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興諸臣”,譚的評價是:“中興諸公,正孟子所謂‘服上刑者’,乃不以為罪,反以為功”;對太平軍譚嗣同反倒頗有好感,說他們“見苦於君官,挺而走險,其情良足憫焉”;湘軍助清廷剿平太平軍,有“助紂為虐之罪”。
在譚氏的眼中,清廷就是竊國者,理應被推翻。
因為《新視野》都需經過遼東政府的審查,譚嗣同在報紙上寫得比較隱晦,但是像張之洞這樣老奸巨猾之人,如何看不通透,而張之洞認為既然自己看的通透了,魏季塵沒有理由看不出來。
既然魏季塵看得出來了,又允許譚嗣同的文章發表,那隻有一個理由,就是魏季塵也讚成譚嗣同的想法。
如此一來,魏季塵的心思就昭然若揭了。
難怪西太後如今在宮中都是一口一個小賊稱唿之,想到這裏,張之洞嘴角露出一絲苦笑來。
張之洞認為,擾亂中國者,非魏季塵莫屬了。
魏季塵就不是那些書生可以比擬的了,常言說‘書生造反,十年不成’,所以,他雖然擔心康有為把事情弄糟,但是隻要機靈點,自保還是有餘的。
但是魏季塵就不同了,一旦有異動,必將席卷整個天下,誰都不能夠置身事外。
“譚嗣同去京師,康黨人士估計會振奮鼓舞,自以為得計,殊不知最後還是為他人做嫁妝。”趙鳳昌眼中,帶著深深的不屑。
“嗯,魏季塵本人如今有什麽動靜?”張之洞撚了撚花白的胡須,沉聲問道。
梁鼎芬皺起眉頭道:“魏季塵剛迴到旅順不久,尚未有其他的動靜,聽說他當日入城,弄得聲勢浩大,萬民高唿,看來魏季塵已經完全沒有把朝廷放在眼中了啊。”
頓了頓,梁鼎芬又補充道:“魏季塵是個聰明人,如今京師還沒有到大亂之時,想必他暫時不會有所行動,香帥,一旦魏季塵…,我等該如何自處?”
張之洞老眼微微閉闔,淡淡說道:“靜觀其變。”
梁鼎芬和趙鳳昌相互對視一眼,都從彼此的眼中看到了驚訝。
張之洞對朝廷一向表現得忠心耿耿,但是內心到底如何,卻無人得知,不過,從後世東南互保之時,唐才常組織自立軍,勸說張之洞,擁戴他建立‘東南自立之國’,當時,張之洞猶豫了,隻是後來得知慈禧並未失去對清廷中樞控製時,他才動手捕殺了唐才常等人。
由此可知,忠不忠,還得看局勢如何。
第四百一十五章 極品山東巡撫
三人正說著,門外卻傳來了一陣急促的敲門聲。
“總督大人,英國駐漢口領事傅磊斯在門外求見。”外頭的守衛稟報道。
傅磊斯?
張之洞對這個英國人印象還算不錯,因為他很是支持中國的維新變革。
其實,英國人支持中國的維新變法,最主要的是從經濟、政治利益上麵考慮的,中國維新變法,學的是哪裏的法,當然是西方的法了。
這樣一來,勢必要借重洋人的勢力了,像是練兵就從西方尋找教習,而辦工廠開礦之事,西方人更是頗為期待,洋人並不怕中國的資本主義興起,因為,中國還是蹣跚學步,西方資本市場卻已經比較完善了。
與中國打交道,西方隻有賺的份,後世很多礦產資源就這樣被洋人給弄到手了。
“讓他進來。”張之洞對著門口輕聲說道。
守衛得令而下。
“英國人所來不知何事?”梁鼎芬有些好奇的看著門口。
不多時,穿著一陣淺綠色西服的傅磊斯就一臉笑意的走了進來,他的身後跟著一名翻譯員。
“張總督,兩位朋友,晚上好!”自有翻譯員翻譯,不再複述。
傅磊斯一隻手拿掉頭上的紳士帽,一隻手放在背後,稍微欠了欠身。
“領事先生,請坐!”張之洞微微點了點頭,笑著說道,但是他並未起身。
傅磊斯不以為杵的一屁股坐到客位之上,有下人倒上茶水。
張之洞等對方呷了一口茶,緩了一口氣之後,方才問道:“不知領事先生夜晚來此,有何要事?”
傅磊斯不慌不忙的說道:“貴國維新變法,舉世振奮,具認為中國加入了文明之列,我大英帝國亦是一向支持,不過近來卻發現貴國似乎沒有找到維新的大方向,一切都在摸索之中,如此既浪費時間,亦取不得太大的效果。”
張之洞沉吟不語,端起茶來,張鳳昌見此,不緊不慢的問道:“那領事先生認為應當如何?”
傅磊斯笑著看了三人一眼,懇切的說道:“很簡單,西方各國多有經驗,而我大英帝國與中國一向修好,隻要聯合中國、美國、英國為合邦,共選通達時務,暢曉各國掌故者百人,專理三國兵政稅則及一切外交等事,則維新變法一朝可成。-< >-)”
傅磊斯說完之後,頗有些自得的看向張之洞。
張之洞撚著雪白的胡子,不置可否的問道:“領事先生的看法倒是驚奇新異。”
他心中思忖:英國人一看就沒有安什麽好心,當年想弄出一個中英聯合艦隊出來,如今胃口更是大,儼然想將中國的軍事、外交、財稅等國家大權,收入囊中。
此名義上是合邦,但是張之洞相信,一旦同意,最終掌握實權者,肯定不會是中國了。
傅磊斯搖頭道:“這是美國海軍副部長羅斯福提出來的,美國政府以及我國政府都覺得可行,我們可以一步步來,先建立海軍共管部門,接著再說其他。”
“此事好是好,可惜老夫做不了主,此事還是朝廷說了算。”張之洞臉上帶著遺憾,說不出的可惜。
傅磊斯笑著說道:“這個請張總督放心,李提摩太已經前去會見貴國的康有為,說服他勸說貴國的皇帝同意我們的建議,隻要張總督你能夠聯合南方士大夫,再向貴國的皇帝上書,此事成功的機會就能夠大大的增加。”
張之洞眉毛挑了挑,他沒有想到,英國人同時還去京師攪風攪雨,企圖影響中國的維新變法。
“此時容老夫考慮一些時日。”張之洞緩緩說道。
傅磊斯笑道:“應當如此!”端起茶來,傅磊斯意有所指的說道:“聽說貴國遼東軍已經私自與日本人停火了?”
張之洞一怔,笑道:“此時老夫了解不詳,但是似乎是軍機處下令定遼軍撤退的。”
“中日兩國同為亞洲最強之國,能夠停火,對遠東來說,未嚐不是一件好事,不過聽聞,貴國遼東地方政府竟然有十萬軍隊,擁有如此多的兵力,也不知遼東地方政府意欲何為。”傅磊斯看到張之洞臉色微變,不禁加重了一下語氣。
在譚氏的眼中,清廷就是竊國者,理應被推翻。
因為《新視野》都需經過遼東政府的審查,譚嗣同在報紙上寫得比較隱晦,但是像張之洞這樣老奸巨猾之人,如何看不通透,而張之洞認為既然自己看的通透了,魏季塵沒有理由看不出來。
既然魏季塵看得出來了,又允許譚嗣同的文章發表,那隻有一個理由,就是魏季塵也讚成譚嗣同的想法。
如此一來,魏季塵的心思就昭然若揭了。
難怪西太後如今在宮中都是一口一個小賊稱唿之,想到這裏,張之洞嘴角露出一絲苦笑來。
張之洞認為,擾亂中國者,非魏季塵莫屬了。
魏季塵就不是那些書生可以比擬的了,常言說‘書生造反,十年不成’,所以,他雖然擔心康有為把事情弄糟,但是隻要機靈點,自保還是有餘的。
但是魏季塵就不同了,一旦有異動,必將席卷整個天下,誰都不能夠置身事外。
“譚嗣同去京師,康黨人士估計會振奮鼓舞,自以為得計,殊不知最後還是為他人做嫁妝。”趙鳳昌眼中,帶著深深的不屑。
“嗯,魏季塵本人如今有什麽動靜?”張之洞撚了撚花白的胡須,沉聲問道。
梁鼎芬皺起眉頭道:“魏季塵剛迴到旅順不久,尚未有其他的動靜,聽說他當日入城,弄得聲勢浩大,萬民高唿,看來魏季塵已經完全沒有把朝廷放在眼中了啊。”
頓了頓,梁鼎芬又補充道:“魏季塵是個聰明人,如今京師還沒有到大亂之時,想必他暫時不會有所行動,香帥,一旦魏季塵…,我等該如何自處?”
張之洞老眼微微閉闔,淡淡說道:“靜觀其變。”
梁鼎芬和趙鳳昌相互對視一眼,都從彼此的眼中看到了驚訝。
張之洞對朝廷一向表現得忠心耿耿,但是內心到底如何,卻無人得知,不過,從後世東南互保之時,唐才常組織自立軍,勸說張之洞,擁戴他建立‘東南自立之國’,當時,張之洞猶豫了,隻是後來得知慈禧並未失去對清廷中樞控製時,他才動手捕殺了唐才常等人。
由此可知,忠不忠,還得看局勢如何。
第四百一十五章 極品山東巡撫
三人正說著,門外卻傳來了一陣急促的敲門聲。
“總督大人,英國駐漢口領事傅磊斯在門外求見。”外頭的守衛稟報道。
傅磊斯?
張之洞對這個英國人印象還算不錯,因為他很是支持中國的維新變革。
其實,英國人支持中國的維新變法,最主要的是從經濟、政治利益上麵考慮的,中國維新變法,學的是哪裏的法,當然是西方的法了。
這樣一來,勢必要借重洋人的勢力了,像是練兵就從西方尋找教習,而辦工廠開礦之事,西方人更是頗為期待,洋人並不怕中國的資本主義興起,因為,中國還是蹣跚學步,西方資本市場卻已經比較完善了。
與中國打交道,西方隻有賺的份,後世很多礦產資源就這樣被洋人給弄到手了。
“讓他進來。”張之洞對著門口輕聲說道。
守衛得令而下。
“英國人所來不知何事?”梁鼎芬有些好奇的看著門口。
不多時,穿著一陣淺綠色西服的傅磊斯就一臉笑意的走了進來,他的身後跟著一名翻譯員。
“張總督,兩位朋友,晚上好!”自有翻譯員翻譯,不再複述。
傅磊斯一隻手拿掉頭上的紳士帽,一隻手放在背後,稍微欠了欠身。
“領事先生,請坐!”張之洞微微點了點頭,笑著說道,但是他並未起身。
傅磊斯不以為杵的一屁股坐到客位之上,有下人倒上茶水。
張之洞等對方呷了一口茶,緩了一口氣之後,方才問道:“不知領事先生夜晚來此,有何要事?”
傅磊斯不慌不忙的說道:“貴國維新變法,舉世振奮,具認為中國加入了文明之列,我大英帝國亦是一向支持,不過近來卻發現貴國似乎沒有找到維新的大方向,一切都在摸索之中,如此既浪費時間,亦取不得太大的效果。”
張之洞沉吟不語,端起茶來,張鳳昌見此,不緊不慢的問道:“那領事先生認為應當如何?”
傅磊斯笑著看了三人一眼,懇切的說道:“很簡單,西方各國多有經驗,而我大英帝國與中國一向修好,隻要聯合中國、美國、英國為合邦,共選通達時務,暢曉各國掌故者百人,專理三國兵政稅則及一切外交等事,則維新變法一朝可成。-< >-)”
傅磊斯說完之後,頗有些自得的看向張之洞。
張之洞撚著雪白的胡子,不置可否的問道:“領事先生的看法倒是驚奇新異。”
他心中思忖:英國人一看就沒有安什麽好心,當年想弄出一個中英聯合艦隊出來,如今胃口更是大,儼然想將中國的軍事、外交、財稅等國家大權,收入囊中。
此名義上是合邦,但是張之洞相信,一旦同意,最終掌握實權者,肯定不會是中國了。
傅磊斯搖頭道:“這是美國海軍副部長羅斯福提出來的,美國政府以及我國政府都覺得可行,我們可以一步步來,先建立海軍共管部門,接著再說其他。”
“此事好是好,可惜老夫做不了主,此事還是朝廷說了算。”張之洞臉上帶著遺憾,說不出的可惜。
傅磊斯笑著說道:“這個請張總督放心,李提摩太已經前去會見貴國的康有為,說服他勸說貴國的皇帝同意我們的建議,隻要張總督你能夠聯合南方士大夫,再向貴國的皇帝上書,此事成功的機會就能夠大大的增加。”
張之洞眉毛挑了挑,他沒有想到,英國人同時還去京師攪風攪雨,企圖影響中國的維新變法。
“此時容老夫考慮一些時日。”張之洞緩緩說道。
傅磊斯笑道:“應當如此!”端起茶來,傅磊斯意有所指的說道:“聽說貴國遼東軍已經私自與日本人停火了?”
張之洞一怔,笑道:“此時老夫了解不詳,但是似乎是軍機處下令定遼軍撤退的。”
“中日兩國同為亞洲最強之國,能夠停火,對遠東來說,未嚐不是一件好事,不過聽聞,貴國遼東地方政府竟然有十萬軍隊,擁有如此多的兵力,也不知遼東地方政府意欲何為。”傅磊斯看到張之洞臉色微變,不禁加重了一下語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