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離開的時候,已經控製了廣州全城。樂楚名帶了兩個營,北上韶關,封住湖南方向,翟曉林在福建方向,陳日天在廣西方向,季退思去了海南島。”
“林大人呢,廣州將軍伊裏布如何?徐撫台呢?”
“他們都被扣起來了。”
“哎,還真有點不好麵對林則徐啊。李穎修還跟你交代了什麽?”
“李軍師說,鈞座你把英國的一切交給施策善後,什麽都不要管,不要帶,”易水猶豫了一下,說道:“連革命精神都不用帶,趕快迴廣州,越快越好。”
“喔,我知道了,易水你先休息一下,天一亮我們就出發。你等等,我有內室了,我先收拾一下,稍後請你進屋。”
“啊,鈞座有夫人了?我在外麵等著,沒事。不過我有個疑問,李軍師為什麽說‘連革命精神也不用帶’呢?”
“李穎修發癲,你別管他。”楚劍功憤憤的說。
楚劍功在法國趕緊做了善後,三天後迴到了倫敦。施策在公使館裏等著他,郭嵩燾也早就從比利時迴來了,可是不見李鴻章。
“鈞座,”施策使了眼色,“英國外交部通知我們,廣東叛亂,首領是李臬台。”
郭嵩燾顯然知道這個消息好幾天了:“院台,這可如何是好?喔,對了,英國財政大臣迪斯累利邀請院台吃飯,有事相商。”
英國人真是多事。楚劍功問:“李鴻章呢?”
“少荃知道叛亂之事,就押著十萬支步槍,一百門野戰炮,還有些工廠設備迴去了,前天出發的。”
楚劍功啪的一拍桌子:“好個李鴻章。”
“院台,你這是?”郭嵩燾驚疑不定。
“筠仙,我也不瞞你。我和李穎修,同進退,共生死,他反了,我也就反了。”
“唉!”郭嵩燾出人意料的平靜:“院台絕非池中之物,我也早就看出來了,卻不曾想來得這麽快。”
“我也沒想這麽快。本想把這趟出使湊活完的。不過,筠仙,我跟你說,你身為公使,常駐英倫,無論如何,都要護住中華的利益啊。”
“中華的利益?”
“時間緊迫,我來不及教你,一切需要你自行體會。不過以我看,你絕不會做的太差。隻管按著自己本心去做好了。”
楚劍功又扭頭對施策說:“我們在英倫善後之事,就由你負責,既然已經造反了,就不要住在公使館,讓鮑勃曼給你找個住處。李鴻章押走了軍火,也沒什麽事情,就是幾筆尾款要結。我們造反了,信用不能丟。郭公使,你不會搶著付賬吧?”
楚劍功擠兌了一把郭嵩燾,帶著施策等人上樓收拾東西,到了房間裏,楚劍功說:“施策,你是我們內定將來執掌海軍的人,怎麽這麽不果斷?你怎麽不殺了李鴻章呢?任由他押走軍火。他拿著軍火打我們不要緊,後世有良心的曆史學家考證出軍火有害論怎麽辦?”
訓斥完施策,楚劍功想:“此時歐洲三大名媛,人妻維多利亞,蘿莉茜茜公主,禦姐亞力桑德拉,自己一個都沒吃到,真是遺憾呐。李穎修造反,也太猴急了。”
30 初迴
10月16日
楚劍功不帶任何貨物和多餘人員,乘坐汽船,用了四十多天,在十月中旬趕迴了廣東。
在珠江下船之後,進到廣州城裏,楚劍功就覺得不對,城門口有幾個短打扮的人,在盤查路人,楚劍功他們到城門口的時候,一個頭目摸樣的人說:“嘿,洋婆子啊,是不是奸細?兄弟們,來探查探察。”
易水一巴掌抽迴去:“這是楚鈞座和夫人,誰敢無禮?不想活了?”
那幾個人就想動手。
這時候,旁邊小屋裏出來一個人,喝住了他們。
“張師兄?”易水認得這個人。
“原來是易總爺。”那人說道,“這位就是楚鈞座?”他突然單腿跪了下去,“鈞座,江湖兄弟們沒見過世麵,我張傑夫在這裏給您賠罪了。”
楚劍功急著進城,不想和他多糾纏,說道:“行了,起來吧。”
易水找張傑夫要了三匹馬,往城裏趕,城裏人多,馬也跑不快。楚劍功問:“那張傑夫是什麽人。”
“他啊,是張興培大哥的結拜兄弟,天地會的紅棍。”
“怎麽把天地會扯進來了。”
“起事之後,朱雀軍以連為單位下去接管政權,兩萬兵,散在廣東跟掉進大海裏一樣,根本就不夠用。張興培大哥說,天地會人多勢眾,又一向是反清的,可以來幫忙。”
“李穎修就同意了?”楚劍功厲聲問道,把易水嚇了一跳。
“軍師最開始也不同意,陸提督說,會黨可用,還可以打反清複明的旗號。當時也實在是缺人,軍師就答應了。”
“那現在有多少天地會眾在給咱麽做事?”
“廣東天地會眾號稱十五萬。實際上沒那麽多。廣州城裏有三千,下麵的州府幾百人是有的,每個縣總有一百號人吧。我看一萬四五千?”易水估算著說。
幾個人說著,就到了兩廣總督府,現在是朱雀軍的大本營了。
李穎修、陸達等人聽了碼頭上的報信,都已經等在門口迎接,楚劍功跳下馬來,大笑著和眾人打招唿。
李穎修說:“沒想到會帶個嫂夫人迴來,好在這總督府裏房子多,我已經讓人給收拾一套偏廳,請嫂夫人先休息。”
“好說,今天我也有些累了,先休息,明天開會。”
楚劍功洗了個澡,小睡了一會,減輕了些疲乏,便請李穎修私下說話。
“你和娜塔莎結婚了嗎?”楚劍功先問道。
“結了,不過沒辦婚禮。她六月下旬到的,七月一號就起義了,忙死了。”
“嗯,我正要問,怎麽這麽著急就反了?”
“五月份,清廷旨意下來,要調我去江蘇,陸達迴京師,你又不在,我們兩個一走,不就散架子了麽。所以我和陸達都上表,稱病,拖。奏折在路上一來一迴,拖了一個月。”
“然後呢?”楚劍功問。
“您的恩師,林大人,要我們倆走。林大人是什麽人物,我們怎麽磨得過他啊?”
“這就反了?”
“還沒有。突然造反,有點名分不足。可喜徐一帆徐撫台,給朝廷上了折子,說你我建錦衣衛的事情,清廷倒沒有什麽反應,可他拿這個來嚇唬我。於是廣州流言紛紛,說朝廷要大興文字獄,凡是和錦衣衛,東廠沾邊的,都不會放過。”
“流言是你放出去的吧,信的人多麽?”
“信不信有什麽關係。滿清的文字獄威名赫赫,我等為了自保,不得不反,也就順理成章了。”
“其實你還可以再等等,等我迴來。”
“本來是還可以拖拖,可是,我被徐撫台惡心壞了,他三天兩頭跑到白雲山大營去示恩,正常訓練都常被打斷,別說我,陸達,肯尼夫……那個不煩他。”
“看來是有點煩人。”
“六月中旬的時候,易水押著第一批機器迴來,我們從新南威爾士和印度訂的步槍也到了,陸達就說‘反了吧,不管怎樣,斃了徐一帆吧。’黃埔第二期也畢業了,我們才決定造反。”
楚劍功不說話,李穎修說:“你要不同意,現在還可以反悔,就說我們是鬧餉,你已經收拾了局麵,請朝廷恕罪。這樣跟朝廷耗著,我估計還可以爭取一年的時間,多做些準備。”
“免了!反悔?下次扯旗子就沒人信了。你怎麽處置徐一帆?”
“我把他斃了!”李穎修輕鬆的笑了起來。
“已經斃了?”楚劍功明顯有點失望,“那伊裏布呢?”
“伊裏布大人年事已高,體弱多病,到廣州就沒怎麽管事,兵變的時候受了驚嚇,撐到八月中旬,病死了。”
“解決了就好,林大人呢?”
“林大人是你的老師,官聲又好,威望又高,我把他軟禁著,你來處理吧。他本來要絕食自盡的,我勸他和你談談,至少應該死個明白,他才每天吃點東西。”
“真是燙手山芋。廣東其他大小官僚怎麽反應?”
“敢反抗的不多,但合作的也不多,多數在家中閉門謝客,要不是封城,我估計他們就要舉家北逃了。不過有兩個人,布政使徐繼佘和學政使梁廷楠態度卻很微妙。”
“他們有可能投過來?”
“我看他們還在猶豫。徐繼佘和其他人一樣閉門謝客,前幾天卻派了個下人,來探望林大人。梁廷楠是本地鄉紳,就更大方一下,代表廣東桑梓,問我們到底作何打算。”
“《瀛寰誌略》和《海國四說》的作者,又在東廠讀了這麽久的外國書,想來和別人還是有些不同,如果我們表現出幾分新朝氣象,說不定真的可以把他們爭取過來。”
“我也是這麽想。”
“嗯,我還要問你,你怎麽讓天地會攪和進來了?”楚劍功問道。
“缺人。”
“這些會黨混在係統裏,總不是個辦法。”
“先用其力,等局勢緩和了去其首領,加以整編。不堪教化的,就憑他們這江湖混混的身份,吃喝嫖賭,欺行霸市的行徑,依法處理掉。”
“可張興培是第一批投奔咱們的元老,資曆比陸達還老。我們又是在招人的時候,直接對著天地會下手……不好辦呐。”
有讀者在百度給1839建了個吧,大家有空可以去看看
31 名分
10月20日
“今天會議的內容有三兩個,第一,鈞座要闡明我們行動的意義,宣布我們的編製和體例,第二,商討我們麵對的形勢和下一步的方略。”作為會議主持人的陸達說道。
陸達在說這些的時候,楚劍功覺得有點不對勁,陸達作為直接的軍事長官,主持會議確實不太合適,而自己身邊也缺一個負責常務的人。樂楚名現在在韶關布防,叫他迴來做副官確實是浪費了。
楚劍功很久不說話,李穎修輕輕咳嗽了一聲。
“我迴來以後,李穎修給我說了很多情況,最重要的就是,我們到底是個什麽名義,有什麽奔頭?很多中下級軍官,都有這個疑惑。稀裏糊塗就跟著造反了,成了反賊,於是呢,自己覺得心虛,對我們的事業信心不足。”楚劍功說,“那麽今天,我就在這裏宣布,我們不是造反,是起義。有傳言說我們是被徐一帆逼反的,我告訴大家,不是!這次起義是我和李穎修早就計劃好的,本來是要等我迴來再動手,但李穎修抓住有利時機,提前發動了這次起義。”
隨後,楚劍功向大家解釋為什麽是起義,而不是傳統的造反。
“因為時代變了,這個變化的時代,需要一個適合它的體製。滿清的統治結構,不再適應這個時代,不然,他們就不會被英國人痛打了。而我們朱雀軍適應這個時代,所以我們對英國人不落下風。”
接著,楚劍功簡短介紹了工業化大生產的一些時代需要,結合運到廣州不久的機器,結合新的軍械,以及鴉片戰爭中的一些實例,說明清廷的落伍。這些在黃埔講武堂都有講授過,而今天楚劍功從時代的角度重新串起來。
最後,楚劍功說道,
“遠古的時候,堯舜禪讓自己的領袖位置,四千年前,大禹廢禪讓而傳子,三千年前,商湯立誓革命,兩千六百年前,周武王分封諸國。兩千年前,秦始皇天下一統。這些人都是適應時代的需要,而開創新製度。從而讓自己流芳百世。今天,我們這裏在座的人,還有我們整個朱雀軍,也是為了開創一種新的製度而奮鬥,我們和堯舜禹湯做的是同樣的事業,我們向秦始皇一樣,讓後人崇拜和尊崇我們開創的製度。”
“這個製度,就叫做共和……因此,我們的軍隊,也就是一隻為了創建和保衛共和而存在的軍隊,我們的軍隊,從此改名共和軍。”
“共和軍?”人們互望了幾眼,嚴格的紀律下沒有人發出任何聲音。
“林大人呢,廣州將軍伊裏布如何?徐撫台呢?”
“他們都被扣起來了。”
“哎,還真有點不好麵對林則徐啊。李穎修還跟你交代了什麽?”
“李軍師說,鈞座你把英國的一切交給施策善後,什麽都不要管,不要帶,”易水猶豫了一下,說道:“連革命精神都不用帶,趕快迴廣州,越快越好。”
“喔,我知道了,易水你先休息一下,天一亮我們就出發。你等等,我有內室了,我先收拾一下,稍後請你進屋。”
“啊,鈞座有夫人了?我在外麵等著,沒事。不過我有個疑問,李軍師為什麽說‘連革命精神也不用帶’呢?”
“李穎修發癲,你別管他。”楚劍功憤憤的說。
楚劍功在法國趕緊做了善後,三天後迴到了倫敦。施策在公使館裏等著他,郭嵩燾也早就從比利時迴來了,可是不見李鴻章。
“鈞座,”施策使了眼色,“英國外交部通知我們,廣東叛亂,首領是李臬台。”
郭嵩燾顯然知道這個消息好幾天了:“院台,這可如何是好?喔,對了,英國財政大臣迪斯累利邀請院台吃飯,有事相商。”
英國人真是多事。楚劍功問:“李鴻章呢?”
“少荃知道叛亂之事,就押著十萬支步槍,一百門野戰炮,還有些工廠設備迴去了,前天出發的。”
楚劍功啪的一拍桌子:“好個李鴻章。”
“院台,你這是?”郭嵩燾驚疑不定。
“筠仙,我也不瞞你。我和李穎修,同進退,共生死,他反了,我也就反了。”
“唉!”郭嵩燾出人意料的平靜:“院台絕非池中之物,我也早就看出來了,卻不曾想來得這麽快。”
“我也沒想這麽快。本想把這趟出使湊活完的。不過,筠仙,我跟你說,你身為公使,常駐英倫,無論如何,都要護住中華的利益啊。”
“中華的利益?”
“時間緊迫,我來不及教你,一切需要你自行體會。不過以我看,你絕不會做的太差。隻管按著自己本心去做好了。”
楚劍功又扭頭對施策說:“我們在英倫善後之事,就由你負責,既然已經造反了,就不要住在公使館,讓鮑勃曼給你找個住處。李鴻章押走了軍火,也沒什麽事情,就是幾筆尾款要結。我們造反了,信用不能丟。郭公使,你不會搶著付賬吧?”
楚劍功擠兌了一把郭嵩燾,帶著施策等人上樓收拾東西,到了房間裏,楚劍功說:“施策,你是我們內定將來執掌海軍的人,怎麽這麽不果斷?你怎麽不殺了李鴻章呢?任由他押走軍火。他拿著軍火打我們不要緊,後世有良心的曆史學家考證出軍火有害論怎麽辦?”
訓斥完施策,楚劍功想:“此時歐洲三大名媛,人妻維多利亞,蘿莉茜茜公主,禦姐亞力桑德拉,自己一個都沒吃到,真是遺憾呐。李穎修造反,也太猴急了。”
30 初迴
10月16日
楚劍功不帶任何貨物和多餘人員,乘坐汽船,用了四十多天,在十月中旬趕迴了廣東。
在珠江下船之後,進到廣州城裏,楚劍功就覺得不對,城門口有幾個短打扮的人,在盤查路人,楚劍功他們到城門口的時候,一個頭目摸樣的人說:“嘿,洋婆子啊,是不是奸細?兄弟們,來探查探察。”
易水一巴掌抽迴去:“這是楚鈞座和夫人,誰敢無禮?不想活了?”
那幾個人就想動手。
這時候,旁邊小屋裏出來一個人,喝住了他們。
“張師兄?”易水認得這個人。
“原來是易總爺。”那人說道,“這位就是楚鈞座?”他突然單腿跪了下去,“鈞座,江湖兄弟們沒見過世麵,我張傑夫在這裏給您賠罪了。”
楚劍功急著進城,不想和他多糾纏,說道:“行了,起來吧。”
易水找張傑夫要了三匹馬,往城裏趕,城裏人多,馬也跑不快。楚劍功問:“那張傑夫是什麽人。”
“他啊,是張興培大哥的結拜兄弟,天地會的紅棍。”
“怎麽把天地會扯進來了。”
“起事之後,朱雀軍以連為單位下去接管政權,兩萬兵,散在廣東跟掉進大海裏一樣,根本就不夠用。張興培大哥說,天地會人多勢眾,又一向是反清的,可以來幫忙。”
“李穎修就同意了?”楚劍功厲聲問道,把易水嚇了一跳。
“軍師最開始也不同意,陸提督說,會黨可用,還可以打反清複明的旗號。當時也實在是缺人,軍師就答應了。”
“那現在有多少天地會眾在給咱麽做事?”
“廣東天地會眾號稱十五萬。實際上沒那麽多。廣州城裏有三千,下麵的州府幾百人是有的,每個縣總有一百號人吧。我看一萬四五千?”易水估算著說。
幾個人說著,就到了兩廣總督府,現在是朱雀軍的大本營了。
李穎修、陸達等人聽了碼頭上的報信,都已經等在門口迎接,楚劍功跳下馬來,大笑著和眾人打招唿。
李穎修說:“沒想到會帶個嫂夫人迴來,好在這總督府裏房子多,我已經讓人給收拾一套偏廳,請嫂夫人先休息。”
“好說,今天我也有些累了,先休息,明天開會。”
楚劍功洗了個澡,小睡了一會,減輕了些疲乏,便請李穎修私下說話。
“你和娜塔莎結婚了嗎?”楚劍功先問道。
“結了,不過沒辦婚禮。她六月下旬到的,七月一號就起義了,忙死了。”
“嗯,我正要問,怎麽這麽著急就反了?”
“五月份,清廷旨意下來,要調我去江蘇,陸達迴京師,你又不在,我們兩個一走,不就散架子了麽。所以我和陸達都上表,稱病,拖。奏折在路上一來一迴,拖了一個月。”
“然後呢?”楚劍功問。
“您的恩師,林大人,要我們倆走。林大人是什麽人物,我們怎麽磨得過他啊?”
“這就反了?”
“還沒有。突然造反,有點名分不足。可喜徐一帆徐撫台,給朝廷上了折子,說你我建錦衣衛的事情,清廷倒沒有什麽反應,可他拿這個來嚇唬我。於是廣州流言紛紛,說朝廷要大興文字獄,凡是和錦衣衛,東廠沾邊的,都不會放過。”
“流言是你放出去的吧,信的人多麽?”
“信不信有什麽關係。滿清的文字獄威名赫赫,我等為了自保,不得不反,也就順理成章了。”
“其實你還可以再等等,等我迴來。”
“本來是還可以拖拖,可是,我被徐撫台惡心壞了,他三天兩頭跑到白雲山大營去示恩,正常訓練都常被打斷,別說我,陸達,肯尼夫……那個不煩他。”
“看來是有點煩人。”
“六月中旬的時候,易水押著第一批機器迴來,我們從新南威爾士和印度訂的步槍也到了,陸達就說‘反了吧,不管怎樣,斃了徐一帆吧。’黃埔第二期也畢業了,我們才決定造反。”
楚劍功不說話,李穎修說:“你要不同意,現在還可以反悔,就說我們是鬧餉,你已經收拾了局麵,請朝廷恕罪。這樣跟朝廷耗著,我估計還可以爭取一年的時間,多做些準備。”
“免了!反悔?下次扯旗子就沒人信了。你怎麽處置徐一帆?”
“我把他斃了!”李穎修輕鬆的笑了起來。
“已經斃了?”楚劍功明顯有點失望,“那伊裏布呢?”
“伊裏布大人年事已高,體弱多病,到廣州就沒怎麽管事,兵變的時候受了驚嚇,撐到八月中旬,病死了。”
“解決了就好,林大人呢?”
“林大人是你的老師,官聲又好,威望又高,我把他軟禁著,你來處理吧。他本來要絕食自盡的,我勸他和你談談,至少應該死個明白,他才每天吃點東西。”
“真是燙手山芋。廣東其他大小官僚怎麽反應?”
“敢反抗的不多,但合作的也不多,多數在家中閉門謝客,要不是封城,我估計他們就要舉家北逃了。不過有兩個人,布政使徐繼佘和學政使梁廷楠態度卻很微妙。”
“他們有可能投過來?”
“我看他們還在猶豫。徐繼佘和其他人一樣閉門謝客,前幾天卻派了個下人,來探望林大人。梁廷楠是本地鄉紳,就更大方一下,代表廣東桑梓,問我們到底作何打算。”
“《瀛寰誌略》和《海國四說》的作者,又在東廠讀了這麽久的外國書,想來和別人還是有些不同,如果我們表現出幾分新朝氣象,說不定真的可以把他們爭取過來。”
“我也是這麽想。”
“嗯,我還要問你,你怎麽讓天地會攪和進來了?”楚劍功問道。
“缺人。”
“這些會黨混在係統裏,總不是個辦法。”
“先用其力,等局勢緩和了去其首領,加以整編。不堪教化的,就憑他們這江湖混混的身份,吃喝嫖賭,欺行霸市的行徑,依法處理掉。”
“可張興培是第一批投奔咱們的元老,資曆比陸達還老。我們又是在招人的時候,直接對著天地會下手……不好辦呐。”
有讀者在百度給1839建了個吧,大家有空可以去看看
31 名分
10月20日
“今天會議的內容有三兩個,第一,鈞座要闡明我們行動的意義,宣布我們的編製和體例,第二,商討我們麵對的形勢和下一步的方略。”作為會議主持人的陸達說道。
陸達在說這些的時候,楚劍功覺得有點不對勁,陸達作為直接的軍事長官,主持會議確實不太合適,而自己身邊也缺一個負責常務的人。樂楚名現在在韶關布防,叫他迴來做副官確實是浪費了。
楚劍功很久不說話,李穎修輕輕咳嗽了一聲。
“我迴來以後,李穎修給我說了很多情況,最重要的就是,我們到底是個什麽名義,有什麽奔頭?很多中下級軍官,都有這個疑惑。稀裏糊塗就跟著造反了,成了反賊,於是呢,自己覺得心虛,對我們的事業信心不足。”楚劍功說,“那麽今天,我就在這裏宣布,我們不是造反,是起義。有傳言說我們是被徐一帆逼反的,我告訴大家,不是!這次起義是我和李穎修早就計劃好的,本來是要等我迴來再動手,但李穎修抓住有利時機,提前發動了這次起義。”
隨後,楚劍功向大家解釋為什麽是起義,而不是傳統的造反。
“因為時代變了,這個變化的時代,需要一個適合它的體製。滿清的統治結構,不再適應這個時代,不然,他們就不會被英國人痛打了。而我們朱雀軍適應這個時代,所以我們對英國人不落下風。”
接著,楚劍功簡短介紹了工業化大生產的一些時代需要,結合運到廣州不久的機器,結合新的軍械,以及鴉片戰爭中的一些實例,說明清廷的落伍。這些在黃埔講武堂都有講授過,而今天楚劍功從時代的角度重新串起來。
最後,楚劍功說道,
“遠古的時候,堯舜禪讓自己的領袖位置,四千年前,大禹廢禪讓而傳子,三千年前,商湯立誓革命,兩千六百年前,周武王分封諸國。兩千年前,秦始皇天下一統。這些人都是適應時代的需要,而開創新製度。從而讓自己流芳百世。今天,我們這裏在座的人,還有我們整個朱雀軍,也是為了開創一種新的製度而奮鬥,我們和堯舜禹湯做的是同樣的事業,我們向秦始皇一樣,讓後人崇拜和尊崇我們開創的製度。”
“這個製度,就叫做共和……因此,我們的軍隊,也就是一隻為了創建和保衛共和而存在的軍隊,我們的軍隊,從此改名共和軍。”
“共和軍?”人們互望了幾眼,嚴格的紀律下沒有人發出任何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