額娘翻身向上說得很浪,
給我一些,
給我一些,
騎射啊騎射,
騎射啊騎射,
這對你我都有些好處,
歐,好啊,
隨著太陽東升而起床,
整日跑步,直到完成訓練,
朝廷的中堂都是小娘養的,
四體不勤,五穀不分,
他們的作用就是給自己人添亂。
文祥、肅順等人,已經聽出這首歌有些不對了,但堅持訓練的貴胄們相對於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文官,有些優越感也是很自然的事情。至於前麵的粗話,大概勇猛的大頭兵就該這樣子吧。
所以,他們也跟著唱,“朝廷的中堂都是小娘養的,他們的作用就是給自己人添亂,四體不勤,五穀不分,他們的作用就是給自己人添亂。”
在楚劍功和旗隊長們罵中堂的時候,道光也在罵中堂們。
“拖了好幾日了,還沒有個結果。”
“迴皇上,人人都視廣東為鬼途,避之不及,新的兩廣總督人選,實在是定不下來。”
“是啊,皇上,都是讀聖賢書的人,將心比心,我們也不能強迫人家去事鬼。”
“那像駐英國公使那樣張榜招募呢?”
“兩廣總督,乃是堂堂一品大員,不是去化外之地的小官。”中堂們互相爭論起來。
道光心想:都在演給我看呢,這事情就這麽難辦?
“皇上,臣保舉一人,此人資曆威望都夠,官聲甚好,頗得民心,又善於製夷,在英夷中都有聲望。就是因為他,英夷才棄廣東不攻,轉攻浙江。”
“是什麽人,莫非你是說林則徐?”
“皇上明鑒,正是林則徐。”
“嗯,他的處分期也差不多了,可以外放做事。他威望甚高,朱雀軍也是他起的頭,重任兩廣總督,甚合朕意。”
“那讓林則徐來收取朱雀軍嗎?”穆彰阿有意問道。
“不妥,不妥。”祁俞藻說,“應該是個旗人,最好是個滿人。收取朱雀軍這事,還是交給廣州將軍吧。”
“誰接任廣州將軍?誰都不願意去廣東和應以打交道,何況還可能又起兵火。”
“臣保舉一人,可擔此重任。”
“誰?”
“前任兩江總督伊裏布。”
“嗯,他也是善於撫夷的人物,對了,浙東大捷,他和朱雀軍還有老交情在。”
“隻是這樣還不夠。”何汝霖說道,“林則徐本來就對楚劍功和朱雀軍過於放縱,伊裏布又不會打仗,現在英夷可能又要動武,該如何處置?”
其實大家都有個想法,重新派楚劍功南下,但是,有事就叫楚劍功南下,顯得朝廷無人,更怕楚劍功恃寵而驕。最可怕的是,就這樣讓楚劍功南下的話,那等於朝廷承認朱雀軍是楚劍功的專屬軍隊了。
這時,總理衙門總辦隆文提出了另一件事情:“說起和英夷交涉,皇上,出使的主管大臣,實在是沒有人選。”
“你和耆英,其中一個人去不就可以了?”
“我們實在不懂。”
“是不願意到鬼域去吧。”
“皇上恕罪,我們真的不懂交涉,到時候有辱國體,真是萬死莫贖。”
“臣有一個兩全其美之策。”一直沒說話的耆英突然叫道。
“快快講來。”
“讓楚劍功出使英夷。”
啊!諸位中堂先是驚訝,隨後不由得暗地裏讚歎“妙。”
耆英還在解釋著自己的計劃。
“朝廷就給楚劍功一個撫夷欽差的頭銜,劃到總理衙門裏頭,讓他準備出使。現在廣東的反入城事件,不知道鬧成了什麽樣子,楚劍功作為撫夷欽差,自然應該南下去看看,這樣在明麵上,就和朱雀軍的事情無關,但一旦要打,他也可以就地指揮。等入城交涉這風頭過去了,楚劍功馬上出使,順理成章的,就又把楚劍功從朱雀軍裏摘了出來。伊裏布大人抓緊的接手朱雀軍。楚劍功出使,這一來一往,至少要一年呐,林大人和伊大人都是能臣,一年時間,肯定把包括陸達在內的廣東大小官員收拾得服服帖帖。”
“好,就這麽辦。隻是,楚劍功還在練著神機軍呢。”
“皇上,楚劍功練的朱雀軍這麽跋扈,還是先殺殺他的銳氣才好,不然京師重地,再來一隻跋扈的神機軍,那誰受得了啊。”耆英不經意的擠兌了一下穆彰阿。
“皇上恕罪,耆中堂說得有道理,”穆彰阿還不好反擊,他隻有順著說道:“楚劍功也沒教什麽,整天跑步,分左右,哈哈哈……,練朱雀軍,還要找些洋教官才行。”
“皇上,楚劍功推薦的那個李鴻章,奴才見過了,的確是個伶俐人,奴才私下裏會和他通個氣,讓他留心合適的洋人教官。”耆英說道。
隆文補充說:“皇上有空的話,接見一下李鴻章和郭嵩燾,勉勵一番,好讓他們知道聖恩深重,尤其是那個李鴻章,奴才已經許了他一個道台的頂子。”
“道台小啦。”道光說道,“這李鴻章有膽識,敢擔當,等他迴來,至少外放個布政使。”
“皇上真是慧眼識才,現在就還有兩個問題,誰來接廣東巡撫,徐廣縉、阿精阿、怡良三人又去哪裏?”
97期望
11月5日
昨天訓練結束的時候,鑲藍旗蒙古旗隊長馬千山找到楚劍功:“院台,聽說咱們以後的訓練,要能寫會算,可我字都不認識幾個,那可怎麽辦呐?”
嘿,還挺有上進心,楚劍功心想,我也不能專門來教你識字啊。
“你就不能自己請個教書先生麽?”
“請不起了,要被選上當旗隊長,媳婦本都賠進去了。”
“這麽慘呐?”
“對呀,我老馬是有心報國,可大清沒錢的還不要呢。我以前在熱河也就是做個領催,也不會做別的營生,就靠著旗餉過活,話說,旗餉我還真沒領全過。”
“好吧,好吧,我來給你想想辦法。”楚劍功口裏應付著,一邊尋思,到哪去給馬千山找個先生。
他突然記起自己每次在迴家途中,都看見路邊有個算命的在收攤,那算命的,用的工具好像是算籌。楚劍功決定再碰見這算命的就問問看,看他願不願意給人當先生。
今天楚劍功早上起來,那個太監曹蕉又來了,傳喚楚劍功覲見。
等楚劍功見完道光,迴到了南苑校場,各位都統和旗隊長們已經收到了消息,楚劍功作為撫夷欽差大臣,就要再次南下廣東,不會再帶神機軍了。
楚劍功取消了今天的訓練,大多數人求之不得。怡親王載垣走過來說:“楚院台,今日在小王自家備上薄酒,為你踐行。”
“多謝,我一定到,還有哪些人?”
“院台沒來的時候,小王已經和幾位都統大人都商量了,文祥、肅順、勝保三位都統,還有七八位旗隊長,都會來。”
楚劍功心裏一想:肯定是每天晚上留下來閑談那幾個。也沒有多問,就此約定。
晚上到了怡親王府上,來的人不出楚劍功所料:文祥等三位都統,齊圖、布忽闊闊、德興阿、孫武安、苗人鳳、馬千山、範鐵錫。
大家正在客套,突然據聽見王府的門子一路喊著進來:“淳郡王到。”大家聽到這句,趕緊按禮節出迎。
就看見德福一路小跑到了跟前,當著楚劍功的麵,一個千打下去:“院台,我家主子給您踐行來了。”
楚劍功抬頭一看,見到胖乎乎的一個小子,穿著市井的白大褂兒,手拿一把蒲扇,蹦蹦跳跳的走了進來:“楚院台,咱給您送行來了,”小孩叫道:“我知道您不讓打千,可今天不是送行嗎?就讓德福打個千,自稱奴才,大家樂嗬樂嗬。”
道光的第五子,奕碂,正黃旗滿洲旗隊長,年僅九歲的郡王,在他的貼身奴才德福德伺候下,居然也來了。平時楚劍功都沒見過他。但他的威名,楚劍功是知道的,好多京城老段子的主角,就是這位五爺。
主人載垣笑著迎了上來,奕碂叫道:“大侄子,好久不見,又長高了嘿。好嘛,都當上都統了,威風大了,今後你叔叔我就在你手下討飯了啊。”奕碂是奕字輩,載垣是載字輩,算起來,奕碂真的是載垣的叔叔。
載垣被人占了便宜,還不好發作,難道去宗人府告一個九歲的小孩子人前失儀嗎?他臉上一白,裝作沒有聽出來,右手一攤:“淳郡王請。”
晚宴上非常熱鬧,九歲的淳郡王故意捉弄他的家奴,正黃旗滿洲署理旗隊長德福,逗得大家十分開心,吃完了飯,大家閑聊了一會,載垣對楚劍功說:“祝院台出使一帆風順,早日歸來,繼續教導神機軍。”眾人在邊上聽了,紛紛點頭附和。
楚劍功伸手拍了拍載垣的肩膀:“小王爺,你天生貴胄,大清現在時局艱難,你要勇於任事,事到臨頭,千萬不能畏手畏腳,有些事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院台指的是?”
“這大清的天下,是你愛新覺羅家的,第一代怡親王允祥,就被康熙爺稱作‘吾家千裏駒,拚命十三郎’,你可不要辜負了乃祖德威名。”
奕碂在一旁學著說道:“大侄子,你可不要辜負了乃祖的威名啊,我愛新覺羅家的江山,可都靠你了。”
載垣厭惡的看了奕碂一眼,對楚劍功施禮道:“院台的教誨,我銘記於心。院台的《八旗之奮鬥折》和《軍國之命運》我都仔細的拜讀過。”
“那就好。”楚劍功往雙手一攤:“我雖然離去,但練兵之事不可耽擱,各位每天還是要早起跑步,做隊列練習,我在國外,會給神機軍找些洋教官,人家來了,你們可不能給人看笑話啊。怡親王,你作為正黃旗地區上級隊長,是八旗都統中排位最高的,你要擔起責任來。”
怡親王左右一看,深吸一口氣:“還想著練兵的,明兒還是南苑校場見。”
“就到這裏吧。我就不叨擾了。”
眾人也紛紛告辭。
一起出了王府,楚劍功叫住大家:“同路的,就一起慢慢走走吧。”眾人誰也不會駁了他的麵子,除了奕碂先行離去。
楚劍功先和馬千山並排走,說道:“你要請個先生,我已經幫你找好了,在我住的地方附近,有個算命先生,叫方從哲。他本是讀書人,叫人騙了錢,所以算命擺攤。我已經和他說好了,你明日抽空去尋他。工錢我會給他一半,另一半嘛。”楚劍功摸出一個錢袋,裏麵包著兩個八兩的大元寶,“等他教完了,你覺得教得不錯,再給他。”
“多謝院台。”
“讀書人,多少有些彎彎腸子,馬老弟,你要遷就著些,不要把人氣跑了。”
“哪會呢,我可尊敬讀書人哪。要是有錢,我就把他供著。”
楚劍功點點頭,一擺手,馬千山知趣的退開了。
楚劍功高聲說道:“幾位都統今天喝酒喝好了嗎?”
在場的幾個人都是人精,一聽楚劍功這麽說,就知道他有事情要交代,就都聚攏來。
“三位都統,剛才我給怡親王說的話,你們都聽到了吧。”
文祥、肅順、勝保都默不作聲。“這大清的江山,是你愛新覺羅家的。”這怎麽能亂說。
給我一些,
給我一些,
騎射啊騎射,
騎射啊騎射,
這對你我都有些好處,
歐,好啊,
隨著太陽東升而起床,
整日跑步,直到完成訓練,
朝廷的中堂都是小娘養的,
四體不勤,五穀不分,
他們的作用就是給自己人添亂。
文祥、肅順等人,已經聽出這首歌有些不對了,但堅持訓練的貴胄們相對於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文官,有些優越感也是很自然的事情。至於前麵的粗話,大概勇猛的大頭兵就該這樣子吧。
所以,他們也跟著唱,“朝廷的中堂都是小娘養的,他們的作用就是給自己人添亂,四體不勤,五穀不分,他們的作用就是給自己人添亂。”
在楚劍功和旗隊長們罵中堂的時候,道光也在罵中堂們。
“拖了好幾日了,還沒有個結果。”
“迴皇上,人人都視廣東為鬼途,避之不及,新的兩廣總督人選,實在是定不下來。”
“是啊,皇上,都是讀聖賢書的人,將心比心,我們也不能強迫人家去事鬼。”
“那像駐英國公使那樣張榜招募呢?”
“兩廣總督,乃是堂堂一品大員,不是去化外之地的小官。”中堂們互相爭論起來。
道光心想:都在演給我看呢,這事情就這麽難辦?
“皇上,臣保舉一人,此人資曆威望都夠,官聲甚好,頗得民心,又善於製夷,在英夷中都有聲望。就是因為他,英夷才棄廣東不攻,轉攻浙江。”
“是什麽人,莫非你是說林則徐?”
“皇上明鑒,正是林則徐。”
“嗯,他的處分期也差不多了,可以外放做事。他威望甚高,朱雀軍也是他起的頭,重任兩廣總督,甚合朕意。”
“那讓林則徐來收取朱雀軍嗎?”穆彰阿有意問道。
“不妥,不妥。”祁俞藻說,“應該是個旗人,最好是個滿人。收取朱雀軍這事,還是交給廣州將軍吧。”
“誰接任廣州將軍?誰都不願意去廣東和應以打交道,何況還可能又起兵火。”
“臣保舉一人,可擔此重任。”
“誰?”
“前任兩江總督伊裏布。”
“嗯,他也是善於撫夷的人物,對了,浙東大捷,他和朱雀軍還有老交情在。”
“隻是這樣還不夠。”何汝霖說道,“林則徐本來就對楚劍功和朱雀軍過於放縱,伊裏布又不會打仗,現在英夷可能又要動武,該如何處置?”
其實大家都有個想法,重新派楚劍功南下,但是,有事就叫楚劍功南下,顯得朝廷無人,更怕楚劍功恃寵而驕。最可怕的是,就這樣讓楚劍功南下的話,那等於朝廷承認朱雀軍是楚劍功的專屬軍隊了。
這時,總理衙門總辦隆文提出了另一件事情:“說起和英夷交涉,皇上,出使的主管大臣,實在是沒有人選。”
“你和耆英,其中一個人去不就可以了?”
“我們實在不懂。”
“是不願意到鬼域去吧。”
“皇上恕罪,我們真的不懂交涉,到時候有辱國體,真是萬死莫贖。”
“臣有一個兩全其美之策。”一直沒說話的耆英突然叫道。
“快快講來。”
“讓楚劍功出使英夷。”
啊!諸位中堂先是驚訝,隨後不由得暗地裏讚歎“妙。”
耆英還在解釋著自己的計劃。
“朝廷就給楚劍功一個撫夷欽差的頭銜,劃到總理衙門裏頭,讓他準備出使。現在廣東的反入城事件,不知道鬧成了什麽樣子,楚劍功作為撫夷欽差,自然應該南下去看看,這樣在明麵上,就和朱雀軍的事情無關,但一旦要打,他也可以就地指揮。等入城交涉這風頭過去了,楚劍功馬上出使,順理成章的,就又把楚劍功從朱雀軍裏摘了出來。伊裏布大人抓緊的接手朱雀軍。楚劍功出使,這一來一往,至少要一年呐,林大人和伊大人都是能臣,一年時間,肯定把包括陸達在內的廣東大小官員收拾得服服帖帖。”
“好,就這麽辦。隻是,楚劍功還在練著神機軍呢。”
“皇上,楚劍功練的朱雀軍這麽跋扈,還是先殺殺他的銳氣才好,不然京師重地,再來一隻跋扈的神機軍,那誰受得了啊。”耆英不經意的擠兌了一下穆彰阿。
“皇上恕罪,耆中堂說得有道理,”穆彰阿還不好反擊,他隻有順著說道:“楚劍功也沒教什麽,整天跑步,分左右,哈哈哈……,練朱雀軍,還要找些洋教官才行。”
“皇上,楚劍功推薦的那個李鴻章,奴才見過了,的確是個伶俐人,奴才私下裏會和他通個氣,讓他留心合適的洋人教官。”耆英說道。
隆文補充說:“皇上有空的話,接見一下李鴻章和郭嵩燾,勉勵一番,好讓他們知道聖恩深重,尤其是那個李鴻章,奴才已經許了他一個道台的頂子。”
“道台小啦。”道光說道,“這李鴻章有膽識,敢擔當,等他迴來,至少外放個布政使。”
“皇上真是慧眼識才,現在就還有兩個問題,誰來接廣東巡撫,徐廣縉、阿精阿、怡良三人又去哪裏?”
97期望
11月5日
昨天訓練結束的時候,鑲藍旗蒙古旗隊長馬千山找到楚劍功:“院台,聽說咱們以後的訓練,要能寫會算,可我字都不認識幾個,那可怎麽辦呐?”
嘿,還挺有上進心,楚劍功心想,我也不能專門來教你識字啊。
“你就不能自己請個教書先生麽?”
“請不起了,要被選上當旗隊長,媳婦本都賠進去了。”
“這麽慘呐?”
“對呀,我老馬是有心報國,可大清沒錢的還不要呢。我以前在熱河也就是做個領催,也不會做別的營生,就靠著旗餉過活,話說,旗餉我還真沒領全過。”
“好吧,好吧,我來給你想想辦法。”楚劍功口裏應付著,一邊尋思,到哪去給馬千山找個先生。
他突然記起自己每次在迴家途中,都看見路邊有個算命的在收攤,那算命的,用的工具好像是算籌。楚劍功決定再碰見這算命的就問問看,看他願不願意給人當先生。
今天楚劍功早上起來,那個太監曹蕉又來了,傳喚楚劍功覲見。
等楚劍功見完道光,迴到了南苑校場,各位都統和旗隊長們已經收到了消息,楚劍功作為撫夷欽差大臣,就要再次南下廣東,不會再帶神機軍了。
楚劍功取消了今天的訓練,大多數人求之不得。怡親王載垣走過來說:“楚院台,今日在小王自家備上薄酒,為你踐行。”
“多謝,我一定到,還有哪些人?”
“院台沒來的時候,小王已經和幾位都統大人都商量了,文祥、肅順、勝保三位都統,還有七八位旗隊長,都會來。”
楚劍功心裏一想:肯定是每天晚上留下來閑談那幾個。也沒有多問,就此約定。
晚上到了怡親王府上,來的人不出楚劍功所料:文祥等三位都統,齊圖、布忽闊闊、德興阿、孫武安、苗人鳳、馬千山、範鐵錫。
大家正在客套,突然據聽見王府的門子一路喊著進來:“淳郡王到。”大家聽到這句,趕緊按禮節出迎。
就看見德福一路小跑到了跟前,當著楚劍功的麵,一個千打下去:“院台,我家主子給您踐行來了。”
楚劍功抬頭一看,見到胖乎乎的一個小子,穿著市井的白大褂兒,手拿一把蒲扇,蹦蹦跳跳的走了進來:“楚院台,咱給您送行來了,”小孩叫道:“我知道您不讓打千,可今天不是送行嗎?就讓德福打個千,自稱奴才,大家樂嗬樂嗬。”
道光的第五子,奕碂,正黃旗滿洲旗隊長,年僅九歲的郡王,在他的貼身奴才德福德伺候下,居然也來了。平時楚劍功都沒見過他。但他的威名,楚劍功是知道的,好多京城老段子的主角,就是這位五爺。
主人載垣笑著迎了上來,奕碂叫道:“大侄子,好久不見,又長高了嘿。好嘛,都當上都統了,威風大了,今後你叔叔我就在你手下討飯了啊。”奕碂是奕字輩,載垣是載字輩,算起來,奕碂真的是載垣的叔叔。
載垣被人占了便宜,還不好發作,難道去宗人府告一個九歲的小孩子人前失儀嗎?他臉上一白,裝作沒有聽出來,右手一攤:“淳郡王請。”
晚宴上非常熱鬧,九歲的淳郡王故意捉弄他的家奴,正黃旗滿洲署理旗隊長德福,逗得大家十分開心,吃完了飯,大家閑聊了一會,載垣對楚劍功說:“祝院台出使一帆風順,早日歸來,繼續教導神機軍。”眾人在邊上聽了,紛紛點頭附和。
楚劍功伸手拍了拍載垣的肩膀:“小王爺,你天生貴胄,大清現在時局艱難,你要勇於任事,事到臨頭,千萬不能畏手畏腳,有些事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院台指的是?”
“這大清的天下,是你愛新覺羅家的,第一代怡親王允祥,就被康熙爺稱作‘吾家千裏駒,拚命十三郎’,你可不要辜負了乃祖德威名。”
奕碂在一旁學著說道:“大侄子,你可不要辜負了乃祖的威名啊,我愛新覺羅家的江山,可都靠你了。”
載垣厭惡的看了奕碂一眼,對楚劍功施禮道:“院台的教誨,我銘記於心。院台的《八旗之奮鬥折》和《軍國之命運》我都仔細的拜讀過。”
“那就好。”楚劍功往雙手一攤:“我雖然離去,但練兵之事不可耽擱,各位每天還是要早起跑步,做隊列練習,我在國外,會給神機軍找些洋教官,人家來了,你們可不能給人看笑話啊。怡親王,你作為正黃旗地區上級隊長,是八旗都統中排位最高的,你要擔起責任來。”
怡親王左右一看,深吸一口氣:“還想著練兵的,明兒還是南苑校場見。”
“就到這裏吧。我就不叨擾了。”
眾人也紛紛告辭。
一起出了王府,楚劍功叫住大家:“同路的,就一起慢慢走走吧。”眾人誰也不會駁了他的麵子,除了奕碂先行離去。
楚劍功先和馬千山並排走,說道:“你要請個先生,我已經幫你找好了,在我住的地方附近,有個算命先生,叫方從哲。他本是讀書人,叫人騙了錢,所以算命擺攤。我已經和他說好了,你明日抽空去尋他。工錢我會給他一半,另一半嘛。”楚劍功摸出一個錢袋,裏麵包著兩個八兩的大元寶,“等他教完了,你覺得教得不錯,再給他。”
“多謝院台。”
“讀書人,多少有些彎彎腸子,馬老弟,你要遷就著些,不要把人氣跑了。”
“哪會呢,我可尊敬讀書人哪。要是有錢,我就把他供著。”
楚劍功點點頭,一擺手,馬千山知趣的退開了。
楚劍功高聲說道:“幾位都統今天喝酒喝好了嗎?”
在場的幾個人都是人精,一聽楚劍功這麽說,就知道他有事情要交代,就都聚攏來。
“三位都統,剛才我給怡親王說的話,你們都聽到了吧。”
文祥、肅順、勝保都默不作聲。“這大清的江山,是你愛新覺羅家的。”這怎麽能亂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