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節
鬼穀子的局(出書版) 作者:寒川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蘇秦埋頭走出府門,停下腳步,迴身揖道:“在下有一事不解,請家老明示。”
申孫心知肚明,隻好將話頭挑開:“蘇子是指方才之事?”
“正是。”蘇秦納悶道,“昨日在下言鬼事,相國尚且動容,今日在下言及家國安危,相國卻無動於衷,家老可知其中原委?”
“蘇子有所不知,”申孫略顯抱歉地拱手道,“主公胸有大疾,不宜動心。昨日聽聞蘇子言辭,在下以為過於犀利,恐主公聽之,一則有傷主公貴體,二則恐於蘇子不利,因而力勸主公以棉絨塞耳。此計實為在下所出,不關主公之事,不敬之處,還望蘇子見諒。”
蘇秦聽畢,如雷貫耳,一時竟是呆在那兒,好半晌,方才明白過來,仰天一聲長笑,朝申孫略略拱手,昂首闊步而去。
迎黑時分,一個黑衣人匆匆走入列國驛館,對秦使樗裏疾耳語有頃。
樗裏疾大是驚疑,抬頭急問:“他幾時來的?”
“迴大人的話,”黑衣人稟道,“已來半月了。”
“半月?”樗裏疾臉上一沉,橫眉責問,“你們是做什麽吃的,此人已來半月,為何現在才報?”
“小人知罪。”黑衣人跪地叩道,“這些日來,眾弟兄將心思全都用在趙宮及奉陽君府、安陽君府裏了,不曾注意此人。昨日見他突然前去奉陽君府,今日複去,小人急查,方知他是蘇秦,急來稟報。”
樗裏疾麵色稍懈:“起來吧。這麽說,也不能怪你。蘇秦住在何處?”
“豐雲客棧。與他同住的還有一人。”
“何人?”
“聽小二說,那人姓賈,也是從外地來的,比蘇秦早到幾日。”
“莫非是賈先生?”樗裏疾思忖一時,點頭對黑衣人道,“嗯,定是他了。備車,豐雲客棧!”
車子備好,樗裏疾剛欲出門,一個趙人匆匆趕至,嚷著要見特使大人。守衛稟過,樗裏疾傳他進來。
那人一身便服,大步走進客堂,見到樗裏疾,躬身問道:“您是秦國特使樗裏大人嗎?”
樗裏疾道:“正是在下。壯士是——”
那人跪地叩道:“小人是申將軍門下,奉將軍之命求見大人,有密信呈報。”從袖中摸出一信,雙手呈上。
樗裏疾匆匆閱畢,對那人道:“因事關機密,本使不再複信了。你迴去轉呈申將軍,就說一切依他所言,下月初二五更時分,在晉陽西門,舉火為號,風雨無阻。”
“小人領命!”
樗裏疾走到一處,拿出十金,遞給那人:“一路辛苦了,這個算是酒錢。俟大功成日,另有厚賞。”
那人叩地謝過,接過十金,匆匆離去。
樗裏疾見那人走遠,迅速走至案前,寫就一封密函,拿蠟封好,遞給黑衣人:“大事成矣,你速迴鹹陽,將此密函轉呈君上。”
黑衣人將信揣好,略一點頭,徑出門去。
樗裏疾也走出館門,跳上軺車,催馬徑朝豐雲客棧馳去。
使樗裏疾始料不及的是,趙人不是魏人,在列國館驛裏早有肅侯安置的眼線。樗裏疾剛一出門,就有人飛身前往洪波台,將所見所聞報知鞏澤。鞏澤草擬一道密奏,麵陳肅侯。肅侯讀過,思忖有頃,吩咐他將此密奏轉呈安陽君。
安陽君看到密奏,當即召來樓緩,將情勢大致說了,吩咐他道:“你速使人告知趙豹,要他留意申寶,依計行事!”
樓緩應過,也從袖中摸出一封奏報,雙手呈上:“司徒府奏報,代郡兵馬陡增,公子範奏請加撥軍糧一萬五千石。”
安陽君看也不看,擺手道:“拖它兩個月,你處理去吧。”
安陽君轉身就要離去,樓緩抬頭笑道:“啟稟主公,還有一件趣事。”
安陽君扭過頭來:“是何趣事?”
“是蘇秦的事!”
“哦?”安陽君饒有趣味地問,“蘇秦怎麽了?”
“昨日後晌,蘇秦遞拜帖求見,奉陽君本欲不見,又恐落下話柄,傳話說,若言人事不見。蘇秦稱他隻言鬼事,得以見麵。蘇秦以木偶、土偶之事比喻奉陽君眼前的尷尬處境,奉陽君聽出話音,以疲累為由,約他今日複見。今日後晌,蘇秦再去,奉陽君甚是熱情,約他麵談半個時辰。蘇秦向他大談合縱方略,認為這是改變他眼前處境的上上之策。”
“他聽進去了嗎?”
樓緩搖頭道:“奉陽君根本沒有聽見。”
“哦?”安陽君一怔,“蘇秦與他麵對麵談有半個時辰,他怎麽可能聽不見呢?”
“因為奉陽君的兩隻耳朵全被棉球塞上了。”
安陽君又怔一時,方才反應過來,苦笑一聲,搖頭歎道:“唉,塞耳去聽大賢,也虧他想出這等餿主意。”
“下官已經查明,是他的家宰申孫的計謀。”
“唉,”安陽君又歎一聲,“身邊淨是小人,心卻比天高,趙成簡直是昏頭了。”
“主公,奉陽君不用蘇秦,蘇秦必生去意。依下官觀之,此人堪為大才,對趙有用。三晉合縱,對趙更是有利無害,我們得設法留住此人才是。”
安陽君沉思良久,搖頭道:“不必驚動他。就眼下情勢觀之,蘇子要想合縱三晉,絕不可能離開趙國。不過,也不能大意,你可告知客棧掌櫃,蘇子若有異動,即刻來報。”
“下官遵命。”
樗裏疾驅車來到豐雲客棧,從小二口中得知蘇秦尚未迴來。
賈舍人聞報迎出,見是樗裏疾,拱手見禮。樗裏疾還過禮,二人走入堂中,分賓主坐下。
樗裏疾拱手致歉:“在下來邯鄲多日,卻是剛剛得知賈先生在此,是以來遲了,望賈先生見諒。”
賈舍人亦拱手道:“上大夫客氣了。在下一來邯鄲,就知上大夫在此。在下忖知上大夫國事在身,又無大事稟報,是以沒有登門相擾。在下失禮在先,要說抱歉,該當在下才是。”
樗裏疾笑道:“是賈先生客氣了。在下聽說賈先生尋到蘇子,且他就住此處,此來也想見見蘇子。”
“兩個時辰前,蘇子前往相國府會晤,尚未迴來。上大夫欲見蘇子,看來還得小候一時。”賈舍人擺開茶具,沏好茶,在樗裏疾幾上放上一杯。
樗裏疾謝過,端起茶杯,揭開蓋子小啜一口,讚道:“賈先生的茶真是與眾不同,已是人在邯鄲了,喝起來竟然還有一股終南山的味。”
賈舍人微微一笑:“謝上大夫褒揚。”
樗裏疾又啜一口,話入正題:“賈先生既然尋到蘇子,何時能夠帶他迴去?君上可是切切盼著他呢。”
賈舍人輕歎一聲:“唉,蘇子怕是迴不去了。”
“哦?”樗裏疾驚道,“此又為何?”
賈舍人將蘇秦的三晉合縱方略大約講述一遍。
樗裏疾聽畢,臉色大變,急道:“三晉若是合縱,秦國豈不大難臨頭了?賈先生,無論如何,我們都得讓蘇子改變主意,迴鹹陽去。”
賈舍人搖頭道:“恐怕蘇子是不會去的。”
樗裏疾顯得甚有自信:“這倒未必。公孫衍原也鐵心為魏室效忠,到後來還不是前往秦國去了?”
“那是公孫衍,不是蘇秦。”賈舍人的語氣毋庸置疑。
樗裏疾想了想,對賈舍人道:“賈先生,他願不願去是一迴事,我們努力讓他去是另一迴事。您看這樣好吧,待會兒蘇子迴來,我們一道勸他,說服蘇子前往鹹陽。蘇子若是不去,我們再生其他辦法。”
賈舍人不及應答,外麵已傳來蘇秦與小二的對話聲。不一會兒,腳步聲已至門口,蘇秦推門進來。
樗裏疾起身,拱手致禮:“在下木雨虧見過蘇子。”
蘇秦一怔,迅即想起二人在鹹陽見麵的事,抱拳還禮:“在下蘇秦見過木先生。”略頓一下,又補半句,“也見過上大夫大人。”
樗裏疾笑道:“聽聞蘇子在此,在下不請自來,冒昧打擾了。”
蘇秦亦笑一聲:“上大夫是貴客,在下請還請不到呢。上大夫大人,請坐!”
二人坐定,樗裏疾開門見山:“蘇子前番至秦,秦公正欲大用蘇子,不想蘇子先行別去。秦公聽說蘇子離去,特使公子華一路尋至函穀關,因大雪紛飛,竟是未能尋到蘇子。秦公又使在下追訪,在下訪至小秦村,得知蘇子已出函穀了。”
蘇秦問道:“上大夫可是去了獨臂兄家?”
“正是。”樗裏疾笑道,“在下還見到了秋果姑娘。據獨臂兄說,秋果姑娘與蘇子甚是有緣,蘇子親口答應三年後上門迎娶,可有此事?”
“確有此事。”蘇秦臉色微紅,點頭道,“不過,在下答應的是三年之後前來迎她,不是娶她。在下赴秦,兩番遭遇不濟,若不是秋果姑娘出手相救,在下恐怕活不到今日。秋果救命大恩,在下當有迴報。在下有心認秋果姑娘為義女,隻是眼下處境尷尬,自身尚難保全,何能顧及他人?在下允諾三年之後前去接她,怕也把話說大了,聽起來倒像是個托辭。”
“原來如此。”樗裏疾似是一怔,斂住笑,微微點頭,“蘇子為人,實令在下欽敬。隻是,老秦人處事實誠,既與蘇子有諾在先,必也會恭候蘇子光臨。說到此處,在下倒是有個想法。”說罷止住話頭,目視蘇秦。
“上大夫有話請講。”
樗裏疾侃侃言道:“縱觀天下,可棲大鵬者,秦也;胸懷天下者,秦公也。蘇子不遠千裏趕赴趙地,無非是想成就人生偉業。秦公既有誠意重用蘇子,蘇子何不順勢與在下返迴鹹陽,成就一生輝煌?”
蘇秦苦笑一聲,抱拳謝道:“蘇秦與秋果姑娘有緣,與秦公卻是無緣,煩請上大夫迴奏秦公,就說蘇秦在此謝過秦公器重。”
“不瞞蘇子,”樗裏疾有點急了,“在下此番出使趙國隻是名義,尋訪蘇子才是實務。臨行之時,秦公特別叮囑在下,要在下不惜代價訪到蘇子。秦公承諾,隻要蘇子願去鹹陽,秦公必以國事相托。”
蘇秦微微一笑:“恐怕上大夫此行,尋訪蘇秦隻是名義,謀取晉陽方是實務吧。”
樗裏疾目瞪口呆:“蘇子,你……此話從何說起?”
蘇秦又是一笑,抱拳道:“上大夫休要驚慌,在下戲言,隨口說說而已。”
樗裏疾望一眼賈舍人,正色道:“在下懇請蘇子,既是戲言,且莫外傳。倘若趙人聽信蘇子之言,與秦交惡,由此引發一場刀兵之災,可就不是戲言了。”
“唉,”蘇秦長歎一聲,“在下縱使有意告知趙人,趙人無耳,何以聽之?”
樗裏疾奇道:“趙人無耳,此是何意?”
蘇秦搖頭苦笑道:“方才在下如約去見相國大人,將個三寸不爛之舌攪得天花亂墜,相國大人卻如一段木頭,麵上無一絲表情。蘇秦驚奇,詢問方知,相國大人早將兩隻耳朵裏塞滿棉絨了。”
樗裏疾聞言大怔,待迴過神來,與賈舍人互望一眼,脫口笑道:“哈哈哈哈,蘇子真是奇人有奇遇啊!自春秋以降,遊士四方奔走,建言獻策,趣聞軼事不知多少,但這塞耳聽賢之事,卻是蘇子獨遇了。”
“是啊,”蘇秦又是一聲苦笑,“千古奇事竟讓在下遇上,真也是造化弄人了。”
話及此處,樗裏疾不失時機道:“在下有一言,還望蘇子垂聽。方才聽賈先生說,蘇子大誌是合縱三晉。三晉之中,趙人無耳,魏人也未必有聰。公孫鞅在魏一無所施,在秦卻建蓋世奇功;公孫衍一心為魏效力,魏王卻將他視作反賊,頒布詔書四處緝拿。至於韓國,無論是內治外務,皆非建功之地。反觀秦國,東得函穀、河西,南得商於穀地,四塞皆險,進可攻,退可守,當是英雄用武之地。秦公英年繼位,內整吏治,外謀邦交,天下人皆以為明主。依蘇子智慧,當能看出。蘇子是當今大才,大才唯遇明主方可施展,因而,在下竊以為——”頓住話頭,拿眼掃視賈舍人。
“上大夫所言有理。”賈舍人接道,“秦公誠意重用蘇子,蘇子當可考慮重返秦地,一展抱負。”
蘇秦朝二人連連抱拳,斷然說道:“在下不才,唯有脾氣倔強,一旦認準大道,即使走到絕境,斷不迴頭。兩位仁兄盛情相邀,在下除去感激之情,別無話語。”
樗裏疾愣怔良久,方才長歎一聲:“唉,人各有誌,蘇子執意如此,在下隻能引以為憾了。”起身拱手,“時辰不早了,在下另有雜務,這就告辭。”
蘇秦、賈舍人起身,將樗裏疾送至門外,拱手作別,複迴堂中。
二人悶坐一時,賈舍人道:“觀眼下情勢,蘇子若以趙國首倡合縱,恐怕得再候一些時日了。”
蘇秦點頭道:“賈兄所言甚是。不過,依在下觀之,這個日子不會久遠。”
“蘇子何以知之?”
“奉陽君身輕權重,此番又趁趙侯病重,欲謀大位。謀事在陰不在陽,今日趙人皆知奉陽君有謀位之心,他的大禍也就到了!眼見已是大禍臨頭,偏這傻子看不出來,在下好意勸他,他竟以棉塞耳,真叫人——唉!”蘇秦又是一聲嗟歎。
賈舍人遲疑有頃,緩緩說道:“趙侯大病,太子年幼,奉陽君在朝又大權獨攬,謀位不是沒有可能。依在下觀之,即使趙侯知他謀位,怕也拿他沒有辦法。”
“不是沒有辦法,隻是時機未到。”聽蘇秦的語氣,顯然已是十足把握。
“敢問蘇子,是何時機?”
“賈兄可知鄭莊公與公叔段之事否?”蘇秦望著賈舍人,“莊公繼位,其胞弟公叔段不服,欲奪大位。幾番請製,莊公皆許之。段以為莊公軟弱可欺,開始明目張膽地招兵買馬,張揚謀反。莊公見段謀反之心國人皆知,認為時機成熟,興兵伐之,果然克段於鄢!”
“蘇子是說,趙侯也在等待時機?”
申孫心知肚明,隻好將話頭挑開:“蘇子是指方才之事?”
“正是。”蘇秦納悶道,“昨日在下言鬼事,相國尚且動容,今日在下言及家國安危,相國卻無動於衷,家老可知其中原委?”
“蘇子有所不知,”申孫略顯抱歉地拱手道,“主公胸有大疾,不宜動心。昨日聽聞蘇子言辭,在下以為過於犀利,恐主公聽之,一則有傷主公貴體,二則恐於蘇子不利,因而力勸主公以棉絨塞耳。此計實為在下所出,不關主公之事,不敬之處,還望蘇子見諒。”
蘇秦聽畢,如雷貫耳,一時竟是呆在那兒,好半晌,方才明白過來,仰天一聲長笑,朝申孫略略拱手,昂首闊步而去。
迎黑時分,一個黑衣人匆匆走入列國驛館,對秦使樗裏疾耳語有頃。
樗裏疾大是驚疑,抬頭急問:“他幾時來的?”
“迴大人的話,”黑衣人稟道,“已來半月了。”
“半月?”樗裏疾臉上一沉,橫眉責問,“你們是做什麽吃的,此人已來半月,為何現在才報?”
“小人知罪。”黑衣人跪地叩道,“這些日來,眾弟兄將心思全都用在趙宮及奉陽君府、安陽君府裏了,不曾注意此人。昨日見他突然前去奉陽君府,今日複去,小人急查,方知他是蘇秦,急來稟報。”
樗裏疾麵色稍懈:“起來吧。這麽說,也不能怪你。蘇秦住在何處?”
“豐雲客棧。與他同住的還有一人。”
“何人?”
“聽小二說,那人姓賈,也是從外地來的,比蘇秦早到幾日。”
“莫非是賈先生?”樗裏疾思忖一時,點頭對黑衣人道,“嗯,定是他了。備車,豐雲客棧!”
車子備好,樗裏疾剛欲出門,一個趙人匆匆趕至,嚷著要見特使大人。守衛稟過,樗裏疾傳他進來。
那人一身便服,大步走進客堂,見到樗裏疾,躬身問道:“您是秦國特使樗裏大人嗎?”
樗裏疾道:“正是在下。壯士是——”
那人跪地叩道:“小人是申將軍門下,奉將軍之命求見大人,有密信呈報。”從袖中摸出一信,雙手呈上。
樗裏疾匆匆閱畢,對那人道:“因事關機密,本使不再複信了。你迴去轉呈申將軍,就說一切依他所言,下月初二五更時分,在晉陽西門,舉火為號,風雨無阻。”
“小人領命!”
樗裏疾走到一處,拿出十金,遞給那人:“一路辛苦了,這個算是酒錢。俟大功成日,另有厚賞。”
那人叩地謝過,接過十金,匆匆離去。
樗裏疾見那人走遠,迅速走至案前,寫就一封密函,拿蠟封好,遞給黑衣人:“大事成矣,你速迴鹹陽,將此密函轉呈君上。”
黑衣人將信揣好,略一點頭,徑出門去。
樗裏疾也走出館門,跳上軺車,催馬徑朝豐雲客棧馳去。
使樗裏疾始料不及的是,趙人不是魏人,在列國館驛裏早有肅侯安置的眼線。樗裏疾剛一出門,就有人飛身前往洪波台,將所見所聞報知鞏澤。鞏澤草擬一道密奏,麵陳肅侯。肅侯讀過,思忖有頃,吩咐他將此密奏轉呈安陽君。
安陽君看到密奏,當即召來樓緩,將情勢大致說了,吩咐他道:“你速使人告知趙豹,要他留意申寶,依計行事!”
樓緩應過,也從袖中摸出一封奏報,雙手呈上:“司徒府奏報,代郡兵馬陡增,公子範奏請加撥軍糧一萬五千石。”
安陽君看也不看,擺手道:“拖它兩個月,你處理去吧。”
安陽君轉身就要離去,樓緩抬頭笑道:“啟稟主公,還有一件趣事。”
安陽君扭過頭來:“是何趣事?”
“是蘇秦的事!”
“哦?”安陽君饒有趣味地問,“蘇秦怎麽了?”
“昨日後晌,蘇秦遞拜帖求見,奉陽君本欲不見,又恐落下話柄,傳話說,若言人事不見。蘇秦稱他隻言鬼事,得以見麵。蘇秦以木偶、土偶之事比喻奉陽君眼前的尷尬處境,奉陽君聽出話音,以疲累為由,約他今日複見。今日後晌,蘇秦再去,奉陽君甚是熱情,約他麵談半個時辰。蘇秦向他大談合縱方略,認為這是改變他眼前處境的上上之策。”
“他聽進去了嗎?”
樓緩搖頭道:“奉陽君根本沒有聽見。”
“哦?”安陽君一怔,“蘇秦與他麵對麵談有半個時辰,他怎麽可能聽不見呢?”
“因為奉陽君的兩隻耳朵全被棉球塞上了。”
安陽君又怔一時,方才反應過來,苦笑一聲,搖頭歎道:“唉,塞耳去聽大賢,也虧他想出這等餿主意。”
“下官已經查明,是他的家宰申孫的計謀。”
“唉,”安陽君又歎一聲,“身邊淨是小人,心卻比天高,趙成簡直是昏頭了。”
“主公,奉陽君不用蘇秦,蘇秦必生去意。依下官觀之,此人堪為大才,對趙有用。三晉合縱,對趙更是有利無害,我們得設法留住此人才是。”
安陽君沉思良久,搖頭道:“不必驚動他。就眼下情勢觀之,蘇子要想合縱三晉,絕不可能離開趙國。不過,也不能大意,你可告知客棧掌櫃,蘇子若有異動,即刻來報。”
“下官遵命。”
樗裏疾驅車來到豐雲客棧,從小二口中得知蘇秦尚未迴來。
賈舍人聞報迎出,見是樗裏疾,拱手見禮。樗裏疾還過禮,二人走入堂中,分賓主坐下。
樗裏疾拱手致歉:“在下來邯鄲多日,卻是剛剛得知賈先生在此,是以來遲了,望賈先生見諒。”
賈舍人亦拱手道:“上大夫客氣了。在下一來邯鄲,就知上大夫在此。在下忖知上大夫國事在身,又無大事稟報,是以沒有登門相擾。在下失禮在先,要說抱歉,該當在下才是。”
樗裏疾笑道:“是賈先生客氣了。在下聽說賈先生尋到蘇子,且他就住此處,此來也想見見蘇子。”
“兩個時辰前,蘇子前往相國府會晤,尚未迴來。上大夫欲見蘇子,看來還得小候一時。”賈舍人擺開茶具,沏好茶,在樗裏疾幾上放上一杯。
樗裏疾謝過,端起茶杯,揭開蓋子小啜一口,讚道:“賈先生的茶真是與眾不同,已是人在邯鄲了,喝起來竟然還有一股終南山的味。”
賈舍人微微一笑:“謝上大夫褒揚。”
樗裏疾又啜一口,話入正題:“賈先生既然尋到蘇子,何時能夠帶他迴去?君上可是切切盼著他呢。”
賈舍人輕歎一聲:“唉,蘇子怕是迴不去了。”
“哦?”樗裏疾驚道,“此又為何?”
賈舍人將蘇秦的三晉合縱方略大約講述一遍。
樗裏疾聽畢,臉色大變,急道:“三晉若是合縱,秦國豈不大難臨頭了?賈先生,無論如何,我們都得讓蘇子改變主意,迴鹹陽去。”
賈舍人搖頭道:“恐怕蘇子是不會去的。”
樗裏疾顯得甚有自信:“這倒未必。公孫衍原也鐵心為魏室效忠,到後來還不是前往秦國去了?”
“那是公孫衍,不是蘇秦。”賈舍人的語氣毋庸置疑。
樗裏疾想了想,對賈舍人道:“賈先生,他願不願去是一迴事,我們努力讓他去是另一迴事。您看這樣好吧,待會兒蘇子迴來,我們一道勸他,說服蘇子前往鹹陽。蘇子若是不去,我們再生其他辦法。”
賈舍人不及應答,外麵已傳來蘇秦與小二的對話聲。不一會兒,腳步聲已至門口,蘇秦推門進來。
樗裏疾起身,拱手致禮:“在下木雨虧見過蘇子。”
蘇秦一怔,迅即想起二人在鹹陽見麵的事,抱拳還禮:“在下蘇秦見過木先生。”略頓一下,又補半句,“也見過上大夫大人。”
樗裏疾笑道:“聽聞蘇子在此,在下不請自來,冒昧打擾了。”
蘇秦亦笑一聲:“上大夫是貴客,在下請還請不到呢。上大夫大人,請坐!”
二人坐定,樗裏疾開門見山:“蘇子前番至秦,秦公正欲大用蘇子,不想蘇子先行別去。秦公聽說蘇子離去,特使公子華一路尋至函穀關,因大雪紛飛,竟是未能尋到蘇子。秦公又使在下追訪,在下訪至小秦村,得知蘇子已出函穀了。”
蘇秦問道:“上大夫可是去了獨臂兄家?”
“正是。”樗裏疾笑道,“在下還見到了秋果姑娘。據獨臂兄說,秋果姑娘與蘇子甚是有緣,蘇子親口答應三年後上門迎娶,可有此事?”
“確有此事。”蘇秦臉色微紅,點頭道,“不過,在下答應的是三年之後前來迎她,不是娶她。在下赴秦,兩番遭遇不濟,若不是秋果姑娘出手相救,在下恐怕活不到今日。秋果救命大恩,在下當有迴報。在下有心認秋果姑娘為義女,隻是眼下處境尷尬,自身尚難保全,何能顧及他人?在下允諾三年之後前去接她,怕也把話說大了,聽起來倒像是個托辭。”
“原來如此。”樗裏疾似是一怔,斂住笑,微微點頭,“蘇子為人,實令在下欽敬。隻是,老秦人處事實誠,既與蘇子有諾在先,必也會恭候蘇子光臨。說到此處,在下倒是有個想法。”說罷止住話頭,目視蘇秦。
“上大夫有話請講。”
樗裏疾侃侃言道:“縱觀天下,可棲大鵬者,秦也;胸懷天下者,秦公也。蘇子不遠千裏趕赴趙地,無非是想成就人生偉業。秦公既有誠意重用蘇子,蘇子何不順勢與在下返迴鹹陽,成就一生輝煌?”
蘇秦苦笑一聲,抱拳謝道:“蘇秦與秋果姑娘有緣,與秦公卻是無緣,煩請上大夫迴奏秦公,就說蘇秦在此謝過秦公器重。”
“不瞞蘇子,”樗裏疾有點急了,“在下此番出使趙國隻是名義,尋訪蘇子才是實務。臨行之時,秦公特別叮囑在下,要在下不惜代價訪到蘇子。秦公承諾,隻要蘇子願去鹹陽,秦公必以國事相托。”
蘇秦微微一笑:“恐怕上大夫此行,尋訪蘇秦隻是名義,謀取晉陽方是實務吧。”
樗裏疾目瞪口呆:“蘇子,你……此話從何說起?”
蘇秦又是一笑,抱拳道:“上大夫休要驚慌,在下戲言,隨口說說而已。”
樗裏疾望一眼賈舍人,正色道:“在下懇請蘇子,既是戲言,且莫外傳。倘若趙人聽信蘇子之言,與秦交惡,由此引發一場刀兵之災,可就不是戲言了。”
“唉,”蘇秦長歎一聲,“在下縱使有意告知趙人,趙人無耳,何以聽之?”
樗裏疾奇道:“趙人無耳,此是何意?”
蘇秦搖頭苦笑道:“方才在下如約去見相國大人,將個三寸不爛之舌攪得天花亂墜,相國大人卻如一段木頭,麵上無一絲表情。蘇秦驚奇,詢問方知,相國大人早將兩隻耳朵裏塞滿棉絨了。”
樗裏疾聞言大怔,待迴過神來,與賈舍人互望一眼,脫口笑道:“哈哈哈哈,蘇子真是奇人有奇遇啊!自春秋以降,遊士四方奔走,建言獻策,趣聞軼事不知多少,但這塞耳聽賢之事,卻是蘇子獨遇了。”
“是啊,”蘇秦又是一聲苦笑,“千古奇事竟讓在下遇上,真也是造化弄人了。”
話及此處,樗裏疾不失時機道:“在下有一言,還望蘇子垂聽。方才聽賈先生說,蘇子大誌是合縱三晉。三晉之中,趙人無耳,魏人也未必有聰。公孫鞅在魏一無所施,在秦卻建蓋世奇功;公孫衍一心為魏效力,魏王卻將他視作反賊,頒布詔書四處緝拿。至於韓國,無論是內治外務,皆非建功之地。反觀秦國,東得函穀、河西,南得商於穀地,四塞皆險,進可攻,退可守,當是英雄用武之地。秦公英年繼位,內整吏治,外謀邦交,天下人皆以為明主。依蘇子智慧,當能看出。蘇子是當今大才,大才唯遇明主方可施展,因而,在下竊以為——”頓住話頭,拿眼掃視賈舍人。
“上大夫所言有理。”賈舍人接道,“秦公誠意重用蘇子,蘇子當可考慮重返秦地,一展抱負。”
蘇秦朝二人連連抱拳,斷然說道:“在下不才,唯有脾氣倔強,一旦認準大道,即使走到絕境,斷不迴頭。兩位仁兄盛情相邀,在下除去感激之情,別無話語。”
樗裏疾愣怔良久,方才長歎一聲:“唉,人各有誌,蘇子執意如此,在下隻能引以為憾了。”起身拱手,“時辰不早了,在下另有雜務,這就告辭。”
蘇秦、賈舍人起身,將樗裏疾送至門外,拱手作別,複迴堂中。
二人悶坐一時,賈舍人道:“觀眼下情勢,蘇子若以趙國首倡合縱,恐怕得再候一些時日了。”
蘇秦點頭道:“賈兄所言甚是。不過,依在下觀之,這個日子不會久遠。”
“蘇子何以知之?”
“奉陽君身輕權重,此番又趁趙侯病重,欲謀大位。謀事在陰不在陽,今日趙人皆知奉陽君有謀位之心,他的大禍也就到了!眼見已是大禍臨頭,偏這傻子看不出來,在下好意勸他,他竟以棉塞耳,真叫人——唉!”蘇秦又是一聲嗟歎。
賈舍人遲疑有頃,緩緩說道:“趙侯大病,太子年幼,奉陽君在朝又大權獨攬,謀位不是沒有可能。依在下觀之,即使趙侯知他謀位,怕也拿他沒有辦法。”
“不是沒有辦法,隻是時機未到。”聽蘇秦的語氣,顯然已是十足把握。
“敢問蘇子,是何時機?”
“賈兄可知鄭莊公與公叔段之事否?”蘇秦望著賈舍人,“莊公繼位,其胞弟公叔段不服,欲奪大位。幾番請製,莊公皆許之。段以為莊公軟弱可欺,開始明目張膽地招兵買馬,張揚謀反。莊公見段謀反之心國人皆知,認為時機成熟,興兵伐之,果然克段於鄢!”
“蘇子是說,趙侯也在等待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