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佩孚點點頭,又道:“狼師師長為段天虎。”
段天虎也站了起來,向大家敬了個軍禮,隻是他的軍禮相比吳應輝來說,還相差太多,最起碼的標準也無法達到。
沒辦法,他是第一次進入軍隊係統,對於他這個從未當過兵的人來說就連這個軍禮也是臨時抱佛腳才學的。
吳佩孚同樣點點頭,繼續宣讀道:“二:虎狼師團隸屬於司令部,總司令對其直接負責,三:特對手江南鐵血軍團進行改編,第一軍、第四軍為第一路軍,總指揮吳佩孚,副總指揮杜海生,第二路軍由第二軍,第三軍組成,總指揮唐生智,副總指揮孫傳芳,第三路軍由第五軍、第六軍、獨立虎狼師團組成,總指揮薛嶽,副總指揮黃金榮,三軍所負責具體之防務將會在下次的例行發布會上進行通報。”
“我還有最後一個問題,請吳總司令做出迴答。”
楚曉敏又站了起來,問道。
“請講!”
吳佩孚一愣,見還是這個小丫頭,隨即一笑,道。
“請問三路軍中,哪一路擔任對山東進攻之重責。”
“剛才我說了,三軍所負責具體之任務,將會在下次例行的發布會上進行通報,現在無法迴答你的問題,還望見諒。”
見對方如此態度,楚曉敏也知道,關於這件事情,隻怕也問不出什麽來,隻得作罷。
發布會,也在她最後一個問題得到迴答後,宣布了結束。
第七百零一章:被動局麵!
“胡鬧,簡直是胡鬧,亂彈琴,這張宗昌是怎麽迴事,怎的會犯如此低級的錯誤,難道對方暗中進行拍照,他就沒有一點察覺,還有,他的那些警衛部隊是幹什麽吃的,這點警覺都沒有,一群飯桶,酒囊飯袋,當殺,死不足惜,如此重要的證據都被那杜海生給拿了去,要他還有什麽用。”
南京和上海的天氣一樣,最近一段時間都是陰雨不斷,直到現在也沒有好轉。
位於南京黃浦路中央軍校內的蔣|介石官邸,是一處在去年新建成的紅色二層小樓房,很是氣派。
此時,軍政部長何應欽、軍委會秘書長楊永泰坐在沙發上,而在他們的對麵,蔣某人正暴跳如雷,陰著臉將手中的報紙摔在了桌子上,狠狠的道。
事到如今,他不得不承認,當初他為了拉攏張宗昌,為了讓對方承認自己在民國的領導地位,而出兵山東是多麽愚蠢而不明智的決定。
讓他更沒有想到的是,杜海生竟然會有張宗昌這家夥親自監督軍火運輸的照片,看那一臉的得意樣,蔣某人都恨不得親自去山東狠狠的抽他幾個嘴巴子。
時隔多日,當時和張宗昌一唱一和,在報紙和電台上大肆為其歌功頌德,而作為新滬係和奉係的兩大首腦,杜海生和張學良在隨後都保持了沉默,蔣中正本以為對方手中肯定沒有掌握什麽更有利的證據,而他們之前所說的不過都是猜測罷了。
而張宗昌卻不一樣,不但查出了襲擊押運軍火的幕後主使,而且還將其全部殲滅,並配以照片在各地報紙上大肆宣揚,如此一來,本來極其被動的局麵瞬間就被他強勢的扭轉了迴去,而杜海生和張學良同時的沉默,也恰好印證了這一點,杜海生手中並沒有什麽重要的證據。
可萬萬沒有想到,時隔數月,這家夥才展開反擊,而且一開始就是如此的淩厲,讓他沒有任何反擊之力,照片為證,還有第三旅的一個營長王富貴,這個唯一的活口,都將幕後的指使對準了張宗昌,鐵證之下,饒是想狡辯也不過是枉然罷了。
杜海生的目標很明確,就是將張宗昌死死的咬住,直到他無法動彈,從這個世界上徹底消失為止。
而作為此次事件的參與者,數月之前,他也是為張宗昌搖旗呐喊,雖然他明知道,滅掉郭玉山所部,乃是對方金蟬脫殼,丟車保帥的手段,真正的幕後主使還是張宗昌本人,但即便是這樣,為了中原大會戰的全麵形勢考慮,他還是做出了在報紙上支持張宗昌的決定。
其中最重要的一個關鍵就是,他料定杜海生和張學良都沒有掌握足夠的證據來證明幕後真正的主使就是張宗昌,故而才顯得有些毫無顧忌。
卻沒有想到,杜海生這一手竟然玩的如此漂亮。
不但陰了張宗昌,還將自己狠狠算計了一把,搬起石頭狠狠砸了一下自己的腳,很痛,也很憋屈,即便如此,他也找不到更好的辦法來解決目前的窘況。
很顯然,這些東西,隻怕是在張宗昌襲擊押運火車的時候偷拍的,而數月之前,他和張宗昌一唱一和,表現默契,在報紙上大肆渲染,而杜海生卻選擇了沉默,其目的,隻怕也隻是為了今天,要狠狠的打自己的臉,給自己來一個措手不及。
若是這樣的話,對方的目的已然達到。
現在的他,進退兩難,一來,中原大會戰激戰正酣,正值最為關鍵的時刻,陳誠、顧祝同、劉峙、陳調元、葉開鑫等都在各自戰場,若杜海生和張學良這兩個最大的派係也參與進來的話,那麽,全麵大戰將會一觸即發,而他手中的軍隊也會顯得越發緊張,甚至會出現一邊倒的形勢。
當初他為了得到張學良的支持,煞費心機,卻不想張宗昌這個笨蛋,竟然將他苦心經營的一切在瞬間給徹底推倒。
幸好,從張學良和杜海生的表態中也能看出,兩人都刻意談到了駐紮在山東境內陳調元部的問題,他們就是想打山東,對付張宗昌,對於陳調元所部,還是保持著一貫的原則和主張,撤出山東,一切都會相安無事,若是不然,也就間接宣布和江南鐵血軍團以及東北軍進行對抗。
蔣中正是想這麽做,但目前的形勢,卻不得不讓他做出慎重的考慮。
再則,杜海生和吳佩孚在新聞發布會上的措辭更為強硬,杜海生警告,退,則罷,不退,就打,不但要打,還要打服了,打痛了。
而吳佩孚更是限定了時間,無論他做出何等決定,江南鐵血軍團都會在一個星期內開始對山東境內做出軍事進攻之決定。
也就是說,這場戰爭,根本無法避免。
打是一定的,而且,對方也一再強調,是打張宗昌,是為了報私仇,這次,對方也沒有興無義之師,打無名之仗,張學良的軍火被張宗昌劫去,東北軍所屬第三團乃是他的精銳部隊,也在戰鬥中全體陣亡,這個仇,他要報,其他人也無話可說。
而杜海生的理由,卻是有些牽強,什麽叫保護上海企業的財產安全,他都已經將武器轉賣給東北軍了,途中出現任何變故,跟他都沒有分毫的關係,可,人家就說,這些軍火雖然賣出去了,可被劫了,要每次軍火都被劫,那誰還敢跟他做生意,買他的軍火武器。
而且,杜海生還認為,這件事情,就是張宗昌對上次在上海,他要求和自己會麵,而被自己拒絕的打擊保護,是對他以及全體江南鐵血軍團將士的挑釁。
這兩人,在對山東出兵上,都已經占了大義,有了理由,得到了民眾的理解和支持。
現在,張宗昌的醜惡嘴臉被徹底揭露了出來,若是自己還意味的護犢子,不承認事實的話,隻怕他也要遭到國內民眾的唾棄和不齒。
可一旦將陳調元所部撤迴江蘇境內,那麽,就等於張宗昌直接麵對東北軍和江南方麵軍的共同圍攻,而閻錫山、石友三、孫殿英、孫良誠的大軍也就可以從山東戰場上撤出來,一部分留在安徽境內,一部分迴河南,另一部分則可以馳援已經兵發湖北的孫連仲的第八路軍。
而陳調元所部無論是和孫殿英還是石友三以及孫良誠的部隊相比,都有著全麵的差距。
撤出來,留在江蘇還是投入到河南戰場上一解劉峙所部的危機,這也是一個難題。
總之一句話,正是因為張宗昌的疏忽,讓本就被動的局麵徹底變的無法收拾。
而杜海生的陰險和狠辣,也在這一步棋的布陣上得到了極大的體現,此人,乃是人中之龍,並不好對付。
蔣某人也終於見識到了杜海生的真正強悍之處,手段之陰險,用心之狠毒,出手之果決,都是他未曾在其他軍閥身上見到過的。
軍者,多有勇無謀,而像如此有勇有謀,韜光養略,熟知天下的人,還真是他生平所見。
何應欽見蔣中正生氣,趕緊笑著勸道:“校長別動怒,免得傷了肝脾。”
“肝脾?”
蔣某人一愣,隨即道:“什麽狗屁的肝脾,誰能解山東、中原之困局,即便傷了肝脾又如何?”
麵對蔣中正的訓斥,何應欽顯得很是坦蕩,想了想,又道:“不知校長之意,乃是如何?”
他也知道此事件的問題嚴重性,弄不好,張宗昌的督辦生涯就要結束,甚至還要打上自己的性命,而作為曾經的盟友,國民政府也會首當其衝的受到指責,雖然杜海生在昨日的發布會上說的很委婉,但隻要不是傻子,都知道他所說的有些人是誰,分明就是將矛頭指向了南京國民政府和眼前的校長。
殺招!
杜海生這小子,不出則已,一出就是殺招,步步緊逼,一環扣一環,每一步都是經過他深思熟慮,精心算計出來的,很顯然,這一切都是一個套。
為的,就是讓南京國民政府和張宗昌越陷越深,等到他們忘乎所以,無法自拔的時候,在給他們身上的致命處狠狠捅上一刀。
很顯然,這一刀,讓眼前的校長也很痛,一夜之間,蔣中正的皺紋仿佛突然之間仿佛增加數倍,蒼老了許多。
作為軍政部長,何應欽也想不出更好的主意,現在,能做的就是將影響減小到最低限度,而且,按照他的意思,不要和杜海生、張學良的聯軍發生正麵的衝突,若不然的話,所引發的連鎖反應,對於國民政府將會是致命打擊。
“這山東之局,說活也活,說死也死,動和不動,隻怕對咱們都會不利。”
蔣某人平複了下心情,緩緩的坐了下來,搖頭歎息的道。
第七百零二章:以退為進!
“其實,也不然!”
一直坐在沙發上,保持沉默的楊永泰撫了撫自己的眼睛,這時候,突然開口。
何應欽和蔣|介石俱是一愣,隨後問道:“暢卿莫非已有了對策不成?”
一副文弱書生的楊永泰笑著搖搖頭,道:“往往,下棋的時候,看似死局,其實在下棋人看來,這其中還有著無數種盤活的機會,死局,有時候蘊含著新生,能夠讓原本不利的局麵在極短的時間內扭轉過來,現如今,杜海生和張學良同時發表對山東張宗昌之態度,而證據還是如此的充分,對山東,打,已經無可避免,而蔣公你所領導的南京國民政府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想要扭轉,看似不可能,其實卻不然。”
蔣中正聽的一頭霧水,不由得強子一笑,道:“暢卿你就莫要賣關子了,有什麽主意直說便是。”
楊永泰招手讓秘書去取地圖,而在這期間,看了眼麵前兩人,開口道:“蔣公,首先我們要做的是大方的承認咱們被山東張宗昌蒙蔽了眼睛,上了他的道,不但要承認,還要登報對國內民眾道歉,做一個交代,並立即接觸和其同盟關係,斷絕和張宗昌的一切聯絡。”
“這樣行麽,當初我們……”
何應欽聞聽,不由得眉頭緊皺,疑惑的問道,對於楊永泰的提議,他是持懷疑的態度的。
“不行,也得行!”
楊永泰神秘一笑,繼而又道:“大方承認,高調認錯,要裝委屈,以得到國內民眾的原諒,然後讓他們同情於我們。”
蔣中正聽著,點點頭,很是讚同楊永泰的辦法,不過,又擔憂道:“人非草木,乃有思想,我們又能怎能控製他們的想法,杜海生這一步,步步暗藏玄機,布置下重重陷阱,招招致命,而國內的民眾,很顯然又被他拉攏了過去,而且他現在有了先入為主的的優勢。”
“正因為人非草木,我們才要這麽做,想讓他們同情,並非不可能,隻要我們做的到位就行。”
說著,看看兩人,又道:“到時候,找一些在民國德高望重的名人,文人,讓他們出麵,為蔣公多美言幾句,事情基本上就差不多了,不過,在此基礎上,我們首先要采取一個以退為進的措施,讓陳調元所部撤迴江蘇,在南通、海門、啟動三地進行布防。”
正說著,秘書將地圖給取了過來,走到作戰室,楊永泰將地圖打開,用手一點他所說的三個地方,道:“這三地,跟上海隔江相望,尤其是海門,距離崇明島更是近在咫尺,若是杜海生敢利用兵發山東的契機,對南京國民政府宣戰的話,陳調元所部完全可以利用地理位置的優勢,從這裏渡江而過,直逼崇明,拿下崇明之後,分兩路,一路拿下長興島,另一路則挺向上海城,現在的上海,並沒有任何軍艦,這樣一來,我們就有了海上優勢。”
“你的意思,來個海上轟炸上海城區?”
何應欽若有所悟的想著,隨後問道。
“不錯,與此同時,命餘杭駐軍分兩路,沿桐鄉、嘉興、嘉善一線進攻鬆江、青浦,另一路沿海寧、海鹽、平湖一線攻打進山,奉賢,對上海進行包圍戰術,讓其不得不考慮現狀,從而山東之聯軍不敢輕舉妄動,實在不行,讓空軍配合,對其進行全天候的轟炸。”
楊永泰也知道,一旦讓空軍對上海城進行轟炸的話,那麽就無法避免傷及無辜百姓的事情發生,肯定會遭到國內民眾的強烈抵|製和討伐,可事情若真到了那個地步,國內民眾的聲音雖然重要,卻還是其次,隻有將杜海生這個肉中釘眼中刺拔掉方才安心。
蔣中正點點頭,事到如今,也隻得如此。
他也知道,自己和杜海生之間的矛盾隨著時間的轉移,已經越發不可調和,而且,他曾經擬定並下發到各軍的對上海及十八軍作戰之絕密文件也被機要處的一個文員給帶迴了上海,而負責追殺翁曉雲的特工一個都沒有迴來,直到現在也沒有半點音訊,不用說,肯定被杜海生暗中殺害,隻怕這份文件已在杜海生的保險櫃中進行保存,對於他來說,這也是一顆炸彈,隨時都有可能被杜海生這個家夥給扔出來,在民國再次引起轟動。
雖然這份絕密文件最終並未下達到各軍,但因為乃是自己親手起草,所以,事情就顯得更加複雜和嚴重。
可現在來看,杜海生並未有要對付他的意思,不過,誰也無法保證這個不按常規出牌的家夥,什麽時候不高興了就抖出來這麽個包袱。
他雖然讓人曾潛入上海城想要將這份文件搶迴去,但無奈,那一段時間杜海生的情報部門對他安插在上海城的人員進行了抓捕和清查,讓他在上海的情報組織一夜之間徹底癱瘓,沒有了情報部門提供情報,就等於失去了眼睛,最後,也不得不選擇了放棄。
總之,杜海生已經知道,他是自己的心腹大患,若是時機一到,必然會將其鏟除,故而,兩人這一戰,隻怕也無法避免。
杜海生現在手中有三十多萬軍隊,乃是民國軍閥中最為不可小覷的一支力量,若是不鏟除,隻怕會在他統一全國的進程中製造不小的麻煩。
這也是他不願意看到的。
蔣中正想著,隨即又將目光鎖定在了中原之地,最後落在了湖北境內。
“暢卿之計策,不失為一步妙棋,可當下的問題是,中原大戰激戰正酣,本來當初我的設想就是用陳調元和張宗昌的部隊,在山東境內拖住閻錫山一部、孫良誠大部、石友三、孫殿英全部,給安徽、河南、江蘇甚至湖北戰場上的我軍提供間接的支持,而眼下,一旦張學良和杜海生的聯軍進駐山東,閻錫山、孫殿英的討伐軍便可以全部騰出手來,除一部留在安徽、河南外,其餘全部進駐湖北的話,咱們本處於有利的局麵將會在瞬間被打破。”
楊永泰搖搖頭,道:“這倒不怕。”,說著,一指湖北等地道:“現在正值江南雨季,最近一段時間,長江全線出現大到暴雨的情況,長江水大漲,兇猛無比,水流湍急,前些日子,我曾去下江望江樓查看過長江的水勢,平日裏的客輪也因為長江水暴漲而停止了運輸業務,無論是孫連仲還是閻錫山的增援部隊,最多到達漢陽一線,想要過長江,取江北的武昌無異於癡心妄想。”
“那按照暢卿的意思……”
蔣中正看了看地圖,還是有些顧慮的道。
“放棄孝感,全線退守到漢陽、江漢兩個地方,依靠堅固的防禦工事,對來犯之敵進行沉重打擊,為了應對不測,應立刻通知錢大鈞,讓其征調所有民船、客輪、漁船,學三國時期,將船連為一體,一旦出現敗勢,便可做出接應,退迴長江以南,和錢大鈞的部隊進行迴合,然後將所有的船隻進行銷毀,依靠長江天險防備來犯之敵,現在,安徽境內的長江以南城市,都在我們的控製之中,電令各地之守軍,將所有的船隻亦全部銷毀。”
頓了頓,楊永泰又道:“沒有了船,饒是孫連仲本領再大,總不能和士兵們遊泳渡過長江吧,隻怕沒有現在的長江水勢,他們也不敢。”
蔣某人和何應欽聞聽,俱是連連點頭表示讚同,正如楊永泰所說,沒有了可以過江的船隻,你即便能遊過長江,又能如何,武漢南岸的守備軍,隻要在長江拉起防禦工事,隻怕還沒有渡過長江,就被亂槍打死在了兇猛的江水之中了。
不過,楊永泰的提議,也有他的弊端,如此一來,也就間接等於放棄了河南、山東全部、安徽、江蘇北部,等於說這場中原大會戰,他蔣某人不但沒有得到任何的利益,反而將兵力搜索,進一步壓榨了他的生存空間。而等於宣布了閻錫山、馮玉祥的討伐軍取得了大片中原的土地。
一旦進入冬季,江水減少,對方定然還會渡江而直逼南京,不過,到時候他也有了喘息的機會,再和閻錫山的討伐軍一決雌雄也未嚐不可。
段天虎也站了起來,向大家敬了個軍禮,隻是他的軍禮相比吳應輝來說,還相差太多,最起碼的標準也無法達到。
沒辦法,他是第一次進入軍隊係統,對於他這個從未當過兵的人來說就連這個軍禮也是臨時抱佛腳才學的。
吳佩孚同樣點點頭,繼續宣讀道:“二:虎狼師團隸屬於司令部,總司令對其直接負責,三:特對手江南鐵血軍團進行改編,第一軍、第四軍為第一路軍,總指揮吳佩孚,副總指揮杜海生,第二路軍由第二軍,第三軍組成,總指揮唐生智,副總指揮孫傳芳,第三路軍由第五軍、第六軍、獨立虎狼師團組成,總指揮薛嶽,副總指揮黃金榮,三軍所負責具體之防務將會在下次的例行發布會上進行通報。”
“我還有最後一個問題,請吳總司令做出迴答。”
楚曉敏又站了起來,問道。
“請講!”
吳佩孚一愣,見還是這個小丫頭,隨即一笑,道。
“請問三路軍中,哪一路擔任對山東進攻之重責。”
“剛才我說了,三軍所負責具體之任務,將會在下次例行的發布會上進行通報,現在無法迴答你的問題,還望見諒。”
見對方如此態度,楚曉敏也知道,關於這件事情,隻怕也問不出什麽來,隻得作罷。
發布會,也在她最後一個問題得到迴答後,宣布了結束。
第七百零一章:被動局麵!
“胡鬧,簡直是胡鬧,亂彈琴,這張宗昌是怎麽迴事,怎的會犯如此低級的錯誤,難道對方暗中進行拍照,他就沒有一點察覺,還有,他的那些警衛部隊是幹什麽吃的,這點警覺都沒有,一群飯桶,酒囊飯袋,當殺,死不足惜,如此重要的證據都被那杜海生給拿了去,要他還有什麽用。”
南京和上海的天氣一樣,最近一段時間都是陰雨不斷,直到現在也沒有好轉。
位於南京黃浦路中央軍校內的蔣|介石官邸,是一處在去年新建成的紅色二層小樓房,很是氣派。
此時,軍政部長何應欽、軍委會秘書長楊永泰坐在沙發上,而在他們的對麵,蔣某人正暴跳如雷,陰著臉將手中的報紙摔在了桌子上,狠狠的道。
事到如今,他不得不承認,當初他為了拉攏張宗昌,為了讓對方承認自己在民國的領導地位,而出兵山東是多麽愚蠢而不明智的決定。
讓他更沒有想到的是,杜海生竟然會有張宗昌這家夥親自監督軍火運輸的照片,看那一臉的得意樣,蔣某人都恨不得親自去山東狠狠的抽他幾個嘴巴子。
時隔多日,當時和張宗昌一唱一和,在報紙和電台上大肆為其歌功頌德,而作為新滬係和奉係的兩大首腦,杜海生和張學良在隨後都保持了沉默,蔣中正本以為對方手中肯定沒有掌握什麽更有利的證據,而他們之前所說的不過都是猜測罷了。
而張宗昌卻不一樣,不但查出了襲擊押運軍火的幕後主使,而且還將其全部殲滅,並配以照片在各地報紙上大肆宣揚,如此一來,本來極其被動的局麵瞬間就被他強勢的扭轉了迴去,而杜海生和張學良同時的沉默,也恰好印證了這一點,杜海生手中並沒有什麽重要的證據。
可萬萬沒有想到,時隔數月,這家夥才展開反擊,而且一開始就是如此的淩厲,讓他沒有任何反擊之力,照片為證,還有第三旅的一個營長王富貴,這個唯一的活口,都將幕後的指使對準了張宗昌,鐵證之下,饒是想狡辯也不過是枉然罷了。
杜海生的目標很明確,就是將張宗昌死死的咬住,直到他無法動彈,從這個世界上徹底消失為止。
而作為此次事件的參與者,數月之前,他也是為張宗昌搖旗呐喊,雖然他明知道,滅掉郭玉山所部,乃是對方金蟬脫殼,丟車保帥的手段,真正的幕後主使還是張宗昌本人,但即便是這樣,為了中原大會戰的全麵形勢考慮,他還是做出了在報紙上支持張宗昌的決定。
其中最重要的一個關鍵就是,他料定杜海生和張學良都沒有掌握足夠的證據來證明幕後真正的主使就是張宗昌,故而才顯得有些毫無顧忌。
卻沒有想到,杜海生這一手竟然玩的如此漂亮。
不但陰了張宗昌,還將自己狠狠算計了一把,搬起石頭狠狠砸了一下自己的腳,很痛,也很憋屈,即便如此,他也找不到更好的辦法來解決目前的窘況。
很顯然,這些東西,隻怕是在張宗昌襲擊押運火車的時候偷拍的,而數月之前,他和張宗昌一唱一和,表現默契,在報紙上大肆渲染,而杜海生卻選擇了沉默,其目的,隻怕也隻是為了今天,要狠狠的打自己的臉,給自己來一個措手不及。
若是這樣的話,對方的目的已然達到。
現在的他,進退兩難,一來,中原大會戰激戰正酣,正值最為關鍵的時刻,陳誠、顧祝同、劉峙、陳調元、葉開鑫等都在各自戰場,若杜海生和張學良這兩個最大的派係也參與進來的話,那麽,全麵大戰將會一觸即發,而他手中的軍隊也會顯得越發緊張,甚至會出現一邊倒的形勢。
當初他為了得到張學良的支持,煞費心機,卻不想張宗昌這個笨蛋,竟然將他苦心經營的一切在瞬間給徹底推倒。
幸好,從張學良和杜海生的表態中也能看出,兩人都刻意談到了駐紮在山東境內陳調元部的問題,他們就是想打山東,對付張宗昌,對於陳調元所部,還是保持著一貫的原則和主張,撤出山東,一切都會相安無事,若是不然,也就間接宣布和江南鐵血軍團以及東北軍進行對抗。
蔣中正是想這麽做,但目前的形勢,卻不得不讓他做出慎重的考慮。
再則,杜海生和吳佩孚在新聞發布會上的措辭更為強硬,杜海生警告,退,則罷,不退,就打,不但要打,還要打服了,打痛了。
而吳佩孚更是限定了時間,無論他做出何等決定,江南鐵血軍團都會在一個星期內開始對山東境內做出軍事進攻之決定。
也就是說,這場戰爭,根本無法避免。
打是一定的,而且,對方也一再強調,是打張宗昌,是為了報私仇,這次,對方也沒有興無義之師,打無名之仗,張學良的軍火被張宗昌劫去,東北軍所屬第三團乃是他的精銳部隊,也在戰鬥中全體陣亡,這個仇,他要報,其他人也無話可說。
而杜海生的理由,卻是有些牽強,什麽叫保護上海企業的財產安全,他都已經將武器轉賣給東北軍了,途中出現任何變故,跟他都沒有分毫的關係,可,人家就說,這些軍火雖然賣出去了,可被劫了,要每次軍火都被劫,那誰還敢跟他做生意,買他的軍火武器。
而且,杜海生還認為,這件事情,就是張宗昌對上次在上海,他要求和自己會麵,而被自己拒絕的打擊保護,是對他以及全體江南鐵血軍團將士的挑釁。
這兩人,在對山東出兵上,都已經占了大義,有了理由,得到了民眾的理解和支持。
現在,張宗昌的醜惡嘴臉被徹底揭露了出來,若是自己還意味的護犢子,不承認事實的話,隻怕他也要遭到國內民眾的唾棄和不齒。
可一旦將陳調元所部撤迴江蘇境內,那麽,就等於張宗昌直接麵對東北軍和江南方麵軍的共同圍攻,而閻錫山、石友三、孫殿英、孫良誠的大軍也就可以從山東戰場上撤出來,一部分留在安徽境內,一部分迴河南,另一部分則可以馳援已經兵發湖北的孫連仲的第八路軍。
而陳調元所部無論是和孫殿英還是石友三以及孫良誠的部隊相比,都有著全麵的差距。
撤出來,留在江蘇還是投入到河南戰場上一解劉峙所部的危機,這也是一個難題。
總之一句話,正是因為張宗昌的疏忽,讓本就被動的局麵徹底變的無法收拾。
而杜海生的陰險和狠辣,也在這一步棋的布陣上得到了極大的體現,此人,乃是人中之龍,並不好對付。
蔣某人也終於見識到了杜海生的真正強悍之處,手段之陰險,用心之狠毒,出手之果決,都是他未曾在其他軍閥身上見到過的。
軍者,多有勇無謀,而像如此有勇有謀,韜光養略,熟知天下的人,還真是他生平所見。
何應欽見蔣中正生氣,趕緊笑著勸道:“校長別動怒,免得傷了肝脾。”
“肝脾?”
蔣某人一愣,隨即道:“什麽狗屁的肝脾,誰能解山東、中原之困局,即便傷了肝脾又如何?”
麵對蔣中正的訓斥,何應欽顯得很是坦蕩,想了想,又道:“不知校長之意,乃是如何?”
他也知道此事件的問題嚴重性,弄不好,張宗昌的督辦生涯就要結束,甚至還要打上自己的性命,而作為曾經的盟友,國民政府也會首當其衝的受到指責,雖然杜海生在昨日的發布會上說的很委婉,但隻要不是傻子,都知道他所說的有些人是誰,分明就是將矛頭指向了南京國民政府和眼前的校長。
殺招!
杜海生這小子,不出則已,一出就是殺招,步步緊逼,一環扣一環,每一步都是經過他深思熟慮,精心算計出來的,很顯然,這一切都是一個套。
為的,就是讓南京國民政府和張宗昌越陷越深,等到他們忘乎所以,無法自拔的時候,在給他們身上的致命處狠狠捅上一刀。
很顯然,這一刀,讓眼前的校長也很痛,一夜之間,蔣中正的皺紋仿佛突然之間仿佛增加數倍,蒼老了許多。
作為軍政部長,何應欽也想不出更好的主意,現在,能做的就是將影響減小到最低限度,而且,按照他的意思,不要和杜海生、張學良的聯軍發生正麵的衝突,若不然的話,所引發的連鎖反應,對於國民政府將會是致命打擊。
“這山東之局,說活也活,說死也死,動和不動,隻怕對咱們都會不利。”
蔣某人平複了下心情,緩緩的坐了下來,搖頭歎息的道。
第七百零二章:以退為進!
“其實,也不然!”
一直坐在沙發上,保持沉默的楊永泰撫了撫自己的眼睛,這時候,突然開口。
何應欽和蔣|介石俱是一愣,隨後問道:“暢卿莫非已有了對策不成?”
一副文弱書生的楊永泰笑著搖搖頭,道:“往往,下棋的時候,看似死局,其實在下棋人看來,這其中還有著無數種盤活的機會,死局,有時候蘊含著新生,能夠讓原本不利的局麵在極短的時間內扭轉過來,現如今,杜海生和張學良同時發表對山東張宗昌之態度,而證據還是如此的充分,對山東,打,已經無可避免,而蔣公你所領導的南京國民政府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想要扭轉,看似不可能,其實卻不然。”
蔣中正聽的一頭霧水,不由得強子一笑,道:“暢卿你就莫要賣關子了,有什麽主意直說便是。”
楊永泰招手讓秘書去取地圖,而在這期間,看了眼麵前兩人,開口道:“蔣公,首先我們要做的是大方的承認咱們被山東張宗昌蒙蔽了眼睛,上了他的道,不但要承認,還要登報對國內民眾道歉,做一個交代,並立即接觸和其同盟關係,斷絕和張宗昌的一切聯絡。”
“這樣行麽,當初我們……”
何應欽聞聽,不由得眉頭緊皺,疑惑的問道,對於楊永泰的提議,他是持懷疑的態度的。
“不行,也得行!”
楊永泰神秘一笑,繼而又道:“大方承認,高調認錯,要裝委屈,以得到國內民眾的原諒,然後讓他們同情於我們。”
蔣中正聽著,點點頭,很是讚同楊永泰的辦法,不過,又擔憂道:“人非草木,乃有思想,我們又能怎能控製他們的想法,杜海生這一步,步步暗藏玄機,布置下重重陷阱,招招致命,而國內的民眾,很顯然又被他拉攏了過去,而且他現在有了先入為主的的優勢。”
“正因為人非草木,我們才要這麽做,想讓他們同情,並非不可能,隻要我們做的到位就行。”
說著,看看兩人,又道:“到時候,找一些在民國德高望重的名人,文人,讓他們出麵,為蔣公多美言幾句,事情基本上就差不多了,不過,在此基礎上,我們首先要采取一個以退為進的措施,讓陳調元所部撤迴江蘇,在南通、海門、啟動三地進行布防。”
正說著,秘書將地圖給取了過來,走到作戰室,楊永泰將地圖打開,用手一點他所說的三個地方,道:“這三地,跟上海隔江相望,尤其是海門,距離崇明島更是近在咫尺,若是杜海生敢利用兵發山東的契機,對南京國民政府宣戰的話,陳調元所部完全可以利用地理位置的優勢,從這裏渡江而過,直逼崇明,拿下崇明之後,分兩路,一路拿下長興島,另一路則挺向上海城,現在的上海,並沒有任何軍艦,這樣一來,我們就有了海上優勢。”
“你的意思,來個海上轟炸上海城區?”
何應欽若有所悟的想著,隨後問道。
“不錯,與此同時,命餘杭駐軍分兩路,沿桐鄉、嘉興、嘉善一線進攻鬆江、青浦,另一路沿海寧、海鹽、平湖一線攻打進山,奉賢,對上海進行包圍戰術,讓其不得不考慮現狀,從而山東之聯軍不敢輕舉妄動,實在不行,讓空軍配合,對其進行全天候的轟炸。”
楊永泰也知道,一旦讓空軍對上海城進行轟炸的話,那麽就無法避免傷及無辜百姓的事情發生,肯定會遭到國內民眾的強烈抵|製和討伐,可事情若真到了那個地步,國內民眾的聲音雖然重要,卻還是其次,隻有將杜海生這個肉中釘眼中刺拔掉方才安心。
蔣中正點點頭,事到如今,也隻得如此。
他也知道,自己和杜海生之間的矛盾隨著時間的轉移,已經越發不可調和,而且,他曾經擬定並下發到各軍的對上海及十八軍作戰之絕密文件也被機要處的一個文員給帶迴了上海,而負責追殺翁曉雲的特工一個都沒有迴來,直到現在也沒有半點音訊,不用說,肯定被杜海生暗中殺害,隻怕這份文件已在杜海生的保險櫃中進行保存,對於他來說,這也是一顆炸彈,隨時都有可能被杜海生這個家夥給扔出來,在民國再次引起轟動。
雖然這份絕密文件最終並未下達到各軍,但因為乃是自己親手起草,所以,事情就顯得更加複雜和嚴重。
可現在來看,杜海生並未有要對付他的意思,不過,誰也無法保證這個不按常規出牌的家夥,什麽時候不高興了就抖出來這麽個包袱。
他雖然讓人曾潛入上海城想要將這份文件搶迴去,但無奈,那一段時間杜海生的情報部門對他安插在上海城的人員進行了抓捕和清查,讓他在上海的情報組織一夜之間徹底癱瘓,沒有了情報部門提供情報,就等於失去了眼睛,最後,也不得不選擇了放棄。
總之,杜海生已經知道,他是自己的心腹大患,若是時機一到,必然會將其鏟除,故而,兩人這一戰,隻怕也無法避免。
杜海生現在手中有三十多萬軍隊,乃是民國軍閥中最為不可小覷的一支力量,若是不鏟除,隻怕會在他統一全國的進程中製造不小的麻煩。
這也是他不願意看到的。
蔣中正想著,隨即又將目光鎖定在了中原之地,最後落在了湖北境內。
“暢卿之計策,不失為一步妙棋,可當下的問題是,中原大戰激戰正酣,本來當初我的設想就是用陳調元和張宗昌的部隊,在山東境內拖住閻錫山一部、孫良誠大部、石友三、孫殿英全部,給安徽、河南、江蘇甚至湖北戰場上的我軍提供間接的支持,而眼下,一旦張學良和杜海生的聯軍進駐山東,閻錫山、孫殿英的討伐軍便可以全部騰出手來,除一部留在安徽、河南外,其餘全部進駐湖北的話,咱們本處於有利的局麵將會在瞬間被打破。”
楊永泰搖搖頭,道:“這倒不怕。”,說著,一指湖北等地道:“現在正值江南雨季,最近一段時間,長江全線出現大到暴雨的情況,長江水大漲,兇猛無比,水流湍急,前些日子,我曾去下江望江樓查看過長江的水勢,平日裏的客輪也因為長江水暴漲而停止了運輸業務,無論是孫連仲還是閻錫山的增援部隊,最多到達漢陽一線,想要過長江,取江北的武昌無異於癡心妄想。”
“那按照暢卿的意思……”
蔣中正看了看地圖,還是有些顧慮的道。
“放棄孝感,全線退守到漢陽、江漢兩個地方,依靠堅固的防禦工事,對來犯之敵進行沉重打擊,為了應對不測,應立刻通知錢大鈞,讓其征調所有民船、客輪、漁船,學三國時期,將船連為一體,一旦出現敗勢,便可做出接應,退迴長江以南,和錢大鈞的部隊進行迴合,然後將所有的船隻進行銷毀,依靠長江天險防備來犯之敵,現在,安徽境內的長江以南城市,都在我們的控製之中,電令各地之守軍,將所有的船隻亦全部銷毀。”
頓了頓,楊永泰又道:“沒有了船,饒是孫連仲本領再大,總不能和士兵們遊泳渡過長江吧,隻怕沒有現在的長江水勢,他們也不敢。”
蔣某人和何應欽聞聽,俱是連連點頭表示讚同,正如楊永泰所說,沒有了可以過江的船隻,你即便能遊過長江,又能如何,武漢南岸的守備軍,隻要在長江拉起防禦工事,隻怕還沒有渡過長江,就被亂槍打死在了兇猛的江水之中了。
不過,楊永泰的提議,也有他的弊端,如此一來,也就間接等於放棄了河南、山東全部、安徽、江蘇北部,等於說這場中原大會戰,他蔣某人不但沒有得到任何的利益,反而將兵力搜索,進一步壓榨了他的生存空間。而等於宣布了閻錫山、馮玉祥的討伐軍取得了大片中原的土地。
一旦進入冬季,江水減少,對方定然還會渡江而直逼南京,不過,到時候他也有了喘息的機會,再和閻錫山的討伐軍一決雌雄也未嚐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