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節
鬼穀子的局(出書版) 作者:寒川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多一時,魏惠侯的車輦就在衛士們的前簇後擁下馳出王宮,徑投司徒府去。
戚光親自駕車,載陳軫急急馳向宮城。未到宮門,戚光遠遠望見王駕出宮,急叫陳軫。陳軫抬頭一看,大是驚異,示意他遠遠跟上。一路追至司徒府前,陳軫遠遠望到惠侯下車,在毗人的攙扶下緩步走入府中。
陳軫沉思有頃,令戚光直驅上將軍府。
大中午有客來,在上將軍府中也是稀奇。家宰將陳軫引至客堂,聽他說有急事麵陳上將軍,連茶也顧不上沏,就奔後堂稟報去了。
陳軫左等右等,卻是遲遲不見公子卬出來。陳軫大急,眼珠子時不時地瞄向擺在大廳一側的滴漏。
就在陳軫額頭冒火、坐立不安時,公子卬身著深衣,穿一雙木屐,從一側偏門急急走進,拱手致歉:“讓上卿久等了!”
陳軫陡然嗅到一襲幽香,已知怎麽迴事,迴過一禮,調侃他道:“上將軍顧自泡在溫柔鄉裏,連下官也顧不得了!”
見他窺破實情,公子卬不無尷尬地攤開兩手,輕歎一聲:“唉,不瞞上卿,那小娘們兒真是天生尤物,極是乖巧,近日來得知娘家人占據河西,魏、秦要起戰事,她是一股勁兒啼哭,那個傷心啊,唉,連我這八尺漢子也是心裏發酸哪!”
陳軫又是一笑:“英雄難過美人關。紫雲公主這一啼哭,上將軍怕是連槍也提不起來了!”
“上卿這是哪兒話!”公子卬於主位坐下,一本正經地說,“娘們兒歸娘們兒,爺們兒歸爺們兒。縱使小尤物哭死,她的公父,本公子斷然不會放過!還有公孫鞅那廝,反三複四,實在可惱!此番河西決戰,本公子定要親手擒他,讓他活不成死不了,嚐一嚐做反複小人是何下場!”
“唉,”陳軫輕歎一聲,“隻怕公孫鞅無法領略上將軍的手段了!”
公子卬一臉錯愕:“哦,此話怎講?”
“方才,下官有急事麵陳陛下,正欲進宮,遠遠望見陛下擺駕司徒府。若是不出下官所料,陛下此去,必為主將一事,朱威也必舉薦龍賈。如果陛下拜龍賈為主將,隻怕上將軍欲做副將,也是難喲!”
公子卬怒不可遏:“老匹夫畏秦如虎,如何能做主將?”
“是啊,下官也是此想。龍賈與秦廝混數十年,秦人對他了如指掌,自然更願與他對陣!”
公子卬的兩眼似要冒出火來,怔有片刻,抬頭急道:“上卿足智多謀,必有良策教我!”
陳軫微微點頭:“上將軍若是真的欲做主將,下官倒是可以幫忙,隻是——”欲言又止。
公子卬急不可待:“上卿有話,快說就是!”
“白相國過世已久,朝中——”
公子卬心領神會,立即點頭道:“上卿所言甚是,朝中不可久空相位。待本公子擊敗秦人,一定奏明父王,力薦上卿為相!”
陳軫起身叩拜:“下官叩謝公子再造之恩!”
陳軫所料一絲不差,魏惠侯擺駕司徒府,的確是為主將一事。
迎拜一套虛禮過後,君臣二人相對坐下,魏惠侯開門見山,長歎一聲:“唉,寡人悔不聽白圭忠言,終致此禍!這幾日來,寡人無時不在思念白愛卿啊!”
朱威聞聽此言,號啕大哭,邊哭邊抹淚道:“陛下,微臣等的就是陛下這句話啊!”
朱威一哭一訴,將惠侯的感傷再次勾引出來,禁不住以衣襟拭淚:“愛卿啊,你也是個好臣子,你和白圭,都是寡人的好臣子啊!”
魏惠侯再出此言,朱威更是涕淚交流,候立於側的毗人也早忍耐不住,躲到門外,悄悄抹淚抽噎!
君臣二人傷心一陣,朱威跪地叩道:“陛下,亡羊補牢,未為晚矣。陛下今有此悟,白相國在天之靈,也必欣慰了!”
惠侯由衷歎道:“唉,不瞞愛卿,白相國撒手一走,寡人遇到大事,真還無人商議。思來想去,實能拿個主意的怕也隻有愛卿了。寡人大中午的上門尋你,隻為一事。此番對秦作戰,讓誰做主將,事關全局。寡人苦思數日,仍難決斷,特來聽聽愛卿之見!”
朱威似乎早想妥當,幾乎是脫口而出:“迴陛下的話,微臣以為,陛下當以龍賈為主將,公孫衍為副將!”
魏惠侯沉思有頃,緩緩點頭:“愛卿所見,正中寡人之心。龍賈做主將一事可以定下,隻是讓公孫衍做副將——”
“陛下,以公孫衍之才,完全可做主將。微臣薦他隻做副將,已是屈才了!”
魏惠侯眉頭微皺:“公孫衍是相府門人,若做副將,豈不讓秦人瞧低了?”
朱威再次叩首:“公孫鞅在魏之時,也不過是相府公叔痤的門人。到秦之後,秦公卻用他為大良造,實攝相國之位。微臣鬥膽提起這樁舊案,還望陛下三思!”
魏惠侯麵色不悅,低頭沉思許久,抬頭問道:“愛卿是說,公孫衍之才可比公孫鞅?”
“陛下,”朱威直言不諱,“方今列國,能人雖多,多為凡才,守土或可有用,爭天下則嫌不足。能爭天下的,就微臣所見,當今世上隻有二人,一個是公孫鞅,另一個就是公孫衍。陛下,眼下公孫鞅領兵犯我疆土,能夠與他抗衡的,我們再無別人,隻有公孫衍了!白相國臨終之際,一再叮囑龍將軍和微臣,‘魏國已失公孫鞅,不可再失公孫衍!’白相國口中,從無虛言哪,陛下!”
魏惠侯心中大震,凝眉沉思有頃,重重地看了朱威一眼,起身徑去。
朱威打個驚愣,伏地叩道:“微臣恭送陛下,祝陛下萬安!”
從朱威府上迴來,魏惠侯吩咐毗人,任誰也不見,隻將自己關在書房裏,閉目冥思。是的,他要好好整理一下思緒,且要從頭整起。
首先是孟津之會,然後是伐秦,再後是公孫鞅來使,白圭死諫,再後是什麽?對,是稱王!稱王錯了嗎?千年王業是他兒時之夢,而他已屆五旬,此時若不為,此生豈不白活了嗎?再後——對,再後是伐衛!衛公難道不該伐嗎?此人陰一套,陽一套,早讓他恨得牙根癢癢的。再說,出兵也不單單是為伐衛,而是——再後是什麽?是隨巢子,對,隨巢子。還甭說,老夫子確有先見之明,現在看來,老夫子所說的黃雀,指的並不是三隻猴子,而是這頭黑雕!可當時自己為何偏就看不出呢?所謂當局者迷,他是真的迷了……
魏惠侯就這樣坐著,想著,一直想到天色傍黑。因惠侯有言在先,晚膳早已到了,竟也無人敢吱一聲。
天色已經黑定,惠侯因是兩眼閉合,竟是絲毫不覺。毗人輕手輕腳地走進來,在幾處地方點上燭光,魏惠侯猛覺眼前一亮,方知天色黑了。毗人見惠侯仍在苦思,點完蠟燭後急急離開,候於門外。
惠侯的眼睛重又閉合,耳邊響起朱威的聲音:“陛下,眼下公孫鞅領兵犯我疆土,能夠與其抗衡的,我們再無別人,隻有公孫衍了!白相國臨終之際,一再叮囑龍將軍和微臣,‘魏國已失公孫鞅,不可再失公孫衍!’白相國口中,從無虛言哪,陛下!”
“魏國已失公孫鞅,不可再失公孫衍!”魏惠侯陡地站起身子,在廳中來迴走動,口中喃喃道,“公孫鞅——公孫衍——同是公孫,同是相國門人,同受老相國器重——”猛然間打個激靈,停住步子,大喊一聲,“來人!”
毗人急急走進:“老奴在!”
魏惠侯以斬釘截鐵的語氣朗聲說道:“派人快馬前往河西,召公孫衍、龍賈兩位將軍速迴安邑!”
第一次從魏惠侯口中聽到“公孫衍”三字,且排序竟在龍賈之前,毗人心領神會,朗聲迴道:“老奴遵旨!”
毗人轉身擬旨,剛至門口,瞥見執事太監引領陳軫急急走來,眉頭微微一皺。陳軫遠遠望見毗人,趕忙揖禮。毗人見狀,隻好停住步子,朝陳軫迴一禮道:“上卿大人,這麽晚了,還不歇息?”
陳軫急道:“在下有事求見陛下,萬望稟報!”
“陛下後晌吩咐過了,任他何人,一概不見!”
陳軫不無焦急地說:“這——在下——此事火急,您老看——”
毗人橫下心來,兩手一攤,逐客了:“上卿大人,陛下的脾氣您是知道的!”
陳軫正欲再求,裏麵傳出魏惠侯的聲音:“誰在說話?”
毗人無奈,隻好稟道:“迴稟陛下,是陳上卿,他說是有事求見陛下,被老奴攔下了!”
聽到陳軫,魏惠侯臉色頓時陰沉下去,思忖有頃,冷冷說道:“此人既然來了,就讓他進來吧!”
陳軫進門,趨前叩道:“微臣叩見陛下!”
魏惠侯白他一眼:“這麽晚了,你欲奏何事?”
陳軫再拜,小聲稟道:“微臣得到密報,事關重大,是以連夜叩見!”
魏惠侯頗覺詫異:“哦,是何密報?”
陳軫忙從袖中摸出戚光所寫的羊皮密折,毗人接過,呈予惠侯。惠侯仔細讀過,皺眉沉思,有頃,抬頭望向陳軫:“愛卿意下如何?”
“陛下,”陳軫奏道,“微臣以為此情屬實。秦人與龍將軍前後打過十餘年交道,對他定是了如指掌,也必期盼他做主將!”
魏惠侯將密折扔在案上,哈哈大笑起來。惠侯如此發笑,不僅是陳軫,即使毗人,也是一愣。
魏惠侯瞧一眼密報,又笑數聲,斂神說道:“陳愛卿,此密報甚好,寡人要的就是這個!”
陳軫遲疑有頃,小聲問道:“陛下已——已經定下主將了?”
魏惠侯鄭重點頭:“寡人想定了,此番起用公孫衍為主將,龍賈為副將,殺秦人個出其不意!”
陳軫大是震驚,沉思有頃,似是豁出去了,朗聲奏道:“陛下,微臣以為不妥!”
魏惠侯斜他一眼,麵色不悅:“有何不妥?”
陳軫略頓一下,理清思路,緩緩說道:“微臣以為,不妥有三。一是公孫衍曾為相府門人,身賤人輕,如果拜為主將,必不服眾。將不服眾,何能駕馭三軍?”
魏惠侯點頭說道:“嗯,這算一條,其二呢?”
“二是秦人如果知道我方主將是一門人,士氣必振。我方軍心不穩,敵方士氣大振,兩軍相較,隻此一起一落,勝負不戰已判!還有這三,公孫衍是否有才,微臣實在懷疑。龍賈東征之時,曾使公孫衍為河西代守丞,留予他兩萬河西甲士,自己帶走兩萬新兵!兩萬甲士,外加各城邑守備武卒,河西兵員數量雖不富足,也相當可觀。可結果呢?長城一夜失守,除少梁、陰晉、臨晉關三座孤城之外,短短三日,公孫衍就讓河西整個淪陷!”
陳軫一急,竟是接連說出三套歪理,尤其是前麵兩條,實質就是一條,根本不值一駁,偏偏惠侯鬼迷心竅,分辨不出。毗人心中就跟明鏡似的,但朝臣奏事,內臣不能幹預,隻能站在一邊幹著急。
聽到陳軫奏完,惠侯的眉頭再次皺起,沉思有頃,抬頭問道:“那——依愛卿之意,可使何人為將?”
陳軫朗聲奏道:“微臣以為,可使上將軍為主將。原因也是三個,其一,上將軍年富力強,智勇雙全,熟知兵法,且在上將軍之位職任多年,三軍鹹服。其二,上將軍威名遠播列國,秦人聞之已先喪膽,對其如何用兵更是猜度不透。密報也說,公孫鞅真正懼怕的隻有上將軍一人。其三,上將軍是陛下骨血,若做主將,就如陛下親征,三軍士氣必是高昂!”
陳軫所講條理清楚,頭頭是道,魏惠侯聽畢,不免心頭一動,輕輕點頭,追問一句:“那——依愛卿之見,何人可做副將?”
“龍賈可做副將!龍賈熟知河西,也熟知秦人,可謂知己知彼。上將軍有活力,龍賈沉穩。上將軍有奇謀,龍賈善戰。二人搭配,必是所向無敵!此為天作之合,望陛下聖斷!”
魏惠侯沉思良久,緩緩點頭:“知道了!”轉對毗人,“公孫衍、龍賈二位將軍,暫緩召迴!”
毗人打個驚愣,方才穩住心神:“老奴遵旨!”
魏惠侯經過一夜長考,於次日作出決定,聽從陳軫,拜上將軍公子卬為主將,龍賈為副將,起傾國之軍,前往河西與秦決戰。
當公子卬意氣風發地率領大魏三軍踏上通往河西的官道時,遠在鹹陽的秦宮人人歡欣鼓舞,如同前線傳迴捷報一樣。
望著眾臣彈冠相慶的場景,秦孝公長出一氣,笑對公孫鞅道:“愛卿啊,你可真是魏罃肚皮裏的蛔蟲,連他想動哪根腸子,你都看得透透的呀!”
公孫鞅微微笑道:“是天助君上,與鞅何幹?”
秦孝公笑道:“天助寡人,也要借用你公孫鞅的腦瓜子啊!”
景監嘿嘿一笑,順口接道:“公子卬在衛血洗平陽,屠人數萬,可謂是人神共怒,臭名遠播,魏王用他做主將,不戰已是輸了!”
車英恨恨地說:“此人色厲內荏,耀武揚威,該讓他吃點苦頭了!”
秦孝公突然想起什麽,轉問景監:“景愛卿,說起列國,我們在河西大動幹戈,山東諸國是何反應?”
景監應道:“迴稟君上,陳軫已赴帝丘,與齊、趙、韓、衛議和,與諸國簽了睦鄰盟約,齊、趙、韓三國均已撤兵!楚左司馬昭陽趁魏人無暇南顧,引大軍五萬伐宋,聽說已兵鄰睢陽、彭城,宋公向齊求救;右司馬屈武引兵數萬征伐黔中,得地千裏!”
秦孝公沉思有頃,轉向公孫鞅,微微點頭:“齊、趙、韓三國撤兵,無非是坐山觀虎鬥,待寡人與魏罃兩敗俱傷,他們好撈便宜。比較起來,倒是南蠻子的算盤打得最精,趁此機會大撈實惠!”
“君上,”公孫鞅緩緩說道,“依微臣之意,此棋大勢已定,下一步,我該伺機挑戰了!”
“哦,愛卿欲在何處落子?”
“周室!”
“周室?”秦孝公似乎未聽明白,凝視公孫鞅,“兩軍大戰河西,我落子於河西方為上策,愛卿為何偏要落子於周室?”
公孫鞅微微一笑:“君上,此子依然是定勢棋子。周室好比天元,眼下落子雖無大用,然而,一旦占住此位,將是大贏!”
秦孝公是何等樣人,還能聽不明白?公孫鞅的話音剛落,孝公立即應道:“好,就依愛卿,寡人先落此子,占住天元!”
“君上聖明!”
“隻是——此子如何落法,還請愛卿詳解?”
公孫鞅緩緩說道:“結親!”
眾人皆吃一驚,秦孝公更感意外:“結親?紫雲嫁予那個草包,寡人今日想起,仍在心疼!再說,寡人膝下,眼下也就紫雲一人,無女可嫁了!”
公孫鞅微微一笑:“前番君上嫁走紫雲公主,此番微臣再為君上娶迴一個,算作補償,不知君上意下如何?”
秦孝公不無詫異:“娶迴一個?是哪家公主?”
公孫鞅微微一笑:“此子落於天元,當然是周天子的公主!”
戚光親自駕車,載陳軫急急馳向宮城。未到宮門,戚光遠遠望見王駕出宮,急叫陳軫。陳軫抬頭一看,大是驚異,示意他遠遠跟上。一路追至司徒府前,陳軫遠遠望到惠侯下車,在毗人的攙扶下緩步走入府中。
陳軫沉思有頃,令戚光直驅上將軍府。
大中午有客來,在上將軍府中也是稀奇。家宰將陳軫引至客堂,聽他說有急事麵陳上將軍,連茶也顧不上沏,就奔後堂稟報去了。
陳軫左等右等,卻是遲遲不見公子卬出來。陳軫大急,眼珠子時不時地瞄向擺在大廳一側的滴漏。
就在陳軫額頭冒火、坐立不安時,公子卬身著深衣,穿一雙木屐,從一側偏門急急走進,拱手致歉:“讓上卿久等了!”
陳軫陡然嗅到一襲幽香,已知怎麽迴事,迴過一禮,調侃他道:“上將軍顧自泡在溫柔鄉裏,連下官也顧不得了!”
見他窺破實情,公子卬不無尷尬地攤開兩手,輕歎一聲:“唉,不瞞上卿,那小娘們兒真是天生尤物,極是乖巧,近日來得知娘家人占據河西,魏、秦要起戰事,她是一股勁兒啼哭,那個傷心啊,唉,連我這八尺漢子也是心裏發酸哪!”
陳軫又是一笑:“英雄難過美人關。紫雲公主這一啼哭,上將軍怕是連槍也提不起來了!”
“上卿這是哪兒話!”公子卬於主位坐下,一本正經地說,“娘們兒歸娘們兒,爺們兒歸爺們兒。縱使小尤物哭死,她的公父,本公子斷然不會放過!還有公孫鞅那廝,反三複四,實在可惱!此番河西決戰,本公子定要親手擒他,讓他活不成死不了,嚐一嚐做反複小人是何下場!”
“唉,”陳軫輕歎一聲,“隻怕公孫鞅無法領略上將軍的手段了!”
公子卬一臉錯愕:“哦,此話怎講?”
“方才,下官有急事麵陳陛下,正欲進宮,遠遠望見陛下擺駕司徒府。若是不出下官所料,陛下此去,必為主將一事,朱威也必舉薦龍賈。如果陛下拜龍賈為主將,隻怕上將軍欲做副將,也是難喲!”
公子卬怒不可遏:“老匹夫畏秦如虎,如何能做主將?”
“是啊,下官也是此想。龍賈與秦廝混數十年,秦人對他了如指掌,自然更願與他對陣!”
公子卬的兩眼似要冒出火來,怔有片刻,抬頭急道:“上卿足智多謀,必有良策教我!”
陳軫微微點頭:“上將軍若是真的欲做主將,下官倒是可以幫忙,隻是——”欲言又止。
公子卬急不可待:“上卿有話,快說就是!”
“白相國過世已久,朝中——”
公子卬心領神會,立即點頭道:“上卿所言甚是,朝中不可久空相位。待本公子擊敗秦人,一定奏明父王,力薦上卿為相!”
陳軫起身叩拜:“下官叩謝公子再造之恩!”
陳軫所料一絲不差,魏惠侯擺駕司徒府,的確是為主將一事。
迎拜一套虛禮過後,君臣二人相對坐下,魏惠侯開門見山,長歎一聲:“唉,寡人悔不聽白圭忠言,終致此禍!這幾日來,寡人無時不在思念白愛卿啊!”
朱威聞聽此言,號啕大哭,邊哭邊抹淚道:“陛下,微臣等的就是陛下這句話啊!”
朱威一哭一訴,將惠侯的感傷再次勾引出來,禁不住以衣襟拭淚:“愛卿啊,你也是個好臣子,你和白圭,都是寡人的好臣子啊!”
魏惠侯再出此言,朱威更是涕淚交流,候立於側的毗人也早忍耐不住,躲到門外,悄悄抹淚抽噎!
君臣二人傷心一陣,朱威跪地叩道:“陛下,亡羊補牢,未為晚矣。陛下今有此悟,白相國在天之靈,也必欣慰了!”
惠侯由衷歎道:“唉,不瞞愛卿,白相國撒手一走,寡人遇到大事,真還無人商議。思來想去,實能拿個主意的怕也隻有愛卿了。寡人大中午的上門尋你,隻為一事。此番對秦作戰,讓誰做主將,事關全局。寡人苦思數日,仍難決斷,特來聽聽愛卿之見!”
朱威似乎早想妥當,幾乎是脫口而出:“迴陛下的話,微臣以為,陛下當以龍賈為主將,公孫衍為副將!”
魏惠侯沉思有頃,緩緩點頭:“愛卿所見,正中寡人之心。龍賈做主將一事可以定下,隻是讓公孫衍做副將——”
“陛下,以公孫衍之才,完全可做主將。微臣薦他隻做副將,已是屈才了!”
魏惠侯眉頭微皺:“公孫衍是相府門人,若做副將,豈不讓秦人瞧低了?”
朱威再次叩首:“公孫鞅在魏之時,也不過是相府公叔痤的門人。到秦之後,秦公卻用他為大良造,實攝相國之位。微臣鬥膽提起這樁舊案,還望陛下三思!”
魏惠侯麵色不悅,低頭沉思許久,抬頭問道:“愛卿是說,公孫衍之才可比公孫鞅?”
“陛下,”朱威直言不諱,“方今列國,能人雖多,多為凡才,守土或可有用,爭天下則嫌不足。能爭天下的,就微臣所見,當今世上隻有二人,一個是公孫鞅,另一個就是公孫衍。陛下,眼下公孫鞅領兵犯我疆土,能夠與他抗衡的,我們再無別人,隻有公孫衍了!白相國臨終之際,一再叮囑龍將軍和微臣,‘魏國已失公孫鞅,不可再失公孫衍!’白相國口中,從無虛言哪,陛下!”
魏惠侯心中大震,凝眉沉思有頃,重重地看了朱威一眼,起身徑去。
朱威打個驚愣,伏地叩道:“微臣恭送陛下,祝陛下萬安!”
從朱威府上迴來,魏惠侯吩咐毗人,任誰也不見,隻將自己關在書房裏,閉目冥思。是的,他要好好整理一下思緒,且要從頭整起。
首先是孟津之會,然後是伐秦,再後是公孫鞅來使,白圭死諫,再後是什麽?對,是稱王!稱王錯了嗎?千年王業是他兒時之夢,而他已屆五旬,此時若不為,此生豈不白活了嗎?再後——對,再後是伐衛!衛公難道不該伐嗎?此人陰一套,陽一套,早讓他恨得牙根癢癢的。再說,出兵也不單單是為伐衛,而是——再後是什麽?是隨巢子,對,隨巢子。還甭說,老夫子確有先見之明,現在看來,老夫子所說的黃雀,指的並不是三隻猴子,而是這頭黑雕!可當時自己為何偏就看不出呢?所謂當局者迷,他是真的迷了……
魏惠侯就這樣坐著,想著,一直想到天色傍黑。因惠侯有言在先,晚膳早已到了,竟也無人敢吱一聲。
天色已經黑定,惠侯因是兩眼閉合,竟是絲毫不覺。毗人輕手輕腳地走進來,在幾處地方點上燭光,魏惠侯猛覺眼前一亮,方知天色黑了。毗人見惠侯仍在苦思,點完蠟燭後急急離開,候於門外。
惠侯的眼睛重又閉合,耳邊響起朱威的聲音:“陛下,眼下公孫鞅領兵犯我疆土,能夠與其抗衡的,我們再無別人,隻有公孫衍了!白相國臨終之際,一再叮囑龍將軍和微臣,‘魏國已失公孫鞅,不可再失公孫衍!’白相國口中,從無虛言哪,陛下!”
“魏國已失公孫鞅,不可再失公孫衍!”魏惠侯陡地站起身子,在廳中來迴走動,口中喃喃道,“公孫鞅——公孫衍——同是公孫,同是相國門人,同受老相國器重——”猛然間打個激靈,停住步子,大喊一聲,“來人!”
毗人急急走進:“老奴在!”
魏惠侯以斬釘截鐵的語氣朗聲說道:“派人快馬前往河西,召公孫衍、龍賈兩位將軍速迴安邑!”
第一次從魏惠侯口中聽到“公孫衍”三字,且排序竟在龍賈之前,毗人心領神會,朗聲迴道:“老奴遵旨!”
毗人轉身擬旨,剛至門口,瞥見執事太監引領陳軫急急走來,眉頭微微一皺。陳軫遠遠望見毗人,趕忙揖禮。毗人見狀,隻好停住步子,朝陳軫迴一禮道:“上卿大人,這麽晚了,還不歇息?”
陳軫急道:“在下有事求見陛下,萬望稟報!”
“陛下後晌吩咐過了,任他何人,一概不見!”
陳軫不無焦急地說:“這——在下——此事火急,您老看——”
毗人橫下心來,兩手一攤,逐客了:“上卿大人,陛下的脾氣您是知道的!”
陳軫正欲再求,裏麵傳出魏惠侯的聲音:“誰在說話?”
毗人無奈,隻好稟道:“迴稟陛下,是陳上卿,他說是有事求見陛下,被老奴攔下了!”
聽到陳軫,魏惠侯臉色頓時陰沉下去,思忖有頃,冷冷說道:“此人既然來了,就讓他進來吧!”
陳軫進門,趨前叩道:“微臣叩見陛下!”
魏惠侯白他一眼:“這麽晚了,你欲奏何事?”
陳軫再拜,小聲稟道:“微臣得到密報,事關重大,是以連夜叩見!”
魏惠侯頗覺詫異:“哦,是何密報?”
陳軫忙從袖中摸出戚光所寫的羊皮密折,毗人接過,呈予惠侯。惠侯仔細讀過,皺眉沉思,有頃,抬頭望向陳軫:“愛卿意下如何?”
“陛下,”陳軫奏道,“微臣以為此情屬實。秦人與龍將軍前後打過十餘年交道,對他定是了如指掌,也必期盼他做主將!”
魏惠侯將密折扔在案上,哈哈大笑起來。惠侯如此發笑,不僅是陳軫,即使毗人,也是一愣。
魏惠侯瞧一眼密報,又笑數聲,斂神說道:“陳愛卿,此密報甚好,寡人要的就是這個!”
陳軫遲疑有頃,小聲問道:“陛下已——已經定下主將了?”
魏惠侯鄭重點頭:“寡人想定了,此番起用公孫衍為主將,龍賈為副將,殺秦人個出其不意!”
陳軫大是震驚,沉思有頃,似是豁出去了,朗聲奏道:“陛下,微臣以為不妥!”
魏惠侯斜他一眼,麵色不悅:“有何不妥?”
陳軫略頓一下,理清思路,緩緩說道:“微臣以為,不妥有三。一是公孫衍曾為相府門人,身賤人輕,如果拜為主將,必不服眾。將不服眾,何能駕馭三軍?”
魏惠侯點頭說道:“嗯,這算一條,其二呢?”
“二是秦人如果知道我方主將是一門人,士氣必振。我方軍心不穩,敵方士氣大振,兩軍相較,隻此一起一落,勝負不戰已判!還有這三,公孫衍是否有才,微臣實在懷疑。龍賈東征之時,曾使公孫衍為河西代守丞,留予他兩萬河西甲士,自己帶走兩萬新兵!兩萬甲士,外加各城邑守備武卒,河西兵員數量雖不富足,也相當可觀。可結果呢?長城一夜失守,除少梁、陰晉、臨晉關三座孤城之外,短短三日,公孫衍就讓河西整個淪陷!”
陳軫一急,竟是接連說出三套歪理,尤其是前麵兩條,實質就是一條,根本不值一駁,偏偏惠侯鬼迷心竅,分辨不出。毗人心中就跟明鏡似的,但朝臣奏事,內臣不能幹預,隻能站在一邊幹著急。
聽到陳軫奏完,惠侯的眉頭再次皺起,沉思有頃,抬頭問道:“那——依愛卿之意,可使何人為將?”
陳軫朗聲奏道:“微臣以為,可使上將軍為主將。原因也是三個,其一,上將軍年富力強,智勇雙全,熟知兵法,且在上將軍之位職任多年,三軍鹹服。其二,上將軍威名遠播列國,秦人聞之已先喪膽,對其如何用兵更是猜度不透。密報也說,公孫鞅真正懼怕的隻有上將軍一人。其三,上將軍是陛下骨血,若做主將,就如陛下親征,三軍士氣必是高昂!”
陳軫所講條理清楚,頭頭是道,魏惠侯聽畢,不免心頭一動,輕輕點頭,追問一句:“那——依愛卿之見,何人可做副將?”
“龍賈可做副將!龍賈熟知河西,也熟知秦人,可謂知己知彼。上將軍有活力,龍賈沉穩。上將軍有奇謀,龍賈善戰。二人搭配,必是所向無敵!此為天作之合,望陛下聖斷!”
魏惠侯沉思良久,緩緩點頭:“知道了!”轉對毗人,“公孫衍、龍賈二位將軍,暫緩召迴!”
毗人打個驚愣,方才穩住心神:“老奴遵旨!”
魏惠侯經過一夜長考,於次日作出決定,聽從陳軫,拜上將軍公子卬為主將,龍賈為副將,起傾國之軍,前往河西與秦決戰。
當公子卬意氣風發地率領大魏三軍踏上通往河西的官道時,遠在鹹陽的秦宮人人歡欣鼓舞,如同前線傳迴捷報一樣。
望著眾臣彈冠相慶的場景,秦孝公長出一氣,笑對公孫鞅道:“愛卿啊,你可真是魏罃肚皮裏的蛔蟲,連他想動哪根腸子,你都看得透透的呀!”
公孫鞅微微笑道:“是天助君上,與鞅何幹?”
秦孝公笑道:“天助寡人,也要借用你公孫鞅的腦瓜子啊!”
景監嘿嘿一笑,順口接道:“公子卬在衛血洗平陽,屠人數萬,可謂是人神共怒,臭名遠播,魏王用他做主將,不戰已是輸了!”
車英恨恨地說:“此人色厲內荏,耀武揚威,該讓他吃點苦頭了!”
秦孝公突然想起什麽,轉問景監:“景愛卿,說起列國,我們在河西大動幹戈,山東諸國是何反應?”
景監應道:“迴稟君上,陳軫已赴帝丘,與齊、趙、韓、衛議和,與諸國簽了睦鄰盟約,齊、趙、韓三國均已撤兵!楚左司馬昭陽趁魏人無暇南顧,引大軍五萬伐宋,聽說已兵鄰睢陽、彭城,宋公向齊求救;右司馬屈武引兵數萬征伐黔中,得地千裏!”
秦孝公沉思有頃,轉向公孫鞅,微微點頭:“齊、趙、韓三國撤兵,無非是坐山觀虎鬥,待寡人與魏罃兩敗俱傷,他們好撈便宜。比較起來,倒是南蠻子的算盤打得最精,趁此機會大撈實惠!”
“君上,”公孫鞅緩緩說道,“依微臣之意,此棋大勢已定,下一步,我該伺機挑戰了!”
“哦,愛卿欲在何處落子?”
“周室!”
“周室?”秦孝公似乎未聽明白,凝視公孫鞅,“兩軍大戰河西,我落子於河西方為上策,愛卿為何偏要落子於周室?”
公孫鞅微微一笑:“君上,此子依然是定勢棋子。周室好比天元,眼下落子雖無大用,然而,一旦占住此位,將是大贏!”
秦孝公是何等樣人,還能聽不明白?公孫鞅的話音剛落,孝公立即應道:“好,就依愛卿,寡人先落此子,占住天元!”
“君上聖明!”
“隻是——此子如何落法,還請愛卿詳解?”
公孫鞅緩緩說道:“結親!”
眾人皆吃一驚,秦孝公更感意外:“結親?紫雲嫁予那個草包,寡人今日想起,仍在心疼!再說,寡人膝下,眼下也就紫雲一人,無女可嫁了!”
公孫鞅微微一笑:“前番君上嫁走紫雲公主,此番微臣再為君上娶迴一個,算作補償,不知君上意下如何?”
秦孝公不無詫異:“娶迴一個?是哪家公主?”
公孫鞅微微一笑:“此子落於天元,當然是周天子的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