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袁紹打算獨斷專行了,也不跟手下商議,立即就放棄了蕩陰縣,直奔清河郡而去。


    袁紹當然考慮到曹操會追殺自己,不過袁紹真沒把曹操放在心上,他很清楚,曹操現在的騎兵就有兩千虎豹騎,這兩千虎豹騎對自己的大戟士夠不成威脅,隻要趙雲的三千騎兵不參戰,自己可以很輕鬆的返迴渤海郡。


    當然,袁紹也不是三歲嬰兒,知道撤軍必然會有損失,沒關係,一萬多步兵隨便曹操殺,想怎麽殺都行。


    而且曹操的追擊速度也不會太快,魏郡、清河郡各縣都是曹操必須攻克的,曹操絕對不敢放棄糧道孤軍深入,唯一的難處就是突圍這一段時間而已。


    建安三年(198)三月,袁紹放棄蕩陰縣,向東北方向突圍。


    果真不出袁紹所料,趙雲看到袁紹沒有北上的意圖,並沒有全力追殺自己,隻是用輕騎擒殺了上千兵卒,就借口人馬疲憊,收兵而迴。


    而曹操追殺袁紹則要積極的多,一陣圍追堵截下來,袁紹損失了五千兵卒,但也程公逃到官道上,向內黃縣進發。


    曹操當然不會放過袁紹了,當即引兵追來,二人打打停停,一直打到南皮,這才停下腳步,而此時已經到了建安三年四月。


    不提曹操和袁紹在南皮僵持,李重此時也打下了武城,正式出兵鄴城。


    期間甘寧共“征兵”六七千人,再加上周泰帶來的水軍,趙雲抓到的降兵,李重圍困鄴城的兵卒共計四萬餘人。


    李重當即派趙雲帶領一萬兵卒北上武安縣,攻打高幹,涉縣的郝昭也出兵相助,二人經過十餘天的浴血奮戰,終於攻陷了武安縣,一路尾隨追殺高幹至邯鄲,邯鄲是趙郡的治所所在之地,算是一個大城,但其中的兵卒早就被高幹抽調一空,所以趙雲和郝昭二人還有攻克邯鄲的能力,隻是需要耗費一些時間罷了。


    經過二十餘天的廝殺,趙雲和郝昭終於用衝車擊破了邯鄲的城門,攻下邯鄲,高幹孤身北逃,前去尋找袁尚。


    留下郝昭駐守邯鄲,趙雲帶兵南下,與李重合並一處,將鄴城團團圍住,隻留下北門給審配突圍。


    這不是圍三缺一的打法,而是李重的兵力確實不夠四麵合圍,放棄北門也是無奈之舉,當然審配要是選擇突圍,李重自然求之不得,說實話李重對審配沒什麽興趣,審配這個人死忠袁紹,根本就沒有招降的可能,鄴城才是重中之重。


    五月初,李重終於將兵馬調動完畢,例行公事般的開始勸降工作。


    喊話無外乎是袁紹不聽天子號令、殘暴不仁、窮兵黷武,而我、李重是正義的,是仁慈的,前來解救鄴城的百姓於水火之中,你們趕快放下武器投降,我可以上表天子赦免你們的罪責等等。


    總之就是一堆廢話,但還是能打擊守軍的氣勢,反正還沒開始下雨,李重有都是時間磨牙,何樂不為呢?


    審配也覺得總被李重動搖軍心也不是辦法,於是決定出城打上一仗,提升一下士氣,顯示自己守城的決心。


    李重倒是很敬佩審配的為人,見到審配出戰,當即帶著甘寧躍陣而出,著審配說話。


    審配也毫不示弱,帶著馮禮、張子謙離陣而出,與李重陣前相見。


    李重知道審配此人對袁紹極為忠心,也不開口勸降,隻是朗聲說道:“審正南,本候佩服你為人忠義,定然要與我死戰,但你可知道,鄴城上萬兵卒皆屬無辜之人,審正南你何必連累無辜兵卒性命。”


    “哈哈哈……”審配一陣冷笑,朗聲道:“李子悔果真巧舌如簧,不過晉陽侯要是真愛惜兵卒性命,為何要侵我州縣。”


    李重搖頭道:“審正南此言差矣,我李子悔奉天子之命討伐袁紹,何來無故侵你州縣一說?”


    “你!”審配頓時被李重也得說不出話來,現在他才發現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威力,不管曹操和李重處於什麽目的攻打袁紹,但人家就是在大義上占據上風,一句天子之令秒殺一切借口。


    現在的天子旨意可不像三國後期,現在漢室朝廷的威信還沒有消散趕幹淨,不少百姓士族還是為朝廷馬首是瞻的,不然的話,袁術也不會剛一稱帝就遭到圍攻,一戰之下兵敗如山倒。


    不過審配也不是易於之輩,稍一思索就倒打一耙:“什麽天子之意?分明是你李子悔和曹孟德趁著天子年幼,出言蠱惑,汙蔑我家主公!”


    在審配看來,此言一出,李重定然會惱羞成怒,不了李重卻微微一愣,好像了感悟了什麽一樣,長歎道:“審正南此言差矣,我李子悔一直駐守並州,又如何能蠱惑天子呢,就是有些誤會,那也是曹孟德的緣故……不如這樣,審正南你就前去許昌麵見天子,親自向天子解釋,如果能消除誤會,豈不更好?”


    第一百七十六章甘寧衝陣


    更新時間:2012-09-07


    “白……日……做……夢……”審配咬牙切齒的吐出四個字來,李子悔你這是真拿我當傻子啊!上許都麵見天子,也虧你想得出來。


    不過到了現在審配也算明白了,單論動嘴的話,自己就是再讀二十年詩書也不是李子悔的對手,動嘴不行,那就隻能動手了,想到這裏,審配立即問道:“誰敢出戰,拿下李子悔?”


    審配話音剛落,張子謙(初,冀州人張子謙先降,素與配不善,笑謂配曰:“正南,卿竟何如我?”配厲聲曰:“汝為降虜,審配為忠臣,雖死,豈若汝生邪!”)就提槍而出,口中大喝道:“李子悔休走。”


    不走才怪,現在李重位高權重,早就斷了與人單挑的念頭,就算他想,手下的將領也不幹啊!


    李重毫不猶豫的撥馬就走,口中說道:“盡量捉活的。”


    這句話自然是吩咐甘寧的,一個連名字都沒聽說過的武將,一個是著名的猛將,李重自認為這場爭鬥毫無意外可言。


    也確實是這樣的,甘寧的大刀上下紛飛,寒光閃爍,轉眼間就啥的張子謙隻有招架之功,要不是甘寧一心想要活捉張子謙,早就將他斬於馬下了。


    審配見到張子謙敵不過甘寧,當即就叫馮禮上前助戰。


    看到張子謙馮禮二人合戰甘寧,李重也不著急,抱著膀子看熱鬧。


    甘寧一人力敵二將到沒那麽輕鬆了,倒不是說他打不過二人,而是根本就沒辦法活捉張子謙和馮禮了。


    甘寧知道,李重不讓他殺了敵將的意思,無外乎就是想要知道城內的確切情況而已,所以也按下殺人的心思,一板一眼和二個人比劃起來,累我也累死你兩,甘寧惡狠狠的想到。


    這在這時,趙雲卻從北門趕過來觀敵,一眼就見到甘寧正和張子謙、馮禮二人打的熱火朝天,當即就問道:“主公,不若讓趙雲上前助戰?”


    想了想,李重覺得二對二也不算欺負人(你這還不算欺負人)當即點頭答應下來,趙雲得令,催動爪黃飛電直奔戰團而去,不過趙雲在穩勝的情況下也不屑於偷襲,高聲喊了一句:“興霸!趙雲助你。”


    爪黃飛電速度極快,猶如一道青煙,眨眼之間就衝入戰團。


    張子謙看到趙雲前來,立即舍棄了甘寧,直奔趙雲衝去,口中大喝道:“小賊,休得猖狂……啊……”


    最後一聲是慘叫,二人錯馬而過,趙雲閃過張子謙的長槍,一拳打在張子謙的肩膀上,將張子謙打落馬下,讓戰馬盤旋一圈,在馬上用了個鐙裏藏身的姿勢拎起摔昏過去的張子謙,迴歸本陣。


    這也是趙雲行事謹慎,他早就看得出來張子謙馮禮不是甘寧的對手,甘寧完全有機會將二人斬於馬下,卻沒有動手,略一猜想就知道甘寧的用意。


    那邊的馮禮聽到慘叫聲,隻迴頭看了一眼,就嚇得魂飛魄散,撥馬就跑。


    甘寧冷笑一聲,心中冷笑不已,龜兒子!這要是讓你跑了,豈不是白白浪費了你甘爺爺半天力氣。


    馮禮想要逃走還需要撥轉戰馬,哪有甘寧的速度快,不到十步就被甘寧追上,在馬上生擒了過去。


    審配見到張子謙、馮禮二人被生擒過去,暗罵了一聲廢物,撥馬就跑迴本陣。


    甘寧擒迴馮禮,見到審配並沒有退兵的意思,向李重請令之後,當即帶著兩千兵卒殺了過。甘寧的指揮能力不弱,兩千兵卒分成三隊,步兵在眾,騎兵護住兩翼,直接衝擊審配的軍陣。


    審配的軍陣也在兩千人上下,和甘寧的人數相當,這是甘寧刻意營造出的情況,作為進攻一方,甘寧可以用三千人、五千人衝陣。但這樣一來,就要給人一種以多欺少的印象,也給容易讓本方在兵卒心理上處於下風。


    “轟……”雙方的兵卒猛的絞殺在一起,發出震天的呐喊聲。


    審配的軍陣極為嚴密,雖然損失大些,卻也抵擋住了甘寧的騎兵,而在正麵,甘寧的步兵卻完全落在下風。


    隨著整齊的唿喝聲,審配的步卒揮刀出槍,進退開合,就像一個整體。


    而反觀甘寧的兵卒則要差上很多,也就能在跑步的時候能保證陣型整齊,一旦交手之後,立即就失去了配合,被殺的慘叫連連。


    雖然這些兵卒並不是他訓練出來的,但甘寧頓時也覺得臉上無光,怎麽說這也是他第一次領兵作戰。而且甘寧也明白,人家李重要是騎兵、步兵、水兵都出類拔萃,那還要自己幹什麽?


    所以甘寧發誓,無論如何也要顯示出自己的價值來,當即怒喝一聲,殺入敵陣。


    甘寧大刀連連劈砍,每一刀都帶起一片殘肢斷臂,凡是碰見大刀的物體,無論是人還是兵器,都被一刀削成兩段。


    兩千人的軍陣本來就不寬,再被甘寧亡命一衝,頓時就變得遙遙欲墜起來。


    審配暗歎一聲,他也知道,自己的兵隻能算的上配合默契,但要論起個人武勇,也就和李重的兵卒相差無幾,一旦被甘寧衝亂陣勢,就會變成亂戰的勢態,到時候配合默契也就失去了作用。


    審配的兵卒不是高順的陷陣營,沒有幾個人配合、組成小型戰陣的能力。


    一旦戰陣崩潰,兩翼的騎兵就能爆發出恐怖的殺傷力,轉眼間就將自己的兵卒屠殺一空。


    所以審配立即指揮兵卒向後退去,甘寧的字典裏可沒有見好就收這個詞,當即就追殺過去,卻沒注意到自己已經距離城牆越來越近了。


    兩隊兵馬打打停停,一直來到城牆一百餘步的距離,審配忽然高聲道喊道:“放箭……”


    城頭上頓時箭如雨下,射的甘寧的兵卒損失慘重。


    審配你這個龜兒子!暗箭傷人,甘寧氣的眼睛通紅,拚命撥打箭矢,護住身邊的兵卒。


    “撤……快撤……”甘寧大聲唿喊道,當即帶著兵卒往迴跑去,騎兵還好一些,有戰馬代步,飛快的逃離了箭矢的射程,可是步兵卻沒那沒好的待遇,還沒跑出射程,就又被城頭的兵卒一陣亂箭射死上百人。


    第一百七十七章滿肚壞水


    更新時間:2012-09-08


    讓兵卒撤到射程之外,甘寧站在城下破口大罵:“審配,你這個龜兒子,生兒子沒屁2眼兒的孬種……”


    審配早就站在城牆上冷笑了,看著甘寧罵的起勁,忽然單手一揮,十餘支弩箭直奔甘寧飛去。


    “哈!”甘寧怒喝一聲,大刀在身前挽了個刀花,爆出一團寒光,將射來的弩箭攪成碎片。


    不過甘寧也趕緊退後了十幾步,這幾支弩箭的射程超乎甘寧的預料,雖然不怕,甘寧也不願意在這裏給審配當箭靶子。


    又罵了幾句,甘寧看到審配的臉皮太厚,隻能悻悻的收兵迴營。


    李重正在審問張子謙和馮禮,看到甘寧進賬,微微點頭示意一下,甘寧就默不作聲的站到趙雲身後。


    張子謙和馮禮二人身上五花大綁,被四個兵卒按著肩膀,低頭跪在地上。


    李重冷冷的看了二人一眼,沉聲道:“馮禮,張子謙……爾等可願意投降本候。”


    “末將願降!”張子謙和馮禮飛快的答道。


    “你們……很好!”李重手一抖,差點沒把帥案掀翻,對張子謙、馮禮二人的人品十分鄙視,我說你多少矜持一下啊,我這還有很多說辭呢,再不濟、也要等到刀斧加身在大叫“願降”吧!真沒骨氣。


    骨氣算什麽東西,萬一我們矜持一下,你直接砍了我們怎麽辦?張子謙和馮禮對李重的想法嗤之以鼻。


    “給二位將軍鬆綁。”李重一揮手,兵卒立即解開張子謙馮禮身上的繩子,轉身退出大帳。


    兩個人一鬆綁,立即就異口同聲的說道:“多謝主公,我二人原以為主公效力,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騙鬼去吧!你們二位說的真熟練,沒少忽悠袁紹吧,李重心裏冷笑道,


    不過李重也不在意這兩個人是不是忠對自己心耿耿,李重關心的是鄴城之內的情況而已。所以李重隻是微微一笑,問道:“你們二人可知道鄴城的具體情況吧,比如兵力幾何?糧草幾何?說的詳細點。”


    張子謙和馮禮對視一眼,爭先恐後的說道:“迴稟主公……”


    “慢著!”李重忽然一揮手,叫二人住嘴,轉向程昱說道:“程昱,你帶馮禮將軍到別處詳談。”


    程昱陰陰一笑,起身應是,隨即帶著渾身發愣的馮禮出了大帳。


    張子謙也嚇得渾身大汗,一直以來,張子謙認為袁紹這人就有點多疑的毛病,但現在張子謙知道,袁紹跟李重比起來根本就不在一個檔次上。


    現在張子謙隻能祈禱了,馮禮啊馮禮!你可千萬別記錯數字啊,一旦咱倆所說的情況對不上,肯定是兩顆人頭一起落地的下場。


    所以等到李重示意自己可以說了之後,張子謙說話就像便秘一樣費勁,生怕說錯一個字:“迴稟主公,鄴城之內大約有兵卒一萬八千人,其中有千餘騎兵,兩千弓弩手,糧食大約可用半年之久。”


    李重聞言略一思索,旋即皺眉喝道:“休要騙我,鄴城數十萬人口,豈能就一萬八千兵卒?”


    張子謙嚇得兩腿一軟,“噗通”一聲跪在地上,哭號道:“末將就是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欺騙主公啊,鄴城卻是有數十萬人口,也有一二萬私兵,可這些人都不聽審配的指揮,這些人都是一些大家族的部曲啊!”


    “哦!”李重點點頭,張子謙說的應該不會有假,鄴城是河北(黃河以北)第一重鎮,肯定是世家雲集,這些大家族不是雷鋒,雖說他們和袁紹關係更密切一些,但是隻要自己不涉及他們的利益,他們絕對不會主動幫助審配守城的,他們也怕惹惱了自己,破城之後找他們算賬。


    糧食就更不用想了,這些大家族一個個愛財如命,要他們的糧食就跟殺了他們一樣,純屬癡心妄想。


    想到這裏,李重接著問道,審配兵卒的戰鬥力怎麽樣?


    張子謙立即媚笑道:“主公放心,出除了審配自己訓練的兩千弓箭手,其餘的都是烏合之眾,不堪一擊。”


    甘寧恍然問道:“用弩箭射我的就是審配的弓箭手吧?”


    張子謙急忙答道:“甘將軍果真神目如電,偷襲的正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旌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方織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方織蛛並收藏三國旌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