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肯斯凱怎麽樣?”
“組織,組織。政治教官必須知道如何構建組織,而不是空喊兩句口號。”
“空喊口號?傑肯聽到你的評價會傷心的。”
“那就別告訴他。”
“一千七百人,編成十七個學生隊,再分為四個大隊,這樣每次上課,就是四百人的大課,四名都監滾動上課。政治教官再來想辦法。”
“教材……穎修,你派人去印度買,我們來找人翻譯。”
“也隻有這樣了。”
就在他們商量事情的時候,突然,樂楚明敲門進來:“報告,怡良大人有請。”
“什麽事?”
“虎門外海,來了一支外國的艦隊。”
“掛的什麽旗幟?英國米字旗嗎?”
“不是,旗幟很怪,有紅、藍、白三個色塊。”
喔,楚劍功和李穎修相視一笑,法國人來得好快。
“那好,看看去。”
來到虎門,這裏在去年虎門之戰後,範中流又進行了改造。現在已經是虎門要塞了。
隻見遠遠的獅子洋的海麵上,停泊著八艘法國戰艦,最大的一艘,載炮大概有六十多門。其他的大約載炮二十多門。
“法國人來得是不是太早了些,我記得《中法黃埔條約》是一千八百四十三年簽訂的吧。”楚劍功小聲的問李穎修。
“我也不記得了,不過曆史變了,早來一年,也沒什麽。”
的確,在這個時空,曆史發生了變化。法蘭西飛利浦王朝的影子內閣首腦阿道夫梯也爾同學在監獄中會見了“國民公會的意誌與拿破侖的天才完美結合”的路易拿破侖之後,按照約定,他物色了一位叫做真盛意的海軍上校,作為國王特使,來東方見機行事。
而梯也爾的對頭,現任財政大臣基佐,發覺了梯也爾的行動,便暗中交代了真盛意的坐艦的艦長士思利,有所準備,並給他首相特使的頭銜。兩位特使各懷鬼胎,帶著八艘軍艦就來了。他們是1841年年初出發的,現在才剛剛到。從馬尼拉大使處得到了中英可能停戰的信息。
八艘軍艦耀武揚威的在虎門外海轉了一圈,放下了一艘小艇,向著虎門要塞駛來。
這艇送了一封信過來。
這封信是以特使的名義送來的,具體那位特使卻沒有說明。信裏先高唱法國和清國三百年偉大友誼,說三百年前,就有法國傳教士在清國傳教。隨後,作為偉大友誼的表示,法國願意在如下三個方麵幫助清國。
第一,法國已經知道英軍進攻過虎門,法國願意代為防守虎門,言下之意,就是將虎門割讓給法國。
第二,法國願意向清國出售槍炮,派遣軍事顧問。
第三,法國要求派遣傳教士,到京師傳教。
最後,法國明確的表示,如果清國方麵不相信法國的友誼,法國“八艘強大的軍艦”就要進攻虎門,證明自己的好意。
“哎呀,劍功,潁修,這可如何是好?莫非又要起兵火。”
“院台切勿驚慌,他這是虛言恫嚇。不用理他,讓他放馬過來。”
“這樣,真的可行?”
“院台,您放寬心。”
菲利普王朝,作為法國曆史上做軟弱的政權,也隻能把大清國唬住,當然,那是在另一個時空。法國現在的常備軍不足三萬,海軍更是可憐,撥預算的時候還要考慮英國的反應。現在停在虎門外海的八條船,隻怕已經是一半家當了。
楚劍功心裏也有火,真是什麽人都敢上門欺負啊。1840年代的法國,不過是個普普通通的歐洲國家,在歐洲放個屁都要顧忌到英普俄奧得反應。菲利普一世連“法蘭西國王”的王冠都不敢戴,自稱“法蘭西人的王”,意思是說,是法國人硬推著我上寶座的,可不是我要推翻正統的和英國友好的波旁王朝。就是這樣一個國家,在另一個時空,用八艘軍艦,就和清政府簽訂的《黃埔條約》,獲取了在清國傳教的特權。
楚劍功突然對怡良說道:“院台,防人之心不可無不可無,請院台下令,水師歸位,李廷鈺,陳連升等鎮台速速到崗。以防萬一。”
當時就有水師的水勇在邊上,聽了怡良的命令,立刻傳下去。一時之間,虎門要塞上鍾聲大作,水勇們奔走唿喊,人聲鼎沸。
楚劍功向怡良請令,調朱雀軍前來助戰,說吧跳上馬便走。李穎修陪著怡良,站在要塞之上觀望。
大約過了大半個時辰,八艘法國軍艦移動了,他們向著虎門要塞駛來。
“小樣,還真來了?”李穎修心想。虎門去年英軍沒打下來,區區八艘法國軍艦又能怎樣?
60 兩位特使
7月15日
八艘法國軍艦氣勢洶洶的向著虎門要塞衝來。而虎門要塞現在在珠江東岸的武山炮台群指揮的是署理水師提督李廷鈺,珠江西岸的鞏固炮台的是副將陳連升,而在上橫檔島坐鎮的仍舊是賴恩爵。武山的頂上,李廷鈺已經升起了提督旗,待八艘法艦進入射程,就要開炮。
可法國人卻不配合,衝到珠江口,八艘軍艦滴溜溜的打了個轉,停下來。旗艦上又放下了一艘小艇,向著武山炮台群駛來。那小艇上,還打著一麵白旗。
怡良見多了英夷,倒也知道些洋人的規矩,他疑惑的問:“這法國人就要投降了?”
“他是來講和吧。”李穎修笑道,吩咐兵丁帶對方上來。
來者到了武山炮台頂上,表明自己的身份:“我是法蘭西人大皇帝的特使真盛意……”
李穎修沒管他的說辭,自我介紹:“本人即是清國通商洋務善後使。”
“我為了謀求和平與友誼而來,先生,我認為你們這樣用大炮對準我們的軍艦是很不禮貌的。我要求你們道歉。”
“先生,別說這些無聊的事情了。”李穎修對法國人一點不客氣,“我要求檢驗你們的政府授權書。”
真盛意可拿不出授權書來,他隻是反對黨領袖梯也爾私下任命的。
這時候,法國人的軍艦上又過來一艘小艇,那艇上的人一爬上武山山頂,就大叫:“我是法國內閣首相基佐任命的唯一真正特使士斯利,唯一的,真正的特使,其他人都是冒充的。”
真盛意迴過頭,狠狠的瞪了新來的一眼。
“好了,別吵吵了。”李穎修說道:“先生們,我隻問你們一句話,你們有簽約授權嗎?”
這下,把兩個人都問住了。
還是真盛意打破了僵局:“我們帶來了禮物,是的,法國人民的禮物。”
士斯密在碰了個釘子後,發現麵前這位官員不那麽好糊弄,於是開始給同僚幫腔:“我們帶了了書籍,和一些技術產品。”
”這是贈送國禮嗎?我認為應該找一個正式場合。“
於是,雙方約定,次日在黃埔島上舉行贈送國禮的儀式,驗明授權書。並開始簽約談判。
實際上,真盛意和士斯密都沒有簽約的權限。李穎修也裝作沒有看出來。
第二天,七月十六日,在黃埔島上的水師老營裏,李穎修接受了發放贈送的三百本書籍,兩幅望遠鏡,兩杆最新的法式擊發槍,金表一塊。
李穎修迴贈的國禮,竹雕麻將一副。
然後,在明知真盛意和士斯密沒有授權的情況下,李穎修和兩人開始簽約談判。
談判基本以《辛醜和約》為底稿,清國允許法國人在通商口岸做生意,享有和英國人同等的待遇,但法國本土及其殖民地要向清國開放市場。
英國人在簽訂《辛醜和約》的時候,之所以答應市民待遇一項,就是為了能夠以此手段打開歐洲國家的市場,因此,在《辛醜和約》中,有一條“相鄰約束”,任何其他國家,和清國簽訂了互享市民待遇的合約,也就等於和英國簽署了同樣的條約。
“不,不,我們沒有這麽愚蠢,和英國人互相開放市場。”真盛意拒絕道。
“反正你們沒有權利簽約,把這一條款帶迴去好了。”李穎修全然沒有外交人員的委婉,大咧咧地說。
“關於司法權限,我想你們會有興趣,”李穎修轉換話題,“我們將采用《拿破侖法典》”
這倒是個好消息。
“所以,我們需要貴國提供一些司法界的人士,來幫助我們。”
“完全沒有問題。”真盛意認為這是個滲透的好機會。
“好了,就這樣吧,你們把條約帶迴去。給你們的政府參考,我就不留你們吃飯了。”
“等等先生,我們還有一個要求。傳教。上帝的榮光……”
“不行,沒得商量”李穎修不等對方說完就打斷了他。
於是,第一次清法會談就這麽不溫不火的結束了。
“傳教?”楚劍功問。
“是的,傳教。天主教”
“你怎麽不把法國大革命時期,教士被一排排的吊死的曆史翻出來打臉?”
“何必呢。何必做這種口舌之爭。法國人對我們還有用。”
“莫非你還想著以夷製夷?”
“留下這種可能性也好。如果能把水攪渾,說不定能渾水摸魚。”
楚劍功又想到一件事:“法國人已經來了,美國人也快了吧。”
“哎呀,中美望廈條約。他們會不會直接跑去廈門?廈門那邊對外交這些事情又不清楚,說不定會出亂子。”
“趕快給各個通商口岸行文,口岸還沒有正式開呢,隻有我們這裏才能和洋人打交道。”
“你放心,我來處理。”
“我說,李道台,我們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處理。”
李穎修抬頭看著楚劍功,聽他說。
“你看,我們強行歸並十三行,封了藩庫。雖然事先知會過廣東巡撫怡良,但是他也沒有非常明顯的態度,要是他突然翻臉,我們怎麽應付?”
“不怕,除了我們,這整個大清國,就沒人願意和洋人打交道。廣州開通商口岸,廣東設經濟特區,澳門英國駐軍。除了我們,清朝有誰玩得轉啊。江蘇一戰,已經把清廷給打疲了,你沒看條約談判的時候,幾位大人多麽倦政嗎?”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你準備怎麽辦?”
“我在想,要是清廷逼得狠了,我們就反了吧。”
“太急了吧?”
“是說萬一嘛。像洪秀全那樣的,都能席卷東南半壁。我們這四千條槍,最差的結果,也能折騰好幾年,夜夜笙歌的話,我也能睡一千多個了。”
“建後宮啊?”李穎修笑了起來,“所以我們現在最要緊的,就是抓住核心部隊。”
“黃埔講武堂的事情我來處理,你,要趕緊把南洋實業總局給理順了。”
“缺人才啊,你還有兵,我就光杆總經理一個。”李穎修發牢騷,“把範中流調給我。”
“組織,組織。政治教官必須知道如何構建組織,而不是空喊兩句口號。”
“空喊口號?傑肯聽到你的評價會傷心的。”
“那就別告訴他。”
“一千七百人,編成十七個學生隊,再分為四個大隊,這樣每次上課,就是四百人的大課,四名都監滾動上課。政治教官再來想辦法。”
“教材……穎修,你派人去印度買,我們來找人翻譯。”
“也隻有這樣了。”
就在他們商量事情的時候,突然,樂楚明敲門進來:“報告,怡良大人有請。”
“什麽事?”
“虎門外海,來了一支外國的艦隊。”
“掛的什麽旗幟?英國米字旗嗎?”
“不是,旗幟很怪,有紅、藍、白三個色塊。”
喔,楚劍功和李穎修相視一笑,法國人來得好快。
“那好,看看去。”
來到虎門,這裏在去年虎門之戰後,範中流又進行了改造。現在已經是虎門要塞了。
隻見遠遠的獅子洋的海麵上,停泊著八艘法國戰艦,最大的一艘,載炮大概有六十多門。其他的大約載炮二十多門。
“法國人來得是不是太早了些,我記得《中法黃埔條約》是一千八百四十三年簽訂的吧。”楚劍功小聲的問李穎修。
“我也不記得了,不過曆史變了,早來一年,也沒什麽。”
的確,在這個時空,曆史發生了變化。法蘭西飛利浦王朝的影子內閣首腦阿道夫梯也爾同學在監獄中會見了“國民公會的意誌與拿破侖的天才完美結合”的路易拿破侖之後,按照約定,他物色了一位叫做真盛意的海軍上校,作為國王特使,來東方見機行事。
而梯也爾的對頭,現任財政大臣基佐,發覺了梯也爾的行動,便暗中交代了真盛意的坐艦的艦長士思利,有所準備,並給他首相特使的頭銜。兩位特使各懷鬼胎,帶著八艘軍艦就來了。他們是1841年年初出發的,現在才剛剛到。從馬尼拉大使處得到了中英可能停戰的信息。
八艘軍艦耀武揚威的在虎門外海轉了一圈,放下了一艘小艇,向著虎門要塞駛來。
這艇送了一封信過來。
這封信是以特使的名義送來的,具體那位特使卻沒有說明。信裏先高唱法國和清國三百年偉大友誼,說三百年前,就有法國傳教士在清國傳教。隨後,作為偉大友誼的表示,法國願意在如下三個方麵幫助清國。
第一,法國已經知道英軍進攻過虎門,法國願意代為防守虎門,言下之意,就是將虎門割讓給法國。
第二,法國願意向清國出售槍炮,派遣軍事顧問。
第三,法國要求派遣傳教士,到京師傳教。
最後,法國明確的表示,如果清國方麵不相信法國的友誼,法國“八艘強大的軍艦”就要進攻虎門,證明自己的好意。
“哎呀,劍功,潁修,這可如何是好?莫非又要起兵火。”
“院台切勿驚慌,他這是虛言恫嚇。不用理他,讓他放馬過來。”
“這樣,真的可行?”
“院台,您放寬心。”
菲利普王朝,作為法國曆史上做軟弱的政權,也隻能把大清國唬住,當然,那是在另一個時空。法國現在的常備軍不足三萬,海軍更是可憐,撥預算的時候還要考慮英國的反應。現在停在虎門外海的八條船,隻怕已經是一半家當了。
楚劍功心裏也有火,真是什麽人都敢上門欺負啊。1840年代的法國,不過是個普普通通的歐洲國家,在歐洲放個屁都要顧忌到英普俄奧得反應。菲利普一世連“法蘭西國王”的王冠都不敢戴,自稱“法蘭西人的王”,意思是說,是法國人硬推著我上寶座的,可不是我要推翻正統的和英國友好的波旁王朝。就是這樣一個國家,在另一個時空,用八艘軍艦,就和清政府簽訂的《黃埔條約》,獲取了在清國傳教的特權。
楚劍功突然對怡良說道:“院台,防人之心不可無不可無,請院台下令,水師歸位,李廷鈺,陳連升等鎮台速速到崗。以防萬一。”
當時就有水師的水勇在邊上,聽了怡良的命令,立刻傳下去。一時之間,虎門要塞上鍾聲大作,水勇們奔走唿喊,人聲鼎沸。
楚劍功向怡良請令,調朱雀軍前來助戰,說吧跳上馬便走。李穎修陪著怡良,站在要塞之上觀望。
大約過了大半個時辰,八艘法國軍艦移動了,他們向著虎門要塞駛來。
“小樣,還真來了?”李穎修心想。虎門去年英軍沒打下來,區區八艘法國軍艦又能怎樣?
60 兩位特使
7月15日
八艘法國軍艦氣勢洶洶的向著虎門要塞衝來。而虎門要塞現在在珠江東岸的武山炮台群指揮的是署理水師提督李廷鈺,珠江西岸的鞏固炮台的是副將陳連升,而在上橫檔島坐鎮的仍舊是賴恩爵。武山的頂上,李廷鈺已經升起了提督旗,待八艘法艦進入射程,就要開炮。
可法國人卻不配合,衝到珠江口,八艘軍艦滴溜溜的打了個轉,停下來。旗艦上又放下了一艘小艇,向著武山炮台群駛來。那小艇上,還打著一麵白旗。
怡良見多了英夷,倒也知道些洋人的規矩,他疑惑的問:“這法國人就要投降了?”
“他是來講和吧。”李穎修笑道,吩咐兵丁帶對方上來。
來者到了武山炮台頂上,表明自己的身份:“我是法蘭西人大皇帝的特使真盛意……”
李穎修沒管他的說辭,自我介紹:“本人即是清國通商洋務善後使。”
“我為了謀求和平與友誼而來,先生,我認為你們這樣用大炮對準我們的軍艦是很不禮貌的。我要求你們道歉。”
“先生,別說這些無聊的事情了。”李穎修對法國人一點不客氣,“我要求檢驗你們的政府授權書。”
真盛意可拿不出授權書來,他隻是反對黨領袖梯也爾私下任命的。
這時候,法國人的軍艦上又過來一艘小艇,那艇上的人一爬上武山山頂,就大叫:“我是法國內閣首相基佐任命的唯一真正特使士斯利,唯一的,真正的特使,其他人都是冒充的。”
真盛意迴過頭,狠狠的瞪了新來的一眼。
“好了,別吵吵了。”李穎修說道:“先生們,我隻問你們一句話,你們有簽約授權嗎?”
這下,把兩個人都問住了。
還是真盛意打破了僵局:“我們帶來了禮物,是的,法國人民的禮物。”
士斯密在碰了個釘子後,發現麵前這位官員不那麽好糊弄,於是開始給同僚幫腔:“我們帶了了書籍,和一些技術產品。”
”這是贈送國禮嗎?我認為應該找一個正式場合。“
於是,雙方約定,次日在黃埔島上舉行贈送國禮的儀式,驗明授權書。並開始簽約談判。
實際上,真盛意和士斯密都沒有簽約的權限。李穎修也裝作沒有看出來。
第二天,七月十六日,在黃埔島上的水師老營裏,李穎修接受了發放贈送的三百本書籍,兩幅望遠鏡,兩杆最新的法式擊發槍,金表一塊。
李穎修迴贈的國禮,竹雕麻將一副。
然後,在明知真盛意和士斯密沒有授權的情況下,李穎修和兩人開始簽約談判。
談判基本以《辛醜和約》為底稿,清國允許法國人在通商口岸做生意,享有和英國人同等的待遇,但法國本土及其殖民地要向清國開放市場。
英國人在簽訂《辛醜和約》的時候,之所以答應市民待遇一項,就是為了能夠以此手段打開歐洲國家的市場,因此,在《辛醜和約》中,有一條“相鄰約束”,任何其他國家,和清國簽訂了互享市民待遇的合約,也就等於和英國簽署了同樣的條約。
“不,不,我們沒有這麽愚蠢,和英國人互相開放市場。”真盛意拒絕道。
“反正你們沒有權利簽約,把這一條款帶迴去好了。”李穎修全然沒有外交人員的委婉,大咧咧地說。
“關於司法權限,我想你們會有興趣,”李穎修轉換話題,“我們將采用《拿破侖法典》”
這倒是個好消息。
“所以,我們需要貴國提供一些司法界的人士,來幫助我們。”
“完全沒有問題。”真盛意認為這是個滲透的好機會。
“好了,就這樣吧,你們把條約帶迴去。給你們的政府參考,我就不留你們吃飯了。”
“等等先生,我們還有一個要求。傳教。上帝的榮光……”
“不行,沒得商量”李穎修不等對方說完就打斷了他。
於是,第一次清法會談就這麽不溫不火的結束了。
“傳教?”楚劍功問。
“是的,傳教。天主教”
“你怎麽不把法國大革命時期,教士被一排排的吊死的曆史翻出來打臉?”
“何必呢。何必做這種口舌之爭。法國人對我們還有用。”
“莫非你還想著以夷製夷?”
“留下這種可能性也好。如果能把水攪渾,說不定能渾水摸魚。”
楚劍功又想到一件事:“法國人已經來了,美國人也快了吧。”
“哎呀,中美望廈條約。他們會不會直接跑去廈門?廈門那邊對外交這些事情又不清楚,說不定會出亂子。”
“趕快給各個通商口岸行文,口岸還沒有正式開呢,隻有我們這裏才能和洋人打交道。”
“你放心,我來處理。”
“我說,李道台,我們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處理。”
李穎修抬頭看著楚劍功,聽他說。
“你看,我們強行歸並十三行,封了藩庫。雖然事先知會過廣東巡撫怡良,但是他也沒有非常明顯的態度,要是他突然翻臉,我們怎麽應付?”
“不怕,除了我們,這整個大清國,就沒人願意和洋人打交道。廣州開通商口岸,廣東設經濟特區,澳門英國駐軍。除了我們,清朝有誰玩得轉啊。江蘇一戰,已經把清廷給打疲了,你沒看條約談判的時候,幾位大人多麽倦政嗎?”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你準備怎麽辦?”
“我在想,要是清廷逼得狠了,我們就反了吧。”
“太急了吧?”
“是說萬一嘛。像洪秀全那樣的,都能席卷東南半壁。我們這四千條槍,最差的結果,也能折騰好幾年,夜夜笙歌的話,我也能睡一千多個了。”
“建後宮啊?”李穎修笑了起來,“所以我們現在最要緊的,就是抓住核心部隊。”
“黃埔講武堂的事情我來處理,你,要趕緊把南洋實業總局給理順了。”
“缺人才啊,你還有兵,我就光杆總經理一個。”李穎修發牢騷,“把範中流調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