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接過看了看,道:“既然如此,可以做出包圍洛陽的態勢了,另外朕也下旨,讓湖廣、四川、兩廣、雲南等地督撫,抽調兵力北上,一來能形成軍事上的優勢,圍城打援,二來戰後也可以對軍隊進行整編改製,愛卿以為如何?”
宋獻策覺得這個想法非常好,崇禎皇帝以前的改革,多半集中在北方,山西,陝西等地,而南方隻有南京被辟為特別地區,崇禎皇帝口中的那些省份,多半行著舊有規則,這次如果能整編改製,起碼天下兵馬盡歸崇禎皇帝所有了,以前崇禎皇帝雖然親自手握兵權,但是總兵力不過十幾萬,還加上了袁崇煥手術的十萬關寧鐵騎,這次如果能成功,崇禎皇帝必將手握重兵,一切就好辦的多了。那才是一個像模像樣的軍事帝國呢!
“我軍此時兵力五萬人,做出圍攻洛陽的態勢足夠,但是圍城打援略顯不足,應該盡快抽調南方各省的兵力,尤其是湖廣和兩廣,要在兩個月之內調兵二十萬過來,這樣白蓮教便不足慮了。”
我點點頭道:“愛卿說的不錯,朕欽點了孫傳庭、傅宗龍、汪喬年、丁啟睿等封疆大吏親自點兵來河南,這幾個人除了孫傳庭朕比較熟悉之外,其他人都不太了解,總是要見上一麵的。”
因為我成為崇禎以後,把自己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黃河以北以及陝西和南京,對黃河以南花費的心力有限,致使我聽過的曆史名人都成了驢唇不對馬嘴的人物,比如後世被李自成所殺的三邊總督傅宗龍,此時是湖廣巡撫,汪喬年則是廣西總督、丁啟睿則成了四川巡撫,以前沒往心裏去,現在才知道他們的人生軌跡完全跟曆史不同,還真是有趣啊!
第一三四章 【李定國出世】
在大帳中,我和宋獻策商量圍洛陽引白蓮教入甕的戰略,覺得這個戰略是最好的,起碼我們占據了戰略主動權,讓白蓮教為了洛陽一城付出慘重代價,那個時候,即便白蓮教全部遁入河南諸山,也興不起什麽大浪了。
晉陝交界處的白蓮教根據地晉城,白蓮教的教主徐弘祖看著李自成送來的書信,皺著眉頭好半天沒有說話,圍坐在一旁的教眾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不由得麵麵相覷。
張獻忠咳嗽一聲道:“教主,李闖寫了些什麽啊?為什麽教主眉頭緊鎖呢?難道李闖沒拿下洛陽,徐龍星那老小子不是說把洛陽給咱們嗎?難道他反悔了,吞了咱們的弟兄?”
徐弘祖搖搖頭,道:“洛陽倒是在本教手中了……。”他的話剛說完,周圍發出喜悅的聲音,白蓮教起事以來,洛陽可是占據的最大城池,能不讓他們高興嗎!
張獻忠摩拳擦掌道:“教主,肯定是李闖那不到一萬人守著偌大的洛陽吃力,我看教主就派我去吧!”他本是好事之人,憋在這地方早就耐不住性子了。
徐弘祖又看看李自成的信,笑道:“自成不枉我教他,後一招才是殺招呢!獻忠,早知道你憋壞了,本教主有一要務讓你去辦。”
張獻忠聞聽立即站起來,道:“請教主吩咐,不管刀山火海,獻忠都不會皺一下眉頭。”
“本教命你率領兩萬教眾,越過太行山,攻占新鄉後渡過黃河圍攻開封,此戰許勝不許敗,而且要一刻不停,你可能辦到?”徐弘祖臉色嚴肅的看著張獻忠。
張獻忠沒想到徐弘祖一下就給了他這麽大的活計,略微遲疑,立即道:“教主放心,獻忠一定辦到,不拿下開封,您砍我的腦袋。”笑話,兩萬兒郎在手,他張獻忠還有什麽辦不了的。
張獻忠迴到自己的住所,見心腹孫可望坐在屋中,說道:“你來的正好,快隨我打點行囊,馬上就要出兵了,這次老子要幹一票大的……。”
孫可望臉上的神情不是太好看,弱聲說道:“大哥,這次我可能無法隨你出戰了,李四出事了,教主已經把他拿下,準備處決呢!”
李四是張獻忠的老部下,陝西起事的時候就跟隨張獻忠,曾經替張獻忠擋過子彈,後來起義軍被朝廷的官軍打散,人也失蹤了,這幾年好不容易大家又湊在一起,那個感情自然沒的說,一聽孫可望說李四要被處決,張獻忠不由得急了。
“怎麽迴事?教主怎麽會找李四的麻煩呢?”李四雖然有些小毛病,但是張獻忠知道李四絕對不會犯什麽大錯,怎麽會要死了呢?
孫可望唉聲歎息道:“大哥,你也知道李四有個愛賭的小毛病,這個賭博是害死人的買賣,由小賭到大賭很是容易,李四開始是小打小鬧,後來就是百八十兩的賭,越賭越大,最後癮頭實在是大,手裏又沒有了銀子,就打上了教銀的主意,大哥也知道,李四掌管著五萬兩的教銀……。”
張獻忠啊了一聲,不能置信道:“李四……該不是把教銀給輸了吧?”雖然是疑問的語氣,但是張獻忠知道,如果不是因為這個,李四又怎麽會要被處死呢!
孫可望點了點頭道:“不但把教銀輸了,還押上了一根手指頭,我就不明白,李四怎麽那麽渾呢!好事壞事還分不出來嗎?”
張獻忠拍了一下桌子,道:“李四愛賭我知道,但是絕對不會輸的那麽多,肯定是被人算計了,你去叫些弟兄,詢問一下是誰算計李四,某家把他大卸八塊。”
孫可望苦笑道:“大哥,如果不是對方事犯了,李四怎麽會出事呢!這件事教主已經知道了,算計李四的那夥人早被教主拿下處死了,而李四因為擅自動用教銀,按照教規是要被處死的,我琢磨著大哥在教主麵前能說上話,因此才來找大哥給李四求求情,畢竟咱們哥們都是一個地方出來的,人不親,山水還親呢!況且大哥跟李四的交情在那擺著……。”
張獻忠一擺手沒讓孫可望說下去,道:“別說了,跟我去見教主,無論如何我也要把李四保下來,大不了讓他這次隨我出戰,戴罪立功罷了。”
“咦!那不是李四的崽子定國嗎?怎麽……。”孫可望和張獻忠走出去沒有三百米,看見一個十三四歲的孩子向這邊走來,腦袋上還纏著一尺白布,這讓孫可望預感到有些不妙。
張獻忠也看見了,快走幾步迎上前去,道:“定國,你這是怎麽了?”
李定國一臉神傷,看到張獻忠和孫可望,眼淚立即掉了下來,道:“伯伯,我爹……我爹……。”原來是李四在剛才被處死了,按照白蓮教的教規,凡是做出不利於本教事務的教徒,都要受到嚴厲的懲處,李四的過錯猶大,因此被削首示眾,而且不準家人收屍,以收到震懾的作用。
李定國對父親好賭很是厭惡,可是父子天性,終究有血緣存在,他曾經哭喊著懇求教主徐弘祖饒了他爹,可惜徐弘祖怎麽會聽他的呢!最後見為父親收屍都無法辦到,隻好前來張獻忠處求情,希望能讓父親入土為安。
張獻忠哎呀一聲,不顧孫可望和李定國,徑直去見教主徐弘祖,徐弘祖知道李四跟他交情不一般,就這麽把李四殺了,也太說不過去了。
孫可望拍拍李定國的肩膀,道:“孩子,別哭了,你爹那個爛賭鬼遲早都有今日,否則你娘也不會被他氣死,我這裏有幾兩銀子,等張大哥迴來,你用這些銀子給你爹買口棺材吧!”
大約過了一個小時,一臉無奈的張獻忠迴來了,他有些不敢看李定國,因為徐弘祖那裏他沒有說動,反而被徐弘祖給勸住了,說什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如果人人如李四不遵守教規擅自動用教銀,那麽白蓮教還能成事嗎……,說的張獻忠啞口無言。
張獻忠咳嗽一聲道:“定國啊!去給你爹守魂吧!七天之後再給他下葬,這是教規,伯伯也無能為力,誰讓我們都是白蓮教的教徒呢!”
第一三五章 【千裏劉肇基】
李定國對父親的感情不是那麽深厚,正如孫可望所說,他爹是個爛賭鬼,不但把家業敗光了,還把他娘給氣死了,可是不管怎麽說,他們都是父子,眼看著父親的屍首在那裏晾著不能收斂入葬,他的心裏怎麽能好受啊!本來他是抱著很大的期望來見張獻忠的,可張獻忠的話讓他很失望,對白蓮教也生出厭惡怨恨的情緒來,心說沒有這個白蓮教,他爹和他娘都不會死……。
張獻忠見李定國一言不發的走了,歎了口氣轉身對孫可望,道:“你現在留下也沒什麽事了,我會吩咐下麵的人給李四辦後事,你跟我走吧!沒有你在身邊,我的心裏也不踏實。”
孫可望見李四已經死了,再留下也沒有什麽意義,說道:“大哥說的是,我這就迴去收拾東西。”
劉肇基率領五千騎兵渡過黃河後,一路急行軍插入太行山,翻過太行山後進駐陵川,丹河一帶。他此行的目的就是防止白蓮教的人馬進入太行山,危及京畿腹地的安全。
劉肇基看著手下的將士熱火朝天的搭箭帳篷,圍建臨時的營寨,不禁迴想起離開大部隊的時候,崇禎皇帝的一席話,崇禎皇帝將太行山看的很重,寧願將河南送給賊軍,也不想讓白蓮教的賊軍挺進太行山,崇禎皇帝給他下的命令就是,寧可戰鬥到最後一個人,也不能讓賊軍入太行山一步,而他,也立下了軍令狀,完不成任務將自刎謝罪。
“派出五個偵騎小隊,刺探一下河西的情況。”劉肇基迴過神來,吩咐手下的偵騎部隊馬上去搜集白蓮教的情報,偵騎小隊的刺探範圍多達五十裏,這個範圍應該夠用了。
白蓮教已經占據了丹河以西的晉城,很有可能如崇禎皇帝所料占據挺進太行山的要地陵川,一定要在情報上建立預警,否則他的這五千人馬兵力太過單薄,不足以對賊軍正麵作戰。
偵騎出去不到半天功夫,就送迴來一個讓劉肇基感到壓力很大的消息,白蓮教兩萬餘人,出晉城奔東方而來,不過現在還摸不準究竟是想挺進太行山還是有別的意圖。
“再探。”劉肇基命令偵騎接著刺探後,在原地走來走去畫上了圈圈,白蓮教的兩萬賊軍兵力不少,不知道是挺進太行山還是南下渡黃河進洛陽……。
“報,白蓮教的賊軍在丹河附近停下了,看樣子是想渡過丹河……。”天黑的時候,偵騎再次送來了情報。
和吳三桂當初奪取滎陽一樣,劉肇基也是頭一次獨當一麵,而崇禎皇帝選他阻擋白蓮教挺進太行山,看重的就是劉肇基的那種衝勁和勇武,有劉肇基阻擋白蓮教,可以很大程度上阻擋白蓮教挺進太行山,給崇禎皇帝騰出時間來。
可是劉肇基此時麵對的是始料未及的情況,白蓮教非但沒有挺進太行山,然而下丹河,渡過丹河就是焦作新鄉方向,顯然也不是南渡黃河奔洛陽,唯一的可能就是北上或者南下。
劉肇基額頭上的青筋都蹦起來了,這個情況擺在他麵前,他該怎麽辦呢?是按照崇禎皇帝的吩咐固守陵川靜待白蓮教的賊軍,還是相機而動呢?他的心裏非常矛盾。
留給劉肇基思考的時間隻有一夜,明天白蓮教的賊軍肯定會渡過丹河,不管是南下還是北上,後果都極其嚴重。
“賊軍的總兵力大概是四五萬人,手中的兵器並不齊備,戰鬥力無法跟官軍相比,分出渡丹河的人馬是兩萬餘人,加上去洛陽的賊軍,留守晉陝交界的賊軍,看來白蓮教分兵隻能是分而聚之,不會實行真正的分兵南下北上的策略……。”
劉肇基從白蓮教的角度出發,分析著眼前的局勢,如果他是白蓮教的教主,分出東進的人馬,絕對不會北上,分兵北上絕對是死路一條,那麽東進唯一的可能是南下,而南下不去洛陽,那麽隻有一個可能,就是攻打開封牽製崇禎皇帝那方的兵力,圍魏救趙解洛陽之圍。
想到這,劉肇基的後背驚出一身冷汗,崇禎皇帝的策略是包圍洛陽,將支援洛陽的賊軍殲滅於途中,而白蓮教的策略則是迂迴包抄,一旦賊軍拿下開封,就會揮師洛陽,反而將崇禎皇帝包圍了,雖然開封城牆高厚,民眾眾多,可是事有萬一,一旦形成那樣的局麵,崇禎皇帝的計劃就破產了,處境將變的非常危險。
想通了這個關鍵,劉肇基強迫自己深唿吸幾下,暗道:“此時派人通知皇上已經來不及了,戰機稍縱即逝,自己這個在外的將領也隻能根據戰機的變化調整策略,相信自己的變通皇上肯定會讚同的,因為賊軍分出這支人馬,根本就無力北上了,阻擋住這支賊軍的腳步,才能給皇上營造更好的圍城打援計劃。”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劉肇基當即叫過親兵,吩咐道:“傳令所有將士,即刻拔營奔赴丹河,一定要在天亮之前趕到。”
“操他娘的老天爺,這是存心跟我們過不去呀!”
“誰說不是……哎呀……我的馬腳崴了……。”
在部隊行進了二十裏路程的時候,風雲為之一變,下起了大雨,全軍冒雨前進困難可想而知,尤其還要保護好火器彈藥,困難程度非筆墨所能形容。
劉肇基騎在馬上,一邊擦著臉上的雨水一邊道:“不要掉隊,一定要保持這個速度,也別讓火器彈藥沾了雨水,那可是我們保命的本錢……。”
天亮時分,劉肇基終於率領本部人馬趕到了丹河東岸,麵對著丹河猛漲的水位,他不禁大笑起來,道:“好,老天爺這場雨誰說下的不好,可見大明有上天庇佑……。”
劉肇基吩咐尋找一處隱蔽所在安營紮寨,等天晴的時候,賊軍半渡之時率領全軍猛攻,保證能打賊軍一個措手不及。
第一三六章 【幽靈騷擾戰術】
可讓劉肇基完全沒有想到的是,天晴的時候,原本應該出現在西岸的賊軍,竟然全無蹤跡,這讓他心驚不已,難道中了調虎離山之計?當下命令偵騎仔細尋找敵人行蹤,還讓士卒冒著生命危險泅渡過丹河去西岸查看。
“什麽?賊軍已經渡河,可能到了柏山一帶。”劉肇基雙拳緊握,他沒想到賊軍預見到丹河水會猛漲,而連夜渡河了,“追,一定不能讓賊軍逃出我軍的視線。”
劉肇基身先士卒,他知道隻有自己做出榜樣才能讓下麵的將士用命。跟著劉肇基身邊的士卒發現了一個奇怪的事情,每到一處岔路口,總是可以發現一個“路標”,那是用草編製的,竟然跟偵騎偵查賊軍的方向一致,而這個路標絕對不是明軍偵騎的傑作。
劉肇基心中狐疑不已,他此時有些猶豫,難道是他想錯了,賊軍這是想引他入甕,而這些路標又是哪裏來的呢?
劉肇基本著試一試的想法,按照路標行進,他發現按照路標指示的方向,總是可以避開最為難走的路段,而且看起來還是抄近路。
前去探路的偵騎迴來,劉肇基發現他們押著一個瘦小的人。“將軍,就是這個小子在弄路標,我們抓到他的時候他正在編呢!我看這個小子似乎是奸細。”
劉肇基一看,心說怪不得那路標總是掛在路旁的枝椏上,而高度則相對一樣,不正是一個十三四歲孩子翹起腳尖伸手所及的最高高度嘛!
看著麵前的小孩子,劉肇基不太相信對方是奸細,見小孩子身上被荊棘劃傷多處,馬上叫過軍醫道:“給這個孩子瞧瞧,待會我要問話。全軍不必停步,繼續前進。”
劉肇基看著麵前這個叫李定國的小孩子,問道:“你為什麽要給我們指路,知道我們是什麽人嗎?知道我們再追什麽人嗎?”
李定國的小臉上沒有任何表情,點頭道:“我知道你們是官軍,在追白蓮教的人,我給你們指路,是想讓你們收留我,我要當兵……。”當下,李定國就把自己的父親因為什麽而獲罪,他怎麽去求白蓮教的教主等等事情講述一遍,最後講到偷出父親李四的屍體火化燒掉後,不禁哭起來。
劉肇基沒想到這個小孩子李定國竟然是白蓮教中層骨幹的子嗣,馬上詢問了一些白蓮教的事情,可惜李定國年紀幼小,哪會知道那麽多呢!能拚著小命從晉城出來,並且活到給官軍指路這一刻,不知道曆經了多少艱難險阻,如果不是心中那股對白蓮教怨恨的力量支持著他,他早就沒命了。
劉肇基歎了口氣,道:“說來我還要好好的謝謝你,沒有你為我們設置的路標,我們會走許多彎路,你今年十四歲了吧!也不小了,如果不怕死,就跟著我吧!”
就這樣,在追擊的路上,站在劉肇基身上的士卒中,多了一個瘦小的身影,那就是李定國,盡管身體瘦弱,可是精神抖擻。曆史就這樣跟所有人開了一個玩笑,明末的少年軍事天才李定國竟然就這麽“出世”了。
張獻忠率部連夜渡過丹河後,並沒有按照徐弘祖的吩咐去奪取新鄉,在他看來,奪取新鄉雖然能造成白蓮教極大的聲勢,但是實際好處一點沒有,反而會暴露他們的意圖,所以他想穿州過府,直奔黃河北岸的封丘,打算奪取封丘後,再渡過黃河打開封的主意。
“大哥,前麵是一個小鎮,要不要樂和樂和?”孫可望笑著問一旁的張獻忠,他知道張獻忠好色如命,隻不過在徐弘祖麵前收斂許多,此時離開了徐弘祖的管轄,他們兄弟說不得要闊綽闊綽了。
哪知道張獻忠狠狠的瞪了孫可望一眼,道:“可望,現在是什麽時候,不要說這些渾話,以前我們是怎麽失敗的,難道還想從死人堆裏再爬出來嗎?不要去想那些,女人什麽地方沒有,延誤了軍機會丟掉腦袋,命都沒有了還怎麽玩女人啊!”
孫可望嘿嘿笑了幾聲權當自我解嘲,雖然心中有些許不快但是覺得張獻忠說的沒錯,此時還不是享受的時候,真是羨慕李自成啊!守著偌大的洛陽,估計黃花閨女都玩夠了。
“砰……。”巨大的爆炸聲把張獻忠和孫可望嚇了一跳,張獻忠罵道:“娘的嘞!那個孫子玩火呢?”因為火器的犀利已經被人們所知,白蓮教也秘密的製作了一批火器,威力雖然不能跟官方的相比,但是仍然炸的死人,雖然徐龍星把火器給了白蓮教,但是隻有李自成的人馬得以裝備,秘方圖紙也歸了徐弘祖,至於張獻忠所部,裝備的是土製的火器,穩定性和威力都有欠缺,因此張獻忠以為爆炸聲是有人走火了。
“不好了,路上有東西爆炸了,死了一個弟兄傷了五個……。”一個似乎是頭目的人跑到張獻忠麵前匯報。
張獻忠哦了一聲,“可望你去看看怎麽迴事,這裏是小路,怎麽會爆炸呢?”這讓張獻忠覺得有些蹊蹺。
“砰……。”又是一聲爆炸,不過這次可不是死一個人了,而是死傷了十幾個,頓時使隊伍慢了下來。
張獻忠見孫可望迴來了,問道:“怎麽迴事?”
孫可望皺著眉頭道:“大哥,有點不對勁,我看了爆炸的地方,如果是獵人根本不會埋置那麽大威力的火器,另外就是埋置火器的地方是新泥,咱們的行蹤可能暴露了。”
張獻忠喘了幾口粗氣,道:“把死了的就地掩埋,受傷的妥善整治,命令全軍重選一個道路,繼續前進。”
“大哥……還是停下吧!派人四下看看,我總覺得什麽地方不對勁。”孫可望親眼看見了爆炸的威力,那些火器絕對是官府製作的,還是謹慎一些比較好。
第一三七章 【生化武器】+(解禁第一章)
上架了,大家多多支持下吧……
張獻忠雖然覺得蹊蹺,但是沒往心裏去,道:“就算是官府埋置的,也就那麽幾下罷了,如果真是官府想伏擊咱們,早就開始進攻了,還用等到現在嗎?繼續前進。”
孫可望一想也是這麽個道理,如果是官軍,早就開火了,玩這套把戲,即使是官軍,肯定也是小股的官軍。
張獻忠和孫可望雖然這麽想,可是下麵的士卒卻不這麽想,當第三聲爆炸想起後,說什麽他們也不走了,畢竟誰的性命也不是大風刮來的,誰不珍惜啊!
張獻忠得知這個情況,吐了口唾沫道:“來人,派出十人小隊二十隊,四下打探一下,看看是哪個孫子跟老子玩這套。”
看不見的敵人是最可怕的,當二十隊人馬如泥牛入海後,張獻忠才知道事情的嚴重性,向左右看了看,道:“全軍去東麵,占據那個山坡紮營,可望,你跟我來。”
孫可望跟在張獻忠的身後道,“大哥,現在怎麽辦?我們不能耗在這個地方啊!我們雖然沒有去打新鄉,節省下來不少糧草,但是如果被困在這個地方,前不著村後不著店,肯定不行。”
張獻忠站在高處向四外看看,道:“可以肯定是官軍了,但是施展這個戰術,對方的兵力肯定不多,起碼比咱們兩萬人馬少許多,官軍在地上埋置炸雷,就是為了拖延我們的前進速度,停留下來不行,可前進又使人膽虛,等想個辦法解決掉才行。”
孫可望眼珠子一轉,道:“大哥,我倒是有個辦法,他們不出來,咱們就逼他們出來……。”說著跟張獻忠咬起了耳朵。
宋獻策覺得這個想法非常好,崇禎皇帝以前的改革,多半集中在北方,山西,陝西等地,而南方隻有南京被辟為特別地區,崇禎皇帝口中的那些省份,多半行著舊有規則,這次如果能整編改製,起碼天下兵馬盡歸崇禎皇帝所有了,以前崇禎皇帝雖然親自手握兵權,但是總兵力不過十幾萬,還加上了袁崇煥手術的十萬關寧鐵騎,這次如果能成功,崇禎皇帝必將手握重兵,一切就好辦的多了。那才是一個像模像樣的軍事帝國呢!
“我軍此時兵力五萬人,做出圍攻洛陽的態勢足夠,但是圍城打援略顯不足,應該盡快抽調南方各省的兵力,尤其是湖廣和兩廣,要在兩個月之內調兵二十萬過來,這樣白蓮教便不足慮了。”
我點點頭道:“愛卿說的不錯,朕欽點了孫傳庭、傅宗龍、汪喬年、丁啟睿等封疆大吏親自點兵來河南,這幾個人除了孫傳庭朕比較熟悉之外,其他人都不太了解,總是要見上一麵的。”
因為我成為崇禎以後,把自己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黃河以北以及陝西和南京,對黃河以南花費的心力有限,致使我聽過的曆史名人都成了驢唇不對馬嘴的人物,比如後世被李自成所殺的三邊總督傅宗龍,此時是湖廣巡撫,汪喬年則是廣西總督、丁啟睿則成了四川巡撫,以前沒往心裏去,現在才知道他們的人生軌跡完全跟曆史不同,還真是有趣啊!
第一三四章 【李定國出世】
在大帳中,我和宋獻策商量圍洛陽引白蓮教入甕的戰略,覺得這個戰略是最好的,起碼我們占據了戰略主動權,讓白蓮教為了洛陽一城付出慘重代價,那個時候,即便白蓮教全部遁入河南諸山,也興不起什麽大浪了。
晉陝交界處的白蓮教根據地晉城,白蓮教的教主徐弘祖看著李自成送來的書信,皺著眉頭好半天沒有說話,圍坐在一旁的教眾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不由得麵麵相覷。
張獻忠咳嗽一聲道:“教主,李闖寫了些什麽啊?為什麽教主眉頭緊鎖呢?難道李闖沒拿下洛陽,徐龍星那老小子不是說把洛陽給咱們嗎?難道他反悔了,吞了咱們的弟兄?”
徐弘祖搖搖頭,道:“洛陽倒是在本教手中了……。”他的話剛說完,周圍發出喜悅的聲音,白蓮教起事以來,洛陽可是占據的最大城池,能不讓他們高興嗎!
張獻忠摩拳擦掌道:“教主,肯定是李闖那不到一萬人守著偌大的洛陽吃力,我看教主就派我去吧!”他本是好事之人,憋在這地方早就耐不住性子了。
徐弘祖又看看李自成的信,笑道:“自成不枉我教他,後一招才是殺招呢!獻忠,早知道你憋壞了,本教主有一要務讓你去辦。”
張獻忠聞聽立即站起來,道:“請教主吩咐,不管刀山火海,獻忠都不會皺一下眉頭。”
“本教命你率領兩萬教眾,越過太行山,攻占新鄉後渡過黃河圍攻開封,此戰許勝不許敗,而且要一刻不停,你可能辦到?”徐弘祖臉色嚴肅的看著張獻忠。
張獻忠沒想到徐弘祖一下就給了他這麽大的活計,略微遲疑,立即道:“教主放心,獻忠一定辦到,不拿下開封,您砍我的腦袋。”笑話,兩萬兒郎在手,他張獻忠還有什麽辦不了的。
張獻忠迴到自己的住所,見心腹孫可望坐在屋中,說道:“你來的正好,快隨我打點行囊,馬上就要出兵了,這次老子要幹一票大的……。”
孫可望臉上的神情不是太好看,弱聲說道:“大哥,這次我可能無法隨你出戰了,李四出事了,教主已經把他拿下,準備處決呢!”
李四是張獻忠的老部下,陝西起事的時候就跟隨張獻忠,曾經替張獻忠擋過子彈,後來起義軍被朝廷的官軍打散,人也失蹤了,這幾年好不容易大家又湊在一起,那個感情自然沒的說,一聽孫可望說李四要被處決,張獻忠不由得急了。
“怎麽迴事?教主怎麽會找李四的麻煩呢?”李四雖然有些小毛病,但是張獻忠知道李四絕對不會犯什麽大錯,怎麽會要死了呢?
孫可望唉聲歎息道:“大哥,你也知道李四有個愛賭的小毛病,這個賭博是害死人的買賣,由小賭到大賭很是容易,李四開始是小打小鬧,後來就是百八十兩的賭,越賭越大,最後癮頭實在是大,手裏又沒有了銀子,就打上了教銀的主意,大哥也知道,李四掌管著五萬兩的教銀……。”
張獻忠啊了一聲,不能置信道:“李四……該不是把教銀給輸了吧?”雖然是疑問的語氣,但是張獻忠知道,如果不是因為這個,李四又怎麽會要被處死呢!
孫可望點了點頭道:“不但把教銀輸了,還押上了一根手指頭,我就不明白,李四怎麽那麽渾呢!好事壞事還分不出來嗎?”
張獻忠拍了一下桌子,道:“李四愛賭我知道,但是絕對不會輸的那麽多,肯定是被人算計了,你去叫些弟兄,詢問一下是誰算計李四,某家把他大卸八塊。”
孫可望苦笑道:“大哥,如果不是對方事犯了,李四怎麽會出事呢!這件事教主已經知道了,算計李四的那夥人早被教主拿下處死了,而李四因為擅自動用教銀,按照教規是要被處死的,我琢磨著大哥在教主麵前能說上話,因此才來找大哥給李四求求情,畢竟咱們哥們都是一個地方出來的,人不親,山水還親呢!況且大哥跟李四的交情在那擺著……。”
張獻忠一擺手沒讓孫可望說下去,道:“別說了,跟我去見教主,無論如何我也要把李四保下來,大不了讓他這次隨我出戰,戴罪立功罷了。”
“咦!那不是李四的崽子定國嗎?怎麽……。”孫可望和張獻忠走出去沒有三百米,看見一個十三四歲的孩子向這邊走來,腦袋上還纏著一尺白布,這讓孫可望預感到有些不妙。
張獻忠也看見了,快走幾步迎上前去,道:“定國,你這是怎麽了?”
李定國一臉神傷,看到張獻忠和孫可望,眼淚立即掉了下來,道:“伯伯,我爹……我爹……。”原來是李四在剛才被處死了,按照白蓮教的教規,凡是做出不利於本教事務的教徒,都要受到嚴厲的懲處,李四的過錯猶大,因此被削首示眾,而且不準家人收屍,以收到震懾的作用。
李定國對父親好賭很是厭惡,可是父子天性,終究有血緣存在,他曾經哭喊著懇求教主徐弘祖饒了他爹,可惜徐弘祖怎麽會聽他的呢!最後見為父親收屍都無法辦到,隻好前來張獻忠處求情,希望能讓父親入土為安。
張獻忠哎呀一聲,不顧孫可望和李定國,徑直去見教主徐弘祖,徐弘祖知道李四跟他交情不一般,就這麽把李四殺了,也太說不過去了。
孫可望拍拍李定國的肩膀,道:“孩子,別哭了,你爹那個爛賭鬼遲早都有今日,否則你娘也不會被他氣死,我這裏有幾兩銀子,等張大哥迴來,你用這些銀子給你爹買口棺材吧!”
大約過了一個小時,一臉無奈的張獻忠迴來了,他有些不敢看李定國,因為徐弘祖那裏他沒有說動,反而被徐弘祖給勸住了,說什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如果人人如李四不遵守教規擅自動用教銀,那麽白蓮教還能成事嗎……,說的張獻忠啞口無言。
張獻忠咳嗽一聲道:“定國啊!去給你爹守魂吧!七天之後再給他下葬,這是教規,伯伯也無能為力,誰讓我們都是白蓮教的教徒呢!”
第一三五章 【千裏劉肇基】
李定國對父親的感情不是那麽深厚,正如孫可望所說,他爹是個爛賭鬼,不但把家業敗光了,還把他娘給氣死了,可是不管怎麽說,他們都是父子,眼看著父親的屍首在那裏晾著不能收斂入葬,他的心裏怎麽能好受啊!本來他是抱著很大的期望來見張獻忠的,可張獻忠的話讓他很失望,對白蓮教也生出厭惡怨恨的情緒來,心說沒有這個白蓮教,他爹和他娘都不會死……。
張獻忠見李定國一言不發的走了,歎了口氣轉身對孫可望,道:“你現在留下也沒什麽事了,我會吩咐下麵的人給李四辦後事,你跟我走吧!沒有你在身邊,我的心裏也不踏實。”
孫可望見李四已經死了,再留下也沒有什麽意義,說道:“大哥說的是,我這就迴去收拾東西。”
劉肇基率領五千騎兵渡過黃河後,一路急行軍插入太行山,翻過太行山後進駐陵川,丹河一帶。他此行的目的就是防止白蓮教的人馬進入太行山,危及京畿腹地的安全。
劉肇基看著手下的將士熱火朝天的搭箭帳篷,圍建臨時的營寨,不禁迴想起離開大部隊的時候,崇禎皇帝的一席話,崇禎皇帝將太行山看的很重,寧願將河南送給賊軍,也不想讓白蓮教的賊軍挺進太行山,崇禎皇帝給他下的命令就是,寧可戰鬥到最後一個人,也不能讓賊軍入太行山一步,而他,也立下了軍令狀,完不成任務將自刎謝罪。
“派出五個偵騎小隊,刺探一下河西的情況。”劉肇基迴過神來,吩咐手下的偵騎部隊馬上去搜集白蓮教的情報,偵騎小隊的刺探範圍多達五十裏,這個範圍應該夠用了。
白蓮教已經占據了丹河以西的晉城,很有可能如崇禎皇帝所料占據挺進太行山的要地陵川,一定要在情報上建立預警,否則他的這五千人馬兵力太過單薄,不足以對賊軍正麵作戰。
偵騎出去不到半天功夫,就送迴來一個讓劉肇基感到壓力很大的消息,白蓮教兩萬餘人,出晉城奔東方而來,不過現在還摸不準究竟是想挺進太行山還是有別的意圖。
“再探。”劉肇基命令偵騎接著刺探後,在原地走來走去畫上了圈圈,白蓮教的兩萬賊軍兵力不少,不知道是挺進太行山還是南下渡黃河進洛陽……。
“報,白蓮教的賊軍在丹河附近停下了,看樣子是想渡過丹河……。”天黑的時候,偵騎再次送來了情報。
和吳三桂當初奪取滎陽一樣,劉肇基也是頭一次獨當一麵,而崇禎皇帝選他阻擋白蓮教挺進太行山,看重的就是劉肇基的那種衝勁和勇武,有劉肇基阻擋白蓮教,可以很大程度上阻擋白蓮教挺進太行山,給崇禎皇帝騰出時間來。
可是劉肇基此時麵對的是始料未及的情況,白蓮教非但沒有挺進太行山,然而下丹河,渡過丹河就是焦作新鄉方向,顯然也不是南渡黃河奔洛陽,唯一的可能就是北上或者南下。
劉肇基額頭上的青筋都蹦起來了,這個情況擺在他麵前,他該怎麽辦呢?是按照崇禎皇帝的吩咐固守陵川靜待白蓮教的賊軍,還是相機而動呢?他的心裏非常矛盾。
留給劉肇基思考的時間隻有一夜,明天白蓮教的賊軍肯定會渡過丹河,不管是南下還是北上,後果都極其嚴重。
“賊軍的總兵力大概是四五萬人,手中的兵器並不齊備,戰鬥力無法跟官軍相比,分出渡丹河的人馬是兩萬餘人,加上去洛陽的賊軍,留守晉陝交界的賊軍,看來白蓮教分兵隻能是分而聚之,不會實行真正的分兵南下北上的策略……。”
劉肇基從白蓮教的角度出發,分析著眼前的局勢,如果他是白蓮教的教主,分出東進的人馬,絕對不會北上,分兵北上絕對是死路一條,那麽東進唯一的可能是南下,而南下不去洛陽,那麽隻有一個可能,就是攻打開封牽製崇禎皇帝那方的兵力,圍魏救趙解洛陽之圍。
想到這,劉肇基的後背驚出一身冷汗,崇禎皇帝的策略是包圍洛陽,將支援洛陽的賊軍殲滅於途中,而白蓮教的策略則是迂迴包抄,一旦賊軍拿下開封,就會揮師洛陽,反而將崇禎皇帝包圍了,雖然開封城牆高厚,民眾眾多,可是事有萬一,一旦形成那樣的局麵,崇禎皇帝的計劃就破產了,處境將變的非常危險。
想通了這個關鍵,劉肇基強迫自己深唿吸幾下,暗道:“此時派人通知皇上已經來不及了,戰機稍縱即逝,自己這個在外的將領也隻能根據戰機的變化調整策略,相信自己的變通皇上肯定會讚同的,因為賊軍分出這支人馬,根本就無力北上了,阻擋住這支賊軍的腳步,才能給皇上營造更好的圍城打援計劃。”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劉肇基當即叫過親兵,吩咐道:“傳令所有將士,即刻拔營奔赴丹河,一定要在天亮之前趕到。”
“操他娘的老天爺,這是存心跟我們過不去呀!”
“誰說不是……哎呀……我的馬腳崴了……。”
在部隊行進了二十裏路程的時候,風雲為之一變,下起了大雨,全軍冒雨前進困難可想而知,尤其還要保護好火器彈藥,困難程度非筆墨所能形容。
劉肇基騎在馬上,一邊擦著臉上的雨水一邊道:“不要掉隊,一定要保持這個速度,也別讓火器彈藥沾了雨水,那可是我們保命的本錢……。”
天亮時分,劉肇基終於率領本部人馬趕到了丹河東岸,麵對著丹河猛漲的水位,他不禁大笑起來,道:“好,老天爺這場雨誰說下的不好,可見大明有上天庇佑……。”
劉肇基吩咐尋找一處隱蔽所在安營紮寨,等天晴的時候,賊軍半渡之時率領全軍猛攻,保證能打賊軍一個措手不及。
第一三六章 【幽靈騷擾戰術】
可讓劉肇基完全沒有想到的是,天晴的時候,原本應該出現在西岸的賊軍,竟然全無蹤跡,這讓他心驚不已,難道中了調虎離山之計?當下命令偵騎仔細尋找敵人行蹤,還讓士卒冒著生命危險泅渡過丹河去西岸查看。
“什麽?賊軍已經渡河,可能到了柏山一帶。”劉肇基雙拳緊握,他沒想到賊軍預見到丹河水會猛漲,而連夜渡河了,“追,一定不能讓賊軍逃出我軍的視線。”
劉肇基身先士卒,他知道隻有自己做出榜樣才能讓下麵的將士用命。跟著劉肇基身邊的士卒發現了一個奇怪的事情,每到一處岔路口,總是可以發現一個“路標”,那是用草編製的,竟然跟偵騎偵查賊軍的方向一致,而這個路標絕對不是明軍偵騎的傑作。
劉肇基心中狐疑不已,他此時有些猶豫,難道是他想錯了,賊軍這是想引他入甕,而這些路標又是哪裏來的呢?
劉肇基本著試一試的想法,按照路標行進,他發現按照路標指示的方向,總是可以避開最為難走的路段,而且看起來還是抄近路。
前去探路的偵騎迴來,劉肇基發現他們押著一個瘦小的人。“將軍,就是這個小子在弄路標,我們抓到他的時候他正在編呢!我看這個小子似乎是奸細。”
劉肇基一看,心說怪不得那路標總是掛在路旁的枝椏上,而高度則相對一樣,不正是一個十三四歲孩子翹起腳尖伸手所及的最高高度嘛!
看著麵前的小孩子,劉肇基不太相信對方是奸細,見小孩子身上被荊棘劃傷多處,馬上叫過軍醫道:“給這個孩子瞧瞧,待會我要問話。全軍不必停步,繼續前進。”
劉肇基看著麵前這個叫李定國的小孩子,問道:“你為什麽要給我們指路,知道我們是什麽人嗎?知道我們再追什麽人嗎?”
李定國的小臉上沒有任何表情,點頭道:“我知道你們是官軍,在追白蓮教的人,我給你們指路,是想讓你們收留我,我要當兵……。”當下,李定國就把自己的父親因為什麽而獲罪,他怎麽去求白蓮教的教主等等事情講述一遍,最後講到偷出父親李四的屍體火化燒掉後,不禁哭起來。
劉肇基沒想到這個小孩子李定國竟然是白蓮教中層骨幹的子嗣,馬上詢問了一些白蓮教的事情,可惜李定國年紀幼小,哪會知道那麽多呢!能拚著小命從晉城出來,並且活到給官軍指路這一刻,不知道曆經了多少艱難險阻,如果不是心中那股對白蓮教怨恨的力量支持著他,他早就沒命了。
劉肇基歎了口氣,道:“說來我還要好好的謝謝你,沒有你為我們設置的路標,我們會走許多彎路,你今年十四歲了吧!也不小了,如果不怕死,就跟著我吧!”
就這樣,在追擊的路上,站在劉肇基身上的士卒中,多了一個瘦小的身影,那就是李定國,盡管身體瘦弱,可是精神抖擻。曆史就這樣跟所有人開了一個玩笑,明末的少年軍事天才李定國竟然就這麽“出世”了。
張獻忠率部連夜渡過丹河後,並沒有按照徐弘祖的吩咐去奪取新鄉,在他看來,奪取新鄉雖然能造成白蓮教極大的聲勢,但是實際好處一點沒有,反而會暴露他們的意圖,所以他想穿州過府,直奔黃河北岸的封丘,打算奪取封丘後,再渡過黃河打開封的主意。
“大哥,前麵是一個小鎮,要不要樂和樂和?”孫可望笑著問一旁的張獻忠,他知道張獻忠好色如命,隻不過在徐弘祖麵前收斂許多,此時離開了徐弘祖的管轄,他們兄弟說不得要闊綽闊綽了。
哪知道張獻忠狠狠的瞪了孫可望一眼,道:“可望,現在是什麽時候,不要說這些渾話,以前我們是怎麽失敗的,難道還想從死人堆裏再爬出來嗎?不要去想那些,女人什麽地方沒有,延誤了軍機會丟掉腦袋,命都沒有了還怎麽玩女人啊!”
孫可望嘿嘿笑了幾聲權當自我解嘲,雖然心中有些許不快但是覺得張獻忠說的沒錯,此時還不是享受的時候,真是羨慕李自成啊!守著偌大的洛陽,估計黃花閨女都玩夠了。
“砰……。”巨大的爆炸聲把張獻忠和孫可望嚇了一跳,張獻忠罵道:“娘的嘞!那個孫子玩火呢?”因為火器的犀利已經被人們所知,白蓮教也秘密的製作了一批火器,威力雖然不能跟官方的相比,但是仍然炸的死人,雖然徐龍星把火器給了白蓮教,但是隻有李自成的人馬得以裝備,秘方圖紙也歸了徐弘祖,至於張獻忠所部,裝備的是土製的火器,穩定性和威力都有欠缺,因此張獻忠以為爆炸聲是有人走火了。
“不好了,路上有東西爆炸了,死了一個弟兄傷了五個……。”一個似乎是頭目的人跑到張獻忠麵前匯報。
張獻忠哦了一聲,“可望你去看看怎麽迴事,這裏是小路,怎麽會爆炸呢?”這讓張獻忠覺得有些蹊蹺。
“砰……。”又是一聲爆炸,不過這次可不是死一個人了,而是死傷了十幾個,頓時使隊伍慢了下來。
張獻忠見孫可望迴來了,問道:“怎麽迴事?”
孫可望皺著眉頭道:“大哥,有點不對勁,我看了爆炸的地方,如果是獵人根本不會埋置那麽大威力的火器,另外就是埋置火器的地方是新泥,咱們的行蹤可能暴露了。”
張獻忠喘了幾口粗氣,道:“把死了的就地掩埋,受傷的妥善整治,命令全軍重選一個道路,繼續前進。”
“大哥……還是停下吧!派人四下看看,我總覺得什麽地方不對勁。”孫可望親眼看見了爆炸的威力,那些火器絕對是官府製作的,還是謹慎一些比較好。
第一三七章 【生化武器】+(解禁第一章)
上架了,大家多多支持下吧……
張獻忠雖然覺得蹊蹺,但是沒往心裏去,道:“就算是官府埋置的,也就那麽幾下罷了,如果真是官府想伏擊咱們,早就開始進攻了,還用等到現在嗎?繼續前進。”
孫可望一想也是這麽個道理,如果是官軍,早就開火了,玩這套把戲,即使是官軍,肯定也是小股的官軍。
張獻忠和孫可望雖然這麽想,可是下麵的士卒卻不這麽想,當第三聲爆炸想起後,說什麽他們也不走了,畢竟誰的性命也不是大風刮來的,誰不珍惜啊!
張獻忠得知這個情況,吐了口唾沫道:“來人,派出十人小隊二十隊,四下打探一下,看看是哪個孫子跟老子玩這套。”
看不見的敵人是最可怕的,當二十隊人馬如泥牛入海後,張獻忠才知道事情的嚴重性,向左右看了看,道:“全軍去東麵,占據那個山坡紮營,可望,你跟我來。”
孫可望跟在張獻忠的身後道,“大哥,現在怎麽辦?我們不能耗在這個地方啊!我們雖然沒有去打新鄉,節省下來不少糧草,但是如果被困在這個地方,前不著村後不著店,肯定不行。”
張獻忠站在高處向四外看看,道:“可以肯定是官軍了,但是施展這個戰術,對方的兵力肯定不多,起碼比咱們兩萬人馬少許多,官軍在地上埋置炸雷,就是為了拖延我們的前進速度,停留下來不行,可前進又使人膽虛,等想個辦法解決掉才行。”
孫可望眼珠子一轉,道:“大哥,我倒是有個辦法,他們不出來,咱們就逼他們出來……。”說著跟張獻忠咬起了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