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來自另一所大學了。”格萊斯頓開玩笑說。
“我的公使館就這樣兩個人,是嗎?”
“不,”漢弗萊說道,“簡單地說,先生,我是行政主管,通常叫做常任秘書.這個伍利伯納德是您的首席私人秘書.我也有一個首席私人秘書,他就是常任秘書的首席私人秘書.另外,有五名秘書、三十七名副秘書以及一百零九名名助理秘書直接向我負責.普通私人秘書則直接向首席私人秘書負責.”
“我們要去清國,這麽多秘書當中有人會講中文嗎?”
“我們中間沒人會講中文。”漢弗萊說道,“不過您可以到清國澳門雇用一個葡萄牙人,那裏很多葡萄牙人會講中文。”
8月20日廣州
都督府會議,楚劍功提出,要將所有朱雀軍士兵,包括補備兵的家眷全部接到廣東來,這樣,有利於穩定軍心。
“鈞座,不好辦呐。我們現在接近兩萬人,就算每家五口,一下子就是十萬人。補備兵的來源又雜,遍及西南西北各省,嗯,就是老兵,也有一部分是從江浙一帶招來的。且不說安置的麻煩,怎麽把兩萬人家找齊都是問題。”翟曉琳實誠的說。
“是啊鈞座,朱雀老兵裏頭,湖南人占了三成,廣東人也有三成,這些還好說,可是還有四成的人,是當初在江浙招來的,有的像幕洛一,根本就是四海為家。”樂楚明也說道。
“這事,還不能通過朝廷去辦。”陸達慢慢說道:“收取士卒家眷,朝廷會猜忌的。”
唿喚紅票,收藏,大家多發評論啊
70 孝道
李穎修慢慢擺弄著手頭的一支毛筆,不做聲。把士兵家眷接到廣東來的必要性,隻有他和楚劍功自己清楚。若要造反,必須先安定軍心。不然的話,逃兵、嘩變隨時會出現。
楚劍功示意肯尼夫發言。
肯尼夫說:“根據我的統計,在所有自願留下來的補備兵中,有一半以上是沒有家人的,簡單的說,就是綠營的棍子,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另外的幾千人,家都在邊遠的西南西北。讓家眷搬到廣東來,他們應該是願意的。按每戶需要一百兩銀子計算,大約需要七十萬兩。”
李穎修不同意:“肯尼夫,你真是美國價格。一百兩太高了,五口人,就算從甘肅陝西過來,也用不了三兩銀子。每戶安家費按五兩計算,再加上各種意外支出,全部加起來,不會超過十萬兩。用十萬兩收取軍心,實在是很便宜。”
“我們好有接近兩千湖南的朱雀老兵,他們家我專門安排季退思帶人去接。”
“幾萬人,說多不多,說少不少,怎麽安置?”
“南洋實業總局會開設一些工廠,青壯年可以去,海南地廣人稀,也可以屯墾。幾萬人,真的不是大問題。”
議定了這些之後,李穎修特地交代:“對外而言,這都是士兵們自發的行為,和鈞座沒有關係。不然,陸達你也知道,朝廷會猜忌的。”
眾人點頭稱是。各自去忙。
到了晚間,楚劍功來到黃埔講武堂,今天又是給第一區隊上課的時間。
魯迅的那幾篇文章早已經講完,楚劍功讓守闕銳士們講講自己的家鄉,自己的家人,父母兄弟。守闕銳士們自由的議論著講述著,楚劍功默默地聽,仔細的記錄著從字裏行間透露出來的一切信息。
末了,楚劍功問:“你們掛念爹娘嗎?”
“掛念!”
“想爹娘想得厲害。”
“我家在廣東,倒沒那麽遠,就是請不了假,不能迴家看看。”
楚劍功等大家議論夠了,往下壓了壓手,問道:“你們第一區隊,有多少家在廣東的?舉手看看?”
大約四十多人舉了手。
家在湖南的有五十多人,其餘的家在江浙。
“湖南近。所以我準備把湖南的家眷都接過來,你們說好不好?”
“好!”湖南來的一陣歡唿聲。
“江浙那邊的,我也想接過來,不過太遠,很花錢。你們說,要不要接過來?”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楚劍功隨手一點:“李雲睿,你說呢?”
“接過來!”
“為什麽?”
“鈞座,我是廣東人,家在惠州,就一百多裏,我也挺掛念家裏的,他們湖南江浙的,就不用說了。”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鈞座,文鄒鄒的,我們聽不大懂。”
“就是說啊,敬愛自己的長輩呢,也要想到別人的長輩,心疼自己的孩子呢,同樣也要心疼別人的孩子。保護自己的家,也要保護別人的家。”楚劍功開始夾私貨了,“你們說對不對?”
“對,是這個道理,”幕洛一站起來,“鈞座,我家在山東,為我一個人專門派人去山東不好,你給我一個假,我自己去接老娘。”
“你去接老娘,訓練怎麽辦?大家說,我們能丟下幕洛一他們家裏不管嗎?”
“不能——”
“對,我們不能。我們在戰場上不能丟下一位戰友,同樣也不會丟下他們的家人,不管他們是湖南人,廣東人,江浙人還是山東人,或者是其他地方的人。你們每一位士兵的父母,就是我們這支軍隊的父母,你們有誰戰死沙場,朱雀軍會撫恤,是拿錢買命嗎?不是,贍養兄弟的父母,理所當然,這,就是孝道。男兒生於天地間,首先就是要對父母盡孝,如果他連父母都不孝順,你們會認為他們會顧及同袍之義嗎?”
“不會——”
“如果我們這支軍隊,拋下戰士的父母,那我們還能同心同德嗎?”
“不能——”
“同樣,我們這支軍隊,在外行軍打仗,就要受老百姓的食物,我們用的槍炮,都是百姓繳納的錢糧。老百姓就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我們能對他們不尊敬,不愛護嗎?”
“不能!”
“所以,我們對老百姓說話要和氣,買賣東西的時候要公平,借東西要還,損壞東西要賠,
不能打人罵人,不能損壞莊稼,不能調戲婦女。這些你們大家明白嗎?”
“明白。”
“我再說一點,以後我們打仗,抓到的俘虜,也都是爹媽養的,向板甲大白兔教頭,炮兵都監,還為我們工作,所以要是沒有深仇大恨,不能虐待俘虜。”
楚劍功掃視了一下,看到大家都服氣的在聽,便說道:“這都是孝道,我上麵說的八點,都是孝道。我們是老百姓的子弟兵,應該對老百姓做到孝!你們能做到嗎?”
“能!”
“迴答得這麽響亮,但做起來很難的。我們上次從湖南迴廣東,在臨武縣換船,當天晚上在老百姓家裏過夜,找人借了稻草,結果絕大多數,聽我說啊,絕大多數,第二天都把稻草亂扔,沒有還迴去。”
哈哈哈……廣東兵和江浙兵一陣哄笑。
“笑!廣東的也好不了多少。好了,孝就講這麽多,你們認為,除了孝道,還有哪些道德我們要遵守?”
“講義氣!”
“有血性!”
“忠於朝廷!”
眾人紛紛迴答。
聽到忠於朝廷,楚劍功微微皺了皺眉,說道:“仁義禮智信,知道吧!,那好,我們下麵就來講講仁義。”
“何謂仁?子曰,仁者愛人。”楚劍功把仁歸結為普救世人的情懷,他先從白居易的《賣炭翁》說起,然後給大家背誦和講解杜甫的《三吏》、《三別》、《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為什麽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因為杜甫心懷世人,範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也同樣是因為仁。一個人為自己而戰,那他是條好漢,而為民眾而戰,那才是英雄。”
“鈞座,你提到孔夫子,可是前幾天你給我們讀的書裏,不都在嘲笑孔夫子,說孔夫子吃人嗎?”
唿喚紅票、收藏。請大家多多評論
71 廣西局勢
“不,吃人的不是孔夫子,而是這幾百年來的儒教,蒙古人當年入侵中原,你們知道吧。他們破壞了儒學的傳統,把孔夫子和漢唐的好東西都打亂了。”
“蒙古人,知道知道!”
“後來明朝建立,又把儒學撿起來,因為先生們都被蒙古人殺了,沒有人教,隻好一知半解的胡亂解釋程朱理學,又設了八股文,這樣,儒學就走上了自我封閉的歪路,教出來的都是孔乙已那樣的書呆子。”
“鈞座,為什麽我聽說,是本朝把不是書呆子的都弄死了,所以就隻剩下書呆子了。”一個直率的學員說。旁邊幾人趕快製止他。
“那就要你們自己去想了。”楚劍功曖昧的一笑,讓所有人感覺到他的意思是:你說的是對的,但現在不能明說啊。接著,楚劍功轉換話題說:“好了,我們繼續說‘義’,”
“我知道,同袍之義!”
“這隻是‘義’的一種形式。所謂義,就是為了“仁”而犧牲的勇氣,為了仁,所以我們可以衝鋒陷陣,為了仁,我們不能拋棄戰友,這就是義,大義。”
“什麽叫‘禮’,禮就是規則,就是紀律,就是條令,就是一切行動聽指揮。條令你們學了很多,我就不多說了,現在我問,什麽叫做‘智’”
“諸葛亮,用計。”
“那些計謀,很多都是小說家編的,作為一個士兵,智,就是知識,我們朱雀軍,要會寫字,會算數,會畫圖,懂得拆裝槍械,懂得彈道學,知道天文地理,才能打勝仗。農民要懂天時,才能種好地,知識,就是智。”
“信呢?就是誠實信用,就是公平,大丈夫言而有信,我說把你們家裏人接來,就一定要接來。”
“鈞座,我光棍一條,能不能發個女人啦?”
哄……眾人哄笑。
“女人不發,李軍師很快要辦紡織廠,你們自己把軍餉存好了,自個討媳婦去。”
喔喔喔……眾人興奮起來,怪叫。
“好了,孝,仁,義,禮,智,信。今天說掉了什麽嗎?”
“忠,鈞座,忠心耿耿。”
“不錯,還知道忠心耿耿。忠……很複雜,你們先做好其他的六點。慢慢的,我們來領會,什麽是忠。”
9月3日
“我的公使館就這樣兩個人,是嗎?”
“不,”漢弗萊說道,“簡單地說,先生,我是行政主管,通常叫做常任秘書.這個伍利伯納德是您的首席私人秘書.我也有一個首席私人秘書,他就是常任秘書的首席私人秘書.另外,有五名秘書、三十七名副秘書以及一百零九名名助理秘書直接向我負責.普通私人秘書則直接向首席私人秘書負責.”
“我們要去清國,這麽多秘書當中有人會講中文嗎?”
“我們中間沒人會講中文。”漢弗萊說道,“不過您可以到清國澳門雇用一個葡萄牙人,那裏很多葡萄牙人會講中文。”
8月20日廣州
都督府會議,楚劍功提出,要將所有朱雀軍士兵,包括補備兵的家眷全部接到廣東來,這樣,有利於穩定軍心。
“鈞座,不好辦呐。我們現在接近兩萬人,就算每家五口,一下子就是十萬人。補備兵的來源又雜,遍及西南西北各省,嗯,就是老兵,也有一部分是從江浙一帶招來的。且不說安置的麻煩,怎麽把兩萬人家找齊都是問題。”翟曉琳實誠的說。
“是啊鈞座,朱雀老兵裏頭,湖南人占了三成,廣東人也有三成,這些還好說,可是還有四成的人,是當初在江浙招來的,有的像幕洛一,根本就是四海為家。”樂楚明也說道。
“這事,還不能通過朝廷去辦。”陸達慢慢說道:“收取士卒家眷,朝廷會猜忌的。”
唿喚紅票,收藏,大家多發評論啊
70 孝道
李穎修慢慢擺弄著手頭的一支毛筆,不做聲。把士兵家眷接到廣東來的必要性,隻有他和楚劍功自己清楚。若要造反,必須先安定軍心。不然的話,逃兵、嘩變隨時會出現。
楚劍功示意肯尼夫發言。
肯尼夫說:“根據我的統計,在所有自願留下來的補備兵中,有一半以上是沒有家人的,簡單的說,就是綠營的棍子,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另外的幾千人,家都在邊遠的西南西北。讓家眷搬到廣東來,他們應該是願意的。按每戶需要一百兩銀子計算,大約需要七十萬兩。”
李穎修不同意:“肯尼夫,你真是美國價格。一百兩太高了,五口人,就算從甘肅陝西過來,也用不了三兩銀子。每戶安家費按五兩計算,再加上各種意外支出,全部加起來,不會超過十萬兩。用十萬兩收取軍心,實在是很便宜。”
“我們好有接近兩千湖南的朱雀老兵,他們家我專門安排季退思帶人去接。”
“幾萬人,說多不多,說少不少,怎麽安置?”
“南洋實業總局會開設一些工廠,青壯年可以去,海南地廣人稀,也可以屯墾。幾萬人,真的不是大問題。”
議定了這些之後,李穎修特地交代:“對外而言,這都是士兵們自發的行為,和鈞座沒有關係。不然,陸達你也知道,朝廷會猜忌的。”
眾人點頭稱是。各自去忙。
到了晚間,楚劍功來到黃埔講武堂,今天又是給第一區隊上課的時間。
魯迅的那幾篇文章早已經講完,楚劍功讓守闕銳士們講講自己的家鄉,自己的家人,父母兄弟。守闕銳士們自由的議論著講述著,楚劍功默默地聽,仔細的記錄著從字裏行間透露出來的一切信息。
末了,楚劍功問:“你們掛念爹娘嗎?”
“掛念!”
“想爹娘想得厲害。”
“我家在廣東,倒沒那麽遠,就是請不了假,不能迴家看看。”
楚劍功等大家議論夠了,往下壓了壓手,問道:“你們第一區隊,有多少家在廣東的?舉手看看?”
大約四十多人舉了手。
家在湖南的有五十多人,其餘的家在江浙。
“湖南近。所以我準備把湖南的家眷都接過來,你們說好不好?”
“好!”湖南來的一陣歡唿聲。
“江浙那邊的,我也想接過來,不過太遠,很花錢。你們說,要不要接過來?”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楚劍功隨手一點:“李雲睿,你說呢?”
“接過來!”
“為什麽?”
“鈞座,我是廣東人,家在惠州,就一百多裏,我也挺掛念家裏的,他們湖南江浙的,就不用說了。”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鈞座,文鄒鄒的,我們聽不大懂。”
“就是說啊,敬愛自己的長輩呢,也要想到別人的長輩,心疼自己的孩子呢,同樣也要心疼別人的孩子。保護自己的家,也要保護別人的家。”楚劍功開始夾私貨了,“你們說對不對?”
“對,是這個道理,”幕洛一站起來,“鈞座,我家在山東,為我一個人專門派人去山東不好,你給我一個假,我自己去接老娘。”
“你去接老娘,訓練怎麽辦?大家說,我們能丟下幕洛一他們家裏不管嗎?”
“不能——”
“對,我們不能。我們在戰場上不能丟下一位戰友,同樣也不會丟下他們的家人,不管他們是湖南人,廣東人,江浙人還是山東人,或者是其他地方的人。你們每一位士兵的父母,就是我們這支軍隊的父母,你們有誰戰死沙場,朱雀軍會撫恤,是拿錢買命嗎?不是,贍養兄弟的父母,理所當然,這,就是孝道。男兒生於天地間,首先就是要對父母盡孝,如果他連父母都不孝順,你們會認為他們會顧及同袍之義嗎?”
“不會——”
“如果我們這支軍隊,拋下戰士的父母,那我們還能同心同德嗎?”
“不能——”
“同樣,我們這支軍隊,在外行軍打仗,就要受老百姓的食物,我們用的槍炮,都是百姓繳納的錢糧。老百姓就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我們能對他們不尊敬,不愛護嗎?”
“不能!”
“所以,我們對老百姓說話要和氣,買賣東西的時候要公平,借東西要還,損壞東西要賠,
不能打人罵人,不能損壞莊稼,不能調戲婦女。這些你們大家明白嗎?”
“明白。”
“我再說一點,以後我們打仗,抓到的俘虜,也都是爹媽養的,向板甲大白兔教頭,炮兵都監,還為我們工作,所以要是沒有深仇大恨,不能虐待俘虜。”
楚劍功掃視了一下,看到大家都服氣的在聽,便說道:“這都是孝道,我上麵說的八點,都是孝道。我們是老百姓的子弟兵,應該對老百姓做到孝!你們能做到嗎?”
“能!”
“迴答得這麽響亮,但做起來很難的。我們上次從湖南迴廣東,在臨武縣換船,當天晚上在老百姓家裏過夜,找人借了稻草,結果絕大多數,聽我說啊,絕大多數,第二天都把稻草亂扔,沒有還迴去。”
哈哈哈……廣東兵和江浙兵一陣哄笑。
“笑!廣東的也好不了多少。好了,孝就講這麽多,你們認為,除了孝道,還有哪些道德我們要遵守?”
“講義氣!”
“有血性!”
“忠於朝廷!”
眾人紛紛迴答。
聽到忠於朝廷,楚劍功微微皺了皺眉,說道:“仁義禮智信,知道吧!,那好,我們下麵就來講講仁義。”
“何謂仁?子曰,仁者愛人。”楚劍功把仁歸結為普救世人的情懷,他先從白居易的《賣炭翁》說起,然後給大家背誦和講解杜甫的《三吏》、《三別》、《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為什麽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因為杜甫心懷世人,範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也同樣是因為仁。一個人為自己而戰,那他是條好漢,而為民眾而戰,那才是英雄。”
“鈞座,你提到孔夫子,可是前幾天你給我們讀的書裏,不都在嘲笑孔夫子,說孔夫子吃人嗎?”
唿喚紅票、收藏。請大家多多評論
71 廣西局勢
“不,吃人的不是孔夫子,而是這幾百年來的儒教,蒙古人當年入侵中原,你們知道吧。他們破壞了儒學的傳統,把孔夫子和漢唐的好東西都打亂了。”
“蒙古人,知道知道!”
“後來明朝建立,又把儒學撿起來,因為先生們都被蒙古人殺了,沒有人教,隻好一知半解的胡亂解釋程朱理學,又設了八股文,這樣,儒學就走上了自我封閉的歪路,教出來的都是孔乙已那樣的書呆子。”
“鈞座,為什麽我聽說,是本朝把不是書呆子的都弄死了,所以就隻剩下書呆子了。”一個直率的學員說。旁邊幾人趕快製止他。
“那就要你們自己去想了。”楚劍功曖昧的一笑,讓所有人感覺到他的意思是:你說的是對的,但現在不能明說啊。接著,楚劍功轉換話題說:“好了,我們繼續說‘義’,”
“我知道,同袍之義!”
“這隻是‘義’的一種形式。所謂義,就是為了“仁”而犧牲的勇氣,為了仁,所以我們可以衝鋒陷陣,為了仁,我們不能拋棄戰友,這就是義,大義。”
“什麽叫‘禮’,禮就是規則,就是紀律,就是條令,就是一切行動聽指揮。條令你們學了很多,我就不多說了,現在我問,什麽叫做‘智’”
“諸葛亮,用計。”
“那些計謀,很多都是小說家編的,作為一個士兵,智,就是知識,我們朱雀軍,要會寫字,會算數,會畫圖,懂得拆裝槍械,懂得彈道學,知道天文地理,才能打勝仗。農民要懂天時,才能種好地,知識,就是智。”
“信呢?就是誠實信用,就是公平,大丈夫言而有信,我說把你們家裏人接來,就一定要接來。”
“鈞座,我光棍一條,能不能發個女人啦?”
哄……眾人哄笑。
“女人不發,李軍師很快要辦紡織廠,你們自己把軍餉存好了,自個討媳婦去。”
喔喔喔……眾人興奮起來,怪叫。
“好了,孝,仁,義,禮,智,信。今天說掉了什麽嗎?”
“忠,鈞座,忠心耿耿。”
“不錯,還知道忠心耿耿。忠……很複雜,你們先做好其他的六點。慢慢的,我們來領會,什麽是忠。”
9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