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一種辦法就是趕在軍糧耗盡以前拿下高唐縣,重新布置進攻方略,也就是說,將戰役重新演繹一遍。


    這種方法的難點是,李重的後勤能不能再拿出六萬大軍所需的糧草軍械,李重能不能盡快攻克高唐。


    粗略的計算了一下,李重大營之中隻能剩下五天所用之糧,也就是說,李重隻有五天的時間攻打夏侯惇了。


    李重的軍帳之中,太史慈、趙雲、高覽、甘寧、周泰、周倉、陳宮、李儒等等文武匯聚一堂,李重緊鎖眉頭,端坐當中。


    親兵點燃了炭火,躬身撤出營帳。


    李重這才沉聲說道:“事到如今,我也不想多說什麽,丟失高唐,我有責任,你們也有責任,現在我們不考慮責任這個問題,我的意見……命令……隻有一個,五天之內打下高唐,諸位可有什麽難處。”


    現在誰說有難處誰就是超級大傻瓜,眾將齊聲答道:“末將遵命!”


    “很好!”李重眼中精光閃爍,高聲道:“趙雲聽令!”


    “末將在!”趙雲跪倒在地,恭聲答道。


    李重抽出一支令箭,說道:“子龍你帶領五千兵卒,當街紮營,擋住曹仁的兵馬,五日之內,不許曹仁前進一步,知道了嗎?”


    趙雲沉聲道:“諾!”


    李重目光轉動一圈,接著說道:“高覽、太史慈、甘寧……周泰聽令,你們各自帶領一萬兵卒,攻打高唐縣四麵城牆,五日之內,必須攻破高唐,如若延遲一刻……牙門將以上,全部斬首示眾。”


    聽到李重冷氣森森的話,太史慈四人全身一凜,知道李重動了真怒,急忙恭聲道:“末將五日之內,必定攻克高唐,如若不然,我等四人提頭來見。”


    李重點點頭,揮手說道:“給你們兩個時辰整理軍隊,都下去吧!”


    趙雲、太史慈等武將退出帳外,李重這才轉向李儒、陳宮問道:“文優、公台,你二人可有什麽妙計破敵?”


    李儒沒看破賈詡的計謀,正在自責之中,聞言隻是苦笑一聲,沒說出設麽話來。陳宮倒是長歎一聲,慢慢說道:“晉陽侯恕罪,屬下無能,實在拿不出什麽計策與主公分憂,不過,屬下認為主公一定要小心曹仁,趙將軍誰說勇猛,但怕也不是曹仁和賈詡的對手。”


    “賈詡……賈詡……”李重一聽到賈詡這個名字,就禁不住有些頭疼,說實話,李重更願意對付曹操、諸葛亮這樣的人,也不願意和賈詡交手,因為賈詡這個人骨子裏和李重自己一樣,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用計更是飄忽不定,猶如天馬行空,李重自認為,在玩陰謀詭計上,自己還差這老狐狸一籌。


    至於李儒,李重也不敢抱有太大的希望了,最起碼、現在來看李儒還真的有點不如賈詡。至於陳宮,李重就更指望不上了,在李重的眼中,陳宮和曹操、諸葛亮是一類人、用兵謹慎,中規中矩,不是玩陰謀詭計的材料。


    陳宮仿佛看出李重的疑慮,起身說道:“莫不如主公給屬下兩千兵馬,前去相助子龍將軍,不置可否?”


    李重想了想,點頭答道:“既然如此……就撥兩千兵馬與公台,公台一定要小心行事……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不是李重看不上陳宮,連兩千兵卒都不願意給陳宮指揮,而是李重兵力不濟。


    這不是天方夜譚,別看李重手中有六萬大軍,但李重確實兵力不濟。計算一下,除去趙雲帶走的五千兵卒,李重手中還剩下五萬五千人,這五萬五千人在分出四萬給太史慈、甘寧、高覽、周倉四人,就剩下一萬五千人了。


    眾所周知,騎兵是不能用來攻城的,李重手中光是騎兵就有一萬五千人,所以說,李重一共就四萬五千步兵,趙雲還要帶走一部分步兵呢,所以太史慈幾個人手中隻有四萬多點步兵,確實不夠用。


    攻城是要死人的,特別是李重這種不計傷亡的攻城,一天下來,就要損失上千兵卒,如果沒有預備隊補充,就保證不了攻城強度,保證不了攻城強度,如何能保證五天之內攻下高唐縣呢?


    說實話,李重都有騎兵下馬攻城的準備了。


    到了中午,太史慈、高覽、甘寧、周倉四人已經準備妥當,各自帶領一萬兵卒布好陣勢,隻等李重一聲令下,就要開始攻城了。


    “咚……咚……咚……”午時三刻,高唐縣四周同時響起震天的戰鼓聲,李重的兵卒緩緩移動腳步,逼向高唐縣的城牆。


    太史慈四人更是站在城頭弓箭手的射程之內,親自指揮攻城,他們也知道,想讓兵卒拚命,主將就要做出拚命地姿態來。


    主將貪生怕死,怎麽可能帶出不怕死的兵卒呢?


    第二百四十六章亡命之徒1


    對於夏侯惇來說,他最不願意看到的就是這種景象了,李重這一手等於將二人同時推到絕境,推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由於時間倉促,夏侯惇準備的時間也不太充足,都來不及修葺城牆,箭矢、滾石、火油之類的守城物資更沒有準備妥當,想要抵擋李重的反撲,靠的還是兵卒手中的刀槍,頂多再加上城牆的高度優勢而已。


    同樣,作為進攻一方的李重也沒有時間打造衝車,巢車之類的大型器械,隻能打造出簡陋的雲梯,作為攀爬城牆的工具。


    扛過一陣稀疏的羽箭,李重的先頭部隊已經搭好雲梯,魚貫而上。


    這是一場極其慘烈的廝殺,李重這邊就不用說了,兵卒早就得到死命令:後退一步者……死!


    而夏侯惇的兵卒也都拚盡全力了,沒辦法、李重將高唐圍得水泄不通,什麽圍三缺一早就被李重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這不是李重氣急敗壞之下忘了兵法,兵法是死的,戰場卻瞬息萬變,紙上談兵和死路一條幾乎就是同一個意思,真要是給夏侯惇留下一條突圍的通道,李重敢百分之百的保證,夏侯惇早晚會放把火燒了高唐,逃之夭夭。


    不到一個時辰,高唐的城牆下就堆滿了死屍,一具具殘缺不堪的屍體間接證明戰場的殘酷性。


    高唐縣的城牆上更是沾滿了嫣紅的血漿,看上去就像人間地獄一樣,兵卒也都化身為嗜血妖魔,瘋狂的砍殺敵人,慘叫之聲不絕於耳。


    到了日落時分,雙方的兵卒都已經沒什麽力氣喊話了,隻能機械的重複砍殺、抵擋這兩個動作,三個時辰的鏖戰,就是鐵人也承受不起。


    太陽沉入地下,猶如天籟般的鳴金聲響起,李重的兵卒潮水一樣退了迴去。看到李重的兵卒撤退了,曹兵也都鬆了口氣,有些體弱的兵卒已經癱軟在地,更有甚者,已經累得腿都抽筋了,疼的哇哇大叫。


    休息了一個晚上,第二天一早,雙發的兵卒就被趕到戰場,繼續廝殺。


    一晚的時間根本就不夠兵卒恢複體力的,但這不要緊,李重的兵卒體力不好,曹兵更慘一些,夏侯惇已經將一萬五千兵卒係數派上城牆了,連輪換的不對都沒有。


    第二天的戰場並沒有第一天那麽慘烈,但死傷的人數卻猶有過之。原因很簡單,砍人的時候動作不規範、不簡練不要緊,但防守的時候,一個小小的疏忽就能要人命,但由於體力不濟,無論是曹兵還是李兵,都不免動作不到位。


    在一丈多高的城頭作戰,掉下去也就跟死差不多了,慘烈的搏殺之中,根本就沒有人顧及到傷員。


    第三天,李重已經死傷了一萬多人,夏侯惇也損失了四千餘人,戰爭到了最殘酷的階段,與此同時,趙雲也和曹仁進行著非常殘酷的廝殺。


    趙雲在官道上紮下營寨,卻不能隻想著防禦,趙雲手下的步兵太少了,五千兵卒中四千人都是騎兵,讓騎兵下馬作戰不是不可以,但戰鬥力要下降許多,還要失去速度優勢,李重的軍隊還沒訓練到上馬能彎弓射雕,下馬能提刀砍人的地步。


    不過這時,趙雲也來了一個有力臂助,北疆的裴元紹趕到營寨,協助趙雲對抗曹仁。


    裴元紹這個人武藝不怎麽樣,但指揮小規模戰鬥的能力確實很厲害,就算不上曹操、周瑜等人,但也不比曹仁差到哪去,這麽說吧,裴元紹就是屬於被低估的人才。


    裴元紹是趙雲的副將,但兩個人的行事卻顛覆了主將和副將的身份,站在營寨上指揮戰鬥的是裴元紹,負責浴血搏殺的卻是主將趙雲。


    就在高唐南二十裏處,趙雲正帶領一千兵卒衝殺曹仁的軍陣。


    裴元紹和趙雲商議的戰術很簡單、很實用,你賈詡不是擅長陰謀詭計嗎?咱們就揚長避短,發揮自己的優勢,一刻不停的攻打曹仁,讓你有計謀也沒時間來部署。


    趙雲和裴元紹將四千騎兵分為四隊,每隊一千人,由趙雲帶領,一刻不停的衝擊曹仁的軍隊,以殺止殺,禦敵於營寨之外。


    裴元紹負責指揮趙雲的行動,同時掌管一千步兵。


    這樣一來,趙雲就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依靠超人的武勇在軍陣之中往來衝殺,而不用分出精力來掌管兵卒。


    簡單來說,就是裴元紹向趙雲保證:哥們,你隻要找對方向殺敵就可以了,不用考慮勝敗,不用考慮傷亡,也不用考慮什麽陣勢薄弱之處什麽的。


    再簡單點說,就是趙雲安安分分的當一個大頭兵了,隻是這個大頭兵武藝高超罷了。


    由於夏侯惇被李重圍困,曹仁也拿捏不準夏侯惇到底能不能挺到李重糧草耗盡的時候,所以曹仁不得不出兵牽製李重的兵力,也就是說,曹仁不得不攻打趙雲的營寨,不得不和趙雲野戰。


    說實話,曹仁真不知道李重手中隻有五日的糧草,要是知道,曹仁絕對不會這麽著急進攻的。


    裴元紹不用指揮防守,因為曹仁的步兵根本就攻不到營寨的百步之內,裴元紹隻需要站在高台之上揮舞手中的令旗,給趙雲指引進攻的方向即可。


    全無顧慮的趙雲充分發揮一介匹夫的本色,在敵陣之中殺的不亦樂乎,曹仁陣中缺少騎兵,根本就纏不住來去如風的河北鐵騎,被趙雲殺的血流成河。除非曹仁結成密集的陣型,才能擋住騎兵的衝擊,但很可惜,密集陣型隻適合防守,不適合進攻。


    曹仁實驗了一次,讓曹洪帶領一千兵卒前去纏住趙雲,但很可惜,曹洪根本就不是趙雲的對手,曹仁手下的騎兵也沒有李重的騎兵精銳,幾個迴合,趙雲就殺退了曹洪,衝散了曹洪的一千騎兵。


    但也要說明一點,就算趙雲、呂布這樣的猛將,精神和都修煉到一定的境界,也是有破綻的,也不是不死之身,在千軍萬馬之中也有可能隕落的。絕世猛將陰溝裏翻船的例子不是沒有,隻不過概率不大而已。


    所以趙雲也是在拚命,也是在一定程度上碰運氣。


    其實曹仁也不是懼怕趙雲的四千騎兵,用兩個步兵、甚至三個步兵換一個騎兵,曹仁都能接受,關鍵是曹仁沒辦法一股腦的殺了這四千騎兵,這需要很長的時間。


    衝殺了半個時辰,趙雲就退迴營寨,帶領另外一隊騎兵出來衝殺。這一隊騎兵生力軍,戰鬥力完全能得到保證。


    接下來自然和裴元紹、趙雲預想的一樣,四隊騎兵輪流衝殺一次之後,一上午的時間也就過去了,無論是曹仁還是趙雲的兵卒,都是需要休息,都是需要吃飯的。


    第二百四十七章亡命之徒2


    到了下午,趙雲和裴元紹依照上午成功的案例,接著和曹仁混戰一場,一直熬到晚上才收兵迴營。


    晚間就不需要趙雲出力了,一千步兵休息了一天,精神頭十足,眼睛都能看到五裏開外了,曹仁想要偷營純屬癡人說夢,必須要說明一下,這是李重圍城之後的第二天,也就是建安五年(200年)十一月初八。


    不用密碼哦來形容接下來幾天的戰鬥了,總之,就是一個字:慘……


    建安五年十一月十一上午,趙雲帶著兩千騎兵肅立在寒風之中,對麵是曹仁一萬五千大軍。


    沒有激動人心的戰前宣言,也沒有聲嘶力竭的呐喊;更沒有鮮明的盔甲,沒有滾滾黃沙,隻有一片沉寂,漫天的寒風。


    李重的騎兵眼神冰冷,刀鋒更加冰冷。


    在軍官低沉的命令下,馬上的騎士取出一條條泛黃的麻布,將手掌和刀柄纏裹在一起,這一戰,即使廝殺到身死,他們都不想放下手中的兵刃。


    “轟……轟……轟……”雙方的兵卒慢慢移動腳步,向中間移動,速度越來越快,沉悶的腳步,此起彼伏的馬蹄,震動著冰封的大地。,


    曹仁的軍陣猛然間分為兩半,形成一個倒三角的軍陣,將趙雲的兩千騎兵夾在中間,頂在最前方的兵卒向中間合攏,猶如兩柄巨鉗,扼向馬隊的正中間,曹仁擺出的是一個分割、包圍陣型,全殲趙雲兩千騎兵之心昭然若揭。


    趙雲隻來得及迴頭看上一眼,就和衝到戰陣的最中心之處,也是戰陣最厚重的地方。


    此時曹仁的兩翼軍陣已經距離趙雲的中軍不足二百步,趙雲必須在曹仁的兩翼合攏之前鑿穿敵陣,不然的話,就會陷入包圍之中,自己的馬隊也會被攔腰斬斷,後果不言而喻,這兩千騎兵將會全軍覆沒。


    “哈……”趙雲怒喝一聲,手中的鋼槍一轉,用槍尾點在敵軍的盾牌上,七麵盾牌砰然炸裂,迸飛數名兵卒,隨著慘叫聲,趙雲胯下的爪黃飛電縱身一躍,借機殺入曹仁的軍陣之中。


    在半空中,趙雲深吸了一口,漲紅的麵孔慢慢白皙下來,他不是力量型的武將,剛才也是借助著戰馬的力量才能在一瞬間迸飛七名兵卒,一時間也有點緩不過氣來。


    趁著趙雲迴氣的一刹那,曹仁的兵卒唿啦一下圍了上來,一陣亂捅亂砍。


    趙雲悶吭一聲,手中的鋼槍無處一道光圈,震碎無數兵刃,衝出去數丈之遠,但這也是趙雲最後一次急速衝擊了,迎麵飛來的無數道光芒告訴趙雲,再貿然前進,就是一個死字。


    這時趙雲身後才傳來一連串的悶響,還有令人牙酸的骨肉擠壓聲,這是戰馬和人體、盾牌撞擊的聲音,趙雲的騎兵可沒有絕強的武藝,除了靠運氣,他們隻能依靠戰馬的慣性衝破對手的防線了。


    短暫的停留過後,趙雲感覺到身後的騎兵壓了過來,這種力量猶如排山倒海,非一人之力可以抗衡,趙雲也不能和這股壓力對抗,這時他自己騎兵的力量。


    無奈之下,趙雲隻能硬著頭皮向前衝,不然的話,他就會被自己的騎兵撞擊。


    麵對著槍尖,刀鋒,還有激射而來的暗箭,趙雲將精神緊繃到極致,手中的鋼槍化作點點寒光,迎麵對撞了過去。


    密如暴雨的炸響過後,眼前一片開朗,壓力頓消,但與此同時,趙雲感覺到一股涼意襲向自己的肩頭。


    還有漏網之魚!趙雲暗歎一聲,努力向下一縮肩膀,一支羽箭夾在趙雲的甲葉中間,箭鏃入肉三寸。


    趙雲麵不改色,手中的鋼槍向前一劃,帶起一條血線,這才側過頭來,一口咬斷箭杆,隨口吐到地上。


    遠處觀戰的曹仁看到趙雲如此的……滾刀肉,不禁感到後背一涼。


    流氓不可怕,可遇見一個武藝高強的流氓,任誰都要退避三舍。曹仁這一刻心裏哇涼哇涼的:你說你趙子龍也算是一代名將了,有點自知之明好不好,打不過你就跑唄,反正我也追不上你,犯得著在這裏拚命嗎?小心某家結果了你的小命。


    但想歸想,曹仁也沒有上前一戰的意思,依照趙雲現在的亡命狀態,估計自己和曹洪綁到一塊都懸有命迴來。


    傳說之中趙雲在長阪坡之戰,七進七出,視曹營八十三萬大軍如無物,殺敵將將五十餘員,奪槊三條……純屬扯淡。更有甚者,還說趙雲征戰一聲,連傷都沒受過,這個更是無稽之談了。在千軍萬馬之中,一個小小的疏忽就可能丟掉性命,強如呂布都不敢說能硬闖別人的軍陣,就別說趙雲了。


    再者,長阪之戰也沒有八十三萬大軍,趙雲充其量也就跟夏侯惇的五千先鋒交過手,確切的說,是被人家攆的四處逃竄才對。


    所以說在刀山血海之中,趙雲也有照顧不到的地方,人力終歸是有極限的。


    但不可否認,這是趙雲所遇到最慘烈的一戰,隻突進了數十丈,就身中一箭了,再往前衝殺,還不知道會碰到什麽情況呢!


    可身後人馬踐踏的聲音告訴趙雲,自己已經沒有迴頭的機會了,趙雲自己或者可以保住一條性命,但身後的兩千精騎卻肯定是全軍覆沒的下場,阻擋曹仁的任務也就算功虧一簣了。


    就在這時,趙雲的營寨忽然衝出一直騎兵,一路狂飆著衝向曹仁的中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旌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方織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方織蛛並收藏三國旌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