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立國之後,情係黎民,辛勤操勞,積勞成疾,不到兩年就死了。武王早逝,傳位於兒子姬誦,是為成王。姬誦此時才十三歲,而周朝國家新立、諸事初創,一個孩子難以勝任,故此武王的四弟周公旦不避嫌疑毅然攝政,代成王處理國事,這下流言紛紛,都說周公旦要奪取帝位。


    當年文王長子伯邑考,為救文王早卒,故文王傳位次子即姬發即武王,三子管叔鮮,四子周公旦,五子蔡叔度,霍叔處為八子。諸子之中除武王外周公旦最賢慧,因此一直被武王帶在身邊為良輔。商、周時王位可‘傳位於子’,也可‘兄終弟及’。‘傳位於子’則為姬誦,‘兄終弟及’則武王之下應為管叔鮮,故管叔鮮對周公旦攝政極為不滿。此情被武庚察知,巧言煽動管叔起兵爭王位,於是三監皆叛,糾合著武庚一同造反,一時間天下大亂,許多原來被征服的勢力也一窩蜂全起來叛亂了。


    這之後那周公遭的罪就別提了,累的跟三孫子似的,用了三年時間,把這幫王八蛋一個一個全都收拾了,誅殺武庚,斬殺管叔鮮,流放蔡叔度,霍叔處廢為平民,其他造反的再全打服了。之後再乘勝追擊,繼續擴張、武裝墾殖,光是在東方就滅了五十餘小國,一直打到海邊。


    周公攝政,這一晃就是七年,周公旦把天下收拾得利利索索、清清平平,這時成王也長大了,周公旦就把攝政大權主動歸還給了成王。聖人啊!中國從古到今好像就這一例,後世再沒出過這樣的講究人。有人作詩曾經說過:這要是周公旦在攝政半道上死了這事兒還就說不清了,後世準是個亂臣賊子的名聲。實際上當時就是成王也幾度猜疑、誤解過周公,周公都曾被迫逃亡過,但周公為了大局默默的堅持到了最後,他不但感動了成王、感動了周國,也感動了曆史和我。歸政三年後,積勞成疾的周公撒手人寰、含笑而終。


    成王時,同樣是為了鞏固政權、保證擴張,在平定三監之亂後,成王在周公的幫助下進行了規模浩大的二次封建。這一次封建,齊、魯、燕各歸其位,都從河南境內遷了出來,同衛、晉一起各鎮一方,成為屏衛周朝黨++中央的大國,其它公、侯、伯、子、男諸等級國不一一列舉,《苟子·爪效》記載,周公“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


    同時,周公在成王的委托下,由召公設計,在洛水南岸新建築了陪都洛邑(今洛陽),因洛邑之地在天下之中,以為天下諸侯進貢朝會之便。這是成王有德,施便民之政,故此洛邑也被稱為‘成周’。而周都城鎬京則被稱為‘宗周’。


    成王之後,是為康王。


    成王之後,是為康王。


    成王、康王,皆事從節儉,克製多欲,都是厚道、明智、自律的人,身邊所用之人那也都是有徳的、有德有才的,絕無有才無德的,更沒有無才無德的,都是幹事的人,絕無整事兒的人。所以人民得以安居樂業,國泰民安。


    大家千萬不要小瞧“安居樂業”這四個字,但凡天下百姓,求的就是這四個字!天下太平,沒有惡o-o霸土豪和黑o-o社會欺壓,沒有行政機關、工商稅務、城o-o管、police的下套騷擾,沒有征丁收費,放屁無有捐唿吸不納稅,有事了能有個說理的地方,偷東西的、貪o-o汙的、搞破o-o鞋的見人能臉紅得背著人兒幹,攤上這樣的世道老百姓就算有福氣。


    成王、康王時據說就這個樣,再加上那時風調雨順、豬沒鬧瘟o-o疫和手口o-o足病,雞地屁(jdp)沒高,金融沒危機,股票不小幅狂挫,牛奶裏沒有三o-o氯o-o氰胺,食品裏不加添加劑,確實讓小老百姓滋潤了一陣兒,史稱成康之治。


    《文選·賢良詔》注引《紀年》曰:“成康之世,天下安寧,刑措四十餘年不用。”


    《左傳·昭二十六年》謂:“武王克殷,成王靖四方,康王息民,並建母弟,以屏藩周。”


    成、康之世,周國力強盛,經濟繁榮,文化昌盛,社會安定,是周最為興盛的階段,當是時,對內周公製定了禮樂(即王朝各種典章製度的創立和推行),這就是後世儒家極力稱頌和推崇的“周公之禮”或“周典”;對外加強軍事打擊,征討淮夷、東夷,加強了對異邦的控製,疆域空前廣大。向北已征服肅慎(今遼寧省的朝陽縣一帶),南到漢水中遊,東到大海,西至渭河上遊。可謂縱觀整個地球,風景這邊獨好!


    康王死後,子姬瑕立,是為昭王。《史》載:“昭王之時,王道微缺。”就是昭王時政治不清明、社會和官場都有點烏七八糟了,究其原因就是昭王生於帝王之家,從小養尊處優,有點四體不勤、五穀不分、不知道好歹的意思。這家夥即位之後更是窮奢極欲胡作非為,在加上身邊連一個賢能的人都沒有,一幫佞臣整天哄他玩,那國政就可想而知了。


    由於成、康時周向東基本征服完畢,而今的國家事業就應該著眼在南線上了,天天鳥語花香的昭王也不含糊,他三度南征荊楚,一勝兩敗,由於每次出征都擾民太甚,在最後一次南征中,據說深受其苦的人民在為其製作戰船時僅僅用膠粘合,結果是水泡膠開,昭王及其一行都掉進了漢水,喂了鱷魚烏龜水王八,慘啊!


    有位偉人說過:評價一個男人,一看他選擇什麽樣的女人二看他選擇什麽樣的死法。周昭王不但死法不好,而且這個倒黴蛋還不小心碰上了一個對二月十四號有極大熱情的老婆。《國語·周語上》雲:“昔昭王娶於房,曰房後,實有爽(失)德,協於丹朱。丹之憑身以儀之,生穆王焉。”翻譯過來就是昭王的王後房氏生活作風不好,主動勾引丹朱,結果丹朱奮勇獻身,一炮而紅搞大了房後的肚子,而這肚子裏的寶貨就是未來的周穆王。


    昭王死後,子姬滿即位,是為周穆王。這個穆王究竟真是誰的兒子也跟現在的各家一樣,那是謎影重重諜影重重。


    大概雜交的都具有遺傳學上的改良優勢,這個周穆王很不一般!現代流傳的許多優美神話傳說都能和他扯上關係,據說他活了105歲,一生東征西討,征服了許多戎狄、部落和國家。《古本竹書紀年》載:“穆王北征,行流沙千裏,積羽千裏。西征,至於青鳥之所憩。南征,君子為鶴,小人為飛鴞。東至於九江,叱黿鼉以為梁。”


    可是周穆王有個毛病,他是個驢友!自駕遊狂粉!史書說他‘不恤國是,不樂臣妾,肆意遠遊!’就是美女、權力都不愛,就愛旅遊!據現代學者考證,周穆王最遠溜達到過裏海、黑海之間的大曠原,而中華大地那是絕對走遍了,特別是蒙古和新疆有異國情調的地方。


    要說周穆王最喜歡的地方,當莫過於西方昆侖,西昆侖有西王母,居於瑤池,西王母與周穆王一見鍾情,撞擊出愛的火花,穆王風流倜儻,送給了西王母好多珠寶和時裝(白圭玄璧錦組百純)作為定情物,二人度過了一段風花雪月、昏天黑地的好日子。


    《汲塚古書·穆天子傳》載:


    西王母長的很可人兒,一排小虎牙,頭發飄柔,插著漂亮的山鳥羽毛,歌喉很美,善於女高音美聲唱法。(當然,這是我的翻譯,夫子們絕不這樣譯。原文是:西王母如人,虎齒,蓬發戴勝,善嘯。)


    這一天酒觴纏綿之際,西王母情迷難禁,光著小腳丫披著薄紗就為穆王歌舞一曲:


    白雲在天,丘陵自出。


    道裏悠遠,山川間之。


    將子無死,尚能複來。


    歌詞今譯是:高山青,澗水藍,悠悠的白雲在高天!心上的人兒你來自何方,道路漫長又遙遠!我祝願你長生不老,一定要再來和我相見!


    太美了!一個資深美人的熱切情懷,我都沸騰了!


    穆王當然也沸騰了,‘騰’的一下在跳了起來,披著睡衣也蹦躂了一曲:


    予歸東土,和治諸夏。


    萬民平均,吾顧見汝。


    比及三年,將複而野。


    歌詞今譯是:我迴去料理料理國事,看望看望我的百姓,然後我馬上就趕迴來陪你,至多不過三年,我肯定迴來。


    ---現在的爺們也都這樣到處許願,過後都鳥無影蹤、屁毛都抓不著。


    西王母聽罷胸懷激蕩、波濤洶湧!情不自禁圍繞著穆王又唱道:


    徂彼西土,爰居其野。虎豹為群,於鵲與處。


    嘉命不遷,我惟帝女。彼何世民,又將去子。


    吹笙鼓簧,中心翱翔。世民之子,惟天之望。


    歌詞大意是:你住的那麽遠,我會很想你,多希望你不走,可是你又難留,雖然我是天帝之女啊,可我也不知如何是好!我隻能每天和著我清揚的琴聲,不住的思念你,我對天祈禱啊,讓你快些再次出現!


    多動人的歌聲,換我說啥也不走了!可穆王不這樣實誠,感動之餘一伸手,在身旁石壁上題下一行大字:‘西王母之山!’這不廢話麽!當然是西王母之山。穆王太鬼了,沒題‘地久天長、海枯石爛’之類的,怕留把柄!


    風流得差不多了,穆王借口還要繼續西遊,要溜!西王母難舍,說道:“那邊危險,有鳥人!不能去!”(《古本竹書紀年》:西王母止之,曰:“有鳥人。”)大家知道,朋友中、同事間、上下級相處,都最怕碰到鳥人,否則有的苦頭吃!


    穆王也不喜歡鳥人,說道:“好吧。”換個方向,繼續溜達了。不過西王母到底不能忘情,當年就入中原看望穆王、約會老情人,下榻在首都昭宮大酒店,七星滴!


    我常想那西王母或許是什麽波斯小姬、埃及豔後也未可知,不過西王母也忒多情,很早以前還曾和後羿有過一腿,還送了後羿一包偉哥,結果被嫦娥偷吃了,燥熱的不行,就跑月亮上的廣寒宮去了,‘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帝國霸業之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澤天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澤天下並收藏帝國霸業之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