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二世的元年,本來可以是一個新的輝煌開始,可是胡亥的命運不濟,這一年,恰成了他與帝國末日的開幕式。


    彼時的帝國,還在按照秦始皇規定的慣性在運行,北部邊境防範匈奴的負擔很重。


    防匈奴,這沒錯兒,北方遊牧民族對中原的威脅和侵襲,是一部後來延續了幾千年的大戲,數次改變了我們民族的人種、文化與政治結構。


    對北方的防範,按理說,應該用一支職業軍隊去完成,可是秦朝的辦法是,直接征調基層的居民去戍邊。這就引出了一些問題,積累日久,成了潰堤之穴。


    當年七月,官府下令,征發居民組的貧民去漁陽郡(今北京密雲)戍邊。


    密雲這地方現在早不是邊疆了,不過,如果你登上離此不遠的八達嶺長城,放眼看所謂的“塞北”平原,你還是能體會到長城之外的浩大與蒼涼。


    秦時,這裏當然是邊遠的苦寒之地了。


    老百姓再窮,也不願意離鄉背井跑到長城上望天去。征發貧民戍邊,本來就是容易引起民怨的事兒,而秦朝的法律,對戍卒到崗的要求又過於苛刻,一旦誤期,就要斬首。


    古代交通不似現代,一遇風雨,很難準點到達,秦律卻不考慮這一點,斬首沒商量。


    如果誤期了,是不是在半途就斬首呢?不是,是到達以後,由接受官員來驗證、執行。


    那麽在半道上誤期了的戍卒,會那麽老老實實地跑去送死嗎?


    這就是法律上的空白了。這個問題,沒人過問。法律的設計者們把黔首看成了牛馬,在他們看來,既是牛馬麽,讓你左,你就不敢右。可是人不是牛馬,人有一種意誌。


    就在這批牛馬當中,有一批900人的隊伍,被征發後暫時集中駐屯在大澤鄉。這支隊伍裏,有兩個在意誌上非凡的人物,一個是陳勝,一個是吳廣。


    陳勝是陽城(今河南商水)人,吳廣是陽夏(今河南太康)人,兩人都是農民。


    在我們這個族群的曆史中,有很多偉大人物,都出自農民,這一點我們到今天也不能忽視,尤其不能忽視那些有作為、有抱負的農家子弟。


    陳勝和吳廣,當時就不是一般的貧民,他們能力很強,雙雙做到了“屯長”的職務,大概就是臨時中隊長吧。


    陳勝這人,素來有大誌,曾經給人當雇工,幫有錢人家耕田。一次在田間休息,他想到自己這做牛馬的命,悵恨久之,忽然對農友們歎道:“苟富貴,勿相忘!”


    能說出這話,前麵會有很多的思想鋪墊,也許他想到了將來能有良田百畝、仆擁成群等等。他的同伴就嘲笑他:“你一個打工的,怎麽富貴啊?”


    陳勝輕蔑地看看同伴,嘿嘿了一聲:“嗟唿,燕雀安知鴻鵠之誌!”


    這是一個很著名的段子了,如果我們把它放到現實的環境中想一想,相信每個人都會感到震動。


    再說那900名戍卒駐紮在大澤鄉,想必是要擇日開拔,可是偏偏遇上連日暴雨,走不了路,活活把行期給耽誤了。現在,他們就遇到了要不要乖乖去送死的問題。


    不送死,也可以,有一條出路是逃亡。可是逃亡的風險也很大,被通緝後也是死路一條。秦的法律之嚴,是連商鞅本人也跑不掉的,何況幾百個人生地不熟的新兵?


    人到了絕境,本能地就會想法子求生。唯一的求生之路,就是造反,陳勝和吳廣這兩位屯長商量開了:“如今逃亡也是死,舉大計也是死,一樣的死,咱們死國可乎?”


    “舉大計”是指造反,“死國”就是為國而死。陳勝、吳廣現在雖是秦朝的黔首,但他們內心仍把自己視為楚國人,反正楚國已亡,鬧騰一把,為國殉死總算是個痛快的死。


    陳勝不愧是人中豪傑,平時在田壟上幹活時的思考,給他帶來了超出一般農民的政治頭腦,他對吳廣說:“天下苦秦久矣。我聽說二世是少子,不應立為太子,當立者是公子扶蘇。扶蘇因為幾次勸諫的緣故,始皇帝才讓他在外帶兵。聽說他無罪,就被二世殺掉了。百姓多數隻聽說他的賢明,不知道他已經死了。此外項燕是楚國將軍,數次有功,愛護士卒,楚人對他很憐憫,有的以為他死了,有的以為他逃亡了。現在咱們這支隊伍應該詐稱以扶蘇、項燕為首領,作為天下首倡,響應者一定多。”


    陳勝、吳廣打算帶著900名閭裏貧民造反,要對抗的是正統的帝國機器,隻有舉起一麵“義”字大旗,拉出兩位名震天下的賢者,才有可能喚起民眾,點燃幹柴。這些,陳勝都想到了。


    兩人定下大原則後,就一塊兒去問算命先生。那算命先生可能也是個牢騷滿腹的人,看出這兩位中隊長心存不軌,就給出了一個“足下事皆成,有功”的吉兆來。那時候算卦,是燒龜甲,看裂紋的走向說話,怎麽說、怎麽是。


    於是中國史上的第一次全民大起義,就在一位卜者的激勵下拉開了序幕。


    卜者還暗示他們說,可以“卜之鬼”,也就是裝神弄鬼,喚起民眾。陳勝、吳廣一點就通,馬上用朱砂在絹帛上寫了三個字“陳勝王”,意思就是“陳勝為王”。然後,把這“丹書”偷偷塞到魚販子賣的魚肚子裏。


    戍卒隊伍裏的夥頭兵去市場買了魚迴來,剖開魚肚一看:嗬!有字!


    ——陳勝王。


    這頓晚飯,900人可就炸開了鍋,大家驚疑不定。吃完飯,陳勝又讓吳廣跑到駐地附近神祠的小樹林中,點亮一盞忽忽悠悠的燈燭,裝作狐狸叫:“大楚興——,陳勝王——”


    戍卒們聽見,麵麵相覷,更加驚恐。


    陳勝故意裝什麽也不知道。第二天,大家看見陳勝,都盯著他。陳勝心中有數了,這“狐狸廣播電台”的輿論宣傳,有效果了。


    吳廣平時對手下很愛護,深得人心,於是他決心上演苦肉計,把戍卒們埋藏在心底的怨氣點燃。那時官府派來帶隊的,有兩名正式的軍官,官職叫都尉。都尉的官兒不大,但吃喝很講究,常常醉酒。吳廣就趁著都尉醉酒時,故意說自己要逃跑。


    戍卒逃跑,都尉就要被治罪。其中一位都尉大怒,當眾拿起竹條子就狠抽吳廣。


    百姓沒有向著官員的,眾戍卒果然被激怒,群情洶洶。吳廣趁機奪下都尉的劍,一劍把他刺死。


    陳勝也沒閑著,緊接著就殺死了另一名都尉。


    然後,陳勝把戍卒們召集起來說:“各位先生遇到下雨,都已誤期,誤期就當斬。就算是不被斬,去戍邊而死的,也有十分之六七。咱們是壯士,不死則已,死就應該出個大名。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這算是中國最早的人權宣言了。


    戍卒們正愁得不行,這話算是說到他們心裏去了,於是齊聲說:“願意從命!”


    接下來,就是一套莊嚴的儀式,全體脫光右肩膀的衣服(右袒),設壇盟誓,拿都尉的頭顱做祭品,詐稱受了扶蘇與項燕的命令,起事了!


    陳勝終於實現它的鴻鵠之誌。他自立為將軍,任命吳廣為都尉,宣布建國,國號為“大楚”。國王的職位虛懸,給人印象是,將來不是扶蘇來做,就是項燕來做。


    一幫還沒有上崗的戍卒,怎麽造反?他們沒有弓箭,沒有刀槍劍戟,就拿了鋤頭、白木棍做武器。沒有後勤保障,就“望屋而食”,看見有村子就進去吃飯。


    裝備雖然簡單,但造反隊伍因為得人心,進展非常順利,輕鬆就攻下了大澤鄉,緊接著就攻下了當地的縣城——蘄縣。


    在此之前,造反者隻是一些藏在山澤的小幫夥,現在陳勝的隊伍一家夥就拿下了一個縣城,轟動當然不小。一路挺進,加入者也就甚眾,反正老老實實地活也活不好了。


    占領了蘄縣之後,陳勝做了分兵部署,一小部分向東,而他自己率大部分義軍向西,連克數城,一直推進到了陳縣(今河南淮陽)。


    這一路,義軍旌旗飄飄,氣勢大盛,不斷有窮人和失意者加入進來。到達陳縣境內時,隊伍壯大得已不可想象——有戰車700乘,騎兵千餘人,步兵數萬人。


    這些隊伍,雖然沒有秦軍那種威武的鎖子甲,胸前背後也沒有赳赳紅纓,但幾萬把鋤頭林立,也足以讓秦朝的地方官膽戰心驚。


    牛馬們,今朝也要怒吼了!


    秦朝關東地區的地方官,不可謂不敬業,但他們無法阻止這潮水般的造反隊伍。陳縣的縣令和當地郡守率先逃跑,隻留下一個負責治安的郡丞,帶著少數士卒與義軍接戰。幾個秦兵哪裏是幾萬把鋤頭的對手,一開戰就被殺個一幹二淨。


    陳勝進入陳縣後,邀集了當地的“三老”(鄉官,主管宣傳教育)與豪傑,共商大計。鄉官和豪傑們一致擁戴陳勝,說:“將軍親臨前線,伐無道,誅暴秦,恢複楚國的社稷,功勞大了,可以為王。”


    短短幾天時間裏,陳勝也迅速適應了身份轉變,其胸懷已不是簡單的求生了,他立刻順應民意,自立為楚王(扶蘇、項燕那是等不來的),國號“張楚”,意為“弘揚大楚”。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讖語,終於應驗了。


    窮雇工的“鴻鵠之誌”,也應驗了。


    陳勝義旗一舉,天下果然響應。各郡縣的老百姓,被秦朝的官吏壓迫的太苦了,都一哄而起,把縣官關押起來,隨後就砍頭。秦朝在關東一帶的基層政權,迅速瓦解。


    前麵提到的劉邦,此時正隱蔽在芒碭山,聽到了消息,也率眾攻下了沛縣,被擁立為沛公。英布、彭越等江洋大盜也紛紛相應。


    這是真正意義上的全民起義,參加者不僅有底層百姓,還有知識分子、六國前貴族、基層官員。魏國的名士張耳、陳餘,孔子的八世孫孔鮒,都投奔了陳勝,那位曾經謀刺過秦始皇的韓國貴族張良,也加入了劉邦的隊伍。


    官員參與造反的,級別較高的有會稽的郡守殷通。他認為亡秦之時已經到了,晚動手就會受製於人,於是也起兵鬧事。後來被項燕的後裔項梁、項羽叔侄所殺。


    四方豪傑,都喜歡把陳勝叫做“陳王”,一來他本來姓陳,二來義軍大本營陳縣原為陳國的舊都,叫“陳王”比較順嘴。


    陳勝占據陳以後,在戰略部署上是四麵開花,分別向南、北、西進軍。其中西路是主力,又分為三路,直指鹹陽。這樣做,是要到處點火,狠掐命門,把“大一統”的天下完全攪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帝國霸業之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澤天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澤天下並收藏帝國霸業之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