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千山,馬老弟,這驢板腸就是那驢的大根。”那老實木訥的武官接口,又向著店小二道:“我們不要驢板腸,吃了沒處使勁,給我們上十斤驢肉,三斤好酒。”
店小二應諾,迴到掌櫃的邊上。掌櫃的還在那裏愣神呢。見小二過來,說道:“那兩白鬼,好生嚇人。”
“掌櫃的,您就不知道了吧。那是羅刹人,聽說書先生講過康熙爺伐葛爾丹,就打過羅刹人。”
“你小子不老實幹活,成天往書場裏跑。去招唿客人。”
那羅刹人卻沒有注意掌櫃的在議論他,而是操著他的東北腔:“你們關內的酒,真是淡,幾壇子下來根本沒感覺,比不了我們俄國。”
“尼……”馬千山一下子想不起這羅刹人的名字了。
“尼古拉斯!”
“尼姑賴斯啊,你別吹牛,我們今天就看誰先倒下。”
“好,難得今天一見如故,我宋慶要和三位好好喝上幾杯。”
這老實木訥的,是道光十九年的武進士,宋慶,現任山海關綠營千總,此次奕經所帶三萬兵馬,在河北保定取齊,宋慶便和他的山海關四千同僚,都來到這保定。
由於蒙古科爾沁藩部和關外八旗的大部還沒到,山海關綠營便在保定就食,今天宋慶在街上,碰見了從熱河過來的馬千山,也是有緣,正好這尼古拉斯和他的同伴走在街上,嚇著了一些路人,宋慶和馬千山都是見過羅刹人的,便上去勸解,四人結伴來這驢肉店喝個酒。
不一會,鍋子架好,滾滾的驢肉放下去。四人各自斟了一大碗酒,幹了。馬千山抹了抹嘴說:“尼姑老弟,你的漢話說得可真溜啊。”
“外黑龍江那個地方,俄國人和清人打了快兩百年了,我漢話說得不溜,早就被滿洲兵給殺了。”
“老弟,剛才在街上,我也沒聽你解釋明白,你到底是生在黑龍江的俄羅斯種,還是從俄國那邊跑過來的。”
“我生在俄國葉卡捷琳堡,是世襲哥薩克。”
“什麽叫哥薩克?”
尼古拉斯想了想:“哥薩克,就像你們的世襲軍戶,家裏有地,以打仗的形式給沙皇交租。”
“那你怎麽到了黑龍江?”
“我幫一位貴族夫人懷了孕,他的丈夫就把我打發到後貝爾加,尼爾琴斯克(尼布楚),想整死我,我就跑到這邊來了,尋求政治保護。”
“什麽難?”
“就是讓你們的官保護我,我給他們俄國的情報。”
喔,宋慶和馬千山恍然大悟,原來是俄奸。
尼古拉斯沒有注意兩人的表情,“我就入了黑龍江馬隊,和俄國的冒險者、哥薩克等等打仗。這是我們哥薩克的傳統,誰給我們吃的,我們就幫誰打仗。”
“聽說黑龍江馬隊很厲害,在外黑龍江的冰原上,和俄國佬打了兩百多年。是大清唯一見識過火槍陣的營頭。”
“還行吧,和哥薩克差不多。不過我說,你們現在還在用鳥銃,擋不了多少年啦。”
“黑龍江馬隊有多少人?”
“整個外黑龍江哨所上百,全加起來一千多人吧,這次來了四百多。”
“整個關外八旗要來多少?”宋慶並不知道整個軍事調動的全貌。
“關外八旗戰兵十萬,滿洲、蒙古、漢軍一共二十四旗,每旗抽了四百戰兵,五百守兵,一共兩萬人出頭吧。”
宋慶扳著指頭算:“加上我們山海關四千人,你們熱河、察哈爾、綏遠各一千人,蒙古科爾沁部三千騎兵,這楊威將軍奕經,手下三萬人的大軍啊。”
“不止,南邊果勇侯楊芳還有三萬人,西邊的靖逆將軍奕經還有四萬甘陝綠營。嘿嘿,這陣頭。我說,這英夷到底有多厲害,犯得著嗎?”
尼古拉斯說:“英吉利人是地球上第一等大國。老厲害了。”
“嗷,老弟你給我們說說,這英吉利怎麽厲害。”
“要說英吉利人,還是讓他說,他可不是我這樣的大兵,他是貴族。”尼古拉斯一指邊上一直沒說話的那個大熊。
“關顧著說話,還把您給冷落了,也難怪啊,您的名字也太長了,叫烏什麽什麽的?”
“烏特列尼梅德涅諾維奇梅德維傑夫。”
“你看你看,這樣的名字,我們怎麽記得住。”
“我有漢名。烏特列尼代表早晨,梅德涅諾維奇是緩慢的意思,而梅德維傑夫,是熊。所以,我的漢名就叫早慢熊。”
嗬嗬,馬千山和宋慶不以為意,他們都是武官,對這些本來就不在乎,東方人不也有叫虎子、狗子的嗎。
“那熊兄弟,你也是什麽哥,哥什麽。”
“不,我不是哥薩克,我是十二月黨人。”
看宋慶和馬千山又糊塗了,早慢熊就給他們解釋,1825年十二月的俄國貴族軍官起義,失敗後這些軍官和他們的家人就被發配到西伯利亞。早慢熊是其中一名軍官的兒子。後來他瞅準機會,逃出了流放地,和尼古拉斯一起跑到了黑龍江。
原來是反賊。馬千山給早慢熊定了性。
“早慢熊不僅是我的漢名,還是我的革命化名,俄國的革命者,都有化名,有的叫勒拿河,有的叫鋼鐵,有的叫大錘,我叫早慢熊。”
幾個人正在閑聊呢,就聽見宋慶說:“哎,奕經大人路過外邊。”
25意外
眾人往外一望,果然,許多路人被“迴避”牌趕到點子裏暫避,奕經的車駕,正在從店門前經過,身邊的隨從耀武揚威,護著車駕。
“這位將軍居然整天坐在車裏,真是奇怪啊。”尼古拉斯直率的說。
“人家是天子家臣,皇上的堂侄。他不是來打仗的,是代表皇上看著軍隊的。”
“我懂我懂,俄國這樣的親貴監軍我見得多了。總而言之,都是草包。”
“噓,小聲點。”
奕經自然聽不到尼古拉斯說什麽,他已經把保定府變成了自己的行署。他迴到保定府之後,便去請他的智囊貝青喬。
“貝先生啊,皇上又派人來催了,讓我們趕快出兵,去江蘇。”
“大帥,可關外八旗和科爾沁部都還沒到呢。”
“他們真是,磨磨蹭蹭,祖宗們看見這副樣子,還不氣活過來。”
貝青喬不敢答話,奕經是皇族說說沒事,他一個白身漢族,可不好議論八旗。
過了好一會,貝青喬才說:“皇上下旨調關外八旗,還不到三個月,這已經很快了。“
“再派人拿著令牌去催。“
貝青喬應了,剛剛出去,不一會急衝衝的跑迴來:“大帥,大事不好。鎮江失守了。”
“怎麽迴事?可有戰報?”
與此同時,在廣州,楚劍功也在問:“鎮江怎麽迴事,你,你常在江蘇遊蕩,按戰報把地圖給我畫一下。”
聽令的是胡一刀,前段時間考校地理,他倒是對江蘇最熟的一個,現在被楚劍功抓來解說。他抓著毛筆,對著戰報上提到的地名,打上一個一個的圈,然後又畫上大致的道路、城牆等等。
英軍先行攻占了江陰鵝鼻嘴,然後全師進攻鎮江。
鎮江城內,是由副都統海齡帶領京口八旗和鬆北協共兩千人駐守,而城外是七鎮共一萬兵馬。
英軍進攻的時候,城外七鎮“奮力協勇,殺死英夷無算”,苦戰半個時辰,一萬清兵勝利轉進江寧。
而英軍在進攻鎮江的時候,城內的八旗兵倒還有些骨氣,進攻北門的馬德拉斯第二團進攻鎮江北門,便遭到清兵的炮擊,在他們用加農炮轟塌了北門城牆之後,以八旗為主的清兵仍舊用弓箭和火銃依托城內的地利抵抗。
沿著運河進攻西門的馬德拉斯第六團,乘坐的小船被清兵用城頭大炮打翻兩艘,淹死了十餘人,攻打南門的廓尓克十四團用炸藥炸開城門,爆炸聲驚天動地,城內清兵居然沒有潰逃,而是繼續抵抗。即使在入夜之後,清兵仍舊在堅持巷戰,直至第二天清晨。
京口之戰,英軍超過五十人戰死,接近兩百人受傷。清兵戰死三百多人,其中大多數是旗丁。
胡一刀一邊畫圖,一邊和旁邊的幕洛一商量著核對。
這份戰報並不是來自任何一處總兵的原始版本,而是朱雀軍根據各方麵的報告拚湊出來的。因為現在在江寧的七鎮總兵,都宣稱自己帶領本鎮,獨自阻擋了英軍一整天,而其他人都未戰先逃。
在以後各鎮總兵的迴憶錄和日記中,都把阻截英軍的功勞劃到了自己名下,而把自己的頂頭上司,已經在鎮江殉清的海齡副都統遺忘了。這是後話。
“圖做得不錯,你們下去吧。”楚劍功讓簽押房裏一幹江蘇籍的小兵退出去。
“既然英軍已經深入到了鎮江,那麽,我們就可以確定,他們的戰略目的,就是切斷漕運,以此來要挾清廷。現在的問題,就是我們該如何介入這場戰爭。”
“大軍出省的手續辦好了嗎?這次和上次去浙江不一樣,上次是奉旨練兵。”李穎修提醒說。
“沒事,我已經和怡良商量過,朝廷那邊,他來安排。隻要我們想走,隨時可以出發。”
“你確定我們要達成的目標了嗎?”
“沒有。”楚劍功老實的說,“我甚至都沒有決定,到底是主動作戰好,還是消極避戰好。”
“主動作戰有利於建立我們在軍中的威望,但也會招來猜忌。”
“避戰會損害我們的政治形象,如果要避戰的話,不如幹脆不去。”
傑肯斯凱等人七嘴八舌討論著。
“避戰是不行的,但主動作戰,需要確切了解當地的形勢。”
“說道形勢,三路大軍現在到哪裏了?”
“據前幾日傳迴來的消息,奕經還在保定,關外的八旗大隊實在走得太慢了,而甘陝綠營也快不了多少,從道光下旨兩個月了,他們才剛剛越過陝西、山西和河南的交界,就快到洛陽了。弈山仍舊在洛陽等著,隻有楊芳,正在沿江東下,想來鎮江一丟,他一定會去江寧。”
“奕經最快的道路,就是走運河,下江蘇,而弈山則是走淮河,入運河。”
“我也是這麽想,就怕奕經、弈山沒有真正帶過兵。楊芳倒是老於行伍。”
這時,老於行伍的楊芳、果勇侯、參讚大臣正在一艘畫舫上,咬著水果,津津有味的看著一出戲。
這畫舫是征用來的,作為果勇軍東進時楊芳的座船。畫舫裏,卻是幾個徽幫的青衣在咿咿呀呀的唱著。
“這個角兒真是不錯。”楊芳老眼迷離,對身邊的人讚歎道。
身邊的人會意,點頭去辦。
到了晚間,楊芳楊侯爺換了衣服,直入自己的睡房休息,看見佳人就坐在床頭,一動也不動。
楊侯爺進去,掩上了門,嘿嘿笑了兩聲:“小娘子,不要害怕。”
那人尖聲尖氣的說:“啊,謝老爺為我贖身。”
“我聽說,你那個師父啊,很是刻薄,我救你出了苦海,也算做了件好事。”
楊芳走到那佳人的跟前,伸手拍了拍她的小臉蛋:“小娘子,你娘家姓什麽?”
店小二應諾,迴到掌櫃的邊上。掌櫃的還在那裏愣神呢。見小二過來,說道:“那兩白鬼,好生嚇人。”
“掌櫃的,您就不知道了吧。那是羅刹人,聽說書先生講過康熙爺伐葛爾丹,就打過羅刹人。”
“你小子不老實幹活,成天往書場裏跑。去招唿客人。”
那羅刹人卻沒有注意掌櫃的在議論他,而是操著他的東北腔:“你們關內的酒,真是淡,幾壇子下來根本沒感覺,比不了我們俄國。”
“尼……”馬千山一下子想不起這羅刹人的名字了。
“尼古拉斯!”
“尼姑賴斯啊,你別吹牛,我們今天就看誰先倒下。”
“好,難得今天一見如故,我宋慶要和三位好好喝上幾杯。”
這老實木訥的,是道光十九年的武進士,宋慶,現任山海關綠營千總,此次奕經所帶三萬兵馬,在河北保定取齊,宋慶便和他的山海關四千同僚,都來到這保定。
由於蒙古科爾沁藩部和關外八旗的大部還沒到,山海關綠營便在保定就食,今天宋慶在街上,碰見了從熱河過來的馬千山,也是有緣,正好這尼古拉斯和他的同伴走在街上,嚇著了一些路人,宋慶和馬千山都是見過羅刹人的,便上去勸解,四人結伴來這驢肉店喝個酒。
不一會,鍋子架好,滾滾的驢肉放下去。四人各自斟了一大碗酒,幹了。馬千山抹了抹嘴說:“尼姑老弟,你的漢話說得可真溜啊。”
“外黑龍江那個地方,俄國人和清人打了快兩百年了,我漢話說得不溜,早就被滿洲兵給殺了。”
“老弟,剛才在街上,我也沒聽你解釋明白,你到底是生在黑龍江的俄羅斯種,還是從俄國那邊跑過來的。”
“我生在俄國葉卡捷琳堡,是世襲哥薩克。”
“什麽叫哥薩克?”
尼古拉斯想了想:“哥薩克,就像你們的世襲軍戶,家裏有地,以打仗的形式給沙皇交租。”
“那你怎麽到了黑龍江?”
“我幫一位貴族夫人懷了孕,他的丈夫就把我打發到後貝爾加,尼爾琴斯克(尼布楚),想整死我,我就跑到這邊來了,尋求政治保護。”
“什麽難?”
“就是讓你們的官保護我,我給他們俄國的情報。”
喔,宋慶和馬千山恍然大悟,原來是俄奸。
尼古拉斯沒有注意兩人的表情,“我就入了黑龍江馬隊,和俄國的冒險者、哥薩克等等打仗。這是我們哥薩克的傳統,誰給我們吃的,我們就幫誰打仗。”
“聽說黑龍江馬隊很厲害,在外黑龍江的冰原上,和俄國佬打了兩百多年。是大清唯一見識過火槍陣的營頭。”
“還行吧,和哥薩克差不多。不過我說,你們現在還在用鳥銃,擋不了多少年啦。”
“黑龍江馬隊有多少人?”
“整個外黑龍江哨所上百,全加起來一千多人吧,這次來了四百多。”
“整個關外八旗要來多少?”宋慶並不知道整個軍事調動的全貌。
“關外八旗戰兵十萬,滿洲、蒙古、漢軍一共二十四旗,每旗抽了四百戰兵,五百守兵,一共兩萬人出頭吧。”
宋慶扳著指頭算:“加上我們山海關四千人,你們熱河、察哈爾、綏遠各一千人,蒙古科爾沁部三千騎兵,這楊威將軍奕經,手下三萬人的大軍啊。”
“不止,南邊果勇侯楊芳還有三萬人,西邊的靖逆將軍奕經還有四萬甘陝綠營。嘿嘿,這陣頭。我說,這英夷到底有多厲害,犯得著嗎?”
尼古拉斯說:“英吉利人是地球上第一等大國。老厲害了。”
“嗷,老弟你給我們說說,這英吉利怎麽厲害。”
“要說英吉利人,還是讓他說,他可不是我這樣的大兵,他是貴族。”尼古拉斯一指邊上一直沒說話的那個大熊。
“關顧著說話,還把您給冷落了,也難怪啊,您的名字也太長了,叫烏什麽什麽的?”
“烏特列尼梅德涅諾維奇梅德維傑夫。”
“你看你看,這樣的名字,我們怎麽記得住。”
“我有漢名。烏特列尼代表早晨,梅德涅諾維奇是緩慢的意思,而梅德維傑夫,是熊。所以,我的漢名就叫早慢熊。”
嗬嗬,馬千山和宋慶不以為意,他們都是武官,對這些本來就不在乎,東方人不也有叫虎子、狗子的嗎。
“那熊兄弟,你也是什麽哥,哥什麽。”
“不,我不是哥薩克,我是十二月黨人。”
看宋慶和馬千山又糊塗了,早慢熊就給他們解釋,1825年十二月的俄國貴族軍官起義,失敗後這些軍官和他們的家人就被發配到西伯利亞。早慢熊是其中一名軍官的兒子。後來他瞅準機會,逃出了流放地,和尼古拉斯一起跑到了黑龍江。
原來是反賊。馬千山給早慢熊定了性。
“早慢熊不僅是我的漢名,還是我的革命化名,俄國的革命者,都有化名,有的叫勒拿河,有的叫鋼鐵,有的叫大錘,我叫早慢熊。”
幾個人正在閑聊呢,就聽見宋慶說:“哎,奕經大人路過外邊。”
25意外
眾人往外一望,果然,許多路人被“迴避”牌趕到點子裏暫避,奕經的車駕,正在從店門前經過,身邊的隨從耀武揚威,護著車駕。
“這位將軍居然整天坐在車裏,真是奇怪啊。”尼古拉斯直率的說。
“人家是天子家臣,皇上的堂侄。他不是來打仗的,是代表皇上看著軍隊的。”
“我懂我懂,俄國這樣的親貴監軍我見得多了。總而言之,都是草包。”
“噓,小聲點。”
奕經自然聽不到尼古拉斯說什麽,他已經把保定府變成了自己的行署。他迴到保定府之後,便去請他的智囊貝青喬。
“貝先生啊,皇上又派人來催了,讓我們趕快出兵,去江蘇。”
“大帥,可關外八旗和科爾沁部都還沒到呢。”
“他們真是,磨磨蹭蹭,祖宗們看見這副樣子,還不氣活過來。”
貝青喬不敢答話,奕經是皇族說說沒事,他一個白身漢族,可不好議論八旗。
過了好一會,貝青喬才說:“皇上下旨調關外八旗,還不到三個月,這已經很快了。“
“再派人拿著令牌去催。“
貝青喬應了,剛剛出去,不一會急衝衝的跑迴來:“大帥,大事不好。鎮江失守了。”
“怎麽迴事?可有戰報?”
與此同時,在廣州,楚劍功也在問:“鎮江怎麽迴事,你,你常在江蘇遊蕩,按戰報把地圖給我畫一下。”
聽令的是胡一刀,前段時間考校地理,他倒是對江蘇最熟的一個,現在被楚劍功抓來解說。他抓著毛筆,對著戰報上提到的地名,打上一個一個的圈,然後又畫上大致的道路、城牆等等。
英軍先行攻占了江陰鵝鼻嘴,然後全師進攻鎮江。
鎮江城內,是由副都統海齡帶領京口八旗和鬆北協共兩千人駐守,而城外是七鎮共一萬兵馬。
英軍進攻的時候,城外七鎮“奮力協勇,殺死英夷無算”,苦戰半個時辰,一萬清兵勝利轉進江寧。
而英軍在進攻鎮江的時候,城內的八旗兵倒還有些骨氣,進攻北門的馬德拉斯第二團進攻鎮江北門,便遭到清兵的炮擊,在他們用加農炮轟塌了北門城牆之後,以八旗為主的清兵仍舊用弓箭和火銃依托城內的地利抵抗。
沿著運河進攻西門的馬德拉斯第六團,乘坐的小船被清兵用城頭大炮打翻兩艘,淹死了十餘人,攻打南門的廓尓克十四團用炸藥炸開城門,爆炸聲驚天動地,城內清兵居然沒有潰逃,而是繼續抵抗。即使在入夜之後,清兵仍舊在堅持巷戰,直至第二天清晨。
京口之戰,英軍超過五十人戰死,接近兩百人受傷。清兵戰死三百多人,其中大多數是旗丁。
胡一刀一邊畫圖,一邊和旁邊的幕洛一商量著核對。
這份戰報並不是來自任何一處總兵的原始版本,而是朱雀軍根據各方麵的報告拚湊出來的。因為現在在江寧的七鎮總兵,都宣稱自己帶領本鎮,獨自阻擋了英軍一整天,而其他人都未戰先逃。
在以後各鎮總兵的迴憶錄和日記中,都把阻截英軍的功勞劃到了自己名下,而把自己的頂頭上司,已經在鎮江殉清的海齡副都統遺忘了。這是後話。
“圖做得不錯,你們下去吧。”楚劍功讓簽押房裏一幹江蘇籍的小兵退出去。
“既然英軍已經深入到了鎮江,那麽,我們就可以確定,他們的戰略目的,就是切斷漕運,以此來要挾清廷。現在的問題,就是我們該如何介入這場戰爭。”
“大軍出省的手續辦好了嗎?這次和上次去浙江不一樣,上次是奉旨練兵。”李穎修提醒說。
“沒事,我已經和怡良商量過,朝廷那邊,他來安排。隻要我們想走,隨時可以出發。”
“你確定我們要達成的目標了嗎?”
“沒有。”楚劍功老實的說,“我甚至都沒有決定,到底是主動作戰好,還是消極避戰好。”
“主動作戰有利於建立我們在軍中的威望,但也會招來猜忌。”
“避戰會損害我們的政治形象,如果要避戰的話,不如幹脆不去。”
傑肯斯凱等人七嘴八舌討論著。
“避戰是不行的,但主動作戰,需要確切了解當地的形勢。”
“說道形勢,三路大軍現在到哪裏了?”
“據前幾日傳迴來的消息,奕經還在保定,關外的八旗大隊實在走得太慢了,而甘陝綠營也快不了多少,從道光下旨兩個月了,他們才剛剛越過陝西、山西和河南的交界,就快到洛陽了。弈山仍舊在洛陽等著,隻有楊芳,正在沿江東下,想來鎮江一丟,他一定會去江寧。”
“奕經最快的道路,就是走運河,下江蘇,而弈山則是走淮河,入運河。”
“我也是這麽想,就怕奕經、弈山沒有真正帶過兵。楊芳倒是老於行伍。”
這時,老於行伍的楊芳、果勇侯、參讚大臣正在一艘畫舫上,咬著水果,津津有味的看著一出戲。
這畫舫是征用來的,作為果勇軍東進時楊芳的座船。畫舫裏,卻是幾個徽幫的青衣在咿咿呀呀的唱著。
“這個角兒真是不錯。”楊芳老眼迷離,對身邊的人讚歎道。
身邊的人會意,點頭去辦。
到了晚間,楊芳楊侯爺換了衣服,直入自己的睡房休息,看見佳人就坐在床頭,一動也不動。
楊侯爺進去,掩上了門,嘿嘿笑了兩聲:“小娘子,不要害怕。”
那人尖聲尖氣的說:“啊,謝老爺為我贖身。”
“我聽說,你那個師父啊,很是刻薄,我救你出了苦海,也算做了件好事。”
楊芳走到那佳人的跟前,伸手拍了拍她的小臉蛋:“小娘子,你娘家姓什麽?”