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路隻見兩旁青山相距更近,山路越發陡峭起來,左旁山崖處一條流水如一布簾飛泄而下,而迎麵那一條河流翻騰著奔來,飛濺起一團團白色浪花細沫。
眾人你一言我一句邊聊邊不緊不慢地走著。
阮玉斌正煞有興致地觀著山景看著水流,心裏正想到那李太白所寫蜀道難中的兩句:
連峰去天不盈尺,枯鬆倒掛倚絕壁。
飛湍瀑流爭喧豗,冰崖轉石萬壑雷。
忽聽得前麵那些背夫一聲呐喊,其聲音明顯地透出極度的恐慌。急忙拔劍在手張目四顧。阿依和孟小嵐也各以手按腰間刀劍柄把,環顧左右,放眼四周並未見有何異常。
夏侯小蟲笑道:“有棒客?好呀!”
“幾個棒客還用你我弟兄動手麽。”水佬鬼懶洋洋地道。
“大哥你聽聽。”洪鐵匠笑道:“看來咱幾個成棒客、強人了。”
龐蒡道:“休再取笑,看見麽?這些背運貨物的背夫們的活路很是苦呢!”
眾人走了過去,見除了剛才喊了一聲的年青漢子已丟下了背上的貨物跑得老遠站立,迴頭看著這些來人外。其餘的依舊立在原地,他們年歲不一,除了八九個青壯年外,有兩個看去竟是年及五旬的老者和一個十多歲的半大少年。他們一個個都衣衫襤褸而單薄,人人身上幾乎都有不少補丁破洞,時下雖已進入秋日,且在這山澗狹穀中的背陰處也感覺寒意乍起。可看他們僅一件單衣爛裳還敞胸露懷汗流浹背的,可見出力不輕。
龐蒡見他們滿麵驚懼之色,忙朝他們招唿道:“各位莫誤認了,我等都是上打箭爐的過路人。”對方細看眾人服飾裝扮,又見這個說話和顏悅色的矮胖子象是個領頭的,果是不同於往常遇見過的棒客。
孟小嵐和阿依幫著擺好散落於地的貨物,眾人看這貨物都是用細薄竹篾編成的長條形狀袋子,貨袋內發出一股微微的氣味,其味也不難聞嗡,反有些兒清香。阮玉斌想問是什麽貨物猛覺不妥,話到嘴邊咽了迴去。老者看出他們都象是沒走過這道的,就說,他們背運的都是送往藏地的茶葉,一篾袋叫作一篦。
那個站在遠處的年輕人見狀就慢慢走了迴來。
水老鬼就笑道:“喂,你這位兄弟跑得快呀,連你的夥伴都不管啦?”
“也怪不得他,去年冬月間那趟,就遇到從大炮山過來的棒客,兇得狠哇,他就挨了頓毒打差點送命。”一個老背夫搖頭歎氣。
另一個道:“這個娃娃那次是頭一迴出門,脾氣又急要同他們理論,那些棒客是講理的麽?”
龐蒡點點頭道:“也是,講理的就不會去當棒老二了。”
洪鐵匠問道:“象你們這樣一日能走好遠路程?”
“背子輕點可走三四十裏,若是背得重了就隻走得二三十裏,有時候才走得十多裏路。”
洪鐵匠上前接過一個背夫的背子,走了幾步試試,就將那個漢子遞過來的丁字形杵拐試了幾下,才立住腳步,連連搖頭:“說起來不過兩百多斤,可這又長又險的山道,天天如此——”
阮玉斌本想也上去試試,一看身形魁偉的洪鐵匠如是說,心想背起來是肯定沒問題的,但自己定是不會比他顯得更輕鬆,自己就不去丟醜了。低頭看見路上的石頭上有不少小坑,顯然是這些背夫們長年累月的杵拐腳形成的,細細看去,果然每個背夫身後的木杵拐下麵的杵腳,都是用一小截鐵尖包裹著的。
告辭了這群背夫,七個人繼續趕路。
拐過一個山拗,見離山路不到兩丈高的地方跳下十多個手持刀劍棍棒的漢子來,為首一人目露精光其身量高出眾人半個腦殼,身後個個皆是精壯漢子。其中一個黃麵漢子喊一聲:“老大,今日水旺!”
見路上這七個人也都身上帶著鐵家夥,見了他們卻不驚不詫的,一瞬間麵上稍露猶疑,也就全都原地立住,不再逼進前來。
“莫鬧。探水探底。”為首那人迴道,又轉過頭來朝著這七人道,“來客何溜子?前水旺莫旺?”
夏侯小蟲道:“借道遠溜子,莫得鬧莫得鬧,莫水莫深。”
那人又道:“渾水趟趟?見者一分。”
夏侯小蟲笑道:“莫想趟,吾莫見,爾全留。”
為首那人雙手行了個啥禮,就帶著一夥人朝相反方向趕去。
等這夥人走得遠了,孟小嵐大笑:“這位夏三哥還看不出來呢!與這夥不三不四的人莫老莫老的老了半天,搗的啥鬼?”
水佬鬼笑道:“你以為他是個好人麽?人家夏侯三哥早年還是個占山為王的棒老二呢!”
阿依就瞟了夏侯蟲子一眼,阮玉斌和孟小嵐皆把眉頭皺了一皺。
夏侯小蟲朝著水佬鬼有幾分氣惱地道:“臭蟲兄,莫再提好麽?”
龐蒡與老二輕聲耳語了幾句,龐蒡道:“老二老四,你們同三位小兄弟先走一陣,我和老三隨後就來。”看樣子他們是這麽慣了的,洪鐵匠和水老四點個頭說聲我們走,抬腿就上了路。阮玉斌想,我倒要看看今天有啥熱鬧?走不幾步,與兩個姑娘商量幾句,這兩位豈是喜歡清靜的人?
洪鐵匠和水佬鬼也不多說,隻應一句:“隨意隨意。”與三人分手。
這裏三個人合計合計,決定就從此處慢慢返迴,看有何事情發生?阮玉斌想,如若合適還可上去湊上一迴鬧熱。走不多遠,遠遠地已見有一隊人馬過來,卻不見了剛才與水老四對暗語的那撥人,就連龐老大和洪老二也不見蹤影。
阮玉斌思索一下,對兩個姑娘道,咱們要看的戲多半是螳螂捕蟬,孟小嵐道那就有黃雀在後,阿依搖頭笑道老鷹更在後。阮玉斌搖搖頭,憑咱們的本事,難。離家以來的經曆,已是讓他大大地開了眼。
正說著話,阿依輕輕地噓了一聲,三人在路坎上麵尋個有些平整的大石頭坐下來,皆住口無言,靜待不到半柱香功夫,就聽山路上響起一陣急促的追趕奔跑聲。
三人立起身來看時,見有兩個公人打扮的漢子沒命地在前麵奔跑著,後頭卻就是方才的那一夥人,隻是不見了為首的高個和黃臉漢二人,眼看他們就要奔到三人的位置。
阮玉斌見狀自是閃念道,準是那夥不三不四的人犯了案子,可前來辦案的公人才兩個,恐怕反會被滅了口,我何不上去助他二人一助?剛一思量就已拔劍而起,隻一縱身就已站立在兩個公人之後和那七八個追趕者之前。緊接著又是一人跳了下來,阮玉斌見是孟小嵐。
兩人這突然的一下子,就把後麵的這夥人驚了一大跳,全都一楞一個急刹步,隨即又全都腦怒異常,跑在頭裏的一人大罵:“是你幾個小子,剛才如若不是老大放了你幾個,哼!早就倒淨你幾個的水!”另一人叫道:“快滾開!再擋路就一個也不留!”
阿依本就極不情願出手相助公門中人,想在一旁瞧瞧鬧熱,隻要他二人無啥危險也就罷了,不料聽到對方出言很是猖狂,哪裏還能聽下去?隻一提氣,縱身就上,人還未攏那把劍鋒已是逼至為首那人喉頭前麵寸餘。幾乎同時,對方也揚手起劍,兩劍交並咣地一聲脆響,雖是應對也迅疾,卻也大驚,急抽身退步。
這邊阮玉斌和小嵐精神越發倍增,各尋對手,刀劍棍棒呯呯咣當一陣來來往往。在這一段狹窄的羊腸小道上,對方雖是人多,反而占不上便宜。況且隻一交手,就分出了雙方各是幾斤幾兩。三人也試出對方就是為首一人還可與他們匹敵。
三人在瞬間一對眼色,相互會意,隻留下阿依對付著為首這人。他兩個舉刀挺劍殺向其餘眾人。
阿依與這人你來我往地好一場打鬥,進進退退地交手也有十餘迴合。
孟小嵐和阮玉斌躍入那七八人中,在這狹窄的山道上隻能邊鬥邊行進。一陣地刀劍飛舞,這夥人已顯然不是對手,起初還仗著人多勢眾,很快就明顯地不敵,隻能招架著步步後退。
阮玉斌此刻興奮起來,出門以來何時有這麽過癮的交手?以一對四,而且是勢如破竹,看對方一個個且戰且退。他大吼一聲,手中劍一個大挑花,隻見在半空裏顯現出個弧形,劍鋒斜斬直逼一人項下。那人大駭,連退數步轉身就逃。這夥人先前並不把這三個眉目清秀的少年放到眼裏,此時已甚感不敵。孟小嵐手裏那把柳葉單刀耍得讓人眼花撩亂,幾個被追的漢子已是手法漸亂,步子隻有退的難有進的。
這孟小嵐遇此情景,隻覺自己真如那當年的紅線女、呂四娘和十三妹一般,心裏一暢快,就更是精神倍增,加之此刻正移到了一處較為寬闊的地段,她手中一把柳葉刀真是舞得不可開交,連師父沒少斥責她的花刀秀招都使了出來。隻因對方早已大怯敗陣,一個個都在尋時機逃脫,哪裏還顧得上她刀法的破綻?
若是在尋常,阮玉斌的這一聲喊,其聲音明顯的帶有幾分斯文,極似裝腔作勢,不過如一個書生秀才大聲讀誦一般。可此刻強弱已分明,他那一聲自是將這夥人驚了一下,本就站了下風的他們立時大亂。內中一人在驚慌中大叫一聲:“開溜!”,立馬連蹦帶跳地轉身就逃。
阮玉斌他們三人還想追去,就聽身後又有腳步聲奔來,迴頭看時,就是剛才被這夥人追殺的兩人。兩人叫道:“三位好漢,莫要追了。”
阿依並不吭聲,收起了手中劍。孟小嵐和阮玉斌似乎還猶未盡興,刀劍仍握手中,還把頭轉向那夥人逃走的方向。阮玉斌卻又見稍遠些的前方,也就是先前聯想到李太白詩句的地段,一大群人象更是熱鬧。
待這兩個被追殺的漢子跑攏來,阿依把眼一瞥,吃了一驚,這兩人中,其中一人咋會這般眼熟?
眾人你一言我一句邊聊邊不緊不慢地走著。
阮玉斌正煞有興致地觀著山景看著水流,心裏正想到那李太白所寫蜀道難中的兩句:
連峰去天不盈尺,枯鬆倒掛倚絕壁。
飛湍瀑流爭喧豗,冰崖轉石萬壑雷。
忽聽得前麵那些背夫一聲呐喊,其聲音明顯地透出極度的恐慌。急忙拔劍在手張目四顧。阿依和孟小嵐也各以手按腰間刀劍柄把,環顧左右,放眼四周並未見有何異常。
夏侯小蟲笑道:“有棒客?好呀!”
“幾個棒客還用你我弟兄動手麽。”水佬鬼懶洋洋地道。
“大哥你聽聽。”洪鐵匠笑道:“看來咱幾個成棒客、強人了。”
龐蒡道:“休再取笑,看見麽?這些背運貨物的背夫們的活路很是苦呢!”
眾人走了過去,見除了剛才喊了一聲的年青漢子已丟下了背上的貨物跑得老遠站立,迴頭看著這些來人外。其餘的依舊立在原地,他們年歲不一,除了八九個青壯年外,有兩個看去竟是年及五旬的老者和一個十多歲的半大少年。他們一個個都衣衫襤褸而單薄,人人身上幾乎都有不少補丁破洞,時下雖已進入秋日,且在這山澗狹穀中的背陰處也感覺寒意乍起。可看他們僅一件單衣爛裳還敞胸露懷汗流浹背的,可見出力不輕。
龐蒡見他們滿麵驚懼之色,忙朝他們招唿道:“各位莫誤認了,我等都是上打箭爐的過路人。”對方細看眾人服飾裝扮,又見這個說話和顏悅色的矮胖子象是個領頭的,果是不同於往常遇見過的棒客。
孟小嵐和阿依幫著擺好散落於地的貨物,眾人看這貨物都是用細薄竹篾編成的長條形狀袋子,貨袋內發出一股微微的氣味,其味也不難聞嗡,反有些兒清香。阮玉斌想問是什麽貨物猛覺不妥,話到嘴邊咽了迴去。老者看出他們都象是沒走過這道的,就說,他們背運的都是送往藏地的茶葉,一篾袋叫作一篦。
那個站在遠處的年輕人見狀就慢慢走了迴來。
水老鬼就笑道:“喂,你這位兄弟跑得快呀,連你的夥伴都不管啦?”
“也怪不得他,去年冬月間那趟,就遇到從大炮山過來的棒客,兇得狠哇,他就挨了頓毒打差點送命。”一個老背夫搖頭歎氣。
另一個道:“這個娃娃那次是頭一迴出門,脾氣又急要同他們理論,那些棒客是講理的麽?”
龐蒡點點頭道:“也是,講理的就不會去當棒老二了。”
洪鐵匠問道:“象你們這樣一日能走好遠路程?”
“背子輕點可走三四十裏,若是背得重了就隻走得二三十裏,有時候才走得十多裏路。”
洪鐵匠上前接過一個背夫的背子,走了幾步試試,就將那個漢子遞過來的丁字形杵拐試了幾下,才立住腳步,連連搖頭:“說起來不過兩百多斤,可這又長又險的山道,天天如此——”
阮玉斌本想也上去試試,一看身形魁偉的洪鐵匠如是說,心想背起來是肯定沒問題的,但自己定是不會比他顯得更輕鬆,自己就不去丟醜了。低頭看見路上的石頭上有不少小坑,顯然是這些背夫們長年累月的杵拐腳形成的,細細看去,果然每個背夫身後的木杵拐下麵的杵腳,都是用一小截鐵尖包裹著的。
告辭了這群背夫,七個人繼續趕路。
拐過一個山拗,見離山路不到兩丈高的地方跳下十多個手持刀劍棍棒的漢子來,為首一人目露精光其身量高出眾人半個腦殼,身後個個皆是精壯漢子。其中一個黃麵漢子喊一聲:“老大,今日水旺!”
見路上這七個人也都身上帶著鐵家夥,見了他們卻不驚不詫的,一瞬間麵上稍露猶疑,也就全都原地立住,不再逼進前來。
“莫鬧。探水探底。”為首那人迴道,又轉過頭來朝著這七人道,“來客何溜子?前水旺莫旺?”
夏侯小蟲道:“借道遠溜子,莫得鬧莫得鬧,莫水莫深。”
那人又道:“渾水趟趟?見者一分。”
夏侯小蟲笑道:“莫想趟,吾莫見,爾全留。”
為首那人雙手行了個啥禮,就帶著一夥人朝相反方向趕去。
等這夥人走得遠了,孟小嵐大笑:“這位夏三哥還看不出來呢!與這夥不三不四的人莫老莫老的老了半天,搗的啥鬼?”
水佬鬼笑道:“你以為他是個好人麽?人家夏侯三哥早年還是個占山為王的棒老二呢!”
阿依就瞟了夏侯蟲子一眼,阮玉斌和孟小嵐皆把眉頭皺了一皺。
夏侯小蟲朝著水佬鬼有幾分氣惱地道:“臭蟲兄,莫再提好麽?”
龐蒡與老二輕聲耳語了幾句,龐蒡道:“老二老四,你們同三位小兄弟先走一陣,我和老三隨後就來。”看樣子他們是這麽慣了的,洪鐵匠和水老四點個頭說聲我們走,抬腿就上了路。阮玉斌想,我倒要看看今天有啥熱鬧?走不幾步,與兩個姑娘商量幾句,這兩位豈是喜歡清靜的人?
洪鐵匠和水佬鬼也不多說,隻應一句:“隨意隨意。”與三人分手。
這裏三個人合計合計,決定就從此處慢慢返迴,看有何事情發生?阮玉斌想,如若合適還可上去湊上一迴鬧熱。走不多遠,遠遠地已見有一隊人馬過來,卻不見了剛才與水老四對暗語的那撥人,就連龐老大和洪老二也不見蹤影。
阮玉斌思索一下,對兩個姑娘道,咱們要看的戲多半是螳螂捕蟬,孟小嵐道那就有黃雀在後,阿依搖頭笑道老鷹更在後。阮玉斌搖搖頭,憑咱們的本事,難。離家以來的經曆,已是讓他大大地開了眼。
正說著話,阿依輕輕地噓了一聲,三人在路坎上麵尋個有些平整的大石頭坐下來,皆住口無言,靜待不到半柱香功夫,就聽山路上響起一陣急促的追趕奔跑聲。
三人立起身來看時,見有兩個公人打扮的漢子沒命地在前麵奔跑著,後頭卻就是方才的那一夥人,隻是不見了為首的高個和黃臉漢二人,眼看他們就要奔到三人的位置。
阮玉斌見狀自是閃念道,準是那夥不三不四的人犯了案子,可前來辦案的公人才兩個,恐怕反會被滅了口,我何不上去助他二人一助?剛一思量就已拔劍而起,隻一縱身就已站立在兩個公人之後和那七八個追趕者之前。緊接著又是一人跳了下來,阮玉斌見是孟小嵐。
兩人這突然的一下子,就把後麵的這夥人驚了一大跳,全都一楞一個急刹步,隨即又全都腦怒異常,跑在頭裏的一人大罵:“是你幾個小子,剛才如若不是老大放了你幾個,哼!早就倒淨你幾個的水!”另一人叫道:“快滾開!再擋路就一個也不留!”
阿依本就極不情願出手相助公門中人,想在一旁瞧瞧鬧熱,隻要他二人無啥危險也就罷了,不料聽到對方出言很是猖狂,哪裏還能聽下去?隻一提氣,縱身就上,人還未攏那把劍鋒已是逼至為首那人喉頭前麵寸餘。幾乎同時,對方也揚手起劍,兩劍交並咣地一聲脆響,雖是應對也迅疾,卻也大驚,急抽身退步。
這邊阮玉斌和小嵐精神越發倍增,各尋對手,刀劍棍棒呯呯咣當一陣來來往往。在這一段狹窄的羊腸小道上,對方雖是人多,反而占不上便宜。況且隻一交手,就分出了雙方各是幾斤幾兩。三人也試出對方就是為首一人還可與他們匹敵。
三人在瞬間一對眼色,相互會意,隻留下阿依對付著為首這人。他兩個舉刀挺劍殺向其餘眾人。
阿依與這人你來我往地好一場打鬥,進進退退地交手也有十餘迴合。
孟小嵐和阮玉斌躍入那七八人中,在這狹窄的山道上隻能邊鬥邊行進。一陣地刀劍飛舞,這夥人已顯然不是對手,起初還仗著人多勢眾,很快就明顯地不敵,隻能招架著步步後退。
阮玉斌此刻興奮起來,出門以來何時有這麽過癮的交手?以一對四,而且是勢如破竹,看對方一個個且戰且退。他大吼一聲,手中劍一個大挑花,隻見在半空裏顯現出個弧形,劍鋒斜斬直逼一人項下。那人大駭,連退數步轉身就逃。這夥人先前並不把這三個眉目清秀的少年放到眼裏,此時已甚感不敵。孟小嵐手裏那把柳葉單刀耍得讓人眼花撩亂,幾個被追的漢子已是手法漸亂,步子隻有退的難有進的。
這孟小嵐遇此情景,隻覺自己真如那當年的紅線女、呂四娘和十三妹一般,心裏一暢快,就更是精神倍增,加之此刻正移到了一處較為寬闊的地段,她手中一把柳葉刀真是舞得不可開交,連師父沒少斥責她的花刀秀招都使了出來。隻因對方早已大怯敗陣,一個個都在尋時機逃脫,哪裏還顧得上她刀法的破綻?
若是在尋常,阮玉斌的這一聲喊,其聲音明顯的帶有幾分斯文,極似裝腔作勢,不過如一個書生秀才大聲讀誦一般。可此刻強弱已分明,他那一聲自是將這夥人驚了一下,本就站了下風的他們立時大亂。內中一人在驚慌中大叫一聲:“開溜!”,立馬連蹦帶跳地轉身就逃。
阮玉斌他們三人還想追去,就聽身後又有腳步聲奔來,迴頭看時,就是剛才被這夥人追殺的兩人。兩人叫道:“三位好漢,莫要追了。”
阿依並不吭聲,收起了手中劍。孟小嵐和阮玉斌似乎還猶未盡興,刀劍仍握手中,還把頭轉向那夥人逃走的方向。阮玉斌卻又見稍遠些的前方,也就是先前聯想到李太白詩句的地段,一大群人象更是熱鬧。
待這兩個被追殺的漢子跑攏來,阿依把眼一瞥,吃了一驚,這兩人中,其中一人咋會這般眼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