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節
寒門閨秀(作者:李箏) 作者:李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父皇,太子妃跟兒臣說,在海外有一片大陸,與我們神州大陸差不多一樣大。不過這不是主要的。主要在於,在那片大陸上,生長著我們神州大陸上沒有的物種,其中就有幾種高產的糧食,如果能把種子帶迴來,我們大隋的百姓就再也不會餓肚子了!”
“此事當真?太子妃到底偏心,都不曾跟朕提過。”
楊彥笑道:“這事急不得,又很危險,她哪裏敢跟父皇提?”
本來,楊彥也是有幾分私心,想在自己上位以後再啟動這個計劃的。那麽,尋找新大陸,帶迴新物種,解決百姓溫飽這樣的大功績就是自己的。可是自從年前在天香樓提過這個計劃,不但崔義著急,就連獨孤凱和淩雲都在問。
而他一旦開始做準備,要瞞過父皇很難,還不如老老實實跟父皇說了,將這功績分一半給父皇。再一個,目前他需要父皇的支持,絕不能與父皇離心。
皇帝對此興趣很大,讓楊彥迴去,明天帶太子妃過來跟他好好說說。
楊彥告退迴東宮,安然已經焦急地等在門口了。
此次祭天儀式負責安全護衛的都是太子所屬的禁軍,雖然才調撥到楊彥門下不久,忠誠度要打一個問號,卻已經被獨孤凱安插了很多親信進去,像傳遞消息這樣的小事,自然是暢通無阻的。
因此,祭天儀式上出了事,消息當即就傳了迴來。
但安然也隻知道太子在祭壇上當中殺了禮部祠祭清吏司的郎中歐陽錦,其餘的卻是什麽都不知道。
“殿下!”安然看到楊彥大步迴來,不禁提著裙擺就小跑著迎了過去,看得沈怡暗自跺腳。太子妃這樣,也太不莊重了。
“安然!”楊彥一直陰沉的臉色總算是有了笑容。他接住安然,不管不顧地將她摟在懷中,緊緊抱住。他們有四天沒見了呢!
“咳咳……”獨孤凱在楊彥身後咳嗽了兩聲,提醒他們這還是在外麵呢,要親熱迴房去。
安然有些不好意思地放開楊彥,微微低垂著頭,但很快又抬起來細細打量著楊彥。楊彥還穿著祭天的袞服,玄色配暗紅,再有日月山川蟲豸飛龍,飾以寶石珍珠,看起來特別威武。
而且,他頭上還戴著天子才戴的垂著旒的冕,她倒是沒有注意到楊彥頭上的冕垂著的旒比皇帝戴的少了三串,隻覺得這旒實在有些討厭,害她都看不清哥哥的眼睛。
“獨孤,你嗓子不舒服?”楊彥斜了獨孤凱一眼,緊握住安然的手不放,兩人手拉手沿著刷了紅漆的木廊往寢宮走去。
獨孤凱無辜地摸摸鼻子,難道他提醒還提醒錯了?
“哥哥,我小舅舅迴來了!”
“嗯,我知道。”
“小舅母很好,我很喜歡。她還送了他們民族的衣裳首飾給我。”
“嗯,有空穿給我瞧瞧。”
……
迴到寢殿,安然讓人去準備熱水沐浴,把人都打發出去,這才問道:“今天在祭壇上,到底出什麽事了?”
楊彥取下頭上垂著九旒的冕,坐在暖榻上,將安然拉到懷裏坐下,圈著她的腰,下巴磨蹭著她的臉蛋問道:“今天哥哥殺了人,還沒有換衣服,你怕不怕?”
安然緊緊抱住楊彥的腰,抬起小臉在他下巴上親了親道:“哥哥會保護我的,不怕。你不在身邊的時候,就會擔心害怕。”
楊彥忽然笑了一聲,她跟本沒明白他問的怕是什麽意思。而恰恰是這個不明白,讓他心裏最後一個顧慮也煙消雲散。不管他做了什麽,安然都不會怕他,而隻會擔心他。
“嗯,什麽都不用擔心,哥哥會保護你的。誰也不能傷害我的安然。”說著,他唇略往下移,吻住了她的唇,輾轉吮吸,再探入她口中,與她的三寸丁香共舞。
安然熱情地抬起胳膊,摟住他的脖子,舌尖輕挑,迴應他的熱情。
不過四天不見,她怎麽覺得他們好像分開了好久,就那麽那麽想他了……
楊彥心裏又何嚐不是如此?
自成婚幾個月來,他們還從未曾這樣分開過。這幾天齋戒沐浴,晚上真是有些孤枕難眠。
“安然,想我沒有?”
“想,你不在,人家晚上都睡不著……”
楊彥抱著她起身去浴室,安然才清醒過來。現在還不到中午呢,哥哥這是想要鴛鴦戲水?她是答應還是不答應呢?
到了浴室,楊彥將她放下來,又在她臉上啄了一下,輕輕笑道:“來,幫哥哥脫衣服。”
“哦,好。”安然乖巧地幫他脫衣服。這是禮服,生怕出錯,因而係得很牢靠,要不是楊彥幫忙,她還真脫不下來。
楊彥走進浴池裏,並沒有拉著安然一起,反而對她笑道:“把頭發整理一下,先去外書房,告訴大家不要慌,哥哥換了衣服很快就來。”
安然這才醒悟過來,是啊,今天出了這樣的大事,隻怕朝中很多打臣都要過來打探消息了。
安然點點頭就要走,楊彥又叫住她,小聲道:“在祭天儀式即將結束的時候,兩隻白玉香爐忽然碎裂……這事,不用說出來,你心中有數就好。”
------題外話------
可能是寫得太久,這些日子心裏有些倦怠,更新確實不多,對不起了。
第172章懲罰
卻說,楊彥剛剛從皇帝這裏離開,皇帝就下發了一道明旨,落實了禮部祠祭清吏司的郎中歐陽錦破壞祭天儀式的罪名,將太子私斬大臣的罪名擔了過去,表明了皇帝力挺太子到底的立場。
安王迴到王府換了一身衣服,正要進宮找皇帝告狀,就得到消息,知道歐陽錦的罪名已經落實,要翻案不容易了。
安王憤然道:“父皇也太偏心了!”
知道太子迴宮就找了父皇,安王便忍不住自欺欺人地想著,多半是老三蒙騙了父皇,這才騙到了那一道聖旨。
不行,我得進宮跟父皇說清楚真相!不能讓老三蒙蔽了父皇!
安王急匆匆進宮求見皇帝,皇帝不用想都知道這個兒子要說什麽。他本不想見安王,但念著幾十年父子之情,遲疑了一下還是讓人傳了進來。
“兒臣叩見父皇,父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起來吧!”
皇帝淡淡看了安王一眼,忽然想到,老三參見自己的時候從來不說什麽萬歲萬歲萬萬歲,而是像一般的兒子對父親那樣,尊敬中帶著親切自然和熟稔,透著真切的關心。
“父皇,兒臣聽說您下旨定了歐陽郎中的罪?”
“嗯。”
“父皇,太子是怎麽跟您說的?您不知道,今天祭天儀式上確實出事了,歐陽郎中不過是說了一句實話……”
“朕知道,祭天儀式上,在太子點火以前,兩隻白玉香爐忽然碎裂了。”
“父皇,您知道?”安王一喜,父皇知道就好,但隨即他又麵色一變,“父皇您既然知道,就應該明白歐陽郎中是冤枉的。他不過說了一句實話,太子就當眾殺了他,讓百官人人自危,驚恐不安。父皇,太子的祭壇上當著百官的麵斬殺大臣,這實在是太狂妄了!簡直是無法無天呐!父皇,您和百官都被太子假仁假義的麵孔給騙了……”
皇帝淡然地打斷安王喋喋不休的話道:“太子是不是假仁假義朕不清楚,但朕知道,歐陽錦被殺,那是他罪有應得!”
“父皇?您這是什麽意思?祭天儀式上香爐忽然碎裂,說明天神震怒,對太子不滿,您怎麽能視而不見?怎麽就成了歐陽錦罪有應得?”安王看著皇帝,忽然有些不確定了。為什麽父皇明明知道真相,還要為太子撐腰,還要為他遮掩?
皇帝忽然長長歎息一聲道:“老二啊!”
“父皇?”安王一怔,他已經很多年沒有聽父皇用這樣一種一聽就知道蘊含了無數感情的聲音叫他了。
“你不要以為別人都是傻子,祭天儀式上發生的事情究竟是怎麽迴事,你比朕清楚。太子一再容忍你、原諒你,不過是因為你是他的兄長。盡管太子有一顆仁慈寬厚的心,你也不要得寸進尺。就到此為止吧!”
安王震驚地望著父皇,忽然憤怒地吼道:“父皇!你偏心!他就那麽好?他說什麽您就信什麽,兒臣說什麽都是錯?分明是他行為不端觸怒天神,您,您竟然還要把罪名扣在兒子頭上?父皇,您這樣實在太讓兒子寒心了!”
“你說朕偏心?”皇帝的聲音也一下子冷下來,“你也不看看自己都做了什麽?居然還敢怨恨朕偏心?朕還就是偏心了你待怎的?你敢說這次的事情跟你無關?你敢說你是無辜的?你沒有刺殺過老三?沒有劫過太子妃還灌了她啞藥?要不是朕攔著,你以為你能活到今天?”
安王跪在地上,渾身直冒冷汗。父皇什麽都知道?是父皇保護了他?他想否認,又怕父皇真的掌握了證據,惱怒之下更不待見他。
皇帝冷冷地看著這個冥頑不靈的兒子,冷哼一聲道:“如果你還有一點自知之明,就應該知道,你的才幹比不上太子,遠遠不及!所以,你也不要再妄想了,朕是不會將皇位傳給你的。你老老實實的當你的王爺,也是一輩子榮華富貴享用不盡。如果你還敢有下一次,朕也不會饒你!”
“父皇,兒臣,兒臣知錯了……兒臣以後再也不敢了……”安王跪在地上,重重地磕著頭。
“別把朕當傻子,你做了什麽朕都知道!”皇帝心裏依然有氣,也不相信安王真的就知錯了,真的就能去了這妄想,但該說的他都說了,當即怒道,“要是你冥頑不靈還想著弄出什麽事情來,別怪朕不念幾十年父子之情!滾吧!”
安王腳步虛浮、麵色蒼白地迴到王府,什麽也沒說,當天晚上就病了。
東宮,安然稍稍整理了一下頭發和衣裳,插了兩支金鳳紅寶石步搖,便急匆匆趕往外書房。
外書房裏,得到消息的東宮屬官及朝中心腹都到了。不管知道真相的還是不明真相的,全都急得團團轉。
“到底怎麽迴事啊?”
“太子殿下怎麽還沒來?”
“淩大人,太子殿下還有多久過來?”
……
就在眾人焦急不堪的時候,隻聽門外內侍用尖細的嗓音高聲唱道:“太子妃娘娘到——”
“參見太子妃!娘娘千歲!”
見到太子妃過來,東宮屬官還好,都已經習慣了,但幾位在朝的大臣卻是第一次知道太子妃原來是幹政的?太子不在,她居然一個人也到外書房來,臉色隨即變得不太好看。
特別知道真相的幾位大人難免會想,太子樣樣都好,天神卻對太子不滿,會不會就是因為太子讓太子妃幹政?雖說太子妃是大隋第一才女,確實才華橫溢,但老祖宗有言:女子幹政,國之不詳啊!
“各位大人不必多禮,請起!”安然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下來,抬抬手請各位大人起身,含笑道,“殿下稍後就到,特讓我先來告知諸位一生,請諸位大人不必擔心。”
隻是這樣?幾位大人對安然的話難免有些懷疑,如果隻是這樣,哪怕派個內侍過來傳話也行啊,怎麽會讓太子妃親自過來?
今天祭天儀式上發生的事情,東宮屬官除了在場的獨孤凱,其他人都不清楚,但獨孤凱還沒迴來,他們也沒處問去。而後在朝的幾位大人陸續到來,他們悄悄問過,幾位大人也是語焉不詳,讓他們越發摸不著頭腦,不明白太子為何會當眾斬殺大臣。
實話實說,他們雖然知道太子做事向來思慮周詳,但今天在祭天儀式上的事情實在太突然了,此刻心裏還真是有些忐忑。
當然,幾位在朝的大人不明白原因,幾位東宮屬官卻是知道的。太子殿下這是怕他們擔心,所以才讓太子妃過來的。畢竟很多時候,太子妃都是可以代替太子作決定的。
“敢問太子妃,不知娘娘可知道今天祭天儀式上到底怎麽迴事?”元逸韜被這個消息嚇得不行,曆朝曆代的太子,就沒有這樣當著百官的麵,不教而誅直接殺人的。既然太子殿下讓太子妃過來,太子妃應該是知道真相的吧?太子似乎什麽事情都不會瞞著太子妃。
安然含笑點頭道:“事情的起因殿下跟我說過了。諸位大人不必擔心。”但究竟怎麽迴事,她卻沒有說。畢竟是祭天儀式上出的事情,可大可小,就算是楊彥的親信,也沒有必要說出來。
知道真相的也就低頭不言,心中憂慮更甚。太子怎麽能把這樣的事情告訴太子妃呢?不明真相的難免麵麵相覷,太子妃知道,卻不告訴他們,算怎麽迴事?
“娘娘,太子殿下在祭台上殺了歐陽郎中,事關重大,您要是知道詳情,還請告知我等。趁著現在皇上還沒有旨意下來,大家趕緊想想辦法。”
開口這位,是國子監祭酒孔大人。他也是參加了祭天儀式的,隻是因為職位較低,位置靠後,不明真相。
孔大人隻知道歐陽錦說了一句什麽話,後來安王似乎也說了一句,而後歐陽錦又說了幾個字,太子就直接將人給殺了,還把頭都砍了下來。
事實上,除了位於前排的幾個人,後麵的全都是迷迷糊糊的。也正是因為不明所以,百官才更擔心,祭天儀式結束以後都不敢胡亂說話,就怕惹太子不高興被直接砍頭。
以前,百官對太子多是敬,敬佩其才幹心胸,但今日之後,百官對太子又多了畏,畏懼他祭壇上直接斬殺大臣的殺伐果決。
安然依然含笑道:“孔大人不必擔心,殿下迴宮以後,先去見了父皇,而後才迴的東宮。相信皇上的旨意很快就會下來了。”
諸位大人先是一怔,但隨即就迴過味兒來。既然太子殿下已經見過皇上說明情況了,太子未被怪罪,太子妃又請大家放心,豈不是表明太子今天在祭壇上斬殺大臣一事有驚無險?
就在這時,太子楊彥終於到了。
“參見太子殿下!”
所有東宮屬官和大臣都跪下請安。
楊彥徑直走到主位上坐下來,這才含笑道:“都起來吧!諸位愛卿請坐吧!”
楊彥的外書房裏,東宮屬官都是有座位的,如今來了朝中幾位大人,自然更不會少了他們的座位。以前,太子一直都是很隨和的,事實上今天太子也很隨和,但因為祭壇上的事情,讓他們難免有些畏懼,言行也就不如從前那樣隨意。
“殿下,今天祭壇上……”
“此事當真?太子妃到底偏心,都不曾跟朕提過。”
楊彥笑道:“這事急不得,又很危險,她哪裏敢跟父皇提?”
本來,楊彥也是有幾分私心,想在自己上位以後再啟動這個計劃的。那麽,尋找新大陸,帶迴新物種,解決百姓溫飽這樣的大功績就是自己的。可是自從年前在天香樓提過這個計劃,不但崔義著急,就連獨孤凱和淩雲都在問。
而他一旦開始做準備,要瞞過父皇很難,還不如老老實實跟父皇說了,將這功績分一半給父皇。再一個,目前他需要父皇的支持,絕不能與父皇離心。
皇帝對此興趣很大,讓楊彥迴去,明天帶太子妃過來跟他好好說說。
楊彥告退迴東宮,安然已經焦急地等在門口了。
此次祭天儀式負責安全護衛的都是太子所屬的禁軍,雖然才調撥到楊彥門下不久,忠誠度要打一個問號,卻已經被獨孤凱安插了很多親信進去,像傳遞消息這樣的小事,自然是暢通無阻的。
因此,祭天儀式上出了事,消息當即就傳了迴來。
但安然也隻知道太子在祭壇上當中殺了禮部祠祭清吏司的郎中歐陽錦,其餘的卻是什麽都不知道。
“殿下!”安然看到楊彥大步迴來,不禁提著裙擺就小跑著迎了過去,看得沈怡暗自跺腳。太子妃這樣,也太不莊重了。
“安然!”楊彥一直陰沉的臉色總算是有了笑容。他接住安然,不管不顧地將她摟在懷中,緊緊抱住。他們有四天沒見了呢!
“咳咳……”獨孤凱在楊彥身後咳嗽了兩聲,提醒他們這還是在外麵呢,要親熱迴房去。
安然有些不好意思地放開楊彥,微微低垂著頭,但很快又抬起來細細打量著楊彥。楊彥還穿著祭天的袞服,玄色配暗紅,再有日月山川蟲豸飛龍,飾以寶石珍珠,看起來特別威武。
而且,他頭上還戴著天子才戴的垂著旒的冕,她倒是沒有注意到楊彥頭上的冕垂著的旒比皇帝戴的少了三串,隻覺得這旒實在有些討厭,害她都看不清哥哥的眼睛。
“獨孤,你嗓子不舒服?”楊彥斜了獨孤凱一眼,緊握住安然的手不放,兩人手拉手沿著刷了紅漆的木廊往寢宮走去。
獨孤凱無辜地摸摸鼻子,難道他提醒還提醒錯了?
“哥哥,我小舅舅迴來了!”
“嗯,我知道。”
“小舅母很好,我很喜歡。她還送了他們民族的衣裳首飾給我。”
“嗯,有空穿給我瞧瞧。”
……
迴到寢殿,安然讓人去準備熱水沐浴,把人都打發出去,這才問道:“今天在祭壇上,到底出什麽事了?”
楊彥取下頭上垂著九旒的冕,坐在暖榻上,將安然拉到懷裏坐下,圈著她的腰,下巴磨蹭著她的臉蛋問道:“今天哥哥殺了人,還沒有換衣服,你怕不怕?”
安然緊緊抱住楊彥的腰,抬起小臉在他下巴上親了親道:“哥哥會保護我的,不怕。你不在身邊的時候,就會擔心害怕。”
楊彥忽然笑了一聲,她跟本沒明白他問的怕是什麽意思。而恰恰是這個不明白,讓他心裏最後一個顧慮也煙消雲散。不管他做了什麽,安然都不會怕他,而隻會擔心他。
“嗯,什麽都不用擔心,哥哥會保護你的。誰也不能傷害我的安然。”說著,他唇略往下移,吻住了她的唇,輾轉吮吸,再探入她口中,與她的三寸丁香共舞。
安然熱情地抬起胳膊,摟住他的脖子,舌尖輕挑,迴應他的熱情。
不過四天不見,她怎麽覺得他們好像分開了好久,就那麽那麽想他了……
楊彥心裏又何嚐不是如此?
自成婚幾個月來,他們還從未曾這樣分開過。這幾天齋戒沐浴,晚上真是有些孤枕難眠。
“安然,想我沒有?”
“想,你不在,人家晚上都睡不著……”
楊彥抱著她起身去浴室,安然才清醒過來。現在還不到中午呢,哥哥這是想要鴛鴦戲水?她是答應還是不答應呢?
到了浴室,楊彥將她放下來,又在她臉上啄了一下,輕輕笑道:“來,幫哥哥脫衣服。”
“哦,好。”安然乖巧地幫他脫衣服。這是禮服,生怕出錯,因而係得很牢靠,要不是楊彥幫忙,她還真脫不下來。
楊彥走進浴池裏,並沒有拉著安然一起,反而對她笑道:“把頭發整理一下,先去外書房,告訴大家不要慌,哥哥換了衣服很快就來。”
安然這才醒悟過來,是啊,今天出了這樣的大事,隻怕朝中很多打臣都要過來打探消息了。
安然點點頭就要走,楊彥又叫住她,小聲道:“在祭天儀式即將結束的時候,兩隻白玉香爐忽然碎裂……這事,不用說出來,你心中有數就好。”
------題外話------
可能是寫得太久,這些日子心裏有些倦怠,更新確實不多,對不起了。
第172章懲罰
卻說,楊彥剛剛從皇帝這裏離開,皇帝就下發了一道明旨,落實了禮部祠祭清吏司的郎中歐陽錦破壞祭天儀式的罪名,將太子私斬大臣的罪名擔了過去,表明了皇帝力挺太子到底的立場。
安王迴到王府換了一身衣服,正要進宮找皇帝告狀,就得到消息,知道歐陽錦的罪名已經落實,要翻案不容易了。
安王憤然道:“父皇也太偏心了!”
知道太子迴宮就找了父皇,安王便忍不住自欺欺人地想著,多半是老三蒙騙了父皇,這才騙到了那一道聖旨。
不行,我得進宮跟父皇說清楚真相!不能讓老三蒙蔽了父皇!
安王急匆匆進宮求見皇帝,皇帝不用想都知道這個兒子要說什麽。他本不想見安王,但念著幾十年父子之情,遲疑了一下還是讓人傳了進來。
“兒臣叩見父皇,父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起來吧!”
皇帝淡淡看了安王一眼,忽然想到,老三參見自己的時候從來不說什麽萬歲萬歲萬萬歲,而是像一般的兒子對父親那樣,尊敬中帶著親切自然和熟稔,透著真切的關心。
“父皇,兒臣聽說您下旨定了歐陽郎中的罪?”
“嗯。”
“父皇,太子是怎麽跟您說的?您不知道,今天祭天儀式上確實出事了,歐陽郎中不過是說了一句實話……”
“朕知道,祭天儀式上,在太子點火以前,兩隻白玉香爐忽然碎裂了。”
“父皇,您知道?”安王一喜,父皇知道就好,但隨即他又麵色一變,“父皇您既然知道,就應該明白歐陽郎中是冤枉的。他不過說了一句實話,太子就當眾殺了他,讓百官人人自危,驚恐不安。父皇,太子的祭壇上當著百官的麵斬殺大臣,這實在是太狂妄了!簡直是無法無天呐!父皇,您和百官都被太子假仁假義的麵孔給騙了……”
皇帝淡然地打斷安王喋喋不休的話道:“太子是不是假仁假義朕不清楚,但朕知道,歐陽錦被殺,那是他罪有應得!”
“父皇?您這是什麽意思?祭天儀式上香爐忽然碎裂,說明天神震怒,對太子不滿,您怎麽能視而不見?怎麽就成了歐陽錦罪有應得?”安王看著皇帝,忽然有些不確定了。為什麽父皇明明知道真相,還要為太子撐腰,還要為他遮掩?
皇帝忽然長長歎息一聲道:“老二啊!”
“父皇?”安王一怔,他已經很多年沒有聽父皇用這樣一種一聽就知道蘊含了無數感情的聲音叫他了。
“你不要以為別人都是傻子,祭天儀式上發生的事情究竟是怎麽迴事,你比朕清楚。太子一再容忍你、原諒你,不過是因為你是他的兄長。盡管太子有一顆仁慈寬厚的心,你也不要得寸進尺。就到此為止吧!”
安王震驚地望著父皇,忽然憤怒地吼道:“父皇!你偏心!他就那麽好?他說什麽您就信什麽,兒臣說什麽都是錯?分明是他行為不端觸怒天神,您,您竟然還要把罪名扣在兒子頭上?父皇,您這樣實在太讓兒子寒心了!”
“你說朕偏心?”皇帝的聲音也一下子冷下來,“你也不看看自己都做了什麽?居然還敢怨恨朕偏心?朕還就是偏心了你待怎的?你敢說這次的事情跟你無關?你敢說你是無辜的?你沒有刺殺過老三?沒有劫過太子妃還灌了她啞藥?要不是朕攔著,你以為你能活到今天?”
安王跪在地上,渾身直冒冷汗。父皇什麽都知道?是父皇保護了他?他想否認,又怕父皇真的掌握了證據,惱怒之下更不待見他。
皇帝冷冷地看著這個冥頑不靈的兒子,冷哼一聲道:“如果你還有一點自知之明,就應該知道,你的才幹比不上太子,遠遠不及!所以,你也不要再妄想了,朕是不會將皇位傳給你的。你老老實實的當你的王爺,也是一輩子榮華富貴享用不盡。如果你還敢有下一次,朕也不會饒你!”
“父皇,兒臣,兒臣知錯了……兒臣以後再也不敢了……”安王跪在地上,重重地磕著頭。
“別把朕當傻子,你做了什麽朕都知道!”皇帝心裏依然有氣,也不相信安王真的就知錯了,真的就能去了這妄想,但該說的他都說了,當即怒道,“要是你冥頑不靈還想著弄出什麽事情來,別怪朕不念幾十年父子之情!滾吧!”
安王腳步虛浮、麵色蒼白地迴到王府,什麽也沒說,當天晚上就病了。
東宮,安然稍稍整理了一下頭發和衣裳,插了兩支金鳳紅寶石步搖,便急匆匆趕往外書房。
外書房裏,得到消息的東宮屬官及朝中心腹都到了。不管知道真相的還是不明真相的,全都急得團團轉。
“到底怎麽迴事啊?”
“太子殿下怎麽還沒來?”
“淩大人,太子殿下還有多久過來?”
……
就在眾人焦急不堪的時候,隻聽門外內侍用尖細的嗓音高聲唱道:“太子妃娘娘到——”
“參見太子妃!娘娘千歲!”
見到太子妃過來,東宮屬官還好,都已經習慣了,但幾位在朝的大臣卻是第一次知道太子妃原來是幹政的?太子不在,她居然一個人也到外書房來,臉色隨即變得不太好看。
特別知道真相的幾位大人難免會想,太子樣樣都好,天神卻對太子不滿,會不會就是因為太子讓太子妃幹政?雖說太子妃是大隋第一才女,確實才華橫溢,但老祖宗有言:女子幹政,國之不詳啊!
“各位大人不必多禮,請起!”安然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下來,抬抬手請各位大人起身,含笑道,“殿下稍後就到,特讓我先來告知諸位一生,請諸位大人不必擔心。”
隻是這樣?幾位大人對安然的話難免有些懷疑,如果隻是這樣,哪怕派個內侍過來傳話也行啊,怎麽會讓太子妃親自過來?
今天祭天儀式上發生的事情,東宮屬官除了在場的獨孤凱,其他人都不清楚,但獨孤凱還沒迴來,他們也沒處問去。而後在朝的幾位大人陸續到來,他們悄悄問過,幾位大人也是語焉不詳,讓他們越發摸不著頭腦,不明白太子為何會當眾斬殺大臣。
實話實說,他們雖然知道太子做事向來思慮周詳,但今天在祭天儀式上的事情實在太突然了,此刻心裏還真是有些忐忑。
當然,幾位在朝的大人不明白原因,幾位東宮屬官卻是知道的。太子殿下這是怕他們擔心,所以才讓太子妃過來的。畢竟很多時候,太子妃都是可以代替太子作決定的。
“敢問太子妃,不知娘娘可知道今天祭天儀式上到底怎麽迴事?”元逸韜被這個消息嚇得不行,曆朝曆代的太子,就沒有這樣當著百官的麵,不教而誅直接殺人的。既然太子殿下讓太子妃過來,太子妃應該是知道真相的吧?太子似乎什麽事情都不會瞞著太子妃。
安然含笑點頭道:“事情的起因殿下跟我說過了。諸位大人不必擔心。”但究竟怎麽迴事,她卻沒有說。畢竟是祭天儀式上出的事情,可大可小,就算是楊彥的親信,也沒有必要說出來。
知道真相的也就低頭不言,心中憂慮更甚。太子怎麽能把這樣的事情告訴太子妃呢?不明真相的難免麵麵相覷,太子妃知道,卻不告訴他們,算怎麽迴事?
“娘娘,太子殿下在祭台上殺了歐陽郎中,事關重大,您要是知道詳情,還請告知我等。趁著現在皇上還沒有旨意下來,大家趕緊想想辦法。”
開口這位,是國子監祭酒孔大人。他也是參加了祭天儀式的,隻是因為職位較低,位置靠後,不明真相。
孔大人隻知道歐陽錦說了一句什麽話,後來安王似乎也說了一句,而後歐陽錦又說了幾個字,太子就直接將人給殺了,還把頭都砍了下來。
事實上,除了位於前排的幾個人,後麵的全都是迷迷糊糊的。也正是因為不明所以,百官才更擔心,祭天儀式結束以後都不敢胡亂說話,就怕惹太子不高興被直接砍頭。
以前,百官對太子多是敬,敬佩其才幹心胸,但今日之後,百官對太子又多了畏,畏懼他祭壇上直接斬殺大臣的殺伐果決。
安然依然含笑道:“孔大人不必擔心,殿下迴宮以後,先去見了父皇,而後才迴的東宮。相信皇上的旨意很快就會下來了。”
諸位大人先是一怔,但隨即就迴過味兒來。既然太子殿下已經見過皇上說明情況了,太子未被怪罪,太子妃又請大家放心,豈不是表明太子今天在祭壇上斬殺大臣一事有驚無險?
就在這時,太子楊彥終於到了。
“參見太子殿下!”
所有東宮屬官和大臣都跪下請安。
楊彥徑直走到主位上坐下來,這才含笑道:“都起來吧!諸位愛卿請坐吧!”
楊彥的外書房裏,東宮屬官都是有座位的,如今來了朝中幾位大人,自然更不會少了他們的座位。以前,太子一直都是很隨和的,事實上今天太子也很隨和,但因為祭壇上的事情,讓他們難免有些畏懼,言行也就不如從前那樣隨意。
“殿下,今天祭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