該到後隊指揮兵卒禦敵,而是應該固守營盤為上。陷入敵陣的曹兵,死了就死了,死傷一兩千人,對夏侯惇來說,影響確實不大。夏侯惇和甘寧纏鬥,除非能在短時間內殺了甘寧,不然的話,曹兵失去了夏侯惇的指揮,副將也拿不定主意,肯定會越來越亂的。


    而甘寧不一樣,早在出戰以前,甘寧就做好了詳細部署,自己和喜歡的糾纏,依舊有將領指揮兵卒攻打曹軍,無形之間,甘寧就占了大便宜。


    說到武藝,如今正處在巔峰的夏侯惇確實要比甘寧高上一點,但這一點點差距短時間內根本看不出效果來,甘寧也是一等一的猛將,要是被夏侯惇秒殺了,那才是天大的笑話呢!


    甘寧也不著急,一心一意纏住夏侯惇,兩人交手三十餘招,夏侯惇的大營已經岌岌可危了。


    河北兵卒都知道,和曹兵不一樣,如今他們身處後方,退無可退,要是不能一舉擊敗夏侯惇,那就永遠也別想迴家了。所以甘寧帶來的兵卒都變成亡命之徒,一個個奮勇殺敵,士氣高昂無比。


    俗話說橫的怕不要命的,何況曹兵還不是橫的,他們的大營都沒有什麽防禦措施,根本就不是河北兵卒的對手。此時夏侯惇也發現不對了,怒吼連連,手中的槍勢也淩厲起來。


    不得不說,暴怒的夏侯惇戰鬥力飆升,直逼趙雲許褚這個檔次的武將,甘寧很快就感覺有點吃力了,被夏侯惇連刺幾槍,逼出戰團,夏侯惇撥馬就走。


    甘寧冷笑一聲,也不追趕夏侯惇,此時戰局已定,曹軍失敗隻是時間問題,夏侯惇迴去又能怎麽樣,他一個人再勇猛也無力迴天,甘寧不想冒險追殺夏侯惇,萬一被夏侯惇反噬一口、就得不償失了。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夏侯惇趕迴營寨也沒能翻過盤來,沒過半個時辰,夏侯惇的大營就全麵失守,一萬餘兵卒死傷三千餘人,無奈之下,夏侯惇隻得帶領殘兵敗將往汶水趕去。開什麽玩笑,放夏侯惇走就等於放虎歸山,甘寧再傻也不會犯這種錯誤,和廖化商議一下,叫廖化駐守巨平縣,自己帶著手下的兵卒連夜追殺夏侯惇。


    夏侯惇的大營距離曹純的汶水大營不遠,曹純也看到了夏侯惇大營的情況,震天的喊殺聲,耀眼的火光根本瞞不過人。


    但是曹純也不敢出兵救援夏侯惇,現在夜色已深,一旦在救援夏侯惇的路上被伏擊一次,自己手下的五千兵卒立即就的全軍崩潰。自己手下的兵卒是什麽貨色,曹純很清楚,叫他們守守答應還行,連夜行軍,救援友軍,那不是輜重兵幹的事。


    這不是曹操派兵失誤,沒留下一直精兵斷後。


    誰不想到處都有精兵駐紮啊,關鍵是曹操也沒有那麽多精兵可派啊,說這話的人都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當精兵是大風刮來的嗎。


    夏侯惇簡直是慘到家了,就這短短的一段路,被甘寧打的狼狽不堪,一萬五千兵卒,能迴到曹純營寨的兵卒不過五千,而且這五千兵卒還都大多數身上帶傷,可以這麽說,一戰之下,夏侯惇已經接近全軍覆沒的地步了。


    甘寧計算了一下手裏的兵力,無奈的歎了口氣,命令兵卒在汶水岸邊紮營,他隻能接著和曹純夏侯惇纏鬥了,這兩個人手中怎麽說也有一萬兵卒,足以影響戰場的局勢了,那麽甘寧唯一能做的就是相互牽製,三個人一起出局。


    看現在整個戰役的發展狀況,作為先鋒的張頜被太史慈等人亂箭射殺,三千兵卒全軍覆沒。斷後的夏侯惇和曹操被甘寧牽製,隻能勉強自保。曹操自己率領的中軍僅有不到三萬人,還正處在險地,形勢危急。


    再看李重,甘寧手中有一萬人和夏侯惇曹純僵持,三個人一起出局。廖化手中有一萬兵卒,其中有五千精兵,這是堵住曹操後路的決定性力量,廖化剩下的五千兵卒也是輜重兵,如果把他們也算在戰鬥力之內,那基本上你就輸定了,看曹操被趙雲偷襲的情況就知道了。


    趙雲正在迴轉的路上,而且人馬疲憊,能不能參戰也是個問題。


    太史慈、周倉、郭淮三人手中大約有一萬五千兵卒,李重自己手中有一萬兵卒,這是和曹操決戰的主要力量。


    兵力上曹操稍占優勢,但除了兵卒數量,曹操沒有一樣占據上風的。天時、地利、人和都在李重這一邊,曹操敗局已定!


    第三百零二章奸雄今日入甕來


    “張頜怎麽還沒派人迴來報信?馬上派人去前方查探。”曹操真的怒了,無論張頜與臨床交手勝敗如何,張頜也應該給個消息才對,吃敗仗,曹操想過,但是曹操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張頜竟會全軍覆沒,身死於此。


    眼看就要出了山穀,斥候騎著快馬趕了迴來,飛快的下了戰馬,斥候連滾帶爬的跑到操場跟前,哭聲道:“丞相,大事不好了,前方的官道上全是鮮血……”


    “那看沒看到張頜?他怎麽不迴來見我。”曹操急的都有點語無倫次了,斥候隻能無奈的搖搖頭。


    曹操立即下令,全軍跑步前進,到前方查看。同時曹操也帶著許褚等人快馬而行,趕往斥候所說的戰場。


    是個人就能看出來,曹操現在情緒很不穩定,非常不穩定。原因就是曹操身前的墓碑,上麵的字跡還沒有幹透:征西將軍張雋乂之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旌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方織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方織蛛並收藏三國旌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