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不,威廉,中國是一個很大的市場,我們要時刻注意它的變動,這位魏季塵在遠東的勢力很大,他手中擁有的軍隊,是整個中國最精銳的,而且,他還是一位排外主義者,曾經多次談起他的民族遭受到我們的侵略,而且,他的領土中,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能夠生產出一些我們也自愧不如的商品出來。”羅斯福收集了,在美國能夠收集到的所有有關魏季塵的情報。
最終得出一個結論:魏季塵是極度的民族主義者,十分敵視外國。
“那你認為應該怎麽辦呢?”麥金萊端起咖啡來,輕輕喝了一口,好奇的看著羅斯福。
“要知道,我們現在的敵人是西班牙,沒有太多的時間花費在遠東。”麥金萊補充了一句。
“是的,總統先生,我們目前的敵人是西班牙,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以後的敵人。”羅斯福眼睛眯成一條縫,接著笑著說道:“我們應該聯絡英國人,一起武裝南方的中國人。”
第四百一十四章 各方雲動
係統中裝備多弄點武器裝備,誰有比較喜歡的,可以在書評區留言,呃,海陸空都行,不過最好是一戰之前的,還有,別忘了投紅票哦。(
————————————————
漢口,湖廣總督署。
湖廣總督張之洞一臉愁容的靠在太師椅上,手中拿著他得意弟子楊銳從京師送過來的情報。
坐在他對麵的,是張之洞的心腹幕僚趙鳳昌和梁鼎芬兩人。
那份情報,兩人都已經看過了,張之洞這是看第三遍。
“唉,你說康有為此人,當真是豎子不足與謀,太過狂妄,太過異想天開了。”張之洞指著那份情報,嘴角不悅的同時帶了點不以為意。
情報上麵寫的是,康有為上書光緒立製度局之事。
康有為為了各種各樣的原因,連番建議光緒設立製度局。
他所設想的製度局包含了兩層權力關係:一是朝廷內部由皇帝主持的中央製度局和地方‘十二專局’之間的關係,二是製度局與地方新政局和民政局之間的關係。
康有為提議新政推行,內外皆立專局以任其事,這‘十二專局’囊括了政治、經濟各個方麵。
如此一來,中央製度局壟斷了新政的決策權,地方‘十二專局’農工商學兵無所不包,壟斷了新政的執行權,那麽,現存的軍機處、總理衙門、六部等中央機構的該幹什麽呢?
迴家養鳥種花嗎?
康有為此舉意在架空中央、地方,所有行政機構啊。
那些原本站在帝後兩黨中間的官員,毋庸置疑,倒戈向後黨,會表示反對維新變法了。
為什麽?因為對自己沒有絲毫的好處啊,說不定還會被罷官。
對於康有為此項建議,光緒當然是舉雙手雙腳讚同了,光緒自有他的打算,因為朝中多為慈禧的舊班子,光緒想要真真正正的掌握實權,那就需要從中央到地方來一次大換血,全都換上自己的人馬。
光緒毫不猶豫的將康有為立製度局的提議交給了總理衙門去商討,責令限期拿出意見來。
於是六部震動,外省驚懼。
軍機大臣曰:“開製度局,是廢我軍機也,我寧忤旨而已,必不可開。”
王文韶曰:“上意已定,必從康言,我全駁之,則明發上諭,我等無權矣,不如略敷衍而行之。”
總理衙門王大臣奕劻頂不住光緒的責問,隻好去頤和園尋求慈禧的幫助了。
慈禧一看,這還了得,反了天了你,當即批示:“既不可行之事,隻管駁議。”
消息傳到各省,同樣是引起了各省督撫官員的不滿。
梁鼎芬點頭讚同,憂心忡忡的說道:“我曾經就說過,康南海執政,不五日而亂天下,如今看來,要一語成讖了。”
趙鳳昌更是惱怒的說道:“康有為此人當真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張之洞撚須沉默不語,心中暗暗思忖:康有為此舉恐怕會引起全天下大部分官員的反對。
維新變法事宜,要蒙上一層陰影啊。
梁鼎芬呷了一口茶,憤憤不平的說道:“翁常熟曾經阻擾香帥入京,如今卻讓小人撿了個便宜,當真是造化弄人啊。”
梁鼎芬之所以如此不待見康有為,還是因為那份《時務報》所致。
《時務報》原本是汪康年創辦的,裏麵多有張之洞的影子,但是康黨人士卻想要控製住這份報紙,於是自然就會排擠其他維新人物了。
而翁同龢和張之洞的矛盾,也很簡單。
維新變法之初,慈禧見不得不作出一些改變,由此有意召張之洞入中樞,主持變法,因為張之洞宦術之精,晚清是無人可及,自然明白什麽能夠碰,什麽不能碰。
奈何,當時京師還有翁同龢在,翁同龢當然不願意來一個人與自己分權了,暗中阻擾之下,就未成行。
翁同龢被慈禧趕迴家之後,康有為就趁機得到了光緒的賞識。
張之洞看了看桌上的情報,歎了一口氣道:“鈍叔提議我再入京師,隻是如今康黨深得今上的信任,今上被蠱惑,恐怕也難以成行啊。”
光緒現在雄心勃勃,一心想要控製住朝中大權,進而以雷霆之勢,實行變法。
康有為的幾項提議,很合他的胃口,張之洞這等老成持重之人提出來的變革思想,已經不討他喜歡了。
“香帥不入京師也好,聽說譚嗣同已經動身前往京城了,恐怕京中局勢有變啊。”趙鳳昌眼中閃過一道精光,意有所指的說道。
如果說康有為是激進的維新變法人士的話,那麽譚嗣同比他們更為危險,因為譚嗣同是以維新派麵目出現的革命派。
譚嗣同湖南人,結交廣泛,與江湖上的一些會黨人士都有所聯絡。
加上張之洞對遼東的重視,每期《新視野》他都會托人偷偷購買,上麵所有文章都讓手下幕僚分析過,而譚嗣同撰筆的文章當然也包括在內。
譚嗣同所寫之文章內,隱含著排滿革命,他罵從太平軍手中挽救了滿清王朝的曾國藩是“負天下之大罪”者。
最終得出一個結論:魏季塵是極度的民族主義者,十分敵視外國。
“那你認為應該怎麽辦呢?”麥金萊端起咖啡來,輕輕喝了一口,好奇的看著羅斯福。
“要知道,我們現在的敵人是西班牙,沒有太多的時間花費在遠東。”麥金萊補充了一句。
“是的,總統先生,我們目前的敵人是西班牙,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以後的敵人。”羅斯福眼睛眯成一條縫,接著笑著說道:“我們應該聯絡英國人,一起武裝南方的中國人。”
第四百一十四章 各方雲動
係統中裝備多弄點武器裝備,誰有比較喜歡的,可以在書評區留言,呃,海陸空都行,不過最好是一戰之前的,還有,別忘了投紅票哦。(
————————————————
漢口,湖廣總督署。
湖廣總督張之洞一臉愁容的靠在太師椅上,手中拿著他得意弟子楊銳從京師送過來的情報。
坐在他對麵的,是張之洞的心腹幕僚趙鳳昌和梁鼎芬兩人。
那份情報,兩人都已經看過了,張之洞這是看第三遍。
“唉,你說康有為此人,當真是豎子不足與謀,太過狂妄,太過異想天開了。”張之洞指著那份情報,嘴角不悅的同時帶了點不以為意。
情報上麵寫的是,康有為上書光緒立製度局之事。
康有為為了各種各樣的原因,連番建議光緒設立製度局。
他所設想的製度局包含了兩層權力關係:一是朝廷內部由皇帝主持的中央製度局和地方‘十二專局’之間的關係,二是製度局與地方新政局和民政局之間的關係。
康有為提議新政推行,內外皆立專局以任其事,這‘十二專局’囊括了政治、經濟各個方麵。
如此一來,中央製度局壟斷了新政的決策權,地方‘十二專局’農工商學兵無所不包,壟斷了新政的執行權,那麽,現存的軍機處、總理衙門、六部等中央機構的該幹什麽呢?
迴家養鳥種花嗎?
康有為此舉意在架空中央、地方,所有行政機構啊。
那些原本站在帝後兩黨中間的官員,毋庸置疑,倒戈向後黨,會表示反對維新變法了。
為什麽?因為對自己沒有絲毫的好處啊,說不定還會被罷官。
對於康有為此項建議,光緒當然是舉雙手雙腳讚同了,光緒自有他的打算,因為朝中多為慈禧的舊班子,光緒想要真真正正的掌握實權,那就需要從中央到地方來一次大換血,全都換上自己的人馬。
光緒毫不猶豫的將康有為立製度局的提議交給了總理衙門去商討,責令限期拿出意見來。
於是六部震動,外省驚懼。
軍機大臣曰:“開製度局,是廢我軍機也,我寧忤旨而已,必不可開。”
王文韶曰:“上意已定,必從康言,我全駁之,則明發上諭,我等無權矣,不如略敷衍而行之。”
總理衙門王大臣奕劻頂不住光緒的責問,隻好去頤和園尋求慈禧的幫助了。
慈禧一看,這還了得,反了天了你,當即批示:“既不可行之事,隻管駁議。”
消息傳到各省,同樣是引起了各省督撫官員的不滿。
梁鼎芬點頭讚同,憂心忡忡的說道:“我曾經就說過,康南海執政,不五日而亂天下,如今看來,要一語成讖了。”
趙鳳昌更是惱怒的說道:“康有為此人當真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張之洞撚須沉默不語,心中暗暗思忖:康有為此舉恐怕會引起全天下大部分官員的反對。
維新變法事宜,要蒙上一層陰影啊。
梁鼎芬呷了一口茶,憤憤不平的說道:“翁常熟曾經阻擾香帥入京,如今卻讓小人撿了個便宜,當真是造化弄人啊。”
梁鼎芬之所以如此不待見康有為,還是因為那份《時務報》所致。
《時務報》原本是汪康年創辦的,裏麵多有張之洞的影子,但是康黨人士卻想要控製住這份報紙,於是自然就會排擠其他維新人物了。
而翁同龢和張之洞的矛盾,也很簡單。
維新變法之初,慈禧見不得不作出一些改變,由此有意召張之洞入中樞,主持變法,因為張之洞宦術之精,晚清是無人可及,自然明白什麽能夠碰,什麽不能碰。
奈何,當時京師還有翁同龢在,翁同龢當然不願意來一個人與自己分權了,暗中阻擾之下,就未成行。
翁同龢被慈禧趕迴家之後,康有為就趁機得到了光緒的賞識。
張之洞看了看桌上的情報,歎了一口氣道:“鈍叔提議我再入京師,隻是如今康黨深得今上的信任,今上被蠱惑,恐怕也難以成行啊。”
光緒現在雄心勃勃,一心想要控製住朝中大權,進而以雷霆之勢,實行變法。
康有為的幾項提議,很合他的胃口,張之洞這等老成持重之人提出來的變革思想,已經不討他喜歡了。
“香帥不入京師也好,聽說譚嗣同已經動身前往京城了,恐怕京中局勢有變啊。”趙鳳昌眼中閃過一道精光,意有所指的說道。
如果說康有為是激進的維新變法人士的話,那麽譚嗣同比他們更為危險,因為譚嗣同是以維新派麵目出現的革命派。
譚嗣同湖南人,結交廣泛,與江湖上的一些會黨人士都有所聯絡。
加上張之洞對遼東的重視,每期《新視野》他都會托人偷偷購買,上麵所有文章都讓手下幕僚分析過,而譚嗣同撰筆的文章當然也包括在內。
譚嗣同所寫之文章內,隱含著排滿革命,他罵從太平軍手中挽救了滿清王朝的曾國藩是“負天下之大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