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節
鬼穀子的局(出書版) 作者:寒川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蘇秦兩次求見奉陽君,都是在聽雨閣,知其雅致,將其辟為書齋,在此讀書會友。聽到腳步聲響,蘇秦迎出來,衝樗裏疾揖道:“木先生光臨,在下有失遠迎,失敬!”
樗裏疾迴揖一禮:“蘇子錦袍玉帶一加身,若是走在大街上,在下真還不敢認呢!”
“是嗎?”蘇秦嗬嗬笑道,“看來,木先生也是隻認衣冠,不認人哪!”
樗裏疾也大笑起來:“是啊是啊,人看衣冠馬看鞍,不可無衣冠哪!”
兩人攜手走入廳中,分賓主坐下,仆從倒上茶水,兩人各自品過一口,蘇秦笑道:“木先生此來,聽說是下戰書的,可有此事?”
樗裏疾迴望蘇秦,抱拳說道:“在下來意,想也瞞不過蘇子。臨行之際,君上親執在下之手,口述旨意,要在下務必轉諭蘇子。”
“哦,秦公所諭何事?”
“君上口諭,‘寡人懇請蘇子,隻要蘇子願意赴秦,寡人必躬身跣足,迎至邊關,舉國以托,竭秦之力,成蘇子一統心誌!’”
聽到“躬身跣足”四字,蘇秦不無感動,沉思許久,方才抬起頭來,長歎一聲:“唉,時也,命也。昔日在下在鹹陽時,秦公若出此話,就沒有這多周折了!”
“蘇子。”樗裏疾不無誠懇地望著他,“在下早已說過,君上沒有及時大用蘇子,早已追悔。這事兒是真的,在下沒有半句誑言。”
“在下知道是真的。”蘇秦又品一口濃茶,微微笑道,“在下也知道,秦公還在追悔一事,就是當初一時心軟,讓在下逃掉一條小命。”
樗裏疾心頭一震,張口結舌,好半晌,方才迴過神來:“蘇子,你……你是真的誤會君上了。”
“就算在下誤會吧。”蘇秦嗬嗬一笑,抱拳道,“都是過去的事了。不過,在下煩請木兄迴奏秦公,就說無論如何,蘇秦還是叩謝秦公厚愛。蘇秦也請上大夫轉奏秦公,今日之蘇秦,已非昨日之蘇秦了。”
樗裏疾苦笑一聲,點頭哂道:“是的,昨日之蘇子不過是一介寒士,今日之蘇子貴為燕國特使、趙國相國。秦國窮鄉僻壤,自是盛不下蘇子貴體了。”
“樗裏兄想偏了。”蘇秦微微搖頭。
“請蘇子詳解。”
“在下是說,”蘇秦端過茶盅,小啜一口,“時過境遷,蘇秦雖是一人,今昔卻是有別。昨日蘇秦旨在謀求天下一統,今日蘇秦旨在謀求天下共和共榮。在下請上大夫轉呈秦公,蘇秦倡導列國縱親,求的無非是‘五通’‘三同’,使列國之間彼此尊重,睦鄰共處。蘇秦無意與列國為敵,亦無意與秦為敵。”
“唉,”樗裏疾亦端起茶盅,品一口道,“蘇子謀求,隻能令人感動,無法令人景仰。別的不說,在下隻請蘇子考慮一個現實。”
“蘇秦洗耳恭聽。”
“三晉之所以成為三晉,原因隻有一個,就是晉人是一盤散沙,合不成一團兒。蘇子硬要他們縱親,是趕兔子飛天,強人所難。樗裏疾鬥膽放言,即使三晉勉強合縱,也是曇花一現,稍有風吹草動,定會分崩離析。”
蘇秦朗聲笑道:“上大夫誤解蘇秦了。”
“哦?”
“蘇秦所求,不是要三晉合成一國,而是要三晉互相尊重,和睦共處。不僅是三晉,蘇秦認為,天下列國,無論大小,隻要放棄爭鬥,隻要坐到一起,就沒有解不開的疙瘩。蘇秦所求,無非是讓大家坐下來,坐到一起來,將有限的精力花在謀求天下眾生的福祉上,而不是花在你死我活的拚爭上。”
樗裏疾沉思良久,朝蘇秦深揖一禮:“在下今日始知蘇子善心,敬服!敬服!”
蘇秦還一揖道:“謝樗裏兄體諒。”
樗裏疾仍不死心,傾身拱手:“蘇子所求,亦是秦公所求,更是天下蒼生所求。在下懇請蘇子,隻要願去鹹陽,無論蘇子欲逞何壯誌,君上亦必鼎力推之。”
“謝樗裏兄美意。”蘇秦笑道,“蘇秦做事向來不願半途而廢,還請樗裏兄寬諒。”
樗裏疾默然無語,許久,長歎一聲:“唉,秦失蘇子,永遠之憾哪!”
“哈哈哈哈,”蘇秦大笑起來,“天下勝秦之人多矣,樗裏兄言重了!”
“哦,還有何人勝過蘇子?”
“張儀!”
“張儀?”樗裏疾大睜兩眼,“他不是在楚國嗎?”
“是的,”蘇秦微微一笑,“眼下是在楚國。不過,樗裏兄可以轉奏秦公,就說在下雖然與秦無緣,卻願保薦此人。秦公若能得之,或可無憂矣。”
“這——”樗裏疾愣怔有頃,終於反應過來,眼珠子連轉幾轉,“張子遠在楚地,縱有蘇子舉薦,又如何得之?”
“樗裏兄勿憂,”蘇秦嗬嗬笑道,“如果不出在下所料,五十日之內,此人或至邯鄲,樗裏兄若無緊事,可在此處遊山賞景,張網待他就是。”
“好呀,”樗裏疾拱手笑道,“有蘇子此話,在下真就不走了!”
第八章連環計,陳軫誣張儀偷璧
滅越之後,威王似也覺得自己功德圓滿,複將朝政交付太子,自己再至章華台,沉湎於鍾鼓琴瑟,後宮歡娛,不再過問朝事。太子槐忖知威王是在有意曆練自己,因而越發謹慎,處處遵循威王舊政,遇有大事,或修書上奏,或登台示請,不敢有絲毫懈怠。
這年開春,剛過清明,楚國政壇發生一件大事,年過七旬的老令尹景舍在上朝時兩眼一黑,一頭栽倒在殿前台階上,額角出血,口吐血水,再也沒有醒來。
景舍死於上朝途中,也算是為大楚鞠躬盡瘁了。景氏一門,嫡傳親人隻有孫兒景翠,此時正與張儀一道遠在會稽郡治理越人。太子槐一麵安置後事,一麵急召景翠迴郢奔喪。快馬臨行之際,與張儀相善的靳尚托其捎予張儀一封密函。張儀拆開看過,急將會稽諸事安排妥當,以吊唁為名,與景翠、香女一道直奔郢都。
張儀諸人水陸並行,晝夜兼程,一路上馬不停蹄,船不靠岸,不消半月,就已趕至郢都。一到郢都,張儀不及迴府,就隨景翠馳至景府吊唁。按照荊地習俗,香女不便前去,隻好迴到楚王賞賜的客卿府中。因久不在家,府中隻有一名老奴看管。老奴初時還盡心意,時間久了,也就懶散起來,致使院中雜草叢生,房裏充滿黴味,看起來既落寞,又荒蕪。香女看不下去,顧不上旅途勞頓,領著臣仆清理起來。
香女正在忙活,門外傳來車馬聲,不一會兒,一人直走進來。香女見是靳尚,扔下掃帚,迎前揖道:“小女子見過靳大人。”
靳尚迴過一揖:“靳尚見過嫂夫人。”話音剛落,忽聞一股莫名的香味,拿鼻子連嗅幾嗅,眼珠子四下裏亂轉。
香女笑道:“靳大人尋什麽呢?”
靳尚邊看邊納悶:“奇怪,院中並無花草,何來芳香?”
香女撲哧一笑:“靳大人不要找了,這個香味是小女子身上的。”
靳尚瞄她一眼,見她渾身是汗,連連搖頭:“嫂夫人莫要說笑了,看你一頭大汗,縱使插上鮮花,也早沒有香味了。”
香女又是一笑:“靳大人有所不知,小女子天生體帶異香,平日還好,越是出汗,香味越濃,方才打掃庭堂,出汗過多,故而散出此味,驚擾靳大人了。”
靳尚大是驚奇,凝視她半晌,又湊近兩步,拿鼻子嗅了幾嗅,方才信服,嘖嘖讚道:“嫂夫人真是奇人,在下今日開眼界了。”略頓一下,想起正事,“張大人呢?”
香女應道:“還沒有到家,就奔景府吊唁去了。”
靳尚瞄一眼香女,見她英姿颯爽,兩頰緋紅,一身香汗,渾身上下說不盡的嫵媚雅致,怦然心動,一時竟是呆了。怔有一時,他才晃過神來,抬頭望望天色,見已日暮西山,走前幾步,彎腰揀起香女的掃帚,笑道:“嫂夫人,看你累的,這先歇著,在下替你打掃。”言訖,用力清掃起來。
“這哪成呢?”香女瞄一眼他那雙從未幹過粗活的嫩白之手,咯咯笑道,“靳大人是貴體,哪能幹此粗活?”
靳尚也笑起來,頓住掃把,半開玩笑道:“在下身上盡出臭汗,嫂夫人卻出香汗,要說貴體,嫂夫人的身子才是呢!”說完,兩隻眼珠子聚過來,火辣辣的目光直射香女。
見他目光露骨,香女臉色微紅,後退一步,揖道:“靳大人,您硬要勞動,小女子也無奈何,隻好為您沏碗茶去。”言訖,落落大方地轉過身子,款款走向堂門。
靳尚不無讚賞地目送她轉入門後,收迴目光,心不在焉地打掃起來。剛掃幾下,門外再傳車馬聲,靳尚放下掃把,見到果是張儀,迎上去,將昭陽欲爭令尹之事約略講了。
張儀思忖有頃,抬頭問道:“殿下之意如何?”
“殿下看重的是你。此番要你迴來,其實也是殿下旨意。不過,張子有所不知,令尹之位不是誰想坐就能坐的,自春秋以降,大體上出自昭、屈、景三門,莫說是外鄉人,縱使其他望族,也鮮有人僭越。殿下雖有此意,能否成事,主要取決於陛下。”
張儀又思一時,點頭道:“謝靳兄了。”略頓一頓,“還有一事相求,在下此番迴來,未奉王命,說輕了,是因私廢公,說重了,是擅離職守。陛下若是問罪,在下——”
“張子放心,”靳尚笑道,“若是此事,倒無大緊。待會兒在下求請殿下,由殿下攬起此事,補一道詔令就是。”
張儀拱手道:“謝靳大人了。此事無論成與不成,靳大人大恩,在下都將銘記。”
“你我兄弟,哪能說這事兒?”靳尚拱手還禮,“再說,在下也是為主。不瞞張子,近日殿下與屈丐、屈暇等一幫子有為誌士商議,大家公推張子,殿下也指望起用張子,成就一番大事。你能迴來就好,殿下說了,眼下不宜見你,要你隻在府上守著,哪兒也不要去,靜候殿下旨意。”
“請靳大人轉奏殿下,微臣不才,必肝腦塗地,以謝殿下知遇之恩。”
“此話還是你親對殿下說吧,在下告辭。”
南方春早。近日來氣候變暖,年過六旬的江君夫人經不住天候變化,陡然傷風,時不時地幹嗽。
江君夫人是聲聞列國的前朝(楚宣王)令尹昭奚恤的遺孀,也是昭陽的生母項氏。昭奚恤受封於江,楚人稱他江君,在宣王時把握楚國朝政十數年。後來,昭奚恤過世,景舍繼任令尹,楚國大政由昭氏轉至景氏。此番景舍過世,作為昭氏門中最有威權的昭陽,自然不願放棄奪迴朝政的絕佳機會。
經過一番謀議,昭陽決定將母親項氏生病一事透露出去。昭氏、項氏、黃氏等一向與昭氏親近的名門望族,尤其是昭奚恤的故舊,得知音訊,紛紛前來探視。一時間,昭陽府前車馬踴躍,昭陽迎來送往,與這些權貴結成勢力。
這日後晌,昭陽正在待客,家宰邢才匆匆走來,在昭陽耳邊私語幾句,昭陽大驚,將邢才拉至一邊,急問:“你說明白些,張儀怎麽了?”
“張儀迴來了。”
“幾時迴來的?”
“與景翠一道迴來,剛至郢都,方才在景府吊唁呢。”
昭陽目瞪口呆,愣怔有頃,方才幹笑一聲,搖頭道:“真是怕處有鬼,癢處有虱了!速召陳軫,就說本公有請。”
邢才答應一聲,轉身急去。
不消半個時辰,陳軫使人抬著禮箱,亦來探望。昭陽使長子昭睢招待其他客人,將他請至書房,支開所有仆從,關上廳門,抱拳道:“上卿大人,張儀迴來了。”
“在下知道了。在下還知道,是殿下密函請他迴來的。”陳軫微微一笑,語氣甚是平淡。
“哦?”昭陽瞠目結舌,“這……怎麽可能呢?”
陳軫笑道:“柱國大人,在楚國,沒有什麽不可能。”
“上卿此話何解?”
“大人試想,楚國雖大,其實隻有四戶,熊、屈、景、昭是也。一戶為君,三戶為臣,這是數百年來破不除的規矩。今日景氏雖然失勢,景氏一門卻在,還有屈氏一門,也不會甘心讓權柄複歸於昭氏。據微臣所知,一年來陛下將朝政交予殿下,而與殿下親近的卻是何人?是景氏門中的景翠,是屈氏門中的屈丐、屈暇,還有一人,就是靳尚。而與靳尚相善之人,則是這個張儀。”
昭陽思忖有頃:“即使如此,屈、景二氏總也不至於將令尹之位拱手讓於外來人吧?”
“哈哈哈哈,”陳軫朗聲笑道,“我說柱國大人,楚國的令尹之位又不是沒讓外來人做過,兩百年前有孫叔敖,四十年前有吳起,您是做大事的,怎能忘記呢?”
“這——”昭陽抓耳撓腮,無言以對。
“再說,”陳軫接道,“請問大人,屈氏一門中可有賢人能任令尹?”
昭陽思忖有頃,搖頭。
“景氏一門中,可有能任令尹者?”
昭陽再次搖頭。
“再問大人,”陳軫微微一笑,不急不緩,“如果您是屈、景二氏,就眼下情勢,是拱手將令尹之位讓於昭氏呢,還是交付外來人張儀?”
昭陽低下頭去,思忖有頃,抬頭望向陳軫:“上卿大人,在下愚昧,眼前何去何從,請大人賜教。”
“賜教不敢。”陳軫笑道,“在下倒是有個寶物,大人若有閑暇,可去一觀。”
昭陽猜不透陳軫的葫蘆裏在賣什麽藥,點頭允道:“在下願去一觀。”
“好!”陳軫起身,禮讓道,“柱國大人,請。”
二人來到陳軫宅中。進得門來,昭陽大吃一驚,因為正堂的磚地上,正中鋪一大塊紅色地毯,兩旁各掛一道深紫色的布簾。
陳軫望著昭陽茫然不解的樣子,笑道:“柱國大人,請!”攜其手走至前麵,分賓主坐下。
昭陽越發不解,指著兩邊的布簾:“上卿大人,這是——”
陳軫“啪啪”兩聲輕輕擊掌,左邊的布簾拉開,現出一排異域樂手,各執樂器,嚴陣以待。
昭陽正自惶惑,陳軫又是“啪”的一聲,眾樂手齊聲演奏,奏的卻是楚調。縱使昭陽出身名門,精通音律,卻也不曾聽過這般以異域樂器演奏楚音楚調的,一下子竟被吸引住了。
奏有一時,節奏突然加快。昭陽正自驚愕,右邊幕簾一角依序轉出六位歌妓,踏著節奏舞蹈。昭陽觀過不少舞樂,卻看不透她們舞的什麽,但見倩姿晃動,鼓樂聲聲,如入仙境。
陳軫約他來看寶物,不想卻是一場歌舞,實令昭陽不快。看有一時,昭陽的臉色漸漸陰沉,轉頭正欲發問,一陣密集鼓點傳出,幕角再次掀起,一陣香氣襲出,一身西域裝飾的白膚美女伊娜緩緩走出,踏著鼓點,旋入地毯中心。
衣著大膽、肚皮全裸的伊娜金發碧眼,深目高鼻,豐胸纖腰,一身異香,肌膚細膩潔白,無一處瑕疵,一身舞藝更是驚人,時而扭腰翹臀,時而單腿過頭,時而左右擺頭,時而旋轉如風,當真是千種風騷,萬般風情,莫說是楚地女子,縱使趙姬越女,也不及萬一。昭陽完全被她吸引,兩隻大眼瞪得像銅鈴似的,嘴巴大張,竟是看得傻了。
一曲舞畢,音樂戛然而止,伊娜彎腰,用笨拙的楚音唱個大喏,旋入幕後。
樗裏疾迴揖一禮:“蘇子錦袍玉帶一加身,若是走在大街上,在下真還不敢認呢!”
“是嗎?”蘇秦嗬嗬笑道,“看來,木先生也是隻認衣冠,不認人哪!”
樗裏疾也大笑起來:“是啊是啊,人看衣冠馬看鞍,不可無衣冠哪!”
兩人攜手走入廳中,分賓主坐下,仆從倒上茶水,兩人各自品過一口,蘇秦笑道:“木先生此來,聽說是下戰書的,可有此事?”
樗裏疾迴望蘇秦,抱拳說道:“在下來意,想也瞞不過蘇子。臨行之際,君上親執在下之手,口述旨意,要在下務必轉諭蘇子。”
“哦,秦公所諭何事?”
“君上口諭,‘寡人懇請蘇子,隻要蘇子願意赴秦,寡人必躬身跣足,迎至邊關,舉國以托,竭秦之力,成蘇子一統心誌!’”
聽到“躬身跣足”四字,蘇秦不無感動,沉思許久,方才抬起頭來,長歎一聲:“唉,時也,命也。昔日在下在鹹陽時,秦公若出此話,就沒有這多周折了!”
“蘇子。”樗裏疾不無誠懇地望著他,“在下早已說過,君上沒有及時大用蘇子,早已追悔。這事兒是真的,在下沒有半句誑言。”
“在下知道是真的。”蘇秦又品一口濃茶,微微笑道,“在下也知道,秦公還在追悔一事,就是當初一時心軟,讓在下逃掉一條小命。”
樗裏疾心頭一震,張口結舌,好半晌,方才迴過神來:“蘇子,你……你是真的誤會君上了。”
“就算在下誤會吧。”蘇秦嗬嗬一笑,抱拳道,“都是過去的事了。不過,在下煩請木兄迴奏秦公,就說無論如何,蘇秦還是叩謝秦公厚愛。蘇秦也請上大夫轉奏秦公,今日之蘇秦,已非昨日之蘇秦了。”
樗裏疾苦笑一聲,點頭哂道:“是的,昨日之蘇子不過是一介寒士,今日之蘇子貴為燕國特使、趙國相國。秦國窮鄉僻壤,自是盛不下蘇子貴體了。”
“樗裏兄想偏了。”蘇秦微微搖頭。
“請蘇子詳解。”
“在下是說,”蘇秦端過茶盅,小啜一口,“時過境遷,蘇秦雖是一人,今昔卻是有別。昨日蘇秦旨在謀求天下一統,今日蘇秦旨在謀求天下共和共榮。在下請上大夫轉呈秦公,蘇秦倡導列國縱親,求的無非是‘五通’‘三同’,使列國之間彼此尊重,睦鄰共處。蘇秦無意與列國為敵,亦無意與秦為敵。”
“唉,”樗裏疾亦端起茶盅,品一口道,“蘇子謀求,隻能令人感動,無法令人景仰。別的不說,在下隻請蘇子考慮一個現實。”
“蘇秦洗耳恭聽。”
“三晉之所以成為三晉,原因隻有一個,就是晉人是一盤散沙,合不成一團兒。蘇子硬要他們縱親,是趕兔子飛天,強人所難。樗裏疾鬥膽放言,即使三晉勉強合縱,也是曇花一現,稍有風吹草動,定會分崩離析。”
蘇秦朗聲笑道:“上大夫誤解蘇秦了。”
“哦?”
“蘇秦所求,不是要三晉合成一國,而是要三晉互相尊重,和睦共處。不僅是三晉,蘇秦認為,天下列國,無論大小,隻要放棄爭鬥,隻要坐到一起,就沒有解不開的疙瘩。蘇秦所求,無非是讓大家坐下來,坐到一起來,將有限的精力花在謀求天下眾生的福祉上,而不是花在你死我活的拚爭上。”
樗裏疾沉思良久,朝蘇秦深揖一禮:“在下今日始知蘇子善心,敬服!敬服!”
蘇秦還一揖道:“謝樗裏兄體諒。”
樗裏疾仍不死心,傾身拱手:“蘇子所求,亦是秦公所求,更是天下蒼生所求。在下懇請蘇子,隻要願去鹹陽,無論蘇子欲逞何壯誌,君上亦必鼎力推之。”
“謝樗裏兄美意。”蘇秦笑道,“蘇秦做事向來不願半途而廢,還請樗裏兄寬諒。”
樗裏疾默然無語,許久,長歎一聲:“唉,秦失蘇子,永遠之憾哪!”
“哈哈哈哈,”蘇秦大笑起來,“天下勝秦之人多矣,樗裏兄言重了!”
“哦,還有何人勝過蘇子?”
“張儀!”
“張儀?”樗裏疾大睜兩眼,“他不是在楚國嗎?”
“是的,”蘇秦微微一笑,“眼下是在楚國。不過,樗裏兄可以轉奏秦公,就說在下雖然與秦無緣,卻願保薦此人。秦公若能得之,或可無憂矣。”
“這——”樗裏疾愣怔有頃,終於反應過來,眼珠子連轉幾轉,“張子遠在楚地,縱有蘇子舉薦,又如何得之?”
“樗裏兄勿憂,”蘇秦嗬嗬笑道,“如果不出在下所料,五十日之內,此人或至邯鄲,樗裏兄若無緊事,可在此處遊山賞景,張網待他就是。”
“好呀,”樗裏疾拱手笑道,“有蘇子此話,在下真就不走了!”
第八章連環計,陳軫誣張儀偷璧
滅越之後,威王似也覺得自己功德圓滿,複將朝政交付太子,自己再至章華台,沉湎於鍾鼓琴瑟,後宮歡娛,不再過問朝事。太子槐忖知威王是在有意曆練自己,因而越發謹慎,處處遵循威王舊政,遇有大事,或修書上奏,或登台示請,不敢有絲毫懈怠。
這年開春,剛過清明,楚國政壇發生一件大事,年過七旬的老令尹景舍在上朝時兩眼一黑,一頭栽倒在殿前台階上,額角出血,口吐血水,再也沒有醒來。
景舍死於上朝途中,也算是為大楚鞠躬盡瘁了。景氏一門,嫡傳親人隻有孫兒景翠,此時正與張儀一道遠在會稽郡治理越人。太子槐一麵安置後事,一麵急召景翠迴郢奔喪。快馬臨行之際,與張儀相善的靳尚托其捎予張儀一封密函。張儀拆開看過,急將會稽諸事安排妥當,以吊唁為名,與景翠、香女一道直奔郢都。
張儀諸人水陸並行,晝夜兼程,一路上馬不停蹄,船不靠岸,不消半月,就已趕至郢都。一到郢都,張儀不及迴府,就隨景翠馳至景府吊唁。按照荊地習俗,香女不便前去,隻好迴到楚王賞賜的客卿府中。因久不在家,府中隻有一名老奴看管。老奴初時還盡心意,時間久了,也就懶散起來,致使院中雜草叢生,房裏充滿黴味,看起來既落寞,又荒蕪。香女看不下去,顧不上旅途勞頓,領著臣仆清理起來。
香女正在忙活,門外傳來車馬聲,不一會兒,一人直走進來。香女見是靳尚,扔下掃帚,迎前揖道:“小女子見過靳大人。”
靳尚迴過一揖:“靳尚見過嫂夫人。”話音剛落,忽聞一股莫名的香味,拿鼻子連嗅幾嗅,眼珠子四下裏亂轉。
香女笑道:“靳大人尋什麽呢?”
靳尚邊看邊納悶:“奇怪,院中並無花草,何來芳香?”
香女撲哧一笑:“靳大人不要找了,這個香味是小女子身上的。”
靳尚瞄她一眼,見她渾身是汗,連連搖頭:“嫂夫人莫要說笑了,看你一頭大汗,縱使插上鮮花,也早沒有香味了。”
香女又是一笑:“靳大人有所不知,小女子天生體帶異香,平日還好,越是出汗,香味越濃,方才打掃庭堂,出汗過多,故而散出此味,驚擾靳大人了。”
靳尚大是驚奇,凝視她半晌,又湊近兩步,拿鼻子嗅了幾嗅,方才信服,嘖嘖讚道:“嫂夫人真是奇人,在下今日開眼界了。”略頓一下,想起正事,“張大人呢?”
香女應道:“還沒有到家,就奔景府吊唁去了。”
靳尚瞄一眼香女,見她英姿颯爽,兩頰緋紅,一身香汗,渾身上下說不盡的嫵媚雅致,怦然心動,一時竟是呆了。怔有一時,他才晃過神來,抬頭望望天色,見已日暮西山,走前幾步,彎腰揀起香女的掃帚,笑道:“嫂夫人,看你累的,這先歇著,在下替你打掃。”言訖,用力清掃起來。
“這哪成呢?”香女瞄一眼他那雙從未幹過粗活的嫩白之手,咯咯笑道,“靳大人是貴體,哪能幹此粗活?”
靳尚也笑起來,頓住掃把,半開玩笑道:“在下身上盡出臭汗,嫂夫人卻出香汗,要說貴體,嫂夫人的身子才是呢!”說完,兩隻眼珠子聚過來,火辣辣的目光直射香女。
見他目光露骨,香女臉色微紅,後退一步,揖道:“靳大人,您硬要勞動,小女子也無奈何,隻好為您沏碗茶去。”言訖,落落大方地轉過身子,款款走向堂門。
靳尚不無讚賞地目送她轉入門後,收迴目光,心不在焉地打掃起來。剛掃幾下,門外再傳車馬聲,靳尚放下掃把,見到果是張儀,迎上去,將昭陽欲爭令尹之事約略講了。
張儀思忖有頃,抬頭問道:“殿下之意如何?”
“殿下看重的是你。此番要你迴來,其實也是殿下旨意。不過,張子有所不知,令尹之位不是誰想坐就能坐的,自春秋以降,大體上出自昭、屈、景三門,莫說是外鄉人,縱使其他望族,也鮮有人僭越。殿下雖有此意,能否成事,主要取決於陛下。”
張儀又思一時,點頭道:“謝靳兄了。”略頓一頓,“還有一事相求,在下此番迴來,未奉王命,說輕了,是因私廢公,說重了,是擅離職守。陛下若是問罪,在下——”
“張子放心,”靳尚笑道,“若是此事,倒無大緊。待會兒在下求請殿下,由殿下攬起此事,補一道詔令就是。”
張儀拱手道:“謝靳大人了。此事無論成與不成,靳大人大恩,在下都將銘記。”
“你我兄弟,哪能說這事兒?”靳尚拱手還禮,“再說,在下也是為主。不瞞張子,近日殿下與屈丐、屈暇等一幫子有為誌士商議,大家公推張子,殿下也指望起用張子,成就一番大事。你能迴來就好,殿下說了,眼下不宜見你,要你隻在府上守著,哪兒也不要去,靜候殿下旨意。”
“請靳大人轉奏殿下,微臣不才,必肝腦塗地,以謝殿下知遇之恩。”
“此話還是你親對殿下說吧,在下告辭。”
南方春早。近日來氣候變暖,年過六旬的江君夫人經不住天候變化,陡然傷風,時不時地幹嗽。
江君夫人是聲聞列國的前朝(楚宣王)令尹昭奚恤的遺孀,也是昭陽的生母項氏。昭奚恤受封於江,楚人稱他江君,在宣王時把握楚國朝政十數年。後來,昭奚恤過世,景舍繼任令尹,楚國大政由昭氏轉至景氏。此番景舍過世,作為昭氏門中最有威權的昭陽,自然不願放棄奪迴朝政的絕佳機會。
經過一番謀議,昭陽決定將母親項氏生病一事透露出去。昭氏、項氏、黃氏等一向與昭氏親近的名門望族,尤其是昭奚恤的故舊,得知音訊,紛紛前來探視。一時間,昭陽府前車馬踴躍,昭陽迎來送往,與這些權貴結成勢力。
這日後晌,昭陽正在待客,家宰邢才匆匆走來,在昭陽耳邊私語幾句,昭陽大驚,將邢才拉至一邊,急問:“你說明白些,張儀怎麽了?”
“張儀迴來了。”
“幾時迴來的?”
“與景翠一道迴來,剛至郢都,方才在景府吊唁呢。”
昭陽目瞪口呆,愣怔有頃,方才幹笑一聲,搖頭道:“真是怕處有鬼,癢處有虱了!速召陳軫,就說本公有請。”
邢才答應一聲,轉身急去。
不消半個時辰,陳軫使人抬著禮箱,亦來探望。昭陽使長子昭睢招待其他客人,將他請至書房,支開所有仆從,關上廳門,抱拳道:“上卿大人,張儀迴來了。”
“在下知道了。在下還知道,是殿下密函請他迴來的。”陳軫微微一笑,語氣甚是平淡。
“哦?”昭陽瞠目結舌,“這……怎麽可能呢?”
陳軫笑道:“柱國大人,在楚國,沒有什麽不可能。”
“上卿此話何解?”
“大人試想,楚國雖大,其實隻有四戶,熊、屈、景、昭是也。一戶為君,三戶為臣,這是數百年來破不除的規矩。今日景氏雖然失勢,景氏一門卻在,還有屈氏一門,也不會甘心讓權柄複歸於昭氏。據微臣所知,一年來陛下將朝政交予殿下,而與殿下親近的卻是何人?是景氏門中的景翠,是屈氏門中的屈丐、屈暇,還有一人,就是靳尚。而與靳尚相善之人,則是這個張儀。”
昭陽思忖有頃:“即使如此,屈、景二氏總也不至於將令尹之位拱手讓於外來人吧?”
“哈哈哈哈,”陳軫朗聲笑道,“我說柱國大人,楚國的令尹之位又不是沒讓外來人做過,兩百年前有孫叔敖,四十年前有吳起,您是做大事的,怎能忘記呢?”
“這——”昭陽抓耳撓腮,無言以對。
“再說,”陳軫接道,“請問大人,屈氏一門中可有賢人能任令尹?”
昭陽思忖有頃,搖頭。
“景氏一門中,可有能任令尹者?”
昭陽再次搖頭。
“再問大人,”陳軫微微一笑,不急不緩,“如果您是屈、景二氏,就眼下情勢,是拱手將令尹之位讓於昭氏呢,還是交付外來人張儀?”
昭陽低下頭去,思忖有頃,抬頭望向陳軫:“上卿大人,在下愚昧,眼前何去何從,請大人賜教。”
“賜教不敢。”陳軫笑道,“在下倒是有個寶物,大人若有閑暇,可去一觀。”
昭陽猜不透陳軫的葫蘆裏在賣什麽藥,點頭允道:“在下願去一觀。”
“好!”陳軫起身,禮讓道,“柱國大人,請。”
二人來到陳軫宅中。進得門來,昭陽大吃一驚,因為正堂的磚地上,正中鋪一大塊紅色地毯,兩旁各掛一道深紫色的布簾。
陳軫望著昭陽茫然不解的樣子,笑道:“柱國大人,請!”攜其手走至前麵,分賓主坐下。
昭陽越發不解,指著兩邊的布簾:“上卿大人,這是——”
陳軫“啪啪”兩聲輕輕擊掌,左邊的布簾拉開,現出一排異域樂手,各執樂器,嚴陣以待。
昭陽正自惶惑,陳軫又是“啪”的一聲,眾樂手齊聲演奏,奏的卻是楚調。縱使昭陽出身名門,精通音律,卻也不曾聽過這般以異域樂器演奏楚音楚調的,一下子竟被吸引住了。
奏有一時,節奏突然加快。昭陽正自驚愕,右邊幕簾一角依序轉出六位歌妓,踏著節奏舞蹈。昭陽觀過不少舞樂,卻看不透她們舞的什麽,但見倩姿晃動,鼓樂聲聲,如入仙境。
陳軫約他來看寶物,不想卻是一場歌舞,實令昭陽不快。看有一時,昭陽的臉色漸漸陰沉,轉頭正欲發問,一陣密集鼓點傳出,幕角再次掀起,一陣香氣襲出,一身西域裝飾的白膚美女伊娜緩緩走出,踏著鼓點,旋入地毯中心。
衣著大膽、肚皮全裸的伊娜金發碧眼,深目高鼻,豐胸纖腰,一身異香,肌膚細膩潔白,無一處瑕疵,一身舞藝更是驚人,時而扭腰翹臀,時而單腿過頭,時而左右擺頭,時而旋轉如風,當真是千種風騷,萬般風情,莫說是楚地女子,縱使趙姬越女,也不及萬一。昭陽完全被她吸引,兩隻大眼瞪得像銅鈴似的,嘴巴大張,竟是看得傻了。
一曲舞畢,音樂戛然而止,伊娜彎腰,用笨拙的楚音唱個大喏,旋入幕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