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張明義已經提著童貫的人頭,向李成躬身道:“王爺,南雄刺史趕到!”


    李成雖然避開了童貫頭顱被斬下之後那股子噴湧而出的鮮血,卻還是濺到身上一點,正好他穿著深紫色的繡龍蟒袍,這時倒也看不大出來。再加上,他本人也是在戰場出生入死的人,幾滴鮮血他並不在意。


    聞言忙點頭道:“過來吧!”


    隨這他的話音,就看到一名身穿紅色公服,頭戴長耳襆頭,臉色白皙,大約四十歲上下,身材中等,身形消瘦,看到李成,忙躬身行禮道:“下官周石青見過衛王殿下!”


    李成忙笑道:“刺史大人辛苦了。這次本王能夠斬除童貫此賊,大人亦居功不小。本王迴京之後,必定要向皇上明言的。”


    周石青聞言,神色這才放鬆了一點,勉強小心地陪笑道:“王爺及時趕到,下官總算是放心了。功勞,下官就不敢冒認,此事乃是王爺親自所為,自然是王爺之功,下關不過是做了一點分內之事。”


    李成聞言微微一笑,知道這周石青也算是個知道哪頭輕重,在官場上混久了的人。文雅沒,也不再客氣,點頭道:“童貫此事,你放心便是,雖然你從前和童貫來往甚密,但是如今童貫已死,本王自會向皇上說明的。”


    周石青聽李成提起他和童貫的關係,臉都綠了。這時再聽李成這麽說,更加陪笑道:“王爺神武,果然是少年英雄,下官真是萬分仰慕。童貫此事還要王爺多多美言,下官必定不敢忘記王爺大恩!”


    看著周石青討好的阿諛笑容,李成心裏沒來由地感到一陣厭倦,這人不知道在童貫麵前是否重複過多少次這樣的話,聽在耳中真是隻有一身雞皮疙瘩了。


    ************


    當李成迴到杭州的時候,已經將近八月。童貫的人頭,交由張明義隨即帶進京師獻給欽宗。欽宗街道童貫的人頭,果然十分驚喜。晉升張明義為從四品開封衛將軍,另外雖然沒有再晉升李成的爵位,卻又賞賜了各種瓷器、玉器和綢緞等豐厚的財物。隻是沒有多少金銀,李成也知道,這時候的欽宗正在想著法子籌措金銀,對下麵的臣子更是沒辦法賞賜了。隻能多賞賜些瓷器和玉器。


    這天,一行兩百人,終於返迴到了杭州城外,遠遠地剛看到城牆,就看到不少杭州的官員已經前來迎接,而孫園則帶著二十多名小廝也前來迎接。李成不覺看的暗自皺眉,自己本意是在杭州好好放鬆休息一下,這麽多官員的出現,注定這次不會是很休閑了。


    看到李成的馬車停下,杭州知州立刻帶著身後三十多名官員上前躬身行禮道:“下官劉芸見過衛王殿下,殿下一路辛苦,下官帶領杭州地方人等前來迎迓,已經備下酒宴為王爺洗塵。”


    李成這時早已是歸心似箭,恨不得立刻迴家,看看寶兒和雅兒,看看素娥和師師。隻是眼下也隻能按捺著性子,命身邊的親衛打起車簾,向劉芸笑道:“劉大人不用客氣,本王隻是前來杭州小住幾日,倒是打擾了才對。”


    劉芸見李成說的客氣,立刻放心不少,隨即笑道:“王爺為國盡忠,天下人人皆知,都仰慕王爺乃是當世英雄。下官今日能夠一見,實在是三生之幸!”


    李成笑了笑,看到孫園等人還在人群後麵,不覺勉強笑道:“本王此次前來杭州,隻是為了休養,並無政事,劉大人無需如此客氣。”


    劉芸小心地笑道:“王爺終究乃是王爵,雖然乃是前來休養,卻也是奉旨而來,下官身為杭州父母,這點迎迓之禮倒是理所當然的。”


    李成見他說得倒也誠實,便多了幾分好感,不覺點頭道:“今日乃是劉大人的一番好意,洗塵之事,李成心領了,隻是身上舊傷未愈,如今一路顛簸,早已疲倦,隻能辜負眾位的美意了。”


    劉芸等人聞言,心中雖然失望,但是李成說得在理,也不好再做挽留,隻好紛紛上前問候之後,告辭離開,


    第二十二章 千年杭州


    看到劉芸帶著杭州本地的官員告辭離開,孫園等人這才上前行禮。李成見狀,不覺點頭道:“家中一切可好?張明義何時迴杭州?”


    孫園看了一眼李成,小心地笑道:“家中並無意外,夫人正在準備杭州皮蛋店的事情,公子和小姐,也都健康安好,王爺一路辛苦,夫人特地命奴婢帶了肩輿前來。”


    李成聞言,這才看待小廝們身後的肩輿。這種肩輿並不是用來坐的,而是坐臥皆可,由此便可知道素娥的一番關切之情了。


    李成本身雖然疲憊,但是卻還沒到必須要躺著的地步,而且猶豫他這時的名聲在外,加上杭州知府的迎接,場麵搞得極其隆重,惹得幾人不遠處圍滿了前來看熱鬧的百姓。若是就這樣躺著迴去,李成自己還真拉不下臉來。而且身後還有兩百多親衛,自己這副樣子,被他們看在眼裏,終究不是好事。自己積累起來的威望難免會受到無形的損傷。


    想到這些,不覺皺眉道:“肩輿就免了,我還是騎馬進城,你們前麵先迴去給夫人報訊吧。”


    孫園見李成不可乘坐肩輿,也不敢再爭,忙名小廝將肩輿抬走,迴去報訊,這才望著李成恭敬地道:“官人迴府,孫園理應在身服侍。”


    李成其實也有些想念孫園,有孫園在身邊他總是可以覺得輕鬆許多,如果不是家裏也離不開他,自己還真想隨時把他帶在身邊。


    這時便點頭道:“也好,你就跟著隨行吧。”說畢,接過親衛牽過來的戰馬,翻身上馬向杭州城中而去。


    杭州這座千年古城,曆史久遠沉澱了無數的曆史和璀璨的文化,在周朝以前,屬於“揚州之域。傳說在夏禹治水時,全國分為九州,長江以南的廣闊地域均泛稱揚州。春秋時,吳越兩國爭霸,便有了美人西施和範蠡的故事,而越王勾踐的臥薪嚐膽更是千古傳奇。秦統一六國後,在靈隱山麓設縣治,稱錢唐,屬會稽郡。西漢承秦製,杭州仍稱錢塘。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杭州為吳國的吳興郡,屬揚州。因外族相繼入侵,晉室南遷,更加促進了江南和錢塘江兩岸經濟文化的發展。


    唐代置杭州郡,旋改餘杭郡,治所在錢唐。詩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期間,曾經大規模浚治西湖,並築堤建閘,以利農田灌溉。又繼李泌之後重修六井。從這時起,西湖之名益彰於世。


    李成來到這個時代的十多年前,著名詩人蘇東坡擔任杭州知州,再度疏浚西湖,用所挖取的葑泥,堆成橫跨南北的長堤,上有六橋,堤邊植桃、柳、芙蓉,使西湖風景更加動人。


    看到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路邊店鋪林立的繁華,李成忍不住大為感歎,這樣的千年古城經曆無數風雨之後,究竟會曾樣看待千年以來它所看到的所有事情呢?也不知道是痛心還是欣慰?


    正自感歎,轉眼看到街邊走過的一些身形窈窕的年輕女性,心中不覺想起,吳越出美女的古話來,看來一方水土一方人,果然是沒錯。也這有這樣的江南繁華之地,才能有這樣的才子佳人的故事上演。


    不過想想自己並不是什麽才子,看來希望中的豔遇也不會有了,還是迴家看望妻妾們才是真的。


    想到這裏,便下意識地催馬急趕,後麵的儀仗被他遠遠地排在了身後,惹得路邊的百姓閃避不及,紛紛指點議論起來。跟在後麵的孫園等人雖然著急,也沒什麽辦法,隻能看著李成的背影消失在人群之中。


    李成甩掉了跟在後麵的儀仗,隻帶著兩名騎馬隨行的親衛,急急向自己在杭州的新家趕來。剛從大街拐進巷口,就看到幾名小廝迎了上來,李成也不下馬,隻是低喝一聲,勒住韁繩,讓馬兒慢行著向巷內走去。向前走了十幾米,就看到噶大的府門前披紅掛彩,一派喜氣洋洋。


    李成看著洞開的大門,立刻躍下馬背,大步流星地向院內衝去。剛走進大門就看到素娥牽著寶兒和雅兒,笑盈盈地站在院中。旁邊玉娘和秀娘、錦娘都花團錦簇地迎了出來。隻是沒有看到師師,上次急著去追童貫,將師師丟下之後,也沒有來得及關心她,就匆匆離開了、這時沒有看到那熟悉的倩影,心中便微微一緊。


    看到李成,已經是衛王妃的素娥,這時也穿著大紅的金鳳緙絲長袍,頭上也帶著一支金閃閃的金鳳,雙頰飛紅地笑道:“王爺一路辛苦,妾身已經備下香湯待王爺沐浴。”


    李成點了點頭,抱起不到三歲的雅兒,狠狠地在那粉嫩的小臉蛋上親了幾口,這才向素娥笑道:“我這就先去沐浴,換了衣服,大家再詳談吧。”


    說畢,將雅兒交給素娥,又抱起已經五歲的寶兒,笑道:“我不在家,你可聽從小娘的管教了?輸了《三字經》沒?


    寶兒被送到杭州,已經一年多,對於父親多少有些生疏,被李成抱在懷裏,這才漸漸親昵起來,聽李成詢問,旁邊蘇俄笑道:“寶兒如今剛學完了《三字經》先生說,要讀《唐詩選輯》了。”


    李成看兒子和自己有些生疏,心裏很是愧疚,便將寶兒放下,這才想起寶兒一直沒起正式的名字,不覺點頭道:“寶兒就要上學了,得起個正式的名字,不如就叫李煦吧,雅兒倒是不用另起,就叫李雅。如何?”


    素娥聞言,笑道:“寶兒如今有了正名,總算可以正是延請師傅入學了,妾身也就放心了。”


    聽到李成給雅兒取了正式的名字,玉娘小心地上前笑道:“雅兒也是沾了她哥哥夫妻,競得了這樣的好名字。”


    李成聞言,這才看到玉娘一年沒見,竟然豐滿了許多,看起來更加溫潤可人,不覺心中一動,笑道:“我先去熟悉等下換了衣服,再聊吧,”說畢,深深地看了玉娘一眼,這才轉身離開。


    梳洗完畢,便覺精神清爽許多,便隨意地換了衣服,因為天氣熱,便隻傳了真絲的中衣,外麵隻披了夾紗金絲長褂,一身輕鬆地走了出來。


    素娥這時正在外間和玉娘等人說話,看他出來,幾人的秀眸都同時向李成身上飄來。素娥忙起身笑道:“正說著呢,王爺就出來了。”


    李成看著幾人,笑了笑順勢坐下,拉著素娥的手,笑道:“說什麽呢,怎麽看起來玉娘幾人這樣神色古怪?”


    素娥拉著李成的手,輕輕笑道:“王爺如今身份不同,妾身因王爺而成為王妃,可是玉娘等人也終究是王爺正式娶進來的,不好沒有名號,尤其是玉娘,無論如何,也是給官人生了雅兒。:”


    李成這才恍然,不覺搖頭道:“家裏的事情,你做主,你看著怎麽合適,就怎麽辦吧。”


    素娥迴頭看了一眼沉默無語的玉娘,笑道:“玉娘不如進為夫人,將來寫進族譜。至於秀娘和錦娘終究身份不同,不如暫時作為恭人吧,這樣才是王府的樣子,別人看來,終究像個樣子。”


    李成聞言便知素娥十分在乎這些虛名,心中有些不自在,卻還是勉強忍著。隻是不動聲色地搖頭道:“師師為何不見?她怎麽不來團聚?”


    素娥笑道:“師師雖然是王爺喜歡的人,但是終究沒有正式進門。妾身本來已經命人去傳她前來一同迎接王爺,可是她執意不肯,妾身無奈隻好作罷。”


    第二十三章  一家團聚


    李成雖然不懂女人之間的心思,隻是從前看電視,也看過幾眼宮廷劇,這時便覺得妻妾們之間似乎多了一點不該有的東西。不過,想想這時代的女性思想上的局限性又不知道怎麽和素娥說清楚。本身若是還拿二十一世紀的想法來衡量這時代的習慣,本身就不是太合適的。看來自己這麽多年,依舊從心底深處還是沒有融入這個時代。


    這也難免,自己本身就不是這個時代的人,莫名其妙的來到這裏,唯一能做的,就是改變自己,努力適應新的環境。可是這時才發現,原來自己還是沒辦法完全融入到這個時代中去。


    想到這裏,便覺心情好了一點,看著素娥,笑道:“家裏的事情都由你安排吧,我原本就不愛過問這些瑣事。”


    素娥點頭道:“王爺的親衛如今已經有了五百人,妾身新添置了一座田莊,將親衛們安排過去,王爺看可否?”


    李成點頭道:“莊子就算不種地也沒什麽,重要的是能讓軍隊操練,不然白白浪費了這支難得的親衛。將來有事也能用得上。”


    素娥看到在座的三女都十分拘謹,不覺搖頭笑道:“如今王爺身份不同了,妾身姐妹們也妻憑夫貴,如今也是大換了樣子,這裏雖然是別院,家裏倒是要製定也規矩才好,從前妾身離得遠,無力打理,如今既然來了,夫君又將這些事交給妾身,一些事情,妾身可要拿主意了。”


    李成看到玉娘坐在素娥下首,懷裏緊緊地攬著雅兒,望著素娥的神情也是恭敬多些,基本沒有什麽不滿。隻是秀娘和錦娘兩個顯得有些神色黯然,想想自己一直沒怎麽關心兩人,心中便有些愧疚,不覺笑道:“秀娘和錦娘如今越發地好看了,真是叫人刮目啊!”


    兩人聞言,同時一振,都扭頭向曆程往來,兩雙秀眸,滿是期待,看的李成心中一動,他已經許久為何女人親近,這時迴來,梳洗之後精神為之一振,心情十分輕鬆。雖然剛有些不自在,但是難得和家人相聚,看到秀娘雙頰微紅地坐在下麵,錦娘一雙黑白分明的杏眼更是不時地向李成身上飄來。


    看到這裏,李成向秀娘笑道:“道我身邊來坐吧,這幾年事情連續不斷,倒是委屈了你們,真是李成該死!”


    秀娘聽到李成讓她做到身邊,羞得頭都不敢抬了。待聽到曆程自責,立刻仰首望著李成,皺眉道:“家中都是瑣事,有王妃照料已經十分妥當,妾身們到不該急著想個人私事,王爺如今尊貴,更是事情繁忙,若是無暇顧及,秀娘絕無怨言。”


    聽她說得認真,李成心裏忍不住一陣感動。記得當初因為自己被誣告而下獄,一些人將事情賴到了秀娘頭上,平白給她無數壓力。加上平時老實憨厚,李成很容易忽略這個總是不引人主意的女孩子。


    不覺拉著那溫熱的手,歉疚地道:“自從圓房之後事情多得無暇顧及秀娘,日後絕不會再有了。便是你們所有人,我都盡量在家裏多陪陪你們!”


    聽著李成的話,素娥臉上平靜地笑著,倒是錦娘的神色又黯然了三分。玉娘隻是抱著雅兒,低垂著目光,看到素娥望來,倒沒什麽反應。


    素娥聞言,看著秀娘羞得通紅的玉容,掩口笑道:“如此今日倒是該恭喜秀娘了,也不枉費了我的一番苦心,終於讓王爺給你個話了,將來早些生個一男半女,給王爺開枝散葉!”


    秀娘為人老實憨厚,這時聞言更加羞得不好意思起來,忙輕聲道:“都是王爺看重,秀娘能服侍王爺,乃是前世修來的福氣。”


    素娥忍不住搖頭笑道:“聽聽這丫頭,哪有家裏說話還這麽客氣的,也難怪王爺心疼你呢,我看的也心裏不好受!”


    說到這裏,歎了一口氣,向李成點頭道:“今晚就有秀娘服侍吧,妾身日次還長,王爺倒不必掛念。”


    李成看著滿臉羞紅,身形又長了幾分的更加纖瘦的秀娘,點頭笑道:“素娥,你就別說了,你看秀娘羞成什麽樣子了,哎!我們還是先吃飯吧,吃了飯,我還得考考寶兒學習的張明義了。我這個父親也真是否不盡責的。”


    素娥看他提起寶兒,眼中閃過一絲難以掩飾的自豪和溫柔,笑道:“寶兒如今《三字經》《千字文》都可以背下來了,先生都說難得寶兒聰明,將來必定大有前途。”


    李成看到素娥眼中那種母性的驕傲,忽然想起,若是這樣歸隱田園,對寶兒都部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將來的事情倒是知道不少,可是卻無法預測自己和家人的命運,這或許正是老天應該存在的公平吧?


    想了想不覺點頭道:“寶兒如今有了和同齡人更優越的基礎,一定要好好教育,將來若是嬌縱,反倒是害了他。”


    這時,已經有丫頭將寶兒帶了進來,素娥忙前者寶兒的手,向李成笑道:“王爺倒不用太過擔心,寶兒雖然聰明,可是性格多處都像了王爺,雖然是王府的世子,可是竟然十分關心下人疾苦,這個最像王爺了。”


    李成聞言聽得心裏高興,不禁牽著寶兒的手,柔聲道:“寶兒,父王和那些車夫有什麽不同嗎?”


    這樣的問題問在出生在封建時代的孩子身上顯然含義太深,素娥和玉娘等人都麵露訝異地向李成望來。寶兒卻依舊玩著手裏的木製小劍,扭頭道:“娘說父王從前並不是王爺,寶兒不覺得父王和普通人有什麽不同。不過父王乃是當世最大的大英雄,寶兒將來長大了,也一定會是大英雄!”


    聽到寶兒那還有些奶聲奶氣的話,李成燈飾大為開心,這個寶兒真是迴答的太妙了,會不會寶兒這樣先進的想法也是自己二十一世紀帶來的基因造成的?李成再也忍不住地大為感歎起來。


    沒去理會素娥等人驚訝的目光,抱起寶兒便放在自己的雙膝上。看到李成並沒有想象中的誇獎,反而歎氣,素娥立刻小心地笑道:“王爺為何歎氣?寶兒終究還小,就別難為他了,都是妾身這做母親的沒有管教好。”


    李成擺了擺手,抱著寶兒,笑道:“沒有,寶兒迴答的極好,我恐怕都不能迴答的向寶兒這樣,所以歎氣。寶兒果然聰明,需要你好好管教,日後千萬不能做那紈絝之子。”


    素娥這才放心,聞言更加新寵溺地看了一眼李成懷裏打滾的寶兒,微微笑道:“看到寶兒如此,妾身就是再多受些驚嚇也是值得了。”


    李成心中一黯,拉著素娥的手,抱著寶兒,鄭重地望著全家,點頭道:“日後這種擔驚受怕的日子,我不會再讓它出現了。這段時日,我真是……哎!”


    玉娘這時望著李成,幽幽地輕聲道:“王爺,大家都是王爺的人,隻要王爺沒事,一切再壞也壞不到哪裏去。妾身們,不要別的,隻要王爺平安,才是最要緊的。”


    素娥立刻點頭歎道:“玉娘真是說了大家的心裏話,其實這些榮華富貴都不過時表麵而已,重要的是夫君平安才是一家上下的福氣啊!”


    這段時間,事情發生的太多,無論是下獄還是上戰場,都讓家裏的妻妾提心吊膽,李成也知道她們的苦楚。隻是想到即將到來的災難,不知會讓多少家庭支離破碎,心中更加沉重,不覺點頭道:“如今難得一家團聚,那些不開心的事就不要再去想了,大家開心點吧。“


    素娥聞言忙點頭笑道:“真是呢,都怪妾身,說得哪裏去了。反正王爺精神好,不如早些擺飯,多弄幾個好菜,大家吃酒猜拳,高興一迴!”


    李成不覺笑道:“正是這樣,我今日倒是該多飲幾杯才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亂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玉晚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玉晚樓並收藏亂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