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區隊帶迴。”
總算結束了,在空曠的操場上喊了這麽久,楚劍功嗓子都喊啞了。他和其他人來到簽押房,喝了幾口水,休息了一下,就開始排課表。
正在這時候,樂楚明來匯報:“鈞座,軍師,怡良大人請你們過去。”
“又出了什麽事?”
“怡良大人說,美利堅國特使顧盛海軍總兵到了,請你們過去見見。”
喔,美國人來了。好啊。楚劍功對肯尼夫說道:“肯尼,一起去吧。你老鄉到了,中國有句話,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
“海軍?安納波利的雜碎,我不去,我是西點的精英。”
“那隨便你,穎修,我們走。”
自從去年浙東大捷的消息傳到美國,美國總統泰勒立即於當年年底諮詢國會,要求派遣委員,前往中國,並撥款四萬美元,最為經費。44歲的眾議院顧盛被選出承擔次任,為提高身份,特許他身著少將禮服。
顧盛於今年三月出發,七月初到達廈門。此時,顏伯燾早已兵敗問罪,署理閩浙總督劉韻珂借口“一切外夷事務,皆有洋務通商善後使總管”,將他打發來了廣州。
賓主落座之後,顧盛開門見山,闡述了美方的要求:正式建交,美方享有英國人所獲得的一切貿易權益。
這個時候,《辛醜和約》的內容尚未正式公布。李穎修接過話題,表示雙方可以平等的開展貿易。
顧盛精明強幹,也沒有過多的討價還價。雙方按平等原則達成了一係列口頭協議。
顧盛說:“我沒有單獨簽約權,下個月,會有另一名眾議員前來清國,他和我將組成第一屆對華問題委員會,我們約定的款項,將經過委員會討論之後,才能簽字。”
“我理解。”李穎修微笑著,暗暗的想,“一個人叫獨裁,兩個人的委員會叫民主。”
隨後,雙方互贈國禮。
李穎修贈送給美國人《道德經》一卷,是怡良大人手書的。
美國的國禮非常的豐厚:航海地圖,地球儀,左輪手槍,步槍,蒸汽戰艦模型,蒸汽挖掘機模型,電報機,望遠鏡,氣壓計,溫度計。一千一百冊圖書,涉及工程、造船、海陸軍戰術,地質、化學以及第二版《全美百科全書》。
楚劍功看到送進來的書箱,不顧外交禮儀,開始翻檢起來:約米尼的《論大規模軍事行動》《法國大革命戰爭軍事批判史》、《拿破侖的政治和軍事生涯》,以及《戰爭藝術概論》。此外,10卷本《卡爾·馮·克勞塞維茨將軍遺著》,包括《戰爭論》,《1796年拿破侖·波拿巴的意
大利遠征》,《1799年》,《1812年》,《萊比錫會戰軍令分析》等等,都在其中。
“將軍……大臣先生,您懂英語?”楚劍功一直沒有表露身份,顧盛看到他很自如的翻閱英文書籍,而且喜形於色,便問道。
“我懂一點點。”楚劍功謙虛的說。
看到楚劍功翻閱的是軍事書籍,顧盛便說道:“恕我直言,閣下,我聽說大清國在長江口遭到了挫折。你們需要改善你們的軍隊。”
“您說的很對。”
“你們是否考慮從美利堅聘請軍事顧問呢?”
“軍事顧問……還是算了,請神容易送神難啊。”楚劍功想著,微笑起來,“少將先生,請容我們考慮考慮。”
“好的,閣下。等我們正式簽約以後在進行詳細的商談。”
“少將閣下,”李穎修插嘴說:“很榮幸邀請您共進午餐。”
“我對東方菜肴早就聽聞了,很榮幸受到您的邀請。”
怡良吩咐在巡撫衙門裏設宴,眾人繼續閑談,李穎修問:“顧盛將軍,我能請教一下,委員會的另一位眾議員會是誰呢?”
“李局長認識哪位眾議員嗎?”
“不認識,隻是想打聽一下。”
“是這樣啊。如果沒有意外的話,來的將是亞伯拉罕—林肯先生。”
7月22日《孔乙己》
美國人和法國人送來的書籍,足足一千五百冊,其內容包括哲學、政治、軍事、數學、物理、化學,幾乎涵蓋了歐洲大航海以來所取得的所有進步。
“正想打瞌睡,就送枕頭,我們是不是運氣太好了一點?”李穎修開玩笑的問。
“另一個時空的曆史也是如此。”楚劍功略帶諷刺的說,“由於滿清將所有西方國家都視為蠻夷,於是到清國來的使節,都竭盡全力要證明自己不是蠻夷。所以他們把自認為最代表文明成果的書籍,贈送給清國。”
“可惜都是外文的。我們要盡快找人翻譯。”
“軍事和技術類的還好說,哲學和政治,直接翻譯……一來,現在的人們未必接受得了,二來其中有些內容,未必合我們的意思。”
“黃埔講武堂,進展還順利吧。”李穎修換了個話題。
“還好吧。我現在在擔心一個問題,政治課程。”
“是啊,我們沒有政治教員。”李穎修有同感。
“而且也不知道講什麽。現在總不能喊出‘打倒列強除軍閥,兩隻老虎跑得快’吧。”
“這種事情,和傑肯斯凱和肯尼夫商量也是不著調。”李穎修想了一下,嘲諷的說,“作為一個唯物主義者,一個曆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信徒,你就不能從中得到什麽啟示?”李穎修有些不以為然,“我們必須在1870年以前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以便趕上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正點車,不再掉隊。”
“這我知道,我們必須在1850年以前建立政權。不是早就商量好了嗎。”
“是啊是啊,必須建立自己的軍隊,自己的經濟基礎,自己的意識形態。這不是廢話嗎?”李穎修也有點煩了。
“那阻礙我們的是什麽?忠君意識?”
“按照另一個時空,太平天國所遇到的麻煩,是封建農村。”
“所以我們的軍隊必須為摧毀封建農村服務。”
“那麽,就必須在軍隊中培養相應的意識形態,要分田分地麽?”李穎修問,“似乎太激進了,我們目前,矛盾還沒有如此激化。”
“按照你繅絲廠、收絲網絡、地方組織那一套來就好。”楚劍功說道,“但是在軍隊中,我們要培養一套意識形態,讓他們對舊農村的結構深惡痛絕。”
“舊農村那。用魯迅吧。魯迅的那些文章,你還記得多少?”
“比較著名的段子我幾乎全部能背。”
“我也能背,不過,你準備用哪一篇?《狂人日記》,抨擊吃人的孔教?”
“還太早,用《孔乙己》吧。落魄的儒生,幾乎在每個村落裏都可以見到,這樣,大家有切身體會。而且這一篇笑中帶淚,比較溫和。”
“用你的名字發?”
“還是魯迅吧,不要掠人之美。”
這天下午,黃埔講武堂第一期的守闕銳士們吃完了飯,楚劍功命令,所有人以寢室為單位,聽識字多的學員讀一篇文章,熄燈前必須讀完,明天要討論。
“你知道茴香豆的茴字有幾種寫法麽?”睡覺前,學員們互相調笑著。
第二天早飯的時候,楚劍功提了一個問題。孔乙己為什麽會死?
“他被打斷了腿。”
“他是個書呆子。”
眾人紛紛迴答。
“孔乙己就是個廢物。這樣迂腐的書呆子,我們村就有一個。”氣氛活躍起來。
“很對。”楚劍功接著問:“那他為什麽會變成廢物,為什麽會變成書呆子?”
“讀書讀迂了。哈哈哈……”眾人哄笑。
“那他讀的什麽書,讓他變成了廢物?”
“考秀才的書……孔夫子……”眾人還在大聲喧嘩,但有機靈的,卻已經發現口風不對。
“今天,我不公布答案,你們可以慢慢想,可以商量。四個區隊長,明天早飯前,報告自己區隊的討論結果,成績計入總分,明白了沒有?”
“明白了。”
就這樣,守闕銳士們以每三天學習一篇“魯迅的小說”的進度,讀完了《孔乙己》、《祝福》、《狂人日記》和《阿q正傳》,《阿q正傳》的內容小有改動,以適應現在的環境。
“魯迅先生書裏寫的,和你們出身的農村像不像?”
“像,太像了,有些人簡直就是我們村的人。鈞座,這位魯迅先生到底是誰啊?”
“是一位隱士。”
“能不能讓我們見一見他?我們有好多問題要問他。”
陸達也在,他在邊上說:“是啊,鈞座,真是世外高人啊。鈞座你應該去請他出山,給我們朱雀軍做軍師。”
“他不會出仕的。”楚劍功說。
陸達又看看李穎修,李穎修笑而不語。
“我知道,你們有很多的疑問。但現在,沒有人會給你們解答。一個月,我給你們一個月的時間,你們自己思考,討論,看能不能找到答案。一個月後,你們要遞交全隊的總結。成績計入總分。”
現在已經是八月初了,楚劍功這十幾日來,一直泡在黃埔,琢磨著怎麽給黃埔生上思想課。最大的困難在於,他沒得抄。照搬另一時空的黃埔肯定不行,但別的道路,他自己也沒弄得太明白,他又不想拿自己辛辛苦苦拉起來的部隊做小白鼠。
這期間,他還把美法兩國贈書中的軍事書籍,帶到黃埔講武堂。讓肯尼夫據此修訂講義。肯尼夫和傑肯斯凱都很高興,但當楚劍功提出,由兩人將這些書翻譯成中文的時候,傑肯斯凱趕緊擺擺手:“我沒有時間,劍功同誌,我上午要在白雲山帶早操,下午在黃埔上課,晚上還要備課,我真的沒有時間。”
楚劍功又看看肯尼夫,肯尼夫一攤手:“我是朱雀軍的行軍司馬,黃埔的教務長,還帶著課,我都快忙死了。”
肯尼夫說到這裏,又說道:“對了,我的那個美國同胞,安納波利的雜碎,您沒有向他要幾個教官嗎?”
楚劍功說道:“我還在猶豫。是不是太麻煩貴國了。”
“瞧您說的,鈞座,美國現在沒有仗打,我的一群學弟閑著也是閑著。”
“也對。”楚劍功口上應付著,心裏卻在想:“如果僅僅限製在軍校裏,應該沒有什麽危害吧。”
“美國人還送來了什麽東西?”傑肯斯凱問。
“電報機,望遠鏡。”
“啊,電報,電報,據說可以跨過大洋通訊,真的有那麽神奇嗎?”
“傑肯,你們法國人太落後了,太保守了,你們在1793年使用沙普旗語,改善了軍事形勢。這是教科書般的範例。現在,旗語變成了電磁波,你怎麽就信不過了呢?”
“我一直在外流浪,對技術的發展不那麽敏銳了。”傑肯斯凱不好意思的笑笑。
“實際上,英國在倫敦、曼切斯特和利物浦之間,已經鋪設了電纜,他們正準備把電纜延伸過英吉利海峽,而美國的電報線則是隨著鐵路一起推進的。”肯尼夫談到技術,聲音變得高亢而興奮。
“電報線?”楚劍功歎了口氣,“要是有無線電報就好了。”
“鈞座,你似乎有點異想天開了?”
“異想天開?”楚劍功心想,“雖然我是係統論出身,但大學一年級的物理學各科目都是及格了的。但我不能告訴你。”
“好吧,肯尼夫,你給你的教官羅伯特李將軍寫封信吧,讓他給我們選些教官。我會把這封信交給顧盛少將。哎,我們真該辦個郵局。”
“對對,郵局郵局,郵局可賺錢了。”傑肯斯凱說。
總算結束了,在空曠的操場上喊了這麽久,楚劍功嗓子都喊啞了。他和其他人來到簽押房,喝了幾口水,休息了一下,就開始排課表。
正在這時候,樂楚明來匯報:“鈞座,軍師,怡良大人請你們過去。”
“又出了什麽事?”
“怡良大人說,美利堅國特使顧盛海軍總兵到了,請你們過去見見。”
喔,美國人來了。好啊。楚劍功對肯尼夫說道:“肯尼,一起去吧。你老鄉到了,中國有句話,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
“海軍?安納波利的雜碎,我不去,我是西點的精英。”
“那隨便你,穎修,我們走。”
自從去年浙東大捷的消息傳到美國,美國總統泰勒立即於當年年底諮詢國會,要求派遣委員,前往中國,並撥款四萬美元,最為經費。44歲的眾議院顧盛被選出承擔次任,為提高身份,特許他身著少將禮服。
顧盛於今年三月出發,七月初到達廈門。此時,顏伯燾早已兵敗問罪,署理閩浙總督劉韻珂借口“一切外夷事務,皆有洋務通商善後使總管”,將他打發來了廣州。
賓主落座之後,顧盛開門見山,闡述了美方的要求:正式建交,美方享有英國人所獲得的一切貿易權益。
這個時候,《辛醜和約》的內容尚未正式公布。李穎修接過話題,表示雙方可以平等的開展貿易。
顧盛精明強幹,也沒有過多的討價還價。雙方按平等原則達成了一係列口頭協議。
顧盛說:“我沒有單獨簽約權,下個月,會有另一名眾議員前來清國,他和我將組成第一屆對華問題委員會,我們約定的款項,將經過委員會討論之後,才能簽字。”
“我理解。”李穎修微笑著,暗暗的想,“一個人叫獨裁,兩個人的委員會叫民主。”
隨後,雙方互贈國禮。
李穎修贈送給美國人《道德經》一卷,是怡良大人手書的。
美國的國禮非常的豐厚:航海地圖,地球儀,左輪手槍,步槍,蒸汽戰艦模型,蒸汽挖掘機模型,電報機,望遠鏡,氣壓計,溫度計。一千一百冊圖書,涉及工程、造船、海陸軍戰術,地質、化學以及第二版《全美百科全書》。
楚劍功看到送進來的書箱,不顧外交禮儀,開始翻檢起來:約米尼的《論大規模軍事行動》《法國大革命戰爭軍事批判史》、《拿破侖的政治和軍事生涯》,以及《戰爭藝術概論》。此外,10卷本《卡爾·馮·克勞塞維茨將軍遺著》,包括《戰爭論》,《1796年拿破侖·波拿巴的意
大利遠征》,《1799年》,《1812年》,《萊比錫會戰軍令分析》等等,都在其中。
“將軍……大臣先生,您懂英語?”楚劍功一直沒有表露身份,顧盛看到他很自如的翻閱英文書籍,而且喜形於色,便問道。
“我懂一點點。”楚劍功謙虛的說。
看到楚劍功翻閱的是軍事書籍,顧盛便說道:“恕我直言,閣下,我聽說大清國在長江口遭到了挫折。你們需要改善你們的軍隊。”
“您說的很對。”
“你們是否考慮從美利堅聘請軍事顧問呢?”
“軍事顧問……還是算了,請神容易送神難啊。”楚劍功想著,微笑起來,“少將先生,請容我們考慮考慮。”
“好的,閣下。等我們正式簽約以後在進行詳細的商談。”
“少將閣下,”李穎修插嘴說:“很榮幸邀請您共進午餐。”
“我對東方菜肴早就聽聞了,很榮幸受到您的邀請。”
怡良吩咐在巡撫衙門裏設宴,眾人繼續閑談,李穎修問:“顧盛將軍,我能請教一下,委員會的另一位眾議員會是誰呢?”
“李局長認識哪位眾議員嗎?”
“不認識,隻是想打聽一下。”
“是這樣啊。如果沒有意外的話,來的將是亞伯拉罕—林肯先生。”
7月22日《孔乙己》
美國人和法國人送來的書籍,足足一千五百冊,其內容包括哲學、政治、軍事、數學、物理、化學,幾乎涵蓋了歐洲大航海以來所取得的所有進步。
“正想打瞌睡,就送枕頭,我們是不是運氣太好了一點?”李穎修開玩笑的問。
“另一個時空的曆史也是如此。”楚劍功略帶諷刺的說,“由於滿清將所有西方國家都視為蠻夷,於是到清國來的使節,都竭盡全力要證明自己不是蠻夷。所以他們把自認為最代表文明成果的書籍,贈送給清國。”
“可惜都是外文的。我們要盡快找人翻譯。”
“軍事和技術類的還好說,哲學和政治,直接翻譯……一來,現在的人們未必接受得了,二來其中有些內容,未必合我們的意思。”
“黃埔講武堂,進展還順利吧。”李穎修換了個話題。
“還好吧。我現在在擔心一個問題,政治課程。”
“是啊,我們沒有政治教員。”李穎修有同感。
“而且也不知道講什麽。現在總不能喊出‘打倒列強除軍閥,兩隻老虎跑得快’吧。”
“這種事情,和傑肯斯凱和肯尼夫商量也是不著調。”李穎修想了一下,嘲諷的說,“作為一個唯物主義者,一個曆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信徒,你就不能從中得到什麽啟示?”李穎修有些不以為然,“我們必須在1870年以前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以便趕上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正點車,不再掉隊。”
“這我知道,我們必須在1850年以前建立政權。不是早就商量好了嗎。”
“是啊是啊,必須建立自己的軍隊,自己的經濟基礎,自己的意識形態。這不是廢話嗎?”李穎修也有點煩了。
“那阻礙我們的是什麽?忠君意識?”
“按照另一個時空,太平天國所遇到的麻煩,是封建農村。”
“所以我們的軍隊必須為摧毀封建農村服務。”
“那麽,就必須在軍隊中培養相應的意識形態,要分田分地麽?”李穎修問,“似乎太激進了,我們目前,矛盾還沒有如此激化。”
“按照你繅絲廠、收絲網絡、地方組織那一套來就好。”楚劍功說道,“但是在軍隊中,我們要培養一套意識形態,讓他們對舊農村的結構深惡痛絕。”
“舊農村那。用魯迅吧。魯迅的那些文章,你還記得多少?”
“比較著名的段子我幾乎全部能背。”
“我也能背,不過,你準備用哪一篇?《狂人日記》,抨擊吃人的孔教?”
“還太早,用《孔乙己》吧。落魄的儒生,幾乎在每個村落裏都可以見到,這樣,大家有切身體會。而且這一篇笑中帶淚,比較溫和。”
“用你的名字發?”
“還是魯迅吧,不要掠人之美。”
這天下午,黃埔講武堂第一期的守闕銳士們吃完了飯,楚劍功命令,所有人以寢室為單位,聽識字多的學員讀一篇文章,熄燈前必須讀完,明天要討論。
“你知道茴香豆的茴字有幾種寫法麽?”睡覺前,學員們互相調笑著。
第二天早飯的時候,楚劍功提了一個問題。孔乙己為什麽會死?
“他被打斷了腿。”
“他是個書呆子。”
眾人紛紛迴答。
“孔乙己就是個廢物。這樣迂腐的書呆子,我們村就有一個。”氣氛活躍起來。
“很對。”楚劍功接著問:“那他為什麽會變成廢物,為什麽會變成書呆子?”
“讀書讀迂了。哈哈哈……”眾人哄笑。
“那他讀的什麽書,讓他變成了廢物?”
“考秀才的書……孔夫子……”眾人還在大聲喧嘩,但有機靈的,卻已經發現口風不對。
“今天,我不公布答案,你們可以慢慢想,可以商量。四個區隊長,明天早飯前,報告自己區隊的討論結果,成績計入總分,明白了沒有?”
“明白了。”
就這樣,守闕銳士們以每三天學習一篇“魯迅的小說”的進度,讀完了《孔乙己》、《祝福》、《狂人日記》和《阿q正傳》,《阿q正傳》的內容小有改動,以適應現在的環境。
“魯迅先生書裏寫的,和你們出身的農村像不像?”
“像,太像了,有些人簡直就是我們村的人。鈞座,這位魯迅先生到底是誰啊?”
“是一位隱士。”
“能不能讓我們見一見他?我們有好多問題要問他。”
陸達也在,他在邊上說:“是啊,鈞座,真是世外高人啊。鈞座你應該去請他出山,給我們朱雀軍做軍師。”
“他不會出仕的。”楚劍功說。
陸達又看看李穎修,李穎修笑而不語。
“我知道,你們有很多的疑問。但現在,沒有人會給你們解答。一個月,我給你們一個月的時間,你們自己思考,討論,看能不能找到答案。一個月後,你們要遞交全隊的總結。成績計入總分。”
現在已經是八月初了,楚劍功這十幾日來,一直泡在黃埔,琢磨著怎麽給黃埔生上思想課。最大的困難在於,他沒得抄。照搬另一時空的黃埔肯定不行,但別的道路,他自己也沒弄得太明白,他又不想拿自己辛辛苦苦拉起來的部隊做小白鼠。
這期間,他還把美法兩國贈書中的軍事書籍,帶到黃埔講武堂。讓肯尼夫據此修訂講義。肯尼夫和傑肯斯凱都很高興,但當楚劍功提出,由兩人將這些書翻譯成中文的時候,傑肯斯凱趕緊擺擺手:“我沒有時間,劍功同誌,我上午要在白雲山帶早操,下午在黃埔上課,晚上還要備課,我真的沒有時間。”
楚劍功又看看肯尼夫,肯尼夫一攤手:“我是朱雀軍的行軍司馬,黃埔的教務長,還帶著課,我都快忙死了。”
肯尼夫說到這裏,又說道:“對了,我的那個美國同胞,安納波利的雜碎,您沒有向他要幾個教官嗎?”
楚劍功說道:“我還在猶豫。是不是太麻煩貴國了。”
“瞧您說的,鈞座,美國現在沒有仗打,我的一群學弟閑著也是閑著。”
“也對。”楚劍功口上應付著,心裏卻在想:“如果僅僅限製在軍校裏,應該沒有什麽危害吧。”
“美國人還送來了什麽東西?”傑肯斯凱問。
“電報機,望遠鏡。”
“啊,電報,電報,據說可以跨過大洋通訊,真的有那麽神奇嗎?”
“傑肯,你們法國人太落後了,太保守了,你們在1793年使用沙普旗語,改善了軍事形勢。這是教科書般的範例。現在,旗語變成了電磁波,你怎麽就信不過了呢?”
“我一直在外流浪,對技術的發展不那麽敏銳了。”傑肯斯凱不好意思的笑笑。
“實際上,英國在倫敦、曼切斯特和利物浦之間,已經鋪設了電纜,他們正準備把電纜延伸過英吉利海峽,而美國的電報線則是隨著鐵路一起推進的。”肯尼夫談到技術,聲音變得高亢而興奮。
“電報線?”楚劍功歎了口氣,“要是有無線電報就好了。”
“鈞座,你似乎有點異想天開了?”
“異想天開?”楚劍功心想,“雖然我是係統論出身,但大學一年級的物理學各科目都是及格了的。但我不能告訴你。”
“好吧,肯尼夫,你給你的教官羅伯特李將軍寫封信吧,讓他給我們選些教官。我會把這封信交給顧盛少將。哎,我們真該辦個郵局。”
“對對,郵局郵局,郵局可賺錢了。”傑肯斯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