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劍功和李穎修也沒了頭緒。最後,楚劍功說道:“無論如何,做好打的準備。”
兩人商量妥定,便去兩江總督署匯報。眼看近了,見到門前好大一片車駕。楚劍功看了看儀仗,便道:“欽差已經到了。”
“欽差耆英?”李穎修不由得自言自語一句,他和楚劍功相視一笑。
這位耆英大人,在另一個時空也是個喜劇人物。他在鴉片戰爭結束後的酒宴上,和璞鼎查眉來眼去,曾經用手拋食物,讓璞鼎查用口接,後來在兩廣總督任上,還和璞鼎查情意綿綿的書信往來。連後世讀到這些信的曆史學家們,無論有學術基礎的和還是良心的,都覺得這些信像情書。
但1856年英軍進攻廣州之後,繳獲了大量的清政府檔案,發現了大量耆英辱罵洋人的文件。後來在北京的談判中,英國人又把這些文件給耆英自己看……
盡管知道耆英在另一個時空的喜劇成就,楚劍功和李穎修還不得不進門去拜見欽差大人。
大家客套了一番之後,欽差大人耆英問道:“李道台,楚道台,前些日子談判的情形,本督都聽其他幾位大人講了。免掉了鴉片和軍費賠款,皇上一定龍心大悅。不知道今日可有什麽好消息。”
“迴大人,英夷一定要割地,我等已經拒絕了。”
“拒絕了,那英夷如何反應?”
“英夷威脅說要開戰。”
啊!大堂裏的氣氛陡然緊張起來。兩江總督牛鑒馬上說道:“還要打?這可如何是好?這江蘇,膏腴之地,自然不能割讓。但我聽說,英夷隻是想要個地方堆貨。像澳門那種小島,給他一個也沒什麽大不了。”
“牛製台此言差矣。本朝國土,斷不可棄。”
“要打,那裏去找軍餉?”
“如果朝廷肯賞功,一時之間沒有軍餉也行,至少朱雀軍能撐。”楚劍功道。
“還有十萬大軍呢?我看前日奏報,雖然在鎮江小挫,但實力猶存,八旗已經北返。西南西北綠營還能戰否?東南綠營呢?”耆英問道。
牛鑒苦笑:“老兄,哪裏還有綠營,除了朱雀軍以外,其他各部,俱已破膽。”
這時候,下人進來報告,英夷放了個俘虜迴來。
“快把人叫進來,看看有什麽轉機。”
那俘虜進來,給諸位大人磕了頭,正在說些“小人該死”之類的話,耆英打斷他,問道:“行了行了行了,英夷叫你迴來做什麽?”
“迴大人,英夷要小人帶句話。”
“說!”
“三日不割地,即行開炮。”
“啊,這是什麽意思。”
楚劍功迴道:“大人,這叫最後通牒,去年在浙東,伊裏布中堂也收過一份。”
“那怎麽辦?”
“還能有什麽辦法?不能和,便隻有打。”
耆英求助似地望了望林則徐,林則徐道:“既然劍功這麽說了,那就隻有打了。”
“四萬多潰兵已經收攏,請楊軍門速速整頓。”楚劍功提醒說。
“也罷,來呀,拿我的帖子,去請楊侯爺。”
楊芳自打奕經帶領八旗北返,把西北綠營的爛攤子留給他之後,已經完全沒了興致,整日流連於煙花酒坊。
“大人,下官這就告辭,迴營點查朱雀軍。”
“好的,你去吧。”
“下官也告辭了,”李穎修說,“下官要給璞鼎查寫一封信,看看能不能挽迴。”
兩人出了大門,楚劍功問道:“真的要打麽?”
李穎修低頭想事,默默不語。
迴到朱雀軍駐地,李穎修看著營中的士兵們,問道:“這次可能潰兵肯定靠不住。隻有朱雀軍單獨對敵了。好不容易積攢的一點家底,就要耗光了麽?”
“難道怕耗光實力,就妥協不成。”
李穎修看看四周無人,便低聲說道:“其實也不是不可以。保存實力,以圖將來嘛。”
“為了三千軍隊,就割地,那以後呢?英國人,或者其他國家的人,再行脅迫,還要不要割?假如日後你我控製了一省,為了保存實力,是不是還要繼續簽些不平等條約。以圖將來嘛。”
“你別急嘛。我也是和你商量。你要打到底,行,我支持。”
楚劍功一下午都不痛快。晚上,吹過了熄燈號,便睡下了,連查哨都沒去。
睡到半夜,突然被吵醒了,遠遠地傳來人的唿喊聲,還有槍聲,他趕緊穿衣,出門一看,遠遠地還有火光。
朱雀軍營地裏倒是還鎮定,有不少士兵已經起來了,陸達、傑肯斯凱、肯尼夫萊特,張興培等人都到了。
“陸達,你去整隊。樂楚名,怎麽迴事?”
樂楚名也不知道。
這時候,今晚在外圍執哨的陳日天迴來了:“鈞座,不好了,潰兵炸營了,潰兵洗城了。”
所謂炸營,又稱為營嘯,指大軍在極度壓抑的狀態下,因為某種緣故,全軍紀律崩潰,集體發狂,狂嘯,互相砍殺縱火等一係列混亂的情況。越是軍馬聚集之處,越容易發生炸營。
第二次鎮江之戰後,奕經北返帶走了關外八旗,除去陣亡、被俘和失散的,大約還有四萬多潰兵被收攏集結在江寧城裏。他們士氣不振,裝備失落,懵懵懂懂,不知上官怎麽安排他們。離開駐地已經很久,卻不知道是不是還有機會活著迴去。
這時候通訊不便,迷信盛行。隻要有一營亂起,混亂就迅速擴大,如果主將彈壓不力,很快就會發生全軍驚亂。現在四萬多潰兵,來自西南西北的十幾個省,互不統屬。而鎮江之戰中,數個提督陣亡或者失蹤,綠營的建製全被打亂,而統管綠營的楊芳也心灰意冷,縱情聲色。這些潰兵幾乎就處於無人管的狀態。他們發生炸營是早晚的事情。
48炸營
6月21日
第二次鎮江之戰後,奕經北返帶走了關外八旗,除去陣亡、被俘和失散的,大約還有四萬多潰兵被收攏集結在江寧城裏。他們士氣不振,裝備失落,懵懵懂懂,不知上官怎麽安排他們。離開駐地已經很久,卻不知道是不是還有機會活著迴去。
這時候通訊不便,迷信盛行。隻要有一營亂起,混亂就迅速擴大,如果主將彈壓不力,很快就會發生全軍驚亂。現在四萬多潰兵,來自西南西北的十幾個省,互不統屬。而鎮江之戰中,數個提督陣亡或者失蹤,綠營的建製全被打亂,而統管綠營的楊芳也心灰意冷,縱情聲色。這些潰兵幾乎就處於無人管的狀態。他們發生炸營是早晚的事情。
昨天開始,和英夷談判不利,很快就要重開戰火的流言就在江寧城裏傳開了。清朝的官衙,真是一點秘密都守不住。然後潰兵之間又有謠言,說楊芳是湖南提督,他會帶著湖南兵返迴駐地,其他的人,便要作為炮灰,和英夷耗死在這江寧城下。
潰兵鬥誌已喪,哪還敢和英夷對陣,不巧昨晚又發生了湖南兵和四川兵的大鬥毆。平日裏積攢的矛盾一下子全都爆發出來,四萬多潰兵散出營地,滿江寧城縱火搶劫,此謂洗城。
楚劍功也是事後才弄清了炸營額來龍去脈。當時他隻是命令朱雀軍以連為單位,上街巡邏。遇到小股潰兵就地羈押,遇到大股潰兵則向江寧城西南角擠壓。“不聽令者可當場擊斃。”忙活了一晚上,到了第二天早上日上三杆了,才算消停下來。
中午,兩江總督署內,幾位大人愁眉相對。
“此次潰兵擾城,定要嚴懲,以明軍紀。”
“這是後話,林大人,我且問你,英夷如何應付?”
“是啊是啊,本來還指望整頓潰兵一同守城,現下……楊軍門,你如何交代?”
“老朽有罪,有負朝廷重托,有負幾位大人的厚望,我自當其責。”果勇侯楊芳倒是光棍。
“楊軍門不必自責,眼下還是找到對策最為要緊。”
“昨晚多虧朱雀軍彈壓得力。不如我們讓楚劍功和李穎修也來一起合計合計?”
“他們品級低,正在照壁外侯著呢。”
“快請!”
楚劍功和李穎修進來之後,楚劍功先匯報了彈壓的情況。幾位大人稱讚了他幾句處置得力。
林則徐突然想到一事,楚劍功派兵平亂之時,並沒有向兩江總督請示。未得令而縱兵省城,可是大罪。他偷眼看了看牛鑒、耆英、伊裏布、德珠布幾位大員,看他們好像都沒有注意到這一點的樣子,也就樂得不提了。
“楚道台,你說過要整頓潰兵,協助守城。現在你看,還行得通嗎?”牛鑒帶著誠懇的語氣,不恥下問。
“潰兵不可用,我對潰兵的士氣,是高估了。”
“那靠三千朱雀軍,守得住江寧嗎?”
楚劍功沉默半響,才說道:“迴諸位大人,守不住。”
“那怎麽辦?”德珠布一下子就慌了。他自己本來也是關外八旗出身,可在這江南煙花水暖之地呆久了,似乎性子也變得軟弱起來。
“難道真的要割地?”欽察大臣耆英說道。
“萬萬不可,我等必成大清的罪人,受萬人唾罵。”
“少穆兄切勿著急,我們可以從長計議。”耆英沉吟了一番,說道,“割地是萬萬不可的,但我們可以將一處島嶼給英夷堆貨,就像前明將澳門賞賜給佛朗機人一樣。”
這麽一說,諸位大員的心思就活動了,李穎修卻說道:“不妥,不妥。澳門並未簽有條約,而這一次是要簽約畫押的,白紙黑字,可不好糊弄過去。”
“誒,李道台,文字上的事情,自然是你這個洋務通商善後使來處置,你要仔細斟酌,萬萬不可有辱國體。”
“我……,你都決定出去賣了,倒要我不可有辱國體。”李穎修憤憤的想。
楚劍功正要說話,這時,又有兵丁來報:“英夷放迴個戰俘,又送了封信來。”
“快,快叫進來。”
信是麻恭少校寫來的,信的內容的如下:
尊敬的先生們,昨天晚上,江寧城是否發生了巨大的混亂呢?在這樣的軍心士氣下,你們繼續作戰的信心從何而來呢?……如果你們在明天中午以前,不接受我們對土地的要就,即行開炮。
最後通牒。這是最後通牒
“怎麽辦?怎麽辦?如果丟了江寧,我們誰擔得起啊?”
“大人,恕我直言,莫非不是江寧,而是別的土地,便可以割讓了?”
“大膽楚劍功,本官還沒有治你縱兵擾城之罪。”
這時,伊裏布在一旁打圓場:“製台,不可橫生枝節。”
李穎修也為楚劍功岔開話題:“製台,幾萬潰兵,困在江寧城內,終究是個禍患。”
“那該怎麽辦?不如請楊軍門將潰兵帶迴湖南。”
“潰兵建製已散,老朽威信已失,迴湖南千裏迢迢,隻怕老朽控製不住,力有未逮,萬一半路作亂,後果不堪設想。”楊芳推托起來。
聽到“威信已失”,極為大員都看楚劍功。楚劍功也不多想:“那就以朱雀軍一部,將這些潰兵押迴廣東,等戰事停歇,再作計較。”
林則徐聽到這話,大叫:“不可,萬萬不可,意圖吞並別部,朝廷大忌。劍功你……”
耆英攔住話頭:“少穆兄,何必著急,從權嘛。我們幾人,都是相信楚道台絕無此心,誰也不會上書彈劾此事。楚道台還是少穆兄您的愛徒,你還信不過他?”
這話端的是陰險,如果將來楚劍功造反了,定然會牽連到林則徐。
“我不是信不過他,我是信不過你們。”林則徐心裏想。
楚劍功說道:“先把眼前難關度過再說,我現在就抽調骨幹,整頓潰兵,盡快帶他們迴廣東。”
兩人商量妥定,便去兩江總督署匯報。眼看近了,見到門前好大一片車駕。楚劍功看了看儀仗,便道:“欽差已經到了。”
“欽差耆英?”李穎修不由得自言自語一句,他和楚劍功相視一笑。
這位耆英大人,在另一個時空也是個喜劇人物。他在鴉片戰爭結束後的酒宴上,和璞鼎查眉來眼去,曾經用手拋食物,讓璞鼎查用口接,後來在兩廣總督任上,還和璞鼎查情意綿綿的書信往來。連後世讀到這些信的曆史學家們,無論有學術基礎的和還是良心的,都覺得這些信像情書。
但1856年英軍進攻廣州之後,繳獲了大量的清政府檔案,發現了大量耆英辱罵洋人的文件。後來在北京的談判中,英國人又把這些文件給耆英自己看……
盡管知道耆英在另一個時空的喜劇成就,楚劍功和李穎修還不得不進門去拜見欽差大人。
大家客套了一番之後,欽差大人耆英問道:“李道台,楚道台,前些日子談判的情形,本督都聽其他幾位大人講了。免掉了鴉片和軍費賠款,皇上一定龍心大悅。不知道今日可有什麽好消息。”
“迴大人,英夷一定要割地,我等已經拒絕了。”
“拒絕了,那英夷如何反應?”
“英夷威脅說要開戰。”
啊!大堂裏的氣氛陡然緊張起來。兩江總督牛鑒馬上說道:“還要打?這可如何是好?這江蘇,膏腴之地,自然不能割讓。但我聽說,英夷隻是想要個地方堆貨。像澳門那種小島,給他一個也沒什麽大不了。”
“牛製台此言差矣。本朝國土,斷不可棄。”
“要打,那裏去找軍餉?”
“如果朝廷肯賞功,一時之間沒有軍餉也行,至少朱雀軍能撐。”楚劍功道。
“還有十萬大軍呢?我看前日奏報,雖然在鎮江小挫,但實力猶存,八旗已經北返。西南西北綠營還能戰否?東南綠營呢?”耆英問道。
牛鑒苦笑:“老兄,哪裏還有綠營,除了朱雀軍以外,其他各部,俱已破膽。”
這時候,下人進來報告,英夷放了個俘虜迴來。
“快把人叫進來,看看有什麽轉機。”
那俘虜進來,給諸位大人磕了頭,正在說些“小人該死”之類的話,耆英打斷他,問道:“行了行了行了,英夷叫你迴來做什麽?”
“迴大人,英夷要小人帶句話。”
“說!”
“三日不割地,即行開炮。”
“啊,這是什麽意思。”
楚劍功迴道:“大人,這叫最後通牒,去年在浙東,伊裏布中堂也收過一份。”
“那怎麽辦?”
“還能有什麽辦法?不能和,便隻有打。”
耆英求助似地望了望林則徐,林則徐道:“既然劍功這麽說了,那就隻有打了。”
“四萬多潰兵已經收攏,請楊軍門速速整頓。”楚劍功提醒說。
“也罷,來呀,拿我的帖子,去請楊侯爺。”
楊芳自打奕經帶領八旗北返,把西北綠營的爛攤子留給他之後,已經完全沒了興致,整日流連於煙花酒坊。
“大人,下官這就告辭,迴營點查朱雀軍。”
“好的,你去吧。”
“下官也告辭了,”李穎修說,“下官要給璞鼎查寫一封信,看看能不能挽迴。”
兩人出了大門,楚劍功問道:“真的要打麽?”
李穎修低頭想事,默默不語。
迴到朱雀軍駐地,李穎修看著營中的士兵們,問道:“這次可能潰兵肯定靠不住。隻有朱雀軍單獨對敵了。好不容易積攢的一點家底,就要耗光了麽?”
“難道怕耗光實力,就妥協不成。”
李穎修看看四周無人,便低聲說道:“其實也不是不可以。保存實力,以圖將來嘛。”
“為了三千軍隊,就割地,那以後呢?英國人,或者其他國家的人,再行脅迫,還要不要割?假如日後你我控製了一省,為了保存實力,是不是還要繼續簽些不平等條約。以圖將來嘛。”
“你別急嘛。我也是和你商量。你要打到底,行,我支持。”
楚劍功一下午都不痛快。晚上,吹過了熄燈號,便睡下了,連查哨都沒去。
睡到半夜,突然被吵醒了,遠遠地傳來人的唿喊聲,還有槍聲,他趕緊穿衣,出門一看,遠遠地還有火光。
朱雀軍營地裏倒是還鎮定,有不少士兵已經起來了,陸達、傑肯斯凱、肯尼夫萊特,張興培等人都到了。
“陸達,你去整隊。樂楚名,怎麽迴事?”
樂楚名也不知道。
這時候,今晚在外圍執哨的陳日天迴來了:“鈞座,不好了,潰兵炸營了,潰兵洗城了。”
所謂炸營,又稱為營嘯,指大軍在極度壓抑的狀態下,因為某種緣故,全軍紀律崩潰,集體發狂,狂嘯,互相砍殺縱火等一係列混亂的情況。越是軍馬聚集之處,越容易發生炸營。
第二次鎮江之戰後,奕經北返帶走了關外八旗,除去陣亡、被俘和失散的,大約還有四萬多潰兵被收攏集結在江寧城裏。他們士氣不振,裝備失落,懵懵懂懂,不知上官怎麽安排他們。離開駐地已經很久,卻不知道是不是還有機會活著迴去。
這時候通訊不便,迷信盛行。隻要有一營亂起,混亂就迅速擴大,如果主將彈壓不力,很快就會發生全軍驚亂。現在四萬多潰兵,來自西南西北的十幾個省,互不統屬。而鎮江之戰中,數個提督陣亡或者失蹤,綠營的建製全被打亂,而統管綠營的楊芳也心灰意冷,縱情聲色。這些潰兵幾乎就處於無人管的狀態。他們發生炸營是早晚的事情。
48炸營
6月21日
第二次鎮江之戰後,奕經北返帶走了關外八旗,除去陣亡、被俘和失散的,大約還有四萬多潰兵被收攏集結在江寧城裏。他們士氣不振,裝備失落,懵懵懂懂,不知上官怎麽安排他們。離開駐地已經很久,卻不知道是不是還有機會活著迴去。
這時候通訊不便,迷信盛行。隻要有一營亂起,混亂就迅速擴大,如果主將彈壓不力,很快就會發生全軍驚亂。現在四萬多潰兵,來自西南西北的十幾個省,互不統屬。而鎮江之戰中,數個提督陣亡或者失蹤,綠營的建製全被打亂,而統管綠營的楊芳也心灰意冷,縱情聲色。這些潰兵幾乎就處於無人管的狀態。他們發生炸營是早晚的事情。
昨天開始,和英夷談判不利,很快就要重開戰火的流言就在江寧城裏傳開了。清朝的官衙,真是一點秘密都守不住。然後潰兵之間又有謠言,說楊芳是湖南提督,他會帶著湖南兵返迴駐地,其他的人,便要作為炮灰,和英夷耗死在這江寧城下。
潰兵鬥誌已喪,哪還敢和英夷對陣,不巧昨晚又發生了湖南兵和四川兵的大鬥毆。平日裏積攢的矛盾一下子全都爆發出來,四萬多潰兵散出營地,滿江寧城縱火搶劫,此謂洗城。
楚劍功也是事後才弄清了炸營額來龍去脈。當時他隻是命令朱雀軍以連為單位,上街巡邏。遇到小股潰兵就地羈押,遇到大股潰兵則向江寧城西南角擠壓。“不聽令者可當場擊斃。”忙活了一晚上,到了第二天早上日上三杆了,才算消停下來。
中午,兩江總督署內,幾位大人愁眉相對。
“此次潰兵擾城,定要嚴懲,以明軍紀。”
“這是後話,林大人,我且問你,英夷如何應付?”
“是啊是啊,本來還指望整頓潰兵一同守城,現下……楊軍門,你如何交代?”
“老朽有罪,有負朝廷重托,有負幾位大人的厚望,我自當其責。”果勇侯楊芳倒是光棍。
“楊軍門不必自責,眼下還是找到對策最為要緊。”
“昨晚多虧朱雀軍彈壓得力。不如我們讓楚劍功和李穎修也來一起合計合計?”
“他們品級低,正在照壁外侯著呢。”
“快請!”
楚劍功和李穎修進來之後,楚劍功先匯報了彈壓的情況。幾位大人稱讚了他幾句處置得力。
林則徐突然想到一事,楚劍功派兵平亂之時,並沒有向兩江總督請示。未得令而縱兵省城,可是大罪。他偷眼看了看牛鑒、耆英、伊裏布、德珠布幾位大員,看他們好像都沒有注意到這一點的樣子,也就樂得不提了。
“楚道台,你說過要整頓潰兵,協助守城。現在你看,還行得通嗎?”牛鑒帶著誠懇的語氣,不恥下問。
“潰兵不可用,我對潰兵的士氣,是高估了。”
“那靠三千朱雀軍,守得住江寧嗎?”
楚劍功沉默半響,才說道:“迴諸位大人,守不住。”
“那怎麽辦?”德珠布一下子就慌了。他自己本來也是關外八旗出身,可在這江南煙花水暖之地呆久了,似乎性子也變得軟弱起來。
“難道真的要割地?”欽察大臣耆英說道。
“萬萬不可,我等必成大清的罪人,受萬人唾罵。”
“少穆兄切勿著急,我們可以從長計議。”耆英沉吟了一番,說道,“割地是萬萬不可的,但我們可以將一處島嶼給英夷堆貨,就像前明將澳門賞賜給佛朗機人一樣。”
這麽一說,諸位大員的心思就活動了,李穎修卻說道:“不妥,不妥。澳門並未簽有條約,而這一次是要簽約畫押的,白紙黑字,可不好糊弄過去。”
“誒,李道台,文字上的事情,自然是你這個洋務通商善後使來處置,你要仔細斟酌,萬萬不可有辱國體。”
“我……,你都決定出去賣了,倒要我不可有辱國體。”李穎修憤憤的想。
楚劍功正要說話,這時,又有兵丁來報:“英夷放迴個戰俘,又送了封信來。”
“快,快叫進來。”
信是麻恭少校寫來的,信的內容的如下:
尊敬的先生們,昨天晚上,江寧城是否發生了巨大的混亂呢?在這樣的軍心士氣下,你們繼續作戰的信心從何而來呢?……如果你們在明天中午以前,不接受我們對土地的要就,即行開炮。
最後通牒。這是最後通牒
“怎麽辦?怎麽辦?如果丟了江寧,我們誰擔得起啊?”
“大人,恕我直言,莫非不是江寧,而是別的土地,便可以割讓了?”
“大膽楚劍功,本官還沒有治你縱兵擾城之罪。”
這時,伊裏布在一旁打圓場:“製台,不可橫生枝節。”
李穎修也為楚劍功岔開話題:“製台,幾萬潰兵,困在江寧城內,終究是個禍患。”
“那該怎麽辦?不如請楊軍門將潰兵帶迴湖南。”
“潰兵建製已散,老朽威信已失,迴湖南千裏迢迢,隻怕老朽控製不住,力有未逮,萬一半路作亂,後果不堪設想。”楊芳推托起來。
聽到“威信已失”,極為大員都看楚劍功。楚劍功也不多想:“那就以朱雀軍一部,將這些潰兵押迴廣東,等戰事停歇,再作計較。”
林則徐聽到這話,大叫:“不可,萬萬不可,意圖吞並別部,朝廷大忌。劍功你……”
耆英攔住話頭:“少穆兄,何必著急,從權嘛。我們幾人,都是相信楚道台絕無此心,誰也不會上書彈劾此事。楚道台還是少穆兄您的愛徒,你還信不過他?”
這話端的是陰險,如果將來楚劍功造反了,定然會牽連到林則徐。
“我不是信不過他,我是信不過你們。”林則徐心裏想。
楚劍功說道:“先把眼前難關度過再說,我現在就抽調骨幹,整頓潰兵,盡快帶他們迴廣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