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節
鬼穀子的局(出書版) 作者:寒川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龐涓連連點頭:“嗯,如此安頓,倒也不錯,隻是……讓孫兄與一幫乞兒住在一起,委屈他了。”
“大哥,”龐蔥的聲音有些哽咽,“你對孫兄這份真情,實讓小弟感動。大哥放心,孫兄既是大哥義兄,也就是小弟義兄。大哥盡管去忙大事,這點小事自有小弟照管。一年多來,小弟不難看出,孫兄不在乎吃穿,不在乎門庭,隻在乎自在開心。在大街上,孫兄能得自在,能得開心,總比關在院子裏好。再說,”頓了一頓,壓低聲音,“他在院裏,有礙寧靜不說,有時還會驚擾夫人,弄得後花園裏就像鬧鬼一樣,誰也不敢去。”
龐涓再次點頭:“蔥弟所言也是。孫兄這件事兒,市井可有議論?”
“據小弟所知,大哥義救孫兄、不棄不離之事,早已傳遍列國,大梁更是人人皆知,家喻戶曉,無人不誇大哥尚情重義,是個好人。”
“唉,”龐涓又歎一聲,“他們有所不知,孫兄與大哥之間的情義,斷不在這層表皮。遙想當年,為救家父,孫兄與大哥出入虎穴,身陷囹圄,若不是白司徒搭救,差一點共同死於奸賊陳軫之手。”複歎一聲,“唉,蔥弟呀,大哥欠孫兄的,此生隻怕難以償還了。”言訖,百感交集,落下淚來。
“大哥——”龐蔥也是動容。
正在此時,門人趕來稟報,說是三國特使蘇大人求見。
龐涓忽地起身,在廳中走了幾個來迴,抬頭問道:“共來幾人?”
“迴稟主公,隻他一人。”
“哦?”龐涓眼珠兒連轉幾轉,對龐蔥道,“快,準備幾根荊條,再備一個搓板,放在客廳裏!”
話音落處,龐涓人已動身,急急趕至門口,果見蘇秦正垂手恭立。
龐涓加快腳步,邊走邊叫:“蘇兄——”
蘇秦迎上幾步,拱手揖道:“龐兄——”
龐涓走上前來,一把抓過蘇秦之手,用力握道:“在下不知蘇兄光臨,迎遲了,迎遲了!”
蘇秦笑道:“在下不請自來,冒昧相擾,還望龐兄寬諒。”
龐涓朝他肩上猛力一拍,嗔怪道:“蘇兄是在問罪在下呢!不瞞蘇兄,近來陛下出遊,殿下主政,朝中一應事務皆推於在下,在下忙得暈頭轉向,這不,剛從朝中迴來,聽說蘇兄光臨,未及換下朝服,就迎出來了!”抖抖身上朝服。
蘇秦嗬嗬大笑幾聲,迴敬一拳:“龐兄說到哪兒去了!在這城中,誰人不曉得龐兄是百忙之身,在下安敢責怪?隻是……在下此來,人地兩生,思來想去,也隻龐兄一個故友,在館驛裏下榻之後,屁股尚未坐熱,趕忙備車探訪,前來驚擾了。”
二人互相客套幾句,攜手走入府中,在客廳裏分賓主坐下。
龐蔥沏好茶水,拱手退出。
蘇秦品過一口茶,主動提起孫臏之事,換過麵孔,不無沉重地悵然歎道:“唉,不瞞龐兄,方才在下見到孫兄了!”
龐涓裝作不知,驚異地問:“哦?”
蘇秦複歎一聲:“唉,孫兄之事在下早聽說了。在邯鄲之時,就有風傳孫兄犯下死罪,因龐兄搭救,方才逃過一命,不想他又禍不單行,成為瘋人。在下隻是聽聞,原本不信,今日親眼得見實況,在下——”
蘇秦尚未講完,龐涓先自哽咽起來,泣不成聲:“蘇兄——”
蘇秦掃一眼龐涓,亦拿袖子抹淚。
“蘇兄,”龐涓緩過一口氣,緩緩說道,“孫兄之事,都怪在下,是在下對不起孫兄!”起身擺好搓板,抓過備好的一把荊條,遞予蘇秦,“蘇兄,在下有負先生叮囑,有負孫兄結義之情,有負鬼穀同窗之誼,罪該萬笞!今日先生不在,大師兄亦不在,隻好由蘇兄代勞,替先生、大師兄主罰,為孫兄討個公道!”兩隻膝頭一軟,跪在搓板上,脫去朝服,露出後背,微微閉目,“蘇兄,行罰吧!龐涓若是叫出一聲,加罰十下!”
蘇秦看他一眼,“啪”地扔下荊條,緩緩起身,雙手扶起他,長歎一聲:“唉,龐兄,這這這……你……唉,你叫在下如何下手?”
龐涓掙開蘇秦,複跪下來,再次乞請:“蘇兄,你若不打,是害在下!不瞞蘇兄,孫兄逢此大劫,皆因在下。在下若是不請孫兄下山,不請他來大梁,孫兄就不會……唉,不說了,打吧!你不打,在下心中的塊壘不去,寢食難安哪!你打一下,在下心裏就減輕一分,打十下,減輕十分,打一萬下,在下……在下……”泣不成聲。
見龐涓如此情真意切,蘇秦盡管心如明鏡,也是被他感動了,輕歎一聲,再次扶起龐涓:“龐兄切莫自責!你如何對待孫兄,在下也早知道了。”故意頓一下,掃一眼龐涓,“在下走這一路,到處都在傳頌龐兄,頌揚龐兄忠義分明,重情仗義,可追古人。在下……在下聽了,既為孫兄難過,又為龐兄自豪。隻是,孫兄是個誠實之人,如何犯下死罪,在下甚不明白,望龐兄告知。”
龐涓抹去淚水,在主位上坐下,唏噓再三,將孫臏如何犯下死罪、魏王如何震怒、孫臏如何受刑、如何發瘋及自己如何求情、如何救治、如何照料、如何放任孫臏住在街頭等,從頭至尾細述一遍。
蘇秦聽完,似是肅然起敬,連連拱手道:“此前所聞,隻是個大要,在下今日方知,孫兄之事竟有如此之多的曲折。龐兄將事做到這個份上,也算竭力了,於情於義,都令在下敬佩。”搖搖頭,複歎一聲,“唉,當初先生為孫兄易名之時,在下也曾納悶,今日看來,一切都是命定。”
龐涓依舊自責:“都怪在下,若是不寫那封信,孫兄就不會下山,就不會來到魏國,也就不會……唉,是在下害了孫兄哪!”
“龐兄,”蘇秦臉色一沉,望著龐涓道,“說起這事兒,我們兄弟真得合計合計。依方才龐兄所言,孫兄必是蒙冤。依龐兄之見,會是何人陷害孫兄?”
龐涓一擂幾案:“在下若是查出此人,看不將他碎屍萬段!”
“方才龐兄說,”蘇秦倒是不急不緩,“孫兄蒙冤之時,秦國使臣正在大梁,會不會——”略頓一下,“在下是說,此事會不會與秦人有關?”
龐涓打個激靈,猛拍腦門:“對對對,蘇兄所言極是,當時秦國使臣樗裏疾就在大梁,後來在下私下打探,聽宮中傳言,孫兄與那人有過一麵之交,說是弈棋來著。你知道,陛下最恨的就是秦人,孫兄不知深淺,與那廝弈棋,犯下大忌!”
“單是弈棋不犯死罪。”蘇秦似在啟發龐涓,“在下在秦一年,甚知秦人。秦人奪占河西,謀得函穀,甚懼魏人報複,見龐兄、孫兄皆事魏國,秦人恐懼,或會想出下作手段,陷害孫兄。如果不出在下所料,那個劉清,還有那封書信,當是秦人所為。”
龐涓沉思有頃,漸漸現出怒容,震幾道:“蘇兄說得是!”頓了一時,更加認定此事,咬牙切齒,“狗娘養的!我早說這事兒蹊蹺,原在此處彎著!”朝蘇秦連連抱拳,“蘇兄,在下謝你了!自孫兄受害,在下一直在訪察此事,什麽都料到了,隻是未往秦人身上想。狗娘養的秦人,霸我河西,奪我函穀,可作舊恨,陷害孫兄,當是新仇。舊恨新仇,在下……在下不雪此恥,誓不為人!”猛擊幾案,震得咚咚直響。
“龐兄,”蘇秦見火候已到,情緒激憤地接上一句,“秦人陷害孫兄,這仇這恨就不是賢兄一個人的,但凡鬼穀弟子,皆應雪報。隻是——”話鋒陡轉,“龐兄可曾想過如何報仇?”
龐涓打個愣怔,見蘇秦兩眼緊盯住他,眼珠兒一轉,稍作遲疑:“在下立即稟報陛下,引大軍征伐暴秦,光複河西。”
蘇秦搖頭。
“哦?”龐涓驚道,“不伐秦國,如何報仇?”
“不是不伐,是眼下不能伐。”
“為何不能伐?”龐涓急問。
蘇秦一字一頓:“因為秦國太強,單憑魏人之力,簡直就是雞蛋碰石頭。”
龐涓臉色漲紅,又羞又怒:“蘇兄說的何話?在下不才,卻視秦人為案上刀俎,圈中羔羊,何曾懼他?”
蘇秦再次搖頭,微微笑道:“龐兄說出此話,可見並不知秦。在下在秦數月,秦之優劣,可謂是耳聞目睹,不知龐兄願意聞否?”
“在下願聞。”
蘇秦侃侃言道:“秦行苛法,一人違法,十鄰連坐,因而秦人不懼死而懼法。全民懼法,自是上下同欲,舉國同仇,皆是死戰之士。秦公年輕有為,謀算甚深,心狠手辣,連商君他都敢誅,沒有什麽是他幹不出來的。秦國宮廷,無不懼他,因而是一唿百應。此人心胸甚大,比其父有過之而無不及。這且不說,秦公內得公孫衍、司馬錯、樗裏疾、甘茂諸賢相助,外得函穀、河水之險,幾乎就是四塞之國。河水之險自不必說,單是那道函穀關,在下親自走過,當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退一步說,縱使龐兄攻開此關,自函穀至陰晉二百餘裏,每一步都是險峻,隻要秦人步步死守,簡直就是銅牆鐵壁,插翅難逾啊!”
蘇秦之言甚是實際,龐涓緩緩垂下頭來,陷入思索。
蘇秦更推一步:“還有,方今天下,萬事莫過於得民。秦得河西,再得商於,擴地千餘裏不說,更增民眾逾百萬口。按十一抽丁,也比此前多出十萬。龐兄是帶兵的,十萬之數是何概念,當比在下明白。”
龐涓陷入深思,有頃,抬起頭來:“在下問一句,蘇兄倡導合縱,可為製秦?”
蘇秦點頭道:“知在下者,莫過於龐兄了。”
“再問一句,拋開孫兄之事,蘇兄為何對秦人懷此仇恨?”
“唉,”蘇秦斂住笑,長歎一聲,“說起來都難啟齒。不過,龐兄既有此問,在下也隻有實說了。在下出山之後,西去投秦,本想做出一番大業,豈料秦公不用不說,更將在下一番羞辱,令在下在天下士子麵前丟醜。”哭笑一下,搖頭再歎,“唉,那個場麵,那種尷尬,在下……在下若是有劍在手,當場真就抹了脖子!”
“蘇兄莫要說了,”龐涓擺手止住他,“秦人這膿包,早晚得擠。蘇兄的合縱大略,在下琢磨過多次。不瞞蘇兄,朝臣對合縱均有抵觸,包括陛下。蘇兄初衷,在下也是今日方知。這事兒急不得,不過,在下一定盡力,說服朝臣,稟明陛下,全力支持蘇兄。”
蘇秦微微抱拳:“謝賢兄鼎持!”
龐涓朝外叫道:“來人,上酒菜!”對蘇秦微微抱拳,“蘇兄,久別重逢,什麽話都不要說了,不醉不休!”
“好,不醉不休!”
秋雨落下來。雨勢雖已失去兩個月前的剛猛,卻有後勁,淅淅瀝瀝連下兩日。孫臏是盤地行走,一旦下雨,就無法外出,隻能躲在南街口的廢棄破廟裏。
幾個乞兒在廟殿裏把玩蘇秦賞給的金子,一會兒吹,一會兒彈,愛不釋手。孫臏坐在榻上,靜靜地望著這群乞兒。所謂榻,不過是範廚用土坯為他砌的土炕,很大,橫豎可躺五六個人,上麵還墊著幹草,再上麵是幾張破席,幾床被子散亂地堆在炕裏側。土炕雖是簡陋,但對這群乞兒來說,卻是天堂。
雨天不好討飯,最小的乞兒似是餓了,走到門口朝雨幕裏張望。
還真讓他望到了。不遠處傳來腳步聲,不一會兒,範廚披著蓑衣,提著一個蓋了雨布的大籃子,嚓嚓嚓嚓直走過來,在廟門外重重咳嗽一聲,直拐進來。乞兒大叫一聲:“範伯來嘍!”不無歡喜地衝進雨裏,幫範廚提那籃子。
範廚讓出一邊,讓他抬上,樂嗬嗬地走進殿裏。
見孩子們全圍上來,範廚這才打開籃子,根據飯量大小,將饅頭逐個分過,對他們道:“你們都到偏殿裏吃,範伯要給孫伯伯換衣服呢!”
幾個孩子拿著饅頭,趕往偏殿去了。範廚提上籃子,走至孫臏跟前,將幾個饅頭拿出來,又端出兩碟小菜,擺在炕上,將他的內衣脫下,換上洗過的。又拿出兩件新衣服,為孫臏穿上。孫臏靜靜坐著,默默地望著他,由他擺布。
範廚做完這些,從袖中摸出一個信函,遞予孫臏,小聲道:“方才小人在送飯途中路遇秦爺,秦爺托小人捎給先生一函,請先生拆看。”
孫臏拆開看過,遞給範廚:“燒掉吧!”
範廚點頭應過,拿出火石、火繩,打著火,開始燒信。孫臏看著他,見信燒得差不多了,淡淡問道:“範兄,龐將軍那兒可有音訊?”
“迴稟先生,”範廚點頭應道,“前日後晌,合縱特使蘇大人到訪,晚上吃酒,是小人做的飯菜。龐將軍與他邊吃邊聊,談笑風生,直到人定時分,皇天落雨,蘇大人才辭別迴館。小人昨日聽說,龐將軍還讓家老備下荊條、搓板之物,說是將軍跪在搓板上,定要蘇大人拿條子抽他,因由是他未能照顧好先生。今日晨起,龐將軍見雨仍然在下,親到廚房,特別關照小人,要多送一些飯菜,還要小人為先生增加幾件新衣服,說是天氣冷了,莫要冷壞先生。聽那語氣,龐將軍對先生甚是關愛,情真意切。”略頓一下,撓撓頭皮,“先生,您與龐將軍之間到底怎麽迴事,小人實在看不明白。”
孫臏未予迴答,眼中卻是淚出,有頃,抬頭望著範廚:“在下裝瘋之事,龐將軍可有察覺?”
範廚搖頭:“先生放心,在這大梁城中,此事隻有秦爺與小人知曉。為先生診病的黃先生本也知情,可秦爺出下大錢,讓他搬家。小人問過秦爺搬往哪兒,秦爺說,黃先生眼下已在鹹陽安下新家,這事兒就算了。再說,自那以後,龐將軍再也沒有追問此事,似是對先生的瘋病深信不疑。”
孫臏微微點頭。
範廚湊近,聲音更低:“先生,秦爺還說,他想求見先生一麵,讓小人問問先生之見。”
孫臏思忖有頃,搖頭道:“眼下不可。你可轉呈秦爺,就說‘瓜熟蒂自落,水到渠自成。’”
範廚應道:“小人記下了。先生用餐,小人告退。”
孫臏微微抱拳:“謝範兄了!”
蘇秦在列國館驛等候三日,終於等到殿下召見。
蘇秦與三位副使上朝,呈上問聘禮單,備陳三晉縱親、四國合縱的祈請,同時出具燕、趙、韓三國皆行縱親的和約副本。太子申接過,客套幾句,坦陳自己是代父主政,是否加入縱親,難以自決,需廷議過後,稟報父王裁定。
見太子申無意再談下去,蘇秦諸人即行告退。
迴至驛館,幾位副使,尤其是韓、燕兩位公子,皆現躁態。公孫噲首先說道:“看這樣兒,魏申是在踢皮球。”
“嗯,”公子章點頭附和,“魏人這是成心在磨我們呢。”
“你們說得甚是,”蘇秦掃他們一眼,微微笑道,“好事多磨嘛!再說,魏王不在,相國不在,輔國的武安君也未上朝,此等大事,讓一個空頭太子如何確定?”
公子章急道:“我們總也不能抻著脖子,眼巴巴地坐在這兒傻等吧!”
“若是不想傻等,”蘇秦嗬嗬笑道,“你們可到大梁城裏城外轉上幾轉。魏人做事的確了得,從安邑遷都迄今,僅隻幾年,就將大梁變成天下名都,可追臨淄了。”
二人麵麵相覷,以為蘇秦在開玩笑。
“還有,”蘇秦接道,“你們亦可前去看看鴻溝,真是一個大工程,利國利民,澤潤子孫。幾年前在下去過那兒,站在堤邊,感慨萬千哪!唉,人生在世,莫過於成就一番偉業。別的不說,單此一舉,白相國足以永垂不朽了!”
見蘇秦說得認真,二人覺得他已勝券在握,鬆下一口氣,轉對樓緩道:“走走走,上大夫也去,多個人熱鬧些。”
樓緩抱拳謝道:“都去看古景,把蘇子悶壞了,豈不誤大事?你們去吧,在下留下來,陪他聊聊。”
眾人皆笑。兩位公子稍作準備,有說有笑地出門走了。
蘇秦坐下,指著對麵的席位對樓緩道:“坐吧,在下真也悶了。”
樓緩坐下,麵色憂鬱。
蘇秦似是陡然想起來:“咦,你昨日不是拜訪朱威了嗎,他怎麽說?”
樓緩輕聲歎道:“唉,朱上卿東扯西扯,隻不談正事。在下幾番開口,都讓他岔過去了。”
“怪道不見他今日上朝。”蘇秦苦笑一聲,“看來,我們此番來,是熱屁股坐到冷席子上了。”
“蘇子,”樓緩不無憂慮,“三國特使上朝遞交國書,這是何等大事,可魏人呢?朝堂上是空頭太子,朝堂下是兩個一無用處的中大夫,惠施不說了,龐涓、朱威、白虎等幾大權臣也不在朝,這——”打住話頭,看蘇秦一眼,“蘇子,照規矩說,合縱於魏並無壞處,為何他們——”再將話頭打住。
蘇秦長吸一口氣,憋了許久,方才緩緩吐出:“是啊!”將眼睛微微閉上,“在下這也納悶,龐涓本已承諾在下,今日竟也未見上朝,顯然是在故意躲避。”
“堂堂武安君,怎麽也是說變就變?”
蘇秦思忖有頃,朝外叫道:“鄒兄!”不一會兒,飛刀鄒急步進來:“主公?”
“這兩日可有人去過武安君府?”
“大哥,”龐蔥的聲音有些哽咽,“你對孫兄這份真情,實讓小弟感動。大哥放心,孫兄既是大哥義兄,也就是小弟義兄。大哥盡管去忙大事,這點小事自有小弟照管。一年多來,小弟不難看出,孫兄不在乎吃穿,不在乎門庭,隻在乎自在開心。在大街上,孫兄能得自在,能得開心,總比關在院子裏好。再說,”頓了一頓,壓低聲音,“他在院裏,有礙寧靜不說,有時還會驚擾夫人,弄得後花園裏就像鬧鬼一樣,誰也不敢去。”
龐涓再次點頭:“蔥弟所言也是。孫兄這件事兒,市井可有議論?”
“據小弟所知,大哥義救孫兄、不棄不離之事,早已傳遍列國,大梁更是人人皆知,家喻戶曉,無人不誇大哥尚情重義,是個好人。”
“唉,”龐涓又歎一聲,“他們有所不知,孫兄與大哥之間的情義,斷不在這層表皮。遙想當年,為救家父,孫兄與大哥出入虎穴,身陷囹圄,若不是白司徒搭救,差一點共同死於奸賊陳軫之手。”複歎一聲,“唉,蔥弟呀,大哥欠孫兄的,此生隻怕難以償還了。”言訖,百感交集,落下淚來。
“大哥——”龐蔥也是動容。
正在此時,門人趕來稟報,說是三國特使蘇大人求見。
龐涓忽地起身,在廳中走了幾個來迴,抬頭問道:“共來幾人?”
“迴稟主公,隻他一人。”
“哦?”龐涓眼珠兒連轉幾轉,對龐蔥道,“快,準備幾根荊條,再備一個搓板,放在客廳裏!”
話音落處,龐涓人已動身,急急趕至門口,果見蘇秦正垂手恭立。
龐涓加快腳步,邊走邊叫:“蘇兄——”
蘇秦迎上幾步,拱手揖道:“龐兄——”
龐涓走上前來,一把抓過蘇秦之手,用力握道:“在下不知蘇兄光臨,迎遲了,迎遲了!”
蘇秦笑道:“在下不請自來,冒昧相擾,還望龐兄寬諒。”
龐涓朝他肩上猛力一拍,嗔怪道:“蘇兄是在問罪在下呢!不瞞蘇兄,近來陛下出遊,殿下主政,朝中一應事務皆推於在下,在下忙得暈頭轉向,這不,剛從朝中迴來,聽說蘇兄光臨,未及換下朝服,就迎出來了!”抖抖身上朝服。
蘇秦嗬嗬大笑幾聲,迴敬一拳:“龐兄說到哪兒去了!在這城中,誰人不曉得龐兄是百忙之身,在下安敢責怪?隻是……在下此來,人地兩生,思來想去,也隻龐兄一個故友,在館驛裏下榻之後,屁股尚未坐熱,趕忙備車探訪,前來驚擾了。”
二人互相客套幾句,攜手走入府中,在客廳裏分賓主坐下。
龐蔥沏好茶水,拱手退出。
蘇秦品過一口茶,主動提起孫臏之事,換過麵孔,不無沉重地悵然歎道:“唉,不瞞龐兄,方才在下見到孫兄了!”
龐涓裝作不知,驚異地問:“哦?”
蘇秦複歎一聲:“唉,孫兄之事在下早聽說了。在邯鄲之時,就有風傳孫兄犯下死罪,因龐兄搭救,方才逃過一命,不想他又禍不單行,成為瘋人。在下隻是聽聞,原本不信,今日親眼得見實況,在下——”
蘇秦尚未講完,龐涓先自哽咽起來,泣不成聲:“蘇兄——”
蘇秦掃一眼龐涓,亦拿袖子抹淚。
“蘇兄,”龐涓緩過一口氣,緩緩說道,“孫兄之事,都怪在下,是在下對不起孫兄!”起身擺好搓板,抓過備好的一把荊條,遞予蘇秦,“蘇兄,在下有負先生叮囑,有負孫兄結義之情,有負鬼穀同窗之誼,罪該萬笞!今日先生不在,大師兄亦不在,隻好由蘇兄代勞,替先生、大師兄主罰,為孫兄討個公道!”兩隻膝頭一軟,跪在搓板上,脫去朝服,露出後背,微微閉目,“蘇兄,行罰吧!龐涓若是叫出一聲,加罰十下!”
蘇秦看他一眼,“啪”地扔下荊條,緩緩起身,雙手扶起他,長歎一聲:“唉,龐兄,這這這……你……唉,你叫在下如何下手?”
龐涓掙開蘇秦,複跪下來,再次乞請:“蘇兄,你若不打,是害在下!不瞞蘇兄,孫兄逢此大劫,皆因在下。在下若是不請孫兄下山,不請他來大梁,孫兄就不會……唉,不說了,打吧!你不打,在下心中的塊壘不去,寢食難安哪!你打一下,在下心裏就減輕一分,打十下,減輕十分,打一萬下,在下……在下……”泣不成聲。
見龐涓如此情真意切,蘇秦盡管心如明鏡,也是被他感動了,輕歎一聲,再次扶起龐涓:“龐兄切莫自責!你如何對待孫兄,在下也早知道了。”故意頓一下,掃一眼龐涓,“在下走這一路,到處都在傳頌龐兄,頌揚龐兄忠義分明,重情仗義,可追古人。在下……在下聽了,既為孫兄難過,又為龐兄自豪。隻是,孫兄是個誠實之人,如何犯下死罪,在下甚不明白,望龐兄告知。”
龐涓抹去淚水,在主位上坐下,唏噓再三,將孫臏如何犯下死罪、魏王如何震怒、孫臏如何受刑、如何發瘋及自己如何求情、如何救治、如何照料、如何放任孫臏住在街頭等,從頭至尾細述一遍。
蘇秦聽完,似是肅然起敬,連連拱手道:“此前所聞,隻是個大要,在下今日方知,孫兄之事竟有如此之多的曲折。龐兄將事做到這個份上,也算竭力了,於情於義,都令在下敬佩。”搖搖頭,複歎一聲,“唉,當初先生為孫兄易名之時,在下也曾納悶,今日看來,一切都是命定。”
龐涓依舊自責:“都怪在下,若是不寫那封信,孫兄就不會下山,就不會來到魏國,也就不會……唉,是在下害了孫兄哪!”
“龐兄,”蘇秦臉色一沉,望著龐涓道,“說起這事兒,我們兄弟真得合計合計。依方才龐兄所言,孫兄必是蒙冤。依龐兄之見,會是何人陷害孫兄?”
龐涓一擂幾案:“在下若是查出此人,看不將他碎屍萬段!”
“方才龐兄說,”蘇秦倒是不急不緩,“孫兄蒙冤之時,秦國使臣正在大梁,會不會——”略頓一下,“在下是說,此事會不會與秦人有關?”
龐涓打個激靈,猛拍腦門:“對對對,蘇兄所言極是,當時秦國使臣樗裏疾就在大梁,後來在下私下打探,聽宮中傳言,孫兄與那人有過一麵之交,說是弈棋來著。你知道,陛下最恨的就是秦人,孫兄不知深淺,與那廝弈棋,犯下大忌!”
“單是弈棋不犯死罪。”蘇秦似在啟發龐涓,“在下在秦一年,甚知秦人。秦人奪占河西,謀得函穀,甚懼魏人報複,見龐兄、孫兄皆事魏國,秦人恐懼,或會想出下作手段,陷害孫兄。如果不出在下所料,那個劉清,還有那封書信,當是秦人所為。”
龐涓沉思有頃,漸漸現出怒容,震幾道:“蘇兄說得是!”頓了一時,更加認定此事,咬牙切齒,“狗娘養的!我早說這事兒蹊蹺,原在此處彎著!”朝蘇秦連連抱拳,“蘇兄,在下謝你了!自孫兄受害,在下一直在訪察此事,什麽都料到了,隻是未往秦人身上想。狗娘養的秦人,霸我河西,奪我函穀,可作舊恨,陷害孫兄,當是新仇。舊恨新仇,在下……在下不雪此恥,誓不為人!”猛擊幾案,震得咚咚直響。
“龐兄,”蘇秦見火候已到,情緒激憤地接上一句,“秦人陷害孫兄,這仇這恨就不是賢兄一個人的,但凡鬼穀弟子,皆應雪報。隻是——”話鋒陡轉,“龐兄可曾想過如何報仇?”
龐涓打個愣怔,見蘇秦兩眼緊盯住他,眼珠兒一轉,稍作遲疑:“在下立即稟報陛下,引大軍征伐暴秦,光複河西。”
蘇秦搖頭。
“哦?”龐涓驚道,“不伐秦國,如何報仇?”
“不是不伐,是眼下不能伐。”
“為何不能伐?”龐涓急問。
蘇秦一字一頓:“因為秦國太強,單憑魏人之力,簡直就是雞蛋碰石頭。”
龐涓臉色漲紅,又羞又怒:“蘇兄說的何話?在下不才,卻視秦人為案上刀俎,圈中羔羊,何曾懼他?”
蘇秦再次搖頭,微微笑道:“龐兄說出此話,可見並不知秦。在下在秦數月,秦之優劣,可謂是耳聞目睹,不知龐兄願意聞否?”
“在下願聞。”
蘇秦侃侃言道:“秦行苛法,一人違法,十鄰連坐,因而秦人不懼死而懼法。全民懼法,自是上下同欲,舉國同仇,皆是死戰之士。秦公年輕有為,謀算甚深,心狠手辣,連商君他都敢誅,沒有什麽是他幹不出來的。秦國宮廷,無不懼他,因而是一唿百應。此人心胸甚大,比其父有過之而無不及。這且不說,秦公內得公孫衍、司馬錯、樗裏疾、甘茂諸賢相助,外得函穀、河水之險,幾乎就是四塞之國。河水之險自不必說,單是那道函穀關,在下親自走過,當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退一步說,縱使龐兄攻開此關,自函穀至陰晉二百餘裏,每一步都是險峻,隻要秦人步步死守,簡直就是銅牆鐵壁,插翅難逾啊!”
蘇秦之言甚是實際,龐涓緩緩垂下頭來,陷入思索。
蘇秦更推一步:“還有,方今天下,萬事莫過於得民。秦得河西,再得商於,擴地千餘裏不說,更增民眾逾百萬口。按十一抽丁,也比此前多出十萬。龐兄是帶兵的,十萬之數是何概念,當比在下明白。”
龐涓陷入深思,有頃,抬起頭來:“在下問一句,蘇兄倡導合縱,可為製秦?”
蘇秦點頭道:“知在下者,莫過於龐兄了。”
“再問一句,拋開孫兄之事,蘇兄為何對秦人懷此仇恨?”
“唉,”蘇秦斂住笑,長歎一聲,“說起來都難啟齒。不過,龐兄既有此問,在下也隻有實說了。在下出山之後,西去投秦,本想做出一番大業,豈料秦公不用不說,更將在下一番羞辱,令在下在天下士子麵前丟醜。”哭笑一下,搖頭再歎,“唉,那個場麵,那種尷尬,在下……在下若是有劍在手,當場真就抹了脖子!”
“蘇兄莫要說了,”龐涓擺手止住他,“秦人這膿包,早晚得擠。蘇兄的合縱大略,在下琢磨過多次。不瞞蘇兄,朝臣對合縱均有抵觸,包括陛下。蘇兄初衷,在下也是今日方知。這事兒急不得,不過,在下一定盡力,說服朝臣,稟明陛下,全力支持蘇兄。”
蘇秦微微抱拳:“謝賢兄鼎持!”
龐涓朝外叫道:“來人,上酒菜!”對蘇秦微微抱拳,“蘇兄,久別重逢,什麽話都不要說了,不醉不休!”
“好,不醉不休!”
秋雨落下來。雨勢雖已失去兩個月前的剛猛,卻有後勁,淅淅瀝瀝連下兩日。孫臏是盤地行走,一旦下雨,就無法外出,隻能躲在南街口的廢棄破廟裏。
幾個乞兒在廟殿裏把玩蘇秦賞給的金子,一會兒吹,一會兒彈,愛不釋手。孫臏坐在榻上,靜靜地望著這群乞兒。所謂榻,不過是範廚用土坯為他砌的土炕,很大,橫豎可躺五六個人,上麵還墊著幹草,再上麵是幾張破席,幾床被子散亂地堆在炕裏側。土炕雖是簡陋,但對這群乞兒來說,卻是天堂。
雨天不好討飯,最小的乞兒似是餓了,走到門口朝雨幕裏張望。
還真讓他望到了。不遠處傳來腳步聲,不一會兒,範廚披著蓑衣,提著一個蓋了雨布的大籃子,嚓嚓嚓嚓直走過來,在廟門外重重咳嗽一聲,直拐進來。乞兒大叫一聲:“範伯來嘍!”不無歡喜地衝進雨裏,幫範廚提那籃子。
範廚讓出一邊,讓他抬上,樂嗬嗬地走進殿裏。
見孩子們全圍上來,範廚這才打開籃子,根據飯量大小,將饅頭逐個分過,對他們道:“你們都到偏殿裏吃,範伯要給孫伯伯換衣服呢!”
幾個孩子拿著饅頭,趕往偏殿去了。範廚提上籃子,走至孫臏跟前,將幾個饅頭拿出來,又端出兩碟小菜,擺在炕上,將他的內衣脫下,換上洗過的。又拿出兩件新衣服,為孫臏穿上。孫臏靜靜坐著,默默地望著他,由他擺布。
範廚做完這些,從袖中摸出一個信函,遞予孫臏,小聲道:“方才小人在送飯途中路遇秦爺,秦爺托小人捎給先生一函,請先生拆看。”
孫臏拆開看過,遞給範廚:“燒掉吧!”
範廚點頭應過,拿出火石、火繩,打著火,開始燒信。孫臏看著他,見信燒得差不多了,淡淡問道:“範兄,龐將軍那兒可有音訊?”
“迴稟先生,”範廚點頭應道,“前日後晌,合縱特使蘇大人到訪,晚上吃酒,是小人做的飯菜。龐將軍與他邊吃邊聊,談笑風生,直到人定時分,皇天落雨,蘇大人才辭別迴館。小人昨日聽說,龐將軍還讓家老備下荊條、搓板之物,說是將軍跪在搓板上,定要蘇大人拿條子抽他,因由是他未能照顧好先生。今日晨起,龐將軍見雨仍然在下,親到廚房,特別關照小人,要多送一些飯菜,還要小人為先生增加幾件新衣服,說是天氣冷了,莫要冷壞先生。聽那語氣,龐將軍對先生甚是關愛,情真意切。”略頓一下,撓撓頭皮,“先生,您與龐將軍之間到底怎麽迴事,小人實在看不明白。”
孫臏未予迴答,眼中卻是淚出,有頃,抬頭望著範廚:“在下裝瘋之事,龐將軍可有察覺?”
範廚搖頭:“先生放心,在這大梁城中,此事隻有秦爺與小人知曉。為先生診病的黃先生本也知情,可秦爺出下大錢,讓他搬家。小人問過秦爺搬往哪兒,秦爺說,黃先生眼下已在鹹陽安下新家,這事兒就算了。再說,自那以後,龐將軍再也沒有追問此事,似是對先生的瘋病深信不疑。”
孫臏微微點頭。
範廚湊近,聲音更低:“先生,秦爺還說,他想求見先生一麵,讓小人問問先生之見。”
孫臏思忖有頃,搖頭道:“眼下不可。你可轉呈秦爺,就說‘瓜熟蒂自落,水到渠自成。’”
範廚應道:“小人記下了。先生用餐,小人告退。”
孫臏微微抱拳:“謝範兄了!”
蘇秦在列國館驛等候三日,終於等到殿下召見。
蘇秦與三位副使上朝,呈上問聘禮單,備陳三晉縱親、四國合縱的祈請,同時出具燕、趙、韓三國皆行縱親的和約副本。太子申接過,客套幾句,坦陳自己是代父主政,是否加入縱親,難以自決,需廷議過後,稟報父王裁定。
見太子申無意再談下去,蘇秦諸人即行告退。
迴至驛館,幾位副使,尤其是韓、燕兩位公子,皆現躁態。公孫噲首先說道:“看這樣兒,魏申是在踢皮球。”
“嗯,”公子章點頭附和,“魏人這是成心在磨我們呢。”
“你們說得甚是,”蘇秦掃他們一眼,微微笑道,“好事多磨嘛!再說,魏王不在,相國不在,輔國的武安君也未上朝,此等大事,讓一個空頭太子如何確定?”
公子章急道:“我們總也不能抻著脖子,眼巴巴地坐在這兒傻等吧!”
“若是不想傻等,”蘇秦嗬嗬笑道,“你們可到大梁城裏城外轉上幾轉。魏人做事的確了得,從安邑遷都迄今,僅隻幾年,就將大梁變成天下名都,可追臨淄了。”
二人麵麵相覷,以為蘇秦在開玩笑。
“還有,”蘇秦接道,“你們亦可前去看看鴻溝,真是一個大工程,利國利民,澤潤子孫。幾年前在下去過那兒,站在堤邊,感慨萬千哪!唉,人生在世,莫過於成就一番偉業。別的不說,單此一舉,白相國足以永垂不朽了!”
見蘇秦說得認真,二人覺得他已勝券在握,鬆下一口氣,轉對樓緩道:“走走走,上大夫也去,多個人熱鬧些。”
樓緩抱拳謝道:“都去看古景,把蘇子悶壞了,豈不誤大事?你們去吧,在下留下來,陪他聊聊。”
眾人皆笑。兩位公子稍作準備,有說有笑地出門走了。
蘇秦坐下,指著對麵的席位對樓緩道:“坐吧,在下真也悶了。”
樓緩坐下,麵色憂鬱。
蘇秦似是陡然想起來:“咦,你昨日不是拜訪朱威了嗎,他怎麽說?”
樓緩輕聲歎道:“唉,朱上卿東扯西扯,隻不談正事。在下幾番開口,都讓他岔過去了。”
“怪道不見他今日上朝。”蘇秦苦笑一聲,“看來,我們此番來,是熱屁股坐到冷席子上了。”
“蘇子,”樓緩不無憂慮,“三國特使上朝遞交國書,這是何等大事,可魏人呢?朝堂上是空頭太子,朝堂下是兩個一無用處的中大夫,惠施不說了,龐涓、朱威、白虎等幾大權臣也不在朝,這——”打住話頭,看蘇秦一眼,“蘇子,照規矩說,合縱於魏並無壞處,為何他們——”再將話頭打住。
蘇秦長吸一口氣,憋了許久,方才緩緩吐出:“是啊!”將眼睛微微閉上,“在下這也納悶,龐涓本已承諾在下,今日竟也未見上朝,顯然是在故意躲避。”
“堂堂武安君,怎麽也是說變就變?”
蘇秦思忖有頃,朝外叫道:“鄒兄!”不一會兒,飛刀鄒急步進來:“主公?”
“這兩日可有人去過武安君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